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读后感锦集

2021-02-03 02:29: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读后感锦集

  《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是一本由奥森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读后感(一):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

《给孩子的大美古诗词》这本书拿到手第一感觉是很厚,质感很好。书是硬皮封面的,纸张是防近视纸张。我翻看了一下,里面收录了268首古诗,上至先秦下到近代,内容是非常全面的。

书的封面是一位老奶奶拉着孩子的手走在路上,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外婆。我的童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那时候外婆常常会给我读书。据我外婆说,我小时候每次不愿意吃饭,她就给我读诗,读童谣,这样想来,我上学后语文方面的拔尖,有很大一部分是我奶奶的功劳,是她培养了我在文学方面的兴趣。

翻开书的内页,我发现每首诗都配了解读,这样我在和孩子读诗以后还可以和他讲讲诗背后的故事。这本书配的插图都是古代的名家名画,我懂得的,可以和他聊聊,我不懂得的,给孩子看看,培养他的审美情趣也是很好的。

前天给大宝读绘本,她一脸崇拜地看着我,她说:“妈妈,你怎么什么都会呀?你怎么什么都懂呀?”我说:“因为妈妈上过学,学会了认字,自然就懂书上写什么了,等宝宝学会认字,也可以像妈妈一样。到时候就可以不用等妈妈给你读书了,你可以自己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说完我想起来起来,不知不觉,大宝已经到了认字的敏感期。朱光潜先生曾说:“诗比别的文学都要更谨严更纯粹更精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平时孩子看的动画片还有绘本,很少有和诗有关的,我自己也背不得多少古诗,我想,如果能有一本诗集,每天和她读一首古诗,对她的帮助一定是非常大的。几番对比之下,就选中了这本书。

如果您家也有孩子,这本《给孩子的大美古诗词》同样也推荐给你。

  《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读后感(二):但愿长作吟诗人

  

年华灿烂,岁月悠香。在时光的花蕊中,氤氲飘漾着岁华之芬芳。在年度的最后光阴里,将心香醇厚着红尘,把淡雅素净着凡世。于古诗词的前世今生中,顿生欣然,洒落香尘,将无限的遐想与期望扬洒于来路,寄潜于诗词,感受着这深深的眷恋,感悟着这浓浓的情意。 翻开《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诵读每一首诗词,犹如拔出锈迹斑驳的古剑,精光黯淡中,闪烁着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壮怀激烈……都淹没在凡尘的滚滚洪流,一腔豪迈震古敲今。

翻开《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诵读每一首诗词,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美人卷帘,泪眼婆娑,浅吟低诉,繁华一梦化作长河之岸,千红一哭万妍同悲绝唱,一曲哀婉,荡气回肠。 古诗词的月明,幽幽洒满了春江花月夜,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点亮不寐人的寂寥。落月摇情,撩拨着游子的乡情,是异乡床前孤独的霜露;颤动着思妇的牵挂,是捣衣之夜沁心的清辉。   古诗词的境幽,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伴着潺潺的泉流,划响了松林的清旷与寂寥。优雅的琴音穿越千年,依旧于水穷云起之地还原生命的精神。

  古诗词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千金散尽,但求一醉,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酒酣胸胆,临风酹江,醉卧中,人间宠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酒浓风烈,且看放浪豪情万丈。   古诗词的离别苦。木兰轻舟,拭泪掩面,离愁别绪化作绵绵秋雨,潺湲着灞桥的涓涓流水,细柳轻折却难奈离别的酸楚。一曲离歌,两行清泪,君向潇湘我向秦,莫言西出阳关无故人,何日再逢君!

  《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读后感(三):送给孩子最大的礼物:腹有诗书气自华

  

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国民对中华诗歌文化的极大热情,趣味机智的“飞花令”成为了国人的新型娱乐。

孩子要启蒙了,总是要背几首诗词。一个是要锻炼孩子的韵律节奏感;二也可以帮助孩子在诗中学字,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孩子就掌握了中国独有的文化表达和历史情感;最重要的一点培养孩子雅韵的气质与素养。

去书店一口气买了线装古籍《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虽然满足了我收藏的欲望,发现内容太过丰富,有好多不常听的诗词,略有晦涩,想要完成亲子共读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孩子也没什么兴趣,翻翻就放一边了。

