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篇

2018-07-30 04:0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篇

  《战争和平》是一本由(俄)列夫·托尔斯泰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80元,页数:2014-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一):读《战争与和平》有感二

  托老在本书的最后像我们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1)历史就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角度记录下来的故事;2)万事万物发展存在客观规律,历史也是跟随这些客观规律发展的,但是不同的人对于规律的认识却不同;3)自由意志必然性会根据观察者角度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比例

  托老认为“历史科学是各民族全人类借以洞悉自己的一门科学”。唐朝唐太宗亦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的评论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让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世界冷静、更沉着、更成熟。但是,历史是人书写的,不同的人视野不同、见识不同、格局不同、阅历不同,造成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随之而来的就是笔下书写的历史也就有了细微的不同。同时,纵观古今中外,但凡有学问能力书写历史的人无一不是服务所在时代统治者官吏学者专家。在这些人中,虽然有些人如司马迁不畏惧强权敢于直言不讳的将真实的历史呈给后人。更多的则都是些明哲保身之辈或内心强大信仰早已超过了理智思维,致使他们书写的历史不免在写到己方时夸大事实;在对方避重就轻。这方面很好地例子就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在日本国内,日本当权者对于日军侵华战争的描述已不仅仅是避重就轻这么简单完全是颠倒是非,他们所告诉民众的是中日战争是日本为了帮助中国富强而战。而对于这场战争,中国方面虽然在整体上可以尊重事实,向后人展现了历史的屈辱、战争的残酷和反侵略战争中革命先烈英勇,但是在细节方面也未能完完全全还原历史本真。而即使是像司马迁这样伟大作者,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致使个别事件真实性有待考证。毕竟任何人都有短板局限性,任何人也都有理性思考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不论是由于书写历史作者本身的原因还是时代背景左右了作者的思绪,他们留下的都是人类瑰宝,他们的作品都是值得我们后人敬仰和学习的。因为,毕竟没有任何人经历过全部的史实,书写历史的人更多的也都是经别人转述后书写而成,既然有转述就会有偏差,就会有个人感情色彩,就会造就不同的历史。同时,每一个作者想让读者了解内容也不同,有些是为了教导后人如何忠君爱国,有的是为了阐述历史事实,有的则是为了掩盖统治者的罪行,由于作用的不同使得作者在写作时的引导方向则不同,那书写出的历史则会不同,这些也都是不争的事实。

  托老在本书最后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万事万物的发展都存在这客观规律,历史也是跟随这些客观规律发展的,但是不同的人对于规律的认识却不同。不论是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还是宗教哲学,都提到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按照其本身的规律井然有序的前进着。而每个时代杰出伟人,则是所生逢时,时代给了他们舞台机会,当然他们自己也具备了比同时代的人更加敏锐发现规律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伟人们带领着同时代的人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但是,不同的人对于规律的认识是不同的。在历史长河中,由于历史无法重来,所以相对于那些时代所造就的伟人就是真的引领了时代的进步,我更倾向于说时代的潮流造就了伟人。同时,我们并不能说这些伟人们所带领我们走过的路就一定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伟人们所做的事情就真的是顺应了事物发展的潮流。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如果历史的机会给了另外的人,那么历史将会被改写,我们所经历的今天也许更好、也许没有现在好。但是我们所认识的规律也许又会是另外一个景象。因此,历史的伟人虽然值得我们敬重和纪念,但我们完全有权利怀疑是否伟人们真的带领着前辈们顺应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也完全有权利怀疑我们目前所顺应的规律是否真的是最正确的规律。

  由上面两个问题则延伸出了第三个问题,那就是自由意志和必然性会根据观察者角度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比例。任何一个正常成年人,在做事时,总会出于某种原因或目的。从做事者的角度出发,由于其理智决定,做事的必然性一定是大于其自由意志。即这件事的意义大于无意义。而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越是理解做事者,则旁观者认为的必然性就会越多,所认为的自由意志则会越少。也就是说旁观者越是理解做事者,就越能够明白做事者做事的意义。即使做事者所做的事情是错误的,但只要理解了做事者做事的出发点就可以减少对这件事的自由意志的判断。所以,身为群居动物的人类,我们在同他人交往时,需要的更多的是去发现他人做事的必然性,理解他人做事的出发点,而非武断的判断做事者做事就是简单的出于自由意志而非毫无思考。这样的理解和判断会让我们更加善解人意,更加了解人性的本真,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个世界。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二):读后杂感

