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对伪心理学说不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对伪心理学说不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5 21: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对伪心理学说不经典读后感10篇

  《对伪心理学说不》是一本由基思•斯坦诺维奇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5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一):《对伪心理学说不》摘录

弗洛伊德专注于建构复杂精细的理论架构,但并没有像许多现代心理学家那样,保证这些理论建立在可靠可重复的因果关系上。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只在事后解释人类行为,但并不做事前预测(事后诸葛亮)。没有预测,也就没有给我们提供任何信息。它可以解释一切,但波普尔认为也正是这个属性使得它在科学上无用。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激发文学想象方面比当代心理学中扮演着更重要角色。
操作性定义vs本质主义者
1、本质主义者问:“某理论性概念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似乎意味着,一个词在使用之前,必须对这个词所涉及的所有潜在语言问题有一个全面而且清晰的理解。而在科学领域里,确定某概念的意义,是在与该术语有关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研究后,而非研究之前。科学家目的是解释现象,并非对措辞进行分析。
那么科学中概念的含义来自于哪里呢?“操作主义”的理念是:科学理论里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事件,这些可观察时间是可以被测量的。将概念与可观测事件相联系的是概念的操作性定义,这使概念公开化了,从个人化的感觉和直觉中分离出来,并且允许任何可测量操作进行检验。
操作性定义导致了科学的公开化,而公开化是科学的关键特征之一。
操作性定义在评估一个理论的可证伪性时很有用。
2、例如,“饥饿”定义为“胃里不好受的感觉”不是操作性定义,因为这与个人体验联系不能被其他观察者知悉。相反,设计一些可测量的食物剥夺时间或像血糖水平这样的生理指标的定义才是操作性的。同样,心理学家不同意定义“焦虑”为“不时感到不舒服”,而是要用向问卷和生理指标测量的操作性定义。
如果现在要为简单额“打字能力”下操作性定义,你要想:得打多长文章?用什么类型文章来测试?是否包含数字和公式?正确率和速度如何分配比重?寻求一个好的操作性定义迫使你做一番透彻思考
3、心理学中许多专业概念都是用日常用语来表达的,这为大量误解的传播敞开了大门。“智力”“焦虑”“攻击”“依恋”等词语当做理论性概念时如大众日常意思不同。
个例见证对证明观点毫无价值
1、 安慰剂效应:要有控制组的数据
2、 时间推移:人体有强大自愈能力
个案应该是用来阐述观点,而非用来证明观点。(让人更容易明白,更可信)
随机取样和随机分配不是一回事。大部分心理学实验没必要用随机样本,但需要随机分配。
随机取样:比如,化学家试过抽取化合物的随机样本,医学研究的老鼠猴子也不能完全代表其物种。只需要一个方便取得的样本。
随机分配:要求每一名被试被分到实验组的机会和分到控制组的机会相同。通常会用掷硬币或随机化数字表格等手段。
聚合性证据:在瑕疵中进步
如果所有实验都以同一种方式出现瑕疵,这种情况会降低我们对结论的信心,因为结论的一致性也许仅仅来源于一个特定的共有瑕疵;如果所有实验呈现出不同瑕疵,那对结论的信心会大增。不能过分argument,仅仅因为有瑕疵就否性了结论,因为即使没有瑕疵也很可能导致同样结论。(比如烟草公司常试图误导公众,暗示吸烟导致肺癌的结论只基于个别研究。相反,支持者结论的是很多聚合性证据。)
例如,流行病学调查(涉及人类的现场研究,目的在于寻求某一疾病与环境地理因素的关联)结论常是相关性的,变量之间虚假相关可能性很高;实验室研究能被高度控制,但实验对象往往是动物而非人类;临床试验能在真正医疗环境中使用人类作为被试,但仍有像安慰剂效应和医疗团队的期望效应等控制问题。三种方法都有缺陷,但如果来自不同方法的数据能聚合,就能做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研究思路
1、 先用个案研究提出假设
2、 用相关研究确认变量之间是否真正存在关联,而非巧合。
3、 证明了变量关联后,用实验法对相关变量操纵,以找到因果关系。
例子:
1、 一些心脏病医生在病人行为中发现一种稳定行为模式,包括时间紧迫感、飘忽不定的敌意等。通过对少数个案观察提出“A型人格”想法。
2、 研究者发展和检验了A型人格的操作性定义,然后大范围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A型人格和心脏病的相关性。
3、 然后研究工作就变复杂了。研究者用复杂相关技术来搜寻潜在第三变量。由于行为模式和其他传统心脏病风险(如吸烟、肥胖)存在相关,因此A型行为和心脏病可能有虚假相关。在统计上排除其他变量后,A型行为模式和心脏病之间仍有关联。
4、 最后,对变量进行操纵来证明因果关系。一些研究用动物作为被试;另外一些研究用心脏病患者做被试。被试被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接受咨询,帮助他们避免传统心脏病风险行为(如吸烟和吃高脂肪食物),另一组在接受咨询同时,还接受一个减少A型行为的训练。三年后,发现接受A型行为辅导的病人心脏病复发少很多。假设被初步证明。
5、 最近研究表明,将A型行为与心脏病之间关系说成是整体性的显得过于简单化,因为只有该概念中特定成分(如对抗性敌意)才与心脏病有关联。
总统巧合:考虑到一个人几十年生命中人际交往和各类事件的复杂性,在一个包含成千上万事件的样本空间里,找到一些相同点是非常容易的。
心理学实验能推广到“真实生活”中吗?可以!