无可奈何下,又去寻找真正适合他的诗词启蒙。《送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泛着旧黄温度的书皮吸引了我,童趣的字体与画面布局吸引我去品读。

书页柔软好翻开,没有异味。选取了上自先秦下至近代,朗朗上口适于诵读的优美诗词。诗词带有拼音,下面配有注释,讲解了诗词来源、背景、作者情感、同类诗词类比、带有启发性的亲子互动以及作者简介。

更为贴心的是,书中所选诗词符合教学大纲,在启蒙中完成学习目标,为日后孩子入学学习打下基础,正可谓一举多得。

书内配有百余幅与诗词意境契合的历代名画,帮助孩子展开语言与情景的联想。同时提高孩子的艺术鉴赏力,在名家绘画作品中流连,帮助孩子领悟中华文化的艺术之美。

拿回家中,孩子对它极有兴趣,在共度中优美的图画激发了孩子的认知欲望,带有节奏的韵律感刺激着宝宝的诵读欲望,能让孩子爱上诗词,这一点让老母亲深感欣慰。

文以载道,诗词凝聚着中国历代文人的思想境界,他们的为人处世的哲学、自我的修行、治家的理念、对国家与社会的思考。在理解领悟诗词中提升眼界、胸怀、志气、品德和格局。这些都将隐隐地塑造孩子的未来。

中国的语言美,就融在传唱千年的诗词中。无论什么层次、什么年龄、什么背景的中国人都可以随口吟唱两句应景的诗歌,恰到好处的情感宣泄纾解生活的苦闷抑郁,古诗并不是束之高阁的收藏物,它是歌谣、是长者、是生活的凝练,它在中国的世界中无所不在。

也许孩子们还不明白古诗词能带来什么,但至少对于现在的他们雅韵好玩的语言表达就是最好的语言玩具。也许他们还不懂其中含义,但是古诗带来的游戏感也能给予他们快乐。而总有一天孩子们终将明白,有一个风景、一个人物、一个事情、一个道理,一个心情,只有儿时学过的古诗方能表达。

  《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读后感(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现在市场上给儿童设计的诗词书非常多,有些重视趣味性,有些重视文化常识的灌输,可以说百花齐放,让人应接不暇。再想设计出一本夺人眼球的古诗词书是不容易的。这本《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在这么多本诗词中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展现中国古典艺术。

全书从设计装帧到诗词配图,都体现出设计者的匠心,能看出来,设计者是想让孩子在阅读时浸润在美学中,不仅学习到文字的典雅,还体会到文字描绘出的场景感,以及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雅致。

《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封面

先不说书的具体内容,只看封面到目录的几页。封面是老人带着小孩的背影,不远处跟着一只猫,树叶下方大片留白,不妨让孩子想想这像是哪句。没准儿小孩子会觉得老人带着孩子去上学,告诫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封面的留白审美延续到目录,约二百首诗,竟用去八页目录,却不显得空旷。配图恰到好处,字体也实在是让人喜欢得很,比板正的楷体宋体黑体多了分调皮灵动,又还看得出是一位大家闺秀。

目录前两页,共八页

到正文处,灵动气也没有被打压下去。开篇《桃夭》配的《桃花山鸟图》就颇得人心,一面是桃色娇艳,一面又有喜庆之意,与文字相得益彰。后面诗词也都选取了能体现出诗词中场景的画作,搭配起来才真正让人明白,诗词不是枯燥的文字排列,而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作。

纸张和颜色又是一个惊喜,质感有宣纸的古旧感,翻阅起来更觉得是进入了中国古典艺术的殿堂。

最后,只提醒各位家长一点:看书有趣,请勿布置背诗作业!

  《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读后感(五):假如考试取消了诗词默写,是否就可以不学诗词了?

