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治史三书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治史三书读后感摘抄

2021-01-16 03:29: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治史三书读后感摘抄

  《治史三书》是一本由严耕望著作,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7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治史三书》精选点评:

  ●史学入门必读。循循善诱,亦师亦友。严耕望先生真诚得有些可爱。

  ●尚未走入治史之途的人們來看看,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及資質,問問自己:『我夠不夠天賦?我是不是真得喜歡這個領域?』走入以後的人們也看看罷,在這裡可以找到自己當初走進治史之途的原點。

  ●补标一下,经典中的经典……

  ●这是我学历史后读的第一本书,也是从仰望开始的第一小步。可惜我买到的不是严先生所希望的最初出版的口袋书。最大的收获:历史,一定要踏实。

  ●孙爷爷力荐~可惜我不爱历史

  ●做人做学术都该如此。忘了哪里看到一个故事说一个老爸告诫儿子从两人中挑一个学习时说:学虎不成还能犬步,学鹏不成就只能做麻雀了。耕望是吾师

  ●严耕望先生真的是学界有名的治学严谨的学者,也是史学界朴实的楷模

  ●史学入门的必读书籍,唯此版字甚小,损目力,建议读上海人民版

  ●没啥感觉的好书

  ●好

  《治史三书》读后感(一):治史之难!

  最近论文遇到瓶颈,难以继续,于是将严耕望先生《治史三书》重新浏览一过。

  先生所言原则性基本方法有五点:

  1.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

  2.断代研究不要把时间限制得太短促。

  3.集中心力和时间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

  4.要看书,不要抱个题目去翻材料。

  5.看人人所能看的书,说人人所未说的话。

  此五条,第3.4条我严重违背了,基本上就是做孤立点的研究,然后抱个题目去翻材料。难怪学问阻滞,难以前行。

  严先生亦谈到个人修养与治学的关系,其中所论种种,即使不做学问,认真领会,也大有裨益。其中一条“坚定力、戒浮躁”,我应尤其注意。“性情轻浮急躁,不但是品德上一大缺点,也是治学大忌”,“一个做学问的人,也要随时反省自己为学为人,是否轻浮急躁;如有此病,就当极力戒除”。

  以上当谨记,勉力改之。

  ————————————

  刚刚去浏览了其他读者的书评,自愧不如。其他书评用自己的语言凝练概括基本内容,然后谈感想。我则大段摘抄原文,自己的话很少,而且不成系统。这反映出来的是思维的不连贯和不深刻,自省而改之!

  《治史三书》读后感(二):老黄牛归田——耕望

  既然立志,要从现在起每精读一本书,便尝试着写一写书评,这本《治史三书》便成我第一次写读书笔记的对象。

  我的第一次读书笔记的写作对象是严先生的著作,我个人深感幸运。第一次知道严耕望先生,是我今年上半年完成自己本科毕业论文。由于拙作需要考证,广明二年黄巢起义爆发,唐僖宗的出行线路。我的导师推荐我去查阅严先生的《唐代交通图考》。其实在得知有这部书之前,我自己就按照非常笨的笨办法,读《资治通鉴长编》的相关条目,查阅《中国历史地图集》,逐一推理。其实我所做的工作是早已有前人完成的。严先生在《唐代交通图考》中就已考证完毕。当时我还是在师兄的帮助下,完成的考证。尚有两条路线,不知何者正确。而严先生在《交通图考》中,用了与我所见的《长编》统一资料便考证出线路,当时对严先生自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严先生用反推的方法,极其简洁地得出了正确结论。

  之后我自己有总结,为何严先生可以轻松考证,我却不能。首先是我个人对于史料基本常识、地理知识不甚了解,即我个人知识浅薄;其次是我个人经验不足,思维方式僵化。因此不能考证出正确的结论。

  也就是利用了严先生考证的结论不久,也许就是一两天的时间。我在老师的博客上,发现了十多年前,分享的余英时先生为严耕望先生撰写的悼文。可能也是我那段时间在作校注、考证的工作,深切的体会到作文献的不易。那天悼文,我哭了,大概就是我此时此刻打字的这个时间,眼泪不自觉的留了下来。