  我花了三天的时间读完前两本,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挑安德烈公爵部分看了,安德烈公爵的死起初令我非常生气,安德烈公爵已死,还会有什么好故事呢?我已经失掉好奇心

  安德烈公爵

  他外表冷傲,惯于嘲讽,拒人千里之外。他头脑冷静、理性,拥有超强的行动力。他喜欢严肃思考,一生都在苦苦追问人生的意义。他厌恶莫斯科虚伪浮华交际圈,抛弃怀孕的妻子、年迈的老爹和善温顺妹妹去打仗,追求功名荣誉和社会地位。正如他在林荫路上散步时向皮埃尔坦陈的那样,他过去完全为了别人而活,为了别人的尊敬爱戴。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倒下的刹那,他看见了那片天空亘古不变、蔚蓝高邈,仿佛嘲笑人类互相残杀,不懂享受宁静安详。抛弃妻子、背井离乡来充当炮灰,到底有什么意义?信仰垮塌给了安德烈公爵重重一击。当他被救过来,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补救,他满怀虔诚和希望奔回童山,但是上帝并没有给他机会,小公爵夫人的死令他万念俱灰,就像一个在悬崖边上张望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在生活中携手前进的人会突然离去。公爵一句内心独白——30几岁的人生已经是尽头,凄楚之感油然而生。他决定以后就那样度完余生,不再有所追求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他去梁赞庄园办事,路上车夫忍不住赞叹,“多好呀,对吗?”他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一时竟反应不过来。春色搅得人心不安,于他却是个意外。我很喜欢这部分的描写,托尔斯泰通过这个细节把安德烈的精神状态淋漓尽致表达出来了。春天来了,安德烈人生的转机也来了。他遇见了娜塔莎。

  娜塔莎

  一开始不明白高傲、理性、有学识、有阅历的安德烈怎么会喜欢上娜塔莎,所以很留意托尔斯泰对娜塔莎这个形象塑造。她年轻漂亮,总是笑个不停,天真烂漫,像个精灵。她唱歌很动听,舞跳得又好。她亲吻保里斯,那么率真可爱,保里斯却不能领会她这番心情。她为哥哥和宋尼雅的纯洁爱情感动,完全不像她刻板无趣总是令人扫兴姐姐月光皎洁的春天夜晚,她心情激动睡不着,要宋尼雅陪她赏月唱歌,宋尼雅却不懂这番情趣。要参加舞会,为了打扮妈妈和宋尼雅,她自己差点没时间打扮。她骑马打猎,不输任何男人。她受法国教育,却不失俄罗斯韵味,能欣赏俄罗斯传统民族音乐舞蹈,难怪那位大叔喜欢她。处于人生低谷消极厌世的安德烈遇到了热爱生活、充满生命力的娜塔莎,怎么能不被她吸引?就像他对皮埃尔说的,“我的世界分成两半,一半有她,哪里充满光明快乐和希望;一半没有她,那里一片黑暗;我不能不爱光明。”(大意)娜塔莎就是一片阳光照进安德烈公爵灰暗的人生。

  宋尼雅

  托尔斯泰的历史观

  1.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不像历史学家解释那样非得有什么特别重大的原因。历史事件的发生是亿万个原因凑合在一起的结果,这些原因只要少了一个,就什么也不会发生。

  2.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人人都为自己而生活利用自己的自由来达到个人的目的。一个人为自己而活着是自觉的,但被利用来达到某种历史的、全人类的目的却是不自觉的。历史就是人类不自觉的群体生活。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他联系的人越多,他对别人的权力就越大,他越不自由,他的每一行动就越明显表现为注定的,必然的。拿破仑和亚历山大的一句话似乎决定了事件的发生与否,其实他们的行为都是不由自主的。拿破仑的意志要得以实现,必须具备无数凑合在一起的条件,缺少一个,事件就不会发生。“帝王是历史的奴仆”。

