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回归故里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回归故里的读后感大全

2020-06-28 23:0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回归故里的读后感大全

  《回归故里》是一本由[法]迪迪埃·埃里蓬著作后浪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回归故里》读后感(一):困境中的法国思想家,《回归故里》,结束流浪

  《回归故里 》,是被国际公认为世界重要思想之一,迪迪埃-埃里蓬,结合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反思社会学著作。这本探讨底层民众成长困境的社会批判之书,以实际案例作者自身)为依据关注阶级固化问题边缘群体同性恋群体),为努力生活而奋力抗争的人发声,为阶级壁垒中下平民阶层那些“被侮辱损害的人”发声。

  在此书中,作者本人“回首”,理智地剖开自己过往人生经历;放弃纠结于原生阶层的他,不同于沉溺于将问题归咎于家人创伤中无法自拔的自怨自艾者,而是着眼于更高处,反思教育制度、阶级差异和社会对人的塑造

  困境中的法国思想家·迪迪埃-埃里蓬,耻于自己工人阶级出身,从家里逃出来之后,就没想着再回去。但是父亲的死,给了埃里蓬重回出生地兰斯勇气

  作为作者本人的出生地和年幼时生活的十几年的地方,埃里蓬本应对兰斯感到熟悉,但是埃里蓬却花了几十年时间逃离兰斯,以至于直到起笔谈及此地,都感觉陌生。但是, 这个曾经他极力逃离的地方,同时也是构成精神内核家乡,他费尽心力尝试着要摆脱的东西,仍在他身上牢不可分地延续着。

  所以他开始与母亲和解,与从前一直拒绝、抵制、否认的那部分自己和解,同时也是与过去和解。

  1953年出生的埃里蓬,所处的时代明明是21世纪的现代,在自由平等博爱被大力提倡的当下,工人阶级在法国却依然遭受着冷眼嘲笑,阶级之间的明争暗斗是如此残酷。这个曾经出了维克多雨果萨特等等名扬海内外的文学家、思想家的法国,曾经是大革命开启思想领先时代的法国,提出人权主义的法国,如今却失去了平等、博初心,真的让人感到万分唏嘘

  身为工人阶级,迪迪埃难免受到工人阶级文化的影响成绩优异的他,行为方式有些蛮横无理,屡次在学校起哄,甚至嘲笑和警告在校老师,因为这是工人阶级显示“男人气概”的文化方式。调皮捣蛋的他并没有吸引老师的注意力,老师甚至不会因此而生气,因为在老师们眼里,工人阶级的学生都是这样,反正他们完成中学学业后便不再读书

  标签偏见横亘在老师与工人阶级的孩子们身上,工人阶级的孩子们仿佛是会被教育体系抛弃的群体。“教师们已经尽其所能!他们能改变的东西太少了”,阶级的壁垒已经渗透入校园之中。意识到这一点的迪迪埃-埃里蓬开始奋进,选择学习校园文化秩序,努力摆脱自己身上工人阶级的标签。

  在迪迪埃13岁时,同班城里大学教师的孩子,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是如此的博学,既懂得音乐鉴赏,谈话间还时常提到电影、知名作家,让迪迪埃深觉自己无知。迪迪埃是如此渴望成为跟同班的他一样优异的存在,而不是自己家里无知而暴力的那位父亲。

  迪迪埃开始不自觉地跟随、模仿同班的那位大学教师的孩子,男孩起了一个由他中间名和母亲姓氏组合而成的笔名,所以迪迪埃也依葫芦画瓢地取了自己的笔名。然而,男孩却嘲笑迪迪埃给自己取的过分雕琢而荒唐可笑的笔名,给迪迪埃造成了很大的身心伤害。

  此后,工人阶级出身的迪迪埃,在与资产阶级的伙伴相处的过程中也总是遇到类似的情况。自傲的资产阶级成员,他们拥有着工人阶级所无法拥有的财富,言行间总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刺激着工人阶级出身的人们敏感脆弱的自尊心。

  饱受生活和之苦的工人阶级人们是如此的敏感,只要身边的稍微优秀一点儿,他们就好似受到了冒犯。迪迪埃向母亲背诵一首英文诗歌时,母亲突然非常暴怒,她认为孩子在嘲笑她不懂英文,是在向她展现优越性。

  然而,糟糕的原生家庭、固化的阶级壁垒、自家哥哥仿佛无用功的努力,都没有使迪迪埃就此选择屈从,放弃阶级跃迁,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告别了工人阶层,实现了自我。

  但是,还有无数底层的人们,他们没能自我实现,他们为自己的无能感到愤怒,他们怨愤自己,也怨愤这个社会,怨愤掌握社会大部分资源的中产阶级们。这种怨愤并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也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

  迪迪埃-埃里蓬书写这本《回归故里》,不仅仅是对自己人生过往的一个回忆,这本书好似一把钥匙,它帮助人们打开现实的大门,认识真正的法国工人阶级,认识法国当下的困境。本我的回归,不仅仅是埃里蓬的回归,更是埃里蓬对自己内心中渴望的国家的回归。

  《回归故里》读后感(二):《回归故里》:30多年与家庭失联大学教授,因为原生家庭之伤害

  她总是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闪烁其词,以太忙于借口,并保证过一段时间就去探望。其实我无意履约,从家里逃出来后,我没想再回去。这是作者迪迪埃·埃里蓬在《回归故里》与母亲通电话的场景,难以想象的是作者已经30几年没有回过家了,不是没时间,只是不想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因为20岁之前时受到原生家庭的伤害。

