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秦帝国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大秦帝国读后感1000字

2020-11-01 03:03: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秦帝国读后感1000字

  《大秦帝国》是一本由孙皓晖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元,页数:2013-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秦帝国》精选点评: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 庸人安于世故,学人溺于所习。 据说教父能让男孩变成男人,那么,大秦可以让庸人不再自扰。浩然正气,剪除杂念之良药。 整整一年,终于将六部读罢。 感谢孙皓晖。 期待电视剧。

  ●真正想做一番治世、入世的事业,没有出世的修养,便不能产生入世的功业。——开始看第二遍有感

  ●为进阶手册加一星到五颗。和三国演义一样主观,美化主角丑化对立面形象严重,为了情节也牺牲了一些时间线。但是瑕不掩瑜,不失为一部极经典的历史小说。本来就是历史小说,那正史去严丝合缝地对接实在太苛刻了。敬千年前大争之世,敬品读中小酌之时。

  ●读到第四部弃书,语句太别扭了,半文不白,还不如明清小说利索

  ●历史恢宏巨著 不一样的战国 不一样的三秦

  ●刻舟求剑。

  ●第一部

  ●真的不错的一部历史书

  ●几世强国,一朝覆灭,悲哉。韩非子云: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诚不我欺。

  ●花费了好久,终于看完了这本六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以秦国一统天下为主线,对战国七雄的大争之世有了整体的认识。不是严格意义的史书,而是具备强烈的文学色彩,第一部尤甚。

  《大秦帝国》读后感(一):读《大秦帝国》有感

  看历史小说与其他故事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结局早已固定,而我们所要去看的是作者如何赋予整个事件鲜活的细节。

  看着自己熟识或不熟识的历史人物在面前逐渐被赋予了真实的生命,我们所要去感受的不是最终的结局,而是这百年的历史进程的演变。

  刚开始看这部书,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到秦王扫六合,我的心情始终沉重。

  我知道这个帝国终将覆灭,这个朝代终究是一个短命王朝。他的前人每努力一分,这个国家在一统的道路上每前进一分,我便多一分惋惜;我也渐渐地与两千多年前的那一群带领一个国家走向一统的人们融于一体,当这个国家遭遇变故之时,两千多年后的我依旧感同身受。

  小时候看有关秦末的电视剧,现在能记起来的也只有三个场景

  一是李斯与儿子被处决前谈起曾经树下的那只小黄狗;

  二是赵高的指鹿为马以及被处决前自得地说自己依靠一己之力结束了一个朝代;

  三是项羽举剑自刎的悲壮场景。

  记得第一次看到李斯这个名字时的激动不已;

  记得从少年嬴政身边内侍中看到赵高这个名字时的难以置信;

  记得看到项羽与叔父谈及始皇帝随行车驾时的那一段流传史册的对话时的唏嘘不已。

  可是到最后这些都被颠覆了。

  赵高在始皇帝在世时除了杀死嫪毐与太后的私生子、吞灭赵国时杀死了曾经欺侮过少年嬴政的贵族之外,没有什么恶劣的事迹。反而是他在当初追回了李斯,是他在荆轲刺秦的时候保护了始皇帝,也是他始终陪在嬴政身边数十年如一日……

  可以说,没有赵高,始皇帝一统六国的道路可能不会那么顺利,没有赵高,秦国可能不会二世而亡。赵高的人性剧变千古罕见,以至于带着明知赵高会成为奸臣的观点去看赵高前期的作为,也察觉不出任何端倪。

  曾经,我印象中的李斯是一个商君一样的人物,“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

  可是李斯和我当初认为的不一样,他也有私心。

  倘若始皇帝驾崩时李斯铁腕执政独当一面,也不会滋生赵高心中权谋欲望的种子;倘若李斯真如商君那般,在赵高恐吓他扶苏即位后自己可能的下场时,即使始皇帝在最后的时光里对自己有所冷落,他也会毅然决然除掉奸臣保护这个新兴的帝国。

