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作家标个价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给作家标个价读后感10篇

2019-09-12 23: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作家标个价读后感10篇

  《给作家标个价》是一本由[日] 出久根达郎著作四川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给作家标个价》读后感(一):第263页被删减的两句

  这个千人骑万人跨的女人!想到这里,我越发焦躁不安。手上也越来越用力,一直插入到手腕处。

  此二句在中文版中以□□□代替。

  (正文不能少于140字)(正文不能少于140字)(正文不能少于140字)(正文不能少于140字) (正文不能少于140字)(正文不能少于140字)(正文不能少于140字)

  《给作家标个价》读后感(二):装主卧阳野生cb,非洲一定紧联

  装酒店式开bM无中介费近中关南庄电梯房,朝南主卧2600,限女生

  才开始金额欧冠卧转租

  我们无法要求在当时的莫里哀拥有和现在的我们同样的思想态度。但可笑的是,如果他笔下女性确实存在,在那个时代就存在又是如此冒犯名噪一时剧作家让他不得不写部剧去讽刺她们的话,那她们是多么的先锋勇敢啊。此时的我们,受到的阻力怎么说也要小过当时,却尚且还不能像她们那样决绝,那么在那样的时代敢于与几乎所有人的价值观——跟莫里哀这种剧作家的价值抗争从而让他把她们当做永远笑料勇气,几乎让这部可悲作品成为了对她们的赞歌

  我并不惊讶在那样的时代会有这样的作品,我惊讶的是它居然上演至今,还是来自女权发展要比中国好上太多的法国。不仅如此,身为女性的导演仿佛还嫌几乎所有的丑角都被女性扮演这个设定不够似的,把特里索坦也变得十分女性化——其实我很讨厌这样刻板印象粗暴的bM两性划分,但让他穿上高跟鞋一头长发动机绝对不是因为个人表达。于是就这样,剧中为数不多男性丑角,也向女性阵营靠拢。你不能不去想这做法背后的用心险恶,仿佛雌性荷尔蒙影响智商传染病bM,男人染上了也会变得愚蠢可笑。在现在这个时代,一个法国的女导演排出来这样的作品,几近罪无可恕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475597/?start=3RE

  《给作家标个价》读后感(三):寂寥可爱的宅心

  1.

  中野站旁的亚文化商店街“ブロードウェイ”的3F有一家面积很小、名为“shop mecano”的唱片店。店主中野泰博先生原本是disk union涩谷2号店的店长,每年的6月30日,他会在blog上更新一篇周年感谢文,今年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

  这间位于亚文化重地的小小唱片店有它特殊地方。中野先生长期从事音乐方面的撰稿工作,写过100张以上的专辑文案,尤其是对洋乐领域的Kraftwerk 和邦乐领域的平泽进相关知识非常精通。在某一些采访中,这家店甚至被称为“平泽进关联圣地之一”。

  我是无意间逛到这家店的,原本只是和朋友去2F的猎奇漫画店,没想到撞进了krautrock的宝地,还找到了很多纯酱的尖儿货。几年前第一次去这里是,店内甚至还能找到店主自己撰写的krautrock相关店刊。

  在日本,这样的地方很多,颇有大隐隐于世的趣味。就在离这家唱片店不远的街道上就有“日本歌谣曲”的专门店,已经开了20年以上。长久且精专是这类店铺特点

  虽然这几年情况转好,但在很多时候,我们使用“宅”这个词还是把它关联到“家里蹲”“足不出户”这样的意思上。

  其实,这个词有“对某一特定领域的事物极度喜爱积极收集相关情报周边深入研究”这样一层意义。这是“宅”的奥秘所在。首先,这个所谓的“深入研究”行为一开始并不关乎职业方面的期许。其次这些领域经常很偏门或者很纵深,比如cd侧标的logo;比如90年代新宿街头的招牌颜色;比如hayashi曾经告诉过我的一个例子:如何用公式精准计算オッパイ的弧度

  这种研究会慢慢从收集变为创造好朋友就已经发展出自行改造自己收集的硅胶手办,把它们做成形状怪异战斗萝莉

  日本的出版市场中,有很大一块分类是“兴趣”,也是服务于这种出于“喜爱”的“研究”。他们很喜欢把一件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无聊事情做得极为精专。

cr.mecano的网站。左侧的旗帜是店主自己为店铺设计的logo,是不是颇有Kraftwerk 味道

  2.

