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儿童逆反心理读后感1000字
《图解儿童逆反心理》是一本由米里亚姆·恰恰姆著作,24.90元出版的2012-11图书,本书定价:189,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图解儿童逆反心理》精选点评:
●总体不错,思路很正。但是要用起来还需要大量的实践融会贯通
●之前看过电子版,觉得还不错又买了实体书。里面例子加插画的形式看起来不会太枯燥,而且说的问题也是经常面对的实际问题。贯穿书的核心大概就是“理解和爱”吧,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能控制住自己情绪站在孩子立场考虑问题,然后给予正面的回应……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挺难,首先要学会在孩子爆发的时候忍住别让自己先爆发了——这是最难的一步!喜欢里面的一句话“孩子最不被爱的时候就是最需要爱的时候”……love yourself,love your children
●实操性极强,正所谓的对症下药。然而千家的孩童万种的苦,一味的照搬往往会适得其反。很多家长都会说,我们家的孩子被惯坏了,用什么方法都不行。说出这话的家长往往缺乏耐心,套用了一招不甚思索使将出来,碰了壁只怪方法不行。教育由爱,耐心和方法组成,此书提供了方法,我们自然要付出爱和耐心。
●写的很详细也好理解
●做了读书笔记,对孩子的理解还是比较全面的
●情感账户、愤怒之巅、如何对待几个小孩,这本书真不错,很实用,已买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用心去感受,去沟通。逆反心理的源头就是你认为他逆反,其实说不准孩子并没理解,何来逆反。
●建议爸爸妈妈都看看
●在手机上看的电子书,觉得有点枯燥杂乱,看了好长时间才看完,也可能是我利用碎片时间看的缘故。不知道育儿类书籍到底看纸质书好,还是电子书好?纸质书看起来更系统,但不好收纳笔记,电子书好收纳笔记,看起来却没那么静心。
●为人父母者多学习积累教育经验,此书是很好的入门读物。
《图解儿童逆反心理》读后感(一):值得一看的育儿好书
我们日常发生的教育问题,这里总结的挺好,不枯燥,读完后挺开窍。图片与文字相结合,对我启发很大。如:叫孩子回家时,孩子总是闹别扭(事先没有定好回家的时间,会让孩子没有心理准备,从而很反感)……
建议爸爸妈妈们都看一看。
《图解儿童逆反心理》读后感(二):育儿
将儿童的一系列问题写的很清楚,儿童因为发育的问题,无法和成年人进行完整的沟通。他们仅仅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事物、语言、环境。和成年人沟通尚且不易,更何况和儿童进行沟通那是更加的不易。他们会以他们的方式对你的语言进行理解和扭曲,然后付诸在行为上。
成年人需要理解,儿童也需要。为他人所想,也是为自己所想。
《图解儿童逆反心理》读后感(三):圖解兒童逆反心理
作者Miriam Chachamu。 本書配圖生動,相信有孩子的父母看到這些圖中的場景,都會覺得身臨其境。
作者說本書專爲三至九歲孩子的家長量身定做,其實我以爲,其中很多方法不只適用於孩子,也適用於成人,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沒長大的孩子。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關鍵點: ■ 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 描述性贊揚 ■ 拒絕的時候用“可以”引出另一種選擇或是使用問句引導 ■ 反映式傾聽 ■ 事先定好規矩 ■ 在孩子冷靜以後再通過引導式提問來幫助孩子自己找到解決方案
《图解儿童逆反心理》读后感(四):作为父母,请为孩子的逆反行为负责
在我的学生中经常能碰到这样的孩子,你亲眼看着他确实犯了错误,但是当指出他的错误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承认。家长来接他回家的时候,他却因为玩的正高兴,怎么说都不回家。还有的孩子,为了让妈妈给买一样东西,又哭又闹,怎么劝都止不住,除非家长“束手就擒”答应满足他的要求,才算罢了。
养育孩子这件事,真的是不能细想,否则必定心肌梗塞。
很多家长跟我抱怨,孩子年纪越大就会出现越多逆反行为,越不好管。如果孩子是属于天生就好管教的,那还好说。如果是天生就不好管教的孩子,那可就“热闹”了,基本上每天都会上演“全武行”。
冷静下来,想一想你成长的过程吧。孩子在一天一天长大,他的自主思考能力在增强,需求和欲望也在增长,当我们不能理解他行为背后的需求和欲望时,孩子必然会出现逆反行为。最近看了《图解儿童逆反心理》,第一章还没看完,就迫不及待地推荐给了我的家长们。要《图解儿童逆反心理》通过漫画的形式,列举了大量育儿实例,不但读起来轻松,里面讲述的方法也让人一目了然。就像下面这样:
《图解儿童逆反心理》作者米里亚姆·恰恰姆是国际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疗师,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儿童自尊心、缓解个人焦虑的研究,他将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实战经验汇集到这本书中,是要帮助你弄明白儿童会出现那么多逆反行为的原因,同时为你提供比如表扬、拒绝、规矩、奖赏等9种高效、科学的育儿技巧,使你能轻松化解儿童逆反行为。
逆反行为背后的心理
当孩子的逆反行为发生时,我们第一反应往往就是赶紧制止。尤其是在大庭广众或者你已经非常疲劳的情况下,你可能就会采取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以期望尽快使自己摆脱因为孩子造成的窘境,但往往并不能如你预想那般圆满结束。其实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你在试图阻止孩子逆反行为时,只看到了孩子当下的行为表现,而忽略了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目的。孩子发生逆反行为,往往是出于以下三种情况:
需求未得到正确的满足
永远记得,当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或正在做一些让你看似错误的行为时,可能是因为他正在寻求方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者正在为接下来的事情担忧,只是可能孩子的方法不对而已。这时候,如果你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是一顿数落或者否定,那么接下来你要迎来的就一定是孩子的逆反行为。
大人孩子日常习惯存在冲突
孩子不收拾书包、不收拾房间,但是他依然能够很顺利地找到自己的东西,但是这些情况让你看在眼里,却可能十分不妥。无论你有多么厌烦这种情况,请一定告诉自己,孩子并不是生来就是十分完美的,很多习惯时慢慢养成的。眼前让你觉得烦躁的情况,只是你俩的习惯不同而已。你的任务不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吗?