  可惜的是,商君只有一个。

  这个帝国,兴于斯,毁于斯。

  至于项羽,与我心中那个西楚霸王判若两人。

  他不是什么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所作所为也不值得怜悯。

  屠城,恢复诸侯制,火烧咸阳……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自己的故国复仇,这是一个赤裸裸的复仇机器,他的心中从未有过“华夏一家”的概念。

  正如范增在鸿门宴中所言,“竖子不足与谋”。

  最后的自刎,也不是什么“英雄的悲歌”,而是罪有应得。只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他被后世美化了而已。

  历史并不是非黑即白,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谁能说如果李斯当初遵循始皇帝意愿使扶苏即位后他一定不会被当作始皇帝的替罪羊?谁能说没有项羽与楚军,秦末的百姓一定能够推翻暴政得到一段太平岁月?

  如果将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我们亦无法确定自己会怎样抉择。

  两千年后的回顾,我们所误解的已经太多,历史的阴霾伸手不见五指,后人的评判也早已不是当初的样子。

  《大秦帝国》读后感(二):一国之君信任忠臣为什么这么难?

  纵观整个战国史,贤臣数不胜数,害群之马也时而有之,但是明君却寥寥无几,明君与贤臣的组合更是如昙花一现令人唏嘘。

  秦孝公与商鞅、韩昭侯与申不害、燕昭王与乐毅、赵武灵王与肥义……

  自古忠臣多惨死,秦孝公死后商鞅惨遭车裂,韩昭侯死后申不害也紧跟自杀,燕昭王死后乐毅便遭陷害逃亡魏国,赵武灵王沦为政变牺牲品时肥义也被人当作最大顾忌惨遭杀害。

  在这里面,只有商鞅和乐毅经历了两代国君,而两人的处境又何其相似:秦惠文王畏惧商君的威严便顺从老世族的意志,燕惠王同样是听从老世族的污蔑产生了猜忌,可以说是国君的决断力不足,也可以说是国君畏惧前朝臣子功高盖主。

  当然并不是没有反例,一个国君信任一个奸臣远比信任一个忠臣容易得多。燕王哙与子之、赵王迁与郭开、齐王建与后胜、秦二世与赵高、楚怀王与靳尚……战国奸臣数不胜数,而信任奸臣的国君也是为人唾骂的昏君。

  对于一个平民百姓来说,信任一个人与否,左右对自己的影响不甚了了,即或被骗,多数也不会使自己走投无路。

  但是一国之君就不同了,如果不信任一个远道而来的谋士,不仅会背上不敬贤才的骂名,也可能因为错过一个名士而断送国家光明的前途;但是如果信任他,又恐其是郭开、后胜之辈,最终误国误民,到头来背负骂名的还是自己。

  与此同时,还要承受老世族的攻讦,毕竟战国期间大多的谋士为了国家的前途终究会触动老世族的利益进而遭到陷害,连商君也没有逃过这一劫。

  仅此一方面,对于一国的君主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遇到谋士能否探察地深入人心,遇到其他臣子或明或暗的言论又是否能正确决断,在臣下手握生杀大权的时候能否张弛有度……

  他们不若寻常百姓,他们手中所掌握的是一个国家的命运,要么如秦国信任贤才,带领国家走向强大;要么如楚燕韩赵魏等国多有猜忌忠臣不得长久,抑或如后期齐国偏安一隅不参与六国抗争,后两者都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走向灭亡。

  试想当初,秦孝公替商君挡住了朝廷大臣与老世族的攻讦,给予商君生杀大权尽管放手去做,他顶着极其大的压力,对商君无条件的信任,甚至临死前曾言太子如果能力不足,商君可自立秦王。试问几千年来有多少君主做到了?秦孝公死后,老世族的施压就像失去了支撑直扑商君而来,以至于一代法圣都不能全身而退。

  身为君主对臣下终究会有猜忌,任何的信任都是一场赌博,赌注则是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这场赌博中,只有秦孝公赢得彻底。

  这是战国时最彻底的变法,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当初,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周王室所遵循的礼治还是根深蒂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样依靠礼法道德来约束臣民的方式依旧是主流,甚至直到百十年后的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对于天下格局的判定,依旧有人主张诸侯分治。