  说回这本书的主题“二手书”。

  日本的新书市场创造8000亿的收益,二手书则达800亿,1/10的高比例世界上也是少见的,而且意外地要高过AV、同人志、偶像消费电子漫画(截止2014年的数据),确实是一门大生意

  但这本书并非完全关于二手市场的书籍价值位阶,也并不只关乎文学八卦作者能写出这本书,我想也与日本文化中“宅”味道的钻研收集癖好有所关联。作者的信息自由地穿梭在文学、书籍(物理层面)、作家私生活之间,在被展现于读者眼前的信息之外想必是更错综复杂的平日积累吧。真要开一家“书店”,真的不是容易的事,并非靠一点文艺情调就能支撑

  在谈到太宰治的一篇中,他写道

我从在旧书店里当店员时起,就开始一本接一本地读日本和外国作家的作品。我决定按ABC字母排列顺序,每位作家选一部作品,每天一边看店一边读。这是旧书店店员修炼的第一步。

  自问作为“日本文学系”学生,如果以五十音为序,一位作家读一本代表作做不做得到,我肯定是做不到的。甚至抛开上学时间有限原因,哪怕让我现在去给书店看店,我也没有这样的毅力

  除了这种职业修炼,作者还为了玩乐数过司马辽太郎《龙马传》中一共出现过多少个人物考察过太宰治早期的书籍装帧参考过谁的什么书,科普了夏目对镜花的评价,戏谑了啄木对情色读物喜好

  而我作为编辑,会觉得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关于谁的哪本书的哪个版本用了什么纸,所以污迹破损多,鲜少保存较好的品相之类的信息很是有趣。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哪本书经过如此长的岁月积淀还能够被贩卖和收藏,也实在幸事吧。诚然,这已经超越单纯的“内容消费”而增加了“物理层面的恋物”,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并不矛盾啊。

  就像在写到寺山修司的一篇时,作者就提到与中央公论社的x先生的交往促成了寺山母亲はつ所著《母亲的萤火虫 寺山修司所在的风景》这本书的文库本出版。也是在读这一篇时,我找回了最初被寺山所感动的那些记忆

  书中提到的一首出自《死在田园》的寺山和歌

“亡母灵碑背面的我的指纹,在夜里静静消散”

  多精妙啊,我几乎要忘掉了。

  在现实生活中翻滚的那种急切而无聊的关于作者的解释权搅浑了我对于他单纯的喜爱。这本书如此轻描淡写文学性字句随意裹挟进作家经济价值中的潇洒,反倒让我重拾了对这些人的坦然之心。

  书中写到了很多很多我喜爱过的作家,有一些小说我甚至都有点忘记剧情了,它诱惑人去重读。

  或许,能够支撑对某一偏门领域不断挖掘的那种喜爱是非寂寞的,但一旦沉潜其中,又相当充盈。这本书也让我稍微找回了一点寂寥的妙味,来平衡常日里焦急的心。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刚结束掉的《轮到你了》里,久住对电梯“安吉丽娜”的喜欢,不也挺寂寥挺可爱的吗。

  《给作家标个价》读后感(四):散发着星星月亮气息明亮夜晚,我在路上捡到一本书

  何为旧书?

