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Milkman》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Milkman》读后感锦集

2020-10-19 01:47: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Milkman》读后感锦集

  《Milkman》是一本由Anna Burns著作,Faber & Faber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GBP 14.99,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Milkman》精选点评:

  ●读了一部分,暂弃。Burns的语言太缠绕,加上小说中的人物、身份、地点甚至历史背景都没有明确的指称。结构松散,情节缓滞,常常夹杂着Middle sister意识流式的回忆以及对历史、政治、两性、宗教......的思考。事实上,只要读上两页你就可以很明确地感知到作者非常独特的叙事音色和措辞技巧。这是一本需要时间和耐心消化的书,等回看后二次评分。

  ●10.28-11.17| a good first person narrative voice has endless potential can't get enough of the ni accent | -19.5.24

  ●第三章即将读完,冗长的比喻与颇意识流的手法会让不习惯英语阅读的读者读起来觉得比较困难。

  ●一个充满暴力的世界。 小说里的人物、地点都不具名,但无不隐射当今社会,或者说,1970年代北爱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 “我”一直在忍受他人强加给自己的伤害(不仅仅是性骚扰,还有各种舆论压力和误解),导致自我的压抑,小说所描写的更是一个充满暴力的社会,然而,这些“暴力”却并不是一开始就被认定或辨别为“暴力”。更在通过主人公对世界的观察、对自我的剖析中,厘清“暴力”是什么,提问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它。几乎是大长段,如果有耐心读完,大概会有惊喜吧……

  ●Mannbooker 2018, 不是一本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书。原版的单词量太过于庞杂。故事不复杂,但是表达的东西细节而又丰富。

  ●读了第一章打算弃了,太绕,太过意识流是真的。

  ●喜欢的人会很喜欢 讨厌的人会很讨厌类型的风格 荒诞和暴力是主基调 政治 性别 流言是填充内容 作者大段大段的意识流甚至连停顿和喘息都没有 有时令人觉得酣畅 有时令人无法忍受 想要跟上作者的节奏几乎不可能 所以后半部分基本上就是跳跃式阅读

  ●以女孩的遭遇折射北爱社会中的恶意和不安 对我而言行文和单词都非常有挑战

  ●爱尔兰作家的讽刺功力真是深入骨髓啊~真是the politics of rumours!

  ●断断续续读了好几个星期,但是真的好看呀

  《Milkman》读后感(一):一个典型环境里的非典型陈述

  二十年没好好读外国小说,偶然机会,一口气读完此书。小说的最大特点也是贡献是塑造了1960年代北爱尔兰一个政府与反政府势力交错、激烈对抗中的小镇这样一个典型环境。小说的主人公也是叙事者是一个十八岁的女孩,一个因为爱边走路边看书,懒得与人交谈显得有些高冷而被人打入另类的出格者。她由于被一个被认为是反对派高层领导人的Milkman跟踪追求,而成为小镇流言的焦点,陷入各种麻烦、谄媚和防范,给她本人和家庭带来巨大困扰。小镇居民几乎没有家庭不曾因为参加了这派那派而死去几个孩子的,女孩的几个哥哥也或失踪或被炸死,作者以这个女孩喋喋不休的、带有意识流式的跳跃性叙事,举重若轻交代了疯狂的环境,颇有白色恐怖之感。小说不是一个情节性的文本,而是因第一人称叙事凸显叙事语言和心理感受的文本。小说由于话痨般说了二十多万字,交代了许多散碎信息,其中女权运动在当时当地的发展颇有意思。小说获得2018年的布克奖,自有其过人之处。读时会想到哈代,想到萧红的呼兰河传甚至鲁迅的狂人日记。

  《Milkman》读后感(二):荒诞又现实

  小说讲述Northern Ireland 70年代的历史,却全篇没有提到Irland, Britain, IRA, UDA, Catholic,Protestant等等,而以this side, our religion, their religion, over the road, over the water, defender, renouncer来指代。辅之以Peter Taylor 的纪录片,勉强了解那段历史的一二之后,再来阅读,会容易一些。

