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躁郁之心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躁郁之心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5-09 23: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躁郁之心经典读后感有感

  《躁郁之》是一本由[美]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Kay Redfield Jami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90元,页数:2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躁郁之心》精选点评

  ●关于躁郁患者心理自述阅读时有着无限的认同。如果想要了解我的话,必读此书。

  ●在90年代是很有勇气的躁郁患者自白。“不论是在正常还是疯狂时期,我都比自己认识的大多数人跑得更快、想得更快,也得更快。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的病有关——使得事物更加强烈,也赋予我很多观点。我想它使我测得了自己头脑限度(善于留住我偏爱的事物),以及我在教养庭、教育交友上的极限。”

  ●这些文字是在她狂躁期写的吗?一字一句都那么精密真实 仿佛遭遇发生我自己身上

  ●一般吧。对于理解躁郁症病人确实有所帮助,但也充满了絮絮叨叨的碎碎念。

  ●她说,我经常问自己,假如拥有选择权,我是否还愿意选择“拥有”躁郁症?回答肯定。虽然疾病发作时是决不愿再经历一遍的痛苦,但疾病使得她感受更加强烈,更能体会到爱与激情大概艺术家们会爱上它吧。

  ●摘抄切肤之感的一段话,“因为哭得更多,所以欢笑也更多;因为经历过所有的冬日,所以更能欣赏春天;因为死亡如紧身衣一般,所以更了解生命意义;因为人性善良丑陋部分,所以慢慢了解关心忠诚豁达价值。”

  ●很真實,很共鳴

  ●01.18.20

  ●稍微了解了点躁郁症,特别喜欢看各种病人自传描述自己真实患病情境描写感觉体验不同人生。了解了治疗躁郁症最有效的药是锂盐,一种盐居然可以产生如此大的效果也是神奇,这书像锂盐的软文。感觉躁狂状态比较美妙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不用嗑药就体验到了嗑药的效果。

  ●真的很垃圾,屁用没有

  《躁郁之心》读后感(一):经历偏个人

  11万字,看了三小时,躁郁症专业上来说是躁动和抑郁交替出现,躁动的时候兴奋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才思敏捷,抑郁的时候什么都不能,气质性地觉低落作者从专业的角度症状解释清楚了,与此同时也从患者的角度来说明了为什么不愿意服药,一个是吃了锂盐以后就没有办法体会躁动期间的那种兴奋,能量充足精力旺盛,不太需要却有异常活跃思维能力。一个是会有非常多的副作用诸如呕吐和锂盐中毒。另一个是在自己的病历上有了精神病记录,而大部分人都知道躁郁症具备遗传性且不会治愈只能控制,进而容易引发偏见

  这样的书非常难写,因为给没有类似经历的读者看,非常难以获得同理心。这也就是为什么作者在感情上有很多不稳定性的原因,亲密关系里面会分不清哪些部分是性格导致的,哪些部分是疾病导致的。

  但是这本书整体的遗憾是,太个人化的经历,很多患者没有办法经历那么丰富的人生和比较有利的治疗条件。作为一个从业人员,作者都没有办法完全说服自己在早期用药,到普通人就更难了。

  《躁郁之心》读后感(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作为一本自传,这是成功的。躁郁症患者其实并不算少数,但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总是喜欢隐藏自己,总是担忧别人的歧视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疾病,甚至不愿意寻求专业治疗。实际上这样的羞耻心是完全不必要的,这是一种基因里写着的疾病,当然也和环境有关。那么如果患病的人需要为此羞耻,是否所有营造这一环境的人都应感到羞耻呢?

  很幸运现在对于躁郁症有很多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服药、电疗。但我确信,就算接受了良好的治疗,患者也一定经历过甚至要长期经历心理上的磨难的。没经历过的人可能很难想象理智不被自己所控制、将自尽看作人生的解脱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看过书觉得很心疼。躁狂的时候不能控制自己,想挥霍自己的精力;抑郁的时候还是不能控制自己,世间了无希望。这得多无助啊。这就是我们了解这一疾病的必要性,是自传的重要性。只有真正了解躁郁症患者的真实处境,人们才能慢慢放下成见,放下对这一疾病的恐惧,向他们伸出援手。而躁郁症患者也需要坚定地相信,现代医疗有能力把他们拉回正常生活。

  《躁郁之心》读后感(三):临床神经学就是一群没有望远镜的天文科学家在猜宇宙

  首先回答短评里的普遍问题,认为这本书对解决躁郁症没有价值。

  真相是因为目前最前沿的神经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们也不知道怎么解决,只能告诉你回家吃锂盐。

