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的孩子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的孩子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02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的孩子经典读后感10篇

  《我们的孩子》是一本由[美] 罗伯特·帕特南著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7-6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一):《我们的孩子》-在中国你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在何帆老师推荐下读了《我们的孩子》,通过几十个短故事定向说明和定量数据描述了当下美国阶层固化对于孩子未来影响,可读性很强通俗易懂。文中主要讨论了,家庭结构父母教育方式童年期的发育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课外活动机会,以及邻里社区影响,童工造成了大学毕业率在最近数十年呈现出了较大的阶级鸿沟,并在文后给出了一些改变这些现状建议

  自1776年以来,世世代代的美国人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勤奋勇气创意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两百多年来,这样的“美国梦”一直激励世界各地无数怀揣梦想的的年轻人。但是本书第一章开篇描述上世纪50年的美国梦的一个梦乡俄亥俄州克林顿港的市镇,已经演变成了“美国噩梦”。21世纪的今天整个社区泾渭分明,两边的孩子各自过着彼此不敢想象人生。在每个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命运已被决定。今天的克林顿港,随处可见壁垒森严的阶级隔离,校园内停泊着阔绰富家子弟的敞篷车,一步之遥的贫苦孩子有些无家可归睡在无家可归的老爷车里,而这些都是整个美国的一个缩影,无论种族,无论性别,很多贫困孩子被拒在美国梦之外,美国梦已经渐行渐远。全书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家庭结构,家庭是事关全局的重要因素。包括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教育上,以白人女性死亡率为例,受过大学教育的白人女性死亡率持续下降,而不曾读完高中的白人女性死亡率却上升。经济收入方面,父母的财富对于孩子来说相当于非正式的保险,允许孩子们承担西更多的生活风险,有机会寻求更丰厚回报。而父母的经济困难会导致高压教育,而高压教育则导致孩子表现不佳,尤其是在幼童阶段

  对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方面,研究表明,早期的人生经验会进入我们的身体深入我们的行动基因中,最原始的生活经验就是同成年人回应互动,这需要成年耐心细致的关照。来自父母的认知刺激,是孩子们最有效的学习手段,父母同孩子进行交流,倾听孩子的声音,就会发展出更高级语言技巧。在正常情况下,只要照料者尽到自己的责任,孩子的大脑执行力在3~5岁之间就会迅速发展。孩童在期成长初期所获得的能力基础性的,这些能力越发达,今后的学习就越是高效,也就是说,与其等到青少年时代再严加管束,不如在学龄前就介入。但是,只有爱是不够的,爱的花朵未必能结出成长的果实,父母需要投入极大时间金钱成本

  吴军老师在《大学之路》中曾指出,自己父母从不应酬,不看电视剧,总是非规律地学习,80岁的老母亲,依然每天坚持学习,父母潜移默化的身教影响着孩子,使孩子们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在这个知识加速更新的今天,终身学习能力和快速学习能力尤其重要,而这一能力的源头最主要的是来自于家庭。

  第二,社区环境。大量的证据证明,社会环境、公共机构社交网络在孩子的成长中是不可忽视的,富有的社区上让人看到一番其乐融融和睦共处,而且贫困社区的一些角落却隐藏着更多人性饿的东西贫穷并不会让人更加相亲相爱显而易见道理是“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出自《管子—牧民》)”。不同于中国,美国太多的洲港镇存在清一色富人社区和清一色的穷人社区(存在大量的犯罪、毒品暴力行为),阶级隔离日渐森严。穷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在生活中不会遇见。上层父母通常拥有广泛的弱关系(社交圈子比如精神专家教授企业经理、家庭友人……),而底层社会的人们缺乏有用的弱关系,在寻求社会帮助时所能以来的往往只有家庭和邻居。比如研究表明同样是上网,上层阶级的年轻人(及其父母)更多的是寻求信息关注工作、教育、政治和社会参与、健康和时事新闻,而下层阶级的孩子和家长则更看重网络的娱乐和消遣功能

  第三,教育隔离。教育通常说来能更好地预测孩子的未来,“教育,是眼下知识经济时代的最重要资源”(道格拉斯.马瑟)。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就读于私立学校或学区内的好学校。穷人的孩子读差学校。2014年数据显示,一个高中生如果家庭经济收入和父母教育排1/4的家庭,较之后1/4家庭的孩子,前者进入卓越大学的可能性是后者的17倍多。因为有些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机会差距就已经大到无可弥补。在精英学校和底层学校之前存在着不容否认的教育质量和资源的不平等,也就是说存在一个必须接受事实,富孩子上好学校,穷孩子上坏学校,两类学校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其中有一点提到,跟我们目前中国情况非常类似状况就是,父母亲身参与到孩子的学校事务中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最后一点就是孩子长期参与课外活动,最大的益处就是软实力品格的养成,表面上看课外活动是校园之外的教育,其实是父母经济来源支撑以及对孩子培养的自主意识

