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读后感大全
《正念》是一本由[美] 乔·卡巴金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3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念》精选点评:
●难怪很多人看不起西方禅学。不过,美国人特点在于踏实,有一说一,不搞神神叨叨。
●这个放入广播的话会被鄙视的吧
●朴实的禅修之书,语言简洁优美,一篇篇小短文,非常方便阅读。
●活在当下就是活在永恒
●3.5分吧,还行,看似鸡汤,其实不是,需要自己去实践了,才能明白冥想的好处和效果。
●西方特色。
●禅修…佛教相关的样子
●瓦尔登湖、梭罗、悉达多、黑塞、佛学、修行,珠子串了起来。
●和胎教用moola mantra 和地藏經比,抱著孩子靜坐也真的是個不錯的方法。。。
●十年后再看一次
《正念》读后感(一):好书!怒赞
也看过一些新时代灵修类的书籍,有些真的是读不下去,这是本很有亲和力的书,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善意。正念确实是对治烦恼的利器,面对不愿面对的,勇气从中而生。你还在找把负面情绪叉出去的方法吗?不用找了,这个就是究竟法。
《正念》读后感(二):不错,没有特认真的读过
这是正念禅修的入门书吧,里面讲的东西一点也不高深,理解起来不困难。但是光靠理解也就能get到10%吧,正念冥想的原理和效果通过自己练习才能明白,我练习了一年多才明白了点,就像星云法师说的(很多人听到这名字应该要开骂了估计),不光要知道,还要做到。如果能做到这本书里的讲的基本原理,应该可以对付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烦恼了。这本书大概讲了些什么呢?就是介绍了一种能控制情绪,尽量少受其影响的方法。关键就是在不断变换的情绪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锚,如果找到这个锚呢?答案是:慢慢来。先从找个安静地方舒适的坐下,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开始…………
作者是卡巴津,非宗教性正念冥想的创立者,他一辈子就爱上这个了,一辈子都在宣传和推行这个。
《正念》读后感(三):禅修的精神
这本书比较适合有一定禅修基础的人读,很多地方像是白话版的佛经,虽然精妙但是可能初学理解会有困难。推荐先用马克-威廉姆斯的《正念禅修》作为禅修入门。
本书三部分,第一部分关于禅修和活在当下,第二部分关于禅修的练习的各种方法,我最喜欢的是第三章:禅修的精神。
禅修不是为了出家当和尚,要有实实在在的愿景,没有愿景是不能坚持下来的,第三章帮我理清了愿景问题。比如它解释了什么是“业”,为什么禅修可以破除业障?什么是自我?为什么我们会执着与自我,为什么气我自我只不过是虚妄的念头?还有为什么要寻找使命,为什么要认清万事万物的依存等等。
禅修能让我们摆脱思维的惯性,以正念更清醒地,认识这个世界和自己,有创造力的应对现实,从而更好的对他人和世界的认知,必然会减少给他人和自己带来无谓的痛苦,自然就增加大家的幸福。
《正念》读后感(四):读后感
因为我看到作者要把正念疗法引入现代心理治疗,于是我买了这书希望可以看到关于正念治疗的现代观点,以及科学的研究结果,以及医学应用案例。
但是里边完全没有。
其里边的道理偏向于妥协生活的鸡汤,但是却不能解决真正有心灵问题的人处于的困境。
我曾经是佛教徒,对止观做过长时间的文字研究。我可以告诉诸位里边的内容没有超过传统佛教对于毗婆舍那的教导。而且更语言生涩一些。
所以我觉得这书不是我要的。它是不透彻的传统教法的解释,而且语言比传统教法的更晦涩一些。
我现在觉得止观的修持比不上优良的生活条件,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及人际关系,止观似乎想要绕过这一步来达到目的,好处就是很多时候这些条件要具备很难,很多人天生就不具备这些,所以是强而有力的补救方法。但是如果有一个人有这些很难有心理问题。除非附带有先天的生理问题。
《正念》读后感(五):随身修禅,随处安心
冥想、打坐、禅修不是宗教赋予他们意义,而是他们本身就有意义。
此刻此身此地,专注当下的一呼一吸,意在理解而不是批判。
经典摘录:
1、我们往往会透过有色眼镜观察事物,我们的评判标准是某物究竟于我有利与否,或者究竟符合我的信仰与哲学与否。如果于我有利,我就喜之。如果于我不利,我就恶之。如果既无利又无害,我就对它没有感觉。
2、当你打算封闭或关闭自己的情感时,不妨打开心扉。如果感到痛苦或悲伤,请任它们顺其自然。容许自己感受自己的任何感受。
3、要克服脑子中其他部分浮现出的这种完全可以预见的反对念头,你需要在前一天晚上就下定早起的决心,即无论自己第二天产生什么样的想法都要早起。这才是真正的意志和自律。
4、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之所以陷于困顿,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经营生活,因为我们不愿承担该担负的责任,因为我们不愿解决自己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