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丝路岁月》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丝路岁月》的读后感大全

2022-03-29 03:35: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丝路岁月》的读后感大全

  《丝路岁月》是一本由(英)苏珊·惠特菲尔德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5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丝路岁月》精选点评:

  ●等我忙完了我想把里面的故事都读出来!试试看喜马拉雅fm,每一个故事都好喜欢!特别美,大时代背景下,如芥子的人生啊~对于叔叔来说,去中国就是做生意,可对于纳奈凡达克,去中国就是一次远行,他时时一个人静坐着,看大漠的风景。谢谢左丘萌小朋友推荐!

  ●外国学者根据丝路考古的片断实物资料,虚拟搭建的十个小人物小故事。真真幻幻,尘封历史于是鲜活起来。

  ●挺有意思的写法

  ●把中文文献译成英文,再从英文翻译回来,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认识了……

  ●微观看历史,是我在美国上历史课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实际上只是敦煌文书的整理和重组,还谈不上真正的文学。但亮点独特,西方学者彻底摆脱了“政治正确”的立场框架,力求从人的角度还原历史,也许有人读过某些情节会感觉不爽,但,那就是真相,真相不管我们是否喜欢,它存在。

  ●传世史料+存世文物+合理虚构=鲜活历史再现

  ●他们的名字留存至今,但是他们的作品大多已经失散。

  ●对历史几乎就不存在不片面的理解,或者说我们看到的历史不存在客观的历史。

  ●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很喜欢这样的主题,澎湃中带着人性

  《丝路岁月》读后感(一):人生如行路

  看你是那个商旅上的长袍客,抑或肩掮卷刃矛的短衣人,也可能是自长安姗姗而来的大唐宫女,也或者怀一颗佛心的虔诚居士......

  你是谁?

  又何必知道你是谁?

  走过了大唐的时光,无论你是谁,都会湮没于这个世代,消于无形。

  只有风沙过去,击打在后来者身上的沙沙声,还是那个节奏,还是那个遮天蔽日,彷佛述说曾经的过往。

  《丝路岁月》读后感(二):丝路岁月

  得以窥视在大时代背景下,一条丝路上十个不同身份的人物生活状况。不同人物看似是不相关的,但实际上却是有一定的联系,以致不会看起来像是不同的东西堆放在一起。这本书也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作品,文学性较强。央视纪录片《敦煌》解说词,应该是根据这本书制作视频吧。有关敦煌的文献材料流失,上课时老师有讲过。大英图书馆主持的“国际敦煌计划”,让学者和一般大众可以在网络上查询超过5万件收藏于世界各地的11世纪之前的丝绸之路文物原稿。

  《丝路岁月》读后感(三):小人物的历史

  对敦煌学的兴趣,我一直不是很浓厚,只是偶尔关注。看到这本书的介绍,因而生起了买的欲望,反

  而是在豆瓣上,后来一直到看到简介之后一个月,我才在同事买书的时候顺便蹭了一本。

  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我素闻日本和英国都有高手,工作之后,我对历史的关注和知识储备都直线下降,苏珊·惠特菲尔德(Susan Whitfield)其人,更是闻所未闻,拿到书,捧在手里细细阅读的时候,才惊觉这本书的好。

  十个小人物,十个相互联系、传承的乱世之中发生在丝绸之路的小故事,实际上是把那一段的历史和风土人情都藏在故事当中,用一种自然的方式介绍给了读者,从这一点来说,这本书算得上敦煌学的优秀通俗读物。在我的历史知识中,对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唯一印象就是宦权的强大,甚至可以废立皇帝,这是明朝的宦官打死也不敢做的,另外对于回纥人在唐朝飞扬跋扈的描写,也隐约透出了一个强盛王朝开始衰老的虚软背影。

  其实就我本人,最喜欢的倒是十个故事之中艺伎的故事,那个曾经美丽的艺伎,从西域到回纥,从回纥到长安,最终在长安的乱军之中拼死挨着一刀逃出城去。在龟兹古城的酒馆中,红颜老去的女人寂寞地弹唱着曾经的遭遇,而蜷缩在周围的听众们,不久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再次启程......