  第四,婚姻问题。20世纪前半夜,有太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跳出阶级鸿沟寻求真爱,但是20世纪后半叶,美国人倾向选择教育背景相当的伴侣组建家庭,其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尤其会在自己的圈子里选择婚姻对象。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提到的上层阶级的父母,没有谁是含着金钥匙出生,靠着家族财富而整日无所事事,为了力争上游,他们殚精竭虑,在养育他们的孩子时,无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心思,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行文至此足以看出,美国的富人和穷人在日益隔离并且越来越不平等的两个世界里,各自生活、学习和养育下一代。大量数据证明,教育等机会的不平等影响了美国的经济,造成美国经济负担,阶级之间的鸿沟会很大程度上破坏美国的繁荣、民主和政治稳定。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建议提高工人阶级的收入,为贫困家庭提供小额现金援助,政府允许父母的工作更有弹性,给穷学校提供更多专门的经费,招聘优秀的老师,对贫困社区进行投资,作者甚至提出针对贫穷父母进行专业“训导”每天给孩子读点书等政策建议。

  将视野转到国内,目前贫富差距、教育资源的差距在我国也已经显现,2017年北京高考状元曾经媒体上坦言:我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翻看众多高考状元,大多数都是不仅家境好,还美貌智慧并存,有些人就是直接生在了终点线上。

  进入21世纪,国内各种口号向美国学素质教育,通过本书已经了解到我们要学习的“美国的素质教育本质上一种资产阶级特权教育,花大价钱上私立学校、上补习班、请家庭教师,富有阶层则可以自己掏钱享有极好的个性化、定制化优秀教育。”“前几年家长们都在反对应试教育, 国家提出教育改革,所谓的教育改革是是,消灭学校的各种乱收费,减轻学生的不合理负担,所以把学校办补习班、办兴趣班当成了洪水猛兽来加以禁绝。而目前的现状是,小学生的负担一点也没有降低,奥数什么的反而比小学数学难得多,而且还造成学区房现象,让穷人的孩子更加没有出头之日。把公立学校自办的补习班、兴趣班取消了,完全社会化了,就是有钱才能上的起,没钱就自己在家呆着。“(李晓鹏1982新浪博客:《我努力半生不是为了和你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论教育资源分配中的代际公平问题》下同)。“学习西方“伪素质教育”理论后果,就是跟西方国家一样,走上两级分化、阶级对立的老路。”

  “所谓“素质教育”是一个伪概念。对中小学生来说,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就是最大的“素质”。历史一再证明,良好的基础知识可以从整体上提高一民族创造力想象力。靠搞什么歪门邪道的“素质教育”来荒废课堂的学习和考试选拔,是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

  2017年5月9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陆见过局长大会上讲到:应试教育的价值内核,与中国几千年主流价值观一脉相承的,应试教育提倡的是厚积薄发,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十年寒窗苦读,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论你是否承认,这个世界都是丛林法则的,这个社会是优胜劣汰的,适者生存,喝再多的心灵鸡汤,读再多的小清新文章,都无法改变这一现实。我们必须明白,也必须让我们的孩子明白,这个社会是分层的,是有阶层的……身处社会的不同阶层,生活品质一定是不一样的,别人对你的认可尊重也是不一样的。自古学生苦,不努力拼搏凭什么就有收获?应试教育,用分数说话,还是当今最公平的选择人才方式。如果你投胎技术不好,那么,不要怨天尤人,你就好好学习吧。

  庆幸的是,我们很多教育机构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学前儿童和小学生阅读课也在日渐增加和深入,我们也看到超级演说家中刘媛媛的《寒门贵子》中仍然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作为一个寒门子弟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韧……,“带母亲上清华”的贫困残疾考生魏祥获得清华校长的精神鼓励物质支持,中国不乏这样的案例,相较于美国的阶层之间巨大的鸿沟,我们还是要好的多,稳定得多,在一定范围内机会还是均等的,希望能够珍惜眼下机会,从我做起行动起来,改变我们能改变的,理解我们不能改变的。

  最后以原书中作者夫人的话结束本文“一百年之后,无人会在意……你银行户头里还有多少钱……,但我们会因为路过一个孩子的生活,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希望有公平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机会,希望在养育“我们的孩子”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二):有机会才有梦想

  最近,有关“寒门学子”的讨论十分热门,隐忧中是普通百姓对机会平等的渴望及对命运改变的向往。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以深厚的学养为我们提供了美国的镜鉴,与《使民主运转起来》和《独自打保龄球》一样,作者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和社会资本分析框架出发,分析讨论阶级差异对代际流动的影响。

  作者鲜明地指出,当今美国,早在出生的那一刻,美国孩子们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不同于种族、性别、教育、收入等一般意义上的影响因素,美国青少年一代越来越多地陷入了家庭出身对成长发展的限制与锁定之中。不论是身处“铁锈地带”的俄亥俄州克林顿港,还是在作为南方重镇的佐治亚亚特兰大,年轻人大多处于家庭差异引发的邻里隔离、教育隔离之中。与黄金时代那些依靠勤奋改变命运的祖辈不同,如今的美国孩子正面临阶级分化导致的巨大人生差距。人们曾经津津乐道的“美国梦”变得越来越虚幻,而这种虚幻已成为大多数美国人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更为可怕的是,由于阶级差异导致的社会流动固化是一个相当滞后的社会指标,机会不平等的恶果往往要经历一两代人才能显现出来,那个时候的公共政策调整为时已晚。