  自打作者迪迪埃20多岁离开家后的30几年中既不回家,也不再与兄弟们联系,可以说几乎与家庭处于失联状态了。作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思想史家、法国亚眠大学客座教授的作者迪迪埃·埃里蓬为什么会有这样决绝的行为呢?他又将如何与原生家庭达成和解,我们一起来看他的这本回忆录。

迪迪埃·埃里蓬的生活背景

  作者以第一人称“我”回忆了整个童年、少年与成年阶段,可以窥探出作者的童年是不幸福的,这种不幸福有两种体现:第一,父母的漠视,无论是父亲或是母亲对他一点都不关心和在意,这给迪迪埃留下了阴影。第二,对于童年与少年时期的迪迪埃来说,生活留给他的除了父母的冷漠与麻木,还有兄弟们之间的无动于衷,这是他成年之后一直拒绝回归家庭的另一层原因。

  迪迪埃成年之后,他又发现了自己是同性恋,这种身份让他在这个家庭更加尴尬,面对母亲的哀伤与父亲的不屑一顾,他的内心一直很受伤。

  对于家庭他一直只想逃离,离得越远越好,在这个家他像一个异类一样,不仅浑身的不在自,而且充满了想永远不再相见的心愿。

  后来迪迪埃考上大学之后,就再也没回家过,直到父亲的去世他才不得不回来。刚读这本书时一直想不通,作为作者来说无论是他的思维还是学识,应该早已经与原生家庭所和解,然而30多年都没有释怀,可见生活背景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

为什么原生家庭会对孩子影响至关重要

  读这本书时能感到迪迪埃的挣扎与内心的苦闷,也可以说对于家庭他不是没有感情,只是没有做到面对和接受的准备。

  迪迪埃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家中的争吵、大喊大叫、相互谩骂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甚至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这让他觉得崩溃和无可奈何。

  不仅如此,父母关系也十分糟糕,两个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吵架。要么母亲打父亲,让父亲挂彩,有一次还造成父亲两处骨裂,而父亲也不甘示弱予以还击,整个家庭就是整天处于这样“鸡飞狗跳”中。

  如果说生活环境只是外在内素,那么母亲的挖苦与讽刺便成了刺伤迪迪埃的心灵,母亲常说:“不要以为你上了高中,就比我们高级”,或者说“你以为你是认证?你觉得比我们都有能耐吗”?

  母亲的这些刺耳的话迪迪埃记忆犹新,而父亲也设法用无数的贬低来证明为了孩子们他们所付出的牺牲。父母这样做无非是证明他们有多么不容易,然而给孩子的感受却是无法承受的压力。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给予的爱太过于沉重了,迪迪埃扛不起,但为了学业又不得不继续忍受父母无数次的提醒与强调。

  而最令迪迪埃无法忍受的是父母的虚荣,明明家里穷得都揭不开锅了,还要去攀比。比如贷款去购买梦想得到的东西,类似汽车、电视等,关键是这些东西根本不是家庭所必须要买的,只是处于“别人家有,我也要有”的虚荣心。

  父母这种爱吹嘘和炫耀的性格,让迪迪埃非常尴尬和难堪。有时迪迪埃善意地提醒父母,还会被认为是“怪物”,是一个不太“正常”的人。

  这是作者迪迪埃与家庭之间的鸿沟,也是父母定义他为“怪物、不正常、奇特”的缘由。这些生活细节对迪迪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也造成了他极度自卑,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是“一无是处”,这也是他与家庭如此冷漠的本质原因。

我们该如何化解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作者迪迪埃通过这本《回归故里》,用哲学思考方式来分析原生家庭带来的悲剧,并在悲剧中寻找化解原生家庭伤害的方式。

  迪迪埃认为家庭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环境,它充满了变数。但是如果他的兄弟能成为律师、艺术家或作家,那么有可能他们还会继续往来,即便不是很亲密,但也会有联系,而不会像现在一样30几年都不再联系。

  同时也引出了有关社会地位和人生轨迹以及财富之间的思考,也就是说他们之所以失联了三十几年,不仅仅是因为亲情的疏离,还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三观的不同。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圈子不同,不必强融”。这看起来这似乎有点功利心和势利,甚至对于我们来说很难理解和认同,毕竟无论职业高低贵贱或社会地位如何不同,毕竟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血缘关系不得不承认。

  而作者则给出这样不同的意见:因为兄弟的在场让我不舒服,那么我为什么要去违背自己的意愿去相处呢?

