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致“拯救”无数孩子的杨永信:真正的爱,从来不是以“为你好”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致“拯救”无数孩子的杨永信:真正的爱,从来不是以“为你好”的

2018-10-30 08:30:08 作者:壹心理主笔团 来源:壹心理 阅读:载入中…

致“拯救”无数孩子的杨永信:真正的爱,从来不是以“为你好”的

  心理主笔团 | 碗仔

  多少父母打着“为你好”的名义伤害

  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父母的底色不是悲凉,是愚蠢

  说这句话,源于最近网友的爆料 ↓↓↓

  △ 网友爆料杨永信仍在精神工作

  杨永信,这个让很多孩子铭记一生名字,我们不会轻易忘记

  还记得重庆大学法律硕士高艳雷,因考检察院失败想继续攻读博士。父母觉得结婚生子才是他最好的出路,他不愿意,随后被扭送至临沂网戒中心,用电击的手段活活逼疯。

  王松林,2007 年被家长强行扭送至临沂网戒中心,一年后出院,接下来的两年先后不下 5 次被父母断续送回网戒中心,2010 年,无法承受痛苦使他心理完全扭曲,在家天台跳楼自杀

  △ 当年被杨永信电击的孩子

  在父母眼里,那个平日里无论怎么打骂都不听话的孩子,那个小时候乖巧长大后却处处顶嘴的孩子,只要被拉进这家网戒中心 13 号室,交给“医术高超的活神仙”杨永信,让他电击 40 分钟,孩子便情绪平静地被搀扶出来,主动拥抱父母,向父母下跪说:

  “对不起,我错了”。

  看到效果后,父母很满意,因为孩子变得孝顺、听话。

  自此,除了网瘾,只要是早恋的,“性取向问题的”,叛逆的,不按父母要求志愿、找工作、结婚生子,40 岁以下的成年人未成年人,都可以通过电击治愈。

  △ 很多孩子因为害怕被电击而伪装,杨永信如是说

  他们最爱说一句话:“我是为你好”。

  为了你好,你要上培训班;为了你好,你要当公务员

  为了你好,你要在 30 岁前结婚,否则不停地给你相亲介绍对象,再不行倚老卖老

  为了你好,你要生二胎,满足儿孙满堂愿望

  为了你好,把你交给用粗大水泥钢管体罚的豫章书院,交给用电击逼你听话的杨永信。

  即使这家网戒中心早在多年前因采用毫无人道的电击手段,被媒体谴责为“新时代集中营”,卫生部曾发文叫停电击戒网瘾的临床疗法,中心也被关停。

  但,有需求就有市场,为了让孩子成为“听话、孝顺,毕业稳定工作,30 岁前买房结婚生小孩”的乖小孩,热情的父母仍趋势若骛,想尽一切办法,用关系把孩子偷偷送进去。

  反正我要的是一个听话的你,不是一个独立的人,只是我的私有财产

  他们不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必然产生自己意识,而自我意识会将个体变成另一个人,但不是父母期待的那一个。

  所以,当你不能延续他们的意志,偏离设定方向,他们就感觉到背叛,对于背叛者,什么方式无所谓,只要能纠正“问题”。

  被“改造”的孩子背后,

  都有不为人知心酸

  柴静在《网瘾之戒》的纪录片中,分别问了在座家长和孩子的一些问题,符合条件的人举手。给父母的问题是:

  曾经对孩子使用暴力

  对孩子有过度溺爱;

  过于忙自己的事情而不顾及孩子;

  有过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经常用言语刺伤孩子;

  作为父母不懂得该和孩子沟通

  认为孩子属于自己,可以随意支配

  认为家庭的问题与孩子出现问题有关系......

  每一个问题,超过 60% 的父母都举起了手。

  同样,孩子被问到是否在家庭中遭遇暴力,是否认为自己在家庭中很孤独,是否需要父母的沟通与爱这几个问题。

  在场的绝大部分人举起了手。

  △摄影机拍到的一角

  去年,广东优生优育协会发布了一份儿童心理分析报告显示:一半孩子觉得父母对其关注不够

  “游戏让我的孩子堕落,手机让我的孩子萎靡”.....实际上,很多父母在孩子哭时就甩个 iPad,调皮时甩给老师放学放假甩给培训班,童年甩给爷爷奶奶成年甩给社会。

  要么忙于工作,忽视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亲子关系淡漠;要么具有极强的控制欲,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只要孩子不听话,就以打骂的方式迫使孩子顺从。

  有些人夫妻关系不和生意失败,童年不幸福,可这些都无法掌控。唯一能掌控的只有孩子,在他们面前树立权威,找到在社会中得不到的存在感

  一旦挑战权威,他们会说:“我养你容易吗?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一边抹泪一边自以为伟大,以长辈身份对孩子进行打击

  孩子呢?