  作为一部通俗的学术著作,本书的框架清晰、论据丰富、语言生动,可读性很强,特别是对十多个美国家庭深度访谈,使读者对美国社会中的普通人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毫无疑问,美国的历程对正在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具有特别的启示意义,特别是邻里分割、教育差异、家庭影响等奇闻怪事时常见诸报端的当下,如何确保机会平等值得每个人深入思考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三):有钱没罪,没钱有罪

  ——农历新年伊始,一件在WeChat朋友圈里引起广泛热议的政治事件相信大家也都听说了。第二天,微博民众一边倒的吐槽和讽刺莫名其妙地不见踪影

  《我们的孩子》作者罗伯特·帕特南,他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政治学家,曾获得约翰·斯凯特政治学奖(政治学的诺贝尔奖),如果给这本书加个副名,中国版“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再合适不过。

  随着不平等社会在美国一路高歌猛进,曾经的American Dream早已名存实亡。克林顿港是作者的家乡,作为整个美国的一个缩影,这里反应着美国社会的细微变化:在上世纪50年代,所有的孩子无论出身,都能得到体面的人生机遇,社会上行流动作为一种普遍现象,使得人们对未来的前途信心百倍。而半个世纪以后,阶级隔离逐渐渗透到生命中的每个阶段,早在出生的那一刻,多数孩子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

  社会流动可分为绝对社会流动和相对社会流动,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以后,整体经济水平持续增长,理论上每个人都要比他的父母更为优秀,这是绝对意义上的代际进步,但即便如此,每个家庭在社会中的相对位置却很可能没有改变,随着阶级固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富裕人家的孩子无须费力便可稳坐金字塔上端,而穷人家的孩子,即便从父辈面临的诸多问题中挣脱出来,却发现仍处于金字塔的底部。

  阶级壁垒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从2009年到2012年,按照实际购买力来计算,位于金字塔顶端的1%的美国家庭,其收入增加了31%,而与此同时,余下的99%的美国家庭来说,他们的收入几乎没有变化。

  不过经济上的差距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家庭结构、父母之道、学校条件和邻里社区的差距。

  经济宽松能为孩子带来更多选择,以及承担适当风险的勇气,从而提高孩子把握机遇的可能性;而贫穷的家庭则在风险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另外在生育年龄、离婚率、婚前同居现象等方面,社会阶级较高的家庭往往更为健康。简单来说,贫穷导致家无宁日,而家庭的不稳定又会加重贫困;富裕可以让家庭更和睦,而和睦的家庭也更易生财。

  另外,高素质人群在为人父母之道上也更容易善解人意,对于孩子的培养,除了学习成绩以外,也很看重孩子的认知和社交能力,并从子女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挖掘他们的潜能;在金钱投资、时间投入、幼儿教育方面的付出更是另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望尘莫及。穷爸爸由于过度的生活压力,一贯采取迟钝并粗暴的教育风格,而恶性压力对于孩子大脑发育会造成长久的负面影响。

  如果说家庭结构和父母之道的内部更多得作用于家庭内部,那么地理位置上的两极分化,则会造成社会资本的分配极不公平,上层阶级的父母通常都拥有广泛的“强关系”和“弱关系”,简言之,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不仅有更多的好朋友,也有更多的点头之交。相比之下,下层阶级往往会变成社会关系得孤岛,所以对于上层阶级或者中上层阶级的孩子来说,非正式的指导随处可得,但下层的孩子只能凭借他们的微薄之力摸着石头过河,既缺乏家庭的全力支持,又没有靠谱的指导。

  让人遗憾的是,社会阶级较高的人除了享有财富和地位,同时又拥有先进的生活观念,而身份地位较低的人则终日疲于奔命,物质上的满足尚且不及,以他们的视角和认知难以意识到自身问题所在。

  阶级隔离同样也会遮蔽中上层阶级的视野,让他们无法切身感受到穷孩子的生活,因此甚至意识不到日渐扩张的机会鸿沟,而且政府官员反过来更愿意回应那些有权有势者的诉求,其程度远超普通公民和赤贫阶级。

  更为讽刺的是,虽然我们偶尔希望政府通过某些实用的措施来限制不平等,但我们在哲学方面往往是保守分子,不仅怀疑政府是否有能力去纠正现有的不平等,而且深信,幸福生活的根本在于个人的自我奋斗。

  《请回答 1988》里面狗焕爸爸的一席话历历在目:

  有钱没罪,没钱有罪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四):从我的经历来看“寒门难出贵子”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美国政治学者罗伯特•帕特南所写《我们的孩子》一书,讲述了一些下层阶级和中上层阶级的孩子成长环境的差异,从而导致长大之后的境遇不同。这些故事都是如此的生动,让你发现,两个美国世界的存在。正如《北京折叠》故事里,上、中、下不同的世界不相往来一般。我记得去过印度的朋友回来的时候,第一句就说,她看到了两个印度——一个贫穷印度和一个富裕印度。

  显然,贫富差距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在中国,这个问题同样存在。“寒门难出贵子”事实上就是对这个现象的描述。这在近几年也在中国社会掀起了类似的探讨。

  中国有着6000万以上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就是典型的下层老百姓面临的成长环境。这些留守儿童中大多数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完整而稳定、充满爱心的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最佳条件,其实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很多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和管教,导致了这些孩子成长之路更为艰辛。

