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经典读后感有感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是一本由奥斯特洛夫斯基著作,10.00元出版的2009-6图书,本书定价:113,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精选点评:
●很无聊
●初中的时候读过,现在高中了,或许我看完生活与命运再回来读能读的出更深的意思
●初中读物
●许多年前读的,我印象深刻的是读这本书的环境,夏天的暑假,外婆家,还有阿姨,弟弟,表弟,院子里好像有树,又好像没有,记不清了,我在厨房的那张木床上读的,抬头就是窗户,可以看到院子的水泥地暴晒在太阳下,七八年前,还是五六年前了。
●很好看,很励志
●这本书读过很多遍了,开始只是觉得是当做故事来读的,但读的多了,就渐渐明白了那种社会背景和社会背景下的人们的抗争,保尔的精神给我很大触动。最起码我记住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读的事情少年版的。让人不禁地把那个时代的共产主义与现代的共产主义作对比,结果就是我似乎看到了乌托邦
●读不懂
●它是我为数不多记得结尾文字的一本书(小说备受关注,即将出版,恭贺成功)要知道我是初中时才看的,现在毕业都工作了。
●保尔柯察金的钢铁般的意志值得我们学习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读后感(一):我的第一本名著
读过的第一部名著,记得那时钢铁在中国火过一段时间。中俄合拍了电视剧,各种节目背其中的名言。 买回来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很吸引人的故事。看着柯察金一步步的成长,很有代入感,最后也越来越被其感染。总也会想着自己有一天承受各种身体上的痛苦坚持奉献,这种感觉特别能感动自己。但越往后越发现这不是想想那么简单。毅力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磨。
还有一点小时候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柯察金和佟丽娅没能在一起,觉得特别遗憾。佟丽娅是那么聪明漂亮,作者为什么要拆散他俩。后来现在才明白作者就是想要体现柯察金与另一个世界决裂的决心。
这可能是一部过于伟光正的书,但我觉得这绝对是本值得读的好书。有些精神不能因为快消失了就觉得他落伍了。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读后感(二):自己读和听别人说还是不一样的
很久之前就听说这本书,但一直没有读过。上学的时候,接触到过很多名著,但是大多只知道名字,而没有认真去读过。很喜欢《平凡的世界》这本书,里面也提过很多书籍,影响了孙少平那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其中,就有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因为质疑宗教而得罪神甫,而后去车站食堂烧锅炉干杂工,他在那里看到了社会阴暗的一面,恃强凌弱,有钱人可以随意欺辱女性,这一切都使这个年轻力胜的人愤愤不平。直接触发他愤怒的原因,是费罗霞,因为喜欢他费罗霞,而费罗霞却被金钱和这世道玩弄。贫苦的劳动人民,挣扎在温饱之间,其他一切都显得那么虚幻。弱小终究被欺凌,只有反抗才能摆脱命运。
读下来,感觉和想象中的还是不同的。作者并没有对特定的人批判赞扬,他只是叙事而已,对于一个作家而言,这已经足够了。个人来说,更喜欢前期的保尔,人应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他质疑神甫一样。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读后感(三):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熟能详的一本书,可惜直到现在才读完。书中讲了保尔柯察金在俄国革命环境下的成长经历。看到一半的时候保尔已经面临瘫痪,半残的状态,我就想,都这样了这辈子应该差不多了吧。好家伙,居然还有那么多故事,这坚定的意志一个世纪恐怕都见不到几次。难怪说,保尔的一生可以比过别人好几辈子。
印象最深的是他瘫痪之后,只能躲在家里学习,一天要学18个小时,我算了算我最好的状态下,一天也不过学习6个小时,实在是汗颜。以前一直觉得自己是能力有限,现在才发现,木桶里最短的是意志。唉唉唉。。。
书中最经典的一句也是毫无争议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保尔说的两句话,也是很有必要记一记的“ 任何一个傻瓜在任何时候都能结束自己!这是最怯弱也是最容易的出路。 收起枪,别跟任何人说。哪怕,生活无法忍受也要坚持下去,这样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有价值。”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读后感(四):国家与个人
