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治史三书》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治史三书》读后感1000字

2020-10-13 16: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治史三书》读后感1000字

  《治史三书》是一本由严耕望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治史三书》精选点评:

  ●就本书内容而言,第一部分的治史经验谈侧重方法论的介绍,对于学术最为有用;第二部分的治史问答则从严先生的经历为问题的线索,给出一些具体的阐述;第三部分钱穆宾四先生与我,则类似人物传记,一记钱穆,二记自身,此则更偏于如何做学术人一问题了,但是亦颇有收获。严先生一生治史不辍,更不问其余,他的这份“宗教性”的史学情怀(余英时语)让人感佩。此种古典之风,今人学者恐怕难以望其项背。即便当时,钱穆对于未能入选第一届中研院院士名单也耿耿于怀,愤慨难当,可见不问世事何等艰难。不过钱先生一生有严耕望与余英时两大弟子,当可无憾了。事实上,我认为钱穆固然学术造诣极深,但有今日之影响,实难脱此二弟子之张目也。

  ●方法论在前两书,而最后一书讲了许多前辈学人的逸闻趣事,读来很亲切...

  ●中国史治史心得,平实严谨,又附有很多对旧时学界人士(如钱穆)的回忆

  ●学问之道,一为朴实,一为议论。朴实这条路我是走不了的

  ●金针度人,

  ●好书,作者的治史经验对学史的兄弟很有指导意义

  ●啊,武大毕业的历史学人,治学、为人之扎实,真是开了眼界。不愧为钱穆先生最欣赏的弟子。

  ●讀過。貴在真誠,且無保留。

  ●史学名家的现身说法之作

  ●令我辈惭愧不已~~

  《治史三书》读后感(一):小论“治史三书”

  严耕望先生确实不愧是“史学界朴实之楷模”一语。先生虽然不是史学界最聪明的——至少他比不上同门的余英时——但毫无疑问,他是二十世纪史学界最勤勉的。从这本书中,不仅可以学到治史的门径,还可以学到什么是朴实:语言的朴实,治学的朴实,人生的朴实。与其说是治史之书,不如说是修身之书。

  《治史三书》读后感(二):《治史三書》

  從來沒讀過嚴耕望教授的專著,但慶幸立志自修之際,讀到嚴教授獻身學術的現身說法,獲益良多。除了可以初窺治史的基本功以外,更重要的是認清為學之道,在於恆心、毅力、耐性、刻苦,與修身自有其相通之處。這些原是老生常談,但他引述自身經歷道來,自有其激勵人心之意趣。自問俗務纏身,無法做到他的恆毅勤懇,聊作自勉,盡力為之,以期追附前賢,不墮鴻志。

  《治史三书》读后感(三):隔行如隔山但方法上仍然有隧道可通

  台湾学人严耕望的书,治史经验加个人学术经历。内容很实在,一副老一辈学人的做派。专精和博通的关系,断代研究与通史研究的关系,面的研究与点的研究的关系,看书找题目还是抱着题目翻材料,论著的标准,论文的体式,如何引用材料与注释,生活修养与治学的关系,等等,这些题目,一般而言很少有人系统地诉诸文字:年少的人不能做,年老的人可能没有耐心去做。写出来的东西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读了这些,未必能够做到,但有人在前面领路,能够了解有这样一些选择和陷阱,总比盲人瞎马、只赖于自己去“悟”要好得多。这样一些题目是针对史学提出的,但完全可以供其他学科人借鉴。

  确实,做学问的路途没有一定之规,各自有各自的特质,各自有各自的机缘。很多时候,仍然要靠个人去“悟”。就像这位老先生在序言中所说:今日青年好学者若想学习前人研究技术之精微处,只有取名家精品,仔细阅读,用心揣摩,庶能体会。问题是有几个人有耐心、有时间、有能力去下这样的 “笨”功夫?。

  《治史三书》读后感(四):有感于学习这回事情

  今日闲暇,一气读完此书,倍觉亲切。身边有历史系的朋友,亲历其考证与写论文的过程,所以可想见考证之辛苦,由茫茫资料大海中,搜寻线索,不同史料中比较和甄别,实是极为耗费心神之工作。

  书中许多建议,都极为恳切,对于当下,尤其有用。一则说及,“慎作概括性的结论”。何其然也!!说话不负责任,当然可以随意的指点江山,就比如,据说北京的出租车司机都会探讨中美两国外交这等事件。然而越是深入探索,越是难以做宏观概述,事件往往千丝万缕,要从中理出线索,谈何容易!而时人往往不肯下那个苦功夫,而又好卖弄,加之吾以为,中学之教育,实则教授人养成,说空话套话,发不负责任之宏论,乱扣帽子的种种思维和语言恶习!!

