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艺术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艺术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24 01:13: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艺术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艺术论》是一本由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9.80元,页数:1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论》精选点评:

  ●不知道是不是掌握了话语权后言辞才如此尖锐,还是这就是真的托尔斯泰。让我想起曼德尔施塔姆对他的一个评价,野兽一样的直觉。总体来说,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不过关于艺术标准的认识我不完全赞同托翁。另外就是托尔斯泰并未表达他对宗教的具体认识,让我对他的宗教道德很疑惑。看到有人觉得这本书的观点太偏激而否定托翁的小说,我只能说,人定义的他人其实就是自己而已。

  ●如果知道杜象之後,當代藝術發展.......一定激死XD

  ●我只是读了一部分,我深表赞同的部分也只区分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标志是艺术的感染力,感染越深艺术越是优秀。

  ●蒋勋推荐的,准备看第二遍,强调好艺术的道德。

  ●对艺术的评论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思想家大作家兼大哲人老托也饶有兴趣地批判起艺术来,还拿瓦格纳和贝多芬等大神级人物开刀,颇有血性。只不过其论点还是主观性偏多,理性论据偏少。

  ●老托身上带着的宗教意识真的不是一般强。一套基于广义的宗教意识和时代性的判断艺术的方法就这样提了出来。真挚啥的说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可惜今天来看已是老生常谈了,还是真善美的追求啊喂

  ●如果托尔斯泰知道了安迪沃霍尔,那他一定会气死的。

  ●从开始到末尾 ,一直在震撼··

  ●¥

  ●托尔斯泰一生都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全人类都幸福的问题,所以他的论述从不隐藏自己对美和善的立场和对狭隘和自私功利的批判,从小到大,他是我心中是唯一的大师。

  《艺术论》读后感(一):托尔斯泰伟大,在于他所传播的思想与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在世界文学的巍巍群山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这几座高峰并肩而立的俄国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展现的社会画面之广阔,蕴含的思想之丰饶,融会的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之广博,常常令人望洋兴叹。他的三部鸿篇巨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托尔斯泰的文章和论著保存至今的共290篇,已完成的164篇,构成他的文学遗产的重要部分。

  列夫·托尔斯泰伟大,不在于他作品的海量印数,而在于他的小说所传播的思想与力量,正如他所说,思想和力量是为了拯救人的心灵,而人心得救,世界才可得救。 罗曼·罗兰、茨威格都争着给他树碑立传,他爱《圣经》,爱所罗门,爱印度佛陀。他崇尚老子教导人们从肉体的生活转化为灵魂的生活,他不断实践孔子“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他真诚的内心,纯洁的感情,清澈见底。他的自知之明,他的人情味和同情心,他缜密的思想清晰的目光奔放的感情,他残忍冷峻的对自己灵魂的审视叩问和自我批判的激情……“撕下一切假面具”,用行动赎罪,这让他的生命元气充盈至今。英国作家福斯特说:“没有一个英国小说家像托尔斯泰那样伟大。” 托尔斯泰多次出国,看到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他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引导大家“道德自我完善”、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从他的创作初期开始,特别在60年代以后,他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认真地思考祖国的命运和未来,因此,他的艺术视野达到罕有的广度,在自己作品中能够反映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到1905年革命之间的重要社会现象,提出这个转折时期很多的“重大问题”。托尔斯泰的伟大,主要还由于他以天才艺术家所特有的力量,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那些“重大问题”大多就是在“图画”中艺术地提出来的。 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之一,在世界文学中有其巨大影响。

  1891年之后,托尔斯泰放弃了著作权,因为他觉得,版权交易是他生活里“最麻烦的事情”。托尔斯泰是俄国第一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但是他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一片美意。1906年,托尔斯泰听说俄罗斯科学院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便于1906年10月8日致函朋友,芬兰作家和翻译家亚尔涅菲尔特,托尔斯泰在信中恳请他转达瑞典皇家科学院,他拒绝诺贝尔文学奖。 托尔斯泰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即他拒绝了几百万卢布的奖金。托尔斯泰在奖金和稿酬方面始终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他的作品是无偿的。在他作品全集的扉页上,总是印着“免费翻印”的字样。因为托翁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聚敛金钱,而是为了使读者认识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托尔斯泰的创作是无私的奉献。 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罗曼·罗兰、托马斯·曼、萧伯纳、德莱塞、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