  简单来讲,就好像一个灵魂分裂,添进无数容器之中一般。同一部作品,版本不同文字逐渐变化,有删减亦有补足改动。有些令人遗憾不已,也有一些锦上添花。这些都是时间点滴刻度。世上千年,一些容器破碎消失,一些容器却留存了下来。

  新书转瞬就成了旧书。

  一直觉得,旧书展现出来的历史在我们现代人的眼前就好比海市蜃楼。可见而不可及。其实,护封如何程度,腰封是有是无。这些都能左右一本旧书的价值。然而,单单了解了一本旧书所值的金额,显然还不够。

  重点还在写书的人身上。

  文人的作品宛如蚌中之珠,内容物大多是尊严之外包裹着一层又一层的才情,再加些自满妥协堕落不甘等等

  壳开蚌死。耀眼光辉也只能旁人得见。

  而这本《旧书店的文学论》,算是给了我们旁人一个既能了解名人时值,解心头世俗八卦之痒,又能窥得明珠芳泽一二的机会吧。

  旧书价值自不必说,著者这样的身份,何人所著,作为何时,几版几刷,可有删减补足,损毁瑕疵这些左右旧书定价的条件,在他胸中自有一番快速加减。

  让人早有准备,却仍是猝不及防的,是著者笔触云淡风轻的讲到文人们落魄。文人拮据时的那种落魄,尤其能在人心产生一些复杂的情感

  一面心碎贵重之物蒙瑕。一面又欣赏这“有价值之物毁灭的瞬间”

  这一点上,印象极深的有石川啄木和樋口一叶。

  石川啄木那一章,讲尽了他的落魄沉沦。无钱付上房租,却又去狎妓。

  书中说:

  《一握之砂》外封齐全的话要一百五十万日元吧。

  书中又讲到:

  《一握之砂》的第五章里有这样一首和歌

  卖掉全卖掉

  只剩下一本翻得脏兮兮的德语词典

  时值夏末

  不过未至夏日来临,石川啄木就死在了明治四十五年的春天时年26岁。

  樋口一叶的落魄,也很令人唏嘘

  她穷困潦倒文章中时常描写“偷钱”“借钱”和“算钱”。关于樋口一叶的这一章,本书起名:钱是毒药

  钱借到最后便是无处可借。她母亲催她“就算你自己不太满意,也得厚着脸皮卖掉它们(小说)呀”

  于是这位文学史大名鼎鼎女作家内心苦笑:

  就算我尽力去写,奈何世间没有买主呀。

  书中说:

  “一叶的著作虽然便宜,但书信却很昂贵,一封信值好几百万、几千万日元呢。不过很难找到现存的真迹吧,向人借钱的书信尤为罕见,应该要好几千万的”

  樋口一叶最终也在贫病交加离世,怕是一辈子也没见到值她一封信那么多金额的钱了。

  她死时也只有24岁。

  现如今她的脸已经被印在了五千日元的纸币上。有点讽刺又有点惆怅。总之是说不上来的感觉

  当然书中也有不少更为轻盈有趣的逸事,看得人大呼有趣有趣,实在是快乐

  比如泉镜花和尾崎红叶

  一个文字肆意扭曲张扬,为人也是一把“”江户少爷气质”,一个护犊子护得及其到位,无法反驳令人羡慕得直搓手。

  书中讲到:

  镜花入了红叶师门,红叶拉来报刊给镜花连载小说,却评价销量双双滑铁卢。报社提议停载多次,红叶却屡屡按下,到底没有告知镜花,怕挫了他的热情

  时红叶二十六岁。镜花也是刚满二十。

  说是师生情当然没错,但也是明治大正文学盛世之中的英雄惜英雄吧。

  泉镜花和尾崎红叶那些师生之间的逸事,中间还会乍现夏目漱石。说起话来都是神仙过招。

  漱石评镜花的文章:

  文字有些矫揉造作,我不喜欢。文中颇多警句,却不知为何不能浑然一体.......

