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学的终结》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大学的终结》读后感1000字

2020-03-31 23: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学的终结》读后感1000字

  《大学终结》是一本由[美] 凯文·凯里(Kevin Carey)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学的终结》精选点评

  ●但凡陈旧的,都渴望新生,又忐忑毁灭

  ●总体走得就是大众科普向畅销书套路。指出美国大学高昂学费同时在大学里学不到有用知识情况下,更多人,无论是商人教授学生,都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方式解决这样的问题,于是乎「泛在大学」的概念出现,其实本质上和国内mocc一样。 不过,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教学的问题。即使有人工智能加入智能设备参与,看似很科学算法的引入,都没有办法真的评判老师讲得到底怎么样,学生又学得怎么样。(具体情况可以参见国内mocc发展的情况。)

  ●不能说都有道理,放到国内皆也准,但确实引人深思如今的高等教育。如何真正地提升自己,如何教育孩子……我们可能真的应该换一种方式,需要主动改变

  ●学也分大小嘛?小学,就是寓教于乐嘛,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从某种意义上觉得,自己没读过大学,或者没有完成大学教育,感觉自己此刻才像一个大学生,而马上我就博士年级了……惭愧

  ●2019.2.6听过

  ●为了写稿 功利性阅读

  ●大学扩招这么多年中国受过本科教育的仅4%

  ●用很长的篇幅做了一个比较乐观预测

  ●大学能存在这么多年,且地位也无法撼动,还能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一定有别的什么原因存在吧。 但里面提到的问题,也的的确确的存在。比如很多人没有办法读书,读了书的又跟没读一样,和社会脱节等。 书里方法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来让我们学习知识。 我希望二者结合吧,又有大学可以上,又有人工智能教授知识那种。只不过有关大学排名,以及文凭这些东西,大能不要那么纠结和有攀比理。反之,我们会得到一张"我的特长是什么"的评估表。 毕竟大学可以谈一段纯真的恋,不是吗?

  ●技术改变世界

  《大学的终结》读后感(一):来自硅谷竞争者

  初看书名,哇哦,大学真的会终结吗?虽然之前已经读了AI人工智能这本书,未来是会有很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行业。那么学历怎么认证?如何交朋友?大学给人的气氛如何感受影响学生?

  目前教育已成为香饽饽,从政府拨款到学生赞助正规院校稳如泰山,而像学而思、新东方之类的培训机构也仅仅是分得了一杯羹。

  其中有一个数据我很惊讶,就是中国仅有4%的本科生,中国的大学扩招还有相长的路程要走,如果出现高等学府的网络大学,高等学府可以通过网上授课,便可扩招几百万的学生,此时,大家肯定选择高等学府,而不会选择低等院校。学校会越来越精简为精英化。

  密涅瓦项目的教学完美解释了我的疑问之一,它是通过在线研讨会进行,因而招收的学生数量没有理论上的限制。学生入学第一年会在旧金山学习,接着用六个学期的时间生活在全球六个城市。正因为这样的学习模式,该项目的学费比标准的常春藤联盟要便宜75%。

  有一个叫Accredible的公司,完美解答了我的第二个疑问。它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信息的工具。人们可以用它来创建“证明”,上传自己学习的证据。Accredible可以上传线上课程的通过证明、参加考试的视频,也可以收录同行的评判等等。

  看来大学并不能完全消失,但是有一部分仍会消失,并且会出现重大的变革。未来,世界各地将会有更多的竞争和写作,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和学习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但凡陈旧的,都渴望新生,又忐忑毁灭。

  知识点: 泛在大学,慕课(MOOC)大规模在线教育。

  《大学的终结》读后感(二):笔记

  19世纪办大学目的的三种观点:

  1⃣️大学应该帮助国家振兴经济,需要技术人才推动国家经济,大学便成了培养技术人才的场所。

  2⃣️大学应该以研究为核心。推进特定学科的知识,教师和研究是大学的核心,而学生不是。

  3⃣️大学应该是提供通识教育,目的应该更崇高,应该帮助人们完善自己。

  综合型大学的缺点:

