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读后感摘抄

2020-04-14 23:22: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读后感摘抄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是一本由[美] 罗杰·R·霍克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32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精选点评

  ●看,同样一本书,评分层次不齐。这本书纸质不好,中间内容部分错误,比如land变成lamd,这种低级错误只能说明编者有用。 内容然一级棒,很有条理。所以建议买其他版本的看。

  ●很好的入门读物,即使读者不知道这些实验本身,却在日常中已经体会到其结论人格章和社会心理学章是我最受启发的。

  ●多年反复看!厉害不得了

  ●非常不错的一本心理学入门读物,介绍了多个心理学分支。基本感觉是:基因强大,基因可以考虑用来算命;太要强身体不好,佛系使人长寿

  ●只能算是心理学实验科普吧,大多数实验之前都看过了,其实更希望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延展,所以更希望看到像详述实验过程的《路西法效应》这样的书。但对于一本科普类读物来说完成比较高,历史跨度比较大,过一段时间每个case后面的reference倒是可以找来看一下

  ●灰常好

  ●相当精彩的一本书,决定看之前还犹疑过会不会太专业艰涩而读不下去。事实完全相反,整个过程都非常愉快,而且在对整个心理学的皮毛粗浅认知同时,觉得许多的明明灭灭的疑问豁然开朗,像打开世界一样,像通电的节日彩灯愉快地闪。总算醒悟提及心理学只知道弗洛伊德无异于提起宇宙光知道哥白尼

  ●书的内容依旧很不错。第7版跟第5版比起来更换了4个研究。这个版本扣一星是因为翻译不够细心,目前已经发现两个地方有误。P36,其中一个研究介绍是已经被替换掉的第5版的研究“,并不浪漫”。P252的“图8-1和图8-2” 标题反了。

  ●好看!膜拜各位心理学大佬(猛然间发现自己是A型人格

  ●科普,涨知识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读后感(一):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原来心理学真的是一门科学,都是根据实验说话,尽管实验过程面临着伦理道德问题。 第一章 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具有不同功能经历丰富的人,或许具有更大的大脑;人的本性也许的确是天生的(看过部分《自私的基因》),或许人之初,性本善或恶是定下来的;人的行为是天生或习得的,值得探讨。 第二章 睡可以阶段性划分催眠只是被驱动罢了,并不是说进入独特意识状态。 第三章 最感兴趣的行为主义学。刺激条件反射是接下来可以继续学习领域。 第四章 期望力量会改变行为,进而实现也许希望渺茫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高智力领域,至少是自我比较的优势领域。眼不见心不烦不一定正确,因为大脑会想象。记忆不一定正确,大脑有可能会篡改记忆(本书最让我恐惧的章节,如果记忆都不可信了,那么什么可信呢) 第五章 抚养孩子并不是简单喂食,孩子需要的更多的是爱的抚摸。控制力是让人舒服的源泉。 第六章 情绪在仪器设备下或将不能再掩藏。当行为和态度矛盾(认知失调)时,态度会发生改变。 第七章 内控与外控。环境与文化促成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 第八章 心理医师或许不能真正判别一个人到底是不是精神病。避免焦虑的五种防御机制:压抑,投射,退行,反向行成,升华。 第九章 心理治疗的确有用,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作用差别不大。脱敏治疗法客服恐惧。墨迹效应和tat检测,以期投射出内心真实想法,但可用性有待考证。 第十章 斯坦福监狱实验,角色扮演或许会让人彻底融入角色。权威的力量会让人无条件服从,即使明知道所为之事有错。不是人心冷漠而不施与援手,责任扩散与旁观者效应会减少帮助他人的心理,所以下次就算围着一大群人看热闹,也要伸出援助之手,因为所有人都会觉得其他人已经有所行动(本书最具有启发的一个研究)。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读后感(二):颠覆认知:如果说决定命运的大BOSS是基因,你会接受吗?

  塞万提斯说,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的性格所决定的。从我们个人的生活经验来看,性格决定命运似乎是大家普遍承认的真理。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职业,跟什么样的人结婚,怎么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对待每一天的生活,这似乎都跟我们的性格有关,没错!我们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对人的态度,我们的兴趣爱好等等,都可以归结于我们的性格使然。但是,如果我告诉你,真正决定你命运的不是性格,而是你体内的基因,你会怎么想?你能接受这个观点吗?这可不是我随口说的,是《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说的。

  作者罗杰.R.霍克,是美国门多西诺学院的心理学教授,以心理学研究发展历程的形式选取了十个对心理学发展影响较大的专题,向我们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经典的40项研究。每一项研究都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价值。书中包含的十个专题涉及到生物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等大众比较感兴趣的各个领域,丰富的案例和试验,给我们展现了心里科学研究的严谨和复杂,也促使对心理学有兴趣的大众和研究者更能透彻的理解这门学科。有一些研究颠覆了人们长久以来的认知,也就是说,我们平时以为正确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

  人格是心理学爱好者经常关注的点,正好,《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中有很多关于人格的研究,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格跟我们的生活乃至命运的关系和影响。

  人格与健康

  平常我们谈论哪个人的时候一般说性格,不说人格。人格是心理学的专业名词,包含了性格。《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没有严格将性格从人格这个概念中剥离出来讲。如果不咬文嚼字,我们整篇谈论的内容,你理解为人格或者性格都是可以的。

  书中说到了人格特性可以预测一个人的健康,并且可以导致或者避免严重的疾病,这里将人格分为为A型和B型两种人格。A型人格的人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行为特征,比如他们的目的性很明确,并且有一种达到目的的强烈的持久的动力;他们在学校或者公司有很强的竞争意识,总想着超过其他人;还有的人会行事利落,办事雷厉风行等等。这类型的人共有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就是心理和生理都过分敏感。看到这里,我们脑子里很容易想到的是公司的老板,总监等高层领导。因为这类事业上的成功人士,都会这样的共性,积极,上进,努力拼搏的意识很强。

  相反,B型人格的人跟A型的特征刚刚相反。他们并不追求第一,也没有很强烈的目标,尽量避免一些让他们感到紧张的竞争。我们可以用随遇而安或者知足常乐来形容他们。《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给出的试验方法,就是通过对公司具有明显的A、B两种特性的人进行测验。最终的结果表示具有A型特性行为模式的人在患心脏病的概率是B型的两倍,更容易遭受心脏病的威胁!或许大家会跟我一样诧异。A型的人明显听起来是属于比较积极的一类,按常理,这种人身体应该会更加健康。根据研究人员的解释,A型人在面对一些事情时,比B型的人更容易影响生理方面,简单点说,A型的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可能更激动,会影响内分泌,比如让身体产生更多的肾上腺激素,让心率和血压更高,长久的这种影响会损害动脉,最终有引发心脏病的危险。解释到这里就不难理解了,很多医生让病人不要太激动,在疗养期要保持心态平和,应该也就是这个道理。

  人格与命运

  如果一件好事降临到我们身上,一部分人会认为是自己长时间努力的结果;另一部分人会认为是自己运气好,正好碰到了。朱利安.罗特认为,一个人看待事件的倾向会决定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把事情的结果归功于运气、命运等因素,这类人就具有外控点的倾向,相当于他们认为外界的力量大于自我努力的力量,外界的力量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相反,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是自己选择的,自己创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那么这个人就具有内控点的倾向。他比较依赖于自己的能力和意志,遇到了困难也乐于自己努力克服而不是臣服于困难。具有内控特性的人在生活中会更加主动的改善自己的处境,力争更好的生活的质量,也会很在意自己的能力提升,并且具有非常明显的主观性,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不会轻易从众。可以说,生活中他们是那种很会抓住机遇并取得成功的人。他们是那一类与成就动机感最为亲密的一类。

  外控或者内控倾向,在罗特研究结果看来,也受到文化差异、社会经济水平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比如,在同一特定的文化中,经济水平较低的个体具有更大程度的外控倾向,他们更容易相信外在的环境决定了经济水平,忽视了自身努力的重要性。同样的在自然灾害等意外面前,外控倾向的人们比起内控倾向的人们,存活率也更低一些。这个也许跟个人的求生意志有很大关系。一个相信自己的人,必定在对抗困难的时候斗志更高昂一些。罗特认为,人们具有“有选择”的信念,会让他们在困难面前更加积极主动,更愿意接受挑战。相反,如果被剥夺了“选择权”,人们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比如愤怒,抑郁,绝望等。这个或许就能很好理解控制点对人的影响了。内控的人,信任自己的能力,所以有选择自己生活和自由的权利,那么他们会更上进更积极更勇敢。外控的人选择相信外界的力量,所以自己拼命奋斗的意识会弱一些,在一些困难面前可能就会抱着“这就是命,认命吧!”的态度来消极应战。

  说到这里,还要解释一下,人是内控还是外控的人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一些特定的环境中是稳定的,但是可以互相转变,通过学习,也可以提高相应的水平。外控的人如果在赋予更大的责任和权利的时候,他们可以向内控转变;同理,一个内控的人在巨大的困难和挫折面前,也会转变为外控。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应对生活的问题时,最好用内控的信念去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问题了,再用外控的态度安然处之。

  环境、基因与人格之间的相互影响

  前面的内容说的都是人格对我们的影响,这里说说什么在影响我们的人格。根据我们自身的经验,大多数人会认为,我们的人格跟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身处的环境对我们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在《自卑与超越》中,作者阿德勒就认为,要追寻一个失败的成年人(比如罪犯)失败的原因,一定要看看他成长期经历的事情。因为他的童年很有可能经历了一些重要事情改变了他的个性,才让他走上了这样的道路。真的是因为环境的原因,导致我们拥有现在的人格的吗?《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里,对此做了一项实验。他们以56对从小就分离的,而且在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中长大的同卵双胞胎为对象,对比了他们成人后的生理、智力、人格、心理兴趣及社会态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却让人很意外,这些基因一样的双胞胎,无论是外表还是心理还是人格惊人地相似。智力由基因决定的,大众普遍都会接受,但要说一个人的人格也由基因决定,相信很多人都无法接受。其实在这项研究之前,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已经统治了心理学界50年。基因这个东西毕竟摸不着看不见,人们很难得把一个人的人格跟基因联系起来,更何况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出一些影响自己个性的结论出来。

  但是,这项研究的研究者鲍查德和莱肯指出,人们在成长期,家庭环境的影响与基因的影响都存在,只是基因的影响更加强大一些。而且,并不是环境在影响人的个性,相反,是人的个性在影响着环境。换句话说,是人的基因在塑造着周围的环境。举个例子,你之所以是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你一直以为是父母、老师以及小伙伴们的影响,让你成为一个积极上进的人,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你的基因决定的。是你的基因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进而你影响了你周围环境里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再比如,有人小时候是很外向的,可是后来发生一些让他难过的事情,让他变得内向,再不愿意跟人交往了。一般这种情况下,他会认为是环境影响了他,让他变得内向的。如果按照基因的理论来,是因为他的基因本身就决定了他是一个内向的人,只是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下基因的效果才表达出来了。