  故因此,秦孝公的所作所为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对的,一国之君如此信任一个大臣甚至有些不可思议。改革变法本是一件违背当时普遍常识的行为,诸多君主都在变法前抑或变法途中便告终止,也不足为奇。

  商君身为臣子,时隔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知商鞅变法而不知有秦孝公嬴渠梁在先,如此之差距相比当初秦孝公也想到过,在古代身为臣子而功高盖主的行为最为避讳,而孝公用一己的牺牲,换取的是秦国的强大,宁愿自己埋没在历史长河中,也要让秦国在自己的子孙后代手中大出于天下。

  在当今回望历史,孝公与商鞅的相遇多么难能可贵,而同样彼此信任无间的韩昭侯与申不害变法的中途夭折,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只能认作天命难违。

  《大秦帝国》读后感(三):岂曰无衣

  茶香散尽,掩卷而思,脑海里不曾出现书中情节,却突然回想起春秋时代——在秦王宫前,楚臣申包胥哭求七天七夜,秦哀公感其忠诚,为之赋《无衣》,发兵援楚抗吴,楚国免去了灭国之祸……

  这个故事如同眼前这部书一样,让人疑虑丛生:秦人,不是奸猾虚伪,残忍好杀吗?秦国国君,历来不都是包藏祸心,唯恐天下不乱吗?一部泱泱中华史,提起秦国,除开这大一统的王朝辉煌之外,无不是极尽贬谪——严刑峻法、穷兵黩武、涂炭生灵……这些词几乎是给秦国准备的标签。

  可是这部书却偏偏为秦国正名,正如同《无衣》的故事一样,试图告诉我们:秦人忠诚厚重,急公好义,秦国文明才是华夏文明的正源!

  翻看《史记》,秦人立国,艰辛苦楚——勤王于洛邑,鏖战于西戎,在穷山恶水之中拼杀求生,艰难立足。狂莽的西部民风,熏陶着老秦部落,将“为国赴死”作为民族信条注入秦人血脉。筚路蓝缕,千锤百炼,这个原始部落成长为大秦帝国,所凭借的并非残暴苛政,更非阴谋诡计,而是变法图强的深厚国力,更是淳朴刚烈的民族性格!这是《大秦帝国》希望传达给世人的信息。

  不法其故 不循其礼

  国家持久的强盛来源于依循时代的变革,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如此,千百年前的秦国崛起也是如此。《大秦帝国》的开篇,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六国卑秦”的历史背景,秦国的穷困潦倒,让山东六国视如敝履,欲灭之而后快。秦孝公临危继位,内忧外患,发令求贤,始得卫鞅。明君贤臣,风云际会,既是时代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商君徙木为信,变法改制;孝公胸怀全局,矢志撑持。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严明赏罚……一系列措施不法古,不循礼,却最大限度地开发出秦国潜藏的国力资源,持之以恒地激扬着秦人奋发的民族精神。区区一代,却积累起了足以抗衡强国的财富,练就了足以东出争霸的新军,一场河西大战,血洗“百年国耻”……孝公之后,无论明君庸主,无论强臣弱相,均以捍卫变法为己任,积极扩大改革成果,使得六代之后,始皇嬴政能够“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孙皓晖先生酣畅淋漓的笔法将这段历史演绎得有血有泪,跌宕起伏。作为读者,我在感佩之余,更是能感受到先生注入笔端的自豪——变法是秦人实践出的强国之道,奋发是老秦流传下的民族之魂!

  凡有血气 皆有争心

  如果说“变法”是作者传达的政治主张,那么“敢争”就是作者宣扬的精神内核。正如书中多次提到“战国之时,大争之世,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国与国之间在竞争,人与人之间也在竞争。变法雄才,纵横策士,攻战名将,内政英杰,书中这些风流人物,无一不是在争!作者挥毫泼墨,让我们在精彩的斗争中领略到了名士风采,:商鞅——思维缜密、高屋建瓴,张仪——才情风流、果敢善辩,白起——坚韧刚毅、敢拼善博,吕不韦——儒雅洒脱、沉稳厚重。这些名臣,在仅存的断简残篇上不过是一张张单调的人皮,却在本书中丰满鲜活起来!这得益于作者的如椽大笔,更得益于他笔下的“敢争”——争,促成了那个时代的进步;争,更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宏阔的舞台,让他们可以尽情施展才华,演绎人生!