关于学习古诗词有什么用,网上流传着一个最为经典的回答:当我们看到夏日游玩,看到荷花盛开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不是只会说“哇,真美!”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外如是。 当然,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文艺了,不似古人的习以为常,在我们的日常里随口引用诗句有时也稍显“做作”,有那么些“不实用”,那么,是不是在全民反做作的今天,不学古诗词也无所谓呢?我不这么认为,毕竟,古诗词在应试教育中的分量举足轻重,分数虽然占比不高,却是一用心,就完全可以拿下的。那假如考试不再需要默写古诗词,是否就可以不学诗词?我也不这么认为,诗词之美,是纯正的文学趣味。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意识到诗词自有其魅力呢?说来还是那个很现实的原因——考试。记得那时候还是小学,语文的阅读题总会有个开放的题目,具体的记不得了,当时有一道题大概是一篇讲黄昏或者落日的文章,最后的开放大题是,描述看到落日时的景象心情等,由于考试时间紧急,我突然想起在课外看到了一句写夕阳的诗,于是一般需要写个一二三点分论式的答案,我只匆匆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句,便交卷了。

那时候懂诗的意境吗?不懂,甚至没读过全诗,我只知道诗里有夕阳,有黄昏,那或许就扣题了,给个一分奖励分总该有吧,怎么也好过空白。没想到在老师看来,这就是眼前一亮,惊喜地给了满分,用他的话,一句课本上没学过的诗,用在这里恰如其分,值得满分。看,我就是这么现实,从此发现了诗词的作用,慢慢地就会留意更多的古诗词,从而发现了它们的美,寥寥几句,感受古人的情绪,这样的体验,比起题目满分的快乐,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怀念起从前阅读古诗词的日子,翻开时更是惊喜。内页很是精美,古诗配上有意境的图画,氛围感很强,让人忍不住一页一页往下看。书是为小朋友和学生准备的,贴心地标上了拼音,有了些童书的味道,对于毕业多年的我,也很友好,有那么这个生僻字,早已忘记,也不用再从新去查,蛮不错的。题外话,我一直以为“梵”的读音是二声,还特意上网查了一下,无意间更正了知识库。

作为亲子阅读书籍,是不错的选择,小朋友可以读诗词,爸爸妈妈可以通过诗词后的解读部分对诗词简单理解,给孩子讲述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分,并不是单独的解读,有时一些相关诗词,在这里也会提到,方便归纳理解,在诗词之间形成扩散思维,有助于知识框架的搭建。

作为学生读物,也是必备,书里从秦汉到近代,列举了不同诗人的经典诗句,大部分也是课本里的知识,从小熟读,在上学过程中重新接触,便于理解,有句古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末了,书的附录还做了简单的分类,可以查询相关内容,完成作业事半功倍。

作为我一个文案的读物,翻开来的赏心悦目,读起来的朗朗上口,回忆那时年纪小,巩固下以前的知识,或许在某个时候,又可以用上,想来也挺好的。 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其实是给所有人的大美古诗词,这些,都是古人的馈赠,好好珍惜,美丽自在其中。

  《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读后感(六):让诗词照亮一生

  

最近,邻居家四岁多的萌宝爱上了去小区的池塘边看鱼,带些鱼食去投喂更让她雀跃不已。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她记住了白居易的《观游鱼》“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邻居宝妈是个爱诗词的有心妈妈,陪孩子外出游玩时,会随意吟出描述身边景物的诗句,比如春雨中零落的花瓣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公园湖面的大白鹅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夏日看荷花,当然少不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就这样,萌宝自然而然学会了不少古诗。看着小小的她享受着“诗意”生活,可爱又羡慕。

朱光潜说,诗比别的文学都要更谨严更纯粹更精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

或许正因为此,新版部编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数量大幅增加,让学校和家长们对古诗文的吟诵空前重视起来。早期的趣味启蒙也更为重要。《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精选适合孩子们诵读的历代优美古诗词268首,涵盖新版语文必背篇目,选取70余幅与诗词意境契合的历代高清珍贵名画为插图,让孩子们在诗与画的浸润中,提高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

一、加注拼音便于诵读,简洁注释帮助理解

从《诗经》的桃夭、蒹葭、采薇等名篇,到高鼎的《村居》,秋瑾的《对酒》,上起先秦下至近代,编者精心挑选了音韵皆美、意蕴深刻的历代名作,并用点石成金的文字对每首诗词加以解读,帮助孩子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将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融合。

比如对迷语一样的李峤那首《风》,解读不仅分析了句式特点,简明介绍了诗人的成就,最难得的是另附一首类似虞世南的《蝉》,开拓了视野,更惊叹诗人的巧思。

二、诗情与画意相得益彰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诗画作品的评价。中国画与古诗词对意境之美有着相似的追求与表现。叶燮曾说,画者形也,形依情则深;诗者情也,情附形则显。《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别具匠心地选配了70余幅历代珍贵名画,让诗情与画意互为注解,帮助孩子们领悟古诗文难以言传之美。

