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赞扬与责备》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赞扬与责备》读后感锦集

2020-03-25 23:0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赞扬与责备》读后感锦集

  《赞扬责备》是一本由[英] 特丽·阿普特 / Terri Apter著作后浪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赞扬与责备》精选点评

  ●在父母那里从来没得到过赞扬 所以我与生俱来夸人 来弥补自己 小时候几个朋友实验一直未来子一对待 她们都反社会了 赞扬还是责备?怎么掌握平衡?通过看这本书我可能要重新考虑很多问题。未来孩子还是扔给我爸妈去教育吧 就可以和我一样优秀

  ●用共情理解人,以情商动人;使夸奖恰到好处,让批评利人利己 叙述赞美法、回应评判魔法比例三明治法... 让读者增强感同身受能力,让人们更大限度地理解彼此。

  ●曾经真的以为赞扬才是好的,责备就是坏的,看完这本书以后有了新的看法。怪不得有的时候父母的赞扬也会让我生气,是因为他们赞扬错了地方,就像拍错了马屁书里描写朋友之间、情侣之间、同事之间和网络上的赞扬和责备,涉及到了校园暴力和网络暴力等社会问题,发人深思

  ●Judgment并不仅仅是赞扬和责备——更是一种广义上对他人的认知和评判。任何一段人际关系里judgment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意识到judgment的存在和捕捉到当事人的准确情绪,以及针对具体情境作出分析。赞扬并不是无往不利利器——当偏离了真实情境、以及如果赞扬者(也许潜意识)本身怀有多种目的,赞扬、肯定也许会变成制造伤害武器

  ●教育从业者福音网红福音,时间轴上贯穿一生,我就是典型的不会批评人,我这儿还有两年的学员害怕我,老天,我要改正自己!

  《赞扬与责备》读后感(一):提升自我共情能力:使夸奖恰到好处,让批评利人利己

  晚上的闺蜜聚会,胖胖一脸愁云的来了,大关心的问她发生了什么问题,胖胖叹了口气说是和亲妈吵架了。事情起因简单,就是胖胖肩膀疼,她问妈妈能不能帮她捏捏肩,妈妈正玩手机呢,就没好气的说胖胖每天都是事儿,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难受的。胖胖很生气,就反驳说不捏就不捏,怎么能说我是个“事儿妈”呢?可反过来她妈妈却生气了,说胖胖脾气大,说两句就生气,还和家长顶嘴,不孝顺

  其实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我们眼中的胖胖是听开朗的大器的,胖胖妈也很慈祥亲切。可是胖胖总是和自己的妈妈吵架,而且经常是一些小事,胖胖妈生气时候说的话确实很难听,有时候我们旁人听了都觉得句句诛作为外人,我们只能安慰胖胖,这是她一时的气话,可是这样的“气话”,却使得胖胖很崩溃。闺蜜们在与胖胖长谈时,她的最深感受是:“我知道她随口无心,有时候是关心我,但我觉得她不爱我。”

  诚然,说家人不爱自己,或许有些偏激了,可沟通的时候确实需要更多良好的技巧,哪怕是最为亲近的家人。

  相比于外国人,我们中国人比较含蓄务实,用行动表达永远都不是我们的弱项,可是恰恰在语言上不知道怎样去沟通和评价。

  其实,在每天的沟通中,我们都在对周围人的好与坏做出评价。但我们的赞扬与责备客观真实吗?我们要如何提升这项能力呢?《赞扬与责备》一书中,作者将30年的研究成果凝聚于书中,揭示了赞扬与责备的机制是如何在亲子、夫妻、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之间运作的。

  赞扬不仅能表达喜爱,还可能涉及利用与讽刺;责备不仅与不满有关,还可能隐含着歧视和推脱责任。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活动、需求和真实意图产生更深的理解,试着容忍他人的看法,客观评价身边的人,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一、能够真正理解他人的感受时,我们的表达才是生动的。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和尊重。”可见,对于赞美的期待是人的本能,无论是卑微的市井之徒还是尊贵的帝王将相;听到赞美之后满心欢喜,并且会对赞美自己的人心生好感,这也是人的本能。

  “炫夫狂魔”蔡少芬一提及老公张晋,她都是满屏的夸赞,毫不吝啬对丈夫的赞美之情。当她问到为什么总这样做时候,她回答说:“我是一个很爱表达的小女子,要把好感情给大家看。经营一段婚姻,如同对待小孩子一样,你要让他好,夸他就对了,能夸就夸。”

  由此可见,幸福的婚姻往往需要“甜言蜜语”,只有彼此多点赞美、肯定,就能保持婚姻幸福长久。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赞美都是出于真心,也并非所有的赞美都是纯粹的赞美,正如鲜花背后常常隐藏着陷阱一般,有的赞美目的并不单纯,而是别有企图。就好像那只从乌鸦嘴里骗取肉吃的狐狸,正是抓住了乌鸦爱听赞美之言的特点,只是说了几句好话,便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一顿“免费的午餐”。

  有效的赞美必然是发自内心的,是出自真情实感的。就好像英国谚语说:“想要知道别人的鞋子是不是合脚,就穿上他的鞋子走一英里。” 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这样,你的赞美或是沟通,都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临走时贾府送了很多东西,平儿和她一一交代。