1、 大部分心理学实验是“基础研究”,要验证心理的机制与原理,原理是普遍适用的,因此不一定要求“自然”的实验环境。一些实验属于应用型研究,是要把研究结果直接用于特定环境。这种情况下,样本的随机化、实验环境的代表性显得尤其重要。但大多数心理学实验不属于这类型。
2、 “大二学生问题”:大二学生在大量心理学研究中做被试,可推广性受质疑。反驳:1、这种质疑不能说明研究结果无效,只是需要更多研究来证明可推广性,不必完全否定。2、许多研究的是非常基本的原理(如视觉系统),没理由相信视觉系统的基本构造与被试样本的人口分布特征有关。3、许多研究结果得到了不同条件的样本下的重复。
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
被试预测两盏灯(一红一蓝)哪个会亮。实际上,70%红亮。被试逐渐发现红色多亮一点。
通常,为了使他们的预测百发百中,被试会在红蓝灯之间换来换去,而极少意识到,如果放弃对百发百中的追求,预测会更准。
原因:
假设全按红灯:100*70%=70;
假设被试以7/3比例按灯:70*70%+30*30%=58
有30次没按最佳行动概率决策!导致正确数从21→9
现实例子:一些临床医生相信,他们的经验应该可以提供额外的“洞察力”,从而得以做出比定量数据更好的预测。实际上,他们的预测比依赖公开统计信息的预测要差,因为放弃了“最佳行动概率”。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二):导读之逻辑框架

逻辑框架
心理科学(第一章到第三章)
心理学是一门主题广泛的科学,科学的理论是可证伪的,理论的概念必须是操作性定义的。
研究方法的递进(第四章到第六章)
普遍情况下,心理科学家先对特殊个案产生兴趣,然后提出假设,采用相关性研究找出变量之间的关联,最后用实验法操纵相关变量,证实二者具有因果关系,从而验证假设。
逼近真理(第七章、第八章)
人为创造条件恰恰可以排除真实生活中的无关变量,并通过整合各种证据,从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科学推理(第九章到第十一章)
虽然我们可以证明某一变量引起某一行为,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大部分复杂行为由多种原因造成,有一部分还是偶然因素。然而心理学得出的结论还是有用的,毕竟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发生。
对伪心理学说不(第十二章)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三):原文句子摘抄

报名id:紫佩
第九期悦读活动链接地址: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866
1.心理学不相信人的智慧,更相信科学的方法,而科学方法的本质是证伪,即对我们的经验、常识和直觉,产生怀疑、挑战和批评。
感悟:心理学不是靠猜,也不是试图论证,而是证伪,更需要批判性思维。
2.心理学的首要特征——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感悟:说明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并说明了两个特点:其结论都有科学依据;其应用都源于科学方法,并经过了科学方法的检验。
3.科学的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特征: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产生公共知识;验证可解决的问题
感悟:基于观察的结构化的观察;产生可以重复检验、批评或拓展的知识;针对的是能通过现有的经验技术获得答案的问题。
4.当一种理论被置于“不可被证伪”的保护下,那么可以说它已经不再是科学了。
感悟:知识可以被证明是错的,可以被证明有更好的解释方法,但它不能被用来解释这个,有被用来解释和这个完全相反的论断。最明显的就是星相学。
5.概念的操作性定义想要有用,必须同时具备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测量工具的一致性,效度是指一个测量工具是否测量了它本应测量的内容。
感悟:操作性定义使得定义可以被其他人准确理解,不会造成偏差;也可以被完善,逐步提升定义的完整性准确性。
6.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
感悟:因为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而且具有不可重复性,会出现偏差,缺乏表的可能。
7.大多数有效的治疗都是由于治疗效果和安慰剂效应以某种不为人知的组合而产生的效果。
感悟:接受了某种治疗以后,人们会下意识的认为:这样的方法绝对有效,会从好的方面去寻找证据;总是主观的判断结果,而不是运用一系列的评估数据来反应真正的结果。安慰剂效应值得警惕。
8.有相关,并不意味着必然有因果关系。
感悟:两个变量之间互相相关,原因有可能是和第三个变量都相关,而第三个变量才是真正的原因;这就是第三变量问题;因果关系存在方向性,警惕“预设偏见”,放大我们自己的解释的可靠程度,做出错误的解释。
9.提防选择性偏差的发生;当只有相关时,应避免因果推论。
感悟:发现相关,要检验相关性是否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期望;如果有相关,要特别注意因果的方向性。因果推论需要两步走。
10.人类关于行为的直觉理论是有缺陷的,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心理学研究需要实验控制。
感悟:“预设偏见”和“鲜活性的刺激”都说明了人直觉判断存在的问题。科学需要比较、控制和操纵。逐渐排除不对的、接近的,最终才能找到对的那一个结论。
11.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必须于先前已确立的实证事实建立关联。
感悟:任何理论的革新,都是扩大外延的过程,而不是否定原先的。
12.另一种区分科学和伪科学的方法,科学总是遵循关联性原则,其特点在于众多个体的参与。
感悟:科学领域的突破都是渐进式的,通过许多人不断的努力,做不同范畴的实验,逐渐进行互相纠正、互相验证,最终获得更多的支持。
13.任何一个特定行为都不是由某个单独的变量引起的,而是由许多不同的变量共同决定的。
