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锦集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是一本由[美] 利昂·P. 巴拉达特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337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精选点评:
●简约而不简陋,很从实又很有启发的一本政治入门书
●政治学必读读物
●虽然是以米国的立场写的,但不得不说真的很扎实,作者的定位也特别明朗,推荐~
●光谱流水,步入何处?
●概念澄清
●跳过社会主义的章节,阅读该章节过程中觉得我快要窒息了。就像小时候上思想品德课一样。看的时候觉得很对,看完就把内容忘的干净。前两章比较有启发性。
●此书可作为行文扼要易懂的哲学史书来读也!甚好!——每读一章都深深地感叹,写书当如此!——读完了还是觉得很赞!
●非常基础浅显,是解释意识形态方面很好的入门读物。尤其书中按照意识形态发展的顺序梳理了相关思想家的理论,值得一看。不过,全书仍然存在重大缺陷,例如讲解中国的章节就比较外行,作者对其他国家的研究是否深入到足以客观评价让人存有疑议;全书的后半部分注水严重,过于泛泛而谈,并且作者将自身的政治立场带入“教材”,选取论述材料的倾向性太明显故意误导读者,手法下作。最后校对还不够仔细,有不少错别字还有年份标错的。
●极好的教科书,客观公正。弄明白了好多政治术语,对以前困惑的事情也有了答案。
●原来梅耶·兰斯基的生意已经大到足以被写进这类书里了……(重点全错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一):政治世界行为法则的入门书
断断续续的把这本书看完了,看得是第十版,想必这本书在米国已经被作为教科书好久。作者相对客观的解释了各种意识形态,不鼓吹,不贬损,是一本认识政治世界的好书。作者虽然身为米国人,但对当时的当政者,小布仕政府的很多政策都提出了异议和不满,再次为米国的言论自由鼓掌。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二):了解你的意识形态:是左中右?
左 激进
中 保守
右 纳粹
对待不同的情况,出现不同的观点与意识。
我好像对待一个事物会有全部的意识态度:
比如,对待女人:
她是工具,满足我的发泄与爱的对象。右
她是我的神,是我活着唯一的理由。左
她就是我老婆,差不多过一辈子算了。中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三):政治学综述
1,整个人群的政治态度从左到右分布在一个政治光谱上
2,现代很多国家的形成跟民族主义有很大关系,民族主义至今仍是很多国家的国家哲学。民族主义是认同感的主要来源。
3,程序民主论认为没有真正的民主,民主是多数投票决定的运作方式。私有财产有可能用来侵犯他人利益,因此早期先哲并不认为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4,两党制的政治观点会趋同,所以不会产生极端主义
5,自由主义相信人的理性,保守主义不相信。
6,老毛的不断革命论可能来自托洛茨基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四):笔记而已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第10版)》初版于1970年,迄今已修订至第10版,是一本适合政治学初学者的普及教材。作者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包括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环境主义、女性主义等,给予读者对意识形态的完整认识。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读后感(五):评《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
“意识形态”这个说法,听说过很多次,最近忽然很感兴趣,想去了解各种意识形态的定义,想去了解所谓的“左”和“右”究竟是什么意思。找到了这本书,发现正好能回答我的这个疑问。
文中有两章详细解读了“民主”,何为民主?何为“共和”,并且系统地解读了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政治体制,看完之后,顿时感觉对于媒体上的各种“时政要闻”能能够理解了。
这本书也让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国家的常识》,和当时一样,非常想去看看这本书有没有港台译版的。
关于极端反动主义的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介绍,在我们通常听到的主流评论,基本都是视为洪水猛兽的,极端邪恶、极端错误、极端可怕的——仅仅是一种道德批判。至于它们背后的意识形态、哲学逻辑,它们和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这些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我们都不甚了解。本书的第11章提供了一个这样视角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