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新新媒介(第二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新新媒介(第二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23 20: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新新媒介(第二版)读后感精选10篇

  《新新媒介(第二版)》是一本由[美]保罗·莱文森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68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14-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新新媒介(第二版)》读后感(一):闲来翻翻的厕所读物,一本学术明星写就的社交软件使用指南

  欲抑先扬:

  大纲清晰,看到目录可以迅速决定哪里可以不用看。

  大量的切身事例体现教授丰富的新媒体从业经验,快70岁的老爷爷能这样紧跟潮流也是不容易

  书中对新新媒介的定义很明确,也很新颖,我个人是十分认同的。

  好了,优点说完了。

  讲真我是硬着头皮看完的,最后看一眼书后的上架分类新闻学和传播学,还是很勉强的。因为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实在不高,妥妥一本社交软件使用指南,不得不服老爷子一本正经流水账的能力。按正常剧本走是我应该已经看到学术明星对于FB twitter现象分析和预测,一个媒体兴起的条件和深层原因,或者是不同新兴媒介的对比。然而,都。没。有。作者详细介绍自己如何利用FB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同学,如何用foursquare和朋友来了“一场浪漫的约会”。我坚信任何一个网红的都可以写出比这精彩百倍的使用心得。花了一本学术读物的价格热情看了一篇唾手可得的长软文,有点划不来。

  编译也很不走心,何道宽说自己是新传界的门外汉还真不是自谦。错误百出不说,没有一条有益注解,参考文献倒是全文拷贝下来,占30页之多。文中提到很多传媒事件译者明显自信中国读者的知识面,真正做到了只字未提。一本书看下来搜谷歌的时间比看书的时间都长。

  本书写就的年份是2012年,现在真是当历史书来看,2007年奥巴马的选举的网络胜利从头说到尾,我还是没明白新兴媒体在总统选举上的作用跟肯尼迪时代电视媒体有何区别

  写到这里,我觉得三星太多,给两星不能再多了。

  《新新媒介(第二版)》读后感(二):《新新媒介》-2017.6.28

  主要内容书籍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媒介三分法——即将媒介划分为旧媒介、新媒介以及新新媒介。新新媒介最大的特点是让每个消费者成为了生产者。

  总结

  · 对于旧媒体来说,受众很容易接受消费信息,但却几乎不能发表信息。新新媒介把强大的信息生产力交到每个人手里。

  · 在新新媒介时代,实际上我们的在线生活和离线生活日益合为一体。(Foursquare为例)

  · 媒介本身带有社交性,一切传播都有社交性。

  · 新新媒介的特点:①每个消费者都是生产者;②你能免费获取信息;③竞争和互相催化;④不限于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功能;⑤最终将超越用户控制

  · “按约定运行的媒介”(media by appointment)至今为止是一切旧媒介的特征

  · 新新媒介不仅提供知识资源,而且提供了核查和矫正所需的任何知识。(Wikipedia为例)

  · 新新媒介在互联网上经常消失。

  · 除非获得旧媒介的帮助和推动,除非成功反映在离线的真实世界里,在新新媒介里的成功实在说不上成功。

  · 新新媒介不仅使消费者成为生产者,而且消费者总是决定新新媒介被使用的方式

  · 数字工程使新新媒介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民主化的媒介,同时又使政府和其他权威拥有更大的权利来禁止新新媒介。

  · 新新媒介最革命的特征之一是永久性,旧媒体的特征是稍纵即逝

  · 睡衣起居室并不是追求和发表真相障碍

  · 如果媒介满足人类传播独特需要,它们就能存活。

  · 杀人犯在媒介中搜寻受害者,这很难说是新手腕,也很难说是新兴社交媒介独特的后果

  · 每一种矫正“噪音”的手段都为系统遭遇新的“噪声”敞开大门

  · “病毒”式传播原理优势是,它似乎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高层发动的自上而下策略