  3.按照主观意图写作的历史是不可信的,特别是把英雄人物看做历史的中心观点。在拿破仑进攻莫斯科这一历史事件中,法国很多历史学家说拿破仑非常聪明,一开始就担心战线拉得太长对法国不利,所以拿破仑屡次主张谈判求和,只不过都被俄方拒绝了。俄国的历史学家则认为,库图佐夫是深谋远虑的,一开始就想到了诱敌深入。托尔斯泰则认为这是历史学家的主观臆断,拿破仑一心一意只想着进攻,陶醉于每一次胜利;俄罗斯不过是在法军强大的攻势面前节节败退,对丧失的每一寸土地都悲愤不已,根本没想到什么诱敌深入,没想到失败反倒成全了自己。双方都是出于无奈,“史学家面对即成的事实,却还要狡猾证明统帅的天才和遇见,其实统帅只是历史的工具,是身不由主的奴隶。”卷(三)P783.

  4..“对历史上非理性的现象(就是我们无法懂得其理性的现象),我们还是不得不用宿命论来解释。我们越是要理性地解释这些历史现象,就越觉得它们缺乏理性,难以理解。”P635。

  总之,托尔斯泰认为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所有人意志的集合体,(类似于恩格斯的力的平行四边形?)个人意志在历史规律面前微不足道。托尔斯泰嘲笑拿破仑,因为“只有拿破仑一个人认为,一切都是由他的意志决定的。”P814。“他自以为拥有这种力量,因而高人一等。”P842.他同情拿破仑,因为拿破仑为了证明自己的力量,倒行逆施灭绝人性,直到生命末日也无法理解自己,理解真善美。“他不能放弃自己受半个世界歌功颂德的行为,因此他也就不得不放弃真和善,放弃一切合乎人性的东西。”P843。他通过肯定安德烈对人生的追问以及最后的彻悟,向我们说明了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安德烈一度也是拿破仑的崇拜者,也渴望万众瞩目,但是当他倒在战场上的时候,“人类感情刹那胜过了他长期追求的生活幻象”,他明白他的那些追求都是虚妄的,并且改变了人生的航向

  托尔斯泰的历史观,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他告诫我们不要自以为能书写历史、改变历史,从而违背人性去做不道德的事,鼓励人们追求符合人类本性的生活,追求真善美。但是从他的历史观中也能得出比较消极的结论,个人既然在历史面前这么无能为力,就容易产生皮埃尔那样的颓靡。托尔斯泰欣赏库图佐夫,因为他“善于看到事态的发展,善于理解它们的意义,因此不干预这些事,并能放弃个人意志,改变初衷。”P774。其中就有一种宿命论的味道。他自己就掉进了宿命论的陷阱

  (未完待续……)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三):是的,我不喜欢《战争与和平》,不喜欢娜塔莎

  是的,我不喜欢《战争与和平》,不喜欢娜塔莎

  此书褒奖之多之宏伟,让我在一而再再而三看不下去的情况下,咬牙坚持看完了,而且还的是很仔细的,也包括自己看完后再看了很多的评论,并且再草稿完这篇书评后我又认真看了一遍。

  但是真的,不喜欢此书。主要原因是:太意识形态,太历史性的。艺术本质应该是抛开意识与历史,寻求人,世界,社会的本质。

  首先,意识形态

  人物设置很明显。皮埃尔负责有时间有钱影响力贵族思想政治洗脑。安德烈公爵负责对有理想有才能战斗力召唤。安德烈公爵爸爸负责感召能发挥余热的人继续发挥余热。彼得等小弟弟负责教育少年

  历史性的

  都赞扬娜塔莎,但我觉得其实恰恰相反,她反而是典型的男权下的理想女性形象,没有自我意识,一切行动都跟随着男性走,或者说是那个时期的男性走。不如玛丽亚小姐,虽然逆来顺受让自己不好过,但人家也有反抗的时候,忍隐有担当,而且那么坚强那么有责任心