看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不经感慨:果然长辈时期的流行书籍不是我们现在能懂的。这本书的中心很清晰:一个少年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成长成一位出色的共产主义领导人。在20世纪的时候,中国的共产主义思想盛行,几乎所有人民都读过这本书。作为一本教导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教科书,它无疑是出色的。但是我并不认同保尔柯察金的想法和行为。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透露着一种为了国家可以牺牲一切大义灭亲的想法.。
在书的开头,保尔柯察金是一个很普通的少年。他叛逆又愤世嫉俗,厌恶有钱人,在神父的蛋糕上撒烟灰,做了一切讨人厌的事。可自从他参加了红军后,他开始改变自己自私的想法,开始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自己之上。头部在战争中中了一枪而为他留下了隐疾,最终病逝。他的被称作一位英雄,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因为他为国家奉献了自己。这是现在的资本主义人们无法理解的做法。
保尔柯察金经历了三段感情。第一段是少年时与冬妮娅的初恋,爱的轰轰烈烈,最终因阶级的不同而不欢而散。冬妮娅占据了他青春的很大一部分,但却被国家给慢慢的消散了去。后来的感情变得越来越蜻蜓点水。国家已经是他心中的唯一,个人情感都是一带而过,停留不了在他的心中。喜欢团委委员丽达的心也被他压抑着,与女员工达雅的婚姻我觉得是更多的是因为感激,而不是爱情。
这种为国家奉献一切的精神真的是正确的吗?我无从得知,但我也相信这并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在结尾,保尔柯察金“拿起新的武器,重回战斗队伍,开始新的生活”,我觉得是指他虽然不能再为国家战斗,但用写作开始了新的革命。对他来说也算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了吧。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读后感(五):適合自己的人與事
一本小學就被推頌的讀物,卻在年過三十才翻開。或許是翻譯版,文字總是簡單的,故事是圍繞一個叫柯察金這個人物展開的,從他小時候到緩緩老去所經歷的一切,見證社會的變革。雖然這是歌頌共產主義的書,但其中蘊含的意義,在長大后讀起來才深有感悟。
書中對晚年的柯察金的描寫使得自己熱淚盈眶,他是真正愛自己的工作,把他的工作當成了使命,所以他才用盡他的生命去奉獻在這份事業上。當他無法站在前線的時候,他痛苦萬分,他不敢相信自己還活著卻不能再為他熱愛的事業作奮鬥;當他已經身體癱瘓的時候,他依舊希望自己可以再站起來去拼搏;當他承認自己已經要在病床上的時候,他拐了彎,拿起筆從另一個角度去戰鬥。人找到使命是幸福的,柯察金無疑是一個幸福的人,儘管看盡一生,他只是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他只是被欺凌的那個群體,但他卻找到了自己使命,為了自己,更為了別人。我們不說政治不說階級,就是這種精神就已經足以讓任何人鼓掌。
縱觀現在,究竟有多少人熱愛自己的事業,甘願為之犧牲姓名,而不是爲了金錢?
愛情,柯察金不是沒有愛過,他懵懂的青春歲月深愛著富家女冬妮婭,像所有青春里的愛情一樣火熱而不顧一切。冬妮婭也深愛柯察金,從不介意他的身份。但是相愛容易,合適難。來自兩個不同階級的人,不只是身份還有思想,分開似乎是最好的結局。再次相遇,柯察金帶領工人階級穿著單薄在積雪中修鐵路,已嫁同樣權貴的冬妮婭穿著厚厚的貂皮大衣被困在無法在雪中前行的列車中,他們相視,沒有交流,此刻彼此走著不同的路,也是適合自己的路。
冬妮婭是柯察金的初戀,因為思想無法達成一致而註定不能走在一起,但後來柯察金遇到了和他有同樣抱負的麗達也還是錯過。他們三觀一致,目標一致,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能讀懂彼此,錯過,是因為時局,動盪的時局讓他們錯過,只能成為懷念。
後來柯察金在養病的時候認識了達雅,并和她結婚,達雅是普通的工人,這時候的柯察金要的已經不是愛情,是一份安穩,恰好達雅可以給。達雅沒法理解柯察金的執著,但她支持他,她照顧好他,始終不離不棄。因為達雅,柯察金可以一次一次死里逃生,可以專心寫作。也許這比愛情更加重要。
縱觀現在,又有多少人明白愛情真正的含義?明白什麽才是適合自己的愛情?
我們長大了,不在是那個看不懂書也跟著大人罕口號的小懵懂。再看這本書,有比小時候更豐富的內涵,關於事業關於愛情,關於人生路上的執著與堅持。有些東西值得牢牢捉住,有些東西要放開才能遇到真正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