  前面已经说了,性格决定命运,而这里我们知道,基因决定了性格。所以那不就是基因决定命运吗?真的是基因决定命运,那不就是宿命论了吗?那我们该穷穷,努力干嘛?反正我基因就这样决定的,活该我穷。如果真的这样想,就大错了。基因不能改变,性格是可以改的。再说了,对书中研究质疑的大有人在,毕竟这些科学研究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科研虽然对心理学的发展有贡献,但是真正可以定论成为真理的还是少之又少。更何况是跟生活、社会结合这么紧密的心理学,任何一个细小的因素都可能将假设推翻。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在很多领域给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解释,也丰富了我们的想象。书中每一个研究都是由理论假设、试验方法、结果加讨论、批评及相关研究和近期应用等部分组成,让我们看见了心理学研究的严谨和认真。但是在定论或真理出现之前,我们不要盲目的去相信或者一味的质疑。是基因决定了命运,还是命运选择了我们的基因,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命运是自己做主。就像矛盾说的,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弱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读后感(三):《改变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写给自己的读书笔记

  我的沙雕想法:通过外科手术切开胼胝体,将大脑分成两个,是否能真的分裂成两个人,龙族里列夫邦达通过脑手术让路明非的身体变成路明非和路鸣泽两个人,真的可能吗,他们真的是独立完整的“人”,而不会某部分功能缺失? 研究:左右脑确实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并可以独立运行,一个脑割裂患者左手边写想当运动员,嘴上边说想当科学家。但它们功能不一样,比如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只位于左脑,被和左兄弟分开的右脑兄弟,虽然能理解他所看到的东西,但永远无法说出这个东西是什么。 (所以路鸣泽和路明非可以是因为切换左右脑而出现不同的思维系统和人格,一个怂小孩一个小恶魔是可能,但左右脑分开后,无法完全认知,学习,记忆世界……所以我心心念念的小魔鬼人格部分其实大脑还没我发育健全?男神梦破灭了。) 书中讨论很有意思的部分是,大脑被分开后,有处理双倍信息的潜能,嗯感觉听起来很高效率的样子,但他们公用一个身体啊,也会双倍疲惫吧,一头驴做两头的活吗233. 睡觉,就一定会做梦,REMY快速眼动睡眠期很短,但很重要,脑蛋质合成最快速,新信息整合入大脑结构【所以打死都别熬夜了,记忆力真的下降】。睡眠时间越长REM就相对越长【一次性睡够时间更有益,而不是时间短次数多】。实际上重要的不是睡觉,重要的是做梦,不要酒精剥夺压抑梦境,会REM反弹,若被压制的太狠,【停止喝酒精那一天,清醒都会做梦。】 控制【感】:有权选择安排时间权,有照顾好自己的自我责任感,决策权,胜任感。(害怕老去,是害怕丧失控制权。)【“感”和“权”说到底还是不一样】。 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基因远比环境起关键性作用,遗传的恒定压力引导了“自我选择”。不过我觉得,一个人身边的环境和别人对他的态度,10%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剩下的90%都是由人自己决定,实际上是人的性格和行为塑造了周围环境,行为强化了环境,环境才反作用于人。整个过程,【强化是关键词】。 催眠没那么神奇。【暗示性指导语】的措辞方式,“你的胳膊很轻并正在抬起。”“举起你的胳膊”完全不同。易沉迷读书,音乐,做白日梦的人,越容易自己补全幻境中的细节,变成真的【那感觉我还蛮容易被催眠的】但这些都是很浅薄的催眠。 比较深入的,像爵爷那样,一个手势即可让任何人自自杀,让他们失去自主意识,或者让他们的记忆混乱,用催眠犯罪,或者用催眠麻痹自己痛觉,无视生物原理,是否可行? 关于自杀,书上的研究结果是:“人不可能违背自己的愿望而被催眠,比如他们认为的反社会行为,或者有超人的耐力。”那问题来了,【如果被试人格中本就有反社会人格呢?】话说回来,谁心里又没有恶念? 关于记忆,可行。记忆由细节组成,歪曲记忆,甚至创造出被虐待的记忆,都真实的在历史发生过,细节越多,人越信以为真。【心理医师必须有极高的职业道德,否则真的另人害怕】,毕竟正常人做不到福尔摩斯那样的记忆回溯法,能把发生过的事情,细节,因果完整提取。还有,暗示性的话语也会模糊人真正的记忆,这就涉及【法庭】上人证供词的可信度了,若提前被人故意暗示,拿不存在的细节引导过,人证自己都未必清楚他提供的是错误的供词。反过来,你也可以试用这一点脱罪,【攻击对方人证证词2333.】 巴甫洛夫,华生的行为主义【条件—反射—强化—建立】:你习得了一种无效的反射,消除它,简单粗暴。 简单应用:1.打破联系。2.代替性反射。3强化—奖励—建立;惩罚—打破。深度应用:外物—免疫系统 斯金纳的激进行为主义:连思考,辨别,推理的心理活动都能被强行用行为主义解释,迷信的鸽子,鸽子也有了认知活动。反正我完全不赞同,但教资要考这个人的理论我能有什么办法,先做个笔记。 弗洛伊德精神分理论【潜意识,焦虑】:但成年人的情绪困扰不能总归于精神分析派主张的少年时代的创伤。而且我有个疑问,如果精神创伤是因为过去潜意识中被伤害,那潜意识怎么疏导和治疗?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攻击行为可习得,【女性更多模仿语言攻击,男孩集中模仿身体攻击】,影响能持续到成年期,重点在青少年期。大数据表明,青少年攻击性与媒体暴力连年呈现明显相关性。好了我现在同意我妈禁止我弟玩杀人血腥游戏了……虽然觉得他可以明辨是非,但潜意识里的攻击性确实会增长。,比如我玩第五人格时,看见公屏骂战,自己也会变的戾气很重。 罗森塔尔的“人际期望”理论,老师对学生无意识的期待效应真的会提高IQ,即在临床显示,有“皮格马利翁效应”。顺便跑偏想一下,你平时待人如果真心,那么你就有倾向性的期望,微笑,眼神交流,肢体语言,一切都会把你是不是真诚的,或者敷衍的心态暴露。以及“期待者效应”,别再跑到网上做什么心理测验了,从你知道那是个测验或者测验目的的开始,一切测验都会偏离。 罗伯特·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测验:分析智能,实践智能和创造智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所以也别做什么IQ测试了,真正的测试时多元的,一个具体的单独的分数就想代表出来,太扯了。我自己可能是内息智能比较强,人际数学智能还行。最羡慕的是“语言”和“自然观察”方面的智能吧。 以前给喜欢的曲子填词,对字的节奏,韵律一窍不通,只好放弃,但诗句中一个字字义的细微差别还是有敏感度的,这方面的智能应该和有些好学生却不断的默写错诗句中的某个字,某些成绩较差的人却一字不错,并非全归结于记忆力。不得不提的是,哲学家一般在逻辑都极具天赋,很多哲学家首先都是数学家,一个哲学伟人对数学一窍不通是不可能的。 值得一提的事是,美国等其他国家,都在利用MI理论重新设计课程。 托尔曼的认知地图理论:应用于道路地图,网上搜索地图,处理事情的认知地图。 情绪化,饥饿,动机过于强烈会形成狭隘的“序列”地图。 【模糊,篡改】记忆中最重要的两个点:【错误前提假设】【提及某物】,“谷仓旁边有什么?”“是否有一个谷仓?”事实上没有谷仓,记忆延迟后,谷仓的“记忆”都会被强化。 【灌输】记忆,最容易被灌输的是【创伤性】记忆,根本不存在记忆压抑(一种观点)。“某些人可能相信创伤性事件确实发生过并被压抑了,实际上没发生过。” 哈洛:触摸治疗;父母均可通过触摸培养爱。依恋的需求甚至超过施虐带来的痛苦 认知发展:~2客体永久性;2~7岁万物有灵论,非逻辑思维(充满不可思议的想法,也许盗梦空间可以提炼这个阶段孩子的梦);(上了小学)~11岁,推断他人想法;以上,成熟。 道德六阶段:前道德水平,习俗角色遵从道德,自我接受的道德准则。正常人阶段4,阶段5怀疑法律但仍遵循,阶段6不考虑法律自我决策,甘地,梭罗等极少数伟人。以及,情景力量能改变行为,道德判断和行为不一致。 想法:除非经历过前四阶段,否则不会到达后俩阶段,孩子最初都是自私自利的,不会“教不好了”。不必要在小事上灌输大道理,教弟弟妹妹时不如讲最朴素的利弊,道理听不懂。 伪装情绪,伪装容貌,化妆:眉毛比眼睛更能传递情绪。 fMRI:测氧含量和葡萄糖含量,心理学与神经科学,揭示思考过程哪个脑区域在活动,因为大脑高度特异化,作用不同。 测谎仪:生理记录仪,原理不同。 认知失调:把改变态度与观点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选择—失调—自己说服—改变想法。可以代替性失调,不需亲身参与,如演讲。 应用:认知失调可以改变现实行为。 究竟谁才是疯子:精神病医院的情景中,正常人混入其中,无人可发现其无病。情景和标签的强大,使用标签应该更谨慎。自我证实是最坏的结果,更不要这样做。 焦虑:投射,退行,压抑,反向形成。 习得性无助,抑郁:你身为医生,需要对方“配合你”,但对方如果很乖,放弃了所有控制力,本身就是很坏的事情。 《心理治疗》 在看心理治疗的章节时,我居然看到了行为矫正法,杨永信的电击吗,难过。 罗夏墨迹(对称)测验,一般人是动物和昆虫。很遗憾通过这个实验我更加确实自己不是高智力的人……独创性回答的人很少,艺术家更不会回答动物,可能是他们思维飘忽,能想象出的答案更多。 TAT主题统觉实验(看图讲故事):文学故事,是意识中的自身经历或幻想。人对其他人的谈话进行回应,更多的其实是在揭示自己的内心想法,而非谈话,观察的对象。【有时候生活中交谈的对方其实并不在乎你说了什么,自顾自,无奈。】 《社会心理学》 斯坦福监狱实验:在足够强大的情景中,民主,自由的人不自觉的变成残忍,冷血的怪物,只需六天。情景的力量强大到迷失自我,【个人身份消失了,时刻警惕不为情景迷惑。】 无条件服从:请继续。实验需要继续。继续进行时绝对必要的。你别无选择,你必须继续。 阿希研究让群体给个人施加压力来操纵一个人的行为,值得一提,超过七个人,从众心理反而会下降,人会怀疑。 本来“从众”没什么可做笔记的,但突然想到了自己最近追星,心理学讲,如果你喜欢一个团体并自觉为其一员,顺应倾向会很强烈。以前一直在ACG混,觉得饭圈颠倒黑白自蒙双眼的功力简直让人害怕,微博更是个是非之地,但当自己半只脚踏进去,也开始数据反黑销量打榜,做的炉火纯青,各种闭眼,夸金主爸爸夸合作老师夸代言产品,做完了这些,一看文章批判这种现象,立马:对,饭圈真的畸形,又清醒过来。 可能就是大家一起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自觉是同类】,然后他们一个人这样说,五个人这样说,在互联网上情绪是非常有感染力的,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大家一起情绪高潮,不知不觉就从了众。 旁观者效应: 结合最近的公交车坠落江事件,很多人批判乘客冷漠没人性,他们可能有点冤枉。一方面是因为责任扩散原理,车上那么多人,弱小的人总是觉得会有强壮的人冲过去帮。一方面是大家来不及做什么,面对突发事件普通人都会有一个“犹豫期”,一来没有反应过来司机被殴打了,二来看清楚了不知道司机需不需要帮助,害怕过度反应让自己难堪,三来知道了他需要帮助,也一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心理学上,大多数人介入突发事件,需要五个心理反应过程,简单的说,就是懵了。 记住,【永远要像自己是唯一的旁观者那样行动,不要等别人】。如果你是车上唯一的乘客,我相信你再冷漠,为了自己的命,也会冲上去拉架。 我个人对心理实验的注意点总结: 做一切心理测试的前提:转移被试注意力,减弱他们的防御心态。以及避免“期待者效应”分析一切心理测试结果的前提是:治疗师的潜意识特性不要加入被试的测验结果中,[不同的医生给出不同的解释]。 杂碎感悟:所谓心理学,对我只是一个混淆成一片的概念,虽然感兴趣,不至于真的学。最初是源于长洱的《犯罪心理》,林辰心理学造诣越深,越是对黑暗感同身受,他很痛苦,但又很坚强,把自己沉入和变态一样的深渊,心理学+刑侦学创造了奇迹。(顺带一提,里面的宋声声真的是我看过所有小说中最坚强的灵魂。)