  是不是之前中国跟苏联很亲密,引进了大量俄罗斯书籍文化,所以好评率这么高,那么请多多看下其他国家的好么。哪怕是《飘》啊,至少“tomorrow is another day”这句能在失意的时候宽慰鼓励自己。

  那些高度赞扬此书此作者的大师们,请细细体会下中国的红楼梦好么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四):从《战争与和平》看正确的人生观

  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更多是物欲横流和纸醉金迷,人们想要的更多是金钱、名誉和地位。殊不知,这一切都只是身外之物,所能满足的也只是可怜的虚荣心和暂时的欲望。而静下心来细细冥想,发现人生一世,真正能给人带来幸福的却是真挚的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感情,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不断地自我完善与提升所体现的人与动物的差别。身处浮华世界,我也如芸芸众生盲目的过着追逐身外物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托老的《战争与和平》轻轻敲醒我的这颗浮躁的心。

  曾经多次翻看 《战争与和平》 ,却因故事情节的枯燥而放弃,终于在一个百无聊赖的春季完成了这篇历史巨著的阅读。合书后的第一感觉是轻松与快乐。我想轻松的原因是在阅读时我的心是波澜不惊的;快乐的原因是如此庞大的巨作终于被我“啃”完了。之所以用啃,是因为幼稚的我无法全部领略托老的深沉、大气与智慧。但在阅读《战争与和平》的两个月时间里,它仍然充实了我的生活;满足了我的精神;抚平了我因生活的跌宕起伏而即将跳跃的内心。我想这就是每天阅读名著的好处,教会并时刻提醒我如何生活、如何思考、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

  轻松与快乐过后,我反复思考,却无法理解为什么《战争与和平》称得上世界十大名著之一。在我看来,托老只是平淡无奇的叙述了俄法战争爆发前后俄国上层社会交际圈中的几位青年男女及其家族的故事和俄法战争爆发后战场上不同人物所展现的不同的态度与处理方式。托老描写的和平时期贵族生活不像《红楼梦》般细腻多彩;战争时期战场厮杀也不似《三国演义》般激烈生动,不免让我有点失望。但是名著的魅力就在于来源于生活,却能从生活中令人体会到智慧。闭目重思,却发现在本书中托老已用平实的语言和朴素的生活给了我们无限的教导值得我们反复思索学习。

  在俄国内部一片祥和时,私生子皮埃尔继承了老别祖霍夫伯爵的全部财产,成为俄国最富有的未婚青年。有适龄待嫁女儿的贵族们都希望可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个俄国社交界的宠儿。华西里公爵的女儿海伦在其处心积虑的安排下最终成为皮埃尔的妻子。不知道托老是否有意将皮埃尔的妻子也同样命名为海伦,因为此时的皮埃尔就像是俄国的帕里斯,同时拥有了最富有的遗产和俄国最美的女人。表面上,这对新人的结合无论是财产还是社会地位都是门当户对的。然而这场婚姻最终走向了破裂。我想托老这样安排就是想要告诉我们在婚姻里,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才是婚姻长久的基石。皮埃尔和海伦结婚后,很快皮埃尔就从雄性而荷尔蒙的蒙蔽中拨开迷雾看清妻子海伦其实是一个内心空洞,虚荣心高于一切的虚伪的女人。他们的结合并不能使他快乐,反而是他孤独和厌恶。所以,皮埃尔开始逃避他们的婚姻。海伦也很快认识到除了金钱皮埃尔无法满足其他男人给予她的崇拜与爱慕。所以海伦开始不断地猎取新的情人。从此,夫妻二人表面上保持着夫妻关系,实际上却过着不同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共济会的真理并寻求生活的真谛,她夜夜歌舞升平、日日享受情人们的爱情。最终,海伦决定选择接受其他男人的求爱并和皮埃尔离婚。皮埃尔则在妻子海伦去世后同善良天真、追求正义的娜塔莎结合。虽然娜塔莎此时已青春不再,美貌消逝,但是她那金子般的心却让她成为皮埃尔眼中最美的女人,并和追求理想、平等和正义的皮埃尔形成了默契,共同奠定了铁一般的坚固婚姻基石。

