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

2020-11-17 11:45:18 作者:无限延伸的三角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阅读:载入中…

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

  点击↑ 关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40岁父母性压抑,16岁孩子性开放”(点击)

  童话大王郑渊洁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故事,叫《驯兔记》。

  后来,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奇幻短片,豆瓣评分8.3。故事讲的虽然是孩子,但是父母们倒很值得一看。

  皮皮鲁上小学了。他聪明,不循规蹈矩,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可是这样的他,在班主任徐老师眼里,却成了调皮捣蛋、故意抬杠的叛逆学生。

  上学第一天,徐老师问了一个问题:皮球掉进深坑里该怎么把它弄出来?

  当徐老师问到皮皮鲁时,他却说:如果水坑深的话,那就让爸爸再买一个。不应该让孩子为了一个球冒险。

  皮皮鲁的回答让老师很下不来台,“老师不对你对是吧?”

  “谁正确谁对”,皮皮鲁坚持。

  徐老师正准备批评他时,李晓曼同学挺身而出,她说:同学们,老师的知识那么丰富,怎么会不正确呢?她多辛苦啊,每天站那么长时间,我们应该做个好孩子,听老师的话,不能跟老师顶嘴。

  话音刚落,李晓曼摇身一变,成了兔头人身。同学们吓得一哄而散,徐老师则喜不自胜,忙向校方汇报了这个好消息。原来这所学校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变成兔子。

  于是全班都开始向兔子李晓曼学习,努力听话、变成兔子,孩子们也在鼓励和教育下纷纷变身。除了皮皮鲁。

  父母、老师很头疼,竭尽全力让皮皮鲁变兔子:

  比如把他的伙食全都改成胡萝卜;把柜子上的玩具车都收掉,换成长耳朵兔子公仔;为了能尽快出红眼珠,把孩子的屋子刷成了红色……

  最后,皮皮鲁还是没有变成兔子,但是他选择伪装和妥协,戴上了兔子的头罩,父母老师终于开心了,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故事的最后,郑渊洁扮演的熊猫,对皮皮鲁说:孩子,没关系,这只是一个童话。

  可是,这真的只是一个童话吗?

  2.

  当我们变成“兔子”之后,会发生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变成兔子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一、变成兔子之后,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能会不敢要。

  知乎有个网友自诉:

  小的时候,奶奶带我出去玩。路过路边的糖果摊,奶奶指着说:“想要吗?”

  我摇摇头说,“不想要。”

  奶奶满意了,说:“这孩子最乖。从来不乱要东西。”

  从心底来讲,小小的我,其实是想吃那色彩缤纷、酸甜可口的糖果的。只是,“懂事”和“乖”,是那个年代对小孩子的最高赞誉

  可我心里模糊地知道,我“乖”就会让大人高兴。于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了下来,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哪怕是自己想要的,也不敢主动去要。

  二、变成兔子之后,我们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可能会被迫接受。

  朋友Crystal有一次跟我吐槽:

  “从小到大,我不能吃油炸食品,不能喝碳酸饮料,上了大学以后第一次和同学吃油炸,快哭了……

  “我喜欢武侠,想学文,以后成为金庸那样的巨侠,可我爸妈非觉得学文没出息,硬逼着我学计算机,可我真的对高数、编程不感冒……

  可是,哪怕自己再不想要,最后还是得全部接下来。

  三,变成兔子之后,我们可能会优先考虑别人的需要,并且把别人的需要当作自己的需要。

  青年作家蒋方舟在《圆桌派》里曾经分享:

  小时候,她为了讨好妈妈,在妈妈面前表现“我是一个节约的好孩子”,所以省下自己买早饭的钱,肚子饿了就去捡别人吃剩的东西……

  再往深层走一步,变成兔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心理过程呢?

  当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敢要时(比如想吃糖却不敢要),或者被迫接受自己不想要时(喜欢文学却被逼学计算机),或者讨好别人的需要时,我们攻击性向外释放会受阻和压抑。

  打个比方,就像是习武之人修习《葵花宝典》,阉割了自己一样。

  攻击性,作为我们活着的重要心理动力之一,如果健康地发展,需要两点:

  一个是攻击性向外。

  另一个是象征化,不是直接用肉体去攻击,而是象征化地让自己更加的有成就,获得更好的成绩,赚到更多的钱等。

  如果攻击性向外表达受阻和压抑,会怎么样呢?