三、细心分类,感受相同景物的不同情思

在附录中,这本书把两百多首古诗词做了分类,比如关于节气的,关于节日的,还有古诗词里的植物、动物和地理。

例如书中收录四首关于中秋的诗,分别是:

李峤《中秋月(其二)》“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同的景物,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心境下吟咏,这样比较来读诗,既增加了趣味,也更能体会叶嘉莹先生所说,诗词创作者致力于使读者经由具体的意象,对抽象的感情、感觉、思想,得到鲜明生动的感受。

十月份,讲述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先生传奇人生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影片在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让我们看到诗词的力量,也让我们深思,“照亮一生”或许才是诗词带给我们更深远的礼物。

  《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读后感(七):你一直在找适合孩子阅读的古诗词选集?就是它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对孩子母语学习乃至心灵成长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

由于字词习惯、典故运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孩子们在能够流利地背诵下那些诗词的时候,还未必能真正理解它们的深刻意蕴。

但在他们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终会有那么一个时刻,面对某个场景,那些幼时便谙熟于心的句子,突然喷涌而出。

那一刻,犹如穿越千百年时光,与古人对面而坐、举杯共饮。

那一刻,或是激昂慷慨,或是忧思萦怀,或是言笑晏晏,或是沉思不语……

那一刻,相顾无言,却又心有灵犀。

那一刻,那些已经成为经典的句子,会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怎能容忍、生命中缺少了诗意?

我们又怎能容忍、在孩子刚开始接触诗词的时候,没有一个最适合他的选本?

由奥森图书、天津人民出版社最新推出的这本《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便是很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一本诗词选集。

第一,遴选精心。

让孩子们读古诗词,该从哪里开始?

最为常见的,似乎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似乎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似乎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还能不能再往前一点了?好吧,那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还能不能再往前?好像不能了,再往前得是楚辞、是《诗经》了,虽然我们都知道诗歌的源头在那儿,可刚接触诗歌的孩子们,恐怕接受不了吧?

这本书却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尝试——从《诗经》开始选起(6篇),然后沿着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一路直下,直达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

虽然唐诗占了很大篇幅,但并未就此止步,接下来,宋诗宋词、元曲、明清诗词都有一席之地,最后一篇,是秋瑾。

这样选择的好处,是在展示一首首佳作的同时,隐隐约约让孩子们顺着诗歌长河流淌的痕迹走过。

那么,如前所述,《诗经》啊、楚辞啊……孩子们接受得了吗?

编者采取了一个很老套又很巧妙的方法——节选。

比如开篇第一首《桃夭》只选了四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后面的楚辞、曹丕的《燕歌行》、《木兰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居易《长恨歌》等等,均做了这样的处理。

在诗歌史上,这些篇章都是绕不开的经典,挑选其中朗朗上口的几句,便于孩子吟诵,也给孩子们先留个初初的印象,挺好的。

书中正文部分一共选了268首诗歌,几乎都是韵律感很强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诗歌,在其他的选本中很少会见到。如在于良史的《春山夜月》里,才发现前段时间讲叶嘉莹先生的那部电影名“掬水月在手”的出处,还有诸如乐雷发《秋日行村路》、张羽《咏兰花》、袁凯《京师得家书》等等,都极眼生、又极易读。

其次,解读精致。

给孩子选好了最合适的作品,只是第一步。

更为重要的是,该如何向孩子们去介绍这些作品呢?

很常用的一个方法是注释,诗词中那些不常用的字词儿,标个序号,逐一用现代语言去解释一番。

看起来很标准,却也很生硬。

这本书索性放弃了这一做法,只是在每首诗词后面加了一个“解读”部分,内容大都简洁明了,短则三四行,长则八九行,似乎最长的一篇,也不过十三行而已(屈原《九歌》节选)。

文字虽短,却包罗万象,作者、背景、特色……几乎都有精当的分析,部分有争议的读音、确实难以理解的字词,也都会穿插其中。

随手翻至某页,摘录一则如下(李峤《中秋月》):

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人们都说各处的月光一样明亮,谁知千里之外没有雨骤风狂?千里,指很远的地方。风雨,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李峤曾三次任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十分敏感。

全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地皓月当空,别处却风雨交加。

孩子们阅读,足够了。

何况,编者还时不时在解读的文字中调侃或感慨一下,更加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解读的最后一句是“苏轼常在湖边办公,这种福利现今的官员想都不敢想”。

又如《敕勒歌》的解读:“风吹草低见牛羊”,古代的草原草该多深啊?现在浅草不能没马蹄,悲哉!