  后来是《sci谜案集》系列,爵爷的催眠,心理变态+临床实验的组合,再一次让我沉迷 >_<。

  再然后就是好基友推荐的《重口味心理学》12,科普类,彻底让我想找本书看看,(不知道我这种爱看黑暗面类书是啥心态)。 但真的初涉这门学科,发现几乎所有的实验焦点都集中在正常人身上,对变态心理学之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很少,因为对病态的人类进行研究,不能更深入的了解人类的本性.…..但正常人的心理也很有琢磨的必要,比如那个公交车事件,太不合理了,正常人即使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会拉架,但事实就是那么不可思议且惨痛,找到心理根源,才能在下次突发事件做对。最后发现,展喵喵有句话是对的,门外汉就是门外汉,这种学科自己入不了门的,乱学容易上歧路,于是乎就看看当科普吧,也不打算深入了,对心理学的好奇心止步于此。

  ——写于2018.11

  深夜无聊,搬笔记,空间日志敏感词太多了,排雷排的烦躁。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读后感(四):《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书笔记及体会

  以下是我对本书的读书笔记和简单的感悟。很多非心理专业的人我喜欢认为读心理学的书对于生活没有实际的帮助,但我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讲,学习心理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帮助: 1.对于人类自身的某些方面特别是人性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认识,对提升人们行为原因的洞察能力有所帮助; 2.一些巧妙的实验方法很有启发,如视崖,注视偏好,斯坦福监狱实验等; 3.对于人生以及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一、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1.左右脑协同作用,不偏不倚(左脑主要负责语言能力,右脑主要负责空间关系) 2.环境(经验)影响智力。 丰富的环境(经验)促进大脑发育。 长期持续的营养不良可能限制大脑发育。 大脑是可以被锻炼的;保持好奇心可延缓大脑老化。 3.智力主要由遗传决定,人格很大程度上由先天形成。 但,后天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4.★研究方法:视崖 二、知觉与意识 5.人类婴儿天生具有知觉能力,为了能够知觉人类面孔,以便得到他人的照料; 这一发现并不会降低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研究方法:偏好注视 6.人们在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期间会做梦 REM是人睡眠中从第二次开始的浅睡阶段 人需要梦——如果剥夺做梦,停止剥夺后会出现反弹。 7.概念和分类并非来自语言,而是天然存在的。通过将其与相应类别的原型相比较,是否符合原型来分析和分类,而不是通过审视其是否符合一般的语言定义来判断是否属于这个类别。 8.催眠影响的行为是一种由较高的动机和目标驱动的社会性行为,而不是意识状态的改变或者催眠是一种独特的意识状态。 人不可能违背自己的愿望而被催眠。 三、学习和条件反射 9.“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自动的,无需学习,并且对同一物种的所有成员而言都大体相同;条件反射则正好相反,它是通过经验或者学习获得的,并在同一物种的不同成员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应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可以改变免疫系统的活动。 10.情绪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VS情绪是由于遗传造成的。 11.低等生物也可以有和人类一样的迷信/信仰(认知); 非关联性强化(如固定时间间隔出现的强化行为)可建立迷信行为(一种条件反射,对非偶然事件的有意控制)。 迷信的意义:身处困境时,迷信行为能产生一种力量感和控制感,这种力量感和控制感能降低人们的焦虑,增强信心和勇气,进而提高成绩。 从事危险职业的人更加迷信。 12.构成一个人人格的许多行为都是模仿形成的。 儿童倾向于认同父母或与自己同性别的其他成人。 儿童期暴露于媒体(电视)暴力可预见其后的攻击性,并且不因社会经济地位,智力和教养方式的变化而改变。特定条件下榜样的暴力影响可以被改变(如对榜样的暴力行为进行惩罚)。 启示:父母以及其他长辈,特别是同性别长辈应当注意自身在儿童面前的言行,做好榜样,若发生不当言行,应及时进行纠正。 四、智力、认识和记忆 13.期望效应。 (1)科学实验中的期望效应。 实验者应带有某种特殊期望或偏爱,使他们在研究中无意识地给被试发出某种隐蔽信号,使被试按照与实验者的偏爱相一致的方式作出反应。“实验者期望效应”会使实验无效。 (2)教育中的期望效应。 当教师期望某个孩子表现出较大程度的智力提高时,这名学生就真的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智力提高。 启示: (1)入学前IQ测试不但不公平,而且不道德。 (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关注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4.多元智能理论(MI理论) 八种主要智能及典型例证: ①语言智能(莎士比亚)②音乐智能(莫扎特)③逻辑-数学智能(爱因斯坦)④空间智能(毕加索)⑤肢体运动智能(梅西)⑥人际智能(甘地)⑦内省智能(柏拉图)⑧自然观察智能(达尔文) 意义:使教育中的“学习障碍”重新命名为“学习差异”。 教育的目的应该能反映出一个人自身的价值。 在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几乎每所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着多元智能理论。中国呢?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条件下,略显死板的高考制度是社会公平的最大保障。而对于“反映出一个人自身的价值”,仍任重道远。 15.认知地图理论 要形成综合性的正确的认知地图,必须依靠理性的力量。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吸收充足的营养,否则会形成内含单一的序列地图。 当我们的孩子和我们面对人类世界这一上帝赐予的“大迷宫”时,我们必须使我们的孩子和我们自己处于能激发适度动机而没有多余挫败感的最理想的状态中。 16.记忆重构 当提问者的问题包含了并不存在的事物或者错误的前提假定时,会对被提问者的记忆产生影响。提问中错误的信息会被无意识地整合进最初的记忆中。 启示: (1)目击者证词会掺杂很多错误信息。 (2)当提问者想获得自己所期望的答案时,可以利用上述理论,修改提问的技巧。 五、人的发展 17.接触安抚 成功养育的关键是接触安抚,而不仅仅是妇女的哺乳能力。 仅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使孩子有更多机会与他人进行身体接触。 18.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的发展都要经过四个认知发展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其顺序相同,年龄阶段基本一致。 客体永久性(真正思维的开始,是运用洞察力和符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开始)。 19.道德发展阶段论 各种水平的道德推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 20.控制力 个人力量和控制力不仅影响着人的愉快心理,而且还影响着人的健康。 在人的一生中,个人的力量和控制力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这种潜力丧失之后,人也就进入了老年。 启示:通过让老年人重新获得决策权和胜任感,一些因年老而引起了消极因素是可以被延缓、逆转或者防止的。 六、情绪和动机 21.性动机 YJ的大小在对女性的性刺激上通常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因素。YD口的内壁膨胀起来,足以紧紧缠绕住任何大小的YJ。不管YJ的大小如何,YD总是能在YJ最初的几次抽动中使YJ充满YD。 性高潮过后,男性存在一个不应期。在此期间,不管他所受到的性刺激的类型或数量如何,他在身体上都不能经历另一次性高潮。女性没有明显的不应期。 在女性的相困扰中。女性生理反应障碍相比,在性交过程中缺乏幸福感和负情绪体验起到更加决定性的作用。而对男性而言,生殖器的反应会更加重要。 22.我能读懂你的面部表情 特定的面部行为与特定的情绪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 面部表情是一种适应机制。能够增加物种的生存概率。例如,恐惧的表情是一种无声的警告,它预示着食肉动物的出现将会带来危险;愤怒的表情可对地位低下的同类成员发出警告,要求他们从自己身边走开;厌恶的表情传达的信息是“你做什么都行,就是千万不要吃它”,从而避免了一次潜在的食物中毒。 面部表情具有生存价值。愤怒的表情能够对迫近的危险起报警作用,那么它们相对于其它不具威胁性的面部表情更容易被人们所辨别。 缺少眉毛比缺少眼睛更能显著地引起面孔再认的困难。所以如果你需要有效的伪装,一定要把你的眉毛遮起来。 对于欺骗的研究:仅观察说话人的面部表情是人们正确判断人在说谎的水平大约略微高于随机水平。然而在观察某人的整个身体时,正确判断率将大大提高。 23.观察你的情绪了吗 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能够显示大脑的哪部分正在运转。 fMRI可以应用于测谎:如果被试说了真话,其大脑的一个部分将被点亮,这个部分负责真实内容的陈述;如果此人撒谎,大脑中的两个部分将显现出来,一部分制造谎言,另一部分抑制被谎言所掩盖的真话。 结合fMRI和新的电脑软件,可以重现扫描过程中被试所看过画面的图片(现代读心术)。 24.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 1.如果一个人被别人劝说做了某种和他原来的观点相反的是事或者说了某些与他的真实观点相反的话,他将会产生一种改变原有观点的倾向,以使之与刚刚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相一致。 2.引起撒谎行为的压力越大,则改变原有观点的倾向将越弱。 替代性失调:仅仅是由于观察到你喜欢或是尊敬的人做出与你的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你就会体验到认知失调,并改变自己的态度,完全不需要亲身参与。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你主动地不断重复一些观点就是基于认知失调理论。 七、人格 25.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吗 内控型个体:把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的选择和人格。 外控型个体:把自己的行为后果归结为运气、命运或是他人力量的影响。 控制点是一种在各种情境中一贯发挥作用的可界定的个体特征。 内控型的个体(如那些坚信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更可能会:(a)为了改进自己将来在一些类似情境中的行为而尽力从该情境中获取更多信息;(b)更主动的改变和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c)更加看重成就和内在技能;(d)更能抵御他人的影响。 “有选择”会增加人们的控制感。 当存在于个体以外的力量确实控制着行为的后果时,最现实也是最健康的行为方式是采取外控制点的态度。 具有内控倾向的孩子的父母更有爱心,对孩子采取前后一致的更加公正的奖惩约束,且更加注意教导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外控倾向的孩子的父母则更加专制和严厉,且不给孩子更多的自律空间。 启示:在教育中父母应该利用自己的行为更多培养孩子的内控型人格,尽量避免专制、严厉等会使孩子产生外控型人格的管教方式。 26.双性化 某些人具有双性化的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只有“社会性别与生物性别相匹配”才能最好的适应生活。 新的研究显示,同时拥有最好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品质的人,比那些仅拥有一种性别特征或结合了两种性别特征消极方面的人更全面,更快乐,更受欢迎,更招人喜爱,更灵活多变,也更爱自己。 27.A型人格 具有A型行为(一种要达到个人目的的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进取心,时间紧迫感,对竞争的渴望以及最后期限的压力)的人更容易得心脏病。 A型人格与驾驶事故有密切关联! 如果父母具有A型行为,则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也倾向于具有A型行为。 相对于B型人格(避免竞争,满于现状,缺乏时间紧迫感等),A型人格一定更好吗? 28.个人与集体 集体主义文化:生活在该文化中的个体的需求、欲望、成就都必须从属于他所属的内群体的需求、欲望以及目标。 个人主义文化:更看重个体的幸福和成就,而不是其所属群体的需要和目标。 集体主义文化特征: 把群体目标置于个人目标之上;高度服从明确的群体规范;更崇尚爱、地位和贡献;惩罚多以羞耻感(外部的)的形式出现;社会弊端较少,疾病发生率低,离婚率低;更关注家庭等小群体的利害得失;个人对群体所承担的责任很多,但群体会以高水平的社会支持、资源和安全感作为回报。 个人主义文化特征: 关注令个人满意的目标胜过群体目标;不太服从群体规范;更崇尚金钱和财产;惩罚多以罪恶感(内部的)的形式出现;社会弊端较多,疾病发生率高,离婚率较高;更大程度的关注公共利益;对群体的责任较少,个人权利较多,但从群体中得到了支持、资源和安全感较少。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文化类型是处于一个连续体的两端,是一种多为结构,而非相互对立,非此即彼的。 一般而言,在集体主义社会中,心脏病的发病率比在个人主义社会中的要低。 集体主义社会中的父母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集体自我,特征是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对群体中权威的服从。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反抗被看成是一种人格资产,而在集体主义社会里,反抗被看成是负债。文化经由父母向儿童传达的关于资产或负债的信息是强大而明确的,它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强有力的影响。 八、心理病理学 29.究竟谁是疯子 精神卫生机构不能将“心智健全”与“心智不全”区别开。 一个人一旦被贴上符合某个心理疾病的标签(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那个标签将掩盖ta的所有其他特征。 外在的社会法律问题可能成为伪造精神病症状的动机。 30.自我防御机制 本我:由人的基本生物冲动或本能组成,如饥饿、渴和性冲动。本我坚持要求即刻满足所有的欲望,不顾道德、安全、逻辑、理性等一切因素。本我在无意识水平运行。 自我:按“现实原则”行动,关注现实社会和行为的结果,让本我的欲望得到满足,但是要用理性的和相对安全的方式实现。自我是有意识的。 超我:要求自我根据已有的一套关于是非对错的准则找到合乎道德和伦理的解决方案,来满足本我的需要,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良心。超我在意识水平和无意识水平两个水平上发挥作用。 自我防御机制:自我用来阻止本我被禁止的冲动进入意识。防御机制的基本功能是改变现实以避免焦虑。如压抑、推行、反向形成等。 反向形成: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行为。这里我首先想到在《月亮与六便士》中,画家施特略夫想把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接到家里照顾,而他的妻子强烈反对,说自己极度厌恶斯特里克兰德,把他接来会发生不好的事,而在后面却又突然爱上了斯特里克兰德,当时如何都理解不了,读到这里豁然开朗。我想,施特略夫的妻子应该从一开始就对斯特里克兰德怀有好感,而她一开始的厌恶和拒绝应该就是一种反向形成的自我防御机制吧。 自我防御机制帮助减少焦虑,但其中包含了自我欺骗和歪曲事实,如果过度使用会产生消极的结果。 31.习得性抑郁 人对能力和控制的知觉是从经验中习得的。 一旦动物(或人)习得了有效的行为,随后的失败经历不足以消除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动机。 抑郁的人都从以往的特殊经历中习得自己的行为是徒劳的,他们习得了无助感。 启示:应通过各种手段,如努力争取、设定适度目标等,积累对能力和控制的直觉,习得控制感。 32.拥挤导致行为失常 高人口密度(可能)会造成负面的社会行为。 九、心理治疗 33.为自己挑选心理治疗师 心理治疗是有效的。不同类型的心理治疗所产生的疗效差异是可以忽略的。然而依据个人的人格特征及具体问题的具体情况,一些治疗方法可能比另一些更有效。 34.缓解你的恐惧心理 交互抑制:当两种反应彼此抑制(比如快乐和恐惧),在既定时刻,只有一种反应可以存在。 系统脱敏疗法:应用交互抑制方法治疗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 系统脱敏疗法是治疗焦虑障碍,特别是恐惧症的首选。 35.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可作为一种研究工具,揭示人格的无意识方面。 方法:把少许大滴墨水滴在一张纸上,将纸对折,墨水会在纸的两半对称散开(一种客观上毫无意义也没有任何结构的图形)。 理论基础:在对随机墨迹进行解释时,被试的注意力被转移,使得其惯常的心理防御相对减弱,进而深藏于心中的想法慢慢浮现。 罗夏墨迹测验作为一种人格测验或诊断工具,其准确性并不令人满意。 36.投射测验——TAT(主题统觉测验) 作用同罗夏墨迹测验。 方法:TAT测验由一套黑白图片组成,图片中人物所处的情景没有特定含义。 理论基础:如果图片情景模棱两可,而且很难找到行为原因,那么被试的解释似乎将更多地反应与自身有关的某些东西——恐惧、愿望、冲突等。 TAT和罗夏墨迹测验通常用于心理治疗,而非用作正式的诊断工具,更多的是作为临床医生与其病人早期访谈的补充。(效度存疑) 十、社会心理学 37.斯坦福监狱实验 相对于你的内在性情和天性,周围的环境和情境会更强有力地影响你的行为。 方法:一群大学生被随机分为犯人和守卫两组,进行为期两周的模拟监狱生活实验。 结果:在一天之内演戏和现实生活之间界限就变得模糊,囚犯和守卫身上的真正特性和人格很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被要求扮演的角色。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监禁的体验破坏了一生的学习,人类的价值被搁浅,自我概念受到挑战,人类本性中最低层最丑陋的病态显露出来! 最后实验在第六天被提前终止,主要原因是实验负责人津巴多意识到仅仅六天,自己已经从心理上变成了监狱的负责人而非心理学家。 战争是所有罪恶中最强大的情境力量。例:伊拉克、阿富汗虐囚事件。 38.从众的力量 团体压力对从众行为有很大影响。如果个体愿意服从团体,那么他们对明显的错误有时也不具判断力。 个体对团体越有归属感,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顺应该团体的态度与行为。 从众者只需要一个同盟者就能坚定立场并抵抗从众效应的压力。 文化在从众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如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见研究28)。 39.旁观者效应 责任扩散:随着团体的人数的增多,个人在突发事件中采取行动的个人责任就减少了。 启示:危机时刻,千万不要以为已经有人提供了帮助,或者一定会有人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永远像自己是唯一的旁观者一样去行动! 40.无条件服从 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倾向性,即使这个命令违背他们自己的道德和伦理行为准则。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读后感(五):备选文献库

