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0 18:1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读后感精选10篇

  《王立群妙品诗词》是一本由王立群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读后感(一):书评|诗词丛中品春秋

  文/捷Jesse

  古往今来,中国都有点评诗文、鉴赏诗文的传统,或圈点勾画,或记录感悟,或行文附议。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心境下都可能对诗文产生多重解读。

  这是一本别具特色的诗词品读手册,是对传诵千年的经典古诗词的“新话”,是可以随身携带随意翻阅的诗词品读佳册。作者王立群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主攻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2006年凭《史记》登上《百家讲坛》,此后多次参与文化类节目,著作颇丰。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是他数十年诗词学术造诣的精华,全书以个人评点的形式,立足诗词语境,针对经典名句,结合新时代做了新解读,深入浅出地对大家喜闻乐见的100首经典古诗词进行“全息成像”,其中还包括来自语文教材的75首诗,是体味诗词之美的必读之书。

  你可曾试过从星座角度看《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开篇即提“七月流火”,用于表示物候变化,点明诗歌内容所承载的时间。此处的“火”,并非熊熊烈火,也不是太阳系中的火星,而是恒星中的大火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属于东方青龙七星中的第五星宿。

  七月之后,大火星偏西下沉,称为“流火”,表示夏去秋来、寒天将至。王立群教授在分析这首诗词时,为避免今人对“七月流火”的误读误解,举了两个神话传说的例子。

  一是希腊神话中,太阳神之子巴野顿为证实自己身份,私驾太阳车疾去而害苦天下众生;天后放出一只蝎子咬住巴野顿的脚踝,宙斯用雷电击中巴野顿和蝎子;灾难结束后,为警示众人,将蝎子升至天上,成为天蝎座。

  二是中国古代传说,高辛氏帝喾有两个儿子,从小不对付,天天找机会打架,互相征讨。为避免兄弟相残,帝喾将大儿子赶到商丘,主商星;将小儿子赶到大夏,主参星;参星商量两者东升西落,永不相见。这里的商星就是天蝎座α星,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二。

  你可曾试过从古时男子化妆角度读《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中特地点到男子的妆容。整个诗篇中,妆容有二:一是以鲜花芳草为服饰,装扮自己,滋润自己;二是以细长而弯曲的蛾眉来表示自己的美好。人们不禁发问,男子化妆是否古来就有?

  现当代,许多网红男生都是妆容帝,甚至一些从未接触过化妆课的女生也开始通过网络学习“略施粉黛”。妆前妆后差别巨大,但通过《离骚》我们知道,化妆早已不是女性的专利。在汉代,男性化妆后上班是工作的基本要求;到了魏晋时期,更是成为时尚。

  魏国尚书何晏,原本就是帅哥一枚,肤色白皙,有次曹操要试他的肤白是否真实,故意选大热天请他吃热汤面,最后何晏在大汗淋漓时仍然是色白如故;除此之外,何晏出门,随时带着小镜子、化妆品,时不时补妆,被世人美称为“傅粉何郞”。

  你可曾知道范仲淹写过北宋版的“舌尖上的中国”?“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简简单单的四句,形象生动地道出鲈鱼的鲜美、渔民的艰辛,与当前《舌尖上的中国》解说体例极为相似。

  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或从地域说起,或从美食说起,或从文化说起,总会将三者串成一线,不仅展示了食物的精美与丰富,也展示了厨艺的精湛、备料的繁复,既展示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也展示了食物历史演变的背景。

  如此独特的视角与见解,在这本书中随处可见。我们后人读诗,除了需要诵读识记外,还要将诗中的文化融入自己的血液,培养自己的诗心。唐宋是我国诗歌最为繁盛的时代,尤其是唐朝国力强盛,上至老人下至孩童,人人皆出口成诗。

  希望我们从王教授的诗词解读中找到自己,找到文化自信,找到前行的信念。读诗开卷有益,不妨细细品玩。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读后感(二):王立群推出“新诗话” 独家妙评100首经典古诗词引热捧