  但却也说:

  但他确是天才无疑......此人若能开悟,或可成天下第一

  尾崎红叶则这样“回敬”:

  镜花的文章就像盆栽松树一样。非要把弯曲的松枝拗直的话,它会枯萎的。

  可真的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说了这么多,又摘了一堆书中金句想想,那个令人憧憬的年代,现在的我们自然是回不去的。但幸好有旧书留存,又有旧书店老板张罗这些逸事笑谈

  如果有条件,就试着去寻一些旧书吧。倘若条件暂不允许,也可去旧书市,图书馆,借阅摩挲一番,和它们交流交流。

  无论出于收藏还是闲暇玩乐的目的,我们花时间游览旧书店,又花重金将这些沾染了历史尘埃的旧书捧回家,但它们的生命早于我们,并永远在属于它们自己的时空之中静默,于是要知道,即便它们属于了我们,要读懂却也从来不是花钱换得来的。

  所以最要紧的还是先把这本《旧书店的文学论》拿到手。

  了解那些名人的“标价”尚在其次,买一本书,能得到24位文学家生平逸事,也就是说,能读懂它们的生命,何其珍贵再进一步说,更算得上是买下了日本文学史中的一方天地。这才是最大的美事

  这么看来,给作家标个价的标价

  可是标得低了。

  《给作家标个价》读后感(五):读书,真的开卷有益,而且有赚

  对于一个爱书之人,阅读《给作家标个价》一定是妙趣横生体验。它的作者出久根达郎有着双重的身份。其一,他是日本旧书收藏圈“大佬”级的人物,买书、卖书、藏书,并对书市当中各式各样的珍本价格了若指掌;其二,他本人也是一位著述颇丰的作家,早在九十年代就获得象征日本大众文学最高桂冠的“直木奖”。听这样一位“爱书”并且真正“懂书”的人,娓娓道来他与书的故事,无疑是一件妙事。

  出久根达郎早年就已遍读经典。粗粗扫一眼目录,好一些日本文坛大名字就能立马抓住眼球。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太宰治、樋口一叶、夏目漱石……这都是日本甚至世界文学的金字塔上,代表最高、最纯粹成就的名字。但有趣的点就在于,在这本书里,似乎“纯文学”不再是象牙塔里最曲高和寡的东西,反而,这些名家充满了烟火气息,从一个个冰雪美人变成了一个个和善亲切絮絮叨叨的大叔,陪我们走在充满“一股昔日的灰尘味儿”的老书店里,低声向我们诵读自己笔下的名篇名作。

  这种烟火气的存在,正是因为作者将文学和真实世界紧紧地勾连在了一起。作为一个正经的文学爱好者,同时又是一个资深的旧书店经营者,出久根达郎向我们展示出了这样一种可能:用“旧书的价格”去检测“文学的价值”。

  这是什么样的等价关系呢?阅读《给作家标个价》时,出久根达郎首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旧书收藏圈。对这个旧书收藏圈子来讲,并非“书中自有黄金屋”,而是“书,就是黄金屋”;开本、装帧、外封、腰封……无一不是“讲究的”,“有规矩的”。书作为一种物品,在一个连续而具体的文化大背景下运作着的——有一群人在乎这个东西,痴迷这个东西,珍藏这个东西。他们既是爱文学的读者,也是客户和藏家,他们对一个文学家或者一本著作的共识,也会很直接地影响这本旧书在市场里的价格变化。

  一本书的价格渐渐会脱离最开始的出版商的控制范畴。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的定价越发不再重要,而读者会重新给出一个公平的价码。哪本书好,哪本书其实没什么用,市场会自发地、自下而上形成一个答案。出久根达郎在后记中就举了一个例子,《明治三十七八年日俄战史》这套书,厚重而华丽,似乎价格昂贵才是正常的情况。但事实上:

  “这套书在旧书店里几乎被视如废纸,因为内容不可信——编纂此书的目的是论功行赏,所以里面充斥着吹嘘战功的浮夸内容,记录不准确,无法作为参考资料。旧书店早就了解到这一点,故意将价格定得很低,以免让这样的书流传后世。价格越低,就越不受重视,总有一天会销声匿迹。”

  纸质书的市场,就像是一个有着既定边界的市民社会,它有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雪亮的眼睛”。所以对出久根达郎来说,这个旧书业便是一个最稳定可信的书单——“……如果光挑那些在旧书业界评价颇高的文学书来读的话,倒有可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阅读方法。——不仅是有可能,实际上我已经在这么做了。”

