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社交媒体简史》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社交媒体简史》的读后感大全

2020-01-06 23: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社交媒体简史》的读后感大全

  《社交媒体简史》是一本由[英]汤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社交媒体简史》读后感(一):“我们盯着后视镜,倒退着走向未来

  如果用Macluhan的话来总结,那就是“我们盯着后视镜,倒退着走向未来”,几千年的社交媒体发展史分析角度奇特刁钻,从去中心化到集中化再到分散化,每一种新的媒体形出现并不必然带来向前的演化,也会倒退。正如书中阐述螺旋发展的媒体与民主进程联结人与人的思想观念态度倾向中介物也经历了精英化和世俗化之间的来回摇摆。21世纪的“社交媒体”,20世纪的广播电视,19、世纪的报纸,18世纪的宣传册和札,17世纪的咖啡馆与公共领域,16世纪的印刷爆炸,古罗马的莎草纸,作为联结多个主体的人、观念思想和承载物之间的跨时空介质,社交媒体在结构模式上已存在了几千年。回顾历史特别是用当下的技术社会学视角审视过往,我们会惊奇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媒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在重演与倒退。总的来看,这种历史分析法虽然有点偏向技术决定论,但角度刁钻,叙述通俗翻译流畅逻辑清晰,能够自圆其说,对我们反思当下的社交媒体环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社交媒体简史》读后感(二):除了秀晒炫,社交媒体还能做更多

  首先,这本书的书名很大,但还可以修改下叫《西方社交媒体简史》,因为并没有涉及到亚洲或者拉丁美洲的社交媒体历史,主要聚焦在西方(虽然其贡献对现代社会的社交媒体确实起了决定性作用)。

  这是一本历史书,用社交媒体的角度去分析文字发明、还宗教解释权于民、政治变革大众媒体的出现以及线上的社交媒体等等。作者为人们的话语经历了分散-集中-分散的一个过程(除了大众媒体时期,几乎是分散的),当然还在不断演变中。

  作者认为人天生就具有交流信息欲望,用大脑皮层大小群体规模之间的正相关来证明:“我们的大脑就是为了建立社交关系网生成的”。

  但人们的这种天然的社交需求是否能被满足,还是非依赖当时的媒介的发展水平。比如古罗马的信函交流通常是有钱人的游戏咖啡文化也需要人物理存在于咖啡馆、到了大众媒体的大发展时期,人们自然把话语权让渡给了新闻集团。所幸的是,总体发展来看,能参与社交媒体的人是越来越多,现在人们的参与度几乎是之前的爆炸性增长

  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人们一直对公共事务非常关心,也乐于表达自己意见。由于目前消费主义盛行,我们的社交媒体充斥着各种秀晒炫,但纵观历史,其实我们可以聊的更多。尤其是17世纪40年代开始的咖啡馆文化,人们可以恣意的聊哲学艺术、政治,各种思想的碰撞简直迷人

  现在线上也有很多“咖啡馆”:微博讨论时事广场豆瓣文艺爱好者天堂抖音更是颜值观赏圣地(管他真的假的)...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如果可以复兴这种咖啡馆文化,面对面交流的魅力是线上不能比的。

  社交媒体还有一个巨大功能,就是获取信息。古罗马时期人们热衷一刻不停的写信来了解时事,现在的渠道更多了,我不认为信息爆炸有什么不好,确实良莠不齐,但只有接触足够多的信息才能分辨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就这点而言,现在真的是非常好的时代了。蒋方舟曾经在《圆桌派》说过:“如果不看书,那价值观就被周围的人给决定了。”书能开拓眼界,社交媒体上的优质信息也同样可以。

  一些有趣的小知识:

  原来我们聊天和猴子互相抓虱子一样,令人放松愉悦,那我看到群里不停歇的叨叨也就不奇怪了..