  从这句话中我们也能看出来迪迪埃之所以不愿意与亲人联系,是因为他害怕回到过去,害怕把潜藏的“贫穷、不正常、异类”等的标签再次陈列出来。

  所以才会极力抗拒之前的世界,这种抗拒也叫“贫穷的文化”。迪迪埃离开了家多年,他害怕这些“贫穷的文化”再次依附自己身上,为了不让自己再回到过去,只能狠心将与过去有关的生活全部切断,或者让它隐形,或者让它离得远远。

  我们可以这样想:连这么伟大的哲学家与教授都很难与原生家庭和解,可见原生家庭的伤害威力有多大?真的可以说影响终身。

  而最终促使作者与家庭和解则是面对原生家庭,完成与自己的和解,通过把自己从社会身份中抽离和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先做到与自己的认知和解,自然内心的排斥也就消除了,这才是与原生家庭真正的和解。

  《回归故里》读后感(三):《回归故里》:从社会学角度剖析自我,探讨底层民众的成长困境

  “我曾经以为,”迪迪埃·埃里蓬说,“人们可以远离家庭独自生活,可以忘却个人历史以及那些生养自己的人,重新创造自己”——在回顾了那段逝去的历史,并心怀敬畏地对那些他曾经背离的人们致以敬意之后,作者用这段颇具美感的文字陈述着这样一个事实:背离家庭与过去是永远无法彻底实现的。或许真正的“回归故里”并不存在,但至少让我们努力“与自己,以及那个被我们抛下的世界和解”。 ——《世界报》《回归故里》——最初定下这本书,本以为是一本能让我陶冶情操的散文。见作者是一位法国作家,还以为能让我从中了解许多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殊不知,却并非我所想的如此简单。

  接下来我想就自己通读文章之后,对其大概内容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文章刚开始确实是让我觉得这就是一篇十分简单的回忆录。由作者本应该熟悉,但却十分陌生的地方起笔:说应该熟悉,是因为那是作者生活的十几年的地方——作者的故乡;而说它十分陌生,那是因为作者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来逃离那个地方,以至于现在都感觉陌生。

与其说作者是在逃离故乡,更应该说作者是在逃离他所处的原生家庭——那个工人阶级的家庭。

  这也是看到后文才觉晓的内涵,在作者所处的时代,人们把阶级划分的十分明确。在“资本家”的眼里,工人们就是低人一等,起码这是作者眼中的世界。

  作为一个出生在新中国的公民,真的很难体会作者的遭遇。若要说感同身受的地方,那就不得不说起过去:我的家庭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但由于在中国这片公平的土地上,并没有受到任何歧视、打压。

  至今记忆犹新的就是:小学的时候,学校的老师患了癌症,所以学校组织了众筹。没有捐款要求,能捐多少捐多少。回家之后我把这事告诉给了我的母亲,母亲便告诉我:“咱们家里穷,别跟人家比,这一块钱也是咱们的心意。”我原本没有什么感触,但说实话,这个“穷”字,是真的挺让人难受。但是我也知道家里条件,没说什么。

  只是当老师通报捐款金额时,我那个“一块”显得是那么的刺耳,当时的我一度觉得老师是故意的。你要通报,你要表扬,那就请您只说那些家里条件好的,那些捐款金额大的,不行吗?

  哪怕老师并不是这样认为,哪怕同学们也不会在意,但我自己的“面子”是真的过不去,也许是太过幼稚,也许是把世界看的太过单纯。

且不论对错,看看是作者那巨大的勇气——敢于选择逃离自己所处的原生家庭,孤身一人踏上征途。

  作者为了让自己能够脱离原生家庭的限制,而给自己蒙上了另一层面纱——同性恋。而作者也讲述了之所以会产生“同性恋”这种情愫的原因,内容说了很多,但在我看来,这不过只是一些借口罢了。

  毕竟对于作者来说,他只是想要通过“同性恋”这个面纱来掩盖自己是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出生的孩子——仅此而已。但是我完全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态,换做我们,也会这样——为了掩盖事实就需要编造谎言,而为了让谎言变得真实可信,你就得真的那么去做。

  你本来是在厨房把碗打碎了,但是你告诉你的妈妈:“啊,妈,我切菜的时候一不小心把手割了!”这个时候中国母亲大部分会说:“你怎么弄得?切个菜都切不来?真的不敢让你做什么了,这么大个人了……”(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的说法,就是数落你)然后你再告诉她:“没有啦,开玩笑哎,只是一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这个时候你的母亲关注的就是:“哄我爪子罗(四川话翻译过来:骗我干什么?),一天不晓得注意嘛!(翻译过来:要注意安全!)”

  而作者成为“同性恋”之后,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大多都会觉得:“这个小子怎么会是一个同性恋?真的令人厌恶!”而作者正是需要他们这种认为,这也是文章的前半部分。

  毕竟对于作者来说,人们这样认为,总要比说他是一个工人阶级的孩子好很多——工人阶级是受到社会的打压,排挤;而同性恋,你也只能厌恶。(当然,这也只是我所认为的,作者当时这样做的想法)

错误的选择,“同性恋”的生活弄假成真。

  就如同我在前面所说,你为了让这个谎言变得真实可信,你就得真的这么去做。你做了,假的也就成了真的。

  作者也是如此,在“同性恋”这种情愫埋下之后,愈发严重,以至于后来真的融入了“同性恋”。文章具体过程,还是得让各位看客们去看。

  而作者的这种情况就不得不提到另一本书——《秘密》。书中写到这样一段话:当你对一件事情,有强烈渴望,全宇宙都会帮你实现。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吸引力法则。

  而我对于它的解读,由作者这件事来说,就成了这样:

  作者从表层意识开始想要成为“同性恋”,他开始给自己暗示——因为家境,因为遭遇,因为生活,他成为了“同性恋”。这种暗示演变到后来,他就真的如同性恋一般生活。当这种暗示发展到最顶峰的时候,他就真的是同性恋了。

  说着挺绕口的,但其实意思就是:你先是产生欲望,比如你说我要成为公司业绩第一,这种欲望不会带来实质的改变。你要换一种思路——我就是销冠,我的行为就是销冠的行为,我的想法就是销冠的想法。之前提到过,为了让谎言真实可信,我们就需要这么去做!