  《艺术论》读后感(二):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什么

  由于缺乏耐心和存在偏见,我一贯认为100多年前的像托尔斯泰这些名气过大而且动不动就写个几卷本巨著的作家非常让人头疼,后来慢慢意识到自己对他们的拒绝更多的是潜意识里存在走捷径的意图,就像某些发出“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的惊叹的人一样,因看到别人已开辟好的捷径而感到欣喜,这并非说明自己也是一个爱好创新的人,而只是因为自己想利用他人的新瓶来装自己和别人的旧酒去造就自己从而对新事物表现出十分可疑的热情。然而热情总是容易被消耗掉,在渐渐对大多数明白无误的写作技艺也厌倦了的时候,这时发现还存在写作的意愿似乎就只剩下对某些长久困扰着自己的问题的思考和对自己认为真挚的理解的尽量保留,并由此得以忍耐写作时需要付出的耐性。现在很少因为写而感到快乐,甚至可以说在不多的写的过程中,艰难的感受远远超出快乐覆盖的范围而且如影随形,这是一种奇怪的感受,可能许多写作者都会有如此的写作的不快乐但依然还持续地写,这实在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与写作的艰难相比,快乐显得微不足道;但通过写作获得自我理解和与你所信任的先人、同伴以及可能存在的后来人得以心心相印的欣慰相比,这种艰难也变得不值一提。“写作的孤独”这个词组已经被人说烂了但我还想提及——在自己认知范围内的无所创造的写作(不管是形式还是视角思想情感等)谈不上孤独(只是寂寞)——并且认为写作始终伴随着孤独但你终将会获得自我理解和与他人相互理解从而消除了部分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来自写作过程中因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得不靠一己之力面向问题并用理智对一些思想和情感作出判断和选择,没有人能够帮你,除非你进行抄袭。这是一种苛刻的想法,企图在写作中的达到从各层面认识一些困扰已久的根本性问题并能接受自己从而获得归属感的想法,我希望自己能够这样要求自己。

  或许有人会希望我在以后才说起这个问题,等我有了更多的阅读量和写作经验以便找到更多可靠的依据来支持我的观点的时候再来谈论这个问题,但我认为对一些很单纯的问题的认识不必要太过复杂的证据去加以说明,何况这些也是许多人共有的体会,越早让自己涉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对写作越有利。

  是在偶然中我翻到了托尔斯泰写的一本叫《艺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的书(他的文论集也翻译成《什么是艺术》)所以引起我的反思并坚定了我的一些想法。通过大量的怀疑和揭穿后他不容置疑地提出关于艺术本质的三个方面:

  “感染性不但是艺术的毫无疑义的标志,而且感染的程度也是艺术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

  “感染愈强烈,则艺术愈上乘。这里的艺术并非就其内容而言,而是与它所传达的那种情感的好坏无关。

  “艺术感染性的多少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1)所传达的情感有多大的独特性;(2)这种情感的传达有多么清晰;(3)艺术家的真挚程度,换言之,艺术家自己体验他所传达的感情的力量如何。”