  责怪新生事物传统自古有之,学生认真学习可以怪很多东西,以前有咖啡馆,电视、现在有网络。不必当真。

  人们总是在意自己的形象的,以前有手抄文章来彰显品位,现在有朋友圈转发点赞来“做你自己”。

  结合以下电影食用更佳:《夜行者》、《华盛顿邮报》、《午夜巴黎》、《蓬巴杜夫人》《海盗电台》、《黑洞频率》。

  《社交媒体简史》读后感(三):让人变笨?社交媒体不背锅

  当某样东西易令人上瘾时,多少会受到诟病:烟酒有害健康、电视让人变笨、书读多了会被吐槽书呆子……手机——尤其是社交媒体,也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瘾品,不知不觉消磨掉的时光,换来许多碎片信息,他们是否质量不高?不可胜数未读信息是否造成焦虑感?习惯性的刷新是否使人无法专心

  其实,这些质疑自“低配版”的社交媒体诞生之始便已有之。英国作家汤姆·斯丹迪奇在《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一书中分析了社交媒体如何演变,读来较人惊讶:社交媒体可不是什么新发明。可以追溯到古罗马iPad模样书信蜡版。历史的相似性更在于,它总有令人趋之若鹜的魅力,又总是毁誉参半。

  社交媒体顾名思义,主要用途经营维护社会关系的。著名人类学家罗宾·邓巴说过,动物也会通过梳毛来社交,辨别敌我、相互协作是群体生活优势人类则发明了语言实现有效率的社交。所以,多聊些八卦交换关于不同人的信息,是语言的正确使用方式,并不是浪费时间。社交媒体也是一样,不同权威发布的大众媒体(报纸、电视等),社交媒体给我们提供了各抒己见平台契合社交的需求。由是便不难理解,庞贝古城墙上的涂鸦如何星火燎原。

  16世纪时兴的社交媒体是小册子,受欢迎的小册子可以一版再版。斯丹迪奇说,这不啻现在的点击量、点赞和转发了。按此标准,当时的网红是马丁·路德,他的小册子比他的足迹传播更远。若嫌小册子太单调,还有多媒体——叙事诗和木刻画,不同受众各取所需。更有互动性的是摘记簿,各人把有意思诗文、隽语、乃至笑话谜语药方抄在本子上,与人交换。在某种意义上,跟今天转推别人的内容是一样的,我们分享的内容显示兴趣和品位,亦是自我表现形式。更直接的表现方法是自己创作自媒体是免费展示才艺舞台,在都铎宫廷里写出巧妙的诗流传出去,立马可以飞黄腾达。

  物质文化的发展让社交媒体日益丰富,譬如阿拉伯舶来的咖啡促成了咖啡馆的诞生,人们喜爱在咖啡馆聊天辩论,跟日后的互联网BBS如出一辙。还有人称其为“便士大学”,花上一便士买杯咖啡,就可以听到有质量的学术讨论,增长知识。后来的无线电也是个有趣的发明,如同现在的网瘾少年,19世纪的美国少年,热衷于鼓捣自己的无线电台,听起来是不是很酷?

  社交媒体的功用自不待言,它呈现给我们更多、更新的信息,无论究竟有益的还是虚假的;它帮助志同道合的人找到盟友,在历史上引人注目的功用是掀起变革,因为协调行动、同化意见,更容易召集群众支持事业,也因为交换想法谴责控告,更便于削弱权威,让政权垮台;它促成联结、制造明星,给我们“梳毛”式的愉悦感。然而,异见一路相随,路德时代就有人抱怨,小册子的出版门槛太低,内容良莠不齐;咖啡馆让人不务正业,沉迷于无谓的辩论;无线电报加速了新闻传播的速度报道深度打了折扣,有人指责紧张病”损害了我们的大脑,还有与自由争锋相对的管控——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越大,越不可能由它自生自灭

  斯丹迪奇认为,“新技术问世后,总要有一段调整期”,围绕着原有行为方式的改变,必然会有反对声音,但我们没必要将它妖魔化,一味放大它的缺点。一方面,技术更迭,当我们把矛头指向更新的技术时,也许就会忘记现在的敌忾,就如与各自玩手机相比,一家人看电视更加温馨,而20年前的论调是电视让人迟钝。另一方面,历史周而复始相似性凸显了社交媒体的优势,沿社会关系网传播的信息毕竟有其魅力,足以让它不断地推陈出新,满足我们对社交的需求。若无法甄别信息、无法从手机中自拔、无法深入思考,那是工具使用者自身的问题,传播天南地北海量信息的社交媒体说:让人变笨?这锅我不背!