  

一、研究1:割裂脑实验:

  1.

在这里,重要的一点是病人不能说出他看到了全部灯泡,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能看见,而是因为语言中心位于大脑的左半球。换言之,为了能说出你看见的东西,就不得不让你大脑的左半球看见这一物体。

  2.大脑的单侧化优势:

大脑左半球更擅长于言语、写作、数字运算、阅读,等等,是主要的语言中枢。大脑右半球则在加工人像、解决空间关系问题、符号推理、艺术活动等方面更有优势 事实上,加扎尼加向前推进了他的理论。目前他坚持认为,即使大脑完之间的联系也并不完全充分(Gazzaniga,1985)。例如,如果特定的信息,比如形成某种情绪的信息,没有以语言的方式存储起来,大脑左半球就不可能提取它。结果就可能是你感到伤心,但却说不出原因。由于这是一种令人不适的认知困境,因此大脑左半球会试图用语言来解释这种悲伤(毕竟,语言是它的主要工作)。然而,由于大脑左半球并不具备所需的充足资料,所以它的解释可能完全是错误的!

  Gazzaniga, M.S.(1985).The social brain.New York:Basic Books. 但是对于这种观点有另外的反对意见,它的领军人物是: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生物心理学家杰瑞·利维(Jerre Levy)一直在努力消除有关人具有两个功能独立的大脑的观念,并在这方面处于最前沿。

  3.另外对割裂脑实验的严谨性有些质疑:

例如,1998年,法国的一项研究(Hommet & Billard,1998)对斯佩里和加扎尼加的研究基础提出质疑,认为切断胼胝体难以把大脑分成两半。法国的这一研究发现,对于一种天生就没有胼胝体的孩子(一种罕见的脑畸形),信息仍可以在他们大脑的两半球之间传递。研究者推断,这些孩子脑内一定存在着除胼胝体以外的其他形式的重要连接方式。在割裂脑患者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皮层下联系现在还不清楚。

  Hommet, C., & Billard, C.(1998).Corpus callosum syndrome in children.Neurochirurgie, 44(1),110-112.

  4.一个扩展的结论:

在将加扎尼加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时需要特别注意(Alferink & Farmer-Dougan,2010)

  Alferink, L., & Farmer-Dougan, V.(2010).Brain-(not) based education: Dangers of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application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Exceptionality,18, 42-52.

二、研究3:双生子实验:

  1.实验作者及原始论文内容:

托马斯·鲍查德(Thomas Bouchard)、大卫·莱肯(David Lykken)

  ouchard, T., Lykken, D., McGue, M., Segal, N., & Tellegen, A.(1990).Sources of human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The Minnesota study of twins reared apart.Science, 250, 223-229.

鲍查德和莱肯从1983年便开始鉴定、寻找这类双胞胎并将他们集中起来,他们最终找到了56对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MZA)。

  表1—1显示了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MZA)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性,也包含了共同养育的同卵双胞胎(MZT)在该方面的测量结果。

表1—1 同卵双胞胎(MZT)在某些特征上的相关系数(r)的比较*

  2.基因与环境:

鲍查德和莱肯研究的基本假设是,人的特性是由遗传和环境的综合影响决定的。所以,当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时,其差异更多地来自遗传,反之亦然:一方面,对某些特性而言,如果环境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则遗传的影响就较小,例如,在美国,大多数儿童都有机会学习骑自行车,这就意味着对所有儿童而言,环境的作用几乎是很相近的,所以在骑车能力方面的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美国,人们在食物偏好上的不同,似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多,因为在童年和整个人生中,各人所接触的食物或口味有很大不同,因此,几乎没有给遗传因素留有发挥其作用的余地。在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即他们认为人格更像是骑自行车,而不像是对食物的偏好。

  事实上作者整本书所阐述先后天纷争( Nature vs. nurture ),似乎在说Behavior = Genes + Environment ,但这种观念已经相当落后于时代,更像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观念,但为了科普的必要性,作者这样写问题也不大(我觉得另一个可能是作者并非这个细分领域——行为遗传学的工作者)。

  上一个被淘汰的观念是环境、基因交互影响论,即 genotype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G x E) 理论。前段时间 Natuer 刊登了一篇两性无差异而提出的另一套观念令人诟病,中立方的 Larry Cahill 发文反驳:

  https://quillette.com/2019/03/29/denying-the-neuroscience-of-sex-differences/

  另贴一篇文章介绍行为遗传学的纷争: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ajpy.12240

实际上,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与他所继承的基因相比,其作用是很小的。而大多数家长不愿意听信这些,这是可以理解的。

  这让人想起一本书:教养的迷思,上个世纪对很多育儿经有效性的反驳,目前看来当初 Judith Harris 无疑是正确的

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具有丰富的情感,人们常认为这是前者的父母对孩子比后者的父母更亲切慈爱的结果。换言之,情感丰富的孩子来自富于情感的环境。每当对这种假设进行研究时,总能发现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的确,情感丰富的孩子从他们父母那儿得到了更多的爱。然而,鲍查德和莱肯认为,事实上,“感情丰富性”方面的差异是由遗传决定的,所以有些孩子一出生就比别的孩子情感更丰富。与别的孩子相比,他们这种与生俱来的行为倾向,使其能够对父母的爱作出更主动的反应,这在某种意义上就强化了其父母的行为。正是这种反应引起了父母充满爱心的行为。

  这在Pinker 的《白板》中也有论述,很多证明育儿经有效性的实验都忽略的一个问题: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可能不是他们自己的育儿技巧导致的,而是孩子对他们的影响。譬如,天生更顽劣的孩子可能导致父母失去耐心,天生安静的儿童更能得到父母的关注。

  换而言之,因为忽略基因的影响,父母与孩子相处模式的因果关系可能搞反了。

研究者把研究内容更直接地指向一些影响人一生的、稳定的人格特质(Bouchard,1994,Loehlin,1992)。这些研究和其他一些研究的结果表明,人们在外倾—内倾(开朗大方或腼腆内向)、神经质(承受高度焦虑或具有偏激的感情反应的倾向)和自觉性(个人的干练、负责任和考虑问题的全面程度)等特性上的变异可以更多地(65%)以遗传差异而非环境因素来解释。

  ouchard, T.(1994).Genes,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ity.Science, 264(5166),1700-1702.