  所以说,当你真正达到了“我就是销冠”这种境界之后,你就已经是销冠了。口上说着是“吸引力法则”,说得好像你的成就是吸引过来的,但其实从事实上来说:你靠的就是你自己的实力。

  所以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错了,你不能去思考,你要如何成为销冠;你要思考,如果我是销冠了,我会怎么提升业绩?慢慢到了最后就会变成——我就是销冠!

生活不如意,同性恋的生活——更不易。

  作者在成为同性恋之后就没有什么其他的遭遇了吗?答案是不可能的。相反的是,作者的生活并不如意:成为被殴打的同性恋,警察不愿帮助同性恋,同性恋身份所带来的不便……太多、太多了。

  此处不宜“剧透”太多,各位看客们可以认真地去看看这一段,了解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所遭遇的一切。看看作者是如何坚持过去,如何“守得云开见月明”。

  至于文章后面的内容就比较励志了:遭遇困境,适应困境,提升自身,拥有成就。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断为我们诠释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阶级矛盾的严重。

  关于这部分内容,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也不好多做评价。

结语

  总而言之,《回归故里》是一本能够提升自己阅历的书籍,它所给你带来的,也并非只是了解阶级矛盾那么浅显,毕竟这个问题与我们平民之间的关系真的没什么关系。

  从个人意义上来说,它是一部励志作品,不断在塑造自我与背离自我之间寻求平衡,以求达到我们与自己及世界的一种平衡;从社会意义上来说,它是一部具有文学气质的反思性社会学著作,表面上是讲述自己改变自己的故事,却在为更多的贫困者寻找反抗的可能。

他重返过去,回顾家族的历史,回忆童年时身处的工人阶级阶层,回溯了他如何从工人家庭的穷孩子成为法国著名的知识分子…… 在这场极为内在又颠覆的心灵之旅中,作者思考了社会阶层、学校教育、身份建立等一系列主题,通过梳理集体决定论中不同个体的命运轨迹,剖析了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个人选择”是如何被影响、被决定的。

  书有百味,各品不同。以上仅是我读完这本书之后的一家之言,若有不同见解,欢迎一起讨论。

  《回归故里》读后感(四):《回归故里》:社会裁决的独断专行不应该成为束缚人性的武器

  “当我们身处在平民阶级时就会很容易感受到阶级的存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命运是否早已被宣判?”

  《回归故里》这本书既是一本介于坦白和反思之间的学术著作,也是作者结合自己的出身背景和成长经历讲述的故事,在研究者眼中是学术讨论,在普通读者眼中,是深入浅出、令人共鸣的回忆录。

  在这场学术讨论中,作者迪迪埃·埃里蓬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当成了“试验品”。因为能直击要害的打破阶级限制的迪迪埃·埃里蓬所拥有的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场“自己改变自己的劳作”,当他彻底改变了自己之后才发现,人生的本质就是一场逃离和回归的矛盾旅程。

  作者开篇就在讲述如何打破阶级观念,从父亲死后,他再次回到阔别三十年的家乡兰斯,并重新反思了自身过往经历、家乡及其周边地区的境况。从家人、家乡工人阶级民众的生活,女性长辈被剥夺的权利,到兰斯这一区域的被边缘化,再到相对主流文化而存在的“亚文化”,迪迪埃·埃里蓬一步一步的将人们的视野引入到阶级壁垒中下平民阶层的生活中,那些生来就被作为“被侮辱和损害”的人们,他们应该获得尊重。

  今天我将从迪迪埃·埃里蓬的角度去探索从个人到整体回归的意义和人们如何去打破所谓的固有模式,找回真我!

  01.屈从是对我自我的压制 当所持的理念与本身价值观相违背时,当我们的信仰与即将进入的世界格格不入时,我们是要放弃还是继续前进? 要知道,屈从的结果就是重复过去!所以我们要改变,改变的第一步就是接受自己的欲望!

  ①在追求欲望这条路上,我们都是平等的 其实困扰迪迪埃·埃里蓬一生的难题有很多,第一个就是迪迪埃·埃里蓬的原生家庭,每每想到家里,那就是一种“憎恶消失,痛苦就会来袭”的感觉,对他来说,家庭就是他一生的耻辱史。外祖母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而正是那段启齿的过去造成了母亲偏激,父亲的无知和一生自以为是的工人身份都是迪迪埃·埃里蓬的噩梦。

  母亲是外祖母的私生女,在外祖母17岁时便生下了母亲,外祖母也因此被她父亲逐出家门。母亲小时候的成绩非常优异,但是因为外祖母为了去德国工作,母亲被送往孤儿院,也无法继续学业,母亲的想当老师的梦想也被打破。

  于是,母亲将自己的梦想托付在孩子身上,但是迪迪埃的优秀却让母亲嫉妒不已,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场景:当迪迪埃向母亲背诵一首英文诗歌时,母亲突然非常暴怒,她认为孩子在嘲笑她不懂英文,一个中学的孩子竟敢在她面前展现优越性。