  《丝路岁月》读后感(四):小人物的故事,你我的人生

  很多年前我曾经做过一个系列报道策划,叫“大背景下的小人物”,选取那年几个重大社会变革,去找那些被变革影响到的小人物,找一个人,写他的故事。我觉得,那些创造历史的传奇人物都只能被观赏,他们除了与众不同的特质外还赶上了机缘巧合。只有这些被历史改变的小人物才是读新闻的你我他,才是最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变化的那一部分。当后人读到这个年代的故事,他们不会认为自己能成为某个风云人物,看到那些小人物的人生,才会明了那个世界的真正模样。

  后来读历史,我依然最感兴趣这个方面。每读到一个朝代、一段风云变幻,我都会想:那时的人是怎么经历的?他们如何度过的这艰难时世如何活下来?生活中保留了怎样的乐趣?很多人怀念古代,常常希望自己生活于某个时期,他们的眼光放在了那个时期记录下来的最辉煌的人生、最“高端”的人群,他们认为如果他们生在那个时代,一定会是名士、大臣、后宫。而我从来不这么想,我总认为那些精英的故事不属于我,我没那么幸运一定进入那不到5%的群体,如果我生于彼时,我一定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是会被历史风云裹挟的芸芸众生。

  遗憾的是,中国历史中很少关于这些人的记录,往往是一句“道路之间,馁殍相藉”,“畿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负老幼,来往数千”这样的话带过,里面没有任何面孔。即便如《世说新语》那类“民间笔记”,记录的也是贵族精英们的人生。这些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无声无息地活,也无声无息地消失,就好像从不曾在这世上存在过。只有考古中偶然挖到的遗迹,能告诉我们曾经存在过这样一个小人物,曾经同样有过悲欢离合。

  英国学者苏珊·惠特菲尔德写的《丝路岁月》是一本我想看到的书,它的副标题“从历史碎片拼接出的大时代和小人物”就像是在回应我前面的说明。严格地说,它里面讲的8个小人物的故事不完全是真实的,其中包含了作者的合理想象。但这8个人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生活过的痕迹——一张入会证明、一份合同、一个契约书、一个判决书……这些封存在山洞中的文件在敦煌考古中被发掘出来,一张张一件件拼接处一个时代和生活于其间的人们的面貌。它们都是生活碎片,从中无法读出某一个人的全部人生,历史学家只能通过大时代的记录、通过对那个时代的了解、再加上自己的推断和想象,去描摹出一个个人的故事。这就是这8个故事的由来。

  由于资料的缺乏,我们肯定是无法完整还原个人的人生了。但因为有对当时当地的了解,我们知道这几个故事是合理的,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他们的经历可能不完全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但肯定部分发生在当时的很多人身上。通过对这样几个个人的还原,我们读到了战士们的思乡与无奈,读到了寡妇的无助与认命,读到了妓女的悲苦,读到了僧人的失望与希望。一个个人有了心思和感情,有了和现代人共通的欲望与挣扎,那个时代就终于从历史书里走了出来,靠近了我们。

  读历史偶尔会有错乱感,觉得那些人那些事,就仍在紧挨着我身边的另一度时空内继续着——有这样感觉的时候,就是我读到那时的某一个具体的人的情感的时候。在这个世界上,人最想了解的,其实都还是别的人。

  《丝路岁月》读后感(五):民族自豪感是民族的崛起基石吗?