  1⃣️大学只雇佣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当教师,但学历不代表教学能力,在研究方面受过严格训练,在教学上却可能是外行。

  2⃣️本科教育逐渐被忽视。为了满足研究者的需要设计的。

  大学教育主要面临的问题:

  1⃣️学费昂贵

  2⃣️毕业率低

  3⃣️所学有限

  慕课的发展,意味着泛在大学正慢慢成形。无处不在的大学。

  泛在大学的优势:

  1⃣️解放高等教育——将会形成更多更完善的大学课程。每个人将根据需要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2⃣️制定个性化教育策略——人工智能判断,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把不断成熟的人工智能纳入教育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教学。

  3⃣️教育体验的提升——咨询,辅导,提供建议,课程注释和学习助手等,由专注于某一具体技术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

  4⃣️开放徽章——收集人们的学习证据,取代传统的成绩评定方式和文凭。人们的许多证明信息会从日常学术工作中获取。大量的学习过程将被数字化记录。这些证书不会束缚在学校,也不会被固定在一个时间段,会随着一个人的不断学习而改变。一直动态反映你的成长经历,知识和技能。

  《大学的终结》读后感(三):让学习的开放徽章来得更快些吧

  早在许多年前的生涯规划课上,就听说过“全人教育”、“终生学习”、“没有围墙的大学”等等一系列术语,今天在跑步的时候听完樊登老师讲解的《大学的终结》,更是强化了对这几个词的理解。

  这本书从大学的历史开始讲起,扫了我们这群上大学却不知大学为何物的人的盲。当说到,目前全中国只有4%的人口接受过本科教育,我就开始计算:我国从1979年放开高考,到2019年刚好40年;按照14亿的人口基数来算,平均每年约有140万人本科毕业;那么每年要有多少人服务于560万在校大学生呢?后勤工作相对简单一些,那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家之学”呢?

  于是乎,我想到了第二个问题:大学带给了我们什么?

  在面对大学的时候,我们通常经历四个阶段:录取—学习—毕业—就业,用相对纯粹、相对自由的四年时光,较为物美价廉的生活成本,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可以选择放松自我,寻找离开束缚的自由;也可以不断实践、不断试错,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这是大学给我每个大学生最宝贵、最奢侈的体验,绝不是一张毕业证书,或者几张资格证书可以换回来的。

  那么,毕业证书就真的不重要了吗?

  50年以后或许是,但现在还需要双线运行。因为毕业证书是由有统一评价标准建设出来的大学办法给你的,是在劳动力市场上筛选成本最低的证明凭证。但是,毕业以后的再学习也非常重要。近几年来,我常常参加工作以外的、自己感兴趣的培训,每次培训报名的时候都要求提交制式化的简历,其中有一栏叫“培训经历”。这是和“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实践经历”区别开来的一个必填项,也恰好说明当下的社会中需要的知识已经是在校学习无法给予的了,必须通过一个个的社会上的培训来不断赋能。这恰好吻合了《大学的终结》最后一章提到的“泛在大学”相吻合。

  知识付费就是“泛在大学”?

  从去年开始,知识付费成为了创业的风口,但经历了一年的厮杀,有的大赚一笔,有的损失惨重。是知识付费的错吗?可能是内容上出了问题吧!《大学的终结》里提到的MOOC,开始的很早,记得2013年接触到MOOC的时候操作还不是很亲民,可就在去年,MOOC却已经和我工作的行业共同搭建了学习平台,被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未来的学习真的可以像书里提到的,用学习徽章认证学习经历,那么我们会更加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合作对象(包含你的老板)也会更加了解我们的技能本领,这将会是更美好的世界。