  搜狐文化观微 8月1日 https://www.sohu.com/a/330798514_461398

  近日,著名文化学者、中国诗词大会嘉宾王立群新作《王立群妙品古诗词》由东方出版社隆重推出。此次,王立群着力于恢复中国古人点评诗文的传统,全书见解独到,风趣幽默,力求发前人所未发,道今人所未言,深入浅出的流行语言让传诵一两千年的100首古经典诗词活在了当下。

  “新诗话”见解独特、风趣幽默

  百度上查不到,鉴赏辞典看不到,作家选本上找不到,课堂上听不到

  中国自古就有点评诗文的传统,或圈圈点点,勾勾画画,标注名句;或于字里行间,纸页留白之处,记录三言两语的感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词文本本身就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是王立群教授以数十年学术造诣,将教学中教授古诗词的独特感悟著作成书。全书对诗歌的解读,从个人的评点出发,立足诗词语境,针对经典名句,抽丝剥笋,旁敲侧击,深入浅出的流行语言让传诵一千多年的经典古诗词活在了当下,可以说是一本“新诗话”。既可供读者长时间仔细研读,也适合于百忙之中“走马观花”。

  这本古诗词书有两大特色:

  一是见解独特,王立群教授力图发前人所未发,道今人所未言。

  比如,在点评王维《终南别业》一诗时,王立群教授说,终南山之所以能在中国众多的名山中脱颖而出,还在于中国古人的一种审美意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终南山中有“仙人”。

  谁是终南山上的“仙人”呢?“诗佛”王维就是其中之一。

  王维中年之时就特别信奉佛教,隐居终南山时,更是活出了自己的模样,把日子过成了诗,所以王维可以说是一个“佛系男神”。王维的存在,“引爆了”终南山,让终南山成为一座诗性的山,令人向往的山。

  王维青年顺风顺水,中年险山恶水,晚年游山玩水,《终南别业》恰恰就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他闲步山间,随性而走,行到山穷水尽之处,就坐下来看天上云卷云舒,看地上溪流淙淙,不惊不喜,不闹不怒,一幅淡然画境,烛照一颗悄然诗心,这正是“一山一水一别院,一诗一画一人生”。

  这是百度上查不到、鉴赏辞典看不到、作家选本里找不到、课堂上听不到的点评,只有这样的点评,才能够让读者领悟这首诗的真正的绝妙之处。

  二是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流行语言让传诵一两千年的经典诗词活在了当下。

  在本书中,王立群点评的100首经典古诗词,金句频出,幽默风趣,让读者阅读快感爆棚。比如,王立群教授从星座角度讲《诗经》,从男子化妆、小鲜肉角度解读《离骚》,认为王维不仅是“诗佛”,更是“终南山的佛系男神”,说李白的诗集就是一部“狂人日记”,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是北宋版的“舌尖上的中国”……他读李商隐的《无题》诗,写的是一场“确认过眼神”的美丽遇见与回肠荡气的无奈转身;品评张九龄的《感遇·其一》,品出的是“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的自信与坚守……

  以大家视角重述100首经典古诗词之美

  提供中小学课本古诗词的全新解读

  提起王立群,许多人的第一反应 “他是一位研究历史的学者”,而忽视了他的真实身份——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文选汇校汇注》首席专家,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他曾荣获河南省、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奖,是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曾获得河南省“十大师德标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称号。

  在他看来,一首诗歌能够成为经典,从诗歌本身而言,经典名句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些经典诗歌能够被历代反复传诵,不少是从其中的经典名句开始广为人知的。因为名句的惊警,蕴藉的丰富,它甚至能够脱离诗歌原初文本,独立出来,具备超越诗歌本身的意义。因此,对诗歌经典名句的聚焦与解读,一方面,是捕捉到了诗歌的关键与核心,有振领提纲之功;另一方面,并非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而是关注经典名句的文本意义、传承及演化。故本书对诗歌的解读,不追求一字一句的详细解释,不追求一句一联的全面鉴赏,主要是从个人的评点感悟出发,立足诗词语境,针对经典名句,抽丝剥笋,旁敲侧击,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前后勾连,左右照应,力图建立另一种理解诗词核心的“语境场”。