感悟:忘掉那一颗“神奇的子弹”吧,单一的解释只能固化偏见。而影响行为的因素很多,共同作用会导致行为的可能性陡然上升。即交互作用:一个变量的影响效果依赖于另一个变量的不同水平。
14.人类推理的误区:过分倚重个别实践所提供的证据而忽视了统计学的信息。
感悟:统计学中概率特别容易被人们所忽略,而个人的经验是那么的缺乏,完全无法正确反映整个世界的真正样子和变化。人总是特别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用单个的来否定群体的。虽然这么说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在现实中往往经常犯错。
15.赌徒缪误——即倾向于将过去事件和未来事件之间联系起来,而实际上两者是独立的。
感悟:这任何概率起重要作用的地方都会出现赌徒谬误。想想我们高中学的概率,抽球的游戏,连续抽到红的,不意味着下一次会抽到白的。还有”手热“,这种感觉也就是错觉而已。
16.偶然性和随机性,打乱了我们对结构的寻求并阻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
感悟:我们总会寻求各种模式,确定的关系,解释,背后的意义,但说句虚无主义的话,没有什么是确定会发生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偶然、巧合的世界,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力量推动这一切的发生。
17.控制错觉这一现象,指的是人们有一种倾向,愿意相信个人能力可以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
感悟:这使我们容易看到虚假相关,偶然性不是不确定,而是目前无法确定。
18.百分百红灯策略取得高准确率是要付出代价的;必须放弃”百发百中“的愿望。
感悟: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放弃不犯错的想法。因为偶然和随机无所不在,因此我们不能指望理论适用于所有人,总是做出正确无误的判断。
19.强调直觉、个别化的治疗方法”是有缺陷的——我们试图承认并考虑人类复杂性的因素,但这非但没有避免错误,反倒招致了更多的错误。
感悟:人是复杂和矛盾的产物,人的直觉和经验是靠不住的。放弃百发百中,才会有较大的可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20.并非人人都是心理学家,但人人都能获得心理科学所发现的事实和理论,将之付诸实践,并丰富我们所有人对彼此的理解。
感悟:归根到底,心理学还是研究人行为的科学,它是可重复的,也就意味这它可以适用在你我每一个人的身上,因为这句话,我有种想去学学心理学的想法了。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四):不仅仅是一本心理学书籍,还涉及科学的解释以及思维方式

这本书是一本堪称经典的好书,而且其意义已经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作者首先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科学,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样子,随后才进一步阐释了心理学是如何研究的,有哪些谬误的存在。我认为读完此书最大的收获在于重新对科学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那么什么是科学,作者提出了三个重要特征:1,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2,产生公共的科学知识;3,验证可解决的问题。同时科学的东西一定是可证伪的,如果不具有可证伪性,那么它就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当然从哲学角度讲,科学不是万能的,因为科学是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来证实某个理论,证实就会存在“火鸡谬误”,所以科学的所有东西都是一种在目前的现有状况下可以用来解释当下客观世界的假设,正是因为它是一种假设,所以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这个假设可能会被更好的假设所取代,于是新的理论产生。对于无法证伪的,非科学的东西,我们可以持保留态度,但是一味的否定我认为也是一种无知,毕竟人类的认知仍然是非常有限的,还有太多的未知,以及未知的未知。同时,科学是操作主义的而不是本质主义的,科学不是解释某个概念的本质,而是将概念与可量化的,标准的操作相联系,比如科学中定义“饥饿”这个概念不能简单地用语言来形容某种感受,而是通过可量化的操作来定义的,比如食物剥夺时间,血糖水平等。关于本质主义和操作主义,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其《反脆弱》一书中曾经讲过一个“绿色木材”谬误,这个谬误描述了人们对于概念的本质追求是愚蠢和没有意义的,重要的不是理解绿色木材究竟是什么,而是如何买卖,如何运用,因此我们追求的知识实际上应当是操作主义,而不是本质主义,那些名称概念本身是我们创造出来用于沟通和交流,其并没有什么本质的意义。
进一步的作者通过阐释心理学是如何做研究来引申出真正的科学应当是如何做研究的,哪些方法存在谬误并会不恰当地产生错误的结论。
首先,作者阐释了见证和个案是多么的不可靠,由于存在诸如“安慰剂效应”,“鲜活性效应”等心理谬误,见证和个案是不能做科学理论的依据的,同时,人类的大脑倾向于用一个单一的理由去解释事件,个案的出现会让我们简单的认为某种表面上可以解释的假设就是导致个案出现的原因,而实际上一件事情的发生可以有很多种解释,那么究竟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就必须通过比较和控制实验来形成证据,并且所有的实验都是可以检验和重复的。这里人类的思维谬误之一就是总是试图用单一的理由原因来解释某个事件(实际上是两个谬误,1,有时这个事件可能根本就是随机的,即根本没有所谓的原因理由,但我们总会试图去解释;2,我们总是试图用一个理由去解释,试图简化现实世界)。