在这些简短的解读中,还经常会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顺便”提及与所解读的诗歌相关的另一些诗歌。

如《长歌行》带出颜真卿的《劝学》,《登鹳雀楼》带出李白的《夜宿山寺》,《春晓》带出王维《田园乐》和翁格《晚春》……并且,这些在解读中已经提及的诗歌,都不会再出现于正式篇目中。

这样“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很便于孩子们对照理解。

对于有心者而言,这本书的选诗,就不止268首了。

第三,排版精细。

这本书在编排上也独具匠心。

譬如内容编排。

古诗词阅读最大的拦路虎是啥?读音啊!尤其是有些特殊的字儿,明明认识,但在诗词中的读音,就是不一样。

那怎样读才准确呢?别急别急,这本书正文的诗歌部分,是全部都进行了注音的。

从选择的诗歌以及注音这一细节而言,这本书完全适合低年级的小朋友进行诵读;而从解读部分的内容来看,中高年级乃至初高中,甚至成人阅读,都能开卷有益。

此外,附录也值得一提,除了列举了一至九年级必读的诗词之外,编排者还将书中涉及的古诗词,分别归类为“关于节气”“关于节日”“古诗词里的植物”“古诗词里的动物”“古诗词里的地理”,既为孩子们整理了“知识点”,又间接引导孩子们学会分门别类的学习方法。

譬如配图。

这本书有三百五十多页,可以想见,如果只是那些短小的诗歌以及简短的解读,是完全不需要这么多篇幅的。

那些“多出来”的部分,是编者根据诗词意境,精心选择的历代名画,诗与画融、相得益彰,带给孩子们的,是“大美”的艺术享受。(美中不足的,也是这本书中唯一觉得不适的地方,是第72页和73页的图,似乎影响到文本的辨识了)。

譬如材质。

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纸张和经常看的一些书有区别,虽然说不上来为什么,但总感觉格外舒适。

直到最后一页,忽然看到介绍:内文采用瑞典进口纸,84度白,绿色阅读不伤眼。

瞬间为之感动。

如此“大美”的书,你不打算来一本吗?

2020.11.25

  《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读后感(八):你一直在找适合孩子阅读的古诗词选集?就是它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对孩子母语学习乃至心灵成长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

由于字词习惯、典故运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孩子们在能够流利地背诵下那些诗词的时候,还未必能真正理解它们的深刻意蕴。

但在他们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终会有那么一个时刻,面对某个场景,那些幼时便谙熟于心的句子,突然喷涌而出。

那一刻,犹如穿越千百年时光,与古人对面而坐、举杯共饮。

那一刻,或是激昂慷慨,或是忧思萦怀,或是言笑晏晏,或是沉思不语……

那一刻,相顾无言,却又心有灵犀。

那一刻,那些已经成为经典的句子,会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怎能容忍、生命中缺少了诗意?

我们又怎能容忍、在孩子刚开始接触诗词的时候,没有一个最适合他的选本?

由奥森图书、天津人民出版社最新推出的这本《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便是很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一本诗词选集。

第一,遴选精心。

让孩子们读古诗词,该从哪里开始?

最为常见的,似乎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似乎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似乎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还能不能再往前一点了?好吧,那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还能不能再往前?好像不能了,再往前得是楚辞、是《诗经》了,虽然我们都知道诗歌的源头在那儿,可刚接触诗歌的孩子们,恐怕接受不了吧?

这本书却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尝试——从《诗经》开始选起(6篇),然后沿着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一路直下,直达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

虽然唐诗占了很大篇幅,但并未就此止步,接下来,宋诗宋词、元曲、明清诗词都有一席之地,最后一篇,是秋瑾。

这样选择的好处,是在展示一首首佳作的同时,隐隐约约让孩子们顺着诗歌长河流淌的痕迹走过。

那么,如前所述,《诗经》啊、楚辞啊……孩子们接受得了吗?