  旧书的价格与文学的价值,就这样深刻而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但当然,除了理性以外,这个圈子也有它蠢蠢欲动和风风火火的时候。这些书本内和书本外的故事,呈现出了日本一个年代的共同记忆与一个侧面的城市画像。作者的笔触安静、实在、时不时流露出淡淡冷幽默,讲到一些他个人钟爱的文学家,常常会叫书迷门会心一笑。

  譬如说在第五章,出久根达郎毫不隐晦地把自己称作一个“老年太宰粉丝”。他会在六月十九日,太宰治的忌日,以个人的名义去给作家扫墓。在他心里,这位“饶舌的年轻人”所展现出的颓废、虚无、自卑和纠结,就像是自己的完美代言人。但好玩的是,他在很长一段时间,也只是在做一个一个并不公开明说的“暗粉”。

……我就是不好意思说出太宰治的名字。为什么会觉得难为情呢?即便我都一把年纪了,还不好意思自称是太宰粉,而且年纪越大越难为情。因为,太宰文学里汇集了人的所有自卑感,而且还像展览会一样展示出来。要把会场告诉别人,难免有所顾忌。

  顾忌再三,最终还是身体比较诚实——终究去给太宰治扫墓了。到达的时候,墓前已经堆满了日本酒、啤酒和香烟,并且都是太宰生前喜爱的牌子。这一群老年的狂热“暗粉”,都是非常可爱和用心的人。

  同样,在第二章,出久根达郎提到过另外一个文学圈的大名字,三岛由纪夫,但这一篇却显得沉重许多。在1970年,三岛自杀。作为一个旧书店的店员,他见证了了这位文学家之死在日本旧书市场中造成的冲击波。当时,许多刚在电视直播上看到这个事件的日本人,飞也似的跑到旧书店来,像“抢购便宜货一样抢购三岛的作品”。继而三岛的珍本价格迅速而疯狂地被炒高,对这一切,作者观察着,记录着,也深刻地反省着。

……午后,出去旧书市场的老板打电话回来,吩咐说:‘把三岛的书整理一 下。’据说当时在电视里有实况报道,但我正在看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有个中年主妇脸色惨白地冲进店里,大声嚷道:‘三岛的书,我全都要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那一个作家的书如此畅销。川端康成自杀虽然也曾轰动一时,但书市却相对冷静。“那个叫嚷着‘三岛的书,我全都要了!’的中年主妇, 现在大概有七十多岁了吧。当时买下的那些书,现在还在吗?或者应该问:后来她有没有读过那些书呢? 天才作家之死,曾令她一时陷入狂热,那对她后来的人生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我想悄悄地问问当时买书的那些顾客:他们后来的‘三岛观’是怎样的?—也许,这个答案正是三岛自杀后的日本人的精神史,是日本的真实面貌吧。”

  书与人的邂逅,人与书的机缘,在这本书里显示着它奇妙的编织。文学爱好者的私心,书店老板的判断,在这里也都和谐地溶解在一块儿。二十四位日本文学家交替上阵,也正构成了一份对日本文学界粗浅但不失细节的全景式巡礼。所以大概可以这么说,《给作家标个价》这本书,开卷有益,而且开卷有赚。

  《给作家标个价》读后感(六):被你们嫌弃的腰封,在旧书店卖出了高价?

《古书堂事件手帖》

  近年来,读者们被书上各式各样的腰封搞得心烦意乱,要求取消腰封的呼声不绝于耳,原本承担着宣传与装饰的腰封在大陆摇身一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妖风”。

  秉持着腰封也是书的一部分的我,每次拿到新书后都对那辣眼的存在苦恼不已,心想咱能请个好点的设计师吗……最起码得让它跟书融为一体啊……

  只是被商业捆绑的书市并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在可见的未来,这样的“妖风”还将持续下去。

  然而就在我们为腰封的扔与不扔犹豫的时候,邻国日本的旧书店里,腰封竟都卖出了高价。

  出久根达郎的《给作家标个价》一书中就记录了好几个这样的例子。

  一本书,如果只有光秃秃的主体而无外封和腰封的话,根本没人要,与之相比,腰封齐全的书即便是文库本也能卖出合适的价钱。

  可别小看这一条似乎“可有可无”的腰封,有时候它可是真金白银呐!