  在皮埃尔继承财产前和逃避妻子海伦的日子里,他过着同其他贵族公子哥一样浑浑噩噩的生活,整日沉迷于酒精和放荡的玩乐中。但是就在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与妻子分居,深陷善恶和生死的困扰之中时,受到了共济会教父的熏陶,参加了共济会的相关活动并对共济会的道德规范努力实践,一方面想办法让自己的道德完美,另一方面则融入这个道德不完美的社会。虽然在努力改变自己的过程中皮埃尔在下里巴人式的生活和阳春白雪式的生活中多次徘徊,但当拿破仑带领着军队攻入莫斯科城时,皮埃尔内心正义的火焰熊熊燃起,支配着他救起陌生的小女孩;当同娜塔莎结合后彻底摆脱了奢靡无味的生活,和娜塔莎一起真诚的追求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和宗教的意义。我想人活一世,所应追求的不就是不断地自我完善与追求完美吗?当今社会,人们在无数利益与诱惑的驱动下,追逐着一些所谓的功成名就。有些幸运儿得到了名与利,但在追逐过程中却失去了与家人的天伦之乐,与朋友的放松之乐和与自然地亲近之乐,到头来就是那点口粮费拥有一点点价值,剩余的地位因年老退休而烟消云散、金钱因无处享用而只能为他人做嫁衣。只能空虚了此残生。更有些人在追逐名与利的过程中不仅仅未赚的短暂的繁荣,反而被时代和社会抛弃,更有甚者误入歧途,最终后悔不已还会连累亲朋好友。而这些人若能在养家糊口时,时时不忘修身养性,也许他们的结局也将会是另外一番光景。

  小说中,最让我回味无穷的应该数托老描写的战场生活。在战场上,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贵族公子,在战争爆发前,爱国热情和保卫家园的激情敦促着他们积极冲在战争第一线,而当真正的战争爆发时,战场的无情和炮弹的无眼激发起了人的本能,那就是恐惧。恐惧迫使每一个人都迫切的希望战争赶快结束,恐惧迫使每一个人都想做逃兵。此时此刻,所有人无论贫贱与富贵、无论长官还是士兵,在战场和炮弹面前,他们的身躯都是平等的。当无情与冰冷的炮弹打在任何人的身上时,金钱和地位并不能拯救他,而他也只能用渺小的身躯去抵挡。幸运的人受伤,不幸运的则将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瞬间。战争无疑是残忍的,它能带给我们的只有残破的家园,亲人的离别和其他种种惨痛的代价。在托老的笔下俄法战争的爆发是由于拿破仑想要统一欧洲的欲望。而在现实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种种战争难道不是统治者的种种欲望驱使下所爆发的吗?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我们生性是恐惧死亡、恐惧冲突、恐惧战争的。既然这样,那就让我们珍惜和平,感谢上苍带给我们安宁的生活,让世界充满爱,少一点冲突,少一点欲望;一点包容,多一点理解。如果人人都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善待他人,那么世界也将会岁月静好,我想这也是孔子在几千年前所描绘的大同社会,也是共产主义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本巨著的魅力在于一万个人阅读有一万种感想。相较大浪淘沙留给我们的巨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样的年轻与无知。我也如芸芸众生,只能用浅薄的悟性去理解托老和历史带给我们的这本巨著。今天它所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我也只能用幼稚的笔尖浅浅的表达一点点浅薄的认识。希望在今后的数十年,我能够用今天它教会我的生活智慧不断地成长,当再次将他拾起时,我可以有更多的感悟与我的弟弟妹妹和下一代分享与传承。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五):第一卷读完了

  《战争与和平》第一卷读完,俄军在奥斯特里茨会战惨败;战败原因之一是皇帝亚历山大直接插手了库图佐夫的指挥(这个貌似有点像蒋先生),战线全面崩溃,而作为主人公之一的安德烈受伤被俘。

  莫斯科收到会战失利的消息后,反应很是奇葩。各种传言,包括奥地利人的失信,库图佐夫的无能,皇帝的轻信谗言等等,至于俄军大家都认为其英勇并创造出了很多奇迹。其中包括巴拉格基昂的撤退,奋战一天撤退的秩序井然。