  Loehlin, J.(1992).Genes and environment i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就像某本书在谈论双生子研究的影响时说:这个实验证明,先天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可能比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所有人认为的都大。

  3.对双生子研究的批评:

对鲍查德和莱肯研究的批评意见体现在多个方面(见Billings et al.,1992)

  illings, P., Beckwith, J., & Alper, J.(1992).The genetic analysis of human behavior: A new era?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35(3), 227-238.

此外,一些研究者对双生子研究的“相同环境假设”(equal environment assumption)方面提出了批评(例如Joseph,2002)。这些争论认为鲍查德和莱肯有关遗传影响的许多结论都源于这样一个假设:共同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生长环境是相同的。这些批评家认为这个假设是无效的,与同卵双生子相比,异卵双生子受到的对待是非常不同的。他们对使用双生子这种研究方法去研究基因影响因素提出了质疑。然而,也有一些文章反对这种批评,并且支持“相同环境假设”(例如,Kendler et al.,1993)。

  Joseph, J.(2002).Twin studies in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Science or pseudoscience? Psychiatric Quarterly, 73, 71-82.

  Kendler K., Neale M., Kessler R., Heath A., Eaves L.(1993).A test of the equal environment assumption in twin studies of psychiatric illness.Behavioral Genetics, 23, 21-27.

  4.后续的进展:

在1999年,鲍查德评价了明尼苏达双胞胎研究档案上所有有关“先天—后天”的研究证据(Bouchard,1999)。他总结道,从整体上看,在人格中40%的变异和智力中,50%的变异都以遗传为基础。

  ouchard, T.(1999).Genes,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ity.In S.Ceci et al.(Eds.), The nature-nurture debate: The essential readings, pp.97-103.Malden, MA: Blackwell.

其中有些饶有趣味的新研究已将人的复杂特性和行为,比如爱情、离婚和死亡等作为研究对象,而以前很少有人会认为这些特性受到遗传的影响(见明尼苏达双胞胎家庭研究,2007)

  Minnesota Twin Family Study (2007).What’s special about twins to science? Retrieved March 10, 2007 from http://www.psych.umn.edu/psylabs/mtfs/special.htm.

三、研究5:婴儿的注视偏好

  1.原始文献及其内容:

  Fantz, R.L.(1961).The origin of form perception.Scientific American, 204(May), 61-72

  婴儿的视觉偏好变化:

大约8周开始,相比于条纹,婴儿更喜欢靶心;相比于扁平的正方形,婴儿更喜欢棋盘。这种时间上的延迟意味着婴儿出生后的2个月可能发生了学习,或者说脑和/或视觉系统的成熟导致了这些变化。 范茨的团队给49个婴儿(4天~6个月)呈现3个大小一样的椭圆盘。一个画有面孔特征;一个有面孔特征,但被打乱;第三个为控制盘,是一个在一段有黑色填充的椭圆盘,该椭圆盘的黑色面积与其他的两个椭圆盘黑色面积相同(如图2—2)。资料来源:Fantz,1961 P.72。 婴儿对面孔特征的椭圆盘表现出有较高的兴趣,与图2—2中的b相比,婴儿喜欢a;与c相比,更喜欢a和b,并且专心地凝视它们,几乎忽视了控制盘。所有年龄段的婴儿的这种偏好强度都相同

  2.后续拓展:

  上面的婴儿视觉偏好实验重要的并不是它的结论,而是它采用的研究方法,它开启了运用“婴儿注视时间”这种手段来验证婴儿的偏好的先例

在婴儿认知领域,一些世界领导级研究者,如伊利诺伊州大学的婴儿认知实验室的芮妮·贝拉吉恩(Renee Baillargeon)和哈佛大学发展研究实验室的伊丽莎白·斯佩克(Elizabeth Spelke),在许多研究(见Talbot,2006,作为这项研究的回顾)中大量运用了范茨的偏好注视的研究方法。

  Talbot, M.(2006, September 4).The baby lab.The New Yorker, 82(27), 91-101.

  引用这段是为了标注几位大佬:Renee Baillargeon、Elizabeth Spelke

也许对于范茨的研究最重要的延伸,要归于堪萨斯大学的弗朗西斯·霍洛维茨(Frances Horowitz)。他发现,除了偏好注视,婴儿会对一遍一遍看相同的刺激感到厌烦(Horowitz,& Paden et al.,1972)。当你给婴儿呈现一个新的视觉图片(例如在范茨的研究中使用的图片)时,他们会在一段时间内注视它,但如果相同的刺激重复呈现时,婴儿的注视时间会减少,这就叫作习惯化(habituation)。如果变换图片,他们似乎又有了兴趣,且注视时间变长,这种反应叫作去习惯化(dishabituation)。

  Horowitz, F.D., Paden , L., Bhana, K., & Self, P.(1972).An infant-controlled procedure for studying infant visual fixation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7, 90.

  放这个研究,是因为我一直听说过在区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认知时,人们偏好那些新的刺激,忽略旧刺激,也许就是这篇paper首先验证的吧

  而且很多中文翻译这个效应时,会用婴儿“惊讶指数”来说....

四、研究6:REM眼动睡眠的发现

  1.原始文献方面不重要,提一些重要的拓展:

一项最近的研究发现,人们在NREM睡眠中做梦的次数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多(Suzuki,et al.,2004)。

  uzuki, H., Uchiyama, M., & Tagaya, H., at al.(2004).Dreaming during 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in

另一项研究与迪蒙特和阿瑟瑞斯基的基本研究主张相关,认为在REM睡眠阶段,人们会发展出一种前意识,即意识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大脑的基本组织形式(Hobson,2009)。这种大脑基本形式的发展从出生前一直持续到整个儿童时期。霍布森在研究中提出,早期的REM睡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实世界的虚拟模型,这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任务。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两个现象:为什么婴儿比成人会有更多的REM睡眠?为何人类的大脑每晚总是维持最少数量的REM睡眠?

  Hobson, J.(2009).REM sleep and dreaming: Towards a theory of protoconsciousness.Neuroscience,10, 803-813.

  uzuki, H., Uchiyama, M., & Tagaya, H., at al.(2004).Dreaming during 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in the absence of prior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Sleep, 27(8),1486-90.

  哇,这个假设好厉害.....需要看看

五、研究7:人类分类能力探究实验

  1.原始文献及其内容:

  Rosch, Eleanor.H.(1973).Natural categories.Cognitive psychology, 4, 328-350.

这些研究领域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就是概念(concepts)。

  这个内容让我想起来《心理学与生活》中谈到的一个概念叫“元记忆”——参见:心理学与生活 第八章记忆

认知心理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是:关于物体分类的知识是从哪儿获得的?在1970年之前,被普遍接受的传统或“经典”观点认为,分类是我们所使用语言的功能。换句话说,类别的存在是由于我们有相对应的词汇。

  直觉上如此的

她提出,分类并不是来自于语言,而是天然存在的,与人类知觉的生物能力有关。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埃莉诺·罗施(Eleanor Rosch)

罗施认为,对于一个物体是否符合某一类别,大部分情况下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我们的心理类别的边界是很模糊的。我们通过将物体与原型进行比较来确定其是否属于某一个类别。同时,她认为就算某种语言没有关于某一类别的词汇,那么这一类别仍然是存在的,并且具有心理现实性

  这个观念同样参见:心理学与生活 第八章记忆 第15.16条关于原型(prototype) 和图式 的探讨

之前普遍认为语言产生了概念,而这种观点不仅仅受到了挑战,而且与之前的观点相反,语言中的概念是围绕着自然存在的类别而形成和发展的。 这就意味着,物体(自然的或人工的)是通过将其与相应类别的原型相比较,是否符合原型来分析和分类的,而不是通过审视其是否符合一般的语言定义来判断是否属于某个类别。 正如我们之前提及的,根据严格的语言学定义,物体的类别之间应该是有明确的界限的,然而罗施认为概念之间并不存在清晰、明确的界限。相反,概念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甚至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Rosch,1975)

  Rosch, E., & Mervis, C.B.(1975).Family resemblances: Studi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Cognitive Psychology, 7, 573-605.

  2.但是也有研究支持“概念来自于语言”的观点: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虽然罗施的原型理论看起来是有效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彻底放弃了概念严格的语言学定义。另外一个亚文化群体被试的研究,发现对于概念的学习看起来并不是基于概念的原型,而依赖的是语言的线索(Tylenet al.,2010)。

  Tylen, E., Weed, E., Wallentin, M., Roepstorff, A., & Frith, C.(2010).Language as a tool for interacting minds.Mind & Language, 25, 3-29.

事实看起来可能是当我们需要概念的准确描述时,我们会使用概念的语言学定义。之前提到的水果类别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有人问你:“你想要一个水果吗?”你不会想到你脑中关于水果的原型,例如苹果、桔子或香蕉。如果当你回答了“是的”而给了你一个松果的时候(虽然松果是松树的果实),你可能会表现得很惊讶。然而,在特定的情境下,水果准确的语言定义也是有用的。例如,当你在大自然中漫步的时候,遇到了不常见的植物,并且结了奇怪的果实。即使这些果实与你脑海中水果原型一点都不相似,而你关于水果正式的语言学定义可能会让你说出:“这株植物结了水果。”

  这个解释让我想起了心理学与生活 第八章记忆 第15条中最后谈到的“ 人们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某一基础水平上”,水果往往是我们普通人对话中适用的较一般的“基础水平”概念

六、研究8:催眠是一种心理暗示,而不是另外的一种意识状态

  1.主要观点:

这些成果支持了斯潘诺斯( Nicholas Spanos )等人的观点,反驳了希尔加德的论点(以及人们的普遍看法)——催眠是一种独特的意识状态 斯潘诺斯宣称,大多数相信催眠的人,也恰恰容易使他们产生典型的催眠行为。他进一步提出,用于诱发和研究催眠的方法能加强这种信念。他举了三个研究实例,这些例子都证明人们之所以在催眠状态下做出某种特定行为,是因为他们相信催眠就应该是那样,而不是因为催眠改变了他们的意识状态。 斯潘诺斯又一次对痛觉缺失的催眠性解释予以驳斥,并提供证据证明,在催眠时被试疼痛感的降低是他们动机和期望作用的结果。 评价斯潘诺斯的研究时,必须记住他的目的不是要证明催眠现象是不存在的,而是要证明催眠影响的行为是一种由较高的动机和目标驱动的社会性行为,而不是意识状态的改变或者催眠是一种独特的意识状态

  2.总结与展开:

有一点已经被大多数行为科学家所接受,即人不可能违背自己的愿望而被催眠。并且,在催眠状态下,被试不会做出他们认为是反社会的行为,也不可能表现出超人的力量或耐力 另一项研究引用斯潘诺斯的催眠理论,对有些心理治疗师在咨询实践中的行为提出批评。这些治疗师常诱导来访者回忆出表面上“被压抑的”自己过去遭受性虐待的记忆(Lynn et al.,2003)。作者认为,催眠以及其他有争议的治疗技术可能会歪曲记忆,甚至创造出受虐待的记忆。实际上,这些记忆中的事情可能从来没有发生过,特别是在儿童早期的经历中

  Lynn, S., Loftus, E., Lilienfeld, S., & Lock, T.(2003).Memory recovery techniques in psychotherapy: Problems and pitfalls.Skeptical Inquirer, 27, 40-46.

