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设计的读后感大全
《体验设计》是一本由电通体验设计工作室(Experience Design Stui著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1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体验设计》精选点评:
●对比现实情况,感受了一下高维思考方式,还是很有益启发性的就是应用起来有难度……
●还不错 有些讲述蛮哲理的 跟读的前一本书道理相通 书中的插图都很有意思 最后一句简直就是对我说的 life is not a spectator sport. 别做旁观者
●霓虹国对于细节的解构,常常让我暗自吃惊,而这些的背后,能看到的更多是源自哲学的启发。
●很好,是个启发的书,有很多观点是很值得去用的
●可以粗读。
●Life is not a spectator sport.
●实质性内容很少,十分失望。基本都是景众人皆知的大概念,直说好或不好没有详细解释为什么不好,通过什么方法能使的变好。至今买书最后悔一本。
●全书概述了从创新、信息管理、构思、商务设计、到提案演讲的一些idea,比较浅显。 【体验设计】就像一个导演,在短时间内集中有用信息,进行重构,从而改变人类的behavior,lifestyle, habbit, even history。
●粗看还可以细看就经不起研究了,更适合PPT教材
●根据PPT讲义改编过来的小册子,然后是在公司内部分发中得到的,被印出来就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体验设计》读后感(一):全球最大广告公司电通顶尖设计团队全新设计理念,设计并非你想象!
垃圾桶的口是平的好,还是斜的好?
你可能永远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而这恰恰是设计师们想到的。
斜口的设计让你往桶里丢垃圾的体验变得更好。
如果只考虑挂衣服的功能的话,
简单的三角形衣架就足够了。
设计师设计的衣架却被赋予了人格,
让主人显得更有品。
体验设计不是体验设计的结果,而是在体验中寻找设计的开端。电通公司体验设计工作室在用户体验思维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引领广告创新、创意发展的潮流。
《体验设计》作为日本电通设计思维训练 “内部PPT”,私密传授用户体验创意思维训练密招。
《体验设计》整体版式设计与排版均由体验设计工作室顶尖设计师亲自操刀,纸张的触感和肌理、后期的手工装帧,无一不传递出“体验”的设计理念。
此书推荐纸质阅读。
《体验设计》读后感(二):论创意的持久性
关于今后的二三十年,
著名的IT行业领头人常提到,
“计算机和机器人这些人工智能将能夺走多少人的就业岗位”。
据布鲁塞尔的智囊机构Bruegel的调查,
在发达国家,今后20年内,当前雇用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将会被机器人所取代。
很多人高呼:人类将面对就业危机!
即便如此,人类还是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去追求高效舒适的生活,
这一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这需要运用我们人类特殊的想象力,
以及我们每个人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去从事能够发挥绝对独创性的工作。
靠创意去竞争,寻求有创造性的工作,
这可能将会是我们以后的目标。
———摘自《体验设计|创意就为改变世界》
《体验设计》读后感(三):英豪:关于体验设计
体验设计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在设计中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力图使消费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
体验设计的目的是在设计中融入更多人性化的东西,让用户能更方便的使用,更加的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体验设计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用户体验有正确的预估
2、认识用户的真实期望和目的
3、在功能核心还能够以低廉成本加以修改的时候对设计进行修正。
体验设计的工作内容:
1、对竞品的调查与分析;
2、对产品信息的调查与分析;
3、建立使用场景;
4、以用户的身份初体验;
5、撰写体验报告;
6、设计构思,创新;
7、设计;
8、检验设计;
9、结合生产工艺,完美客户体验。
体验设计观:以客户为中心,完美的体验流程,创造更多的玩法和规则。
马英豪:九维品牌策划设计总监 Tel & weixin: 13683813388
《体验设计》读后感(四):书摘——体验设计之路
初结识这本书源于电通训练营的创意大赛,训练营讲述的内容基本与书的内容一致,很感兴趣。买来读完,读了两遍,因为内容着实不多,厚厚一本,字数寥寥。可仔细品味起来,干货还是很多的。本来读这种类型的书,就是想掌握和借鉴一种思路,而不是去看多少单一的知识点。总体来说,收获还是挺多的。
首先说这本书的撰写思路,创新——信息管理——构思——商务设计——设计——提案,六个步骤有条不紊地步步推进,直至提案的讲述要领都拎得清晰明确。
再说这本书各个步骤的一些干货观点,比较打动和影响我的有如下一些观点:
创新,就是使我们的行为方式发生改变的产品,服务及系统。这里将创新的概念在体验经济时代进行了一个崭新的定义和划分。并未否定之前的定义,算是个升级和补充。
用VISION CENTRIC的方式进行思考,这也是我们时常强调的以构思为中心的思考方式,要摆脱原来的单向型的生产模式,在产品和服务的研发阶段,在市场营销、传播环节多头并进,平行推动,从而真正实现消费者的体验设计 。
信息管理这一环节是这几个步骤我最感兴趣,也体会和感受最深的一部分。因为网络的发达,我们拥有大量的信息获取的渠道和信息源,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必须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掌握信息处理方法,掌握信息处理方法,掌握信息处理方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学会用假说,多问为什么,从而进行深度思考。并针对体验Experience进行调查,对目标受众的调查,对竞争对手进行调查,用框架分析信息。
其中对目标受众进行调查中,反向调查法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即禁止被调查者在一定时间内使用某种特定商品,以日记形式记录其在此期间的行动以及当时的想法。而对竞争对手的调查中,对竞争对手的概念定义不只是同类商品和服务之间才存在竞争,比如“目的竞争”,人们想放松休息,咖啡店只是选择之一,还会有其他选择,这些选择之间就构成了一种竞争关系。框架分析信息部分则强调在我们已知的框架分析结构(SWOT 4P5 FORCESPPM等)之外寻找和尝试自己制作“框架”。
构思环节强调“用户体验优先”的构思方法。
商务设计环节强调要看到某项功能的本质效用,把自己假想成用户,制定出集现实性和细节于一体的企划,考虑“用户数和单价”两个衡量要素。
设计环节强调“用表现来解决问题”,好的设计是有附加价值的。尤其是提到“情绪'的附加价值很重要,举了书、杯子和小提琴的例子。同时还提到了设计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把设计当做人的”人格“来看,让观看者有感受。而设计与科技的关系是本书我最感兴趣的第二个点,通过科技来思考创意,可以实现更新的表现形式。
提案的环节提出要较好地平衡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才能成就精彩的提案,这里的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更强调对倾听者信息量的综合,将内容变成故事来讲述,从而更加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