作者接着阐释了相关和因果关系,在科学研究中,人们仍然是试图去找寻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虽然在哲学角度,大卫•休谟早已阐释了事物之间本质上是不存在因果关系的,只有相关关系,即一件事伴随着另一件事情的发生,仅此而已,也正因为此,我们理论上无法通过证实来接近真理,而只能通过证伪来接近真理。当然我们讨论的科学在现有的现实条件下,仍然会追求某种稳定的关联关系,并认为其存在因果性。但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提到了三种谬误,是容易误导人们得出错误的因果关系的。
一种是第三变量问题,即表面上明显存在关联关系的事物不一定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还有可能存在第三种(或者更多)变量(往往是隐藏的)导致了表面上的两种事件同时发生(避孕套和电烤箱是一个极端的比较明显的例子,但是有很多例子也许就没有那么显而易见了),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来阐释这个问题,即戈德伯格和糙皮病的例子,我认为对于理解第三变量问题,以及如何避免此类问题,为什么要做对比和控制实验等等问题有相当的帮助。我们看到糙皮病与卫生条件差总是相伴发生,人类的思维谬误会导致其认为这两件事之间有因果性,注意这两者的相关关系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才导致人们认为它们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是戈德伯格不这么认为,他做了比较和控制实验,亲自吃了带有患者排泄物的自制药丸(为了科学真理,太拼了),结果没有患上糙皮病,证明了卫生条件等因素与糙皮病不具有因果关系,随后又在监狱做了对比实验,发现饮食才是真正导致此病的原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实质上只能说在此条件下存在相关关系,实际还有很多可能的解释,比如是否因为饮食中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导致机体某部分功能的损坏,所以才有糙皮病。这里我只想说本质上我们只能说饮食和糙皮病具有很强的关联关系,但在科学上,由于已经具有了可操作性,即通过饮食的改善可以防止该病,我们已经可以说它们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了)。
第二种是因果的方向性错误,前面已经说了两件事情A和B总是同时出现,人们可能简单的认为是A导致了B,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还有可能是B导致了A呢。这就是所谓的方向性错误。
另外一种作者提到的谬误就是选择性偏差。选择性偏差实质上是一种统计谬误,由于样本选择上存在的固有问题,让我们看到的是虚假相关性。作者举了多个例子来阐释这种谬误,我认为都是相当经典的,比如亚利桑那州是呼吸系统疾病率最高的州(实际是空气最好的州之一),比如教育经费投入较少的州其学生SAT成绩反而更好。那么我们如何避免这类谬误呢,这些极具欺骗性的统计数字有时很难辩驳。我想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对于样本要细细考究,要看样本的选择上是否存在选择性偏差(样本本身就具有某种倾向性),是否忽略了“沉默的证据”(那些没有参加SAT考试的学生的情况,那些没有飞回来的飞机)。2,对于违背直觉的统计结果保持怀疑,实际上我们会发现作者举的例子,存在选择性偏差的统计最终得出的结论都是违背直觉的。
这里又引出了人类的有一个思维谬误即我们总是认为两件相互关联的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是实际上只有相关关系。人类对于因果关系的错误理解,导致了诸多错误结论的产生。当然实际生活中和科学实验中,只要具有可操作性,即控制一个变量的变化能够导致结果的改变,并排除了其它变量的干扰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会认为其具有因果关系的,这实质上是便于我们记忆吧也许。
在第六章(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作者举了“聪明汉斯” 的故事,人们发现那匹叫做汉斯的马竟然会算数。当然最终被科学家揭示出来那匹马实际上是通过观察主人的细微动作而做出正确的反应。作者通过这个是想向我们阐释这样一个道理“汉斯的例子很好的揭示了仔细区分‘对现象的描述’和‘对现象的解释’是何等的重要。这匹马能够正确敲出训练员呈现给它的数字问题的答案,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出现在下一步:即推论出这匹马具有数学能力只是这一现象的一种’假设的解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这是人类的又一个思维谬误,即人类总是倾向于用最直接,最简单的解释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当我们看到一匹马能够对数字做出正确的反应,我们人类的第一反应是这匹马会算数,这是最直接简单的解释,然而这种第一反应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正确的,必须通过控制实验,通过对比来进行验证。当然,实际过程中,如果要去做控制实验,也必须提出其他的假设和可能性解释,然后再通过对比实验来发现究竟哪种假设是正确的。这个过程实际就是科学进步的过程,不断提出假设,然后做对比实验,论证究竟哪种假设更加合理。
在后续的章节中,作者又阐释了几种心理学常见的偏见和谬误,包括”银弹效应“(前文已经提过人类倾向于用一个理由来简化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对于概率的无知和忽视,和对偶然性事件的强制解释,赌徒谬误等等。通过对这些谬误的阐释,同时解释了心理学到底应该怎样做研究,同时我想所有的这些方法都可以用于其它的科学研究或者日常生活中。这些心理学发现的谬误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我们的思维方式,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这些思维方式也许帮助我们生存了下来,但是在当今世界,人类原始的思维体系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改进我们的思维体系,来适应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这又是一个问题。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五):科学方法论入门