  那么这股能量并不会消失不见,而是会转向内部世界,变成自我攻击。

  首先,他可能会自责,自卑,很容易内疚,严重者甚至会抑郁和自杀。

  比如有个网友说,“从小性格内向,不说话不爱闹,对家长要求几乎有求必应……所以在大家眼里怎么看都属于“乖巧”,可惜内心并不是,小学的时候就压抑到想跳楼一死了之,被防盗窗拦住了(感谢防盗窗)……”

  其次,自我攻击者,在跟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会非常害怕与人起冲突,让别人不高兴,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不知道如何重视自己的感受,保护自己的边界,伸展自己的需求。

  比如蒋方舟曾说起自己有一次跟男友吵架,对方在电话里一直大声骂她,她却整整跟对方说了两个小时的道歉。但男友觉得这样的道歉很敷衍,挂了电话又一直打电话来。蒋方舟看到来电显示吓得发抖,就是不敢接电话,不敢跟对方说一句:你这样做,我很生气!不要再打了!

  这是因为,对于攻击性表达受阻的人来说,她有可能在跟别人的竞争和冲突中,还没有“赢”别人,就已经先把自己痛扁一顿了。

  最后,自我攻击严重者,可能会产生躯体反应。

  比如,我的一位来访者间歇性胃胀气,怎么都看不好。而且她的胃胀气在与人冲突时,表现得尤其频繁。排除了生理问题后,她突然顿悟。

  “我感觉到所有对男友的愤怒,都被自己吞了下去,我消化不了,最后成了胀得像皮球一样的肚子……”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要将自己的破坏欲和活力活出来,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和纠正错误的空间,他们的那些野性最终将会转换成活力。不然,他们可能会丧失原始的野性的能量,不能去欢庆自己的存在。

  既然成为兔子,并非孩子们内心所愿。那么,为什么还是有一个又一个的孩子成为了听话、懂事的兔子呢?

  一是为了符合主流价值观

  《驯兔记》故事文本里,当好学生李晓曼第一次发现自己变成兔头人身时,她害怕得哭了。但老师安慰她,成为兔子是令人羡慕的,变不成兔子是可耻的。

  于是,这条价值观在外在权威,比如老师、校长、父母们齐心协力的捍卫下,慢慢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真理”。当孩子遵守它时,父母师长就给予掌声、奖励和表扬。搁在现实中,听话的孩子就成了荣誉和优秀的代名词,有新鲜的胡萝卜吃。

  “40岁父母性压抑,16岁孩子性开放”(点击)

  但是反抗权威、不听话、要表达自己的“皮皮鲁”们,则要接受父母老师的批评和指责,同学们的嘲笑和孤立。这样的“大棒”一锤锤下来,轻者郁闷难受,重者也会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压。

  为了符合这样的价值观,为了得到奖励,为了避免惩罚以及来自于团体的施压,孩子们有可能会选择变身兔子。

  二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逻辑

  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听到过很多类似句式的话:“你怎么这么不乖,如果你再这样,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了,不要你了……”

  也许,父母只是说说,孩子却当真了。因为父母在表达对孩子的爱时,总是会出现一些附加条件,“成绩好”“乖巧”“懂事”……这种有条件的爱被孩子接收到,自我力量尚不够时,他们为了生存可能会压抑自我,选择听话。

  尤其对于多子女家庭,长期被忽视,以及内心没有内化足够稳定的客体的孩子来说,由于感受到爱、温暖和支持不够稳定充足时,他们越会选择“听话懂事”的生存逻辑。

  三是为了向父母表示忠诚

  海灵格说,“孩子是忠于他们的父母的。”

  有些父母,自身人格比较松散,不够结实,所以,他们经不住孩子这股向外释放的野性和能量。因为这股能量不仅会扰动他们的人格,还有可能让他们感受到孩子成长带来的分离焦虑和痛苦。所以,他们可能会收紧对孩子的控制。

  出于对父母的爱和忠诚,孩子们就只能选择练习《葵花宝典》,“阉割”掉自己的小爪子,接受控制做一只听话的兔子,并且有时候还会在家庭中调换角色,孩子成为了“小大人”,来保护和照顾父母的需求和情绪。

  “40岁父母性压抑,16岁孩子性开放”(点击)

  而事实上,在一个家庭当中,父母自己当先修炼强大而饱满的人格。只有自己允许自己内功深厚了,他们才能给孩子穿大鞋,允许他们的攻击性肆意生长,允许他们的本能排山倒海地倒出。

  如此,父母可以不需要孩子必须听话,而是可以让他们真实地做自己,并且,在孩子接受外界打压时,保护好他们的活力。

  驯兔记,是一个童话。同时,也是一个赤裸裸的现实。

  最后,愿所有的驯兔者,都能看到被驯化的“兔子”们背后的压抑。

  也愿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够内心拥有饱满和坚实的爱,有勇气做自己,不变身。

  RECOMMEND

  推荐阅读

  “40岁父母性压抑,16岁孩子性开放”:未成年人的性与爱

  2020-11-16

  150位男女犀利“互怼”:伴侣是吵不完的对手,也是吵不散的爱人

  2020-11-16

  情商高的人是怎样的?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2020-11-13

  《隐秘的角落》被忽视的真相:父亲缺位,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2020-11-04

  什么样的女人,会让人觉得很有气质?

  2020-10-27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