  刘姥姥千恩万谢,平儿笑道:“休说外话,咱们都是自己人,我才这样。你放心收了罢,我还和你要东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

  短短一段话,就透出平儿高情商的善良:看似和刘姥姥要东西,其实不过是为了给刘姥姥减轻心理负担,让她接受得心安理得一些。

  平儿的这种能力,放到现在的语境之中就是所谓共情力。当你对你要表达的对象表现出共情力时,你可以用更有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能够真正理解他人的感受时,我们的表达才是生动的。

  二、责备的目的是要给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抓着对方的毛病不放。

  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有时候少不了去批评别人,但批评是一门艺术,批评如果不恰当的话,很容易让别人仇恨、记恨,引起别人的逆反心理。伟大的心理学家席勒说过:“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同样我们也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的指责。”

  责备的主要目的是要对方改正错误,而不在于责备本身。所以,在我们在责备别人的时候,要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把握火候,不要过度。

  唐代名相魏征以直言善谏闻名于世,而他在批评唐太宗时也很善用含蓄的方法。一次,有人送给唐太宗一只鸽子,唐太宗很高兴,就托在手臂上逗着玩。见魏征进来,怕他看见,赶紧揣到怀里。其实,魏征早已看见了,只是故意不言明,奏事时有意慢条斯理,拖延时间。结果等魏征走了,鸽子也闷死在唐太宗怀里。这里,魏征就是用含蓄的方式批评了唐太宗“玩物丧志”的行为。

  而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人指责别人时候,语言极其严厉,甚至贬损别人。不但收不到好的结果,还会适得其反。就像我开头提到的胖胖的妈妈。面对居高临下的批评和指责,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辩解和反驳,批评的方法不对,别人甚至会记恨你。

  人都喜欢听好话,在批评之前,先赞美对方做的好的地方,然后,以询问的方式做引导,让对方认识到错误,以建议的方式说出批评,最后,再给予对方鼓励和期望。在想要指责别人之前,必须明确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帮助别人,而不应该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当出现问题,我们必须记得,责备的目的是要给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抓着对方的毛病不放。

  《赞扬与责备》乍看之下是在探讨社交沟通问题,其实也涉猎了原生家庭、青春期叛逆、校园霸凌、网络暴力、职场拉踩、性别歧视等深刻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和努力。

  《赞扬与责备》读后感(二):学习驾驭我们心中那张复杂而混乱的评判表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无论是亲子之间的、夫妻之间的,还是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充溢着赞扬与责备。赞扬可能比食物更滋补。而责备会伤害和羞辱我们,剥夺我们的尊严、骄傲和快乐。我们对赞扬和责备的接受途径可不仅限于公开表达的夸奖或抱怨,我们还会根据别人的表情、眼神、短促的感叹词、肢体动作,感悟出其中带有的赞同或反对,正面或负面的态度。总体来说,我们会下意识地把赞扬与责备的态度带入每一次与他人的交流之中。

  在最初接触一件事物的一刹那,我们不但已经自动处理了事物本身包含的信息,同时也会形成对它喜欢或厌恶的观点。我们更有意识的思想也许正在别处打转——明天的计划,或是即将展开的工作。可是,在意识的背后存在着一张自动运转的评判表。它是自古以来保证人类生存的重要工具,让我们对面前的人做出反应:是应该接近,还是退避三舍?“他们是敌是友?”“我能否信任这个人,他和蔼的外表是否只是伪装出来的?”这种反应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一位神经学家曾这样说:“我们经历的一切情感,至少在某种程度上,都属于这两者之一……对接近或退避的选择,是一个有机体针对它的生存环境所做出的基本心理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人类大脑也进化出了更细腻、深邃、变化万千的评估。我们仍有兴趣推断一个人是危险的还是可信的,但是,我们也会从更复杂的社会层面考虑:这个人是否会理解我们面对的问题及困难;我们是否与他们心有灵犀;我们是否愿意与他们一同进餐、说笑、争论;他们对我们的回应是否积极。在这里,评判的两套系统(接近和退避,赞同和反对)能塑造我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在过去的30多年间,让我一直感兴趣的,是人类对赞扬和责备的强烈追求,以及它在人际关系中的核心作用。这份兴趣源自我在做初级研究助理时参与过的一个记录母婴交流的项目。我曾一连几小时研究新生儿,观察他们的四肢是如何不协调地挥舞,蜘蛛一样的手指是如何抓伸不停,还有头与口是如何做出寻找动作的。我会记录母亲的视线,留意她在抱孩子时手臂做出的反应:抱紧、抬起、放松、降低。我记下她在谈话(哪怕是与访客朋友谈及宝宝)时会出现的语音改变。3个月之后,在研究项目的第二阶段,婴儿锐利的目光中会充满了期待。他们的需求已经不限于食物和温暖,甚至已经不仅是爱了——他们需要一种能传达出“你是多么讨人喜欢,多么让人欣赏”的信息的爱。当婴儿无法得到这样的钟爱时,他们的反应会极为激烈。他们的号哭代表了一种原始的恐惧,那孩子即使正安安稳稳地被家长抱在怀里,也会感到自己仿佛被抛弃了,正陷入危险之中。

