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水浒传与中国社会》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的读后感大全

2020-12-29 02:29: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的读后感大全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是一本由萨孟武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00元,页数:1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精选点评:

  ●说得很好啊

  ●一本小书,却能说些真话

  ●写的挺有意思的小书。

  ●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重读水浒,浮现颇多,顺便把这本小书也重读了一遍。

  ●厚积薄发,大家手笔

  ●这书跟水浒传其实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借题发挥讲作者的社会经济史观点。

  ●曾经 萨孟武被李敖 开列在批判名单当中,我心想这个家伙,应该是个国民党党棍吧。后来听说了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他的翻译版本比梁慧星的版本更加流畅,然后政治儒学的开创远远早于蒋庆。这本书写的很流畅,动用了西方的方法框架,引用了很多中国正史的记载来印证观点。这样的写法也远远早于 易中天的“说三国”呢。萨孟武 生不逢时,遭遇国共党争,倘若在和平年间,即使不当教授,就是当个说书先生,上座率也会高于易中天呐。哈哈

  ●作者是政治史和社会史专家,本书用意不在于对《水浒》原文进行细致的分析,而在于还原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跟故事的联系未必十分紧密。然而对于理解故事的义理很有帮助。

  ●L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读后感(一):糟糕的分析

  看这本书的序,就知道此序的作者就不是很推崇这本书,认为这本书是萨先生把自己讲学中的一些和水浒相关的例子集中起来成书的。其分析往往是为了他的社会学观点服务的,所以经常从水浒传开始,最后说到和水浒毫无关系的东西。

  内容不怎么样,文字也不行,我认为这本书是很差。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读后感(二):有点不一样

  这是“小书”系列中的一本,萨孟武先生除了此书外,还有两本同类的小书:一为《《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另一本是《《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小说做为一种社会意识的产物,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萨孟武从水浒传中看出了梁山的社会基础,从众好汉派名次序中看出当时的社会多出身、阶级的认同。也许你已经对水浒传很熟悉,但通过“大家”的眼,你能从这些“小书”中看出不一样的道理。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读后感(三):借题发挥之作

  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书”丛书,开本不大(新版的开本也变大了),内容活泼,都是某方面名家写给一般读者的普及性质读物,我非常喜欢这样的书。萨孟武,原名萨本炎,估计和萨镇冰、萨本栋等人都是一家。

  简单翻看了一些这本书,白化文在本书序言中说,本书作者不是仅针对《水浒传》写的这本书,而是借题发挥。读了几篇,感觉白化文说的一点不错,作者更多的是要由《水浒》故事引申到别的事情上去,本书倒有点像政治学方面的书。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读后感(四):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

  阶层问题是社会中最突出、最广泛的矛盾;而一切社会问题,说到底差不多都是经济问题;有什么样的阶层分布和经济状况,就产生什么样的伦理与价值观。

  流氓,就是游荡于城乡社会底层、不属于主流社会的边缘分子。他们不是劳动阶层,也不大想参与劳动,在民众眼里,他们是家里的败家子、街坊中的闲汉。从当权者的角度看,他们没有社会价值,纯属过剩人口,把他们全消灭了,是有利于秩序稳定的。

  汉高祖刘邦有一番名言,他说:我这个人啊,论智谋不如张良,搞行政抓经济不如萧何,论打仗又不如韩信,可为什么是我得天下呢?是因为我能用好这三个人。会用人确实是刘邦后期成功的原因,但他能当皇帝,第一条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他出身于流氓,敢拿全家人的性命来赌。

  在中国历史上,敢于争夺皇位的,要么是掌握土地的豪族大地主,要么是“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流氓。豪族掌握土地,有根据地,有政治影响力,还握有私人武装,竞争力很强;杰出的流氓有心胸,有性格,有来自底层的认同感,也经常出奇制胜。而读书人出身,最多也只能做到丞相,几乎不可能当皇帝。历史上的例外,也许只有王莽和曹操,不过,这两个人既不是标准的士人,也不是标准的皇帝。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读后感(五):水浒与社会学

  20161215 PC “帮派的共产主义不是生产上的共产主义,而是消费上的共产主义”;“他们搜刮所得的钱不是均为个人享乐所用,财富积聚在少数人的手上,并不是生产力的发展,而只是消费品的集积,然而这种消费品又不是个人所能消费得完,所以把它分散给大家用,不但不会减少社会的生产力,反而可以促进货财的流通。古人以仗义疏财为最高道德,用此以结交朋友,增加权力,其原因实在于此”;“人类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类的伦理理念,而生活方式又随阶级而不同”;“绅士阶级的道德是忠孝二字”;“人类总喜欢用自己周围的现象,扩充之以观察万物”;越看越好看,心想萨先生肯定不是专治文科的,一查果然,中山和台大的法学院院长;引《礼记 王制》:“作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再有社会上多廉价劳动力,比之机器更便宜,发明机器耗时耗力,又剥夺人工,同时消费力微弱,故技术无法改良;读书——做官——治国论证太妙,需二过;“我们对于士大夫阶级,可以得到一种结论:穷则发奋,舒则苟安,作为一个中间阶级,没有阶级意识,不能精诚团结,而为一种浮动的阶级……则国家对付士大夫的方法,当使他们不至于绝望而后可,士大夫最有耐性,他们若有一线希望,宁可守株待兔,不愿背城借一”;“恋爱不是博爱的基础,而是博爱的敌人”;“快活林酒店的所有权问题”哈哈哈好看煞!“一治一乱是中国的社会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中国的政治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