  · 我们开始和继续使用任何新媒介和新新媒介时,我们会逐渐习惯依靠它,就像依靠我们的眼睛耳朵嘴巴手指一样

  · 新闻媒体是代议制民主的左右手

  · 在我们这个智能手机和Youtube时代,没有任何东西私密性是可靠的。

  思考

  · 向所有人赋权,是否很容易导致集体威权?比如在Wikipedia上,(理论上)所有人都有权编辑词条,当一个人对了但是另外一大批人都错了怎么办?或许只能相信约翰·弥尔顿的真理会在争辩中显露的结果论?如何避免这种过分的个人主义导致的集体暴政?毕竟民主自由天赋人权云云)使我们想要的,集体暴政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基于此,也对于作者认为Twitter和Facebook能实现对代议制民主的瓦解而实现向直接民主的有力迈进保有怀疑之心。

  · 整个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都相通联。被网络上的人看到了,亦是被物理世界(线下世界)的人知晓了。线下世界和网络世界正在慢慢融合,网上网下的合作(尤其是在商业上)至关重要人们得取下有色眼镜公平科学看待网络和网络所有的衍生品。

  · 民主可以恩泽坏人(一小部分人可以通过民主杠杆实现自身利益,造成符合民意假象),但是民主不可以恩泽所有“好人”,那样的民主成了坏东西。前者表明民主不针对好人或坏人,后者重点在于民主制度程序设计一开始就要防止被人扭曲和滥用,尤其是被好人滥用(参见全民赋权与集体暴政的逻辑联系)。

  · 为什么整本书没谈到中国?就算谈谈中国的封锁也好。

  · 封杀简单易行,但真的顺应媒介发展潮流,真的是(最)有效措施吗?官员始终对新兴媒介保有抵触态度,或许是因为强大的传统行政惯性,又或者是因为不喜欢无法控制的事物(新兴媒介日新月异变化繁杂),于是在对待很多网络民意和舆论事件时往往采取原始一刀切的封杀。

  · 对于作者将最前沿的新媒体称为【新新媒体】的做法感到些许困惑?这样的取名不免让不了解的人产生作者取巧的嫌疑,双重形容一直以来都不是明智名词构成法。难不成之后更新的媒介要叫【新新新媒介】?

  :翻译是真的烂。已经上Twitter艾特原作者吐槽(虽然我知道并不会被看到)。好在这本书是通俗易懂型的,要是学术书不知道会有多差的阅读体验

  《新新媒介(第二版)》读后感(三):很佩服说明书能够写成几百页

  很不推荐的一本书!讲述互联网这种东西还是上网多看看,亲身体验体验吧!毕竟网络时代一切都更新换代得很快,即使本书已经是做了大幅度修正的第二版,2014年7月第一次印刷,过了两年再去看自然有很多地方已经out了。

  当时完全是被《新新媒介》这个标题所吸引,并不知道具体内容,现在看下来真是觉得非常不推荐。从旧媒介到新媒介再到新新媒介,这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全书对维基百科和YouTube、Facebook、Twitter着墨甚多,应该就是相对于传统网页而言,交互性强吧。不过现在我们都是统一称呼其为“新媒介”,看来“新新媒介“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受认可度并不高,要不然就会推而广之了。

  另外,全书看下来就像在看说明书一样,大部分用于介绍Facebook等新新媒介,为了增加生动性,作者举自己如何开网络书店、如何申请了第一个社交账号、如何撰写博客与人互动说实话,我真的不是很care这些浅显的东西。大家都知道说明书大多枯燥无聊,自己买的书再难看也要看完,这是我当时阅读的心态,囧!不过学习到了一些关于网络收益的知识,按照千人点击率啊,流量啊还是按照人次啊等等......也不枉花费时间和钱财了。

  最后写“新新媒介的阴暗面”、“政治与新新媒介”这两个部分,尤其是政治与新新媒介,应该是比较厚重话题,但是作者并没有深挖,类似“罗斯福赢在广播”、“肯尼迪赢在电视”、“奥巴马赢在网络”这样的笔法,太过表面,学术性不强。买了的小伙伴也就随便看看吧。

  倒是科普并了解到了些之前没有用过的国外社交网站......