  ——己亥年读汤姆·斯丹迪奇《社交媒体简史》

  《社交媒体简史》读后感(四):两千岁的新媒体和两百岁的传统媒体,我们搞乱了辈分

  麦克卢汉在1969年接受花花公子专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盯着后视镜看现在,倒退着走向未来。”丘吉尔也有句类似的话:“了解的历史越久,对未来看得越远。”

  自从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常在基于数码技术的“新”媒体和之前的“传统”媒体之间作出区分。但是作者斯丹迪奇指出,传统大众媒体其实是历史上的非正常现象,它不但不是主流,而且只是媒体发展史上的一个插曲。而现在这段大众媒体的插曲快要结束了,历史正在将自己转推,媒体发展正在回归它的“正途”——即“古老”的社交媒体。

  斯丹迪奇挑战了我们的一个基本认识,他说,社交媒体不是互联网时代的发明,而是起源于两千年前的古罗马。社交媒体,说白了就是大一起使用的媒体。它的精髓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不管是谁,想写就写。这八个字可不是现代人总结出来的,而是两千年前罗马庞贝古城墙上的一句涂鸦。在当时,罗马的大小城镇墙上都写满了消息,包括广告、政治口号、各种个人信息等,有时还带有图画,这些高墙成了巨大的公共信息板。在庞贝这座人口一两万的城市中,墙上留了1.1万条以上的涂鸦。涂鸦下还常有评论回应,有的来看热闹的还能在留言中吵一架。这就是古罗马人的朋友圈好吗?

  在古罗马人的社交盛宴上,远不止在墙上建出一个全城的朋友圈。古罗马人往来快捷的短途信件是用铁笔写在蜡板上,蜡板装在木框里,看起来就像个平板电脑。那时的人热衷与人交往国家负责在公共广场张贴《每日纪事》,但不管抄录或传播,都由读者来做。报纸的这个老祖宗是靠经由社交关系网的非正式传播来到达广大受众的。书籍的流传也是如此,靠读者互相推荐,彼此传抄。作者要想自己的书成功,就必须利用社交关系网,争取引领时尚潮流大人物认可,在有用的人当中引起骚动。那时候就有大V了呀。到了宗教改革的时候,马丁·路德用小册子传播思想,社交关系网中还出现了“多媒体”——音乐图像。出现了新闻叙事歌,歌词是当下发生的事,容易上口,一学就会。新闻叙事歌多为“换词歌曲”,比如有一首歌《现在我们赶走教皇》,是对《现在我们赶走冬天》这首民歌滑稽模仿,跟今天的恶搞差不多。还有人用图画传播思想,比如《教皇的起源》画着一个丑恶的女魔分娩胜出教皇和几个红衣主教。凭借着朗朗上口的恶搞歌曲和谁都能看懂的粗俗图画,路德牢牢把握公众舆论。在社交方面,古人的需求一点都不比21世纪的我们少。

  于是结论明朗,社交媒体贯穿了人类史,社交才是人性本能,而大众媒体与人类社交需求背道而驰。大众媒体的历史前后加起来也不到200年,不过是社交媒体的1/10,而现在社交媒体重新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作者从心底就不太看得起大众媒体,觉得它有悖人性,因为大众媒体的本质强迫操纵。有这么个事不知是真是假。二战时期,当德国军队即将打到英国的时候,一位英国听众却给德国人写信说:你们快点打进来,把BBC干掉吧。原来,BBC当时的老板瑞斯是个不折不扣的精英主义者,他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一定要用BBC好好教育老百姓,于是一天到晚播放古典音乐和枯燥的教育节目。不能说这类内容不好,但谁也不能一天到晚接受教育。那个英国听众之所以写信,就是因为听了一个礼拜贝多芬实在受不了了。这个故事听起来像个笑话,但仔细想想,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主动权一直是掌握在BBC手里,老百姓哑巴一样,没什么提意见的机会,只能被动接受。