  后来我将自己读悼文热泪盈眶的事情告诉我的导师,导师很欣慰,说:这篇悼文能读哭,看来你真是要准备做学问了。

  是的,做学问,其实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当然这里所指的是,做一门扎实、有价值的学问。像《治史三书》中所言,学人要达到,通博、专精。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普通人所不能想象的。自甘淡泊,寂寞自守。这才是学人所应有的风范。

  我想每一位,致力于学术的学人来说,这本书,不仅仅在谈做学问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治学方法;更是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典范,朴实的楷模。

  《治史三书》读后感(三):《治史三书》内容介绍

  要求阅读的是今人严耕望先生所著的《治史三书》。

  作者严耕望先生(1916—1996),号归田,安徽桐城人,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着有《两汉太守刺史表》等。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和钱穆宾四先生与我。

  本书试图对治史的种种问题,以个人经验为主干,做一些初步的阐释。本书认为,治史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这里包括,既要对史学本身“博通”,也要对其他社会科学“博通”,即除了看专题研究的书之外,也要看非本研究范围、甚至是非本专业的书。集中心力与时间做“面”的研究,即某一个较大的研究范围及其中所包括的广阔的问题,不要做孤立“点”的研究。严谨考证,慎下结论,要下脚踏实地的“笨功夫”,特别地,要慎作概括性的结论,宁要具体的材料,并由此得出具体而可靠的结论,而不要光鲜而无力的、政治或商业宣传式的结论。不要忽略反面证据,在研究中发现与自己既定结论相反的材料,不能碍于面子,要勇于推翻自己的结论。与抽象问题相比,研究具体问题更有优势,因其更具客观性,更容易使他人信服。问题要有实用性,历史研究不是空谈,文史研究也不是不能谈其实用性,若历史研究的话题关乎国计民生,将对后人大有裨益。历史研究的问题之大小,应随年龄增长、经验增进,而逐步深入,随青年“小题大做”—中年“大题大做”—老年“大题小做”的路径进发。研究问题,要考虑自己能力与材料情况,即使是一个好的话题,但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或者是材料缺乏、分散,也要勇于壮士断臂。一篇好的论著,标准是“充实而光辉”,即既要材料丰富、考证精详、论证踏实,又要见解深刻、高瞻远瞩,“学术”与“思想”兼包。史学研究要有远大的志向,要有长远的计划,工作要遵循“八字诀”。学人要甘于淡泊寂寞,淡名利、避权位,坚定力、戒浮躁,开阔胸襟,慎戒执着。

  史学研究要从史学本身入手,如果从其他学科入手,着眼点未免会有局限。社会科学理论只是历史研究的辅助工具,不能以应用理论为主导方法,因为如果以理论作为主导,那么历史就变得事先就有结论了,那还要历史学家作甚。

  严耕望先生师从钱穆先生,钱穆先生对严耕望先生的学术研究影响颇大。就其而言,主要在于,研究问题时,不但要做精密的考证,得出踏实的结论,还要有深刻的见解,使自己的结论富有生命力;学问贵在“通”。

  《治史三书》读后感(四):我读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

  万物总有来由,做事亦每有缘起,所谓求真,求善,求美,一直是人类的永恒命题。

  自幼对历史持有一份特别的温情,年近而立,平日多胡思乱想,此情尤甚,直恨大学没有读上历史专业。幼时对历史的兴趣,现在想来,多是对史实的兴趣,如读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目前而言,则偏向对历史学的兴趣,所谓“史法”,且有摩拳擦掌,咸与治史的“抱负”。去年以来,所购书籍中有关文史(国学),其中历史,尤其是学术史(史学史)的比重所占不少,这是由于越是读书,越是产生了如下疑问:

  历史学是什么,到底有什么意义(作用)?

  如确有治史之心,是做个知道分子,以闲暇娱乐的心态来搞,写几篇小文自娱;还是要拟订计划,打起精神,发愿以数十年坐冷板凳的精神搞它个究竟?

  还有就是如何治史(方法论),新手如何入门,如何下手?