  《大学的终结》读后感(四):泛在大学,一场已然袭来的高等教育革命

  我读初中二年级的儿子在他上小学四年级的某一天向我提出了这些问题:“人为什么要上大学?”“人可不可以不上大学?”“爷爷奶奶为什么没有上大学?”“外公外婆为什么就能上大学呢?”“你上的大学为什么比不上外公外婆的大学呢?”“我将来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呢?”我对当时讨论的结果已经记不清,但是我相信,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中有着不同教育背景的、从事不同职业的父母以及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这些问题的回应肯定会千差万别,当然肯定也不乏相似性。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触及人的发展和大学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目的性(第一类问题),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涉及大学入学机会均等(第二类问题),第五个和第六个问题揭示了大学对人类群体分类、分等、分层的命题(第三类问题)。

  这三类问题都可以站在“应然”和“实然”的视角给予分析和解释。如果从“实然”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把这些问题转换成这样的问题:不同时代的大学存在哪些差异?对不同的人群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国20世纪70年代甚至90年代的大学与当下的大学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肯定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深入到微观层面来审视,大学的课堂教学理念和策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不同年龄层次的教授们其课堂教学方法又存在哪些异同呢?特定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在过去的40多年中又有什么差异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工具(计算机客车和信息技术革命)发生变革时,生产力得以提升,进而促使生产关系发生改变,那么,现在大学课堂中师生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同一时代不同的大学又存在哪些差异呢?2005年6月—7月我去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进行学校教育与牧区发展之间关系的田野调查,顺道访问了西藏大学。当时在与几位西藏大学的教师的交流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西藏大学所面临的师资严重缺乏,进而很多课程无法进行的困境;但是我又发现其教学楼楼顶安装了很多卫星天线锅,而这些设备可以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的课堂教学进行同程实况传输,但却并没有得到使用。深入的交流使我明白科学技术背后还有教育观念、意识形态、经济利益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不知道现在西藏大学是否能够借助这些发达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把其他大学的课程资源传输过去;如果不能,又是什么问题呢?

  一所四年制的大学能够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什么影响?该译著中引用的社会学学者里查德·阿伦(Richard Arum)得出这样的研究结论:“就美国高等教育而言,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不到知识或所学知识有限。”从我所从教的教育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来看,我经常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学院内的几位学者根据自己接受学术训练的经验炮制出一个四年制的本科生课程培养方案、三年制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三年制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经过学院全体教师的讨论之后,就决定了学生群体在大学的主体的学术生活,它的合理性在哪里呢?国内类似里查德? 阿伦的研究很少,但是我们培养的人才进入人才市场之后,用人单位的质疑以及录用之后对其3个月~5个月的培训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大学到底对学生产生哪些影响”这类的问题吗?

  2009年5月家里装修房子,我自己到市场购买了各种灯具和地板,卖方可以提供免费安装。装灯的师傅是一位35岁的退伍军人,他在军队服役的时候学了电工技术,退伍之后就在北京与灯具商家合作,为买家提供安装服务,其实他本人是按照灯具的安装数量和类型收费的。他一个月的平均收入在1.1万元~1.5万元之间。安装地板的是一位不到40岁的师傅,他是在老家跟师傅学的手艺,到了北京非常吃香,每个月的收入大概在1.5万元以上。从我与他们两个分别的交流以及对他们的观察来看,我认为他们很健谈,工作很专业,服务很到位,待人和善,我们全家人都很满意。他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和工作都十分满足。但是他们都只是初中毕业,没上过大学,他们说“社会就是他们的大学校园,经验就是他们的知识,顾客就是他们的老师”,这两位师傅的所言所行激发了我对“大学之本质”的反思。

  韩倩曾经戏言,“与其说我们‘上’了大学,还不如说大学‘上’了我们”!言中之意就是,大学把同一年龄层次的人群进行了分类、分等、分层。这就是大学教育公平的议题,其至少包括两个层面:谁能上大学与谁不能上大学?谁上了一流大学与谁上了三流大学?国内有关这个话题的实证研究已经有很多了。如果从一个个体的发展角度来看,一位由于高考失利上不了大学但却有强烈学习大学课程欲望的人,该怎么办呢?一位只上了三流大学的大学生对学习一流大学的课程有着强烈的欲望,又该怎么办呢?放在20年前,他们要么是复读,要么就是认命。而在当下,该译著中讨论的“泛在大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这两类学生的需求,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大学教育的公平问题。