  所以,社交媒体才是传播的常态,而大众媒体只不过是一段“我们走过的弯路”。可是如今,人们还拿社交媒体当个新鲜事,而且对它的担忧远远超过传统大众媒体。

  第一担忧:社交媒体会不会让错误观点得到传播?如果任何人都能发表意见,那社交媒体难免就要夹杂各种声音。作者举了《失乐园》作者弥尔顿的例子,弥尔顿写了一本小册子宣称离婚合法,在当时这是让教会难以容忍的观点。弥尔顿在法庭上做了一段演讲表示不管一种观点是不是正确,它都有传播的权利,在真理谬误的斗争中,正确的观点自然会经住考验,最终取得胜利。这次演讲后来被整理成了著名的《论出版自由》,在法国大革命中成为了精神指南,还成为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理论基础。斯丹迪奇认为,社交媒体同样提供了一个观点交锋的平台,经过讨论,正确的观点自然会脱颖而出,所以不必担心。(注:完整内容见日记

  第二种担忧:逛社交媒体就是浪费生命。这种担忧在历史中也早就出现过。在17世纪70年代,英国人特别热衷的社交场所是咖啡馆。无论穷人还是富人,花一便士买杯咖啡,在里面就能和别人天南海北聊一晚上。当时就有人说了,这不浪费时间么?还有大学提出,开那么多咖啡馆会造成学生懒惰分影响学习,这和今天对社交媒体的批评如出一辙。不过,要知道牛顿就是在咖啡馆中和朋友们聊出“万有引力定律”的,亚当·斯密的《富国论》也大部分是在咖啡馆里写出来的。所以,斯丹迪奇就说,那些担忧社交媒体浪费生命的人先别忙着下结论,因为脸书、推特建立的“全球咖啡馆”可能正在酝酿着新颖的思想、出人意料的讨论。

  第三种担忧:社交媒体会让现实中的人们更加疏远,比如有本书就叫《群体性孤独》。不过斯丹迪奇不同意,随着城市郊区化和全球移民的浪潮,从地理位置上讲,家人和朋友之间的距离其实更远了,正因为社交媒体的出现,我们才能与他们重新取得联系,不仅如此,社交媒体还让很多本来不认识却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了一起,不仅增强了旧关系,还创造了新的关系。就拿电话刚普及的时候来说,很多美国人都担心,电话不但会破坏家人的感情,还会让朋友之间越走越远。看吧,太阳底下无新事。

  读此书最大的感触就是四个字:世道轮回。未来常常存在于我们的过去。我们太多去关注变化的东西,却忽视了那些不变的东西。我们见证了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这些变化的新鲜事难道真的都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吗?或许剥开包装发现那些不变的本质,更有利于我们了解这个时代的真相和我们自己的真相。

  《社交媒体简史》读后感(五):前7个月读了52本书,推荐这5本

  前7个月共精读了52本书,与原计划每年100本,也就是平均每月8.3本的目标相距不远。读得比较杂,也在有意识地补经典。我说的精读就是把一本书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读下来。

  今年读过最好看的一本小说集是卡佛的《当我们在谈论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虽然早就在待读书目,不断有书插队,精力也有限,直到今年才安排上。

  这本书和以往读的小说都不一样,信息密度大,情节也需脑补,但很有趣。此前读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时,曾有过类似的阅读体验。不把读者当傻子,甚至觉得读者聪明到可以自己写情节,安排结局。真·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最好看的一本童话是《夏洛的网》,甚至几度热泪盈眶。也是一本很多人都看过的经典,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E.B.怀特。书中那种真挚的友情令人感动,读的时候还想到了《小王子》。

  这本书讲述了一只差点被杀掉的落脚猪威尔伯被一只名叫夏洛的蜘蛛用自己的网拯救的故事。夏洛只有一年寿命,它的后代继续陪伴威尔伯,但没有一只能取代夏洛在威尔伯心中的位置。

  夏洛说:“你一直是我的朋友,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读完给小伙伴讲了一遍,她说,就是一只猪与蜘蛛的故事嘛,小时候读过,但不记得了……我推荐她再好好读一读,是一只有爱有追求的蜘蛛和一只有感情的平凡的小猪的故事。

  最可爱从头笑到尾的一本书是《你今天真好看》。非常治愈,都是下面这种画风。

  最好看的一本思想性著作是景凯旋的《在经验与超验之间》。“在之间”是柏拉图提出的一个概念,将人生视作介于“绝对的存在与绝对的不存在之间”。既有经验的欲望、情感的一面,也有超验的知识、真理的一面。承认人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人性的善恶双重性,世界亦是如此。

