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锦集

2020-10-09 19:05: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锦集

  《浪漫主义根源》是一本由[英] 以塞亚·伯林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8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浪漫主义的根源》精选点评

  ●不仅是伯林最擅长的思想史,把18世纪启蒙时代以来的主要思潮做了提纲挈领梳理分析,而且深刻地指出了浪漫主义对艺术美学及至对人类生活方方面面本质影响。归根结底,现代人大都是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杂交孩子中国人却有点像是基因缺失畸形

  ●真好看,最后一句真相

  ●作为以阐明「滥觞」为目的的著作,很难再要求更多了——结构精微视角广袤同时,伯林亦向我们展示文字内在的激情生命力,使之从气质上更贴近一本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读后理清了不少模糊概念,也残留下了书本之外的疑惑

  ●非常流利,好,写得真漂亮。把浪漫主义作为对启蒙、科学理性主义的反叛,这都没问题,但结论待斟酌。伯林写的浪漫主义不妨叫作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浪漫主义,最后的结局必然自由主义。(145“因此,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144页“浪漫主义还留给我们这样一个观念,对人类事务做出一个统一性回答可能毁灭的……在名义之下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暴力专制独裁者……多元性、无穷性、人的一切答案决定的非完满性的观念……这一切都浪漫主义给我们的馈赠” )。但是真心流畅演讲高手

  ●想不到吧!严厉的老康德会是Romantismus的源头之一,“人不能将自己的不自由归诸于任何带有决定论色彩理由,那只是托辞,拒绝承担自己责任与拒绝成为道德自律的人的托辞。”光这条就直通尼采萨特了。但科尼斯堡终究太过寒冷,人不是生来要成为道德的,因此赫尔德,席勒,费希特分别可以个性表达审美,自我三个领域成为浪漫主义之父。不得不提到歌德,之所以它不属于这个流派里的,最关键的是他将浮士德的结局定位和谐,可浪漫主义追求的绝不是和谐,而是一种不可能。如果幸福状态实现了,对于他们来说必定是无聊的。意识有限生命与无限神性的不可调和,对这种张力的玩味才是浪漫主义可爱的地方普遍诗也好,反讽也好,都是一种贴近与尝试。最后,伯林的讲述才是最精彩的,这恐怕是我见过最兼具激情与深度的演讲了。

  ●浪漫主义反启蒙主义,反理性,反对外在的客观规律真理,有唯表象。它与革命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的继承人是后来的法国存在主义,并进一步渗透到现代生活中,包括对法西斯主义的影响。从价值判断上来说,可以分为进步的和反动的浪漫主义,然而它的结局则是自由主义。

  ●把这个充满热情的、狂热的、半疯的学说来龙去脉都说得清晰透彻。今天的我们跟十八世纪的欧洲一样,何尝不是过着一种密不透风且井然有序的生活,任何能够摧毁、破坏这种铁板一块的学说,即使只是逃避或者回弹,也能够让人心有戚戚焉。

  ●“前进,前进,永不停止,永无终结,永不等待片刻; 越过谋杀,越过犯罪,越过可以想象的任何障碍,浪漫之魂必须前进。”

  ●刘东老师主编“人文与社会译丛”,南京译林出版社,吕梁等译,译本不错。

  ●一入侯门深似海。仅凭这本小书,柏林已在我心中树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从此,浪漫主义的信徒,不过是些现实人生的失败者,是些意识形态的挫败者,在柏林抽丝剥茧式的剖析下,这残酷的真相异常深刻,回过头来想想,做学问的,哪个不是这样困窘、固执、可又可怜的失败者:“事实上他们是一群绝对天真的人。他们穷困、羞怯,他们是书呆子,在社会上处境尴尬。他们动辄得咎,不得不仰人鼻息,充当大人物的私人教师,他们总是充满了羞辱感和压抑感。显然,在厕身其中的世界里,他们遭受限制、遭受委屈”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一):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