  此外,除却诗词本身必须写得好的因素,诗词还必须具备时刻指向当下的质素,也就是说,诗歌所写,能够时刻呈现于今天。虽然不少诗词距离今天已经很遥远了,但是经典诗词仍然能够为我们提供足以借鉴的东西,仍然能够不断刷新我们的审美,仍然不断冲击我们的阅读视野与阅读期待,所以诗词的解读不能脱离它产生的时代,更不能离开解读它的时代。这正是诗词生成已久却历代阐释不断、魅力常新的根本原因。

  本书中精选的100首经典古诗词,其中有75首来自语文教材。中小学阶段正值一个人学习古诗词的黄金时期,阅读王立群教授的诗词书,不但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孩子们爱上古诗词、学懂古诗词,还能为家长和老师教授孩子古诗词提供独特的视角,为他们与孩子互动打开一扇崭新的诗词之门,从而让生命的脚步不再匆匆,让平凡的日子也能活出诗的精彩。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读后感(三):旧诗词,新故事,从古诗词里学文化

  2017年,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上,王立群点评曹操的《短歌行》,用一句“宝宝心里苦”简洁形象概况了整首诗的核心内容,而这句很潮的评语,瞬间让王立群这位花甲老教授火了。

  王立群火了之后,大家才发现早在2013年,这位老教授在《百家讲坛》上,就把各种当时流行的网络热词信手拈来,十分生动精妙的语言,让本来晦涩难懂的《史记》,很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

  比如在讲解匈奴单于和吕后之间的政治往来信件时,匈奴单于的示好被他笑称是言辞粗鲁的“求爱信”,“剩男”“粉丝”“秒杀”“跳槽”“草根”等网络流行语,王立群的讲堂上也经常出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王立群惯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来讲解历史文化,广受大众好评,人称最接地气的教授。

  王立群,字鹤亭,他是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化学者,也是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曾经是百家讲坛最佳主讲人,还是中国诗词大会最受欢迎的嘉宾之一。他用自己特有的语言风格给大众讲解了不一样的历史文化,让原本晦涩难懂的部分,生动形象起来,也让更多年轻人对古代文化,文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少有的“网红教授”。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是王立群对中国古诗词的点评感悟的合集。中国古诗本就有点评的传统,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一本王氏特色的“新诗话”,王立群教授本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原则选择100首古诗词,或探究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或抒发对诗歌本身的欣赏感悟;或深入分析诗歌深处的作者用意;将这些古诗词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出来。

01 古诗词的由来

  中国最早的古诗可追溯到西周到春秋时期,流传至今的代表作品是《诗经》。《诗经》是我们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的存在形式一般是以民歌或者民谣的形式而存在记录,有着十分鲜明的时代感。

  在《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中,第一首解读的便是《诗经•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这是一首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古诗,诗中全方位的诠释了庄姜的美,身材高大,皮肤白皙,牙齿又白又亮,眼睛又大又有神,而且她脾气也非常好。

  庄姜是有史以来被记录的第一位美女。后人都对她多有研究和猜测,如《毛诗序》说:“《硕人》,闵庄姜也。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便是猜测庄姜生活不太如意,因为无子嗣被夫君不喜,遭遇被大众同情。朱熹也曾认为《邶风》中开篇五首诗怨妇诗是庄姜所做。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中,王立群用“诗经时代的白富美”来定位庄姜,不得不感叹,这个称号和庄姜身份十分贴合,让人惊艳。古诗中的美人绝不是现在通俗的“美女”一个词可以概括,而是美的形象,美的具体,从头美到脚,眉毛,眼睛,牙齿,手,颈等都有详细的描述,让这个美女美的灵动,美的惟妙惟肖。

  中国古词是也是一种诗,但又不同于诗,它同样起源于民间。有学者认为词的起源可追溯到《楚辞》,要比古诗晚,但中唐后期才开始盛行开来。晚唐时代温庭筠,是一个非常高产的词人。因为写的多,温庭筠在写词的过程中,逐渐为词规范了词体,当时很多文人受温庭筠花间词风的影响,当《花间集》作为第一部词集出现的时候,温庭筠也被尊称被称为“花间鼻祖”。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中, 王立群解析了屈原的《离骚》,用的标题是“男子化妆亦疯狂”这个标题十分吸睛,现代男子化妆不盛行,那么古代男子化妆会是什么样子呢?别急,听王教授娓娓道来。