  这种原始的、对他人的赞同与反对的关注,会随着孩子对因果关系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而逐渐变得更为复杂。等到了3岁,孩子已经产生了自我意识。这让“我自己做”这件事变得既刺激又有趣,而当他们因此得到赞扬时,他们也同时见识了可怕的另一面:做了“坏事”的后果是受到责备。当我的科研工作拓展开来,开始研究孩子接下来的10年(5~15岁)的成长之后,我了解到孩子们会花费大量精力去留意并试图控制别人对他们的评判。随着孩子开始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日常管教,他们每天都会担心自己因某件事受到责备。即使随着他们理解力的提高,他们明白了“坏事”其实也分轻重,比如打坏一件东西与伤害一个人是有区别的,即伤害有很多不同的严重程度。即便如此,因某事遭受责备,哪怕仅仅因为说话声音太大或是“烦人”,也会影响他们的心情与自尊。当别人哪怕仅仅因为他们安静地坐好了或是吃完了碗里的饭,就说他们“做得好”或“很乖”时,也会让他们真心实意地露出笑容,兴高采烈。

  在这个年纪,我自己的孩子们也经历了从童年末期到青春期之间种种百转千回和进一步退两步的转变。我们共同体验了家庭中永远充满动态的赞扬与责备系统。前一分钟,他们是全世界最好的小孩,下一分钟,我便开始唠叨了,而且往往用的是责备的词句:“你本该更专心一点的!”“你就不能表示一下关心吗?”“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跟许多其他家长一样,在镇定的时候,我能分清“坏行为”与“坏孩子”的区别,可是,一到了气头上,它们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通过我的家人以及我自己的科研工作,我明白了一个被责骂的孩子是如何突然间脱离了与周围环境的紧密联系,进入一个冻结的孤独地带的。他们会抿起嘴唇,大口地咽下喉咙间难受的哽咽,双臂紧紧贴在身体两侧,直到决堤一般的感情洪流渐渐平息。“我不是坏孩子。”我听过自己和他人的孩子顽固地如是说,说的时候,他们会密切观察家长,看他们是承认还是诋毁这一勇敢的声明。作为一名家长,当我正为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忙得焦头烂额、耐性有限时,就曾被孩子责怪过“不公平”,甚至是“讨厌”。我曾经多次为自己不够耐心、过于苛刻、不够体谅或太自私,而深深地自责。只有当孩子们用笑容、拥抱和自信证明给我看时,我的自尊才会恢复,认可自己仍是称职的母亲。

  在研究青春期少年的过程中,赞扬和责备的影响力再一次一马当先,成为焦点。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朋友的评判力才能肯定及塑造他们。家长的评判只会遭到孩子无休无止、不留情面的挑战。“我才不在乎你怎么想”是我们能对另一个人说出的最轻蔑的话,而在几百次目睹家长与青少年交流时,这句话我听过无数遍。评判的受重视程度,往往是鉴别谁受尊敬、谁有影响力的关键。家长们往往会说:“没有什么比他拒绝我的评判更让我害怕的了。”“没有什么比他不在乎我的想法更让我感觉孤立无援的了。”

  然而,随着我不断解码这些青春期少年与家长之间的频繁争吵,我意识到,这些看似目中无人的少男少女,其实自始至终都极为重视父母的评判。青春期少年把“被评判”列在“最憎恨事物名单”之首,因为他们希望能摆脱自己对家长褒贬的深切关注。把自己的评判同家长的分离开来,青少年才得以发现并打造自己的个性。然而他们也渴望家长欣赏他们这一崭新且与众不同的具有评判力的自我。这个关乎家长的赞同与反对的矛盾,塑造了青少年与家长的关系。

  在面对朋友、同事、伴侣时,我们都会因获得赞扬而高兴,因遭到责备而气恼。“无条件的爱”这一概念之所以会如此让人迷恋(也如此让人迷惑),不过是因为它是在一个游离于评判世界之外的美丽天堂。只不过,即便在我们最亲密、最恒久的感情中,即便爱本身毫无条件,即便依恋感能持续永远,评判仍会带来重要的影响。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备受我们宠爱,但我们无法保证他在被人说是“坏孩子”时不感到羞耻,在受到高声责骂时不感到害怕,或在希望被关注却遭到漠视时不感到伤心。相爱的两个人也许会立下山盟海誓,为被对方彻底接受而欣喜,然而在婚姻中,双方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评判,那关乎对方的关心程度、关注程度、公平程度,甚至是爱的质量。

  人们常说,变老的最大好处就是不会再关心别人的看法了。不过,据我观察,想要实现这样的平和与自信仍需大量的努力。在研究所谓的“中年危机”时,我发现成年人成长这一关键步骤的支点,不外乎一个格外强烈的欲望——靠控制自己对他人褒贬的敏感度,加强对自己评判的信任,从而夺回自己对生活的控制。