  面对极权,昆德拉用荒诞的日常解构一切意义、价值来对抗,最终走向虚无;哈维尔肯定宗教的超验性,诉诸精神上的普遍价值;克里玛和米沃什关注人的生活本身,认为在“日常规则”下人应有自己的德行追求,无论处于何种时代或者是否有宗教信仰都应有自己的丰富的内心体验,追求人生的意义,也就是超验的诗性精神。

  坚持多元价值的社会,在更高的超验层面厘清善与恶、价值与虚无的界限。克里玛曾说:“宽容绝不意味着宽容那些要限制他人自由甚至生命权的人,尽管这可以被证明是出于最崇高的目的。”

  最好看的一本文化简史是见识城邦出品的《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作者汤姆·斯丹迪奇毕业于牛津大学,就职于《经济学人》杂志,之前担任过商业编辑、科技编辑和科学记者,现为数字编辑。同时也是专栏作家、BBC时事评论员。此前也出版过几本梳理文化历史的书籍:《人类食物的历史》、《六个杯子中的世界史》、《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

  这本书看得很快,一个是文笔还不错,另外记录的事件也比较鲜活、有趣,没有沉重、枯燥的历史感。从西塞罗的古罗马时代的广场、手抄本、纸信,再到路德的小册子,以及咖啡馆、报纸、无线电广播、电视,直到如今的互联网,梳理了人们信息交流的方式、特点与趣闻。

  看过这本书才知道原来以前的献词是真的献给某人的,不是随便写上一句献给某某。古罗马时代的书籍是写在莎草纸上的,一本书的初稿完成后会由称为“librarius”的专门的抄写人誊录一份清样。最终定稿前作者会拿给几个好友过目,征求意见。西塞罗当时完成《论界限》一书的初稿后,想献给布鲁图,没想到收到清样的好友阿提库斯过于热心,已经让两个文学圈的朋友拿走了初稿的抄本。西塞罗听说后,便给他写了封信:

您说说看——首先,您觉得不经我统一就发表,这样做对吗?……再说,我是按您的建议把这本书献给布鲁图的,您觉得还没给布鲁图看就给别人看合适吗?巴尔布斯写信告诉我,您让他抄了一份《论界限》的第五卷,我虽然对那一卷改动不多,但还是做了一些。如您能扣住其他几卷,别让巴尔布斯拿到未经修改的书,我将不胜感激。

  西塞罗这么介意是因为在他们的时代,书的流通全靠手抄,一本新书完成后,首先要交给它所献的人,而把书献给谁将对该书的命运产生莫大的影响。

  手抄本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成本高昂,而更高效的印刷机被古登堡研制成功后,就进入了另一个时代。小册子应运而生。

  对教会出售赎罪劵不满的神父路德撰写的《论九十五条论纲》(即《就赎罪劵之法力及效力之辩论》)便借着这股印刷东风,传遍德语地区。小册子一般在8到32页之间,因价格低廉,成为第一种老百姓也可以买得起的读物,也得到广泛传播。印刷商和书商无意间也推动了宗教改革。

  显示出分散的、人对人传播的媒体的力量。人们主动复制、分享和推荐那些认为值得宣传推广的信息。

  另一本对美国革命产生过巨大推动作用的小册子是潘恩匿名撰写的《常识》。他原计划写美洲殖民地及其与英国的关系,本意是写这段历史,作为一系列来信发表在报纸上,最后却写成了殖民地应该独立,并最终以小册子的形式出版了。到1776年3月底,《常识》已售出10万册,最终销量为25万册左右。

  人们争相购买阅读,这本书成功改变了殖民地人民对独立的态度。

  马萨诸塞州的法官威廉·库欣在写给约翰·亚当斯的信中写道:“没有印刷自由,我们当时能坚持我们的自由,反对英国政府吗?革命能发生吗?肯定是不可能的。”

  美国史学家大卫·拉姆齐在《美国革命史》中也宣称:“在实现美国的独立中,笔与印刷机和剑同样功不可没。”

  从古罗马广场、信件、小册子、咖啡馆聊天等信息分散的、人与人点对点传播又走到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这种一对多集中式的大众媒体,到今天的互联网、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我们每个人又成了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变回了分散式的媒体形式。