编者采取了一个很老套又很巧妙的方法——节选。

比如开篇第一首《桃夭》只选了四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后面的楚辞、曹丕的《燕歌行》、《木兰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居易《长恨歌》等等,均做了这样的处理。

在诗歌史上,这些篇章都是绕不开的经典,挑选其中朗朗上口的几句,便于孩子吟诵,也给孩子们先留个初初的印象,挺好的。

书中正文部分一共选了268首诗歌,几乎都是韵律感很强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诗歌,在其他的选本中很少会见到。如在于良史的《春山夜月》里,才发现前段时间讲叶嘉莹先生的那部电影名“掬水月在手”的出处,还有诸如乐雷发《秋日行村路》、张羽《咏兰花》、袁凯《京师得家书》等等,都极眼生、又极易读。

其次,解读精致。

给孩子选好了最合适的作品,只是第一步。

更为重要的是,该如何向孩子们去介绍这些作品呢?

很常用的一个方法是注释,诗词中那些不常用的字词儿,标个序号,逐一用现代语言去解释一番。

看起来很标准,却也很生硬。

这本书索性放弃了这一做法,只是在每首诗词后面加了一个“解读”部分,内容大都简洁明了,短则三四行,长则八九行,似乎最长的一篇,也不过十三行而已(屈原《九歌》节选)。

文字虽短,却包罗万象,作者、背景、特色……几乎都有精当的分析,部分有争议的读音、确实难以理解的字词,也都会穿插其中。

随手翻至某页,摘录一则如下(李峤《中秋月》):

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人们都说各处的月光一样明亮,谁知千里之外没有雨骤风狂?千里,指很远的地方。风雨,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李峤曾三次任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十分敏感。

全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地皓月当空,别处却风雨交加。

孩子们阅读,足够了。

何况,编者还时不时在解读的文字中调侃或感慨一下,更加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解读的最后一句是“苏轼常在湖边办公,这种福利现今的官员想都不敢想”。

又如《敕勒歌》的解读:“风吹草低见牛羊”,古代的草原草该多深啊?现在浅草不能没马蹄,悲哉!

在这些简短的解读中,还经常会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顺便”提及与所解读的诗歌相关的另一些诗歌。

如《长歌行》带出颜真卿的《劝学》,《登鹳雀楼》带出李白的《夜宿山寺》,《春晓》带出王维《田园乐》和翁格《晚春》……并且,这些在解读中已经提及的诗歌,都不会再出现于正式篇目中。

这样“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很便于孩子们对照理解。

对于有心者而言,这本书的选诗,就不止268首了。

第三,排版精细。

这本书在编排上也独具匠心。

譬如内容编排。

古诗词阅读最大的拦路虎是啥?读音啊!尤其是有些特殊的字儿,明明认识,但在诗词中的读音,就是不一样。

那怎样读才准确呢?别急别急,这本书正文的诗歌部分,是全部都进行了注音的。

从选择的诗歌以及注音这一细节而言,这本书完全适合低年级的小朋友进行诵读;而从解读部分的内容来看,中高年级乃至初高中,甚至成人阅读,都能开卷有益。

此外,附录也值得一提,除了列举了一至九年级必读的诗词之外,编排者还将书中涉及的古诗词,分别归类为“关于节气”“关于节日”“古诗词里的植物”“古诗词里的动物”“古诗词里的地理”,既为孩子们整理了“知识点”,又间接引导孩子们学会分门别类的学习方法。

譬如配图。

这本书有三百五十多页,可以想见,如果只是那些短小的诗歌以及简短的解读,是完全不需要这么多篇幅的。

那些“多出来”的部分,是编者根据诗词意境,精心选择的历代名画,诗与画融、相得益彰,带给孩子们的,是“大美”的艺术享受。(美中不足的,也是这本书中唯一觉得不适的地方,是第72页和73页的图,似乎影响到文本的辨识了)。

譬如材质。

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纸张和经常看的一些书有区别,虽然说不上来为什么,但总感觉格外舒适。

直到最后一页,忽然看到介绍:内文采用瑞典进口纸,84度白,绿色阅读不伤眼。

瞬间为之感动。

如此“大美”的书,你不打算来一本吗?

2020.11.25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