  孩子们寻求的家庭帮助、社区帮助、学校帮助等网络不健全,那么孩子的成长更是问题。好在中国大多数的学校,都以学习为主,而不是被吸毒、逃学之类的现象充斥。如果学校已然不是净土,那么孩子自然无法顺利成长。

  中国的社区并不强大,不过老实说,在农村的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要更为常见。在中国的城市里,这种陌生人社会种,每个家庭都被原子化了,邻里往来的大为减少。对门甚至都从不窜门,也不打招呼,相互不认识。——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这种社会老实说,当面对困难时,很少有邻居伸出援手。

  我留意到作者在《我们的孩子》一书种强调一家人能一起吃晚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并认为这样的形式有助于家庭的稳固和孩子的成长。然而,很多下层社会的家庭,这一幕是很罕见的。尤其是对一些组合家庭而言,即单亲组合的家庭。这类家庭孩子众多,关系复杂,家庭贫穷,不稳定,父母亲责任感差。组合家庭在中国也越来越多,在某种意义上感谢有计划生育,中国的底层社会中大部分没有多儿女的这种拖累。当然,除少量少数民族地区除外。这让中国的底层老百姓也只需要供养一到两个孩子,那些复杂的关系和超级不稳定的家庭的情况相对少一些。

  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家庭观念的强大。家人一起吃饭——这是很常见的事情,应该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不管是在中国哪一层社会,一家人共进晚餐,大部分都能做到。除非是有人特别繁忙,甚至是常年不在家。——比如留守儿童的家庭。

  我说说自己的故事吧。我来自中国社会底层,爸妈都在中国湖南农村务农。我还有一个妹妹。爸爸很爱读书,成绩很好,读过高中,但是因为0.5分之差,没上成大学——这是他的遗憾,也是他督促我上大学的动力。妈妈据说是高中毕业,但是实际水平可能只有初中生的水平。不过爸妈感情一直还不错,家庭比较稳固。我喜欢学习,妹妹喜欢玩耍。我的成绩好,初中就以乡里的第一名考上了县一中。我在县一中读了初中和高中,成绩一直在前列。考上大学也在意料之中。我报考的华中科技大学,是高三的班主任推荐的。老实说,那时候我闭塞得很,除了学课本上的知识外,我对于外界的事务知道得太少了,甚至对于这个中国都有哪些大学都知道得并不太多。

  不过,我的妹妹与我命运大不相同。妹妹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去了广东深圳等地。那会家里贫穷,爸妈支付我一个人读县一中就有点吃力。妹妹成绩也不好,也不爱读书,后来也就没有再读书。

  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妹妹回家找到了一个乡里的电工结了婚,后来生了两个女儿。一家人倒也在家过得平平安安。妹妹似乎又在持续我妈妈的道路,期盼着两个女儿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她也和我妈妈一般全职主妇。不过我妈妈当年更苦,要一心一意想着挣更多的钱,卖过冰棒、织过毛衣、当过保姆等,各种苦力活都干过。

  妹夫的收入并不高,但好歹是国家电网工人,在某种意义上不完全等同于农民阶层。妹夫的收入养活一家人也还可以,毕竟农村的消费水平很低,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花销也不算太大,在农村有自己的房子,没有买房子的压力。妹妹的两个女儿成绩也都是年级前列,在班上都是担任班长、副班长之职。妹妹也会经常看着两个孩子学习。同那些留守儿童比较起来,妹妹现在一家人的模式当然要好得多。

  我觉得妹妹的两个孩子上大学也应该没太大问题。唯一的问题在于现在的大学分一本、二本、三本之类,现在要考好大学也不那么容易。更何况两个孩子都是在本乡中学上初中,因为县一中早已经停止初中招生了。不像我当年是去的县一中上初中。两个孩子的目标都是去县一中上高中。

  我的两个外甥女进城的难度有多大?我想她们读完大学,会找一个城市生活。但是对于北京、上海这一类的一线城市打拼的难度明显在加大。——主要原因是房价太高,对于农村出身的孩子来说,单靠薪水来买房有点天荒夜谈了。因此这个城市很可能是省级城市,或者是地市级城市。

  我和妹妹的经历差别有点大。我在武汉大学读硕士研究生阶段也找了一个读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的同学,现在成了我的丈夫。我们现在生活在北京,尽管也在北京的五环外买了一个小两居,但是也没用上。由于生了两个孩子,而且女儿要在上的小学在市内,因此只好在市内租了一个小三居。老公带着一个小团队,自己做一些城市规划的项目。我先后在两家比较好的国际时政报纸当过编辑、记者。现在转到一家智库继续担任编辑。因为出于考虑到要照顾两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我并不想继续承担长期的夜班工作。对于我来说,要兼顾家庭和孩子并不容易。我的女儿学习并不十分突出,学习的主动性也差。儿子才1岁多,目前还看不出来今后对学习会是怎样的态度。现在我和老公同样陷入一种“焦虑”中,就是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究竟该怎么办?