  我既身不在学府,熟识的师长中似乎也没有搞历史的,要解决以上疑问,只能求诸书籍,尤其是一些名家的经典著作,但求心印。

  其实想来,对以上疑问,不光是我这个门外汉,处今之时势,即使许多搞历史的专业人士,入行多年,猛然低首一琢磨,兴许难免也会疑惑如斯。

  于是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偶然亦必然进入我的生命。忘记当初是怎么知道此书的,只记得当时遍寻不得,通过网上买旧书的渠道才得到一本,价仅十元左右,甚为暗自欢喜异常。可以说,读过《治史三书》的同人,应该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的疑问——当然没有任何的药方是包治百病的。

  《治史三书》几遍翻阅下来(还不敢称研读),我认为何炳棣先生有书曰《读史阅世六十年》,而严先生的书则是我治学做人的一本指引,即有理念,有总纲,也有许多可以直接依照执行的程序和步骤——如此好书,对于一个爱书求知的人,遇到即是缘分。是书目前已被我列入一生中应该常读常新的几本好书之一,此亦弥补我无缘成为严先生的入室弟子的一点遗憾和幻想。如熟读此书,依而行之,总可成为私淑弟子吧。

  余英时先生在《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见《治史三书》附录)中有言:耕望论现代中国史学家,特别推崇陈垣、陈寅恪、吕思勉和宾四师为“四大家”。以治学途辙言,他较近于陈垣与吕思勉,而稍远于陈寅恪与宾四师。这是毫无可疑的。然而他于四大家的有点则能兼收并揽。他的规模弘大承自宾四师,辨析入微取诸陈寅恪,平实稳健尤似陈垣,有计划而持之以恒则接武吕思勉。他在史学上终能达到通博与专精相反相成的境界决不是幸致的(P301)。他坚守其“避开任何不必要的活动”的原则。这种“淡泊自甘、寂寞自守”的性格和他治学的勇猛精进、锲而不舍,恰好互为表里、刚柔相济(P300)。耕望的生命虽然彻底地与学问合一,但他既不是不晓世事的书呆子,更无世人想象中那种专家学者的傲僻(P300)。

  对严先生的著作,除此《治史三书》外,《唐仆尚丞郎表》、《唐代交通图考》等代表作我都暂时无缘拜读——估计现在就是读了也读不懂许多。但目前,窃以为这一本小书的含金量很大。仅是读过此书,严先生之治学做人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所以我认为余先生的这些评价都非常中肯和贴切,余先生不愧是严先生的同门师弟和事业上的挚友。

  我私自总结严先生的治学经验(也是从书里集出来的话):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淡泊名利,强健身心,持之以恒,慎戒执着。至于这些字面里深层的含义,书中已经说得十分清楚,此处不再敷述。

  本想摘录书中有关字句,做成“精华录”带在身边,最后一路摘抄下来,几乎摘不尽摘,此书言语简练,字字珠玑,篇幅本不长,就是一本“精华录”。

  但还是禁不住将前面摘录的几条分享如下:

  文科方面的研究,固然也要讲方法,但绝不应遵循一项固定的方法与技术。只要对逻辑学有一些基本观念……。此外就是要多多的阅读有高度成就的学者的好著作,体会作者探讨问题的线索,然后运用自己的心灵智慧,各出心裁,推陈出新,自成一套,彼此不必相同。

  今日青年好学者若想学习前人研究技术之精微处,只有取名家精品,仔细阅读,用心揣摩,庶能体会;若能只匆匆翻阅,一目十行,只能认识作者论点,至于研究技巧,曲折入微处,恐将毫无所获!

  史学本身的博通。即对于上下古今都要有相当的了解,尤其对于自己研究的时代的前后时代,要有很深入的认识,而前一个时代更为重要。

  (书中如上治学格言般的话还有很多,不能尽列。)

  写完这篇小文,我突发奇想,打算再搜罗几册《治史三书》——这本书印数10000册,估计市面流通的也不多了。佛教讲印经流通功德,书送识者,不亦美哉。

  后记:此书似书评,谈不上读书笔记,由是书而展开的许多所思所想(尤其针对文中提过的三大疑问的一些初步的解答),还要进一步归纳梳理。希望有空另文详细汇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