  读罢再品,越觉回味,我们应该相信历史是公正的,它终将会选择一个福泽后代的国家来继承文明,繁衍生息。在天下纷乱的时代,它选择了秦国,是因为秦人民风淳朴,百折不挠,变法强盛之后,更是惕厉奋发,积极进取。自古道:“大仁不仁”,着眼边角,计较仁义,才会有宋襄公之覆灭。诸葛亮也曾说过:“乱世用重典”,这是聚集民心民力的正确方法。我们并不主张施行严刑峻法,但也要承认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法是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的。

  秦文明到底是否华夏文明正源,我不敢妄言,毕竟这不是一部小说就能说清楚的。但是,这部书描绘的强国之路以及民族精神,却是实实在地影响着我们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同样是“不法古”地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身处不断改革之中,正是改革促成今天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盛。当前疫情肆虐之际,中国没有屈服,武汉没有言败,全国各地,世界华人,守望相助,这不是老秦“共赴国难”的觉悟吗?这不是秦人“岂曰无衣”的魄力吗?

  我们感谢祖先流传的民族瑰宝——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大秦帝国》读后感(四):我们误解这个帝国太久了

  从历史书上,我知道秦朝暴政,嬴政暴君,但是书上所列举的例子,是始皇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长城等功业。“暴”不过是一个笼统的概括。仅有的印象深刻的“暴政”则是焚书坑儒。当初儒家对帝国的百般抵触,敬酒不吃吃罚酒的行为,始皇帝一让再让,连秦国的法度都为他们的行为网开一面,最终他们依旧参与复辟,换做谁不会继续容忍,而焚书坑儒,是一场名头大于行为的一次震慑罢了。

  况且,如果秦朝果真是暴政,自古有哪家的暴政能够如此得人心,暴政如何使秦国的国家实力远高于其余六国之上?秦王又如何扫六合?暴政只会适得其反,加速一个国家的覆灭。

  在我看来,笼统的概括之下,帝国沦为人们口中的暴政有以下几个原因(并非全部原因)。

1、六国世族散布的谣言以及史料的大量遗失。

  自从商君变法,老世族的利益与优越感荡然无存,秦国自己当初度过这一阶段也是以商君的牺牲为代价的,直到秦王扫六合,将这种赏罚有度凭功获爵的制度洒向了华夏,最受影响的是六国世族,他们宁愿在自己曾经的国家继续享乐堕落,也接受不了曾经习以为常的特权一朝荡然无存,他们想要恢复战国,不是因为多爱国,而是想要恢复自己的特权和利益,为了破坏秦朝他们四处散布谣言以惑民心,以至于到秦末,二世胡亥的荒诞行为使之进一步深刻在的百姓的心里,从陈胜“天下苦秦久矣”伊始,这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了一个既定的事实,以至于旬日之内天下响应。

  随着之后的项羽军火烧咸阳,三月大火不灭,秦国数百年来积累的珍贵史料毁于一旦,能够真实展现那个时代的史料已经寥寥无几,之后的史官记录,也只能从当时亲身经历过那个时期的百姓口中得到答案,借助仅存的一点点记载去想象那个帝国的全貌。而这些口述中的真相所能激起的水花无论如何也敌不过当初六国世族的言论影响后世的滔天巨浪。

2、儒家对其的憎恨及后来独尊儒术使之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始皇帝曾经对于儒家的态度无可厚非,最终忍无可忍一道焚书坑儒的政令将他彻底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引起了儒家的强烈抵触。其放弃王道礼治进而选择郡县制与儒家尊古的思想相悖,从当初就为儒家学子们所攻讦。