  我看到《我们的孩子》一书中,很多中上阶级的父母亲都会积极主动地帮助孩子成长,挑选好的学校,好的老师,甚至帮忙解决各类学习上的问题,帮孩子开创了各种优异的条件和环境学习。这个现象在中国也是一样的。好的家庭的孩子可以选择好的学区房,可以各国游学,各种实践经历,各种培训班,反正用很多钱砸在孩子身上。中国人向来都不吝啬在孩子身上花钱。事实上,花钱和花时间同等重要。老公总在担忧“我们的孩子”会不会再次回落到底层社会去?因为他开始对这个社会的流动性产生了某种担忧,也出于对自己孩子的不自信。

  因此,在我看来,中国社会向上流动的空间依旧存在。10年前,在我的身上来看,我也实现了某种阶层的向上流动。跳出农门的方式——考大学是最重要的一条路子。这是我在读初中那一年就想得非常清晰的,我甚至写在日记本中了。我问自己,我的出路在哪里?我的回答是考大学。我也庆幸自己有这么明智的选择。有时候,人生的道路关键在于你如何思考和抉择。

  不管是生活在北京我的孩子们也好,还是生活在湖南农村我妹妹的孩子们,他们的明天究竟怎么样?或许都不在我的想象之中。他们的明天能走多远,我也想不到。因为,他们都在努力学习,他们也都拥有完整稳定的家,和支持他们学习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因此,我想中国社会应该还没有那么糟糕吧?当然,我这个孤例不能说明问题。但是,我还是对明天充满希望,也对自己的孩子充满希望。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五):我们的孩子又在哪里呢?

  深夜读《我们的孩子》简直让人心碎。

  如果说帕特南上一本书还是关注社会资本对于美国社会的贡献,这本书更关注教育、公正、道德等这些更关键的问题,而人们对穷孩子遭遇的束手旁观最终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

  阶级分化、家庭结构、社区资本、教育方式、学校条件、种族差异,众多繁复的因素叠加起来,共同构成美国当今触目惊心的现状。不同的出身背景导致了他们不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人生际遇又造成下一代的悲剧。阶级鸿沟越拉越大,机会不平等影响孩子们的上行通道,社会流动已经大不如前。而且最糟糕的是,彼此的家庭条件都会在代际中间传递,而且差距在这过程中越拉越大。

  相比起之前团结互助的社会氛围,由于经济发展衰退,社会资本流逝,宗教信仰减弱,道德冷漠,收入差距拉大,阶级隔膜开始。上等人变得漠不关心,甚至因为阶级之间的居住隔离而对穷人的生活毫不知情。下层人更疲于奔命无力改变,“我们的孩子”逐渐变成“你们的孩子”。

  书的最后帕特南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法,包括政府补贴穷孩子就读的学校、对幼儿教育资金投入、发挥教会的力量、大力建设职业教育体系和社区大学、社区再造等。从中可以看到许多民间团体和慈善基金会的力量,他们许多试点创新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另外十分关键的就是专家学者的意愿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力量。无论是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这些学者他们虽然衣食无忧,但却都无比关注社会公平这一严峻问题,并孜孜不倦寻找问题和解决方案。他们将美国社会视为一个坚实的共同体,因为我们身在其中,彼此的前途命运同样紧紧相连。

  相比起美国,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的问题显然更加严峻。但我们所能做到的事情好像更少,关心他们的人也越来越少。读到全书最后一句话险些泪目:“事到如今也必须承认我们对这些孩子的义务。因为我们和穷孩子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他们,也是,我们的孩子。”

  如此同时,我们的孩子此刻又在哪里呢?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六):现实很骨感,理想太丰满

  《我们的孩子》是一份研究报告,作者和他的团队用了数年时间,走访了百余个家庭,和家庭的孩子和父母进行了访谈。他们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在一个阶级固化的社会里,寒门为什么再难出贵子?作者团队对比了贫穷人家和富裕人家孩子的成长过程,发现富人的孩子比穷人家孩子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可能性。两个阶层的差异除了经济之外,还体现在家庭结构、父母教养、学校教育和社区资源上。比起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穷人的孩子更有可能 生活在破碎的家庭之中,他们的父母因其自身的困境无法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和关注,他们的家庭大部分居住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以及邻里关系相对冷漠的社区之中,所以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系统也难以支持他们获得更高的教育程度。

  本书呈现的观点虽不新鲜,但支撑每一个结论的家庭故事和数据却让人印象深刻。更为难得的是,作者还呈现了20世纪50年代的多个故事和事实,来论证和分析美国社会阶层是如何一步一步分化和固化的。在那个“美国梦”的时代,富人和穷人生活在同一个社区,他们可以上同样的学校,富人家的孩子会被父亲教导,“如果你的同学只能买一瓶可乐喝,那你也就只能买一瓶”。在那个时代,出生贫寒的孩子能够凭借着教育和努力向上层流动。随着科技的发展,白领和蓝领的收入不平等逐渐加剧;房地产的发达,也加速了“社区隔离”,富人区和贫民区里的教育资源也有着天壤之别。这如此种种,让富人的下一代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因而变得更富,而穷人家庭的境地则越发堪忧。