  他们并不懂得如何应对,这些打骂,忽视,使他们失去了真实世界主体

  如果人在关系中感觉自己是主动的,就愿意进入关系,相反,越是讨好,卑躬屈膝,则越会往后退。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时退回相对封闭安全空间,就可获得休息,再进入关系。

  那些父母眼中不愿意说话,沉迷网络的孩子,没有好成绩让父母体面,没有与同龄人甚好的社交,他们长期被忽视,被打压,被强迫,被压抑

  而在游戏的掩护下,恰好能让他们回到封闭的安全地带逃避现实的痛苦,寻找身份认同实现一些真实世界里无法满足的愿望。

  克里斯特尔与拉斯金在 1970 年的研究中曾说:

  “在自我不足的人格中,通过使用毒品,虽然现实被逃避开来,但这只是暂时的,当现实世界重新回到眼前,他们不得不再次从毒品中获得安慰,从而形成依赖。”

  这一解释,在“网瘾少年”身上同样适用。

  真正的爱,从来就没有伤害

  真正心理健康的孩子,是人的道德感与理想自我的结合

  他们需要被尊重,而不是强行“掰正”。

  有人天生就是左撇子,麻烦不要再硬是“纠正”他用右手写字;

  多动症孩子天生好动,请不要用绳子强行把他们绑在座位上;

  有的孩子天生自制力差,但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痴迷,可以引导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曾奇峰说,“孩子在某些能力上的欠缺都是被父母扼杀的结果”。

  不要让自己的无知,把他的天赋扼杀在摇篮里,成了千篇一律普通人

  蓝莓小姐分享一个故事

  她有个 5 岁的侄女,与同龄人一样喜欢玩游戏,上网,但她从来都不会因上网问题与父母吵架。

  原因是,妈妈与孩子约法三章规定每天只能上网两小时,孩子同意。当侄女上网超时的时候,妈妈每次都耐心地蹲下来讲道理,从不打骂。

  而且,妈妈尽最大能力陪伴孩子成长的全过程,俩人形亲密信任关系。孩子相信妈妈,知道下次还能玩,妈妈也足够相信孩子能做到。

  然而,大多数人并不那么幸运

  柴静采访一位父亲:“如果他在里面只是因为对仪器恐惧而顺从,这是真正的改变吗?”

  他说:“他要能恐惧一辈子也未必是坏事。”

  心理学家罗杰斯有句话:“爱是深深理解接受”。

  孩子无条件地接受了父母,父母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孩子,为什么一定要苛求他们按照你所认为的意愿生活呢?

  请把你的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件物品,更不是对你千依百顺的奴隶

  请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告诉他们: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会爱你支持你,而不是如果你不这么做,我们就抛弃你。

  请接纳他们的现状矛盾冲突也好,情绪行为外化(如打架斗殴)也罢,如果不接纳现状,就是不够接纳孩子。

  请在每次斥责、打骂孩子的时候,给他们说一声:“对不起”,他们等这句道歉,已等待太久。

  每个人,都有权利成为他自己

  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网瘾之戒》里的一个画面

  她问一个女孩:“电击疼吗?”

  女孩小声回答:“有一点疼,但不是很疼”

  “你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疼痛?”

  “她能让我大脑清醒,在内心深处思考问题,是我错了。”

  “那你为什么哭呢?”

  “我没哭”,女孩一边流泪,一边回答。

  “你已经在流泪了。”

  “没有,我想待在这”,此时的她泪流满面

  我不知道她是因为恐惧而顺从,还是已经被这种残忍的精神控制发展“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什么原因,她都说自己错了,因为承认错误才能保护自己。

  那一刻,我很想抱住她说:“那根本不是你的错”。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父母虽不至于蠢到相信杨永信与豫章书院的地步,但他们总是习惯性地帮我做选择,只需要与同龄人拥有差不多的“配置”,过个差不多的人生就可以。

  我不禁想起每次与父母对话的画面:

  你和他们讲道理,他们和你说亲情。(我是你妈!)

  你和他们说亲情,他们说你年纪轻,什么都不懂。(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

  你和他们说想法,他们和你说权威。(你敢和我顶嘴?!无法无天了!)

  你无奈地辩驳,他们开始说反话让你内疚。(你翅膀硬了,不用理我们了)

  无论你说什么,怎样就事论事,他们都能让你有种摔门离去拒绝沟通的冲动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在蛮横的打压和控制中,度过自己的童年和学生时代。长大后,我们极力想要改变自己,无奈它如嗜血虫般难以摆脱。

  我想说的是,不管你遭遇什么,始终相信一定能走出来。千万不要为此感到羞耻,也不要觉得都是自己的问题,你也可以积极寻求心理帮助,慢慢修复创伤

  你可以抱抱冰冷世界里的自己,尽量让自己独立,努力做出父母无法预料的事情(例如世俗成功)。让父母意识到,你不再是他们的附属,而是与他们一样活生生的、平等的人。

  生而为人,每个孩子都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有权利过自己的人生。

  父母易当,门槛只是性成熟,孩子成长却不易。除了金钱成本,它需要的是 50000 次亲吻,50000次 拥抱,同一个道理 1000 次不同方式的交流,还要用不完的耐心阳光充足的爱。

  有人戏谑:“90 后大概中国心智健全一代”。

  希望我们这一代成为父母时,可以真正地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谨以此文,

  献给曾经被父母暴力对待的孩子,辛苦

  献给曾经那些“为你好”的父母,

  你们欠孩子一句“对不起”

  为你推荐 

  走出这样的原生家庭伤痛,读书或许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从他人人生中洞见自己。

  壹心理联合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张德芬、张怡筠等老师,共同推出【壹心理读书会】,精选包含《为何家会伤人》《非暴力沟通》《热锅上的家庭》等家庭类必读书籍,从大师的毕生著作中找到答案

  上线已超过2.5万人参加,向你推荐:

  200+本优质好书精华拆解音频

  52个定制周书单+4个读书计划

  加入壹心理万人共读社群

  上线特惠价49元/年

  

  ☝长按扫码立即参加

  主笔团文章回顾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