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历史智慧之美烛照现实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历史智慧之美烛照现实

2018-01-25 15:10:44 作者:张勇 来源:张勇投稿 阅读:载入中…

  历史智慧之美烛照现实

  “读史使人明智……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英国知名学者培根的至理名言,把历史的真谛形象传神地表达出来了。

历史智慧之美烛照现实

  《历史的第三种读法》,是黄朴民最新研究成果作者有着专业的历史学术研究背景同时深入浅出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史事做出令人信服判断与解读,可谓体现了历史智慧之美。“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体现了作者治学的心得体会,这样的著作区别于一些颠倒历史事实哗众取宠的一些媚俗通俗读物,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学研究入门之书。

  文章贯通古今,纵横中西方,视野开阔。第三章《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作者由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引申到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古印度这些文明最早发达地区,以及涌现出来的伟大思想家,诸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犹太先知、释迦牟尼,由远及近,中国的孔子、老子、庄子、孙子等等,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周易》、《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灿烂亮相,成为中华文化元典最杰出的代表

  研究历史,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汲取历史智慧,为现实服务,为文化传承提供动力源,为民族精神注入新鲜血液,成为复兴民族的文化源泉。每一章每一篇都体现作者的史志史才史学史德,这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必须。关于《道德经》的作者成书问题,胡适梁启超有争论,马叙伦、唐兰、郭沫若、吕振羽、高亨、任继愈与胡适观点近似,老子即老聃,是道德经的作者;赞同支持梁启超的学者也不少,譬如冯友兰、范文澜、罗根泽、侯外庐、杨荣国等他们认为老聃就是太史儋、老莱子之流;更有一些学者,如顾颉刚、刘节等在疑古史观指导下,推断老子实无其人,道德经成书于秦汉之际……

  对于此类识见,不专业研究,外行人,只能看热闹;作为内行人,这就是研究学问的门径、渠道。作者摆出事实观点,并提出哪种观点更接近历史的实际,此正是作者史才史德史学史识的体现。所有这些,都是研究学问者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不可不察。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传统的修史、编史历代沿袭,代代相传,官方主持编修,有官方的观点史志;民间有民间的话语系统与言说方式;官方史学传统与民间口述史学系统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历史的复杂与多元化的言说系统,文言与白话,正史与杂史野史构成了相映成趣的研究视域视角,正是中国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

  由历史到现实,由现实到历史,历史研究不能限于学术,更不能离开现实,离开现实,历史研究缺乏指导意义;离开学术,历史单纯成为政治牺牲品,亦是可悲的。《有人欢笑,有人忧——帝王的权谋与格局》中,既有春秋争霸与大国角逐,反衬出历史总是重演的悲叹;夫差之死,作者喟叹:都是虚名惹的祸;王莽的改革悲剧,作者归为“理想甚美,现实更酷”;全盘汉化看上去很美;贞观之治的时代精神,作者让我们看到了和谐为本的精义;赵匡胤的权谋,以冗员贪官换得皇权的稳定。综上所述,作者着意高远,在研究学术的同时,兼顾了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失一部鉴往知今的优秀之作。

  中国历史体例,既有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更有官家正史,更有稗官野史之类……既有文言体,又有白话体……

  作者并不局限于此,而是以人物引出历史教训,以人物品评历史事件,以人物总结历史经验,以人物归纳为人处世之大智慧,可谓眼光视域之长远。譬如,《名将的无奈尴尬》中,既有亚父范增的尴尬,李广难封的真相,诸葛之失,败给皇帝孕照的哥舒翰,郭子仪的圆满人生,岳飞的莫须有罪名,戚继光被封杀,从胡惟庸到年羹尧,时时处处体现出作者选材方面的匠心。

  在结束篇章里面,历史是什么,作者发出其千古悠悠的沉思与探索。太平时代的不太平,大学者的学术失误,赵氏孤儿的血腥真相,历史的第三种读法,在宜兰县史馆,作者探究拷问:历史,究竟是什么?拿道德唱高调的教训——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的士人悲歌,这难道不是作者给予我们最好的馈赠?

  张勇,男,1972年出生于河南新野县,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宁夏大学,文学评论者。多年教师经历、房地产开发企业医院媒体工作经验,现从事企业文化策划、宣传、企业内刊、自媒体矩阵布局,作品发表于《宁夏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昌吉学院学报》、《科技创业月刊》、《商情》、《东莞日报》、《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宁夏大学校报》、《普州文学》、《安徽文学》、《躬耕》、《六盘山》、《山东商报》、《新消息报》、《香港文艺报》、《永平回族》、《中华读书报》、《新华书目报》、《半岛都市报》、《贵阳晚报》等刊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