  而自己的父亲与母亲的结合不过是为了实现独立,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于是,婚后不久,父亲的无知引起了母亲的厌恶,叫喊、摔门、往地上扔盘子渗透在他们生活中的每分每秒。母亲多次想要离婚,却害怕无法独立应对这一切,也不希望孩子失去亲人。他们的生活在相互谩骂中继续着,最终将对另一半的憎恶转化为了一种相处模式。

  就是这样的家庭一次次的打破了迪迪埃的幻想,当所有人都告诉他努力没用,自己家的哥哥也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他只有屈从才是真理时,迪迪埃却用他的努力上进,证明了自己也可以和别人一样,即使在这条追逐的道路上,被同学嘲笑、被老师看不起、不被家人所理解,即便面对的一切都是全新的,说话方式、行为习惯等,可迪迪埃依旧没放弃。

  “我会根据所处的环境和阶级来对自己说话和行事的方式进行或多或少的改变。” “努力和他们变得更像”。

  终于,迪迪埃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直到实现自己的飞跃,在逃离的第一步路上,迪迪埃成功了,他进入到了另一个层次,即使这些气质的改变随即而来的是和家人距离的与日增长,甚至有了疏离感。但是,即使跨越千山万水,在追求欲望这条路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该拥有同样的机会。

  ②不该承受所谓社会赋予的厄运 被社会赋予的厄运就像阶级战争上的那根线,拉扯着最底层人们的心脏,压榨和伤害就像一根长鞭,一下下的鞭策着那些可怜的平民。

  从父辈的教育经历到自己的教育经历,迪迪埃意识到了阶级斗争的可怕性。因为是平民的行列,所以每次起哄都有“我”的身影,因为是平民,所以“蛮横无理”。

  反观学校教育与社会秩序的影响,大批辍学的孩子、无法融入校园文化而反叛、加入“亚文化”群体的孩子,埃里蓬说:“教师们已经尽其所能!他们能改变的东西太少了。”学校成为了社会的战场之一,阶级的壁垒甚至也会渗透入校园文化之中。

  于是,迪迪埃在面对跨越阶级时写道:“无论人们有意识或无疑是,对于艺术作品的喜好或者对一切文学艺术的喜好总是会让一个人显得更高级,这种高级感是通过与那些没有机会接触艺术品相比较而实现的。”“这些都表达了一种对于自身社会身份的愉悦感,他们属于优越的阶级。”富含着满满的自我式的嘲讽。

  在迪迪埃那个年代,种族主义情绪异常热烈,当时左派和右派互争高下。所谓的平民阶级被打入左派,右派则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资产阶级,右派高举着自己阶级的优越感去喊着所谓“全民平等”的口号。

  可笑的是,真正的平等是没有所谓的阶级意识的,所以,资产主义虚伪的面孔被一次又一次的掀翻了。

  想起《泰坦尼克号》的杰克和露丝,从小在贵族中长大的露丝爱上了平民家庭的杰克,阶级的斗争杀死了他们的爱情,在那个阶级为重的年代,露丝和杰克的爱情注定是活不下去的,因此,把爱情封存在泰坦尼克号,是最完美的结局。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所谓的“社会厄运”,迪迪埃的原生态家庭让他性格扭曲,这也是他成为同性恋的原因,当他成为同性恋之后,家庭的打击和社会的鄙弃让他喘不过气来。因为同性恋是不被认可的,在大众的意识里,同性恋是错的,而这个对错的标准是大众赋予的。

  于是,社会赋予的对错性狠狠的扼杀了社会上那些所谓“错”的人。

  想起一部电影《孽子》,描写的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里,一群因为同性恋的身份,而被家庭所弃、为社会所遗的“孽子”的故事,公园中的傅老爷子,曾有个高傲又好强的儿子。却因为在父亲面前暴露了自己的性取向,他选择用手枪结束生命;主人公李青因为同性的亲密关系而被学校退学,流浪在外,从此他对父亲的印象就只剩下那张因为愤怒和悲伤而扭曲了的脸。

  对于这些“孽子”来说,只能在属于他们的“黑夜王国”中逃避,因为世界没有给他们温暖的太阳,这是多么荒谬的东西,我们不该承受文化与社会的厄运,因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对错性,那些所谓的对错不过是人们刻在生命中的固有模式。

  02.否定自己才能重塑自己 ①打破思想意识 在很长的时间里,迪迪埃对家庭、伴侣和稳定的关系避之不及,夫妻之间的暴力模式是造成他不再接受异性恋爱的重要原因。 从因无法完成学业而懊怒一生的母亲,有暴力倾向、总是大喊大叫的父亲,到把孩子们丢给孤儿院的外祖母,作者在回归之后才明白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可怕性。由此,他也看到了家乡误入犯罪歧途的青少年、在阶层固化中放弃学业的工人们,社会如何塑造着底层民众,由此,他才开始重新理解他曾厌恶和逃离的人。

  要想打破固有模式,释放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打破思想意识,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即使有一个落魄的家庭,有一个不幸的命运,你依旧是你,你走的每一步都可以决定未来命运。如果时刻把自己的思想武装起来,你就注定要被束缚,被圈子束缚,被思想束缚,那是很可怕的。