这是一本心理学的普及读物。不过他并没有对心理学所取得的成果做多少普及性的介绍。而是把焦点集中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满足了怎样的标准。
所以,这本书更应该被看成一本科学方法论的入门书。里面介绍的思维工具,是所有的科学都应该遵循的原则。运用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判断哪些是科学,哪些是伪科学。
事实上,科学心理学已经在科学实证的道路上走了很远了。而大众眼中的心理学,还停留在两大类。一是以佛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类书籍。二是以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为代表的励志自助读物。
但是,当你运用本书的原则以后,你会发现,这两大类心理学,都不符合科学的标准,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
你可能要问一个问题,那什么才是科学的心理学?
最简单的答案恐怕要至少包含两点。
一是科学心理学采用的是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个研究方法跟其他学科,比如物理、生物并没有什么不同。
二是科学心理学得到的理论大都是概率性的,目前,它还不可能准确预测每一个临床个体的行为。
Over。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六):第九期悦读活动总结

报名ID:紫佩
第九期悦读活动
       这是我参加悦读活动以来阅读的第二本与心理学有关的书籍,第一本是《批判性思维》,相比而言,《对伪心理学说不》作为心理学入门的书籍,里面所牵涉到知识点全不超出我的理解范围,但是书中很多概念都刷新了我的认识。对我来说,读完每一个篇章都更新了我对心理学的认识,感叹自己对心理学知道得太少太片面。它带给我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证伪性是理论是否是科学的标志。可证伪性的定义是从证据中得出的预测有可能被表明是错误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预测越具体和精细,可证伪性就越高,质量就越好。因此“模糊的、复杂的、解释一切的想法是没用的,无论它多么具有抚慰功能”。诚实地说,我以前迷信过一段时间的星座理论,虽然我明白它只能“抚慰”我,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去看、去了解、去想,被它所占据了心灵。科学从这个意义上是冰冷的,它表明和指出世界和我们自己的真实样子,无论我们是不是接受它,所以“抚慰”功能对于科学来说一无是处。
       其次,心理学中预设偏见和鲜活性问题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预设偏见就像是我们的旧地图,大脑根据外界的刺激,从我们过去的经验、知识和片段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并飞速地得出结论,我们并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这个过程,因此也不能意识到这结论其实并不是完全正确和客观的,它影响着我们的看法、刺激着我们的情绪,决定着我们的反应。因此我们必须从这一瞬间的应激反应中抽离出来,客观地问问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我还不知道的”,尽量减小预设偏见对我们的影响。而鲜活性的问题我简直是不能更赞同作者的论述了,我们对图片的认知远远大于对数字的认知,因为比起数字,图片的刺激对我们的大脑更有力,目前我还没有什么好的想法来减弱鲜活性问题对我的影响。
       最后是有关对概率认知的。概率和统计是当今社会我们必须掌握的技能,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对概率的新认知。我们对巧合这种“罕见匹配”总怀着的微妙迷思源于我们对概率的不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一句话“概率确保了随着样本的增加,一些罕见匹配出现的可能性会变很大,从长远来看几乎保证了它的出现”。概率并不是百分之百,有时候我们处于概率认定范围之外,比如长期抽烟没得肺癌,并不表面我们是例外,而是没能活到因为抽烟得肺癌的一天而已。概率是非常奇妙的,我从中知道了我其实并不特殊,我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对这个世界有着相似的认知,对同一件事情做出相似的反应,我只不过是芸芸众生当中普通的一员而已,这大约是除了知识外意外的收获吧。
       我读完《对伪心理学说不》以后,有一种极强的冲动去学习心理学。这本书完全改变了我对心理学的看法,对于目前的我而言,了解和学习心理学是对原有的自己进行剥离、否定然后接纳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发现全新的自我,这是多么美妙啊!当然吸引我学习心理学的理由还有一个,那就是“并非人人都是心理学家,但人人都能获得心理科学所发现的事实和理论,将之付诸实践,并丰富我们所有人对彼此的理解”。我很期待去实践这样一个过程。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七):对伪科学说不

在飞机上用两个小时扫了一遍这本书,非常喜欢。
当我们在谈到“科学精神”的时候,最好的方法不是喊口号,而是找到一个合理的切入点:即科学的对立面。
科学的对立面也不止一个。迷信就是一例。不过由于迷信是个”猪对手“,大部分读者也不会相信迷信。于是”伪科学“就被很恰到好处地选择成为了对手。在这本书中,”伪科学“的代表就是”伪心理学“。
作者丝毫没有一个学者的self-consciousness(自觉),而是一直在试图把“科学”这个概念,通过对“伪科学”的祛魅,以一种普通人都能理解的方法展示出来。这是一种非常平和谦卑姿态。
科学精神的内核有很多,我总结出了4点:
1. 自曝其短。书中反复提到的“可证伪性”是真科学的关键属性。当一个人设置了一套无论如何都没有漏洞的说辞的时候,我们就要较为警惕:即使这个理论看起来非常有实际价值。真科学是不怕测试的,甚至乐于把漏洞展示出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看起来很高深,但实际上也是在1919年度过了“证伪”之后才被承认的。
2. 承认世界的复杂性。普通人希望世界的确定性越大越好,这样他们可以通过对一些变量的把握来把握自己的命运。而科学精神,便是承认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
3. 不要“争名”要”求实“。科学是一个需要动手检验的学科。过分追求艰涩的本质定义最终会害了科学。
4. 冷静。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八):《对伪心理学说不》读书笔记

区分心理学家与其他人的两个地方:
        其一是心理学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意即不相信个人智慧,更相信科学的办法。而科学方法的本质就是证伪,对我们的经验、常识和知觉产生怀疑、批评和挑战。
        其二是概率性思维习惯。
区分科学心理学与伪心理学的三条标准:
        研究的是实证可解的问题
        方法上遵循系统的实证主义
        研究结论要能够被重复验证,并能经过同行评议获得认可
“你知道我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吗?”揭示的事实是,心理学在大众心目中被万能化了,即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功能的边界被无限夸大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心理问题和现象与每个人的关系太为紧密了,最近的需要总是要以最快捷的方式介入和解决,这就构成了快速实用和科学研究之间的一对矛盾
第二章:可证伪性
可检验的理论就是可以被证明为错误的理论,理论做出的预测越具体,那么它的可被证伪性就越强。所有模棱两可到令自己永远不会错的理论,都是无价值的。
另一方面,科学理论并不等同于猜想或者空谈,目前可行的科学理论都能够对事实做出良好解释,并对未来做出预测。虽然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暂时性的、可被修正的,但这不等同于真正的知识是不存在的。此类观点忽视了对不同确定的程度的知识的区分,虽然绝对的肯定在科学中无法实现,但一些理论已经被很好地证实了,而其他一些则遭到了有利驳斥,还有一些尚处于争议之中。因此,科学理论是个确定程度不同的连续体。
许多不可证伪的理论拥有巨大的心里吸引力,其秘密在于它能够解释一切事情。预先知道无论什么事情发生,你都能理解它,不仅给你智力上的掌控感,更重要的是让你拥有应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但对这种安全感的追求是以知识发展的停滞为代价的,这一特点常常使科学与所谓的世俗智慧直接发生冲突。
一个假设在何种程度上被确信为正确实际上与其是否为真无关,实际上,科学知识的力量往往源于科学家们不断交叉检验彼此的只是和结论这一社会过程。
第三章:操作主义
科学的独特优势并不在于它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
操作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理论中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事件,而这些事件可以被测量,这个过程依靠的是一系列操作。操作应该兼具信度和效度。信度指前后一致性,对同一概念多次测量后是否得到相同的测量结果;信度是效度的基础,效度指的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第四章:个案研究与见证叙述(安慰剂效应)
个案可以启发科学家的思维,但在理论的验证中作用微乎其微。)同时,个案的鲜活性很容易影响人们的判断走向偏差。
“伪科学”危害:公司所用非人(笔迹判断人格);医疗骗术危害生命;产业利润庞大
第五章:相关和因果
    相关不等同于因果,相关当中还可能存在虚假相关(潜藏的第三变量)
第七章:实验室环境与自然环境
大二学生问题: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中的被试都是西方国家的大二年级本科生,因此这些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推广性受到了质疑。心理学家对这个批评有如下辩解:
1.这种批评不能说明研究结果无效,只是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理论的可推广性。
2.对一些基本心理过程的研究来说,被试的人口分布特征基本没有影响
3.许多研究结果仍然得到了重复
第八章:科学发展的原则
关联性原则,也就是聚合性证据。即某一科学的理论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一定是能兼容或者解释以前的理论的。新的、更好的理论是对旧理论的渐进整合,而非颠覆或跃进,能在解释原来所有老问题的基础上,成功地解释一些新问题。只能解释新问题而无法兼容老问题的理论,价值不大。例如,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和牛顿的理论完全吻合,只在高速状态下做了修订。
第九章:多重原因的问题
一个结果可能存在多个原因,研究应避免有意无意地夸大单一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有些时候不同因素之间还存在交互作用,多种因素会起到比单纯累加要大得多的影响。
第十章:概率推理
许多事件需要我们依靠概率统计思维辨别真假,然而人脑则倾向于进行直觉推理与利用鲜活个案,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也可能会被蒙蔽。
例:若每1000人中就有1人携带HIV病毒,有一种检查可以百分百检查出携带病毒的人,而对普通人则有5%的误诊率将他们确认为病毒携带者。那么问,假设一个人检查后呈阳性反应,我们不知道他的患病史,那他真的携带病毒的几率是多少?
