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帝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草原帝国》是一本由勒内·格鲁塞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7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草原帝国》精选点评:
●斷續兩個月,終於讀完。滿滿十頁A4筆記。從華夏主體敘述到草原民族視角的轉換,從北方蠻族對羅馬帝國的角力到塞外匈奴對漢家王朝逼迫之相似;一波又一波的草原民族湧現,然後是偉大的成吉思汗和其身後500年的直接影響。格魯塞說“自從這些馬上弓箭手不再是世界的征服者以來,僅僅過了三個世紀。”
●壮丽的、大跨度的历史,无论时间还是空间。
●以屠杀为代价的中西互通。与《中国史稿地图集》《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合看,精鹜八极。
●太久太久以前看的了,都不记得讲了些啥。现在找了一个epub版本的,通勤路上重新看了一遍。草原游牧民文明与政权的通史,毕竟书写的对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跨度很大,所以多少有些粗糙和简单,但无论是作为拓展知识面还是消遣都不错。
●不错的入门书
●原来新疆地区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距离世界那么遥远,很多古代民族在中东历史上都有痕迹,甚至现在很多印欧种族就是被汉朝匈奴一个赶一个生生打到中东的 = =越发说明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主张是多么的可笑(突然发觉随便哪段历史如果不涉及观点仅仅做通史工作,我总有把书名加上剑桥史三个字的冲动,恩,剑桥草原帝国史~)
●关于世界史很有必要读的书。游牧民在欧亚大陆中部的活动直接影响到两端的定居文明,彼此间的关联原来像拼图一样紧密。而成吉思汗和帖木儿对中亚有系统的屠杀使中亚再也没有恢复到古代的繁荣水平,直至衰落成今天的模样。前者是出于未开化游牧文明的无知,后者是出于穆斯林圣战着的嗜杀天性,真希望绿教永远不要复兴
●中亚史爱好者入门不二选择
●书从亚述、斯基泰一直讲到满洲的崛起,几千年的历史,上千个人名、数百的地名部落名,对中亚史没有一定了解的读者,不读成一锅粥才是见鬼了。不过蒙古帝国的多宗教包容政策和察合台汗的伊斯兰化对当下新疆的影响,也有启发。草原帝国的历史比喻成无产者、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等边缘人在主流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文明中心-边缘影响冲击模型。
●辽阔!冲啊!杀啊!
《草原帝国》读后感(一):听书记录
人类从来不曾是大地的儿子以外的东西,大地说明了他们,环境决定了他们,只要认识到他们的生存方式,则他们的动作和他们的行动便会即刻‘一目了然’的。
作者说。
我没有读过这本书,只是看过这句话,引起了我的莫大兴趣,来此记录留念,买书后再仔细阅读!
《草原帝国》读后感(二):伟大的蒙古
我们的视角总是那么狭窄,尽管有时是不得已的。时常看到国外的著作被国人推荐,推荐的理由很客观,也很充分;但是我们忘了视角!曾经的“中国”,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沦为“外国”——从西方角度来定坐标、看世界了。伟大的蒙古帝国,功过两分,但以自己的理解看待和对待世界,是即使今天的国人也要注重的。
《草原帝国》读后感(三):同一位作者在同一出版社有两个名字?
商务印书馆的这部《草原帝国》的作者是勒内・格鲁塞,译者蓝琪;另一部同样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勒内・格鲁塞的《蒙古帝国史》,译者是龚钺由翁独健校对,但是作者的名字就变成了“雷纳·格鲁塞”。学过法语的人都知道按照发音“勒内”更贴近René的法语发音,但是René的官方译法则为“雷纳”,希望可以将两部书的作者名称的译法统一。
《草原帝国》读后感(四):某个时段适合来翻翻这本书
勒内的名著。讲的不是汉民族的故事,而是一个比汉民族还要庞杂的故事。汉民族的融合历程一言难尽,非欧美人所能理解,也不是欧美历史所合适对比的。
那么,缔造了草原帝国的这个民族,我们也应该好好了解一下,他们的历史,冲突、杀戮、嬗变,融合,版图的一次次变更、迁移,边界的一次次扩张、收缩、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史诗,同样也是我们了解自身的很好的注脚。
《草原帝国》读后感(五):建议出精装版
平装本厚厚的一册,已经快被我翻得断脊了,马上就要散页,杯具!建议出版社出精装本。
书的内容没的说,相当全面翔实,但不得不说,校对还差些,有一些排印错误(比如年代标注里经常把公元前的“前”漏掉),希望再版时彻底修订。
另外对于外国人的行文方式还是有些不适应,比如经常出现一些音译的生僻词汇,在第一次出现时作者并不解释,你要硬着头皮往后看,也许后几页就对这个词解释了几句,你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