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古诗之美》经典读后感有感
《寻找古诗之美》是一本由主编:傅国涌 / 编写:张彬彬 / 编写:邱少央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9.80,页数:8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古诗之美》读后感(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拿到这套儿童古诗赏析书,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在此之前我买过很多版本的儿童古诗词赏析书了,但是总感觉缺了点什么。直到见到这套书,我明白了,所谓古诗之美,对于孩子甚至不常接触古诗词的成人来说,很可能就在于对于意境的描摹,然而这本书的描摹方式就是最直观的绘画,简单而又生动的彩墨画。无论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还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又或是“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只要看一眼配图,古诗的含义就全呈现在眼前了。我尤其喜爱《江南可采莲》这首诗的配图:洁白的荷花,挺拔的莲叶,栩栩如生的鱼儿,让人爱上了诗,也爱上了画。
这套书的编者是杭州的两位中学语文名师,主编是著名历史学者傅国涌老师。他们将二百多首古诗按照年龄分为三册,分别适用于6-12岁的孩子,从简单到复杂,阶梯式的学习更符合孩子的发展。此外每一册都按照古诗内容分为几个部分,比如第一册当中的第一部分名为“自在娇莺恰恰啼”,其中收录了《咏鹅》、《蜂》、《鸟鸣涧》等有关动物的古诗;而第二部分“小荷才露尖尖角”则收录了《木瓜》、《相思》、《咏柳》等有关植物的古诗;此外还有“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一收录带有“月亮”这一关键词的故事的部分等等。这样的分门别类让孩子有比较地学习,更加有趣味。 另外这套书的字号大,行距大,整体文字十分疏朗,孩子看起来眼睛不累,而且减轻压力。诗句带拼音,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阅读无障碍。每首诗以古诗原文、配图及诗人简介和诗意介绍三部分构成,结构简单清晰。其实对于6-12岁的儿童来说,读古诗的目的并不在于背诵,而是体会古诗优美的意境以及中国文字和语言的精巧。前几天看到一位对古诗词颇有研究的作者说,学习古诗,首先看技巧,再去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最后就是对古诗的活用。如果孩子能够在欣赏秋天郊外美景的时候吟诵出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我想这比他背过二十首诗更让人感动吧。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原是苏轼对王维诗句的夸赞。本书将诗画相结合,向孩子直观展示古诗的优美。我计划从明天开始每两三天带领孩子学习一首,跟孩子一起寻找古诗之美。
《寻找古诗之美》读后感(二):和孩子一起读古诗《寻找古诗之美》
国学我一直认为是中国的经典文化,也应该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学的课程。对于孩子来说,从小让他熏陶传统文化,也能培养他的兴趣。并且在中国古诗词中,还能看到古代自然风光,人文环境等等。
对于家里有孩子的家长来说,我会买很多儿童书籍,包括绘本阅读,或者一些国学知识的书。尤其是中国古诗词这一方面的书籍,我也买过很多,市面上类似的书籍多了,选择性也会多,但是如何选择适合孩子,并且书本内容编写更全面,也是需要每一位父母去做比较的。 《寻找古诗之美》这套书是我看下来比较喜欢的一套。不论从设计上还是内容上,都可以秒杀市面上的大部分同类书。首先这套书的选诗非常好,把每一首诗歌都做了分类,有关风景设计的归一类,有关人文景观的归一类,有关人情事故的归一类,并且书中选诗大多都是一些朗朗上口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
其次,每首诗歌之后的注释和解读也比较适合孩子。对于诗人以及典故和诗解都是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孩子读起来更好理解,也没有过于复杂的暗示。这些都以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在这些诗歌中寻找到共鸣。而且每首诗都配有拼音,对于不识字的孩子来说也可以自主阅读。 除此之外,书中的插图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方面,我觉得是风格是非常配合古诗的情景,以比较中国风的画风和比较简单的笔墨,把诗中的情境展现出来,简单的插图看起来优美,又能让人有很多的联想,配合在书中一点也不枯燥,也可以让孩子更好的了解这些古诗词。购买此书的读者,还能通过扫码来听《寻找古诗之美》的有声书,这一点也设计的很好,每天即使不看书,把有声书放出来听,也很有意境。
其实在我读书的时候,虽然语文科目并不很擅长,但我非常喜欢古文这个部分,所以对于读书时期背过的古诗词记忆犹新,现在也会经常在家中和先生一起对古诗,觉得很有乐趣。看到书中的这一些熟悉的古诗词,我也有一种怀念之感。而能和孩子一起读这些古诗,也让我感受到很开心很幸福,我的孩子还小,看不懂字,不理解古诗中的意义,但是可以听我和她爸爸一起背古诗,念古诗,似乎也变得很享受,很开心。所以这样的一套书,我也愿意多给孩子读,和孩子一起学习。
《寻找古诗之美》读后感(三):风雅百代,遗韵无穷,陪孩子领略中国的古诗之美~