  我在给本科生开设的“学校与社区”这门课程中,有一讲专门讨论50年后的学校是什么样,50年后学校和社区是什么关系这样的话题。其中要求阅读的一篇文献就是美国学者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51年创作的短篇小说《他们的乐趣》(The Fun They Had),小说描写的是2157年儿童在家与机器人“老师”进行互动与学习的故事。那么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强大推动下,50年后的大学会是什么样呢?该译著讨论的“泛在大学”可能是理想的选择之一。但问题是,现有大学中不同年龄层次的学者、不同类型大学的学者、不同学科的学者,面对这种已经有一定气候的“泛在大学”,你的态度是什么?

  《大学的终结》读后感(五):以“学习中心”形式存在——解读《未来学校》

  对于曾经处于学校学习或者是现在正处于学校学习或是教学的你,相信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每天按部就班去学校、上课、下课、放学;每一节课,不管对讲课的内容熟悉不熟悉,都要循规蹈矩地坐在教室里,一憋就是45分钟。然后下课上厕所,短短10分钟休息后,又开始新的一节课,周而复始。” 这就是现代学校的样子。那么请问你是否有过对现今学校机械性教育体制的不满?是否想要改变它?又或者是否希望有人来改变它呢? 如果有一天,现如今对于大部分学生都很厌倦的机械性的学校真的被改变了,你觉得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当我翻开《未来教育》这本书,发现它可以解答上述的每一个问题。 作者介绍: 朱永新,多次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改革开放30年“中国风云人物”等。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兼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主要作品有:卷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卷二《中国近代思想史》等共12卷教育作品。 12.jpg 正文精华内容提炼: 中心点:“今天的学校,会变成明天的“学习中心” 首先作者带领大家从人类学校的产生到今天,再到未来,大概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一是前学校阶段(pre-school period)——原始部落耳提面命的教育就属于这个阶段。 二是学校阶段(school period)——5500年前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泥版书屋”,5500年前古埃及的宫廷学校,我国父系氏族末期的“成均”和“庠”,都是学校阶段的代表。 三是现代学校阶段(modern school period)——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的现代学校,按照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构建,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上课时间、教学内容、课程设置。 四是后学校阶段(post-school period)——这就是未来的新型学校,严格意义上说也可以不称为学校,而是本书将要详细讨论的学习中心。 我们无可厚非,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把教育从少数人的特权变成了全体人的权利与义务,这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革命性事件。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社会都在对现代教育制度进行反思,以及对学校生活模式的批判。因为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诸多弊端并尝到了其带给我们的恶果。 伊利奇(一位有着多学科背景、学识渊博的学者),在1970年,在出版的《去学校化社会》(Deschooling Society) 一书中,明确提出:现代学校不仅阻碍了真正的教育,而且造就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和新的不平等。因此,应将学校连同课程学习及其观念一起废除。 伊利奇呼吁废除学校对于教育的垄断,应该“为每个人创造一种将生活的时间转变成学习、分享和养育的机会”。他主张建立一个教育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人都能够通过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学习知识与技能,并直接应用于社会。 本书作者朱永新认为在伊利奇所处的时代,互联网还没出现,但他天才式的预言,以及对于变革教育的梦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伊利奇的著作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当代互联网教育的锥形。 作者还用另外一个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呼应了伊利奇的理论。 斯金纳把教学材料分解成由按循序渐进原则有机地相互联系的几百个甚至几千个问题框面组成的程序。每一个步子就是一个框面,学生正确回答了一个框面的问题,才能开始下一个框面的学习。如果答错了,用正确答案纠正以后再过渡到下一个框面。框面的左侧标出前一框面的答案,作为对该框面问题的提示。一个程序学完了,再学习下一个程序。 斯金纳还提出了程序教学的四条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及时反馈原则、自定步调原则。 