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高二学生跳河自杀,真相刺痛数亿人:我们如何用语言暴力,摧毁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高二学生跳河自杀,真相刺痛数亿人:我们如何用语言暴力,摧毁了

2020-10-31 21:16:21 作者:我是家庭君 来源:家庭杂志 阅读:载入中…

高二学生跳河自杀,真相刺痛数亿人:我们如何用语言暴力,摧毁了

  作者:今夕何夕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令人悲恸的新闻。

  10月13日清晨,江苏泰州高二学生朱健,留下一封绝笔信,走出超市,走上了桥,投河身亡。

  遗憾的是,花样年纪,赫然消逝;

  震惊的是,悲剧背后,少年一心赴死的决然和绝望。

  “要是三天没人联系,就给妈妈打电话,电话是XXX。”

  一句话,20个字,简单交代了后事,只希望家人找回“自己”,其他并无多提。

  得知消息,朱健的母亲痛不欲生。

  她不敢相信,马上满18岁的儿子,就这样平白无故地走了;

  她更不敢相信,一封孩子生前留下的遗书,暴露的骇人真相。

  “谁会没有自尊呢?你和菊花一起笑我的时候,我真的好想一头撞在墙上。”

  “朱健我不想看见你的,你怎么又出现我面前。”

  “……”

  寥寥数语,简单几句,却将17岁少年心结的起源和盘托出。

  朱健的母亲回忆道,今年9月,孩子的屁股曾经被老师打肿,无法正常下坐。

  她还询问儿子的同学,听到更多老师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和精神打压的声音。

  “长得不帅,个子也不高。”

  “她喜欢你也是眼睛被屁打了。”

  ……

  一字字,一句句,不伤身,却诛心。

  这样剜心的话语,陪伴着朱健,熬过了165天。

  明里暗里,课堂内外,少年被老师处处针对,时时诋毁,变着花样谩骂侮辱。

  而这一切,只因朱健没有参加班主任老师的补课。

  网友评论很戳心:

  “孩子固然脆弱,但肯定受到了老师的语言暴力。”

  “老师看学生不顺眼,不断人身攻击,孩子该有多难受?”

  ……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心理学指出:

  成长在经常实施语言暴力的环境中,未成年人会出现自我否定、怀疑、消极、不会处理正常人际关系等行为。

  冷漠的语言,是一种暴力。

  它没有任何痕迹,但却可以摧毁一个人。

  01

  你满嘴是爱,却满目狰狞

  吉林松原,一位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情绪低迷,精神不如从前。

  起初,家长只是以为孩子生了病,便带孩子去看医生;结果,医生诊断孩子患有心理疾病。

  父母慌了,好端端的孩子,怎么突然就病了呢?

  保险起见,他们买来录像设备,让孩子随身携带。

  这一带,没想到录下老师打骂孩子的情形:

  “你是不是没长脑瓜子?”

  “学不了是咋的?”

  ……

  视频里,但见老师言辞激烈,对孩子还有推搡行为。

  家长果断向教育局进行了检举。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当下对孩子的体罚已经不是主流,语言暴力才是泛滥成灾的罪魁祸首。

  知名艺术家谢勇,有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语言暴力》。

  我们经常对孩子说的“猪脑子”“废物”“丢人”……通过演绎变化,拼接成刺向孩子的武器。

  大人一句辱骂,堪比扎在孩子身上的利刃。

  看似是爱,实则是害。

  上周五,张姐去幼儿园开家长会。

  有一个环节是,家长、孩子匿名写小纸条;内容是,对方什么言行最让自己难过?

  家长的答案从“淘气”“不听话”到“爱打人”“喜欢撒谎”,不一而足。

  孩子的答案,却惊人的一致。

  “就你这样子,长大了也没出息!”

  “怎么养了你这么个东西!”

  “说我很差劲,跟别的孩子不能比……”

  随后,老师选了几个孩子,让他们模仿父母。

  一个女孩伸出右手食指,用力地戳着旁边孩子的额头,皱着眉,黑着脸,朝他吼:

  天天就知道吃和玩,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笨得跟猪似的!

  说完,女孩机灵地连翻白眼,不屑一顾,拍拍身上的灰,径自走开。

  另外一个男孩模仿自己的父亲。

  只见他一边假装用力扇孩子的脸蛋,一边大声呵斥:

  要你有什么用,学习不好,小事也办不好,长大后也是废物!

  男孩一边表演,一边说粗话。

  表演结束,孩子们的行为惊呆了在座家长。

  一位被模仿的妈妈,甚至悄悄抹了抹眼泪。

  这一刻,他们才醒悟过来:

  那些以爱为名说出的话语,情急之下发泄的情绪,对孩子来说,只意味着痛苦和伤害。

  02

  毁掉一个孩子多简单?

  说他“没用”就好

  曾有心理学者团队对“语言暴力”相关课题进行过采样调查,结果显示:

  平均每 20 个人中,就有 1 个人遭受过语言暴力。

  每 50 个人中,就有 1 个人因语言暴力导致心理疾病。

  青少年时期,语言暴力带来的深刻创伤,即便在成年阶段,也如影随形。

  电视剧《门第》中的张华,就是这样。

  作为一名北漂,张华在北京晃荡了5年,住着地下室,每天挤地铁。

  日复一日,他总是习惯性问自己:“我究竟能干成什么?”