  虽然我向来对理智评判力感兴趣,但我对这方面知识的形成,则基于科学家在研究人脑评判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新发现。大约150年来,我们对人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它是如何处理实质信息、解决问题、识别并使用模式、探索环境并在其中生存的。我们曾认为,人脑是为了专门掌握这些实际能力才进化出如此大的容量。但是,30年前,一个别出心裁的假说为人类巨大的脑容量提供了一个新解释。

  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拥有一个巨大的脑是要付出高昂代价的。这一巨大器官耗费了我们能量摄入总量的20%。而且,婴儿出生时,巨大的头颅需要穿过狭窄的产道,这增加了母婴双方的危险。而为了降低这个危险,婴儿在大脑尚未发育成熟、仍十分脆弱时便被娩出。幸好,未成熟的大脑也造就了长时间的依赖生活。在进化学中,我们发现这一特性往往能带来好处:长期的依赖生活能制造更紧密的人际关系,同时增加大脑的可塑性,即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每个人都需要适应人类环境的多变性,但其中不变的一点是我们需要有能力与他人共同生活。现在我们明白,人脑的巨大容量与我们对依赖感、协作性、交流能力和评判力的需求是息息相关的,而这些都是我们社交能力的基础。换言之,我们巨大的脑容量来自我们基本的社交要求。

  对于能支持这一“社会脑假说”(social brain hypothesis)的证据,我们还能从其他物种上观察到:脑容量的相对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物种是喜欢独居还是群居。比如,成群飞行的鸟类的脑容量,要比独来独往的鸟类的大得多。进一步说,在从独居转为群居时,任何动物(连蝗虫也包括在内)的大脑都会产生变化:当它加入群体后,它会开始关注其他动物的行为,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部分会增长1/3。在所有物种之中,从鸟类,到蝗虫,再到人类,脑容量越大,社交能力就越强。

  另一个支持社会脑假说的论据,来自对脑的质量发展及功能的研究。新生儿大脑的重量是成人大脑的1/4,但其几乎已经拥有一套完整的神经元,即脑细胞。我们在出生时并不具有、却能随着与他人交流而飞速增长的,是一套复杂的神经元通信网络。正是这套可观的通信网络(大多用来处理社交知识),让脑重量增加了3倍之多。牛津大学的进化生物学教授罗宾·邓巴(Robin Dunbar)认为,大脑的通信网络是提供“在庞大、复杂的社会中生存的计算需求”的关键。我们需要计算其他人的可信度、慷慨度及善良度。我们需要计算他们的企图。我们需要计算他们对我们的反应:他们是否认为我们是可信的、慷慨的?他们想做我们的朋友吗?我们是否得到了足够的赞同,能够融入他们的圈子?

  我们讲到人类从根本上是评判的动物,他人的评判会给我们造成深刻的影响,一些读者初读这里,也许会因这个观点感到不安,或是觉得难以相信。一些人的人生哲学就是:我们不应该评判他人。评判一词通常被用来表示批评,常常与负面评判画等号。很多俗语名言都警告我们不要评判别人。我的老师总会告诫:“如果你的话不是好话,就不要开口。”而《圣经·新约》里威力最强的指令就是:“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这类格言强调的是人类的评判力很容易因偏见影响而扭曲,同时指出我们也经历着别人的负面评判。尽管如此,我们仍无时无刻不做着评判,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因为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

  还有一种看法是:“别人对我的看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别人怎么看我,只要“我懂自己”就行了。我会在后文中探讨,自我评估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可是,他人的评判仍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自信心与自我信赖产生于很多种人际关系,其中一些很私密,而另一些则是公开的、社会性的。一个人对自己的满意度与受欣赏程度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不过,人类的大脑已经进化到能留意他人的评判,并在我们受到赞扬时感到骄傲、欢快、舒服,在受到责备时感到伤心、气愤、难过的程度。我们得到的赞扬和责备甚至能影响我们的寿命。

  学习驾驭我们心中那张复杂而混乱的评判表,是我们一生都要用心去做的事情。赞扬与责备本身也是两套极复杂的评判制度。从本质上来说,它们并不具备好处或坏处,也不会带来安慰或伤害。两者都是必要的,而且,在我看来,也都是不可避免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理解我们的评判力(尤其是那些能被广泛定义为赞扬或责备的评判是如何在我们心中形成,并影响一切人际关系的),无论它们是最亲密、最持久的,还是最短暂、最随便的。在生活中,我们的评判无时不在——有意的、无意的、正面的、负面的……而且,我们也无时不在监视着他人的评判,尤其是那些针对我们的。对这一点的意识,能极大地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偏见,包容他人的观点,理解我们对自己及他人产生的强烈却莫名其妙的反应。

  《赞扬与责备》读后感(三):“无条件的爱”是一个谎言,维持亲密关系的秘方在于赞扬与责备

  “无条件的爱”是一个伪命题,是一个谎言。

  维持一段亲密关系,维持一段长久的婚姻,最核心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有人认为,爱能战胜一切,是最根本的动力。也有人说,婚姻生活充满了鸡毛蒜皮,价值观相符才走得下去,他们觉得,社会性的因素比较重要。

