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读后感精选
《浮生六记》是一本由[清] 沈复 著 / 彭令 整理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4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浮生六记》精选点评:
●留在身边 看一辈子
●布衣饭菜,可乐终生
●真相见恨晚生不逢时啊
●温润如玉与“腹有诗书气自华”,内敛的美好,于细微处发现的美好——张小佳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
●重读
●芸将死时说,君之不得亲心,流离颠沛,皆由妾故,妾死则亲心可挽回,君亦可免牵挂。…愿君另续德容兼备者,以奉双亲…(1.圣母至此,恕我不爱)沈复回说,卿果中道相舍,断无再续之理,况“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耳。(真是说得好听话,妻在之时就与雏妓相好,妻死后最终还不是续妾 了。真是无爱。)
●據稱找到了第五篇的殘稿
●读了便知林语堂偏爱此书的原因,果真幽情雅趣,可爱之极~
●沈复,1763年冬生于苏州。1780年正月与爱妻陈芸成亲。1794年春游岭南与雏妓喜儿相好数月。1795年秋芸欲为夫纳妾,乃名妓之女名憨园,后为权贵夺去不果,芸因弟亡母丧又失憨园而大病不愈。1803年春丧妻。1804年春丧父。1805年春丧子。同年得一妾。1808年去琉球时进过妓院。平生未出仕,在全国各地做了多年幕僚,除云贵川之外各省皆有游历。平日喜养花盆栽,待人甚慷慨,穷时以卖画过活,了此一生。
《浮生六记》读后感(一):令你终生受益
青云白鹤观,斗蛐蛐,形象,具体,口语交界力都值得学习,最重要的是那个姓沈的想象力,我编的六记如下。1.去游乐园记乐2.偷菜记趣3.玩电脑记挨打4.上课搞小动作记暴K5.睡觉记闹钟6."种菜”记辛苦。待更新......
《浮生六记》读后感(二):浮生若梦
沈复行文清丽细腻论点却也独道。于人生几记,不论苦乐记来皆令人读之畅然。
这个版本将后两记做赝品处理,而将后来发现的记事珠部分海国记收录其中,再记后两记确实让人能感觉出行文风格不同。且有大不同。
沈三白,芸娘之情谊读之令人婉叹,只怨天妒良缘,情深不寿。而世间男子若得如芸娘者其皆为人生之大幸。
《浮生六记》读后感(三):记下书中让我心动微笑的语段
家庭之内,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曰:“何处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见之者。
萧爽楼有四忌: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有犯必罚酒五斤。有四取: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
是日,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
《浮生六记》读后感(四):浮生六记
大一时期读的第一本书,当时书评很不错,现在评论中夹杂着些时代的产物,但不妨碍真心读书者的脚步,我觉得一个颠沛流离的灵魂发现现实中的善美是一件很优雅的事情,但可惜现今的田园斗士很难发现书中的善美和作者本人的特质,站在新时代的浪尖上俯望前人体制时讲些颠倒时代背景的话,让这书沾了些晦气,这书就本体而言是非常不错的,也请各位“时代宠儿”放下姿态,作者有着属于自己的时代背景,别个个抄着口号喊着战斗,自己到底做了谁的走狗?
《浮生六记》读后感(五):生活之事 叹为观止
第二遍了,篇幅虽小,回味无穷。陈芸大概是每个男文青知识分子都梦寐以求的伴侣吧。生活的情调不输曹公笔下大观园里的人,让人叹为观止。也许俞平伯先生的评论最能表达我的感受:沈复习幕经商,文学非其专业。今读其文,无端悲喜能移我情,家常言语,反若有胜于宏文巨制者,此无他、真与自然而已。其闺房燕妮之情、触忤庭闱之由、生活艰虞之状、与夫旅逸朋游之乐,即各见于书,而个性自由与封建礼法之冲突,往往如是反映,跃然纸上,有似弦外微言,实题中之正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