  感谢自己突发奇想在微信读书栏里搜了“躁郁症”,在啃了一堆文献之后只有这本书最柔软最具有艺术家风格的自传式记录。

  结合文献简述一下目前的神经医学对双相躁郁症的探索状况。因为没有办法直接打开活的大脑,所以只能用FMRI,PET等成像技术来扫描大脑,但这几种功能各有各的局限,不是脑活动时间不准确就是脑区有限制。所以现在最领先的神经学对抑郁症,精神分裂,躁郁症的病燥全部靠蒙。而且因为每个被试都会有很多很多噪音干扰,一位导师曾经很机智的形容,在做任何scan的时候真的很难,因为大脑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湖泊,脑神经的活动就是很多很多人同时都在往里面扔石头,你根本无法确定到底哪些扔石头的人是你想观察的,哪些只是扔着玩玩。(同见扫描死三文鱼的笑话,有时候scan就是表面很fancy而已,偶尔出点貌似可靠的结果让精神学家们开心开心。)

  所以悲观的来说,人类目前并没有很好的一种科技去探索大脑,就像我们还没造出去银河系之外的载人飞船一样。

  为什么会发病,哪里会发病大家各自争各自的。最受欢迎的学说目前是多巴胺流派领先(但也有出现无效的案例),情况有点类似于在发明出望远镜前一群科学家争执宇宙里有没有以太,太阳是不是绕着地球转。

  所以很不幸的是,精神疾病的质量目前也就是大家先把主流抗精神病的几个药吃起来,别问什么原理,反正十个里面我有八个能给你吃好了就行,剩下的两个再吃点别的试试,不行也没办法了。

  所以每次读精神疾病科学的文献,我都有一种见证时代发展的期待。最好明天就跑出个哥尼,告诉整个神经学界

  “抱歉,我不是针对谁,只是在坐的各位都是垃圾”

  《躁郁之心》读后感(四):躁狂抑郁多才俊

  结合见证父亲六年躁狂抑郁反复、治疗以及借用阅读本书作者诗意躁狂抑郁人生的感受,简述我个人对于躁郁症的理解: 躁郁症是生理性的,却神奇的让你在心理上体验它。躁郁症既是个迷人的同伴,又是个足以致命的敌人。它可以带给你无比的创造力,异于他人的优势,热情洋溢的生命力,无可比拟的思潮涌动以及源源不绝的能量,也可以歪曲你的情绪和思维带给你无法忍受的痛苦。它使你摧毁自己珍爱的东西,并将自己深爱的人推向崩溃的边缘,它让你亲手摧毁你的家庭,让亲人苦不堪言,同时也让家人感受你浓烈的爱意和极致的冷漠,它甚至会摧毁你求生的渴望。它使你深刻体验到生命的虚无,也唤起你对生命的思考:生命是如此珍贵,不容蹉跎。它使你更加深刻的生活,带着尚存的急迫和感激。它使你体验到更多的哀伤,也使你体验到更多的美。抑郁发作平淡空洞,令人无法忍受。当你陷入抑郁的时候,人们无法待在你的身旁,尽管他们认为自己应该这么做,甚至也尝试这么做。但是你和身边的人一样清楚地知道,自己简直乏味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你易怒、偏执、毫无幽默感、了无生气、吹毛求疵、颐指气使,并且不满足于任何保证。你不但自己受到惊吓,还让别人惊恐万分。你一点也不像原来的自己,并且知道自己永远也不会恢复本来面目。 生命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一个人的想象。抑郁发作的可怕程度也远远超出了语言所能描述的范围,因此绝不是一个如我未曾亲历的人所能肤浅描述的痛苦。但我深信,它是生命的洗礼,经历它使一个人对死亡和生命有更为深入的体验。 如本书所述:一个人要怎样才能抓住那种热烈激情,或者再次体验通宵达旦跳舞的那种辉煌感受?如何在土星的光环中滑翔起舞,重新经历那种怪异的躁狂热情?一个人该如何找回充满激情的漫长夏日,带有紫丁香、兴奋狂喜和为花园围墙上的杜松子酒倾倒的回忆,以及一直持续到太阳高照或者警察光临的狂放不羁的阵阵欢声笑语。躁狂抑郁让你拥有这些波澜壮阔的生命体验。 躁狂抑郁多才俊。酷爱冒险的躁郁症患者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好处。不论是严重还是较轻的躁郁症,似乎都和艺术特质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息息相关,因此贡献极大。这些好动不安的个体和其他人一起,共同推动了艺术、商业、政治和科学的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属于自己的枷锁艰难前行,躁郁症患者人生道路更为坎坷,然而驾驭野兽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面向阳光。积极的投入并探索生命,尝试神志清醒和感官蒙蔽之间的微妙平衡,试着去感受躁郁症带来的更多的东西,要知道,拥有了更多的体验,体验也会更为强烈;给予了更多的爱,也得到了更多;因为哭得更多,所以欢笑也更多;因为经历过所有的冬日,所以更能欣赏春天;因为死亡如紧身衣一般,所以更了解生命的意义;因为看到人性最善良和丑陋的部分,所以慢慢了解关心、忠诚和豁达的价值。借此生命的洗礼,看到自己头脑与心灵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看到了它们是多么脆弱,也最终会明白它们的深不可测。 十分感谢作者所呈现的发自内心的感悟和体验,使我作为家属能够进一步了解躁郁症,也使我缓释了曾经的不够耐心和焦躁,也使我修正了不够端正的心态。