  很多人对颜值有误解,觉得天生丽质难自弃已是最好,可倘若能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颜值逆袭岂不更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子化妆古来有之,男子化妆古来亦有之。在《离骚》中,“我”便是那个十分注重自己形象的“爱美之心”,在屈原之后男子化妆开始盛行,到宋代才逐渐没落。男子化妆在大唐最盛,国家会给官员发放化妆品,化妆步骤也一点不比现代人少,熏香,刮面,上妆,不仅要美,还要香。

  古来有之的诗词,用它特有的文学形式,将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感情经历,思想状况有了系统的记录和表达。诗词的产生不是偶然,而是人们精神需求发展之后的必然。

02 古诗词的作用

  古诗词一直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载体,它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强烈的节奏感、韵律美等被后世广为流传,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古诗词的经久不衰,除了它朗朗上口和韵律之美,更因为它深刻的思想内涵。古诗词的分类从内容上分有写景、叙事、抒情、明志等,从技巧上分有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等,从形式上分,有古体诗、乐府、律诗、绝句等。

  李白的《月下独酌》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情诗,诗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最为出名,也是很多人自嘲孤独时的口头语,认为李白是没有人可以共饮,只有孤零零的影子和自己为伴,突出的是李白的孤独。

  在《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中,王教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他觉得李白这里并非是被动孤独,李白不仅邀请了明月,也邀请了自己的影子,主动和它们一起组成了自己的“铿锵三人行”,看似没有落寞孤独,而是把酒言欢,载歌载舞,欢乐无比。但,在热闹,喧嚣之后,李白更为落寞。

  李白一直是豪放派诗人的代表,也有诗仙的美名,他的诗句多为洒脱,狂放。王立群结合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为表面放浪的李白做了更深刻的解读,也分析了李白看似爱酒背后是不得不喝的无奈和郁闷,一句“古来贤者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何其讽刺。

  中国的古诗词,有3种表达意境。一是作者自己的意境,二是作品表现的意境,三是读者理解的意境。这3种表达意境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读者的理解程度不同,对作品的欣赏程度也自然不同。王立群在这本《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中,通过解读作者,解读作品,引导读者这一顺序将100首古诗词层层剥离开来,让读者通过他的品读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也让旧诗词,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古诗词的作用不再只是表达,更重要的被理解和被传播。

03 古诗词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文学史上,古诗词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古代,古诗词甚至作为科举考试的必修课目,是官方学术的代名词。当然,时至今日,古诗词也以它特有的文学魅力广为流传,从牙牙学语,到耄耋老人,都会吟诵几首古诗。

  同时,中国的古诗词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在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等方面也有最生动,最全面的体现。可以说,中国诗词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还是一部中国文明的进步史,它的艺术地位无可替代,是我们中华名族文化的精华。

  孔子有云:“不学诗,无以言”,古诗词的发展,影响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最重要途径,这种传承造就了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体系。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中王教授对诗歌的解读,不属于浅显的逐字翻译,而是从大局出发,对古诗词进行了全面鉴赏。“最美的诗献给最美的人”,“浪子的华丽转身”,“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恨不相逢未嫁时”,“自信满满花仙子”,“自作聪明的小把戏”等标题也是稳中带皮,温情中透着凉薄,欢乐中带着愁苦让人有无限的遐想和想读的欲望。100首古诗词,作者通过时尚通俗的语言,从诗词的意境,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犹如探案般从细节着手,抽丝剥笋,将我们代入那些古诗词里,让我们领略了古诗词的美好和深意。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读后感(四):《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一堂妙趣横生的诗词课

  早些时候,社会上曾兴起一阵“读书无用论”,这种论调认为,文人酸腐无用,纸上谈兵,空谈误国;认为寒门难出贵子,阶级制胜;甚至认为我们仍处在关系社会中,厚黑学才是平步青云的唯一法宝。在这样的论调中,“百无一用是书生”成为了时常被引用的论证。 但其实,若是把这句话引用在这,只能说对了一半,更多时候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误读。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代黄景仁的《杂感》一诗: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通读可知,其诗主要写的,是一种无法实现抱负的无奈。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贫寒,饱读诗书,少年时便已因诗成名,却一生穷困潦倒。乾隆三十一年他为求生计开始四处奔波,乾隆四十六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病逝。人生短短几十载,空有学富五车却无用武之地,也难免发出“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样的感叹。这感叹之中,多有自嘲,但更多的是一种不被世人理解,以及从仕无门的无奈。