  《赞扬与责备》这本书中提出,赞扬如何被延续,责备如何被控制,是婚姻成功与否的重要变量。

  《赞扬与责备》这本书是剑桥大学的沟通课,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日常关系入手,讲述了沟通的心理学知识,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每个人内心的价值评价表。

  作者特丽·阿普特(Terri Apter)心理学家、作家、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资深导师,她关于家庭动力学、同一性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著作获得了国际认可。她有多部作品入选“《纽约时报》年度优秀读物”,并斩获多项大奖。

  其实,很少有人会把赞扬和责备上升到这样的高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特别擅长责备,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今天,我们主要讲一讲亲密关系,因此,本文将会从赞扬,责备,如何维持亲密关系三个方面入手。

婚姻关系的一个变量

  约翰·戈特曼是一个心理学家,他建立了一座婚姻实验室,里面有一个家具齐全的公寓,伴侣们在房间里讨论中立的话题,以及有争议的话题,他们的一切举动,都被记录了下来。

  这个实验室从70年代开始提供数据,已经观测过3000多对情侣。他们研究得出了维持婚姻的一个变量,就是赞扬和责备在他们感情中扮演的角色。

  有些伴侣比较情绪化,虽然天天也小打小闹,吵架不断。但是他们也会表现出很多的爱,幽默和尊重。他们在一起,欢笑大于吵闹。

  也有安静的伴侣,大家可能会觉得他们很无聊,类似于举案齐眉的关系。但是,两人都小心翼翼,尽量为对方着想,敏感于对方的敏感,这种关系也能长久。

  赞扬的数量大于责备的数量,这样的婚姻就能够长久,甚至这个实验室还总结出来了一个魔法比例,是5:1。

赞扬

  1.赞扬的好处

  赞扬如何被延续,责备如何被控制,是婚姻成功与否的重要变量。

  通过赞扬,一个人可以激发另一个人全新的,或者已经被忽略的,值得尊敬的自我。婚姻关系中的两人,通过欣赏和赞扬,夫妇俩从自身发掘了之前没有察觉到的品质。

  我们既然知道,赞扬对婚姻的好处。那么,我们只要闭着眼睛,使劲夸就可以了?当然不是。那种无脑的夸奖,比如夸夸群中的夸奖,是没用的。而且,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2.独裁主义式的赞扬

  当赞扬关闭了聆听功能,就变成了独裁主义式赞扬:霸道,专制。

  独裁主义式的赞扬是有毒的。赞扬的那一方只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才夸对方。试图通过夸奖引起对方的内疚感,从而开始听话,行动。这个时候,夸奖的那一方,并没有真正聆听对方的感受,只是单方面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想,大家肯定都听过类似的话:“你帮我拿一个东西吧,你总是很贴心。”“你帮我做这件事情吧,因为你最擅长做这些事情了。”

  这让我想起来,在《消失的爱人》当中,女主角艾米就曾经吐槽过,男人夸奖女人,只是为了让女人更加听话,按照男人的想法听话做事。

  这种赞扬就是独裁主义者的赞扬,赞扬已经不再是感激,而变成了压力。

  比如妈妈,妈妈在家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们任劳任怨,做很多琐事,只得到了“伟大”这一顶高帽子。

  3.婚姻中的权力分布

  在一段关系当中,当然存在权力的分布,谁说了算?遇到问题听谁的?有些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了权力分布,通俗讲,谁赚的钱多,谁说了算。也有人认为,社会性的因素占了大部分的原因,比如原生家庭条件的环境,比如性别。

  婚姻中的权力,指的是一个人的情绪,影响伴侣情绪的能力。谁的赞扬和责备更有效果,谁在婚姻中的权力就更大。责备

  第一种责备:笼统化责备

  一对伴侣正在讨论,要看哪个节目。突然之间,女性开始展开进攻:“你总是看你像看的节目,你只知道喝啤酒,看橄榄球,其他的对你来说什么都不重要,包括我的愿望。”战争开始,对方马上还击:“你总是对我冷嘲热讽,抱怨个没完”。

  其实,今天早上,我也有类似的经历。

  早餐时间,老公没用餐巾纸,而用了桌子上的棉柔巾。我说他浪费,他说反正孩子也不用了。

  我当时就反击说,男的总是这样,总让别人迁就你,你什么都是对的。

  他马上怼回去说,你这是在贴标签。笼统化责备具有很大的杀伤力,而且具备传染性,瞬间就能引起对方的反击。这个时候,两个人已经开始翻旧账了。

  最开始,是在讨论一件很具体的事情,如果把它上升到比较笼统的一个层次,就容易陷入人身攻击。

  人们总是说,愤怒让人失去理智,但事实上,在相互指责的时候,观察力特别敏锐,能够迅速抓到对方真正吐槽发力的点。

  学术上有个词叫做基本归因错误,说的是我们常常会犯一个错误:我们会认为别人的不当行为,都来源于他们自身的品格,而自己的错误,只是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

  是不是很双标?