  这本书基本围绕着这个观点展开了思考和阐述,除了缺乏必要的凝炼简洁和过于强调现实主义的高尚情感和道德的论调外,也存在一些由于朴素正直的性格而看起来显得偏执的观点。100年后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托尔斯泰当时所能料想的范围(可能也是他所担忧的发展),但无论如何丰富和多元的取向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艺术的不同需求,就像月亮早已不单单是苏东坡或张若虚的月亮一样,对事物和情感的理解总是越来越丰富和复杂。但托尔斯泰的这本书非常通俗,因为他讲到的东西非常本质。他反复强调的感染力和情感在今天看来一点都不过时,只是他无法克服那些他未能理解的阅读给他带来的诸多不适(比如审丑和朦胧)。除去里面关于道德、宗教等对艺术表达范围的束缚,他所讲到的艺术感染力、艺术家的体验和真挚,就像太阳一样永存于艺术原则的中心。这个原则能有效杜绝艺术家成为艺术从业者,杜绝写作者成为写作行业者而制造出艺术赝品(关于艺术赝品的问题,他在书中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出于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怜爱和对上层阶级的虚伪腐烂的厌恶,托尔斯泰对文学的认识或许没能超越阶级的判断,因为文学无法以阶级、种族等为类别,感染人并触发人进行思考的并非以道德的优劣作为标准,他把握住了人类最普遍的受到感染的基础——真挚,但忽略了特殊性在个体中的存在。以普遍情感和高尚情操为中心的写作的偏移和辐射造成的艺术活跃区域不同的这种迁移大概托尔斯泰始料未及,这种边缘比中心要活跃得多的现象现在看来比比皆是,从托尔斯泰的为劳动人民写作转向了为某一类个体写作的文学的发展十分引入注目。不可忽视,这种从普遍认知走向对特定个体的认知的写作埋藏着更大的孤独感,并在日益开放和多元的取向中找到自己的理解者,比如恋童、同性恋等题材的触及我想托尔斯泰未必能够忍受。但托尔斯泰提出的判断艺术的原则依然可以用到对一些特殊主题和情感的作品的判断中,能够用以杜绝利用情感的特殊性夸大或矫饰情感的力量,这一点有时候难以辨别,但对自然和出于自然的真挚的追求也随时能提醒读者去甄别这些作品,判断出作品是由于情感的共振引发的震颤还是作家企图在作品中诱导你对一些自己思考尚未成熟的问题过早作出与创作者一致的判断。用他的艺术原则,也可以很快看清那些媚俗倾向的作品的面目,出于满足人耽于幻想的本能需求而粗制滥造出某种或理想美好的或哀伤绝望的生活方式用以消遣,这是一种对缺乏自制力的不成熟的人的不负责任的掳获,对走向心智健全这本来就很艰难的一步加上不必要的阻碍,那些能够让人耽于幻想并引发哀伤忧愁的情节容易让读者以为他就是这么敏感多思的人并因为情感的共鸣让自己觉得自己具备感动的能力为自己的心还未干枯而沾沾自喜。我相信缺乏理智的情感会变得古怪,成为一种自我损耗的不必要的多愁善感,是一种难以相处的小家子气的矫情和任性,而媚俗的作品在这一点上阻碍人走向对世界更为宽厚的感知之路。这么说会让我显得十分古板但无所谓,我甚至认为那些一开口你就知道他要说什么的作品在浪费读者的时间,用一种或带点玩世不恭的痞子气或要给你讲庸俗道理的油滑气进行叙述的作品也是一种谄媚的表现,人们对充满正气的东西一贯敬而远之,相反,对油滑和打趣会觉得更具亲和力,但不得不说这只是出于对一种轻巧的责任的承担而表现出来的对正义的向往的态度。

  我想托尔斯泰对通俗情感的追求更多的是出于对矫揉造作的情感的否定而非对难以理解的情感的排斥,但对于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在特定期间以先锋的面貌出现大行其道之势并影响甚远也足以引起反思。这一点思考我尚未解决,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种看起来非常晦涩但一经解读出某个深刻道理就变得通俗明白无误的作品存在过于单一的弊病。形式的创新往往有助于读者从另外的角度理解世界,一些实验的先锋的作品的贡献在于它看到了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开端,这种开端可以被运用到对作品的创造中以丰富对整个作品的认识,而当对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的过度强调则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一种新的创作方式的终点,从而削弱了对其他方式的融合而显得单一,这是人们通常反对的以中心思想为核心的创作的另外一种体现形式,对这种形式过度依赖的艺术家总让人想起那种不自信却又十分高傲的人面对世界时所表现的不友好的一面。

  《艺术论》读后感(三):读托尔斯泰《艺术论》的笔记

  【托尔斯泰为艺术下的定义】

  广义的艺术:是一个人用某些外在的符号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因此:共情是艺术创作和审美的共同目的,艺术使全部人融为一体(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使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为一体,艺术就像语言一样重要和普遍。

  狭义的艺术:广义的艺术中传达从人们的宗教意识中产生的感情的那一部分。

  不过:托尔斯泰说的宗教意识,其实是指人们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信念。

  此外:在托尔斯泰看来,基督教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最为深刻和全面,尤其是高于天主教。而且欧洲的上层阶级早已不信天主教了,只不过在利用人民对天主教的信仰而已。

  但是:托尔斯泰除了明确反对天主教外,并没反对其它非基督教信仰,他先说基督教的意义是普遍的、世界性的,这种意义体现在一种质朴的感情,即使是非基督徒也能体验。后来他又区分了两种好的艺术,一种是基督教的,另一种是世俗的。