  当你打破自己思想意识的时候就是你剥离过去自己的时候,等你真正实现思想自由,你就是真的你自己,你可以接受自己所有悲惨的命运,因为那些坎坷的道路才是成就你的每一步。

  ②打破阶级意识 “我在学业上的选择也带着弱势阶级的印记,对于应该选择那些方向,我们完全不了解必要的相关信息,我们没有任何选择油灯学科的策略,我选择是文科,而实际上理科才是更好的选择。”

  这是迪迪埃在学业上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其中之一,而这不公平的待遇来源于他是平民阶级。其实阶级意识的斗争才是最可怕的,在美国,自古以来,黑人接受的教育有一条就是:“别惹白人”,明明就是宣称着平等的国度却作出自我打脸式的举动。

  要知道,阶级的不对等迟早会被时代遗弃,因为生命都是平等的,平等的来到世界上,平等的离去,压榨和不平等就是一种慢性自杀的方式,迟早会被打破。

  因为没有人会永远当穷人,永远当被剥削者,统治者对财富权力传之万世的幻想也终究是南柯一梦。一旦社会稳定的天平被倾斜,政治生态被打破,就容易引起社会制度和社会阶层的变革,从而导致社会系统的重构,使社会稳定的天平朝着另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发展。就像中国古代王朝的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一种利益的重新分配,统治阶层由于昏庸无道的统治最终轮为阶下囚,而社会底层则通过不断地沉潜积蓄最终实现了阶层的上升流动。

  有时候,社会精英阶层一边啃着心灵鸡腿和心灵鸡胸,一边为我们送上了心灵鸡汤,说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你挣了多少钱和外在是否美,其实,穷人也可以有幻想的权利和勇气,在这一步在于你敢不敢打破自带的阶级意识。正如迪迪埃说的:“当我们处在平民阶级时,我们很容易发现阶级的存在”。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过一句话:“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如果意义之网一旦坍塌,你掉落下来之后,那就是一条肉虫子。”人生的成就度不在于谁站的阶层高,而是在于如何充分地利用人生这百年去享受,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03.社会裁决的独断专行不应该将我们束缚 我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你应该...大家都这样去做!”这就是所谓的社会裁决的独断专行,这也是扼杀人本能最可怕的方式。其实这个原理就和抖音等软件攻占人心是一样的,不断的向大众重复一样东西,于是所有人都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是对的。

  这种独断专行把人们养成了一种固有思维,打破这些思维的人就被认为是局外人,让我想起上一次在看《局外人》时的感触,主人公莫尔索的种种怪诞行为乍一看难以理解,但事实上,他才是活得最多、最充实、有着深沉本真追求的人。“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

  我想迪迪埃的回归也是指本我的回归吧,不在于我们变成了什么样子,而是在我们改变自己时做了什么,一方面我们成了自己本来的样子,另一方面,拒绝成为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不受社会判决的影响,打破阶级的判决,于是,迪迪埃回归了自己,回归了社会。

  如果你想找到真我,那你该做的就是打破社会独断性,远离大众思维,呼唤内在的自己,人这一生,应该是自由的,而这种自由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不被世俗信念拖着走。 或许背离家庭与过去是我们永远无法彻底实现的,因为过去和家庭属于我们的人生。也可能真正的“回归故里”并不存在,但至少让我们努力“与自己,以及那个被我们抛下的世界和解”!

  《回归故里》读后感(五):《回归故里》:跨越社会阶层鸿沟,以剖析记忆的方式结束心灵流亡

  阅读完《回归故里》作者迪迪埃对过往的回忆,我不禁想起了以往对于不同阶层的认知。

  我出生于普通家庭,小学时就发现了我跟同学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是来源于成绩上的差异,而是认知上的差异。我其中一个同学是班主任的女儿,她小学四年级开始跟同学谈论《泰坦尼克号》,她说她已经看了两次。那时候的我对电影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只知道在电视里放的。

  因为她妈妈是老师,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培养,从小就给她买了各种名著。其中一本书我记忆非常深刻,我跟她借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回到家如饥似渴地读,当天晚上疯狂地念着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长长的名字,我到现在还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

  我经常到她家玩,尝试在家里没有尝试过的东西;在学习上我意识到了“努力”这个词,试图在成绩上拉近跟她的距离。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我,是多么渴望成为她!

  《回归故里》的作者迪迪埃·埃里蓬也是一样。他出生于工人阶级,小时候发现了原生家庭的弊端和与不同阶级之间的差异,但他选择逃离了原生家庭,到外面的世界重塑自我。直至他父亲的离世,他选择回到家庭,以回忆的方式理解家庭,理解社会。最终他跟家庭和解,跟自己和解。

  这部自我剖析之作,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了命运的问题,让我们看到了著名的知识分子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与自己和解。接下来我将从家庭弊端、阶级差异以及自我救赎三个方面详谈作者迪迪埃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

01 不顾一切逃离家庭,源于原生家庭的屈辱、无知与暴力

  文章一开始迪迪埃就袒露他对父亲并没有多余的感情。迪迪埃没有参加父亲的葬礼,他的回乡不是为了父亲,而是为了追寻过去的自我。如同《局外人》里让人惊讶的开头:“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楚。”相同的是,他们对于亲人的死亡没有任何悲伤的情感。不同的是,《局外人》里默尔索参加了葬礼,仍然没有找到生而为人的意义;《回归故里》里迪迪埃没有参加葬礼,却追寻了人生的真谛。