  败战后的舆论真是讽刺,“如果没有英雄,我们就造一个这样的人出来。”让四面八方都传来我军在战役中英勇奋战的事迹。或许这能安定恐慌的人心,或许这能带来些许安慰,但这并不能掩盖枪炮声临近的事实。

  排除军事政治等因素,上层精英如果是这种鸵鸟态度,岂能不一败再败。这也是1805-1807年之间,法俄之间战线由普鲁士直接推进到快到沙俄边境的问题所在吧。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六):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著

  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小说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那气势磅礴、宏大复杂的结构与严整有序的布局。托尔斯泰以一天才之笔,游刃于战争与和平、心理与社会、历史与哲学、婚姻与宗教之间,主次分明,匠心独具。《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因其场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 —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作者把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方、国内与国外、军队与社会、上层与下层连结起来,既全面反映了时代风貌,又为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创造了极广阔的典型环境。 这是托尔斯泰创作的第一部卷秩浩繁的长篇小说。 《战争与和平》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惊世界文坛,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精彩语句

  1、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她)的芬芳。

  2、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

  3、只要人们没有发现生命的游戏是愚蠢的,他就会期待它,人们一旦能够认识它的愚蠢,便会自杀。

  4、没有人想到,承认与是非标准不相符合的伟大,不过是承认他自己的没有价值和无限的卑劣。

  5、假使每个人只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没有战争了。

  6、帝王——是历史的奴隶。

  7、生命、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其它则是无关紧要的。

  8、最高的智慧只有一种科学——整体的科学,这科学解释整个宇宙,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要自己获得这种科学,就必须清涤并革新自己内心的“自我”,因此,在认识之前,必须信仰,并使自己趋于完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在我们心里放进了上帝的光,它叫作良心。

  9、一个人在社会的阶梯上站得愈高,和他有关系的人愈多,他对于别10、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11、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12、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1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14、了解一切,就会原谅一切。

  15、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腊烛的灯笼。

  16、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17、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

  18、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19、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20、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七):托尔斯泰的历史哲学

  刚才我粗粗的看了一遍(全书最后一部分),确实有了不同以往的感受。

  我觉得首先托尔斯泰是了不起的,他不满足于所谓历史学家们对于历史的简单化解释,而想要去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即历史学家们所注意到的往往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部分(比如帝王将相、国王情妇),却未能认真体察到没于水中的那更大的一部分,更广泛的社会基础性的东西。

  也就是说,历史表面上看是大人物和大事件书写的,事实上还有更大的决定力量和社会基础在支配着历史的走向。

  我们现在知道,这其中地理、制度、文化都是非常关键的要素。但是在托尔斯泰那个时代,还没有足够重视这些问题或者未进行深入考察。比如说孟德斯鸠,他也感受到了地理的影响,但显然是一种朦胧的认识。

  这个最后一段:“在第一种情形下,要否定地球在空间静止的意识,并且承认我们感觉不到它的运动;在现在的情形下,同样要否定被意识到的自由意志,并且承认我们感觉不出的依赖性。”

  由于我最近在关注埃德蒙•柏克与托马斯•潘恩的论战,我感觉托尔斯泰的很多认识有些类似柏克的。

  柏克认为社会的惯性是巨大的、社会结构是相对稳定扎实的,很多感情、维系、习惯等等,不会因为一场革命而彻底改变,相反,它们还会严重制约着革命家的美好构想。

  柏克就是注意到了社会的冰山下面的东西,这个与托尔斯泰的感觉非常接近吧。托尔斯泰的社会接触面较广,所以感受到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尤其是广大底层的影响力;柏克当年也是出身贫贱,对最底层的民众的观察较为深入,明白这些“没于水中的冰山”是不那么容易被理念所改造的,而且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不同于黑格尔的什么“绝对精神”,托尔斯泰更多感受到了社会生活、历史生活的复杂性,所以他应该是否认那种对历史的简化理解的,也感受了当时所谓历史科学的局限性、狭隘性。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八):读完之后的瞎写