过多关注孩子错误行为
我常常跟家长们说:“你经常看到什么,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我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但是“成龙”的路上是需要不断有人给予认可的,如果你满眼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和错误,那么孩子就会认为你并不喜欢他,并不认可他,进而他对自己的认知也会变得消极,呈现自我放弃的表象。所以,一定要减少对错误行为的关注,或者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委婉一些吧。
科学、高效的方法
分析了心理,接下来一起来看一看好的方法。
表扬:具体、可信
“你真棒”“你真是好孩子”这种表扬是可以随口就来的,但是要注意,这种表扬的效果可不怎么样,除了博一个乐呵,对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或者改善孩子行为并没什么实际效果。正确的表扬方式应该是具体描述出孩子可见的行为或者你真实的想法,比如:我看到你今天把书包收拾的特别整齐,书放在一栏、本子放在一栏,这样明天你找起作业来一定特别快。另外,不要只表扬有成果的行为,他的一切进步、努力都是可以表扬的,而且只要你表扬的准确,每天尽可能地去发现他的进步和努力并加以表扬吧,他是不会被表扬“宠坏”的。
拒绝:用“可以”替代“不可以”
当孩子提出一些不妥当的需求时,如果你脱口而出“不可以”,那么我相信接下来面对你的就是让你抓狂的逆反行为。如果你能转换一种思路,多用“可以”,情况一定会不同。比如:当孩子没完成作业却想看电视的时候,你可以说:“可以啊,写完作业后咱们一起看......吧!”你还可以给孩子不同的选项,比如:“可以呀,那你是想看10分钟后去写作业,还是写完作业咱们一起看呢?”
安抚:先控制好你自己
当孩子已经出现一些比较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果你想用更强烈的负面情绪去压制他,绝对是最不明智的做法。大脑的思维模式是会受到情绪影响的,当你处于比较激动的情绪下,其实你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所以想要控制孩子的负面情绪,首先你自己的情绪得平稳,然后你要接受孩子的情绪,认真思考孩子想要表达的背后的真实想法,要允许孩子发泄他的情绪,然后表示理解他的感受,并帮助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规矩:事先说明规矩,凡事都好办
你可能也有当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怎么叫都不回来的经历。这种情况真的是非常苦恼,尤其是你还有事情着急处理的时候。但是如果出去玩之前,我们提前商定了回来的时间,在时间快要到了的时候提前给孩子做出提醒,那么情况一定会好多了。当然,即使你已经采用了这个方法,孩子可能依然会出现不听话的行为,那么在双方都平静后,就需要聊一聊这件事了,注意在聊天的过程中,不管孩子说什么,家长只需要接孩子的话头,表示共情,然后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绝对不能任由孩子主导谈话方向。
惩罚:轻重得当才能心服口服
我们需要提前制定一些家规,确保孩子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我们不可能想得非常全面,确保事事都能提前规定。但是不要忘记,当孩子产生一些错误行为时,那些自然后果已经够孩子受的了,所以不要强求自己面面俱到,确保孩子远离危险环境、避免危险行为就好。
纠错:你会认错,孩子才会认错
那些与孩子“剑拔弩张”的场景,其实并不是孩子自己造成的。所以为了使孩子乐意承认错误,首先你要先进行检讨,然后引导孩子想出弥补过错的机会,接着引导孩子思考如何避免再犯,最后要既往不咎。
平息孩子之间的战争:置身事外才是明智之举
家有二孩的家庭,可能会面对孩子之间的争端,明智的家长这时候应该多多置身事外,做一个“主持人”,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如果你总是拿着“大的要让着小的”来平息事端,是会影响孩子关系的。
玩耍:不能刻意让着孩子
玩耍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过程,我们不但要引导孩子单独玩耍、与同伴玩耍,更要投入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玩耍。如果玩游戏,可能就会面临输赢的局面,我们需要刻意让着孩子吗?当然不能,诚然,我们与孩子之间存在差距,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修改规则,缩小这种差距,这才是公平的做法。然后要在比赛开始前以及进行中问一问孩子“如果你输了怎么办?”给孩子一些心理准备。
饮食:恰当的饮食睡眠,身体更健康
现在的生活环境使得我们的作息时间以及饮食非常杂乱,所以绝对不能任由孩子的意愿进行饮食、作息,作为父母,在孩子辨识能力比较低的情况,要帮助孩子做出理智选择,为孩子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另外,放下你的手机,陪孩子做些体育运动吧。
《图解逆反儿童心理》这本书从儿童逆反行为心理出发,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应对各类常见逆反行为的方法,同时插入了大量图解来讲解例子,帮助我们更轻松地理解各类方法的应用。但是教育孩子任重道远,且道阻且长!任何新的方法都不会有如灵丹妙药般好用,绝对会出现各种试探、反复的情况,如果你想彻底解决问题,需要的你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