从第一天上学,古诗就被做为是语文这门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学期都要学习 1-2单元的古诗,我对于古诗的第一次接触,也是来自于语文课本。不管是五言律诗还是七言绝句,它都有着独特的韵律之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古诗”是占有着崇高而又独特的地位。
而不同的人读古诗会有不用的感悟,也会看到不同的美感。古人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
你看,古人早就知道诗是抒发情感、表达意志的方式,而情感和意志,是人的最主要特征。那些古时遗留下的独具匠心、形态各异的古诗篇幅,都能够在现今发光发亮,成为一缕不灭的曙光,点亮漫长的黑夜,使每个白天都泛着彩虹之光。
《寻找古诗之美》是我最近陪着小侄子在读的一本古诗解析本。我总觉得,品古诗之美要从娃娃抓起,才会传承下来这份珍贵的传统文化,在时间的洪流中也许某天古诗之美就被新兴文化泯灭了,所以就赶紧和小侄子来了次《寻找故事之美》的旅程。
本书一共是三册,第一册收录了60首,为了方便孩子们阅读,以及考虑到孩子们的汉子识别程度,这一册的60首古诗,每一首都加注了拼音详解,且搭配了画家任学林的绘画作品,将诗、画这两种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的文化类目融为一体,增加了孩子们阅读古诗时的乐趣。
第二册是70首古诗,适合8-10岁的孩子们,同样具有详尽的诗歌解读,又从古诗本身引到对诗人的细腻解读,引发孩子们的共情与思考。在读第二册的时候,我总觉得,这一册不仅仅是启发孩子们如何去构思一篇好的作品,更是在教授成年人如何从根本上品读古诗之美。
第三册一共82首,适合10—12岁孩子。这一册每首诗的生僻字、生僻词、关键词等都附注注解,不仅详尽如此,还添加了诗人生平详解、诗歌意境详解,诗歌典故详解、题外知识链接等模块,缓解了孩子们阅读诗歌时的难度,增加了孩子们阅读诗歌的兴趣。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性的生活,是古代每一个诗人、现今每一个文人的理想,从古至今一直感动着我们的心灵,今天学古诗,如果没有解析便无法深刻体会诗意,若是能在关键处得到点拨,便能豁然开朗,品鉴诗词的美与奥妙,当我们读懂一首诗,甚至是能够写好一首诗时,也许我们就能多一点灵犀,多一分慧心,而这份灵犀与慧心,也许需要大小培养开始,现在就给孩子们一个寻找古诗之美、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机会,也给自己一个全面解读古诗画意的媒介,陪着孩子一起寻找古诗之美吧~
《寻找古诗之美》读后感(四):《寻找古诗之美》:诗歌启蒙,从《寻找古诗之美》开始
孩子在幼儿园中班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喜欢古诗词的老师。在这位老师的熏陶下,孩子经常一边玩一边嘴里念念有词。据我观察,半年的时间里,孩子至少学了二十首古诗。
为了趁热打铁,保持学习古诗的热情和兴趣,我也算是认真搜寻过一些诗词出版物。但是能达到美观、实用、合年龄等多层次要求的诗词书,还真是凤毛麟角。孩子也就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遇到喜欢的古诗就抄下来,偶尔翻出来念一念。
盗图对于寻找完美的古诗词版本,我一直是念念不忘。
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由一线教师张彬彬、邱少央编写,领读文化出版的《寻找古诗之美》着实让我眼前一亮。
因为出自一线教师之手,所选诗歌的范围更加贴合孩子的视角,步步深入,循序渐进。
《寻找诗歌之美》共三册,涵盖了小学阶段所需要掌握的诗词,而且每册还细致地考虑到对应孩子的年龄层次。
每首诗歌都会配备诗人简介、知识点链接、诗歌的解释,尤其贴心的是第一册,还都配上了拼音,方便刚刚进入小学的儿童自主阅读。
同时这套书还配有有声书,微信扫一扫,专业的朗诵和配音便可以让孩子沉浸在古诗词的美与韵味中,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听,让古诗词的美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不得不说,这两个贴心的小设计简直太友好了!在学习古诗词的问题上,无需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地劝说,孩子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正好孩子班主任为了锻炼初学拼音的小朋友的语感,布置了每天拼读打卡的任务。诵读《寻找古诗之美》算是一举两得,不仅加强了拼读,还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播种了诵读古诗文的种子。
苏轼曾称赞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能诗善画,还把艺术中的诗与画有机的结合。
《寻找古诗之美》汲取了这一美学理论的精髓,书中插画尝试使用彩墨绘制,充满了诗意与童趣,既与古诗的意境相照应,同时蕴含着画家的奇思妙想,使得这些与儿童有关的诗意画自拙朴中透出更加活泼可爱,生趣盎然的气息,也赋予古诗以新的生命和与活力。
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和国家倡导的“大语文教育“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一股全民学习诗词的热潮。
而我们也要时刻警惕,对孩子的诗歌启蒙,不仅仅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滋养精神世界,塑造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审美倾向。
因此,《寻找古诗之美》通过图、文、声的交融,将古老抒情传统中的美带给中国少年,从孩子的视角与诗人的心灵相互呼应,体悟诗人心灵的产物,让诗歌在历史和文化中活起来,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