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鄙视》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鄙视》读后感1000字

2020-05-05 23: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鄙视》读后感1000字

  《鄙视》是一本由[意]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8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鄙视》精选点评

  ●故事简单,但被写透了,层层推进的描写,加上对奥德赛的新解读,读起来很有意思很喜欢这种细致探讨一个主题小说。这本读完要刷一遍尤利西斯

  ●有的时候真是对男主行为无语呢……

  ●鄙视一个人需要理由,与同理。妻子鄙视丈夫因为他在追寻失去了自己,可若没有妻子的煽风点火对物质追求,怎会有迷失的他?妻子鄙视丈夫也因为他过于磨叽过于想入非非,都说女人爱情小题大做,他不是也满脑的猜疑与走不出自己的种种背叛假设,可若没有妻子的心想事成与叨扰,怎会有矫情的他?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好像很难懂得似的,但“鄙视”这个词,在夫妻之中出现显得格外世态炎凉。丈夫自视清高,在他眼中妻子就是没有文化不好搞定的普通女孩,口口声声说的爱,思来想去的爱,可内心中充满的却是瞧不起的姿态。对《奥德赛》剧本争论,反衬出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旁敲侧击了他们夫妻的剧情走向喜欢这句“忠诚不等于是爱情,而仅仅是尊严。”无论结局女人是否死亡,他们的感情也都无法挽回了。

  ●想起戈达尔蔑视感觉故事太过单薄,结局也很一般

  ●莫名想起“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出自九歌。161029。

  ●书不长,但最近总是懒得 零散散看了快一个月才看完。有点难受,想到了以前的很多事 人总是很难正确估计形式 对吧?

  ●社会在前进,社会却无力解决所有存在问题作家任务就是要揭示现代人怎么变成了被人利用工具,而不是一种目的了。 —— 莫拉维亚

  ●太真实,太苦涩了。

  ●很冗长,看了一少半就看不进去了。

  ●希腊人占够了先行的便宜,于是后者只能在上演绎电影有趣,希腊的故事,意大利作,法国导演,美国演员裸体

  《鄙视》读后感(一):中年危机绝望生活

  说实话,以前听说过这本书,但时看了简介,不太想看,那是年轻,心里没事,看不进去这种人生苦情绪额书。

  这次看,首先吸引我的是书的封面,好漂亮颜色我很喜欢啊!

  全书我用了两个晚上加一个下午看完了,看一个男人为生活为爱努力,将自己贡献在妻子、生活、他人面前,但最终总是被嗤笑、鄙弃,处处不得安慰,真是好生凄凉,看的时候不少情节唤起我的记忆,那些满腔付出满腔热情不得理解抚慰经历共鸣感极强!

  看了,长出了一口气,似乎排遣了一些负面情绪

  书不错,小本本的排版看着舒服极了~

  《鄙视》读后感(二):要什么标题阿

  书的可读性很强,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读完.作者不断地用希腊神话的故事来隐喻自己和妻子及其情夫的关系.虽然一开始就知道故事梗概和结局,但整个心理描写的过程还有借景抒情的脉络依然值得一读.

  第一人称,我.男主人自身的软弱和无能以及所谓的对理想的追求,导致这个角色注定是个悲剧的loser.妻子是一个和所有普通女子一样,对自己的家平淡生活有最基本需求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个内心软弱没有信仰的女人.丈夫比妻子想得多,来得深,但夫妻二人本身精神境界的差异导致平时的沟通量少还不到位,最终酿成婚姻悲剧.而且这悲剧不但非常有借鉴意义,在过去的光阴中出现,还必然将在未来的时光里以各种万变不离其宗的版本在世界各地现代社会反复上映.