七、研究9 :巴普洛夫的狗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应用范围: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也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被人们普遍接受,并且这一理论自巴甫洛夫的研究之后,一直未曾改变。它可以解释和说明许多人类行为,包括:恐惧症从何而来;你为何不喜欢某种食物;什么是你情绪的来源;广告是如何发生作用的;为何在面试或考试前你会感到焦虑;是什么引起你的性欲,等等。下面将讨论几项有关这一理论的研究。 应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一个潜在的重要研究领域是行为医学。有证据显示,应用巴甫洛夫原理可以改变免疫系统的活动。

  比如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解释,为何吸毒的人在他们不熟悉的场所吸毒时往往有生命危险?因为在人们对毒品的抗性随着他们吸的越多,抵抗能力越强,当在平时的地方吸毒时,他们会有潜意识的准备过程,当要吸毒时,免疫系统会陡然升高。而在不熟悉的场所,却没有这个准备过程,猛然吸入和平时一样甚至更高剂量的毒品,就中招了....

  2.最近的一项研究:

最近一项尤其引人注目的研究发现,个体在建立和消除条件反射时的心理状态对治疗经典条件性的非理性恐惧(恐惧症)会产生影响(Mystkowski等,2003)。研究者运用脱敏技术对害怕蜘蛛的被试进行治疗,其中一些被试在摄取咖啡因后接受治疗,而另一些则在摄取安慰剂后接受治疗。一周后,所有的被试接受重测——一些被试摄取咖啡因,而另一些被试摄取安慰剂。那些在治疗阶段摄取安慰剂而在后测中服用咖啡因的被试,以及那些在治疗阶段服用咖啡因而在后测中服用安慰剂的被试,均再次表现出恐惧反应。换言之,刺激特性的改变,减小了消除症状的效果。然而,对于那些在治疗阶段和后测阶段中都处于相同药物条件下(咖啡因或安慰剂)的被试来说,他们对蜘蛛的恐惧反应则持续降低

  Myskowski, J., Mineka, S., Vernon, L., & Zinbarg, R (2003).Changes in caffeine states enhance return of fear in spider phobia.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1, 243-250

  有趣....可以说是脱敏技术的局限性吗?

八、研究11:斯金纳“迷信的鸽子”

  1.“迷信行为”

有一项研究比较了两种强化类型在迷信形成中的作用(Aeschleman,Rosen,& Williams,2003)。行为的后果是得到一些你想要的东西(例如金钱﹑食物或赞扬),属于正强化;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掉你不喜欢的事物来进行奖赏(例如可以不做家庭作业或避免疼痛)。该研究发现,更高水平的迷信行为(对非偶然事件的有意控制)是在负强化下的条件下形成的,而非正强化下产生的。

  Aeschleman, S., Rosen, C., & Williams, M.(2003).The effect of non-contingent negative and positive reinforcement operations on the acquisition of superstitions behaviors.Behavioral Processes, 61, 37-45

  这也许就是“神医”横行的原因吗?为何很多病人迷信,是因为很多庸医用安慰剂效应的幌子消除了他们的痛苦(负强化),让他们感觉好了些?

迷信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不健康的吗?绝大部分心理学家相信,尽管从定义上讲,迷信行为并不会导致你想要的结果,但它们还是有积极的功能的。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迷信行为经常能产生一种力量感和控制感。有趣的是,从事危险职业的人比其他人更加迷信。有时候,由迷信行为带来的力量感和控制感能降低人们的焦虑,增强其信心和勇气,进而提高成绩。

  从事危险职业的人比其他人更迷信....嗯,电影里生离死别时往往有亲吻十字架的画面,是对这一事实的演绎?

九、研究12:班杜拉波比娃娃实验

  1.班杜拉对心理学的贡献:

在过去45年间,这项研究为数百项关于现实生活中的暴力或媒体暴力对儿童影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若要了解班杜拉及其对心理学的贡献,可参见Pajares,2004)。

  ajares, F.(2004).Albert Bandura: Biographical sketch.Retrieved March 10, 2007, from Emory University, Division of Education Studies Web site: http// des.emory.edu/mfp/baandurabio.html.

  2.后续扩展:

也许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媒体暴力对儿童的影响效果会持续到成年期(Heusmann et al.,2003)

  Huesmann, L.R., Moise, J., Podolski, G.P., & Eron, L.D (2003)Longitudinal relations between childhood Exposure to media violence and adultaggression and violence:1977–1992.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9(2), 201–221.

十、研究13:罗森塔尔德“皮革马利翁效应”实验

  1.期望效应:

所有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实验者可能总是期望,在经过他或她的科学处理后,一名或一组被试与其他人相比就会产生某种特殊的行为。有时,这些行为只不过是实验者自己有倾向性的期望所导致的结果,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如果事情果真如此,那么实验便是无效的。这种对心理学实验效度的影响被称为“实验者期望效应”(experimenter expectancy effect)。

  另一个与之相对的是“被试的期望效应”,又叫安慰剂效应

  2.罗森塔尔德的学校实验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这项早期的研究中,研究者得到了两个主要的研究发现:一是已在正式实验室情境中被证明了的期望效应,也会在非正式的现实生活情境中起作用;二是这些作用在低年级中表现得更明显,而在高年级中几乎不存在。

  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很多种,你可以想想,我并没有引述书中谈的很多种说法。对于不同的解读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但请你至少能够找出三种以上解释这个现象的。

  不要盲信一种解释

  3.元分析对期望效应的回顾:

2002年,罗森塔尔本人利用元分析的方法对有关期望效应的文献进行了回顾 他向我们说明了“心理学研究者、学校教师、法官、企业主管、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期望如何能够在不经意间影响被试、学生、陪审团、雇员和患者的反应”(Rosenthal,2002,P.839)。

  Rosenthal, R.(2002).Covert communication in classroom, clinics, courtrooms, and cubicles.American Psychologist,57, 839-849.

  4.支持政治正确的研究:

有一篇观点颇为犀利的论文引用了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研究,研究者考察了教师把学生送到心理学家那儿接受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的问题(Andrews,Wisniewski & Mulick,1997)。研究者发现,教师让班级中非裔美国学生去进行发展性障碍评估的比率明显高于班里的白人学生。另外,教师把在教室里发生的问题以及在运动场上的行为问题更多地归咎于男生,较少归咎于女生,其间相距悬殊。研究者认为,不同组别的学生所表现的差异更多地是由教师期望的不同所致,而不是个体之间真实存在的差异。

  Andrews, T., Wisniewski, J., & Mulick, J.(1997).Variables influencing teachers’ decisions to refer children for schoo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services.Psychology in Schools, 34(3),239-224.

  那个更多归咎于男生,更少归咎于女生的现象,我觉得可以用到反驳一些性别女性主义(gender feminism) 的观点

  5.罗森塔尔德的学校实验还导致了对智力测试的改革:

这些方法与以往简单地将一般智力分数命名为IQ的陈旧的、局限性的方法大不相同(参考Benson,2003)

  enson, E.(2003).Intelligent intelligence testing: Psychologists are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intelligence and how to test it[Electronic version].Monitor on Psychology, 34(2), 48.

十一、研究14: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1.对该理论的批评:

常见的一种反对观点指出,加德纳提出的八种智能并不能真正区分人类的智能,而仅仅是对人类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描述,它们包含在本文开篇讨论的一元(g)智力理论中(Morgan,1996)

  Morgan, H.(1996).An analysis of Gardner’s theory of multipleintelligence.Roeper Review,18, 263-269.

另一种批评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存在很多内在矛盾,以至于过于含糊,难以证明其准确性(Klein,1998)。此外,克莱因(Klein)还认为,正是由于这种模棱两可,MI理论被当成一种“便利工具”来解释几乎所有的认知活动,使其根本不需要证明也不会受到反驳。

  Klein, P.(1998).A response to Howard Gardner: Falsifiability, empirical evidence, and pedagogical usefulness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ies.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3,103-112.

另外,有些研究者的争论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认为加德纳没有进行足够严谨的科学研究来证明这些智能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则质疑MI理论运用到实际情境中的有效性。

  2.扩展:

另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是桑德拉·贝姆(Sandra Bem)的双性化研究 研究发现,人们对自身智能的评价与其性别认同有关(Rammstedt & Rammsayer,2002)。研究者让被试对其自身各项智能进行评价,并同时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测定他们的男性化、女性化以及双性化的程度。经过分析发现,被试不仅在逻辑-数学智能(男性化)和音乐智能(女性化)上表现出了性别差异,而且男性对自我男性化、女性化或双性化的认同显著地影响着他们对自身各种智能水平的评价

  Rammstedt, B., & Rammsayer, T.(2002).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estimated intelligence and their relation to gender-role orient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16, 369-382.

十二、研究15:老鼠的“认知地图”实验

  1.一个有趣的扩展:性激素水平与认知地图能力

贝尔和索西亚(2004)探讨了人类的性别和性激素水平与他们沿着指定路线前进的能力之间的关系。设想一下,你正在沿着一条路从A处走向B处。走在路上,你会产生很多与周围环境相关的表象,比如一些明显的路标和沿途中令你感兴趣的地方。同时,在出发时,你会有一个整体的方向感。如果要求你指出其中的一些心理表征,你可能会指认那些正确的位置,而不是其他的。换句话说,你已经建立起一幅属于你自己的认知地图,但它很难成为完美的。贝尔和索西亚要求这些被试完成类似的任务,结果发现性激素中最主要的睾丸素含量越高,越能显著地提高这些指向任务的准确性,这使我们较清晰地理解了被试在环境经历中形成的认知地图。

  ell, S., & Saucier, D.(2004).Relationship among environmental pointing accuracy, mental rotation, sex, and hormones.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6(2), 251-275.

  这让我想起男性变性后空间旋转能力下降,而女性变性后空间旋转能力上升的说法

十三、研究16:虚假记忆实验

  1.原始文献及其作者:

  Loftus, E.F.(1975).Leading questions and the eyewitness report.Cognitive Psychology, 7, 560-572.

华盛顿大学的伊丽莎白·罗夫特斯(Elizabeth Loftus)是记忆研究领域中的卓越研究者之一。

  2.后续进展:

研究表明,一些常见的、听起来没有问题的提问,如“那家伙的枪是什么样的?”或“逃逸的汽车停在哪儿?”等,无论枪或逃逸的汽车是否真正存在,这样的提问都会提高目击者记住它们的概率(Smith & Ellsworth,1987)。

  mith, V., & Ellsworth, P.(1987).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eyewitness accuracy: Leading questions and communicator expertise.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2, 294-300.