  迪迪埃的家庭,对他来说是一部充满屈辱的家庭史。连他一贯喜欢的外祖母,都有着不堪的过去,使得迪迪埃迫切地逃离家庭,走向外面的世界。而原生家庭的各种行为模式,对迪迪埃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心灵创伤。

1、外祖母对母亲的抛弃,导致了母亲忍辱与暴力并存、渴望孩子成长却嫉妒孩子能力的重要因素

  母亲是外祖母的私生女,在外祖母17岁时便生下了母亲,外祖母也因此被她父亲逐出家门。母亲小时候的成绩非常优异,但是因为外祖母为了去德国工作,母亲被送往孤儿院,也无法继续学业。母亲的想当老师的梦想就此被打破。

  母亲将自己的梦想托付在孩子身上,但是迪迪埃的优秀却让母亲嫉妒不已,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当迪迪埃向母亲背诵一首英文诗歌时,母亲突然非常暴怒,她认为孩子在嘲笑她不懂英文,一个中学的孩子竟敢在她面前展现优越性。

  从那时候开始迪迪埃就明白了家庭与世界之间,学校已经成了最大的鸿沟。

2、父亲因无知而形成“大男人主义”,暴力行为导致迪迪埃童年时期遭受心灵创伤

  父亲是迪迪埃最憎恨的人。因为在迪迪埃印象里,父亲不仅是反对他上学的人,更是反对同性恋的人(迪迪埃正是同性恋)。

  父亲从进入社会的那一刻起便是工人。工人身份构成了他的人生底色,也是他所能接触的唯一领域。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的无知,而他的无知决定了他无法提高社会地位,只能在世界底层存活。

  母亲为了供迪迪埃上学到工厂上班,父亲却认为这证明了他无法单独供养家庭,有损他作为男性的体面。每天丧失对配偶的掌控,使得他产生了夹杂着耻辱的恐惧。于是,父亲每周结束工作后,醉醺醺的他总是回到家里往墙上扔酒瓶。父亲的暴力行为直接导致迪迪埃对他的憎恨,也是迪迪埃希望重塑自我形象的重要原因。

3、没有恋爱情基础、互相谩骂的夫妻相处模式,导致迪迪埃无法再接受稳定的关系

  父亲由于迫切离开原生家庭,选择以成婚的方式逃离。母亲由于自己无法完成学业,对配偶不再怀有更高的期望,与父亲结合只是为了实现独立。他们之间没有爱情。

  婚后不久,父亲的无知引起了母亲的厌恶,叫喊、摔门、往地上扔盘子渗透在他们生活中的每分每秒。母亲多次想要离婚,却害怕无法独立应对这一切,也不希望孩子失去亲人。他们的生活继续相互谩骂,将对另一半的憎恶上升成一种相处模式。

  在很长的时间里,迪迪埃对家庭、伴侣和稳定的关系避之不及,夫妻之间的暴力模式是造成他不再接受异性恋爱的重要原因。

02 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尝试共存,但阶级之间的差距使其相互伤害。

记得在看《大都会》时,我曾为资本家的儿子弗雷茨的所作所为而感动。在那个只有资本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世界中,他同情累昏的工人而选择接替他的工作。他一手拉着他父亲的手,一手拉着工头的手,并且将这两只手引导到一起紧紧握住的画面,打破了两个阶级之间的隔阂,让不同阶级的人类重新联结在一起。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阶级之间的明争暗斗往往更加残酷。工人阶级的人想要跟资本阶级的人以朋友身份交往,在那个年代几乎是奢侈。而资本阶级想要跟工人阶级的人成为朋友,却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资本阶级的示好甚至会给工人阶级的人带来屈辱感。

  迪迪埃在高中时,在成绩上非常优异,但是在行为方式却蛮横无理。每次学校的起哄中都会出现迪迪埃的身影,因为这是显示工人阶级“男人气概”的文化方式,他甚至会嘲笑和警告在校的老师。然而他这样的行为却没有引起老师的愤怒,因为在老师眼里工人阶级的学生都是这样,反正他们完成了中学学业后便不再读书。

  此时迪迪埃开始反思,难道自己会被教育体系抛弃吗?自己真的不能走得更远吗?就是因为自己出身于工人阶级吗?从那时开始,迪迪埃选择学习与工人阶级相斥的文化归属——学习校园文化秩序。而资产阶级好友的出现,使得他更加厌恶自己所处的阶级和家庭。

  那是迪迪埃13岁时的同班好友,是城市里大学教师的儿子,迪迪埃甚至觉得自己爱上了他(这也许就是迪迪埃成为同性恋的起始)。在资产阶级家庭环境的渲染下,他懂得音乐欣赏,在谈话时经常提到电影和作家的名字,让迪迪埃深深感到了自己的无知。

  好友的行为举止深深地吸引了迪迪埃,让迪迪埃渴望成为他的样子,而不是父亲无知而暴力的社会形象。后来迪迪埃也模仿他谈话的方式,学着他学富五车的样子,甚至模仿他的书写模式。