斯金纳提出这个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互联网还没有出现,慕课与翻转课堂理论也没有出现。所以本书作者认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思想无疑也是天才式的。 **那么,现代学校制度的毛病在哪里呢? ** 它强调效率优先,用工厂化的生产方式“生产”人才,用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安排教育生活,除了统一的入学时间和统一的上课时间,还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进度和统一的考试评价来培养虽然年龄相同但是个性迥异、能力水平不一的人。 我们用一个标准要求不同的学生,所以学生学习得很苦很累,每个人的个性得不到张扬,潜能得不到发挥。 因此,作者十几年前发起新教育实验:是否能够创造一种更好的教育,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者认为今天互联网的发展,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变革,为我们所预判的“未来学校会被学习中心取代”,提供了重要条件。慕课的兴起,以及各种以慕课为基础版而改进的其他网络课程(如私播课、超级慕课、深度学习慕课、移动慕课、大众开放在线实验室、分布式开放协作课、个性化慕课、大众开放在线研究课 等等),已经开启了教育变革。 作者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未来的学校可能还存在,但是是以“学习中心”的方式存在。我们来一一解读作者的“学习中心”构想内容: 第一: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 学习中心跟我们今天的学校不一样。 作者认为:由于1.学校不再是教育的唯一场所;2. 学习要回归生活;3. 以知识为中心,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三个原因,导致未来学习中心与今天的学校大不相同。 未来的学习中心不再是孤岛,而是彼此连接的环岛。未来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中心学习。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只要是学生需要的课程,就允许他去不同学习中心学习。各个学习中心的课程,经过认证机构的认证或者学习中心的许可,可以互相承认、互换学分,学习中心将不受时间、空间、机构的限制,时时处处提供各自的教育资源,学生随时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全天候的学习。 学习中心没有固定教室,每个房间都要预约 未来的学习中心将重新界定学生的学习共同体,班级、年级、教室等概念将会进一步重构。 当每个学生有只属于自己的课程表,只属于自己的学习内容与时间安排时,传统的固定班级、固定教室的格局自然就被打破了。 学习中心没有以“校长室”为中心的领导机构,更像北上广的创业孵化器 未来的学习中心,在教学的核心业务上是扁平化管理,甚至会基本成为自组织管理。这是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或者以每一个卓越课程为中心,组成的一个个学习共同体。它的运行模式是:教师引导、学生自组织管理。 学习中心可以在社区,也可以在大学校园 未来学习中心是没有围墙的校园,甚至是虚拟的网络空间。(斯坦福网络高中就属于这样的学习中心) 一些如今的培训机构,也可以是学习中心。 没有统一教材 未来学习中心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达到基本标准和通过考试评价,更是为了学习得更好、更丰富、更有趣、更有挑战性,所以应该有不同程度、不同个性、不同挑战级别的教材。 全天候开放,没有周末、寒暑假,也没有上学、放学时间。 现在的教育资源浪费很严重,大部分的中小学和大学,校舍利用率很低,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都没有被使用(周六周日、节假日)。而且设置45分钟一堂课,一个教室45个学生等这些精确统一化的安排只是为了我们管理的方便而已。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正兴奋时候戛然而止是否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影响?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维持注意力的时间究竟是多少...... 这样的传统学校生活节奏与节假日安排,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是适应的,是以成年人的工作为中心设计的。其实每个人的学习背景、学习基础是完全不同的。大部分人是陪着少部分人在进行学习。这些工业化思维并不人性化。 没有学制,可以8岁入学,也可以12岁入学 作者认为,只有突破学制思维,来思考中国未来的学制,才是解决中国学制问题未来的方向。正如只有突破教师编制,来思考中国未来的教师,才是解决中国教师问题未来的方向。 10岁的孩子可以跟70岁的老人在同一课堂上课 未来的学习中心将打破年龄界限。不同年龄的学生出现在同一课堂将会很常见。 第二:学习中心,谁来学?谁来教? 孔子说过“有教无类”,想学的就是学生。所以未来学习中心,想学的就来学。 能者为师,谁能教谁教。 在未来,谁想学,谁就是学生;谁有本事,谁就是老师。在这个领域是学生,在另外一个领域可能是老师。白天或晚上是学生,晚上或白天可以当老师。一个能者为师、学者生的新型的学习型社会,将会应运而生。 第三:学习中心,学什么?怎么学? 通过对学校课程体系演变过程以及各大教育学家理论基础的分析和总结。