  《新新媒介(第二版)》读后感(四):从《新新媒介》中一窥国外的传播学专家

  豆瓣上对这本书是一边倒的差评,认为这本书首先翻译奇差,然后观点陈旧。这倒让我有点汗颜。作为一个传播学系在读的本科生,买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考研做准备,但是细读下来,仍旧在其中得到不少启发

  首先说翻译问题。本人购买的是2014年的第二版,其中很多翻译的错误都已经得到勘正。

  其实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让我了解了保罗·莱文森这位传播学家,以及了解了国外的专业人士是怎样进行传播学研究的。保罗·莱文森是一个很酷的传播学家,他是各种最潮流的社交媒介的使用者,是广受好评的科幻小说家,还是个小有名气的乐手。在这本书中,他详尽描述了自己作为一个研究传播学的专业人士是怎样看待新新媒介们是如何在人们的传播生活中发挥作用的。

  首先需要介绍“新新媒介”这个概念。保罗·莱文森将媒介分为三大类——旧媒介、新媒介、新新媒介。旧媒介如广播、报纸、电视。是自上而下的媒介形式,读者很难对其发表有效反馈。新媒介如华尔街日报等众多报纸的电子版、Google、Yahoo!等,他们将自己的内容通过网络传播,从而大大扩展了影响力影响范围,但是读者依旧很难摆脱其定时、定式的束缚。而新新媒介则与前两类媒介截然不同,新新媒介是可掌控的,用户可以决定何时何地去获取新媒体提供的文本音频和视听。在《新新媒介》的第二版中,保罗主要选取了Facebook、Twitter、Youtobe、Wikipedia、Blogging、Foursquare等作为新新媒介的代表,归纳了他们的共性特征——每个消费者都是生产者;你能免费获取信息;竞争和互相催化;不限于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的功能以及认为新新媒介最终将超越用户的控制。

  熟悉保罗·莱文森的人会知道,这位麦克卢汉学派的重要学者非常认同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媒介是人的延伸”等学说,并且自己完善了媒介的补充性质(认为新媒介总是旧媒介的补充)和媒介的人性趋势。这些对我也是深有启发。下面对于本书的主要章节做一点介绍和评论

  莱文森深信,学习新新媒介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使用新新媒介,他自己也是身体力行者。在Facebook一章中,保罗莱文森发现,Facebook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有着其他社交媒介都没有的一个界定性特征:真实世界里的那种关系。相较于Twitter,Facebook中的社交关系更安全亲切。国内曾有非常类似的社交媒体“人人网”,但是现在已经非常没落。其实,在国外Facebook 的热度也有所下降,但是仍旧算是主流的社交媒介。不过更年轻的使用者都纷纷开始向其他社交媒体转移。这其中的原因和复杂,再次做一些推测:一是人们对寻找旧识的热度有所下降;二是年长一些的群体纷纷开始使用Facebook。国内还有更多原因,比如微信、连我对“朋友圈”这一形式的掠夺等,再次不赘述。

  Twitter一节放在第二章节,国内有微博可类比。Twitter之所以流行,以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因为将传统的单方面发声的单向传播,变成了双向的、甚至多向的人际传播。人们在Twitter上可以向明星、政要、科技界人士隔空”喊话“,而且很有可能受到回应。这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Twitter还起到了促进民主的作用,在书中莱文森就列举了相关示例。而国内也有沸沸扬扬的”鉴表门“”房姐事件”等相当有社会影响力的事件,也印证了莱文森的这一说法。此外,作为麦克卢汉的拥趸,莱文森还将麦克卢汉的著作标题视为“微博客”。