  书中最后的观点也颇值得回味。作者指出,虽然美国社会历来鼓吹机会均等,但在这个“生而不平等”的社会里,一切“机会均等”只是空谈。而富孩子和穷孩子之所以会走上不同的道路,这看似是教育(学校和家庭)的问题,但着手改变的切入点则不应该仅仅是教育。通过经济和政策的调控来缓解贫穷家庭的压力,才是真正的民生大计。虽然这本书中所述均是美国的现状,但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不时与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阶层分化进行联想和对比。“寒门难出贵子”虽然听起来有些残酷,但这是中西方社会都在上演的现实,在发展论当到的社会中,机会平等已成为虚设的口号,资源的最优配置才是掌权者更愿意看到的。这让作者在书最后提出的改革方案,平添了几分理想主义的色彩。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七):来自一个中国95后学生的一点感想

  在好奇心日报上看到这本书的推荐,随手就到图书馆借了它。虽然罗伯特在书中讲的是美国在过去半个世纪的阶级固化趋势,但是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95后,却也有一些感同身受的体会。明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正如吴晓波所说, 这真的是激荡的一个年代。从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2017年,39年的时间,正好是我父母这一代人从青年步入中年,而我这一代人长大的一个时间。可以说,在这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不管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在文化、科技等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变化甚至是我父母那代人在年轻时候想都没有想过的爆炸式跃进。邓小平说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所有人都富起来的愿景在现阶段看起来还只实现了前半部分,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正在不可避免地拉大,而那些先富起来的小部分人是否真的能逐渐带动所有人都富起来呢?其实答案是不确定的。因为富人在拥有了巨额的财富之后,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加优越的社会、政治、文化资源,这些优势逐渐与穷人阶级之间建立起不可逾越的鸿沟,并为之创造更多的财富提供更多的机会,他们并不一定会给予穷人同样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根本不会。“寒门再难出贵子”这样的论调虽然太过悲观武断,却也不无道理。在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大浪潮中, 中国实现是高度的绝对社会流动和高度的相对社会流动,高度的绝对社会流动体现在中国整体上不断发展甚至是呈现爆炸式发展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上一代人吃不饱穿不暖,衣服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20年前还是金窝窝的黑白电视机已经永远留在了历史的舞台。高度的相对社会流动在于很多穷人家的小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社会的中上层阶层甚至是行业的精英,比如马云、刘强东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听过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在回忆自身发展历程的时候总是会提到自己童年和现在的巨大差距。我觉得这个是因为,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所有的事物都处于一个发展的低级阶段,物质水平、生活条件都处于非常低级的水平,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这个时候的年轻人只要有想法,敢去做,肯付出努力,即使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整个上升的空间也还是很大的,市场非常广阔。这也正是为什么那时候下海经商的年轻人很多都挣到了钱,跑运输的,开餐馆的,卖衣服的......有句话叫做,那真是一个干什么都赚钱的年代啊,我觉得这句话讲的真的是话糙理不糙。但在30多年后的今天,这样的粗放式发展显然是不现实了的。社会高度分工的背后是社会运作效率的高度提升,那些只会卖力气做苦力的年轻人在现在看起来是那么地没有前途,不断提升的机器效率和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浪潮势必会使得那些廉价的纯劳动力变得更加不值钱。父母的收入分配势必会影响到下一代小孩子的教育和机会,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能有什么办法,你再不喜欢也没有办法否定这一切,东部的教育条件就是比西部发达啊,北京的小孩子就是比非北京户口的小孩子更容易上清华北大啊,富人家的小孩子就是能有更多的经济条件上很多兴趣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啊,清华北大的小孩子出来找工作就是比那些高中都毕不了业甚至普通一本的学生更有就业竞争力啊.......这个代际的发展链条其实真的让人觉得很丧气,这样子的差距怎么去缩小?有可能缩小吗?伴随着经济条件的差距而来的必然是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巨大差距。我是浙江人,可以说算是全国比较富裕的地区了,不过我们家就是普通工薪,从小也没上过什么兴趣班,拿得出手的才艺几乎没有,大学上的是普通一本,最近也是常常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恐惧,总有一种自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的慌张与不安。突然想起来前阵时间那个北京高考状元说的话,非常现实,也非常的一针见血。有的时候我在想,那些穷人家的小孩子,特别是那些在纪录片里向你眨巴眨巴眼睛的中西部的小孩子们到底还有没有未来啊?也许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也许是金子总会发光,在创业浪潮下脱颖而出的黑马也并不是没有,但是社会阶级上行相对流动的大门正在逐渐关小,这个概率正在急剧下降,而且还带着一个加速度。

  当然也不要这么丧气啦!人生的意义,并不是一定要用金钱或者财富来衡量,幸福感才是最最重要的,毕竟人这一辈子就那么几十年,真的太短啦!还是做好自己,过好当下吧!!!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八):其实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其实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但是”在后边),因为它写得新,让我们看看美国人最近怎么吐槽自己的国家的教育和生活。这很好。看起来美国人和现在的中国没什么两样,有钱的更有钱,没钱的更没钱,拼爹、学区房、虎妈、拼成绩……这很好。可为什么写这本书的美国人觉得不好呢?

  因为本书预设了一个题目,那就是“人人生而平等”,他说这“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应该从一出生就获得平等的机会”是“美国梦”,我觉得这个想法是有问题的。

  什么是平等?什么是自由?比这个问题更有用的问题是:我的孩子是我的孩子,我是不是得管他,是不是首先应该我来管他?