  在一个集权者和乌托邦者都想声称自己拥有唯一真理的时代,伯林是一个坚定的多元主义者。 这本薄薄的小书中, 伯林用非常清晰和磅礴的方式为我们梳理了西方思想史, 让我们看到浪漫主义如何脱胎于对启蒙主义的反抗,反抗启蒙主义的普适性、客观性和恒久性,强调地方性、特殊性,以及精神性的意志力。浪漫主义认为人即意志,我们必须获得康德或费希特意义上的自由,尽最大可能成为自己,伟大的美德就在于存在主义者所说的本真和浪漫主义者所说的真诚。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二):酣畅淋漓

  一口气读完该书,意犹未尽。实在难以想象是出自脱稿讲演!先不说知识渊博,逻辑清晰,就其中的美文妙语,就让读者啧啧一番。

  关于浪漫主义的研究引诱了无数学者,大多数都想穷尽其实例,归总其定义。伯林从一开始就把他的解读归为一种遴选,挑出他认为重要的表征。所以他书中概念下的浪漫主义,从时间段,到代表人物,到主要的特点,都可能与字典中的相左。(另:字典又何来的权威?)

  不屈的意志+ 反结构反模式的创新,这就是浪漫主义精神。

  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在该书中又被批判得体无完肤,面目可憎。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三):文采斐然的思想史启蒙

  启蒙主义的三个特征:坚信事物背后有一个真理,相信这种真理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达成的,相信不同方面的真理之间是兼容的。

  而浪漫主义则源于虔敬派,指向内心的非理性和无意识,指向无限,怀疑是否有这样不变 的真理。因此它是反现代和工业化的,运动的,所做的一切都是内心对无限的探索,他不可能成功,但是停止思索就等于停止活着。

  在赫尔德那里,这样的内心的自由和意志的挥洒,扩展到民族精神,只有民族自由了,个人才能自由。

  伯林认为,浪漫主义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被压抑的处于卑微地位的个人和民族的不满。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四):遐想

  浪漫主义的思想影响了很多人,他们思考,延伸,发展……它改变着这个世界,冲击着启蒙主义的理性王国,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些后人。 我不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但我心中也有些浪漫主义的思想。我相信《月亮与六便士》中那位终身绘画的画家,正如我坚信理性不能限制人的行动;我相信梭罗与世隔绝般的在瓦尔登湖划行,正如我坚信人的心中存在心灵家园;我相信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不可兼容性,正如开篇说的那样“万物有本性,终不为他者”。或许这些观点没有理性的依据,但我仍然会相信,正如休莫的观点,人无法论证世界的存在,只能作为一种信念去接受。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启迪。当高洁的敌人死去时,我会感到悲伤。当低劣的朋友失去时,我会感到高兴。这就是浪漫主义或者说这本书给我留下的财富吧! 世间种种,皆成因果。它影响了我们这些后人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五):没有标题

  事物是什么样子,它们过去如何,它们未来又怎样,支配它们的规律是什么,人是什么,人和事物之间关系如何,进而它们将了解,人需要什么,人的欲望是什么,他如何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当人处于最自由的状态时,他能模塑自然,压到自然,把自己的个性施与自然,我行我素,因为他要追求某些理想,通过追求理想,他在自然身上盖下自己的印章,因此自然就成了可塑的东西。 如果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活生生的话,如果我们不过是自然中最具自我意识的代言人而已,那么艺术家的职责就是挖掘他自己,最重要的就是挖掘他自身里面黑暗的无意识的力量,通过痛苦而爆裂的内部斗争把无意识提升到意识的层面。自然就是如此。 这也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观念。只要你认为有某种更为巨大、不可捕捉、不可企及的事物存在在我们之外,你要么像费希特希望的那样对它产生热爱之情,要么产生畏惧之感觉。如果你有畏惧之感,那么畏惧就会变成妄想狂。 囫囵读了个大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