我们的直觉反应是95%,普遍回答也是这样。但实际答案是2%,因为1000人中有999个正常人,他们中有999*5%=50人会被检查出阳性,加上真正的携带者就是51人。因此1/51=2%
第十一章:
我们大脑的进化始终以这样一种方式,就是让我们能够不懈地寻求世界中的各种模式。我们寻求身边事物的关系、解释及其背后的意义。心理学家已经对这种强烈倾向进行了研究,这是人类智力的典型特征,而且能够将诶是人类在信息加工和知识获得中表现出来的令人惊叹的诸多能力。
但我们生活的世界很多时候是由偶然性与随机性支配的,当我们尝试去解释这些根本不存在相关的事件时,就会犯下错误,比如:错觉相关,控制错觉,公平世界假设,以及罕见匹配。网上曾经一度流行关于林肯总统与肯尼迪总统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巧合”,但考虑到两个人作为美国总统,背景与性格拥有一定相似程度,以及一个人中会发生的那么多件事,其实类似的巧合可以发生在任何两位总统身上,只要你愿意去找。
第十二章: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书店中的心理学读物一般分为三类:一是传统的心理学早期经典,以精神分析流派为主,不能代表当代心理学;二是伪装成心理学的伪科学书籍;三是自助类读物,无法提供良好的内容,又让心理学看起来像是纯粹的菜谱式知识。不过心理学工作者与心理学会也要为伪科学的泛滥负一部分责任,好在心理学家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着手解决。
最后,来看下伪科学主张的一些特征:
        喜欢采用特殊的假定,使得主张避免被证伪
        强调主张是正确的,不可辩驳的
        喜欢将提供证据的人物强加给怀疑者,而非拥护者
        过度依赖逸闻趣事和各类见证叙述来证实其主张
        逃避同行评审
        缺乏学科关联性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九):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读《向伪心理学说不》有感

    没有老鹰的翅膀、猎豹的速度、蛇的灵活,人类为什么可以站到食物链的顶端呢?原因就是知识。而知识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人类发明工具、运用工具的能力。
    那么知识从何而来,我想知识首先源于人类的好奇——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天空为什么时晴时阴?树木为什么会开花结果?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围绕着这些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察,慢慢形成自己的理论。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彼此的观察和理论有很多的差异,所以我们决定找到一种更好的理论符合我们所有的观察。就这样,公共知识慢慢形成了,慢慢地变成了科学。
    但一个理论要从个人的头脑走向科学,需要经过几重考验。
第一重考验是涉及的概念要具有可操性定义。
    小王:“听说小张的儿子昨天去做智力测验了,140,是个天才”
    小李:“不会吧,就他那儿子,我前几天去他家逗他玩,他半天都不说一句话,看着挺傻的啊!”
    这段话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小王和小李提及的“智力”不是同一个概念。一个是心理学上的“智力测验”,是由一系列智力量表构成,大量统计数据得出来的结论;另一个是个人的、直觉的一种理解。前者会比较稳定,而后者就随意的多。可能两天后,小李又会对小王说“昨天我让他帮我算账,那家伙,算的贼准,又快,真是个天才。”(这是因为在智力量表大多涉及的是逻辑、计算这些思维能力,具体内容可参考韦氏智力量表的百度百科)
    所以可操作性的作用是确保了大家讨论的是同一件事,确保在讨论过程中不会出现偷换概念的现象。
    除此之外,可操作性保证了概念不断发展,越来越准确地反映真实世界的原貌。
    以“燃烧”为例,烧柴火、火烧云 用的都是“烧”,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火红的颜色,所以我们就这样命名了我们看到的现象。可是随着知识的积累,我们了解到这是两种不同自然现象,所以我们重新命名了它们——“氧化反应”、“光的散射”。
第二重考验是理论要具备的可证伪性。
    理论的可证伪性,体现在它敢于提出具体的预测。如果一个理论只提供事后的解释,那它只不过是制造了理解的幻觉,同时堵死了前进的大门。
    通过两重考验的个人经验就可以成为科学理论了。不过即使变成科学理论,随着理论的应用、概念操作性定义的演化,新的预测的出现,都会促使原有的科学理论被推翻或者修正。
那么作为一个个体,我们没有条件去做那些复杂、精细的科学实验,我们如何看待身边出现的形形色色的理论、观点和看法呢?我觉得可以按照以下7步来走:
        1. 核心概念是否有可操作性定义?即该概念可以利用可测量、可观察的操作来表述。比如
                * “是否专心看书”可以用学生的眼神从书本移开的次数开评估。
                * “是否积极主动”可以靠回答三个问题来加以衡量。你知道自己有选择的自由吗?你选择了吗?你执行选择了吗?