  我拿着我的钱,不给我的孩子花,给谁花呢?我的钱怎么花难倒不是我自己说了算吗?这不正是资本主义最大的自由之一吗?这不就是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的特点吗?这不就是我的“自由”吗?这不就是“美国梦”吗?除非国家把所有公民的孩子都拿走,集体饲养培育,否则不可能摆脱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这样的做法又显然很傻。

  这本书的逻辑问题是,书中“上一代人”的诞生年代,基本都是二战刚结束后的十年或十五年。那个时间是很特殊的,大家都说美国从二战中获利丰厚,国内外大把的商机。可作者完全省去对这些事情的讨论,只当它是一个理想的原始状态,这样不科学、不公允、没有说服力。

  我发现我成了一个马尔赛斯主义者。不对,我不想和什么“主义”沾边,我只是不得不赞同起马尔萨斯对人类繁衍的观察和总结。除去情感因素,大规模的战争的确有好的作用。当然,反对战争永远都是对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反对战争而故意掩盖、忽视,这样会混淆事实。掩盖和混淆得不到真理,却为某些搅屎棍子、误人子弟者大开方便之门,如此才会生出很多奇怪的人倡导奇怪的事,比如愚蠢狭隘的爱狗人,比如市面上的大多数女权人士(女权人士中的庸俗部分),这些人都是受鼓动于二手哲学搅屎棍子的充满掩盖、忽视、混淆的“理论”,波伏娃萨特之流,睁眼瞎式的知识分子。

  为什么美国人的年轻人愈发不关心政治?我猜测,因为现在它需要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而且还总也每个好结果,所以没有人愿意再去关心政治。这件事也挺有意思的,他们选出来川普,又有那么多人不乐意,可川普是我最害怕的一个美国总统,或者说,是我唯一感觉到害怕的美国总统,因为他有钱啊,他是成功的商人,一个成功的商人当了美国的总体,怎么可能干傻事呢?奥巴马看起来就是个集政治正确之大成的白痴,最像白人的黑人,毫无存在感。

  关于那个避孕问题,我以为发明了更加方便再可靠的避孕技术也不会根治学生妈妈。道理很简单,他们的身体能够繁殖了,就要去繁殖。这不受控于理智,更像是身体的下意识行为。对于理智尚且不发达的个体,这个事情和避孕技术无甚关联,除非避孕像种疫苗那样,可以在社区、医院、学校统一执行。

  感觉美国的这些社会学家的工作就是处理数据,用各种办法处理数据,然后发篇论文。大多不得要领,因为他们不想问触及核心的问题。

  我很讨厌美国畅销书的写作方式。啰嗦,啰嗦,每一页都想从头说起的架势,繁琐繁琐!貌似极具信息量,实则一盘散沙,精要不足五分之一的体量,对于阅读者有限的时间实在有点自私。简直是美国人的八股文字。听说美国人写剧本还有培训班,“教你如何写出好的故事”,这荒谬得令人发指,不过很方便美国的政审贯彻(假如真的存在的话)。总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美国小学生的“写作课”,我很奇怪他们是如何被要求写作的,满纸空谈。当然,小学生能谈什么有内容、有价值的事情呢?所以说起宏大的课题只能是空谈,来自于灌输的空谈。教育难免是灌输,孩子懂得个屁啊。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我真的是最烦家长这样问自己的孩子了,这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应该问孩子的问题,是最能引导孩子变得自以为是的问题。可这就是教育。

  所以我很怀疑,任何卖力的教育体系是必然失败的。假如一个人成年之后,不对自己之前学到的东西批判一遍,抛弃大部分,重新整合,他怎么可能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呢?他怎么可能被称为有了某种“智慧”呢?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九):美国阶层之分

  先给大家推荐2本书,《我们的孩子Our Kids》和《乡下人的悲歌》这2本书都不错,美国的作家,其中一本当然是此次评论的重点,当然这2本书很有意思互为补充,一本是分析了美国这个时代各个阶层从小到大不同的境遇,重点探讨了下层阶级境遇的事实和原因,另外本书很有意思就是描述了书中作者未曾找到的那小概率时间,用我们中国的当代流行的话叫做屌丝逆袭。

  美国在过去,至少10年前吧,给人的感觉就是那几个词,自由、民主、美国梦,不知道各位看官现在的想法是什么,毕竟10年了,没有任何改变吗。

  美国在二战罗斯福新政、几个比较有时代意义的,里根时期,当时的美国在各个方面都值得令人称道,特别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社区建设的确很有看头,各种自发的社区团体组织充斥着每个人,无论你是什么种族只要你在这个社区就会有他们的存在,这感觉有点像我们的居委会,最为最基层的工作组织在我们的小区里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大爷大妈有时候真的是大家的亲人。