  这让我想到了pua高手,何书桓。

  梦萍遭遇不幸,何书桓很自责。他对依萍说,他原本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但是他现在竟然对梦萍见死不救,是依萍让他变成了这样。这就是基本归因错误。

  笼统化责备杀伤力强,是因为责备的对象不是一件事情,而是对方的个性。我们都知道,个性是无法改变的,或者说,很难改变。这样,在责备对方的时候,直接否定了对方这个人。

  如果一件事情做错了,提出来,纠正。如果因为个性受到责备,这会让对方陷入一种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第二种责备:忙于指责

  出现问题,大家不再试图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开始甩锅。于是,问题被放在了一遍,大家开始忙于指责。

  这个时候,忙于指责的人是这样想的:解决问题多麻烦呀,我们来建立一个自动付账系统。

  为了避免被指责,为了保护自己,人们总是会犯错误,比如否认错误,推脱责任,指责别人,修改记忆。

  忙于指责并不会解决问题,只会使问题升级。因为重点被转移了,大家都不再想着怎么解决问题,而变成了相互指责,相互推卸。

  这里也有一种基本归因错误:自己的错误字只是暂时的,而别人的错误一成不变。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争吵中的双方不但开始翻旧账,还会在记忆中美化自己。在记忆中,对方一直是错误的,自己则一直都是正确的。

  第三种责备:读心术

  陷入争吵,我们开始去猜测对方的思想和动机。读心者自认为对对方了如指掌,当对方试图反击,他们也不予理会。这个时候,对方毫无辩解的能力和机会,只能任由你在脑海中添油加磁,猜测质疑对方的动机。

  这个时候,利用对伴侣的熟悉,变成了指责的利刃:“我还不了解你?”“你脑子里想什么我全都知道!”

  双方面临着被拒绝的恐惧,已经被排斥的羞愧。而羞愧会让人鲁莽行事,哪怕这样做的后果是催婚一段婚姻。但是这个时候,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到这个时候,争吵的目的已经变了,变成了伤害侮辱对方,试图使自己获胜。

  这个时候,有三句话,就像三把火,一下子能点着对方的情绪。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

  原本只是为了表达:你伤害了我。

  第一把火,你是个能伤害人的人。

  第二把火:毛病在你那里,我为何要改变,要妥协?

  第三把火:你要不然忍受我的责备,你要是受不了,就走开。

  这种责备,能够摧毁一段关系,甚至摧毁婚姻。

如何做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如果一直按照前面提出的5:1的比例来衡量,是错误的方式。因为,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无法量化和记录的。一旦陷入比较和记录,那么,就容易开始计较和怀疑,得不偿失。

  正确的方式是理解赞扬和责备的威力,在生活中,认真聆听,真正赞扬伴侣的感受、目标和价值观。同时,不要进行负面的比较。

  如果双方已经陷入责备的泥潭,那么,试着重新建立对方在自尊。伴侣双方应该试着放下防御,承担责任,接受对方的羞愧。

  “无条件的爱”已经不再,我们应该改变。下面这段话,来自于《赞扬与责备》这本书:

“我知道我们会评判对方,但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不去忽视对方身上的优点,也不去扩大缺点。当我们的生活充斥着负面评判时,我们将尽量与对方商讨,寻找办法以避免在身上施加持续的、侮辱性的责备。 当我们中的一个人真的做错了事,有多有少我们将对彼此提供安慰、同情与支持。我们将确保负面评判只集中于特定的事情,而正面评判集中于深层的品格特点。 我们明白,有时我们会被很多保护自尊、却威胁感情的偏差所左右,那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事情,因为我们毕竟都是常人。“

最后

  《赞扬与责备》是一本关于沟通的书籍,从自己出发,从婴儿出发,讲述了各种关系,包括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工作中的关系,等等。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和根本,就是每个人自己内心的评价表。

  我们都是常人,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局限和问题,以及一些认知偏差,我们应该不断矫正,然后,在生活中维持正常的、积极向上的各种关系。

  《赞扬与责备》读后感(四):你的记忆欺骗了你,孩子并非你想象中那么不好,请合理地评判孩子

  有这样一对父子:在一起一个星期讲不了几句话,儿子看不上父亲,父亲恨儿子不知好歹,。矛盾大的时候还会大打出手,这哪里是父子,明明是冤家。

  儿子是这样描述和父亲之间的矛盾的:从小到大只要家里东西坏了、不见了,就认为是我弄的;基本上没有陪伴过我,平时上班不在家,周末回来两天就出去会友、喝酒;小时候亲眼见过对母亲家暴;一直认为我没出息,什么事都做不好;下班回家打一下游戏,他能从床上爬起来把电阀关了;从来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一副自己都对、高高在上的样子……

  父亲又是这样讲述自己是如何对待儿子的:从小到大他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物质上从来没有短缺过他;他上高中的时候,我经常骑一个多小时摩托车去给他送菜;小时候他想要一套解放军的衣服,我穿越了整座城市,找了无数家店铺才买到;我这么辛苦上班,全是为了他……

  父子俩描述的大都是小时候的场景,在第三者看来,两人的描述其实都没有问题,也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那为什么在多年之后,两人讲起当时的事情时,感受会如此不一样。一个认为自己爱他胜过所有,另一个认为,自己的童年全是责备,完全感受不到爱。

  通常来说,记忆似乎应该是历史的客观记录。可这对父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并非如此。