  再则说博与专,吾深以为然。我认为,之所以专不足,多半因浮夸而 不踏实,喜欢套用概念之故。这是我最讨厌的事情。而博不足,想来是因没有高人的指点,是为理念不足,见识不够,缺少好的机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味精专,虽多半不能有大成就,但踏实的作风,我对其总有好感。

  除却诸般做历史的极为具体的建议与学习方法的体会心得之外,此书还兼带介绍了史学四大家。可以看得出,对于陈寅恪,作者惋惜之情甚浓,而与钱宾四,两人亦师亦友,羁绊也深。然,我认为,其最抒知己之情者,乃是吕思勉。感其大宗师之造诣而为世人所低估,有为其鸣不平之意也。

  作者也学太极,太极讲究放松为第一要务,而忌用力。实则与作者所感做人做学问同一道理。锲而不舍之恒心固然要,然则戒过于执着而不融通。所谓性格中有弹性,极为重要。过于执着而局限了境界与格局者,身边亦有所见闻。就我个人体会,书之初章或序言,看似无用,实则为作者全书核心洞见与目的之展现,时能展现本书之功力,与作者之境界也。疏忽带过,实为可惜。

  我观作者,关键有自知之明。不好高骛远,随知无能成为大宗师,做千古第一流之工作。然亦退而求其次,行力所能及之事,终得正果。此亦是其性格务实,为人随遇而安之写照。

  《治史三书》读后感(五):充实而有光辉

  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说,严耕望不愧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不论其在<治史经验谈>中自叙以”勤、恒、毅、勇、谨、和、缓、定“为学术工作之要决,更有言: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且看他为学术研究是如何大量搜集各种资料,把涉及研究方面的基本材料(主要指专题研究所属时代的正史)先读过仔细,尽量搞懂材料意思,切忌断章取义而闹出笑话甚至于贻害读者,然后再开始撰写论题。此谓之”朴实“。虽然这是一种”笨“方法,但其实,学问就出自这里。所谓”慢工出细活“,虽然慢工不一定会出细活,但也要明白,细活必出于慢工。

  严耕望先生其人

  严耕望(1916——1996),字耕望,名德厚,号归田。安徽省桐城县人。作为专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历史地理的历史学家,以治学方法严谨见闻于史学界。 著有《唐代交通图考》、《唐仆尚丞郎表》及成名作《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等。

  据《治史三书》中所述,先生自其幼年对数学有独特的喜好(也受其老师影响),且颇有天赋 ,又对地理学极有兴趣,最后却因机缘而选择转入史学之门,于民国二十六年进入武汉大学历史系,师从于钱穆先生。在书中,他也叙述了有关对历史产生兴趣的原因。一是其老师李则纲的影响,二则是梁任公《中国历史研究法》的作用。

  严耕望先生与《治史三书》

  他的著作《治史三书》的确如霞辉姐所言,学历史的,都应该读一读。此类书更是可以放于床边而时常翻阅的,每次翻阅都会有不同的体会。

  诚然,在此书中,正如书名的副标题所书,此三书者,即<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钱穆宾四先生与我>。<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则可以窥视他的治史原则与方法论。

  他的观点自我归纳起来,就是:

  原则上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以具体问题为先着,从基本处下功夫。固守一定的原则,不依傍,不斥拒,能容众说,随宜适应,只求实际合理,不拘陈规。

  方法是:坚定意志,集中心力,以拙为巧,以慢为快,聚小为大,以深锲精细为基础,而致意于组织系统化。

  目标是:真实,充实,平实,密实,无空言,少皇论,但期人人可以信赖,有一砖一瓦之用;若云文采,非敢所望,光辉则心向往之也。

  历史学究竟是什么?应该怎样去学历史?历史对我们又有什么作用?作为历史学生,是应该去明朗化的。纵使不尽得其要义,但总要把握其基本。此书正可以给我们一个指示,或者说是方向。不同的人读罢此书理应有不同之感,这是肯定的,但我觉得总会得到某些启示,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解决一些困扰我们的疑问。诚然,这是读此书最大的收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