作者认为我们可以把未来学习中心的基础课程体系,做成如下设计: 以生命教育课程为基础,以智识教育课程、公民教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为主干,并以“特色课程”为必要补充。 生命课程的落脚点在“拓展生命的长宽高”。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理念,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展开,旨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幸福人生,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从而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智识教育课程,落脚点在于“真”。一方面融合了哲学、文学、历史和地理的大人文和融合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大科学的理念重新构建了智识课程;另一方面因为“智识”能够更准确地表达我们对课程本质的思考。因为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形成用以统领知识的智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主要采取项目制学习与主体性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 公民教育课程落脚点在于“善”。其目标是培养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我国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的能力,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 艺术教育课程,落脚点在于“美”。其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知识、欣赏优秀的作品、习得艺术的技能的基础上,掌握艺术的思维,拥有艺术的品味,具有艺术的精神,传承人类文化,陶冶丰富的情感,培养完善的人格。 作者认为以上课程不应该超过学生学习内容总量的50%。这样学生就有时间从容地学习自己的“特色课程”(解决“个性”问题)。 怎么学? 线上线下相结合,个人与团队相结合,时间和空间被打破。 以学生为中心: 以“瑟谷学校(Sudbury Valley School)” 为例。他们在管理上,相信学生,敢于将个人事务全部交给学生自主管理。不管你的年纪有多大,只要你一进入学校,你就要为自己负责任,你的未来由你自己去规划,你的个人事务都由你自己来决定,学校只给你提供相应的指引,学校里的教室、工作室、图书馆、设备,这些都是公共资源,全部归学生使用,你想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这所学校鼓励每个学生做想做的事。学生的学习时间表都是由学生自己决定。 以学定教的个性化学习: 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学情)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定教”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内容,最优化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改变大班学习的毛病、改变统一课程的毛病、改变统一难度的毛病、改变统一进度的毛病。 不同的学习方式: 学习游戏化;用虚拟现实技术(VR),实现沉浸式学习;项目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取代接受性学习;认知外包,方法论学习;通过互联网指导学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精准学习;学生从知识消费者变为知识创造者。 第四:学习中心,父母和政府需要做什么? 家庭会再次成为“学习中心”。未来的父母不再对学校顶礼膜拜,不再相信学校的绝对权威,而会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成为未来学习中心的发现者、创造者、管理者、参与者、施教者和学习者。 政府方面: 一是要制定国家教育标准,划定底线,降低学习难度; 制定基本教育标准 从补短教育走向扬长教育 二是要当裁判员和采购员; 认定合格的学习中心,采购培训机构的公共服务 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平台,采购全世界最优秀的课程资源 三是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 提供考试与评价的基本的公共服务 “管、办、评” 分离 第五:学习中心,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 未来的学习中心,可以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给每个学生建立学分账户,以此评价学习结果的好坏。 个人感悟:通读本书,发现 “未来学习中心”模式的教育构想不是天方夜谭,而是一个非常有操作性的模板。作者从“长什么模样”、“谁来学和谁来教”、“学什么和怎么学”、“父母和政府该做什么”、以及“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 这五大模块详细的勾画了出了一个可视化的未来学习中心的模样。我们这一代人正处在教育变革的前期,这个可视化的学习中心无疑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未来教育的思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