  《鄙视》读后感(三):鄙视

  这本书刚读完第一章,便惊讶于人物的心理和话语居然如此流畅,以至于怀疑译者是不是拆散了全文,然后以东方人的思维方式重新写了一遍。 前半部分真是看的人揪心,“社会无力解决社会所有存在的问题”,如今的我们,不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吗?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企图掩盖社会矛盾和精神空虚的社会,不正是我们现代文明人所困囿其中的世界吗? 一个失去自我存在价值的男子,一个在婚姻中苦闷无助的人。每一段男主与妻子的无奈争执,面对感情和工作的复杂矛盾心理,如此精辟入里、真切感人的描述,竟让我感同身受的觉得,仿佛被作者看透了自己的内心一样。原本我总是认为,至少在面对爱情时,男女思维必然是不一样的,可是曾经看过李银河的观点认为,男女智力及思维并没有差别,造成大家认为的差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后天道德习俗和成长环境罢了。对吧,要不然,主人公在面对妻子时那种不可名状的苦闷,我怎么会体会的那么真切呢。 后半部分基本上解释了前面很多没来由的痛苦。一个人拥有了聪明才智和文化素养,就一定是一个好人吗?更何况,男主只是一个自我认为的崇高人罢了。这像极了我们大部分人呀,自以为是诗意的、真实的、不被金钱腐蚀和吞噬的、诚挚却又软弱无力追求理想的。 社会究竟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存在又是什么,为什么现代人是被人利用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呢?

  《鄙视》读后感(四):别再为这个混蛋男人洗白了!!

  这个结局 真是艹了 这个男人 把自己的一切都说的冠冕堂皇 口口声声说为了她为了她 为你妈阿 你那么爱她又有没有尊重过她?你只是喜欢她美丽,喜欢她温顺又无力的反抗,甚至以她的家庭为借口将自己与她划开阶层。可她真的要求你做什么的时候,你丫直接无视了他。你到最后都只是在爱她爱你,你可曾将她当作有独立思想有意识的人去尊重?你揣摩她想法,思考的也只有她为何不爱你。真是狗。 所以你永远不会知道她为何离你而去,永远不可能挽留的了她,也永远逃不过她的鄙视,你最后所谓的超脱不过是自慰。纸糊的平和,一戳就破。

  以上是刚看完时义愤填膺的短评,今天看到底下的评论,我必须要再刷一发这个观点,导致两人离别的,绝对不是误会!绝对不是!是因为不对等关系!这个男人并没有将自己的妻子当作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尊重,可能是由于经济或者出身的原因,他认为他的妻子就应该、热情如火、美貌如花、热爱家务、床上还能伺候的熨帖。这跟中国传统男人的观点很像。他其实完全没有收到妻子的求救信号吗?不。他第一次的时候就知道了,他只是习惯性的忽略了妻子自身的精神需求。习惯了去让她做稍微勉强一点的事情。睡觉开关窗的事情简直是这个心理的典型 他完全不认为 自己哪里出了问题。这才是问题。

  同时,如果作者想写的只是一对因为误会而彼此错过的情侣的故事的话,那真的变成一个被了甩的大男子主义者长篇累牍的吐槽了。但是看标题不像。

  《鄙视》读后感(五):众神已死

  作者借由一个小小的家庭悲剧,揭示了现代人的困境。一草一木皆有神灵,任何事件都能找到因果缘由的古希腊时代已一去不返了,众神死了,我们活在一团迷雾中。

  书中的男主角是个知识分子,性格懦弱而多疑,但我很难对他作出价值判断,我并没有制高点。何况作者所书写的男主视角,又是如此的坦诚。其实这理应可以省去我们很多麻烦,让我们得以毫无阻碍地进入男主的困境,从而近乎透明地看到男主所看到的一切。(所以如果再纠结于价值判断,恐怕会丢失很多东西。)

  莫尔泰尼面对生活的迷雾,其实并非是欠缺手段的。如同书中他自述的,他拥有才华和学识。面对问题时,他是能够进行理性的分析的。他甚至能够自觉地想到,思维总是提前于行动或者滞后于行动的,而在行动之中的只有激情。但理性的锁匙并不能开所有的大门,从妻子处无从得以验证的猜测,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让他的理性失效了。他如此困窘、失态而又矛盾,其实只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而已。这种手足无措,在外人看来,又是如此的不男人,如此的随波逐流。但他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你能说他没有尝试过任何一种他能想到的方法吗?是时机不对?是方法不对?或者根本就不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有一千种猜测,但终归我们一无所知。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里反对理性,认为小说家追求的应该是一种暧昧。无疑,这种暧昧在阿尔贝托 莫利维亚的小说中一展无遗。小说中反复提到的《奥德赛》,奥德修斯的冒险到底是如何,我们无从得知。但他到底是知道自己该如何做的,到底他有众神的指引。而我们呢,困惑如同幸福一般,你不自知时或许更好,但切换仿佛又是一瞬间的事,而我们无能为力。我们能做的,只有把它写下来,然后活下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