  重点:托尔斯泰反对享乐,尤其反感艺术的娱乐目的。由于俄语里“美”这个词主要指感官上的愉悦,托尔斯泰便把“艺术”和“美”加以区分,提倡“善”而反对“美”。

  托尔斯泰还这样说:“美学”是那些实际已不具有信仰的欧洲上层阶级,为迎合自身淫逸享乐的需要,而发明的一套精致理论。

  注意:托尔斯泰反对的“美”,含义不同于我们现在说的“美”。

  综上所述,托尔斯泰提出:艺术的核心是感情,而艺术的感染力和价值取决于以下三点:1)所传达的感情具有多大的独特性;2)这种感情的传达有多清晰;3)艺术家有多真诚。

  重复一遍:1)独特;2)清晰;3)真诚

  疑问:托尔斯泰认为感情越独特,对受众就越有感染力,而不是相反,传达的感情越普遍越有感染力。

  托尔斯泰这样解释:在三点中,最重要的是真诚。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所以只要艺术家足够真诚,就一定会独特。同时,真诚的艺术家只传达亲身体验过的感情,故此会表现得很清晰。而清晰的表达就一定能被受众理解和感受。

  关于作品的内容,托尔斯泰持有进步主义的观点,他这样说:在每一个既定的历史时期,在每一个既定的人类社会,都有一种只有这个社会的人才可能有的对生活意义的崇高的理解,它确定了这个社会所努力争取的崇高的幸福。这种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就是该时期、该社会中的宗教的意识。由于这个宗教意识在不断前进和发展,故此艺术作品内容的好坏,应根据其对此贴近和体现的程度来评定。

  由此他总结道:艺术家应是他所处的时代里,对生活意义具有最崇高和深刻的理解的人。

  托尔斯泰进一步指出:当代(指托尔斯泰生活的时代)的宗教意识,在于世界大同,所有人无论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团结在一起。而真正的艺术天然地具有把人联合起来的特性——因为艺术能打动人,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共情。

  基于以上原因:托尔斯泰反对多元价值,反对个人主义,反对权贵阶层,反对封建沙皇,反对资本主义(可能也反对国家组织)等等。他在现实中提倡农场合作社形式的农业经济,提出地主和农民是平等的(但他并没放弃土地所有权),他本人就和佃农一起劳动。《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列文也这样做(最终没取得任何成效)。

  不仅如此:托尔斯泰还反对文艺复兴,认为文艺复兴使艺术沦为富人的享乐工具,其精神内容主要是骄傲、肉欲和厌倦,故此只有游手好闲的富人才觉得有趣,穷人则不但被拒于这种艺术的门外,还要为富人享受这种艺术而出力服务。这种不能把全人类联合在一起,而是区别对待的艺术,则根本就不是艺术。

  【总结和感想】

  托尔斯泰这样认为,自文艺复兴始,内心不再信教的欧洲上层阶级和审美精英,就已经背离了艺术。相反,在中世纪时期,则所有人都亲近艺术。他承认中世纪的宗教形式比较落后,但他认为宗教在不断进步,不应抛弃宗教。我知道托尔斯泰是个保守、固执的人,但读到他反对文艺复兴,还是觉得很惊讶,他认为文艺复兴使人失去信仰,导致艺术沦为部分人娱乐的工具。而艺术,在他看来既不应属于“部分人”,也不应用于“娱乐”。他说,艺术必须是大多数人能够理解和感受的,是能够揭示生活意义的。

  在评价自己同时代的艺术时,托尔斯泰直白地指出,平民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权贵精英的艺术则是赝品。(托尔斯泰本人是贵族,不是平民。)

  他还极其轻视艺术评论家,认为艺术评论家全都缺乏真正的艺术感受力,只能曲解作品。而理想的艺术受众,则是广大善良、淳朴的劳动人民。凡劳动人民不能理解的艺术,就都不是好的艺术。而上层阶级由于已脱离了生活(劳作),因此也就远离了生活的意义,只能弄一些晦涩难明和淫秽的东西自娱自乐,这里他举出的例子是波德莱尔和魏尔伦。不难猜测,他也不会认同乔伊斯和《尤里西斯》。