  英国作家特丽·阿普特在《赞扬和责备·剑桥大学的沟通课》(后文简称赞扬和责备)一书中提到了两个概念:威胁僵化和自利记忆。

  威胁僵化是指:责备我们的人,如果一直在抱怨,那我们就会挖掘出更多的防御武器来抵挡,比如给老故事改头换面、推卸责任。在抵抗状态中,我们的大脑会拒绝接受他人的观点,这种僵化固执的状态来自人类先天对责备的恐惧,因此被命名为“威胁僵化”。

  自利记忆是指:我们会把零碎的印象加上我们自己赋予的含义,存档记录为记忆,而当我们提取记忆时,我们会重新修改它,让它更符合我们的世界观。尤其是涉及责备的记忆时,我们会把记忆塑造成对我们有利的样子。

  故事中的父子俩人就是一直在把对方塑造成自己记忆里想要的样子,每当有一件新的事情发生,就会修改旧的记忆,然后把故事变成一个更容易接受的版本。正是因为记忆的主观差异性,所以,学会客观的评判和与人沟通,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赞扬和责备》一书的作者,作为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的资深导师,同时也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她把30年的研究成果凝聚在本书中,揭示了赞扬和责备机制是如何影响亲子、夫妻、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系的。

  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家庭关系永远是排第一的。我真正认真审视家庭关系是生小孩之后,拜读过很多大师的作品,深知亲子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书中关于家庭评判的部分对我来说收获最大。

  什么叫“家庭评判”呢?

  所谓家庭评判就是,每一个家庭在表达赞扬和责备时,都有的特定的习惯和规定。每个成员心中都有一个评判官,暗中监测自己得到的尊重和冷遇。负面评判系统里的内心评判官只会注意到每一次的不足,放大每一个错误,它忙于贬低我们,却不肯指点未来的方向。

  所以,我们需要学会正确认识评判,这包括孩子和父母相互之间的评判。然后对对方进行客观、正确的评判,从而达到良好沟通的目的。

  在学习如何对孩子客观的评判和沟通之前,我们需要先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评判官,与正确的评判之间是否过于失和。这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更好地解决问题。

  审视家庭评判制度

  严格vs通融 每次你赞扬或者责备孩子的时候,都是以一副圣旨降临,高高在上的姿态宣布你的决定吗?你有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吗?

  笼统vs特定 你会因为孩子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就牵扯出过去的错误吗?你会把孩子当下犯的错误定性为品格缺陷吗?你会对孩子说出可怕的“预言”(你这样不会有人喜欢你的、你长大了能有什么出息)吗?

  定义vs引导 你批评小孩的时候会用简单的“好”和“坏”来定义吗?你会在孩子犯错后引导他不再犯错吗?

  慷慨vs吝啬 家里有两个小孩的,你会只夸“懂事”的那个孩子吗?你会吝啬对另一个调皮孩子的夸奖吗?

  回应vs侵入 你真正尊重孩子的表达和情感了吗?你会否认孩子的感受吗?

  看完这一连串的反问之后,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了 一份答案,说不定也在默默的反思,自己平时是否对孩子有过不客观的评判。正如开头故事中所言,不恰当的评判会影响亲子关系,甚至孩子的整个人生。

  我们自己作为孩童时,可能也受到过来自家人非常主观性的评判,肯定知道那些话对我们的内心世界有多重要。菲利普·拉金写过一首诗:

他们毁了你,你的爸爸妈妈他们可能不是有意的,但他们做了……

  讲的是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伤害,在那个能吃饱穿暖就不易的年代,父母也是受一代一代人的影响,才变成现在的模样。我们现在也是如此,受父母影响长大,但好在我们终于明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懂得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

  在一个家庭评判制度里,作为父母不止要学着如何客观地评判孩子,也要知道如何应对孩子对自己的评判。

一、父母应该如何评判孩子

  1、把握好家庭评判制度的度

  每个家庭的评判制度都需要一定程度上的严格性。随着孩子了解围绕家庭制度而产生的赞扬和责备后,他们会探测它的底线,并且不断挑战它。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知道什么样的评判是公平和客观的。

  回应式的评判制度

  举个例子,家里两个小孩,小孩哭闹,大孩不但不哄还把玩具拿走了。在回应式的评判制度里,就算大孩大声喊“你应该骂他啊,谁要他抢我玩具的”,家长也是可以接受这类挑衅的,即使内心无法与孩子一起达成共识。

  而侵入式的评判制度家庭里会这样跟小孩说“你怎么可以有这样的想法,这样是不对的”。这样否认孩子情感的事情在每个家庭里都屡见不鲜,父母常常无意识的就说出来了,如“你是哥哥,应该让着弟弟”、“这不像你会说的话”……当孩子因这类情感而受到责备时,他能怎么想?