  三岛由纪夫的《裸体和衣裳》初版书就属于“旧书带有腰封则身价百倍”之例,单本书售价一万五千日元,而外封、腰封齐全者则卖到十五万日元,一条腰封足以让收藏家们拼个你死我活。

  还有我们“丧”文化的代表——太宰治,他的作品的腰封也都很重要,1948年6月13日太宰治自杀后,7月筑摩书房出版的《人间失格》印了好几种不同颜色的腰封,设计也不尽相同,狂热书迷准会一个个地收集全吧。

  而最早被太宰治当成遗作的《晚年》,第一版只印刷了500本,菊判开本,毛边装帧。到现在书页没切边,带着封套、甚至有签名的装订美观的书,至少要卖300万(日元)。是珍品中的珍品。

太宰治《晚年》

  书况决定着卖价,拥有“神保町书蟲”之称的池谷伊佐夫曾在古书店买过一本无书盒的泉镜花的《斧琴菊》,仅要价一万日元,若带盒完整出售的话,会达到十万日元。一个书盒就值九万。

  除了纯文学,受欢迎的大众图书,保存完整的话,它的旧书价格也很高,如童书和推理小说,读者大多是小孩,它们的翻阅次数比较高,书在反复阅读中被损耗,这类书的市场还蛮不错的。

  因为大多人都是过去年少时没有能力购买,现在有足够的闲钱后想圆一下梦,体会收藏的乐趣,店家自然懂得顾客的心理,久而久之,价格也水涨船高。

  旧书的价值由很多因素决定,旧时纸质的供给决定其保存的难度,进而影响书况的好坏,作家的签名决定其价值,顾客决定其价格等等,但我们依然能从中总结出关键点。

  那就是——名作家的旧书都值钱!

  古今中外通用啊有木有。

  尤其是他们作品的初版,简直就是文学史料啊!

川端康成签名书

  是不是蠢蠢欲动呢(。・ω・。),归功于时代进步,今天我们的交通越来越发达,书籍的制作也越来越成熟,于是我们也能平价购入一些当代作家的签本(能不能流传不知道),但同时也有人嫌作家签名签的太多了(鱼与熊掌)……~( ̄▽ ̄~)~……

  不清楚行情且腰缠万贯的大佬们则直接买名家错不了,想想买来张爱玲手稿送给情人那美丽的画面……

  貌似扯远了,开卷有赚也得有书在手啊,我们普通读者只要做到开卷有益就好了。

  这就说到了出久根达郎《给作家标个价》这本书的核心观点。

  前面说过,顾客会告诉你,什么书是珍本。

  那么通过大量读者和旧书店的书志学者们筛选过的书,往往都是好书,它不光受市场欢迎,内容也是经典中的经典。

“如果光挑那些在旧书业界评价颇高的文学书来读的话,倒有可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阅读方法。——不仅是有可能,实际上我已经在这么做了。”

  这被作者出久根达郎戏称为“旧书店的文学论”,是一种与利益挂钩的文学论,也是被无数人验证过的极具文学价值的读法。

  有趣的是,多抓鱼在年初的时候,根据2018年的买卖记录做了一份年度作家榜。

  当然,它所反应的信息很有限,表单也不怎么完备,但它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在印证出久根达郎的观点,畅销榜和滞销榜的对比还是很有意味的。

  细看书中出久根达郎“随意选择”的作家们,俨然半部日本近代文学史,另外本书的续集还会写到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藤泽周平、松本清张……甚至还有手冢治虫,听一听名字都兴奋呐!

  出久根达郎在不断抖出作家的八卦的同时,也是在一本正经的开书单嘛~

  所以当你实在不知道读什么书时,可以试试作者的方法,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噢对了,回到开头被我们讨厌的那些腰封,如果真觉得碍眼就大胆丢掉吧,新书印量这么大的今天,它的价值有限(设计巧妙的另论),而我们购买它的初衷也只是阅读,被乱入的腰封弄坏了心情可得不偿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