  但还是有一个总的集中平台,由某家公司管控,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也是受制约的,比如公众号可以被炸号,微博后台可以删发言,豆瓣后台可以强制仅自己可见等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不知能否获得真正的信息自由和数据民主,目前能想到最理想的形式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利用它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

  未来可期,现在也许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社交媒介如何演变,又怎样改变了人类的互动方式和文明进程,都在《社交媒体简史》一书里了。

  本文首发参差书店(freedombookstore)公众号。

  《社交媒体简史》读后感(六):「人类是无法拒绝社交媒体的」——《社交媒体简史》

  人类并不是独居的动物,无论是千年前还是现在的人,总是拥有同样的诉求,他们渴望表达,希望得到别人认同。只不过媒介从口口相传,到将文字直接写在「收信人」家的墙上,到印刷到小册子上分发,最后变成发到互联网上求共鸣而已。

一,信息传播的方式

信息传播的方式(整理编写/沐子戋)

  信息传播的方式随着事物的发明发生了变化,文字产生前人们只能通过口口相传来传播信息,能够被记住的事情数量上限取决于人类大脑存储量的上限,限制了人类社交圈子的大小和部落人数的数量,也阻碍了社会发展。

  当文字出现后,人们起初只是为了记录「今天猎杀了多少头羊,吃了多少头」这种数字,后来演变为记录一件完整的事情。

  但文字的出现受限于另一件事物的发明——文字的载体——书写文字的媒介。

二,文字载体的变化

文字载体的变化(整理编写/沐子戋)

  文字出现后自然会出现承载文字的载体——写字的平面。古罗马时期的富人能用莎草纸卷,但因为莎草纸造价昂贵并非平民能负担之物,在文字普及后平民会将文字写在墙壁等随处可见的平面上——如朋友家的外墙(类似留言板),或门口餐厅的外墙上(类似广播平台)。

  纸张的制造成本要比莎草纸低很多,随着纸的发明,将文字写于纸面上不再是高层社会的专利。起初,文字是人工誊抄在纸张上并传播的,随着印刷技术的发明,人们不用再誊抄文字,文字的制造和传播速度都较过去加快了很多。

  在纸质媒介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慢慢出现了电报、无线电台,电视直至最后的互联网。一切的媒介其实都是在满足人们想要分享交流这个需求。

三,社交媒体的古老基础(第一章)

社交媒体的古老基础(整理编写/沐子戋)

  人类天生喜欢分享,和别人建立关系并进行交流是灵长类动物的本能。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个人类个体的社会媒体的构成并未发生变化。

四,罗马的媒体(第二章)

罗马的媒体(整理编写/沐子戋)

  在莎草纸发明后,古罗马时期出现了最早的社交媒体生态系统。精英阶层在生活中与朋友进行沟通,使之打破了必须当面与朋友沟通并且大部分情况只能同时与一人进行联络的局限性;政治家得以更方便的散播信息,使更多人假如辩论。出现了报纸和书籍。

  因莎草纸造价昂贵,百姓阶层无法负担。故他们将文字留在了墙面等随处可见的各种墙面上。

  宗教也得以快速传播开来。早期的基督教高度依赖书面文件进行教义传播。

五,路德的观点如何疯传(第三章)

路德的观点如何被疯传(整理编写/沐子戋)

  随着纸张的出现和印刷术的进步,印着文字的各种纸张——书本和小册子——得以走下神坛进入平民阶层——百姓也买得起书了。国民识字率变高了,百姓得以接触到曾经只有精英阶层才能接触到的社会信息。

  精英媒体真正变成了「大众」阶层的媒体,但是大众媒体的传播打破了宗教的垄断权威地位,真正「无知」的人越来越少。这也是为什么路德的观点在欧洲被疯传,教会拿他毫无办法。

六,流动的诗篇(第四章)

流动的诗篇(整理编写/沐子戋)

  用于自我表现和自我推销的社交媒体出现了。都铎王朝时互相交换的摘抄本和现在每个人的SNS首页分享内容其实毫无区别。人通过集合分享别人创造的东西来表明自己的兴趣。

七,让真理和谬误互相争斗(第五章)