  3.关于咨询师唤起的早年性侵记忆问题的争论:

其中争论的一方声称自己在过去的生活中曾经被虐待,且通常是性虐待,但他们只是在最近的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才记起了自己的受虐经历,因为这些创伤性记忆已经被压抑到他们的潜意识中去了。另一方面的争论是关于那些被谴责为施虐者的人,他们坚决否认,并认为这些记忆既可能是幻觉,也可能是通过治疗过程灌输给他们的(参见Garry & Loftus,1994,对该争论的回顾)

  Loftus, E., & Ketcham, K.(1994).The myth of repressed memories: False accusations and allegations of sexual abuse.New York:St.Martin’s Press.

罗夫特斯观点中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实验证据反复证明了创伤性记忆往往是我们记得最清楚的部分。

  罗夫特斯认为这些“早年性侵记忆”很可能是虚假记忆

不难想象,罗夫特斯关于被压抑的和被恢复的记忆的见解并非没有招致批评(参见Spitzer & Avis,2006;Steinberg,2000)。毕竟,她对压抑力量的否认直接否定了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观点

  itzer, B., & Avis, J.M.(2006).Recounting graphic sexual abuse memories in therapy: The impact on women’s healing.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1(3),173-184.

  teinberg, M.(2000).The stranger in the mirror.Psychology Today, 33, 34.

  在我这篇评论的第六条下,也就是催眠那个研究里,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十四、研究17:哈洛的铁丝母猴实验

  1.扩展研究:

其中有一篇研究探索了那些处于孤独生活情境下的成年人的社会隔离(缺乏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有意义的社会联系)和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Cacioppo & Hawley,2003)。研究结果表明,与那些拥有健康社会交际的人们相比,缺乏交际的人会觉得日常的生活事件压力更大,患上高血压的风险更高,在受伤后治疗恢复得更缓慢,睡眠也较为不好。

  Cacioppo, J., & Hawkley, L.(2003).Social isolation and health with an emphasis on underlying mechanisms.Perspective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46, S39-S52.

  2.对哈洛的实验的结论的补充:

研究已证明,母婴之间的肌肤接触(有人将这形象地比喻为“袋鼠式的照顾”)对早产婴儿的存活和发展以及母婴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Feldman & Eidelman,1998)。

  Feldman, R., & Eidelman,A.(1998).Intervention programs for premature infants: How and do they affect development? Clinics in Perinatology, 25(3), 613-629.

十五、研究18:让.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1.客体永久性:

他以实验证明,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是人在8个月大的时候才开始发展的。

  指皮亚杰

芮妮·贝拉吉恩(Renee Baillargeon)和她的助手采用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注视偏好(研究5中具体论述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提出),证明了在两个半月大的婴儿头脑中已经出现了客体永久性概念的最初形式(Aguilar & Baillargeon,1999;Baillargeon,1987)

  Aguilar, A., & Baillargeon, R.(1999).2.5-month-old infants′ reasoning about when objects should and should not be occluded.Cognitive Psychology, 39(2),116-157.

  aillargeon, R.(1987).Object permanence in 3-and-a-half-and 4-and-a-half-month-old infant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3, 655-664.

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婴儿的睡眠与其客体概念的发展有关(Scher,Amir & Tirosh,2000)。这种关系是,在同年龄组(9个月)的婴儿中,客体永久性概念水平较高的婴儿比水平较低的婴儿睡眠状况要好。

  cher, A., Amir, T., & Tirosh, E.(2000).Object concept and sleep regulation.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91(2), 402-404.

  咦,这个说法让我想起本文的第四条下,研究6里那个婴儿REM睡眠阶段是构建意识的前期准备的说法

十六、研究19:柯尔伯格道德理论

  1.孕妇饮酒与儿童道德:

一项基于柯尔伯格理论的研究调查了妇女在怀孕期间酗酒对其孩子道德发展的影响(Schonfeld,Mattson & Riley,2005)。怀孕期间酗酒抑制儿童智力发育已有十分明确的证据,这项研究也发现那些在出生前接触酒精的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成熟度低于对比组

  chonfeld, a., Mattson, S., & Riley, E.(2005).Moral maturity and delinquency after prenatal alcohol exposure.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 66(4), 545-554.

  2.后续:

在行为科学领域内针对柯尔伯格的研究工作所展开的对话和争论持续至今(例如,Goodwin & Garley,2010),且明显呈现出继续下去的迹象。

  Goodwin, G.P.& Darley, J.M.(2010).The perceived objectivity of ethical beliefs: Psychological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y.Review of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1,161-188

十七、研究20:兰格的控制力实验

  1.控制力也可能是一种进化中被选择出的能力

2010年,一项名为“生而选择:控制感需求的起源和意义”的研究提到,人类对周遭环境的控制能力、对行为结果进行个人选择的感知能力,不仅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价值,而且有可能是一种生物本能(Leotti,& Ochsner,2010)

  Leotti, L., Iyengar, S., & Ochsner, K., (2010).Born to choice: The origins and value of the need for control,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4, 457-463.

换句话说,能够做出选择、并对环境进行控制的早期人类更有希望生存下来,并将这种“控制基因”传递给下一代。这种基因传递的模式直到今天依然在继续。研究发现,当人们失去选择的机会和控制力时,就会产生压力。

十八、研究21:性动机研究

  1.

在此,要想从每年参考马斯特斯和约翰逊早期研究的出版物中寻找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并将其罗列出来,这似乎是不可能的。这些出版物涉及的范围很广,从有关性的核心教科书(参见Hock,2007;McAnulty & Burnette,2004)到在心理学和性行为杂志中处于前沿的文章

  Hock, R.R.(2007).Human sexuality.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McAnulty, R.D., & Burnette, M.M.(2004) Exploring human sexuality: Making healthy decisions, 2nded, Boston: Pearson Allyn & Bacon.

  2.扩展:

该研究发现性反应的生理表现(唤起、阴道润滑、高潮)与被调查者的性烦恼之间并没有较高的相关:“总体上讲,与女性性生理反应障碍相比,在性交过程中缺乏幸福感和负性情绪体验会对女性的性困扰起到更加决定性的作用。虽然我们没有男性在此方面的直接对应数据,但我们可以预测该模式会有不同,对男性而言,生殖器的反应会更加重要。”(Bancroft et al.,2003,P.202)

  ancroft, J., Loftus J., & Long J.(2003).Distress about sex: A national survey of women in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s.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2,193-208.

  我觉得这跟我经常引用的那个两性之间的性规范不同的文献: “女人和男人的性规范有极大的不同,女人的意图一般最后都是允许性交,但事先他们都会轻微的抵抗。很少的女性(大约5%)报告说有象征性抵抗,但大约有60%的男人说他们至少经历过一次象征性抵抗(Marx & Cross,1995)。这两个数字的差别可能就包含了许多约会强暴的情况。”

  这都可以说明两性在性差异之间的不同

十九、研究22:人类表情的共识实验

  1.关于作者:

在面部表情研究领域,保罗·埃克曼(Paul Ekman)是站在最前沿的卓越研究者

  2.面部表情与说谎:

埃克曼还把自己的研究领域扩展到对欺骗的研究,他还探索面部表情与形体表情如何泄露说话者本人是否在撒谎的信息。他的发现表明,仅观察说话人的面部表情时,人们正确判断说话人在说谎的水平大约略微高于随机水平;然而,在主试允许被试观察某人的整个身体时,被试的正确判断率将大大提高。这表明,人的整个身体或许比单独的面部表情更能提供与某种心理状态相关的线索(参见1985年埃克曼对此问题所做的详细讨论)。

  Ekman, P.(1985).Telling lies.New York: Norton.

二十、研究23:脑扫描测谎

  1.原始文献及内容:

  Ross, P.(2003, August 11).Mind readers.Scientific American, 289(3), 74-77.

fMRI扫描的发现是清楚的。如你所见,在图6—2中,讲真话的被试只运用了一个脑区(前扣带回)。然而,在撒谎条件下,两个区域(前扣带回和背侧前额叶皮层)活动了起来。 6—2 讲真话和撒谎被试的fMRI扫描结果

  2.令人震惊的扩展:

2012年,一项也许是最令人惊讶的fMRI结果出现了,它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加兰特fMRI实验室(Gallant fMRI Laboratory at U.C.Berkeley, California)。在fMRI扫描室中,给被试呈现电影片段。运用新的电脑软件,研究者得以重建扫描过程中被试所观看过画面的图片,图片虽然模糊却具有极为典型的特征。如图6—3所示,对照电影截图,你会发现这项技术和真正的读心术有多么接近。 图6—3 电影截图及其fMRI扫描下的重制图

二十一、研究24:认知失调理论:

  1.

一项有趣的研究发现,仅仅是由于观察到你喜欢或是尊敬的人做出与你的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你就会体验到认知失调,并改变你自己的态度,完全不需要亲身参与(Norton et al., 2003)。作者把这个过程称为替代性失调(vicarious dissonance)。在这项研究中,大学生在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上听到一些与他们态度相反的演讲(关于增加大学学费的问题)。其中一些大学生,听到的关于支持增加大学学费的言论是来自于他们自己学校(“内群体”),另外一些人听到的言论是来自于其他大学中的学生(“外群体”)。当内群体成员提出此言论时,被试感到认知失调,而在增加学费的问题上的相反态度有所减弱

  orton, M.I., Monin, B., Cooper, J., & Hogg, M.A.(2003).Vicarious dissonance: Attitude change from the inconsistency of other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 47-62.

二十二、研究26:性别认同

  1.作者及其主张:

桑德拉·贝姆(Sandra Bem) ,她向当时盛行的性别观念发起了挑战,当时人们认为健康的性别认同应该表现为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其生物学性别的社会期望。而贝姆提出,一个更协调的人可以有效融合男性化和女性化两种行为,实际上比那些性别类型极度男性化或极度女性化的人更快乐、适应性更好。 本文解释了贝姆开发测量性别特征量表,即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的理论基础和设计过程。 贝姆在性别角色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她应用其理论和研究对性别不平等问题进行辩论,并在其1994年出版的著作《性别透镜》(The Lense of Gender)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近期,她又开始关注婚姻、家庭以及儿童抚养的复杂问题,并出版了《一个不寻常的家庭》(An Unconventional Family,1998)一书。

  2.扩展:

有一项研究考察性别特征如何影响人们对处在领导地位的男女的看法(Ayman & Korabik,2010)。

  Ayman, R.& Korabik, K.(2010).Leadership: why gender and culture matter.American Psychologist,157,157-170

二十三、研究27:A型人格与心脏病

  1.可能解释:

现在你可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A型行为模式会引起冠心病?”最为人们接受的一种理论回答是,A型行为者面对应激事件时,比非A型行为者的生理唤醒强度更高。这种极端唤醒状态致使身体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等激素,同时也提高了心率和血压。久而久之,这些对压力的过度反应会损害动脉,并进而导致心脏病(Matthews,1982)。

  Matthews, K.A.(1982).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Type A behavior pattern.Psychological Bulletin, 91, 293-323.

  2.如何打破这种关联:

人们已经开发了一些打破A型行为与相关严重疾病关联的干预方案,很大一部分是在弗里德曼和罗森曼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例如George et al.,1998)。

  Gearge, I., Prasadaro, P., Kumaraiah, V., & Yavagal, S.(1998).Modification of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 program.NIMHANS Journal,16(1), 29-35.