  第三章节是Youtobe,在国内我们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浏览这一网站,不过我们有优酷网可以做一类比。在美国,Youtobe有非常重要的政治作用,近几次的总统大选都有体现。奥巴马能够当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网络形象非常好,Youtobe也是民主的重要工具。此外,莱文森还介绍了病毒视频等,并且讨论了这类UGC网站的阿克琉斯脚踵——版权问题。这也是国内诸多视频网站的痛点,如优酷网及近来的新秀BILIBILI,无疑都是达摩克利斯之剑。

  第三章节介绍Wikipedia,国内虽有各类百科,但是在影响力和专业性方面显然远逊于Wikipedia。Wikipedia重新定义了知识的传播方式。我们的传统认为,知识必须得到专家 的保证、授权和批准,然后才能来到我们手里。而无论怎么样的专家学者,在筛选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会带上主观价值。Wikipedia的出现,让知识的平等传播成为可能,也是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一重要实现方式。从阿拉伯之春到诸多事件,Wikipadia上弥漫的硝烟丝毫不差于真实世界。此外,Wikipadia 的出现将大量知识进行了数字化转移,也对传统的图书馆造成了冲击。当然,莱文森也列出了Wikipeida 的隐患和弊端,如信息的错报和如何编辑等。但是毫无疑问,至少就我们期待百科全书的信息和智慧而言,Wikipedia是成功了。

  第六章讲述Blogging(博客),莱文森将其定位成新闻自由辩论的核心舞台。博客人(blogger又被称为“公民记者”,他们不必是专业记者,却可以发布和撰写新闻。在传统的大众媒体的传播环境下,我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写什么,都或多或少受到把关人们的操纵。而博客的兴起,让每一个人都有了发言之地。博客自然也成为了言论自由的领地,书中还以“维基解密”作为实例讨论。当然,作为一个实用派的学者,莱文森还讲述了自己的博客使用经历,以及怎么从博客中赚钱。

  第七章介绍Foursqare,一款签到软件,国内也有很多社交媒体拥有这一功能。莱文森认为Foursquare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约定俗成的场景礼仪,使现代人在人际交往中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度。

  除此之外,莱文森还介绍了地位稍次的新新媒介们——Myspace、Digg、Reddit、Second Life、Podcasting等,讨论了新新媒介的阴暗面,如网络欺凌、网络垃圾及恐怖主义。

  我不得不说,通过这本书我看到的学者形象,比我以往的认识要活泼生动的多。保罗·莱文森在自己的研究与生活中时时刻刻保持着对新新媒介的敏感,从中发现许多心得体会。这样给了我一个启发,就是要懂得去在使用中学习。在这个创意日新月异的世界里,仍旧有很多东西是弥足珍贵的。

  《新新媒介(第二版)》读后感(五):关于新新媒体的指南书

  总得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个以UGC为特点的新新媒介百科全书,选取了在作者出版该书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新新媒介进行介绍,并结合个人经历进行解读。 然而问题在于,从行文上作者更多的是在说明各个媒体的特点和现象,但是对于现象背后的引申和解读明显不是这本书的重点,因此启发性有局限。而且在个人视角上,作者以一个学术明星(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运营者)的角度出发,得出的很多结论(自媒体可以打破社会地位差异,迅速拓展影响力)缺乏进一步的论证。 以及从倾向性上,虽然全书的亮点在于用一章提到了新新媒介可能产生的种种弊端,但是在作者承认某些新媒体会明显加重诸如暴力和骚扰等型式的行为发生的前提之上,作者的立场依然更倾向于如今新新媒介的问题和任何工具一样,都仅仅是人的问题而已。似乎缺乏一个更加整体,全局的视角来反思新新媒介的影响。

  所以总得来看,这本书的帮助更多的是对于新新媒体的认识而非系统的思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