  当自己愤怒、伤心等情感不被接受时,长久往之,孩子会为了从依赖并爱的人那里得到尊重,而压抑自己的欲望。儿童医生及精神分析专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说过一个叫“虚假自体”的现象:其他人对我们的期望会变得无与伦比地重要,从而压倒或抵触我们最原始的那个深扎根于心的自我”。

  情感能帮助孩子发掘自我,了解孩子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回应孩子的情感,不管他的行为你认同与否,都不能否定孩子当下的感受。这便是是回应式的评判制度。

  通融的评判制度

  通融的反面是严格,什么样的评判叫做严格呢?就是父母站在道德制高点,高高在上地教育小孩说“我走过的路比你过的桥都多,你知道什么,就听我的”,这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熟悉,也是听这样的话长大的。比如文中开头的那位儿子,就是从小生活在父亲的强势下,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要良好的沟通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想法还没说出来,便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相反在通融的批判制度里,孩子更有机会为自己辩解,即使家长会质疑孩子的描述。但父母只有认真听孩子表达了心中所想,才能做到客观的评判孩子和理性的沟通。

  通融的、回应式的家庭评判制度,就是认可孩子的感受,鼓励孩子表达心中所想,而不是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封锁孩子,这是亲子之间良好沟通的前提。

  2、把赞扬和责备当成指南而非标签

  每个家庭都会以独特的方式使用积极和消极的词语。有一些家庭,它们像标签,给一个人做出决定性评判,贴在人身上。而另一些家庭,它们则是指南和向导,让人能更积极的面对未来。

  我们先看一段家庭中常听见的话:

·你要学会分享·你真是个自私、小气的孩子·你怎么一点不为我们考虑·你真没有礼貌,太不懂事了·你再这样下去,没人会喜欢你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作者把这些用一条负面评判作窥视镜来看整个人的行为,称为“笼统化”。

  我们在对孩子进行负面评判的时候,会越讲越火大,这正是因为笼统化能对心理造成影响:强化愤怒、混淆感知。在剑拔弩张的状态中,我们的怒火先充斥了大脑中的杏仁核(大脑中复杂情绪管理),才传送到皮层(大脑中负责思考和衡量评判的部分)。因此,这些愤怒情绪会引导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给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化,把孩子当下犯的错引申出无数以往的缺点,而忘了他懂事、体贴的时候。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都说,批评完孩子又后悔的原因。因为你评判的是孩子整个人,给他贴了无数负面的标签,等你冷静下来,又回忆起了孩子无数的优点。

  作为家长,肯定希望看到孩子的缺点,然后帮助他们改正。我们在评判孩子缺点的时候,要对特定的一个行为进行评判,而不是贴标签,因为一个缺点而否认了孩子的所有。赞扬的时候也是如此,多赞扬孩子某个具体的行为,强调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笼统地赞扬他“真棒”、“真是好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评判,对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影响深远。那孩子评判父母的时候呢?作为父母又该以什么心态来迎接孩子的评判?

  作者在书中举了青春期孩子的例子,也许“青春期的孩子难管教”这是全世界公认的难题吧。

  青春期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点就着”,也许是你无心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者某个安排不满意,他都有可能脾气暴走。大多数人都以为青少年的激烈争吵是由激素引起的,作者在书中提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她认为这里面的罪魁祸首是他们的大脑。

  青少年情绪激动的原因

  青春期大脑在飞速发育,有能力思考抽象概念和复杂逻辑。但他们的社交大脑(关于如何接受并回应他人)还远远不够成熟。比起儿童和成人的大脑,他们需要更努力才能处理社交信息。

  大脑中的另一个执行官:前额叶皮质也会引出很多麻烦。比如我们的冲动控制、长远计划以及情绪调节都是由它负责的。随着大脑灰质高度生长,新的神经连接日益增加,青春期的大脑就像一片未修剪的灌木丛,浓密而且堵塞。直到24岁,前额叶皮质才能高效运转。在这些“灌木丛”未被修剪之前,青少年会过快地跳起来防御任何被他们视为责备的行为。

  所以,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青少年情绪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暴跳如雷,这只是身体给他们的如实反映。家里有一个青春期的小孩,肯定矛盾多多,就算有客观的家庭评判,但孩子还是会对家长有很多责备和怨念。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被青少年谴责是一件恐怖的事,这不仅跟所有责备一样让人伤心,还会威胁父母的控制力及影响力。

二、所以,父母应该怎么看待孩子对自己的评判呢?

  其实,无论他们吼得多凶,对父母的观点表现得多不屑一顾,但他们内心是十分重视,以及期待家长的回应的。他们挑战家庭评判制度,寻找它的弱点,挑战家长的耐心与理解的极限,因为他们想要家长明白,他们已经不再是需要依赖家长的小孩子了,他们早已脱胎换骨,拥有自己日渐成熟的评判表,并且希望家长认可他们。

  所以,当他们质疑、反驳、挑战你们权威的时候,只需要把他当成一个大人来看待和交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放下家长所谓的权威和面子。孩子终会长大,我们会慢慢变老,知识在日新月异的更新,世界终将是他们的,早一点放手又何妨。

  通过阅读特丽·阿普特著作的《赞扬和责备》一书,我们知道记忆会骗人,它只是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提取,而这些记忆产生出对他人的评判都是不够客观的,这样也达不到良好沟通的目的。我们要做到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活动、需求和真实意图产生更深的理解,试着容忍他人的看法,客观评价身边的人,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