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象与跳蚤》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大象与跳蚤》读后感100字

2020-12-09 00:59: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象与跳蚤》读后感100字

  《大象跳蚤》是一本由查尔斯·汉迪著作,北京琼版图书经销部(海南出版社)出版的222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06-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象与跳蚤》精选点评:

  ●这边书让我更好的认识汉迪,很有思想,很有深度,自由职业是未来的趋向~ 更灵活更精细的慢慢渗入到未来的生活中~

  ●: K835.615.3/3133

  ●翻译得不错,但没说明什么问题

  ●很有活力和思想灵气的一本书。虽然有些观点上有不同于作者的思考,但书确实是不落俗套,有趣,有洞见,会启发人思考、提问。尤其推荐第一、第六~第八章。欣赏其中“资本主义面面观”和关于组合式生活的思考。

  ●林正刚推荐。

  ●2008年5月1日,购于当当,价值杂志2006年十佳商业图书

  ●自由运动所需的基础性条件限制高飞的鸟,无法在一种资源缺乏的境况下完成一种平衡。也许此是一种不得志的借口?一种可能性的递进……

  ●很多好的理论和观点,但是没有说透,这本书有点散有点絮叨,重点不好抓。

  ●深度不够,更像是列出了一个科技树大纲,给身处大象之中的个体看还行,给准备做一个跳蚤的人来看,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只解决了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一个跳蚤可能刚开始没有这些体验,随着时间和经验的增长,自然会有这些体验,而跳蚤们需要的是丰富完整的“报告”

  ●“我们需要市场经济 而不是市场社会” “没有责任 就不需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个人的多样化 而非竞争性

  《大象与跳蚤》读后感(一):一小时翻完

  刚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匆匆翻完整本书。我明白了为何看不下去。

  最重要的一点我想是因为对作者不了解,尽管作者头顶上有很多光环。如果作者是韦尔奇、德鲁克等等我熟知且崇拜的人,那一字一句我会有热情去琢磨。一个不熟悉的作者,除非是有让我眼前一亮的观点和思想,很难让我信服和乐于接受的。

  其二就是翻译了,没有美感。

  今天想了想,按照现在的阅读速度,平均一个月五本书的话,终其一生也不过才五千本,oh no. 太少了,太少了。

  《大象与跳蚤》读后感(二):一本理解起来有些难度的书

  说起来,像作者这种成长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考虑的问题,跟我们这种还在往“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环境下成长的人是有不小的出入的。

  从学术的角度看,这是一本有些前瞻性的书,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说,这本书很难说有什么帮助,毕竟作者没有在比较重要的管理岗位工作过,或者说作者本身没有探讨企业管理的意愿,是我一厢情愿的把这认为是一本经管类图书,结果一路看来感觉作者象生活在象牙塔里,跟我所处的社会环境完全是两码事,直觉感觉,译者没有很好的把作者的愿意诠释出来,有些地方感觉脱节。

  但是在对跳蚤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心理历程,作者的描述还是有些意思的,但让我说,这是一本以书名为最大亮点的图书。我实在没法想象这是跟德鲁克齐名的管理学家。应该是个人的境界远未达到笔者的高度,所以说对这本书,我这次的收获基本是零。只是最后几页对宗教的阐述部分有些感触罢了。

  《大象与跳蚤》读后感(三):优美的文笔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写在书的前1/4

  小记: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写一篇书评,按找逻辑来说,应该是在读完一部书之后操刀写作,但我想,为什么不边看边评呢?于是就有了这篇书评。:)

  [文笔]

  初看书的题目,让我以为这是一本讲述经济学或企业组织类的作品,读了一周以后,也就是书的四分一厚度时,并没有涉及到很多经济类的内容,很多都是作者幼年生活的描述,照理我应该勃然大怒,大呼上当。可事实上,我很爽,发自内心的爽。书翻译的太好了,文笔流畅又不失幽默,在感叹翻译水平的同时,深深被作者的文笔水平所折服。甚至曾经想过买莎士比亚的英文原版剧作研读,只因为作者在书中提到阅读老莎的作品,让他有了如此的文笔。

  [内容]

  前1/4中的内容多是对童年的回忆,这也是对后面章节的一个铺垫。很多时候,发现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有与中国同样的道理,同样的生活环境,同样的生活经历;阅读时,不时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那些模糊却又有趣的日子。

  《大象与跳蚤》读后感(四):不是为了效率,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查尔斯.汗迪的这本书,难能可贵的从个人的自由,追求和生活出发,对比大企业的工作,自由职业者的工作和个人的生活与自我实现,跳出了那些只是不断追求更高效的方法而无视人性需要,把人性贬低为数字的管理书籍的桎梏。这本书让人从内心感到愉悦,他用他特有的智慧,关怀和耐心,以及作者个人广阔的视野,阐述了一个人可以在现代社会如何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从而平衡工作,生活和内心。

  是他的文字,让我们感觉到了在这个时代中,除了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和消费主义的时尚之外,还存在着那样的智慧,能够追求后工业时代中一个人如何一方面获取生活资料,同时个人的生活又不至于被国际资本主义所绑架。

  在企业界工作和生存,不应该矫情的认为自己还是知识分子,应当从实际出发。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坚持自己的追求,并运用智慧和耐心去实现。

  《大象与跳蚤》读后感(五):解决工作和生活的意义的矛盾——自由职业者的出路

  为了生活而工作还是为了工作而生活?

  理想主义者和现时主义者有没有最佳折中选择?

  理想主义者一定自主创业才能维持其理想吗?

  辞了职,我们怎么继续HaHaPyPy的活着?

  这本书,解决了以上的问题。集合着对互联网的思考,对庞大组织结构的思考,展示了一幅互联网改变世界的完美蓝图。也预言了在互联时代,管理学、经济学、企业组织制度等学科的变革。

  将企业越做越大还是越做越小?高效的企业应该是机构外包,而这些外包们就是,恩,老鼠吧,比跳蚤小点.

  比如现在的"管理咨询"类公司..

  quot;管理咨询"类公司该如何做,做什么,客户是哪里?是小跳蚤们的一种探索

  同时,也为那些心怀理想主义,却又不得不为谋生而与现实主义妥协的人们-跳蚤们,提供了一种出路。

  恩,先挖个坑,回头再慢慢补充着。。。

  第五章<<新旧经济的交接>>

  第六章<<资本主义面面观>>

  第八章<<均衡充实的工作组合>>

  是核心部分.

  (未完待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