  我们是被美好的民族自豪感填满的一代人,或者说几代人,或者说一直如此。包括附属于我们的高丽人,也是如此,以至于现在事事物物都是他们家的祖传宝物。我们期待民族强盛,期待民族崛起。但民族自豪感是不是民族强大的必要条件?或许不完全如此。

  退一步讲,我们不过是被放大了的高丽人。鼓吹自己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越性,来确立自己的重要性,再来振兴民族。

  破这个题,需要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中国自古以来强不强。

  强,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是有一个范畴的。有的国文化强,有的国军事强,有的国人美。所以后来有个政治书上的说法叫综合国力。论综合国力,中国历来都是天朝,都是最优。这就是我们的理解和认知。

  在《丝路岁月》中,我看到了一个复杂的局面和景象。因为往往很多时候人民的福祉不只是和“综合国力”正向挂钩的。当然这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敦煌历史,之前遇到过的无非是西游记、天地英雄、武士这类影视作品。当然,我也不认为英国女学者的视角就一定更客观,但我想那时唐王朝对西域的控制力是比较有限的。

  多民族的交融,唐王朝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多国均衡之一的角色。没有对吐蕃的战争优势,也没有对回纥的军事压制,更是败在阿拉伯人的西阻之战中。唐王朝广泛起用了蛮夷将领和军士,并借由各个蛮夷之间的矛盾平衡下西域的局势,自我满足。通过卖公主、高价买马来维持生计和太平。唐王朝至少在军事上不能说是强大的。如果强大,它势必已经提前完成了蒙古人的西进。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我想应该是不存在的。就像人,如果没有限制,大凡能安分过日子的也不多,能杀能抢,自然有前赴后继的五毛们冲出电脑房上街捣乱。民族也一样,民族的本质是血脉,要论证本民族的优越性就要通过侵略,汉族人一直是这样的,并且通过高密度的杂居通婚把蛮夷教化为本民族同类,然后灭掉这个民族,或者基本上消弱这个民族。

  而数千年来,汉人及后来大混杂后的汉人,没有走的太远,在军事上我们的确没有过度强大的时候去完成帝国梦想。所以中国没有大范围扩张领土的原因不是爱好和平,而是有着无数的敌对势力反复钳制了中国的扩张。

  下一步就是我们看中国的态度。

  小日本的确靠着民治维新后的民族自豪感成就了短时间的复兴,德国也是如此。强化本民族的优势历史就是战争的需求和政局的稳定。国家其实就是个体的保护人,我们缴税交的就是保护费。如果你的保护人说他不够强,你交得自然不痛快,或许你就直接去了另一个保护人那里交上一笔钱,挪窝过去了。全然也是不容易的,倘若他人处都是与你没有共性的人,你们挺难合得来,所以民族性就在这时起了作用。本血统里的同伴自然好信任一些。而美国正是因为没有什么民族特质,所以大伙愿意去,因为比较好适应。

  国人看中国历史的态度其实也是一种被教唆的工具和结果。十四万万人守着这方土地就是因为我们有那种隐隐的优越感,想着重整旗鼓,再杀出一片好天地来。因为,为统治稳定和战争动员,我们要美化、优化我们的历史。

  最后,就要看必要性了。确实是有需要我们热爱自己的历史,这是一个充分条件,但可惜这不是必要条件。国、民族的对外侵略或者统治其实是有别的路数的。文化、科技、制度,这些我不累述了。中国人一潭死水,缺少勇夫,说史慷慨,遇事缩头。原因倒真不是民族性,毕竟当世的我们有太多的旁族血脉。我以为原因在于授权。

  一个组织里,如果干活的人所做的事情对组织缺少了影响力,他就会偷懒。比方说在企业里,你做的事情,得不到好的反馈,或者你看到不足,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做了些改进,别人不认可,或者连给你开口的机会也没有;抑或你就是生产线上的一个机器人,落到最后你是没有热情的。你会关掉邮件收发,一下班就走人。国家也是这样,中国的政府剥夺了个人的过多权利,其实本来能给个人的也不多,但我们仍然不能选举,我成年14年了,没投过任何一级的人大代表,因为没人找我投过。如果我们在国家中所做的事情对大时代、小时代都没有些许意义的时候,我们会封闭自己的想法,安于小窝。政局这样就稳定了,但等到国家遇险之时,我们也已经习惯那个小窝了,第一选择当然是自保。所以也没有人会站出来。这就是这种弱化公民权利的缺陷。

  中国的振兴靠的是公民权利的赋予,让人有主动性,才有能量。把人民压进死水,只是造就一时的太平假象,这叫积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