  《战争与和平》看完了,花了整整十天,这次看阅读速度算是比较快的了。前几天也写了点文字,整个看完还想说下感受。

  先说名著,其实大家都有名著情节,用这样一段话说名著我觉得很贴切“所谓名著,就是知道的比看过的人多,看过的比看懂的人多”这种书吧。《战争与和平》应该属于这一类。呵呵

  简单说,一部《战争与和平》写尽了战争的残酷,生命的无常和爱的希望。

  故事讲了1805年、1812年两场大战,着重写了皮埃尔、安德烈、塔娜莎等人的生活、成长及转变;中间夹杂了大量的关于历史、宗教的议论,托尔斯泰的历史观铺陈其中。

  就人物而言,安德烈和皮埃尔是本书的双子星,两个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不但是朋友,也同样爱着塔娜莎(八卦啊),一个善变不断追寻人生的意义,一个坚定不移投入自己的人生及事业。最终安德烈以死证道,皮埃尔也找寻到了人生的真义。托尔斯泰用这两人及众多人物的故事,衬托出了小说的核心,爱、尘世之爱、宗教之爱,爱所有人。

  其历史观,历史是诸多合力往前形成的,不是英雄人物引导历史,英雄人物只是历史的标签。

  纵观全书,托尔斯泰用一幅波澜壮阔的长卷反映了1805-1812的历史,但站在他的角度,入侵的拿破仑只是小丑,这段和历史真实是否一致,这与其历史观中描述的内容貌似有些冲突,再伟大的作品都有它的角度,随着观测者角度的不同,得出的结论或许不同(这有点历史虚无主义了,呵呵)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九):惊涛骇浪的1812

  《战争与和平》看到第三卷,1812年6月战争打响,说到1812年,让人想起两位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和柴科夫斯基,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恰好写成与1812年,老柴的1812正好与贝7衔接,音乐里充满惊涛骇浪,皇帝拿破仑从顶点走向转折的起点。(跑题了)

  在第三卷开头托尔斯泰,用大段议论描写战争的爆发,我们后来者站在上帝的视角看,诸多因素的合力促使战争不可避免,假如某一环节因素消失,导致数以百万计人流离失所的战争或可避免,但是历史没有假如。

  对历史的非理想现象,托尔斯泰还是用了宿命论的观点,我们越是要理解这些历史现象,就越觉得它缺乏理性难以理解。

  托尔斯泰说到,“人人都为自己生活,利用自己的自由来达到个人目的,并且决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旦决定就会成为历史事件不可挽回,因此它在历史上的意义就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每个人活着为自己活着是自觉的,但被利用来达到某种历史的全人类的目的都是不自觉的,但做过的事无法挽回,这件事同千百万事件合在一起就具有了历史意义。而一个人社会地位越高,权力越大,他的每个行动就明显表现为必然了。

  在这里,托尔斯泰的历史观就表露无遗了,“帝王的心掌握在上帝手里,帝王是历史的奴仆”,历史就是人类不自觉的群体活动,它利用帝王将相们分分秒秒的生活来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历史事件中的大人物其实只是给事件命名的标签罢了。

  这里托尔斯泰没说目的是啥,只提到了由永恒的力量注定,那又是什么呢?是推动历史车轮进步的一种进步的观念还是别什么?

  看书,记到这,暂时搁笔,去听听老柴1812中的炮声。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十):让我感动不已的鸿篇巨著

  终于读完了,这么说不是因为累,而是时间线拉的太久,三个月吧,其实原本第一个月打算读完的,但是安德烈公爵死后,就不忍心读下去了,期间看了另外两本书。直到今天才读完。自己的水平不够,也不想长篇大论,刚也写过读书日记了。

  十五年的故事,每一个人在战争中所经历的,包括细节,都能深刻的体会到。一本值得再读的书,而且对于作者的一些见解我还没有完全看懂。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被吸引了,被感动了,被难过了,被震撼了,被思考了,甚至被一些细节逗乐了。

  安德烈公爵真是绝世美男子加完美男人,也许是这个原因,他才去世的。结局一幕真的很温馨,两队夫妻都幸福的在一起了,还有小尼古拉梦到了父亲安德烈。

  读过这样杰出的著作后才会对文学有一个更高的见识。好开心,读这本书的日子中的每一个体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