  大家会说现在呢,各位有条件的可以去美国走走看看,咱没那经济条件或胆量的就听本人聊聊,那生活在中国的大家都知道现在各个城市呢都有各类的高档住宅小区,别墅、大平层、公寓等,这在美国呢分的更为的清楚人家叫富人区、中产区、穷人区,划的清清楚楚,各类人呢也不会去到别的区域去逛街买菜。当然这其实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即经济实力上对人进行了划分,分为了富人、中产者、穷人。不带有任何偏见,其实也没夸张人家就是那么分的。各个阶层的孩子们,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住别墅、父母名校毕业的专业人士、孩子们从小认为社会美好、社区设施完备社区活动丰富、参加体育或音乐等专业训练、一路从各类著名全国知名的私立幼儿园一路到高中、孩子们性格开朗善于表达能力极强视野开阔,说了这个大家可以想想其他阶层的人,这里特意说下下层阶级,住着祖父母或曾祖父母留下的房子、充满毒品强制强奸、没有社区活动、没有社区设施、人人孤立、基本没有教育的公立学校、单亲、整天为钱发愁、焦虑、孤僻。天哪,这个是什么,这不就是简直比我们的困难群众不知道困难多少的困难群众了,不好意思这就是美国普遍现象,所谓的过去的汽车城底特律人家的市中心已沦为犯罪的天堂,但凡还有点想法的基本都搬了出去。

  有看官会说我怎么没看到过呢去美国的时候,不好意思你那个不是景点,电影中的那个别墅成群的生活呢,不好意思大部分人没这样的生活。美国到底经历了什么,那二战胜利水兵和女孩的亲吻呢,那希望呢,我们想想特朗普的上台或许或帮助我们知道答案,这个我们下次聊。我们就聊聊现状,在美国的上层阶级清一色的名校毕业,你普通的公立大学都不好意思找份体面的工作,因为人家不要,这就明白了为什么现在很多的海归编程海带了吧,连美国人都找不到工作你一老外普通州立公立大学来的外来人想找到?你以为是在10年20年前啊。现在美国产业工人早就失业了,要的是高级律师、医生、金融,您这样的不好意思要不去国外找找?呵呵,当然这里有调侃的意思,现状就是普通的学校美国的确很难找到好的工作,兼职小时工当然服务行业都需要,但这朝不保夕。

  的确客观来说,富人的孩子和穷人的孩子在所谓人才标准上的确有太大的差距,从你的学校公司就能判断出你所处的阶层和你的教育,在美国他们的圈子说白了已经固化成那一群人,就像美国的议员们现在弄的像继承似的这个家族霸占了几十年还是他们家的人。在美国,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刻就基本决定了你一生的历程。又让我想到了那个被历史上诟病的九品中正制(当然这个政策一开始还是挺好的就是没有与时俱进罢了),三六九等早就划分好了。

  当然也有《乡下人的悲歌》书中的主人公,在单亲的底层家庭中竟然屌丝逆袭,看了下大概是因为参加海军陆战队(也要有关系)、学习刻苦、报考名校研究生被录取(作何得贵人相助而不自知莫名其妙录取了)、女友的帮助(毕竟那个阶层你连刀叉都不会用)、外婆外公的努力(在缺失父爱母爱的时候老人家站了出来),到最后成为上层专业人士律师,其实可以看到都是极小极小的概率,随便查看当今美国政坛或者企业家家庭背景,你们都懂的。

  作者的成功是让人感觉到美国梦的真实,还是美国梦的渐行渐远呢?喜欢我评论的朋友可以加公众号,不加也没关系我们豆瓣上交流一样

  (后面再聊:))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十):社会纵向流动的受阻

  前三章主要是讲故事和案例的层面,使得对美国不同阶层的家庭生活有了直观体会,但是如果一直讲故事的话,等于是案例的集合。从第四章时候起,更多的纳入了从别的调查数据得出的一些结论,融合进想要讲述的具体问题中,于是对提及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了详实的数据和证据。这也是美国学者写书的特点。

  具体而言,讲到底层家庭的孩子没有时间运动,弱关系网比较弱,以及在体育、艺术方面的锤炼/缺乏锤炼如何影响后来的发展,这个还是比较深刻的。正印证了经济资本如何影响后来的文化资本。而且那些有强烈意志力的母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坚持为孩子们读书,从而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目前焦虑的中产阶级追求的一种育儿方式,但是究竟是扼杀了长远时间后更强的创造力还是培养了孩子更好的学习能力,目前相关研究支持不足。但是如果仅仅是从培养孩子能力和意志力方面来说,确实有很大益处,至少和底层人民的孩子比起来的话。毕竟如果在记忆力等很强盛的时代都没有得到比较好的训练的话,即使有发挥创造力的可能,但是也没有激发创造力的空间和引擎。

  在谈到社区的影响时,还引用桑普森教授的“集体效能”概念(什么是公民之间的集体效能?它植根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此基础上生出可非正式启动的社会控制与社群的同气相求),说的是互相帮扶的社区对孩子作用,照护作用,以及榜样作用。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但是随着社区越来越同质化,指的是社区内部人员越来越同质化之后,不同社区之间就相对割裂了。穷人的社区有可能还有守望相助的事情,但是毒品等犯罪等问题其实发挥了更大的负面作用。

  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15年,中文版2017年翻译出来。如果以后有余力,可以进行这样的访谈,对比农村家庭的孩子生长历程和城市白领孩子的成长历程,剖析影响孩子们成长、阶层流动的关键因素。其实操作起来不复杂,但是需要的是耐心和功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