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体验设计白书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体验设计白书的读后感大全

2020-10-24 00:00: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体验设计白书的读后感大全

  《体验设计白书》是一本由张玳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1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体验设计白书》精选点评:

  ●“对于设计师来说,通常都是为第三方做设计。作为服务方,设计师只能据理力争,尽量为用户说话,但在客户执意坚持的情况下,却也完全没有任何自找不快的理由。这也基本上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在很多设计作品集网站中,会看到很多优美的飞机稿,但现实中每天使用的东西大部分还是设计的很烂。”一直迷惑的地方终于得到了解答。。。

  ●对自己没什么帮助。但是书本身不错

  ●原则性设计要坚持,偏向性的设计细节别纠结。想起过去这两周目睹的纠结。。。

  ●很适合入门级选手,讲得很生动贴切,很多基本的概念都用例子来分析,让读者理解起来不至于困难,有血有肉。 但一些概念并不准确

  ●很好的一本书,语言平实,满满干货

  ●不要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完全兼具审美性与功能性的ux力作啊。话少,但快狠准。观点聚焦,笔法聚焦,一层推进一层,还能保持边界感很好。读的时候一直感慨:有些书,真的只有具备某类特定职业的深度素养的人士才写得好。甫一开始,就立下“原则层”与“偏好层”的基调,以致后面讲二八法则、定量与定性研究、国内设计行业现状、国外一些fancy的思维工具的时候,都能通过这一基调,既开又合地去理解与快速认知。其实特别喜欢的是最后讲设计、阐述与启发的“跋”部分,这才是我理解的万千行业的底层逻辑:1 设计有时候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仅仅是为了能与问题共生。2 设计的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特别是当二者能形成一套方案到达使用者,其实也是在聪明地管理使用者的使用感受。3 设计是技术更是艺术,前者能做到80,后者虽是20但极具发散性的复利效应。

  ●说是入门书,其实启发了很多。

  ●体验设计的入门书吧 讲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设计的设计原则 方法 案例等。以“皇帝的新衣”寓言故事开篇 寓意深刻啊~ 看完整本就对二八法则尤为的感兴趣。

  ●粗略读过几页,落地易懂,有大量实际案例支撑

  《体验设计白书》读后感(一):非常有收获值得一买

  读完来评。作为一个UX Design从业者,在这本书中依旧有所收获。

  本书从历史、原理、目的、方法、流程等方面详细的阐述了UX设计的方方面面,通过展开实际案例的设计过程让读者理解这些原理方法如何被使用;还有一些作者关于这个行业发展的观念和看法。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及其平实,看书的过程就如同前辈和你轻松的交谈。

  非常有收获,值得一买。

  《体验设计白书》读后感(二):设计师 * 业务能力

  后几章关于团队协作和业务沟通的内容价值更大,相比于单纯地设计功能和界面,我们更要考虑业务的构造、信息数据的流转、后台实现难度、流程分支是否有什么问题。分析一个业务对于用户体验设计师,来说是基本能力,所有的业务流程都会包含一个点,整个业务都围绕它来运转,它是业务分析的最佳起点和核心价值。而对于大部分产品来说,解决某个问题,满足某种需求,就是其价值。明确了价值创造的起点,我们就可以继续向前或者向后推进,看看创造这个价值,需要什么前提条件或者后续服务。

  《体验设计白书》读后感(三):对我有用的内容

  作者从不同的维度对体验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历史、层次、流程、工具、团队等,文章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对观点进行阐述,可能让刚入门的新手容易理解,对于从业3年以上的设计师来说,书中整理好的系统可以用来指导实践。

  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层次篇,提到我之前可能一直执行,但没有总结成系统的观点:体验设计的层次分为原则层和偏好层:

  原则层就是从业者在长时间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遇到原则层的内容,无需讨论,跟着原则走即可;

  偏好层是针对产品的用户角色进行设计;

  如果以上两种设计方法无法满足需求,那任何意见都是个人偏好,应该尽快给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遵循负责人的创意,或者领导拍板,或者随潮流风范,尽快实地验证,推向市场再看反馈。

  以后和项目成员有不一致的观点时,可以遵循以上原则。

  另外,由于我是计算机专业出生,跟开发小哥哥们的沟通会比较顺畅,有时候跟视觉设计师沟通时,有时会很苦恼,本书中写了给视觉设计师合理的意见的方法:

  指出效果问题 — 这个页面整体感觉有点泛白,可能因为我们用的颜色都非常浅

  指出原则问题 — 这个控件样式用来指代按钮,但是这里又用作标签,可能会早场混乱

  指出矛盾 — 我们的用户是年轻人,但这个配色太重了

  《体验设计白书》读后感(四):如果是真实的9.1分,我对书友或者是同行真的有些失望了!

  做为从业近十年的设计师,看了不少关于设计和用户体验的书籍,虽然对于一些书的观点有异议,但是也没有那么大的反应,唯独看了这本9.1分的“体验设计白书”。如果你是一枚设计师或从事UE/UX相关工作的,请认真的看完我讲的东西。我不会无的放矢。

  这本书举了很多有生活场景和作者经历的例子,非常值得思考和触动,大量的事例不得不说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设计类的书很多都偏理论,或者案例都偏工作范畴的,很少有用大量生活实例去表述作者观点的书籍。

  这个我点赞!!!

  但是你不能凭个人的观点去定义一些专业术语和名词啊!如果在表述上不同但是意思大体一致就算了,这也是我看了极为恼火且生气的地方。

  书中对人体工程学的定义,“即以人类为目标用户在制作工具时遵循的一套基本原则和最佳实践”。我一看就蒙了,虽然该学科目前没有准确的定义,但是人体工程学不是探讨当下人、物、环境三者关系的么?环境这一要点哪里去了?而且将物简化为制作工具我更是不能理解了,机器可以算工具,但是建筑呢,是工具么?英文都搞错了,是Human Engineering,不是Ergonomics。

  书中“用户体验,就是特定用户在使用产品达到某个目的的过程中的感受”,我就不说和网络的定义有偏差,我就想问下按摩算产品么?听讲座呢?这是服务好么。

  书中"平面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是 组织 强调和统一",抱歉我只知道四大基本原则和六大基本原则,每个原则和作者都不一样。

  最让我不能理解的就是这些术语和名词的定义。如果作者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在表述时加一句,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别误导那些读者。

  下来说说书中的一些观点,也是让我晕的够呛!

  书中说解决问题靠逻辑,其他靠直觉和运气,最后补刀这是人为把控的部分,其他只能看天注定。天注定?天注定?天注定?你敢和你上司or客户这样子说么?太不负责任了···

  书中说体验设计本身有很多感性的因素,是否成功,有相当大的运气成分。我真的想跪了,运气这东西和买彩票一样,体验设计师的作品真的和作者说的占相当大的运气?

  还有在讲述设计价值的问题上,前面说的我认可,但是最后定论是“公司要想获胜,良心要给利益让步”。这真的是我眼花么?

  其实还有很多不敢苟同的地方,但是书中确实有很多实例值得去思考,就忍着看完了。以上仅作为一枚相关从业者的个人观点,也许是我功力不够,在理解上有偏差。但以我看过的书籍来说,过8分就别想了···

  对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