让真理和谬误互相争斗(整理编写/沐子戋)

  对统治者来说,管控社交媒体从其出现之初就已成问题。出版自由的追求与挣扎随着媒体形式的不断更新,一次次出现着。

八,到咖啡馆去(第六章)

到咖啡馆去(整理编写/沐子戋)

  英国咖啡馆的出现打破了原本专属于精英阶层且一本正经的皇家学会的垄断地位。咖啡馆是个非常合适的信息交流中心,在这里没有地位高低之分,是个可以自由谈话和交流思想的场所。在这里,有讨论或有「期望被点评」需求的人可以与其他人进行面对面沟通或留下小册子使得更多人看到。

  比起酒吧,咖啡馆明亮的灯光使得其成为了恰当的信息交流中心,可以进行学术讨论,也可以打听各种社会消息。

九,印刷的自由(第七章)

印刷的自由(整理编写/沐子戋)

  出版自由会撼动统治者的权威,多个国家都经历过相同的斗争时期。

  在美国,印刷的自由得到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冲击,它在社交媒体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十,人民的哨兵(第八章)

人民的哨兵(整理编写/沐子戋)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媒体角色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出版自由是革命最明显的成果。

十一,大众媒体的兴起(第九章)

大众媒体的兴起(整理编写/沐子戋)

  在出版自由的追求与斗争后,媒体反而变得集中化了。

  新闻开始批量生产,新闻报社雇佣自己的记者团队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个新闻媒体都拥有自己观点的统一出口。报业大亨垄断者发表观点的渠道。

十二,社交媒体的反面(第十章)

社交媒体的反面(整理编写/沐子戋)

  社交媒体的发展也有反面也曾出现过影响社会的事情。比如无线电台刚出现时出现了无线电台的滥用问题。媒体大亨为了提高收视率也曾出现了为了赚钱而不重视官方职责的事情。

  有新事物出现时,总会经历下面这个过程:

十三,社交媒体的重生(第十一章)

社交媒体的重生(整理编写/沐子戋)

  社交媒体其实也变了,也没变,人们依然在「墙」上彼此留言,只不过从真正的墙变成了SNS首页。社交媒体在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网络言论自由与统治者垄断中间一直维持着某种和谐的平衡。

  几千年过去了,人们人们还是在跟同样数量的一小群人建立关系,只不过过去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互相梳毛,现在是在对方SNS首页秒赞秒评论罢了。

  文/沐子戋(同时发布于个人公众号:沐子酱疯癫大院)

  《社交媒体简史》读后感(七):为什么年轻人总对它欲罢不能

  其实

  我们沉迷的社交网络

  并不是21世纪的新鲜事物

  而是古人玩剩下的东西

  ▼

  罗马人的微博

  古罗马人玩微博比我们早了两千年。

  当时没有网络、没有纸、没有印刷术,他们在莎草纸上写信,信件多是公开的,可以群发给朋友。还流行抄写别人的信件并附上自己的评论,像下面这样:

  因为交友广阔,很多贵族都有自己的抄写员队伍,奴隶们每天抄录各种信件,维持这个手抄版微博正常运行不瘫痪。

  微博广场

  我们的微博广场在二次元里,罗马人的微博广场真的是广场。

  在罗马城的广场上,有木制张贴版,上面贴着《每日纪事》(可以视为凯撒大帝创办的报纸),内容包括立法议案、重要讲演、人民大会宣言、假日、宗教节日、重要人物家中额出生、死亡、结婚、离婚等消息。

  任何人都可以阅读,也可以抄录传播给别人。

  网瘾少年西塞罗

  西塞罗是微博重度患者。

  他住在乡下(远离社交网络)时,会天天写信给住在罗马的朋友,恳求对方回信,告诉他罗马城里的最新消息,可谓如饥似渴。

  “不管有没有新闻,给我回个信。”

  如果没有刷到最新消息,这位小可怜会寝食难安。

  缩写

  对任何一个围观过粉丝battle的路人来说,饭圈用语都是令人头秃的存在。

  缩写不是饭圈的发明,早些年就有gg、mm、886、btw了。在社交中使用缩写这件事,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古罗马。

  罗马人在给对方写信时,经常使用口语词语、圈子内的玩笑、双关语和缩写。比如:

  D 是“salutem plurimam dicit”的首字母缩写,意为“多多致意”,常用在信首,前面是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名字。比如“小明小红SPD”,就是小明多多致意小红。

  VBEEV 全文是“ si vales, bene est, ego valeo ”意思是“愿您一切安好,我也都好”。

  瑞思拜。

  上墙

  罗马人的微博广场是真的广场,他们上墙上的也是真的墙。

  罗马房子布局中,面朝大街的那一面是高墙,在精英阶层用书信构筑社交网络时,老百姓们在这些墙上涂鸦,考古发现,庞贝城的墙上有1.1W条涂鸦。

  这些墙成了巨大的公共信息版,也是百姓们的社交网络。

  上面有吐槽:

  “赛昆杜斯在此大便”

  有对好友的劝诫:

  “你爱爱丽丝,但她不爱你”

  还有频出的金句:

  “没有爱过就不会求爱”

  热搜

  今天的热搜榜比的不是知名度,而是钱。在古罗马,热搜榜比的是社交人脉。

  那时候没有印刷商,没有版权,没有书商,书籍的传播靠读者相互推荐、传抄。作者想要让自己的书成功,必须利用社交关系网,争取一些引领潮流的大人物认可,帮他们宣传。

  所以,能否上热搜,上多久热搜,得看有没有人捧。

  大V

  马丁·路德可能是史上第一个大V。

  16世纪初期,教会为了敛财,向信徒兜售“赎罪券”,甭管有多大罪恶,只要钱到位,死后一样上天堂。

  马丁·路德写了本小册子《论赎罪券与恩典的布道》,反对赎罪券。这本小册子影响深远,1518年一年就加印18次,每次至少1000册,后来还引发了宗教改革。

  和今天的社交网络一样,人们自行分享转发点赞这篇万字长文,造就了10W+的阅读量,也把马丁·路德捧为初代网红。

  职业网红

  马丁·路德的走红是偶然,但在16世纪的英国都铎宫廷中,有一批人一心想成为网红。

  今天的年轻人通过写段子、拍vlog、出美妆穿搭教程出名,伊丽莎白时代的年轻人通过写诗、编讽刺诗来自我推销,以此证明知识广博、头脑敏捷。

  这些职业段子手会把自己的讽刺短诗集手稿给亲朋好友传阅,用这些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甚至得到提拔。

  虽然也辛苦,但比海投简历找工作赚得多。

  怪不得到了今天,人人都想当网红。

  oss直聘&58同城

  1630年,法国医生泰奥夫·拉斯特在巴黎开了一家办事处——“会晤问讯处”,主要作用信息交流。

  一开始,办事处相当于boss直聘,找工作的人可以在这里登记,雇主在登记册上寻找合适雇工。登记要付费,但费用不高,如果特别穷还能免费,相当人性化。

  后来办事处开设了其他业务,并出版了一份广告刊物,叫做《问询处报》,上面有巴黎租房售房、家具买卖、办公室租赁等信息——也就是58同城。

  八卦营销号

  18世纪,法国有官方报纸,但那时君主制不得人心,人民渴求非官方来源的新闻,便催生出了一个职业——(手抄)新闻编者简报编者。

  他们专门买卖写在小纸片上的韵体诗和小道消息,把这些零星消息汇总起来,编成手抄的新闻信札,卖给想知道最新传言的人 ,类似于今天的八卦营销号。

  不过干这行也有风险,1749年就有一个人因为收集传播诋毁路易十五和他情妇的诗歌被捕。

  今天也一样,营销号要是造谣哪个明星,收到律师函也是分分钟的事。

  ▼

  和古人的社交网络相比,今天似乎没有什么新鲜事物,唯一的区别是媒介的改变:

  古罗马人依赖莎草纸和手抄,中世纪人靠印刷术和造纸术,我们则依赖于互联网。

  不管是哪种媒介,都是同一种社交网络,人们从中获得信息,分享信息,以及获得快乐。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交网络的前世今生,玩转微博朋友圈,请阅读

  《社交媒体简史》

  [英]汤姆·斯丹迪奇 著

  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还告诉你如何在社交网络中建立人设

  绝不崩塌

  - end -

  撰文 /虾

  图片来源 / 网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