二十四、研究28:文化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分

  原始文献:

  Triandis, H., Bontempo, R., Villareal, M., Asai, M., & Lucca, N.(1988).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self-ingroup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 323-338.

二十五、研究29:罗森汉精神病院实验:

  1.原始文献及后续:

  Rosenhan, D.L (1973).Onbeingsaneininsane places.Science,179, 250-258

罗森汉在1973年~1975年间,在12个医院重复了这项研究。每一次他都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见Greenberg,1981;Rosenhan,1975)

  Greenberg, J.(1981, June/July).An interview with David Rosenhan.APA Monitor, 4-5.

  Rosenhan, D., L.(1975).The contextual nature of psychiatric diagnosis.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4, 442-452.

  2.反对意见:

其他研究者对罗森汉得出的结论提出了异议。斯皮策(Spitzer,1976)认为,尽管罗森汉所用的方法表明心理诊断系统是无效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通过说谎,假病人进入精神病院并不困难,因为准许入院是基于他们的口头报告(而且谁会怀疑有些人会使用欺骗的手段进入这种地方呢)。同理,你可以进入一个急救中心说自己腹痛,可能你就被诊断为得了胃肠炎、阑尾炎或胃溃疡而住院。斯皮策认为,虽然医生被欺骗了,但诊断方法并不是无效的。另外,斯皮策还指出,尽管假病人在入院后的行为正常,但是这种症状的变化在精神疾病中是常见的,也并不意味着医务人员不能诊断出欺骗行为就是无能的表现。

  itzer, R.L.(1976).More on pseudoscience in science and the case of the psychiatric diagnosis: A critique of D.L.Rosenhan’s “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 and “The contextual nature of psychiatric diagnosis.”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33, 459-470.

二十六、研究30:自我防御机制

  1.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现代观点: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针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大量的批评。特别是近50年,从科学的角度看,他的工作受到了严重的质疑。批评者们认为,他的许多理论不能被科学所检验,或者即使能被检验,也被证明是不成立的。因此,尽管没有人怀疑弗洛伊德工作的历史重要性,但当今绝大多数的心理学家对他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的性欲发展五阶段理论和人们心理问题的根源理论持否定态度 一项研究发现投射防御机制的使用与血压的降低相关(Cramer,2003)。

  Cramer, P.(2003).Defense mechanisms and physiological reactivity to str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 71, 221–244.

研究结果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些观点已经得到一些科学的验证(见Cramer,2007),而另一些被证伪,还有一些无法进行科学研究(见Fisher & Greenberg,1977,1995)。

  Cramer, P.(2007).Protecting the self: Defense mechanisms in action.New York: Guilford Press.

  Fisher, S., & Greenberg, R.(1977).The scientific credibility of Freud’s theories and therapy.New York: Basic Books.

  Fisher, S., & Greenberg, R.(1995).Freud scientifically reappraised: Testing the theories and therapy.NewYork: Wiley.

  2.投射防御机制的现实性例子:

即某些异性恋者所表现的对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的不合理的恐惧、回避和偏见,其实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反向形成,即为了避免由自我压抑的同性恋倾向引起极端的焦虑所采用的防御机制(Adams,Wright & Lohr,1996)。

  Adams, H., Wright, L., & Lohr, B.(1996).Is homophobia associated with homosexual arousal?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05(3), 440–445.

二十七、研究31:习得性抑郁

  1.一个发散:

在医院里,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都希望病人能心平气和地配合医生,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命运交到这些医学权威的手中。病人认为他们想要尽快康复,就必须完全听从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一位著名的健康心理学家曾指出,做一名“好的住院病人”意味着病人必然是被动的,而且必须放弃所有控制力。这其实是为病人创造了一种习得性无助的境况,此后即使控制力有可能对继续康复起作用,这些病人也已丧失了使用控制力的能力(Taylor,1979)。

  Taylor, S.(1979).Hospital patient behavior: Reactance, helplessness, or control? Journal of SocialIssues, 35,156–184.

  2.但挫折不一定导致抑郁:

有趣的是,近期的一个研究表明,间接地体验到创伤性事件,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一些心理获益(Swickert等,2006)

  wickert, R., Hittner, J., DeRoma, V., & Saylor, C.(2006).Responses to the September 11, 2001, terrorist attacks: Experience of an indirect traumatic ev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erceived benefits.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140(6), 565–577.

你可能会问,这种经历会产生哪些可能的益处?作者指出,另一个研究已经给出答案。在经历“9·11”事件后,个体的一系列积极特征都有所增强,其中包括感激、希望、仁慈、领导力、爱、灵性和团队合作。研究者说,那些间接目击了袭击的人在事件发生不久后报告了相似的获益,但这些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

  这些相似的获益,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得到那些“人生意义”通常短时间起作用呗

二十八、研究33:元分析测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对各种心理治疗形式更详尽的讨论参见Wood,2007

  Wood, J.(2007).Getting help: The complete & authoritative guide to self-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Oakland, CA: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二十九、研究34:系统脱敏疗法

神经症这个术语目前已有些过时,它过去常用于描述以极端焦虑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心理障碍。现在这些问题统称为“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s)。 有一项研究(Fredrickson,2000)以沃尔普的交互抑制概念为理论依据,发展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专门治疗由焦虑、抑郁、攻击和应激等消极情绪引起的健康问题。弗里德克森(Fredrickson)提出,应帮助和教会那些有这类心理问题的病人产生更多和更强烈的积极情绪,如爱、乐观、快乐、兴趣和满意,这将直接抑制消极思维。

  Fredrickson, B.(2000).Cultivating positive emotions to optimize health and well-being.Preventionand Treatment, 3 (article00001a): 1–25.Retrieved February 3, 2008, at http://www.unc.edu/peplab/publications/cultivating.pdf

  这....不是积极心理学里谈的为何我们要研究人类的积极情绪,所阐述的几个原因之一吗?!

三十、研究35:罗夏墨迹测验

  我主要关注罗夏墨迹测验的有效性:

有研究证明,许多罗夏归因于心理人格反应差异,可以很容易地为下列因素所解释:如言语能力、被试的年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甚至是施测者的人格特征(关于这些问题更详细的讨论参见Anastasi & Urbina,2007)。

  Anastasi, A., & Urbina, S.(2007).Psychological testing, 7th ed.Upper Saddle River,NJ: Prentice Hall.

对最近的心理学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发现,罗夏评定量表的效度仍然是人们研究和争论的焦点(关于这一争论的全面概述参见Woodet al.,2003;Exner & Erdberg,2005)

  Wood, J., Nezworski, M., Lilienfeld, S., & Garb, H.(2003).What’s wrong with the Rorschach? Scienceconfronts the controversial inkblot test.New York: Wiley.

  Exner, J., & Erdberg, P.(2005) The Rorschach, advanced interpretation.Hoboken, NJ: Wiley.

三十一、研究36:TAT测验

  1.依旧是关注其信效度的争议:

TAT测验最严重的信度问题是,对同类反应,不同的临床医生会给予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治疗师可以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潜意识特性加入到被试对图画的描述之中。换言之,对TAT的解释可能会变成对实施该测验的临床医生的投射测验! 心理测验领域的权威人物之一安妮·安娜斯塔西(Anne Anastasi)曾写道:“许多研究倾向于质疑投射假说,有充足证据表明两选一的方式能更好地解释个体对无结构刺激的反应。”(Anastasi & Urbinai,1996)

  Anastasi, A., & Urbinai, S.(1996).Psychological testing, 7th ed.New York: Macmillan.

该研究分析了赞比亚青少年与德国青少年对TAT的反应(Renaud & Murry,1996)。如你所想,这两个被试组在文化、信仰、受教育程度和生活经历方面都非常不同。作者发现,两个被试组对研究中所使用的五张TAT图片的意象复杂性和解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以至于作者指出,事实上使用TAT这个方法比较不同文化下人们的重要心理变量可能是无效的。

  Ackerman, S., Clemence, A., Weatherill, R., & Hilsenroth, M.(1999).Use of the TAT in the assessment of DSM-Ⅳ Cluster B personality disorder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73(3), 422-442.

  :你会发现论文年份不对,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印刷错误.....

像TAT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等投射测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是,尽管有大量的证据谴责它们信度、效度低,理论基础可能不正确,但它们仍在治疗师常用心理测验之列。事实上,临床医生仍然热衷于这些测验工具,而实验心理学家却渐渐对它们有了戒心,这成为两组不同专业的人群争论的焦点(关于此问题的综述,参见 Lilienfeld,Wood,& Garb,2000) Lilienfeld, S., Wood, J., & Carb, H.(2000).The scientific status of projective techniques.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1, 27-66.

  2.调和矛盾:

我们如何调和这一矛盾呢?对这一问题最普遍的答案是,TAT和罗夏墨迹测验通常用于心理治疗而非用作正式的诊断工具,更多的是作为临床医生与其病人早期访谈的补充。随后,治疗师们以非常个人化的方式使用这些测验以打开其与来访者的交流通道,并进入来访者若没有TAT的故事提示可能回避或隐藏的心理领域(参见Cramer,2006)。

  Cramer, P.(2006).Storytelling, narrative, and the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New York: GuilfordPress.

三十二、研究39:旁观者效应:

  一个有趣的展开

包括达利在内的一个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题为《群体思维:固有的旁观者效应》的研究,结果发现,仅仅是设想自己是群体的一员就会改变帮助行为(Garcia et al.,2002)。在这项研究中,要求被试将自己设想为群体的一员,或者是与另外一个人在一起。然后要求所有的被试为一个慈善机构捐款。想象自己是群体一员的个体比想象和另外一个人在一起的被试捐出更少的钱,而且感觉自己的个人责任更少。 Garcia, S., Weaver, K., Darley, J., & Moskowitz, G.(2002).Crowded minds: The implicit bystander effec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 843-853.

  很显然的,责任被分散了

三十三、研究40:米尔格莱姆服从实验

  1.我主要关注对本实验的批评:

另外一种批评意见主要集中于米尔格拉姆研究结果的效度方面(如,Brief et al.,1995;Orne & Holland,1968)。这一批评经常被引用的基础是认为,被试与主试间的关系不仅有信任的成分,还有依赖的成分,并且实验室对于被试来说也是一种陌生的环境,在那里表现出的服从行为并不代表现实生活中的服从行为。因此,批评者声称米尔格拉姆的研究结果不仅效度低,而且由于其效度低下,实验对被试所实施的处理也就是不适当的。

  rief, E., Collins, B., & Miller, A.(1995).Perspectives on obedience to authority: The legacy of the Milgram experiments.The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ocial Issues, 51,1–19.

  Orne, M.T., & Holland, C.H.(1968).On the ecological validity of laboratory decep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 6, 282–293.

  我认为这种批评值得提出来,另一个批评意见主要涉及伦理方面就不赘述了

  2.关于米尔格莱姆

作为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研究和职业生涯的权威评述者以及米尔格拉姆传记《电醒人心》(The Man Who Shocked the World)的作者,托马斯·布拉斯(Thomas Blass)回顾了源于米尔格拉姆早期服从实验的所有研究及其社会意义(Blass,1999;2002)

  lass, T.(2002).The man who shocked the world.Psychology Today, 35, 68-74.

  lass, T.(2004).The man who shocked the world.New York: Basic Books.

想要更详细地了解米尔格拉姆的研究工作所产生的历史影响,请参见布拉斯的网站,网址为:www.stanleymilgram.co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