  随后在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其言论的分量与过去更不可同日而语。况且,在另一个方面,古代对于灭国反抗都强调师出有名,他们也有了更合理的理由为汉高祖当初反秦作辩护,借此既能达到攻讦秦朝的目的,也能迎合皇室。此等作为在此环境的影响下更是越发地泛滥,以至于在数千年之后的今天,赞颂帝国与攻讦帝国的言论数量上很不成比例,以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些言论对于普罗大众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3、人们将对秦二世的看法整体用于概括整个帝国。

  在一统六国之前,秦国在山东各国眼中一直是“虎狼秦国”形象,尽管如此,他们对于秦政的肯定无可厚非。“秦人虎狼”也只不过是失败者的愤怒与畏惧。

  始皇帝一统六国之后,紧接着便是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长城修河渠修驰道,除了焚书坑儒一道能拿来攻讦其的政令,没有屠过一座城,杀过一个忠臣,他没有在一统六国之后便满足自大,而是在物质层面统一华夏之后,进一步在文明层面对其进行整肃统一。

  巡视天下时,在多处留有刻石,以当时帝国的政风,以及始皇帝的作为,他们远不如后来的那些皇帝渴求自己的名誉而向后世撒谎,刻石上的描述百姓安居乐业的言论也很难说是沽名钓誉,放在当时还是有几分真实性的。

  直到秦二世,对于秦朝的负面评价才真正的在天下泛滥,百姓骂声不断,那一段奸臣当朝的历史我们并不能否认,但是不能因为末期的乱政而彻底否认这整个朝代整个国家的历史。

  在看到始皇帝一统六国之后,我很是不解,一个如此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在两三年中土崩瓦解进而灰飞烟灭的,陈胜又是如何做到不可思议的“旬日之间,天下响应”?民心何在?大军何在?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第一次看到始皇帝给九原秦军与南海秦军下达的政令,不论中原如何战乱,九原大军都要严防诸胡,中原战乱无非是华夏民族的内斗,如果北方胡人趁机灭了华夏,那么嬴政将是千古罪人。

  对于南海秦军,始皇帝为了彻底融合南海与中原,将关中无数的老秦人迁于此等偏僻地域,他对南海将士曾说,即使中原战乱,南海秦军不可北上,一旦北上,南海想再融入华夏文明无异于痴人说梦。也因为此,在天下响应陈胜叛乱之时,九原大军在危难关头才不得已出动,也还仅仅离开了三分之一,而赵佗带领下的南海军封闭了中原通向南海的驰道断绝了联系,直到后来中原稳定后赵佗才带着南海军归顺了汉朝。如果当初没有那道命令,也行战乱在九原与南海军的前后夹击之下早已荡然无存,而那样造成的后果,华夏所获得的仅仅是一个寿命得以延长的秦朝,代价可能是向趁乱南下进攻的诸胡的妥协与再次融合南海的艰难。

  试问,如果嬴政真的是一个暴君,他又为何宁可不要自己祖先的社稷进而保全华夏;在吞并六国时为何他国百姓争先恐后的投降归顺;统一之后将关中无数的老秦人迁往穷乡僻壤只为更好的使华夏真正的融合而丧失了民众根基;即使这样,在秦末由章邯率领的临时的刑徒军尚有如此之强悍的战力,其兴盛之时的能力之强,民心之稳定可想而知。

  如果秦政秦制真的有后人所说的那么不堪,为何依旧被他们一边咒骂一边沿用两千余年?

  自始至终,对于秦朝的评价依旧难以定论,历史所隐藏着的太多太多,我们又知之甚少。

  对于秦帝国,这就像一场长达两千余年的辩论,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典籍的丢失,我们与这个帝国之间历史的阴霾越发地浓厚,对于帝国的评价就像是一个无法证实亦无法证伪的命题,但是依旧会引起当代人对那个扑朔迷离的帝国的向往。

  我相信那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帝国,一个令人神往却夭折的朝代,也许这一层历史的面纱,要等到未来我们的子孙开启始皇陵的那一刻,才能真正的揭开,才能洗刷帝国两千年来所受的冤屈与误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