  有一次,张华与上司发生肢体冲突。

  只是因为他业务量排名靠后,被上司指着鼻子骂:“你怎么这么没用!”

  一句话,彻底将张华激怒,他挥手就揍了过去。

  原来,张华的父母从小喜欢拿他跟别的孩子比较,只要他做得不好,父母就会骂:

  “你怎么这么没用!”

  以至于,张华漫长的童年里,这句话成了梦魇一般的存在。

  如芒在背,如鲠在喉,难以忍受。

  直到他决定北漂,依旧生活在“没用”的巨大压力之下。

  害怕与人说话,因此人际关系不好;极度敏感自卑,别人说的话,好像都是在贬低自己……

  语言暴力就像是一把刀子,在人的心口狠狠拉上一道,有的人要用一辈子去治愈,有的则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一如张华,宁可选择漂泊异乡,也不愿留在家乡,甚至隔断与父母的一切联系。

  不禁想起,前几天带孩子到公园玩耍,遇到一位妈妈。

  无论孩子做什么,妈妈都是单纯的否定:

  “都5岁了,啥都不会”“怎么这么笨?真愁死我了!”……

  当我的儿子主动示意,想与他一起玩,那个孩子怯懦地撒开儿子的手,羞涩地跑到妈妈身边。

  孩子不像成年人,他们正处于三观是非成型时期。

  这个时候,大人的一句话,一个行为,都将影响孩子一生。

  03

  我们都不完美

  请相互包涵

  在豆瓣上看到一个高赞评论:

  “在我刚开始接受心理咨询的时候,我也曾想过怪父母。

  但是后来,我听到一个阿姨说了一句话:

  你是第一次当儿子,我也是第一次当妈。”

  是啊,孩子是第一次当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

  既然都是“初学者”,那就彼此理解和担待一下,边走边学,一起成长。

  1.学会控制情绪

  作为成年人,势必承受着来自社会的种种压力,也必定会积累一些负面情绪。

  当情绪得不到释放,就会很容易传染给身边人,尤其是孩子。

  网上看到一个段子。

  成年人最享受的是哪个时间?

  高赞回复是,下班回家,走到楼下,坐在车里抽一支烟。

  一支烟的时间,将白日负面的情绪及时排遣,让自己多安静一会儿,与自己对对话。

  最终,以崭新的面孔与家人和颜悦色。

  你看,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谁活得容易。

  如果控制不了,那就远离孩子,避免孩子成为炮灰。

  再如果,没忍住说了不该说的话,要第一时间跟孩子道歉。

  2.允许孩子犯错,每个错误都是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

  前几天,被一个小女孩感动。

  因为爷爷生日,妈妈专门预定了螃蟹火锅,给老人庆寿。

  在赶来的途中,女儿趁母亲不备,将自己喜欢的甜甜圈、棉花糖通通煮到了火锅里。

  等到妈妈发现,火锅已经“毁于一旦”,面目全非。

  在问到女儿原因时,孩子天真地回答:

  “我想让爷爷也尝尝好吃的。”

  透过“糟糕”的一幕,孩子身上闪现的真善美,令人动容。

  她只是想把最好的,留给最亲的人。

  有的孩子犯错,是主观故意;有的孩子犯错,是客观偶然。

  这时候,家长可以试着蹲下来和孩子耐心沟通,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相。

  必要时,及时给予肯定。

  父母真正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是充满爱和尊重的语言。

  3.学会“换位思考”

  几天前,看到一个视频,很有感触。

  妈妈与孩子到商场购物。期间,孩子央求妈妈抱抱自己。

  起初,妈妈不以为意,觉得孩子矫情;没想到,孩子不依不挠。

  她这才蹲下来,和孩子面对面。

  从孩子的身高角度看过去,只看到一双双大人的腿。

  这时,她才恍然大悟,也明白了孩子为什么总是提一些“过分”要求。

  那些要求,不过是孩子内心的需求。

  同样,和孩子说话也是一样。

  试着从他们的角度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

  试着站在他们的位置好好思考思考,孩子这样做的背后,是否隐藏了其他被忽略掉的秘密;

  试着用他们易于接受的语言,抛开成见,耐心倾听,善加引导。

  沟通是桥梁,也是找到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道路的钥匙。

  语言是养分,蕴藏着大人的肯定与支持。

  只有“施肥”得当,孩子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愿每一个孩子,在积极阳光的环境中,收获爱与幸福,诗与远方。

  共勉。

  今天,家庭君还准备了一个小惊喜,扫描下方的,就可以添加家庭君的微信,家庭君会分享自己的日常,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跟家庭君吐槽,家庭君绝对是你最理想的“垃圾桶”。(注意,我不是机器人)

  作者简介:今夕何夕,一介布衣,执笔天涯。关注家庭杂志(),专为爱家爱生活的你打造的阅读平台。

  你可能还想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