  全篇没有一个人名,这给这本本来就很难“啃”的小说增加阅读的难度。之所以全篇无名,Anna Burns说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代人的经历和感受。

  小说中的“我”有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其间又有很多的重复,这个语言和表达在阅读初期需要很大的耐心,但到了后半部分,习惯之后也就有所体会小说语言中的“诗意”。

  从开始读到读完,很大的感受是:absurd。但我想absurd也许就是Burns想表达的一种感受:分裂,恐惧,猜疑,压抑,太多的难以理解,成就了这个荒诞却又非常现实的故事。

  《Milkman》读后感(三):Either Love It or Hate It

  客观说说,这本书大概不适合每个人,要么喜欢要么讨厌。

  首先,叙述口吻不是那么令人愉悦,冷漠甚至刻薄,书中没有一个人物有名字,都是代号,milkman, maybe-boyfriend, third brother-in-law, tablet girls, Somebody McSomebody, 每个人物形象都立体鲜明,也不需要什么名字来让人记住。其次,思辨较多画面感不是很强,故事进展并不快。

  这一切都都蜜汁符合我的胃口。

  主线是少年女主被中年milkman骚扰,以及他们所处封闭社会的舆论对各方人造成的压力和影响,探讨了各社会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和关系发展。思辨部分经常感同身受醍醐灌顶,第六章是高潮,几处反转,先惊讶又觉得没错就应该是这样。

  有人说这本书能成为2018年布克奖得主是赶上了me too的热潮,而我觉得Anna Burns以封闭社会日常事件写出了宇宙共同的道理和感受。

  Anna Burns自己也说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没有这些热点事件,她只是以自己儿时家乡Belfast为原型创造了这个故事。耿直大婶不仅不愿意蹭热点,还说得奖了拿了奖金有钱付给赞助商了有钱去德国治疗自己的腰疼了,腰疼的都没有办法工作。希望大婶治好病继续写作。

  《Milkman》读后感(四):不安

  中间有部分很难看进去,因为有太多借主角之口阐述的社会评论式内容,民族主义、反民族主义、女权、政治,展现了一个混乱、紧张的处于敌对状态的社会。各式人物轮番出场,她的非正式男友,心怀恶意爱嚼舌根的大姐夫,懦弱的神经质追求者——家人大多死于革命,到处给人下毒的女孩,失去爱人所以谁也不爱的送奶工——不是题目中的milkman,女权运动者,每个人都给故事带来更深一层的暗色。作者对各个角色的掌控力也很惊人,即使着墨不多但已足够有说服力。

  小说由一个18岁女孩被renouncer恶意跟踪开始,但周围的人认为是她不正当地主动招致,恣意发表着错误的意见,编造、传播流言,而女孩用沉默面对不公平地施加在她身上的压力,就像她自己所说,当人们预设你有错的时候,解释只会带来对她的更多诘问,毕竟人们觉得她迟迟找个符合社会标准的对象安定下来、走路看书都是错。在书中所描述的充斥着暴力的环境中,社会连安静无害的与众不同都不能容忍,人和人之间的不存在互谅的基础,虔诚的教徒也不是心怀纯洁信仰。最后的结局对女孩而言可以归类成happy ending,但是讽刺的是这完满结局并不是来源于周围的人澄清对她错误认识的,而是传统的以暴制暴的阴差阳错:用枪威胁她的人被非正式法庭以荒唐罪名审判,Milkman被state force击毙。眼前的威胁消失,但是她知道这一切并未结束。周围人对她的误解尚存,以及各种来历不明的怨恨暗中在暗中仍向她归集。但最后三姐夫猝不及防的支持和保护还是给了些许温柔转机。

  我想这本书得奖的政治原因大于文学原因,虽然没有具名时间、地点,但是都明白就是北爱尔兰的大背景。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把所见所感都浓缩在这本书中,密集叙述;又带着爱尔兰作家传统的意识流的味道,并且词语很难。不好读。我承认本书唯一让我精神一振的地方就是她撞破非正式男友的同性恋情那一幕,后来他们去南美了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