  《躁郁之心》读后感(五):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这也是一个习惯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的研究者。

  如果你也曾被如此类似的情感体验所困惑,可以就读读这个故事,不着急避开“躁郁症”的标签,因为这和神经有关,轻易也贴不上去,就怀着温柔的关切去了解,至少它可以提前告诉你,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怎么正确处理,而不至于失去控制力。

  1、时常被情绪困惑——不如归于敏感脆弱的神经

  一旦观察到情绪反反复复,我曾经很难用平常心看待,也很难豁达地不重视它,仿佛要是轻易忽略了,就多了一个隐患一样,可深究起来,还没透彻,可能就已经过去了。于是习惯这种心境的变化,就像一日中天空的颜色变化一样,虽然变,仍然有些规律,比如白天花木兰,晚上林黛玉。认识自己容易体验到极端的情绪体验,也发现情绪的力量帮助过我,也破坏过我。虽然还算在安全区间内震荡,但难免有对难以控制的担心,时常把“钟摆理论”拿出来宽慰自己,体验的快乐程度有多强,那么痛苦亦然。

  之前我把这些统统归于个性,结果引发了“为什么我的个性是这样”的问题集,寻根溯源地,十分感性地从童年经历、家庭影响甚至星座,去找寻因果关系。总结的结论是:这取决于我应对环境互动的方式,还是潜意识的。由此同时,我对改变个性充满信心,因为如果过去塑造现在的我,那么现在的我就可以自主选择环境去塑造未来的自己。但怀着这样满满的的理想,实际操作上却几乎任马由缰,很多时候几乎是沉浸在拥有这些情绪的满足感中,忘记了原先探寻的初衷。

  如果就一针见血地归于神经活动这样硬核的生理条件,一般而言就不存在再深入钻研甚至求变的必要了,至少更容易认清改变的代价。因为这涉及专业知识,跟归结到基因差不多道理,除非你是脑科学专家这样的专业人士。

  2、要改变,这件事教给理性脑更可靠

  “生命实在是太过复杂,太过变化无常,以至于我们只能顺其本来面目生活。我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精力、思想和情绪的起伏,但现在的我已经可以在这种如潮汐般的波动中游刃有余。就像拜伦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构成的。我们都只能在自身性格的局限中游走、生活,实现其可能性的一小部分。”

  如果动用你的右脑,或者说脑中管情绪的那部分,感性地去体会这一段,你会感受到什么?

  如果动用你的左脑,或者说脑中管理智的那部分,理性地去分析这一段,你会得到什么?

  还要注意,作者理智地清楚自己需要服药,但她实际上却没有选择这么做。而这样抗衡的结果是,症状更严重。这样的情境你熟悉吗?

  老实说,这本书读完,我对心理咨询干预的适用边界更重视起来;对于感性思维、理性思维有了更大的包容程度;明白要获得长期效益,按部就班做计划方案并坚持执行,比指望无端生出一股子神力更靠谱,很惭愧,之前的我就是这样迷信侥幸。虽然我不知道在未来会不会再出现这样类似的情绪体验,但至少在现在安静平稳的时候,更要把握这样的好状态多做一些长远考虑的决定。

  首先,归因到实实在在的生理基础,不是你或者你的性格有问题,是你的大脑神经,如果一定要归因的话,这个对我有效,因为只归到性格,只会引来更多的困惑,诸如:怎么就我是这样?我为什么是这样?宛如在混乱中

  其次,认识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