  此外,托尔斯泰也不喜欢虚构题材的戏剧,他认为戏剧大多都夸张、做作,不真诚,而且反映出的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他用了较长的篇幅批评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主要是表达了他的反感,他认为这部剧幼稚、做作、虚假、丑恶,可以说一无是处。

  托尔斯泰赞扬善良、质朴的感情,就艺术创作而言,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那么哪怕技艺粗疏,他也表示欣赏。他提到,他读遍了全欧公认的成功作家(左拉、布尔热、于斯曼、吉卜林等),在这些作家身上,他只发现写作的欲望和技艺,却没有发现真实的情感。而有一次,他在一本儿童杂志上读到一则农妇与孩子的故事,情感非常质朴,远胜以上一众著名作家。(他转述的那个故事和我们在《读者》、《青年文摘》上读到的很像。)此外他还举了另一个较夸张的例子,有一回他散步时,听到一个农妇在又唱又跳,迎接她初次回娘家的女儿,而托尔斯泰认为这个农妇的演唱,要胜于贝多芬的第101号奏鸣曲。

  托尔斯泰提到过一次,他说自己的作品大多也是坏的艺术,不过很难判断他是完全这样认为,还是只是表达矛盾看法的其中一面。在这本书里,他还有不少矛盾的观点。比如他也提到,假如他把自己不能完全理解的艺术(波德莱尔)判定为赝品,那么有一些他认为无可争议的艺术,也同样不被某些人理解,那么到底谁才具有最后裁定的资格呢?我以为他会在后文回答这个问题,结果他并没有,接下去他继续强调真正的艺术可以被所有人理解,对于那个他自己提出的疑问,似乎被他在写作的激情中遗忘了。

  托尔斯泰提出的三条艺术原则,显然是有针对性的:“独特”是针对那些没有才华的平庸写作者(但他不反感这类人);“清晰”是针对像波德莱尔那种内容空洞又晦涩的作者;“真诚”则是针对莎士比亚这种夸张做作,并且往往不在作品中投入个人真实感情的作者。

  托尔斯泰的的艺术主张,有一些是很好的,比如他提倡真诚,反对造作,提倡真实,反对煽情,提倡质朴,反对浮夸等,永远是衡量我们写作的尺度。但他有时也很偏颇,比如他用真诚的标准来反对戏剧的舞台效果,用真实的标准来反对幻想传说故事。在这本谈艺术的小书里,托尔斯泰身上的道德说教狂品性显露无遗,但他在写作小说的时候,却又完全服膺于尊重事实的叙事道德。大概因为人都是复杂的矛盾体,托尔斯泰则尤其如此。他在小说里可是洞烛幽微,一点都不愚蠢和迂腐。他写过很多冥顽不灵的贫农,因为他既看得见事实,也尊重事实。列文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呢?托尔斯泰并没暗示这是由于列文身上的某个缺陷或做出了某个错误的决定而造成。失败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他采取的方法不对,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他面对的那些贫农,虽然确实是善良和质朴,但无疑已被贫穷彻底地摧毁,完全丧失了信心、志气和判断力,对生活也不再报以希望,不相信有人会对他们好,也无法被动员。可是,当托尔斯泰说到艺术理论时,这些普遍的冥顽不灵的贫农却又变成了善良质朴、具备最高的审美力的完人。这或许是因为,托尔斯泰对上层阶级和不再传达宗教情感的现代艺术太过反感,这种反感笼罩但并没损害他辨别事实的能力。由此他变成这样一个人:他既比大多数人更透彻地看见现实,又绝不承认这现实。而对于现实主义写作来说,这倒是利大于弊,因为和他相反的那些善于接受和适应现实的作者,大多对现实是缺乏感悟的——有力的感悟大多来自生活中失望和挫折的经验。

  我是不可能忽略托尔斯泰的小说成就而单纯地看待他的艺术观,因此,我觉得在他身上,观点的对错是次要的,情感的力度才是关键。托尔斯泰的艺术观,正是他个人强烈的情感喜恶的体现,而他的创作也建立在这样强健有力的情感形式之上。从照片上看,他是一个长得有点凶的长胡子爷爷,精力充沛,倔强好辩。我对他提倡的写作的真诚和节制、情感的质朴是永远心悦诚服地赞同,尽管不一定采取和他相似的形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