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处女自杀》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处女自杀》读后感摘抄

2021-01-17 02:41: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处女自杀》读后感摘抄

  《处女自杀》是一本由(美)杰弗里·尤金尼德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27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处女自杀》精选点评:

  ●真是非常新奇的写作手法~~太引人入胜了。其实封面选的电影海报也不错,有点lucas的味道,那缥缈的眼神和微微张开的红唇,美丽得跟死亡一样~

  ●第一遍和第二遍的感觉完全不同的一本书

  ●五年前读过这本书,当时觉得挺牛B的,现在看来我的审美似乎发生了变化。小说的视角很特别,但以这种视角叙述的话,会非常失败,它将叙述者变成了一个终其一生都在追寻几乎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逝者的“跟踪狂”。另外叙述者将一个酒鬼当做事件的“目击者”,将女孩们生活的细节娓娓道来。但现实中的酗酒者往往记忆很差,更别提类似几年前的一个夜晚女孩穿的裙子上花边是什么颜色似的记忆了。

  ●有些看不懂,(*^__^*) 嘻嘻……

  ●四星

  ●竟然觉得温情~

  ●老马附体,仿真度极高,仅此而已

  ●如果把自杀作为人们应对社会变动的一种再自然不过的行为来看的话,那些自杀者也许是这个星球上最勇敢的一群人了。而基本上所有非自杀者都是怕死的人。我重来不相信人们会因为害怕或绝望而自杀,也许他们曾经有过那段时期。但是当他们真正实施的时候,他们是一往无前的。

  ●看到182页时我忽然想起苏童....

  ●15年为电影读。enigma

  《处女自杀》读后感(一):電影沒有小説控制得好哇

  不過前面的序真的寫得有夠爛,完全不明白他到底想表達什麽。哪怕就算陳腐地拖出一套“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毒害青少年靈魂導致五個姐妹毀滅”的調調至少還説明你有個想法。這篇序完全就是口胡啊。

  《处女自杀》读后感(二):美得不行

  第一眼看就想起我亲爱的塞林格,想起他纯美到无以复加的<九故事>.

  看完最后一页我更加坚定了我的第一印象.

  李斯本家的5个女儿和窥视她们生活的男孩子们就是活在别处的天使.美到我没办法用语言去说.

  还没有看过翻拍的电影,听说不行.不想看.单纯地觉得文中的美丽,索XX·科XX的镜头没办法表现.如果换成Harmony Korine的话我倒是饶有兴趣~~

  我想看男孩子们收集的证据.那是漂亮的宝藏.

  最后说一句:翻译得很好.配图很SB.

  《处女自杀》读后感(三):喜欢极了这种叙事手法

  对于整个故事的叙述者来说,他所经历的少年算是美好的还是阴郁的?书中的“我们”是一群永远都不识愁滋味的小屁孩儿,他们成群结队,带着青涩的刚刚破土而出的粉刺,呼啸而来。他们是这个小镇的观察者,记述者,不论白天黑夜,永远亢奋,荷尔蒙分泌旺盛。

  这种风格这让我想起王朔,他和他的军区大院的伙伴们,在残酷年代的残酷青春。不同的是,王朔他们是这混乱时代中芸芸众生的一分子,不仅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是叙述者也是叙述对象。

  而本小说里的“我们”只是一双双厚重窗帘外的眼睛,他们好奇的双眼见证了李斯本家五个青春貌美的姐妹相继自杀。他们并不发表意见,只是忠实记述这个小镇的阳光,马路,灌木,学校,青春期和独立于小镇之外的李斯本一家。

  《处女自杀》读后感(四):可能是期望值太高了

  内容没有想象中的好。大概是畅销小说的通病吧,难逃哗众取宠的嫌疑;特别是对里斯本一家生存状态的夸张渲染,以及用绝望的笔调在书结尾对整个社会进行控诉,只让人觉得摇摇欲坠和不堪一击,造作,画蛇添足了。

  出彩的地方,是细节描述和氛围渲染,很到位的。

  比如塞西莉亚之死;

  女孩子们凌乱的房间;

  露卡斯把男孩子们带到屋顶上做爱;

  还有4姐妹集体自杀时,男孩子们从肮脏的气球堆里发现邦妮的脚……

  从这本书里散发出各种气味,许多细节都是在描述气味的:

  房间的味道;地下室的味道;地毯的味道;太阳的味道;死亡的味道……

  有心旷神怡的也有腐败窒息的。

  像这样全方位调动起自己嗅觉的书,偶还是第一次碰到。挺有意思~

  唔,总之呢,这个书还是值得一看的。

  好奇,打算再找来电影看看~呵呵。

  《处女自杀》读后感(五):世界上一半人的快乐另一半人不懂

  摘录自本书最后一段:

  “从本质上讲,这些自杀不是源于悲痛的心情或是神秘的力量,而是源于单纯的自私心态,姑娘们把本该留给上帝做的决定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她们变得无比强大,强大的都无法在我们身边生活了,她们太关注自我,把未来看的太透彻,以至于对现状成了睁眼瞎。徘徊在他们身后的不是生命,生命总会战胜自然的死亡,徘徊在他们身后的是人间最繁琐的事:

  滴答作响的挂钟,午后变得暗淡的房间,一个只顾自己的无耻之徒。她的脑子想什么都想不清楚,只要一想到失去的梦想,脑子便清楚得跟明镜似的。她们所爱的人像是踩在一块巨大的浮冰上越滑越远,最后缩成了小黑点,在远处挥舞着细小的胳膊,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

  完了绳子就拴上了横梁,安眠药就倒进了手心,手心里还长着长长的生命线呢,窗户打开了,烤箱也接通了电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这本小书的奇妙之处在于,作者甚至连评论都写进去了,并且写得如此深刻,就如上文。

  四个姐姐沉着的实施集体自杀固然惊心动魄,但又怎么敌得过小妹妹那一句老气横秋的遗言呢:“你显然没有做过一个13岁的女孩。”

  反思一下,“太关注自我,把未来看的太透彻,以至于对现状成了睁眼瞎”,这种倾向,我有没有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