  一开始,迪迪埃的工人阶级习惯让他反抗学校文化,反抗纪律,走上了叛逆的道路。而这个男孩完全相反,他的阶级习惯是文化,他在音乐、小说和艺术的世界里遨游。他喜欢写小说,给自己起了个笔名——由他中间名和母亲姓氏组合而成。而迪迪埃也学习他起了个过分雕琢而荒唐可笑的笔名,引来了这个男孩的嘲笑。由此迪迪埃更加反对资产阶级,也更加痛恨自己所处的工人阶级。

  男孩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对迪迪埃产生了非常残忍的伤害。在后来迪迪埃与资产阶级相处的过程中也总是遇到类似的情况。骄傲与自我欣赏是资产阶级的特质,而他们的行为总是无意间引来工人阶级的反感,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拥有着工人阶级所无法接触的一切,工人阶级的自卑让他们在面对资产阶级时如同刺猬般保护自己。这一段小小的友谊,其实展现了两段社会史试图共存的过程,而阶级的差别使得阶级之间相互伤害。

  我突然想起《泰坦尼克号》的杰克和露丝,假如杰克没有死,在大陆上完成了婚姻的延续,他们的爱情有很大概率会被生活的残酷所磨灭。从小在贵族中长大的露丝,她所需要的生活物质和精神需求,是工人阶级的杰克所不能给予的。在一起的结果,总会有人将就。因此,把爱情封存在泰坦尼克号,是最完美的结局。

03 逃离家庭能重塑自我,回归故里却能找寻真实的自我

  与自己和解,是近代社会所推崇的主流。然而自我和解之路往往有一个定律,很多时候主人公会选择离开自己熟悉的故乡,等自己更为强大更有勇气,才回到自己的家乡寻求真正的自我。《追风筝的人》如此,《月光男孩》更是如此。

《月光男孩》里,同为同性恋的喀戎,他的经历跟迪迪埃非常相似。但是喀戎比迪迪埃更加不幸。因为人类中存在种族歧视,而同一种族中存在阶级差距。喀戎既是黑人,又是单亲家庭孩子(母亲吸毒),更是同性恋。喀戎的自我救赎之路上,也离开了家庭,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变得更为强大。最后回到自己的故乡,找到自己心爱的人,承认真实的自我。

  但《回归故里》所不同的是,迪迪埃拥有支持他改变的母亲,他对阶级之间的差距非常敏感,甚至是过于在乎,导致他迫不及待地离开原生家庭,走上重塑自我之路。然而他从来没试过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父亲过世的之时,他才意识到这个问题,选择跟母亲和解,跟自己和解。

  迪迪埃的成长与自我救赎之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拥有了自我意识,对工人阶级限制的不满以及同性恋的需求,使其抛弃家庭走上求学之路

  出身于资产阶级的好友的出现,以及教育系统对于工人阶级的区别对待,使得迪迪埃意识到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差距。而原生家庭的各种弊端更是让迪迪埃产生了耻辱感。他的自尊心使得他对原生家庭闭口不提,也不屑于尊重工人阶级的职业。

  他抛弃了自己原有的思想、处事方式、言行举止,包括自己说话的口音,以偏激的方式对自己进行改造。为了逃离工人阶级,他选择了逃离自己的家庭,到外求学。甚至父母亲搬家后,他一直没有回家,直至父亲离世。

第二阶段:在求学的过程中大量汲取知识,却发现文凭在求职过程中的作用也深受阶级影响

  也许受母亲优良基因的影响,迪迪埃在学习上显得格外优秀,这也是他能逃离家庭的原因,母亲不顾一切支持他上大学。在学校里,他大量阅读关于哲学和同性恋的著作,在巴黎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他实现了学习和取向的自由。

  但是沉浸于阅读的过程是美好的,面对求职的现实需求却也是残酷的。他发现文凭的价值与个人社会身份紧密相关。写论文的过程中必须有最基本的经济支持,而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允许。

  同样的文凭对于掌握不同社会资源的人来说也不一致,家庭的帮助和人际关系等都影响文凭在工作市场中的价值。而社会资源正是迪迪埃所没有的部分。

第三阶段:回归故里,尝试理解原生家庭和现存的社会制度,与自己和解

  父亲的离世使得迪迪埃踏上了精神的“回归之旅”。父亲的离世并没有引起他的悲痛,却引起他通过父亲的逝世理解自我的渴望:为何社会阶层的分离会对个体的心理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来如此的不安?

  在回忆的过程中,他终于明白,自己对于逃离家庭的原因跟阶级的分化有着必然的联系。自己出身于工人阶级,却厌恶一切工人阶级的习性;他厌恶资产阶级,却在精神上向着资产阶级靠近。

  他后来清晰地发现,父亲的愚蠢和无知,并不是取决于他的人,而是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他曾经也有上进的梦想,希望通过到夜校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生活地位,但现实打破了他的梦想,他必须打几份工来维持家庭的开支。

  到最后,迪迪埃非常遗憾,自己被这个暴力的世界所击败,就像世界击败父亲一样。

04 结言

  《回归故里》并不是迪迪埃单纯对过往的回忆,其中夹杂着大量的文学、理论以及政治。正如迪迪埃所说,这些文学理论可以成为一个情感过滤器,使他表达的东西不至于背负上过重的情感负担。

  他以回忆的方式,重新与自我世界相连接,与过去的家庭相连接。他与母亲和解,与自己和解,结束了心灵的流亡,从此不再孤军奋战。

  ——END——

  本文由@爱打机的妹子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