        2. 理论是否提供预测,并可证伪?即它愿意提供具体可检验的预测,并愿意承认如果预测与实际观察不符,理论即被证伪,如
                * 本杰明·拉什的态度(每个好转的病例都归结为治疗方法的功效,每个死亡的病例都归结为病情的严重性)导致其疗法不可证伪。
        3. 它是否仅仅是个案,是安慰剂效应的产物。(无论治疗手段是什么,安慰剂效应都会使人们提出证实其疗效的个人见证。)
        4. 它是否看起来是具体的预测,实际上是模糊的预测。(巴纳姆效应)
        5. 它的案例是否太过鲜活,以至于可能影响你对观点的判断。你可以问问自己是否能举出另外一个证实或者证伪该理论的例子。(鲜活性效应)
        6. 它的因果推理是严密的吗?
                * 是否可能存在第三变量。(“烤箱法”避孕)
                * 是否存在方向性问题。(不规则的眼球运动会导致低下的阅读能力)
        7. 看看该理论、观点和看法是否得到科学界的一致反对。
                * 拿《水知道答案》举例,该书的实验明显遭到了科学界的反驳(参考《水知道答案?》),所以如果你看了该书,去购买什么“高能水”,那你除了支付宝可能余额不足外,智商也有可能余额不足。(注:此处的智商是一个幽默用语,与智力测量无关,囧!)
当然,科学揭示的很多规律,通常情况下都是一种概率关系。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注意两点:
1、提防概率陷阱
   从大的层面上,事情的发展有多重可能,概率各不一样,但是从个人来讲,概率只有0和1。也就是说从宏观上“青少年边打工边上学是一件好事”只对一小部分人成立(P17),可是没准你就是那一小部分的一份子啊!当然,宏观 概率低迷,可以给我们以警醒,要更加努力才能从“大概率坏事”走到“小概率好事”里面。
2、不得不说的安慰剂效应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肯定会积累一套让自己摆脱负面情绪的方法,这些方法或许只是透过安慰剂效应在起作用,可是我们要的就是它起作用,不是吗?所以在与负面情绪相处的过程中,多积累点个人的方法,挺好的。别人的方法也可以拿来试试,适合就留下,不适合就丢掉,既然是我在使用这个方法,那当然我只能留下适合我的,因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于个人而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同时也要记住,这可能仅仅是个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别人,所以己之所欲也不一定要强施于人。
第九期悦读活动链接: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866
报名ID:Panda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十):读书有感:碰到问题,转换思维。

1.报名活动ID:上善若水
2.第九期悦读行动(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866)
3.如果用一句话简短的语言来描述整本书的内容,你会这样子描述:
       虽然它挺“难”读的,但这是一本一定程度上颠覆我们对心理学的最初的看法和理解的一本书。
4.概述下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它将影响你哪方面?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加深了一个原“心理学盲“对心理学的进一步的理解。心理学并没有人们看似的那么高不可攀、神秘莫测,它就在我们身边。
       当然,心理学是需要大量的实验来检验的,”人类关于“行为的直觉理论是有缺陷的,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心理学研究需要实验室控制。”可证伪性是心理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书中提到了一点,“当一个问题的最初的研究结果看上去有些矛盾时,我们不应当对此感到绝望。”(P152)这点和我们生活中碰到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很像,有时候我们会想到拖延或者放弃。但是这个时候你放弃或者逃避了,你就缺少了一次忘这个问题延伸的一个机会。下次你碰到这个问题,你还是解决不了。就和我们考公务员的行测一样,我们只会死死做我们会的知识点,对一些以前没有接触过或者理解不深的题目直接按照以前旧的方法和思路来,结果还是错误。永远不可能进步。
       另外一点,外界因素会影响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原先的判断。就如同媒体对心理学的影响一样,媒体一直给我们传输的是心理学是“高大上”的东西,普通人根本没办法理解;或者媒体武断地把心理学的某些调查断章取义,得出的只是自己的结论,也没有去验证,就把它表达出来。而人们对媒体的接受能力又非常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心理学在人们脑海中的定义和一些判断。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今后的生活碰到问题一定要客观的看待,我大学有个学长告诉我一句话,他说:碰到问题了,要较少的想这个问题会给你带上多少麻烦,多去想想问题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如锻炼自己看问题的角度、虽然失败了但认识了他人等等)。我觉得说得很好。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实在的,如果没有写这篇文,我根本不会想起我的学长在大学某个礼堂里对我说过的那句话。谢谢自己写下来这篇文。今天有收获就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