  那么书生是否百无一用,饱读诗书是否只是纸上谈兵,古代那些诗词歌赋在当今来看还是否还有阅读和学习的价值?在《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这本书中,均有所回答。 喜欢看一些诗史类综艺的朋友,对于王立群这个名字应该都不陌生。他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之一,同时也是诗词大会的重要嘉宾。他博古通今,擅长用浅显通俗的语言讲述历史和诗词,讲史融于诗,诗冠于史,融会贯通,深受读者的喜爱。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书中囊括了一百首经典诗歌,涵盖七十五首语文教材中的必读经典,运用评论与故事,历史与诗词结合的手法,形成一百篇诗评散文,挖掘诗词背后的人物事迹,见解独到,读来妙趣横生,让人眼界大开。 王立群老师通篇没有说教,却胜似说教,不仅引发了读者读诗的热情,更证实了一个观点,诗词歌赋虽久矣,但历久弥新,根本无从谈起过时亦或是无用。

  二、精神——诗词得以传承不休的内核元素 提到古诗词的妙用,绕不过去的就是“精神”这一概念。从唐朝开始,科举制度逐渐稳定,到宋时重文轻武,开始大力推崇文人志士,作诗成文就成为了很多贫下士进阶、实现理想抱负的重要手段。所以很多庶族子弟努力研学,渴望有朝一日成就大业。 然而科举制度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奸臣当道的政治局面,导致很多有才志士不能在其配套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空有一腔爱国热潮,难以有所作为,委屈、愤懑、忧愁、苦闷都被写进了一首首诗歌里,振聋发聩,敲响着社会的警钟。 且不说这些声音是否能够帮助他们翻身立命,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答案是否定的,但其中蕴藏的抱负情绪,却着实喂饱了世代人民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依然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中,讲了这样一位耳熟能详的作家,王维。从他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受到很大的启发与鼓舞。 王维是诗歌圈里响当当的人物,被称为“诗佛”,一直以“山水诗人”的名头著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作之美,是有目共睹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他的《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像什么好诗,最基本的押韵、朗朗上口都没做到,怎么读都不顺嘴。但仔细分析来看,却尽是思乡情切之感。 王立群评价此为,“故乡久别,处处思念,却独忆窗外梅花,此为妙手偶得,此为大匠运斤。” 此为王维在安史之乱后隐居孟津所作,因此不禁让人怀疑这仅仅只是思念故乡,还是思念那盛世繁华的大唐?故人已去,窗前那梅花,还是不是和昨天的梅花一样香?寥寥数语,却尽是悲情。 王维虽被称作是“山水诗人”,但也并不意味着他只能写一些软绵绵的山水诗,别忘了他还有最出名的一首边塞之作: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其中三联两句,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绝唱,千古流传,而能成此作,自然离不开其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及视死如归的气概。 所以读诗不仅仅是读那一行行优美精准的词句,更多时候读的是一种精神,是诗人流露在字里行间的一种情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正是这样一种情感,给我们带来某种深至灵魂的震撼。 所以说,诗歌是能够历久弥新的,因为它汇聚了前人千百年来治国理事的心路历程,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向导,于迷茫之中予出路。

