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骂你,但你不能骂我”
文丨炉叔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新闻。
在地铁上,一个婴儿饿了,狂哭不止。
孩子的妈妈安抚不了宝宝,只能掀开衣服给孩子喂奶。孩子饱餐一顿后,也安静了下来。
然而,坐在这位妈妈对面的某乘客,却将其拍了下来,然后发到朋友圈里,并配文:
当众就敢掀衣服、露胸,要不要脸?就算给孩子喂奶,不会挑时候吗?真不要脸。
看到这里,我很气愤,原因有三:
一是他不理解一名母亲的难处,反而恶语相向。
当过妈的都知道,如果婴儿饿了,闹起来会不分场合的没完没了。为人母亲,难免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有哪个女人会愿意当众掀衣服呢?
二是他随意偷拍他人并上传网络。
即使在公众场合,普通人也是具有隐私权的。随意将一名母亲喂养孩子的照片上传网络,是对这名母亲的不尊重。
三是他那双重标准的言论。
一边骂着不要脸,另一边却偷拍,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的同时,自己却在干着没素质的事情。
这种人,其实就是双标党。
他们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更准确地说他们的道德标准千变万化。有些事,你做就是错的,他做就是对的,有些话,你说就是无耻,他说就是高尚。
打个比方,在他们的观念里,永远都是:
“我可以骂你,但你不能骂我!”
壹
在双标党眼里,别人必须像谦谦君子一样行事,而自己只用做小人就可以了。
比如,在公交上觉得自己累不给老人让座,结果等自己站在公交上时又要批评那些不给老人让座的年轻人。又比如,父母对儿子很疼爱,什么要求都满足他,却对自己的女儿过于严厉。
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判断,是以自身利益为判断标准的。
不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可以滔滔不绝,仿佛正义的化身。而当自己的利益被损害时,就会成为饿狼,逮谁咬谁,不管自己是否占理。
我一个朋友也遇到过这样的经历,一次坐火车,对面下铺是一个妈妈带着不到一岁的婴儿,朋友下铺是一个老大爷。白天的时候,老大爷一直夸婴儿白白胖胖可爱,安静又不闹。
到了晚上,大家逐渐进入了睡眠,火车的摇晃导致孩子不小心磕碰了一下,孩子顿时哭了起来,孩子妈妈也赶紧起来安抚。
下铺的老大爷被孩子哭声吵醒,直接一顿骂:“谁家小孩大半夜一直闹,有人生,没人养是吧!”
孩子妈妈面色尴尬,不停地道歉:“不好意思,一岁的小孩控制不住。”
但大爷没有停嘴,一直在骂,还越骂越大声。
朋友说本来小孩哭的时候,自己也没感觉太受影响,结果这大爷一不舒服吵过去,声音如雷贯耳,直接把他吵醒了。
当自己没受影响时,就会温柔待人,一旦自己不满,就恶语相向。
这就是双标党可恶的地方: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贰
还有一些双标党,是以自己喜好为标准看待世界的。
当年张默、高虎、宁财神等人吸毒被爆出来后,大家都大加指责称应该让他们得到教训,称吸毒无法原谅。
但是当当时的小鲜肉柯震东被曝吸毒时,却有一些人在心疼他,为他大喊加油。
因为喜欢一张脸,即使他犯下错误,也毫无在乎。
对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事物过于纵容,是双标党最可怕的地方。
去年,吴京的电影《战狼2》刷屏时,有人批评:吴京的这部电影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根本不值一提。当提及好莱坞的英雄电影时,却一片叫好。
当我们看到电视上有中国人说英语时,有人会说:“这英语说得也太尴尬了吧。”而有外国人在我们面前说“你好”、“谢谢”时,他们却会夸他“棒”“好厉害”。
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管它到底如何,都会去贬低。
这些双重标准,暴露的是一种病态的评判心理,双标党喜欢的,再错都值得被原谅,再弱都值得被鼓励。
而双标党讨厌的,只要有一丁点让他们不满,那就是错的。
叁
高晓松曾经在节目里说:我们要有一以贯之的世界观。
什么是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就是你看待事情的标准不会变来变去。
其实我们面临的大多数事情,都无法判断出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有不同的观点再正常不过了。
但无论如何,也不该成为一个有着双重标准的人。
双标可怕,更可怕的是将双标融进了日常生活浑然不知,为人处世,遇事待人,最怕的就是碰到这样独断又利己的人。
而严以律己,不论何时何地,都是人行走人间的一把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