  三、技巧——一字之“生”,成就了多少经典诗篇 现如今名人市场有一铁律,出名必著书,既能发展名声,也是揽金之道。细想来也不无道理。正所谓成大事者必先成其文章,文章乃思想之结晶,读其文如若见其人,文章写得好,人的地位形象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观。 如何让文章写得好,其实从古人身上可以看出不少门道。首要一点就是用字。 在《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这本书里,就有这么一篇,专门谈了古人惯用的一个字——“生”字。可以说这一个简简单单的“生”字,着实成就了不少诗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等等。 绕来绕去都离不开这个“生”字。 那么古人为什么这么迷恋“生”呢?其实并不是这个字有什么魔力,而是这个“生”恰恰契合了诗作者当时当刻的感受。 生字有出生之意,意味着新生,原本就有一种勃勃生机的动态之感,当张九龄站在海边望月怀远,谢灵运登池上楼俯仰春日,王湾次北固山下直抒胸臆的时候,一个“生”字,恰好既带有初生的渴望与灵动,又萌发了一种生拉硬闯的豪迈与气魄,任凭你是忧情闲绪,是翘首企盼,又或者是气壮山河,统统都能囊括。不得不称其为秒。 而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诗人是下了功夫的,融情入景,才得以让读者千百年后拿起此诗,触景生情。 所以诗也好,文也好,人也好,往往讲究那分寸之间的一字妙用,用得妙就能成千古名句,用得不妙,可能如龟壳着地,一辈子空努力,却怎么也翻不了身。 所以说读诗,读的是那一字之差的技巧,也是为人著诗的分寸。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不是什么圣书,它不能把关于诗词的美学,关于诗人的美学揉捏在一起,一股脑灌输给每一个读者。但它又是一本圣书,它能把那些被称为过时的东西,枯燥的东西,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其生命,赋予其活力,引发读者的兴趣。从而扮演一个领路人的角色。 我想,这也正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所在。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读后感(五):当我们大力推崇阅读古诗词时,我们在推崇什么?

  2019年7月,曾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夺得总冠军的武亦姝,以613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再次引发网友热议。

  武亦姝,一位来自上海的00后才女。2017年,16岁的她凭借2000诗词的储备量,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有人甚至发出了“生女当如武亦姝”的感叹。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武亦姝,自认“古诗词里有很多现代人给不了我的感觉”。

  不疾不徐,淡定从容的台风,再衬上一袭长裙,黑发飘飘,很多报道都把她描述为“古典美女”。

  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有云“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在赛场上微笑吟哦的武亦姝,用大气超然折服了一众网友,如此也就不难探究,为什么人们会将人生偶像为陆游、李白、苏轼的武亦姝,赞称“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她真正做到了“以诗词为心”。

  有人说,被诗词富养的人,都自带高级气质。

  武亦姝夺冠后,《中国诗词大会》的嘉宾王立群教授曾评价“她的成功,是心理和学养的双重成功”。这样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孩,大概就是王立群教授理想的饱读诗书人的模样。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王立群教授对古诗词也有自己的一套见解。

  王立群,字鹤亭,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

  对古典文化的常年研究,让王立群教授的传统文化素养明显超于常人,在赏析古诗词时,有了更多触类旁通的经验;数十年的学术造诣,也让他在推广古诗文时,多了一分严谨和考究。

  因此《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系列的4册书刚一上市,就受到广泛好评,有评论说他在“吸引受众的同时,以严谨的学术性准确传达出传统文化内涵”,堪称一名合格的“文化奶妈”。

  在王立群看来,对于古诗文学习,“背诵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理解”。

  《中国诗词大会》等语言节目,成功激起了人们对于诗词的兴趣,也让那些经典诗文和名句再一次焕发了光彩。

  正如同为《中国诗词大会》的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教授所说“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

  为了延续这一文化传承,王立群教授推出了新书《王立群妙品古诗词》。在新书中,作者立足于诗词的内涵和创作背景,再结合时代文化和潮流语,重新为我们品读了98首经典古诗词。

  所谓经典文学,就是在任何时代,都能经得起推敲和解读,还能让人从中找到共鸣的作品。

  而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也就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的理解和碰撞中,千载流传,生生不息。

  在王立群教授看来,日常生活遍地有诗意,平凡的日子也能活出诗的精彩。

  很多文学作品的只言片语或典故,其实早已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只是它们缺乏一个正式的场合,向我们作自我介绍。

  或许有一天,于不经意间相逢时,我们终有机会,对那些滋养了无数心灵的传统文化说一声: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古诗词里的景观:由一首诗“炒作”成的千古名楼

  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特别喜欢四处游玩,传说他到某地后诗性大发,正研磨构思诗句时,突然瞥见了前人诗作,随后悻悻收手,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从此传开了“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典故。

  让诗仙铩羽而归的地方正是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长江边的武昌,三国时期建成,当时主要用于军事瞭望和守卫。

  晋朝一统天下后,黄鹤楼逐渐从军用改为民用,许多官员和商人路经武昌,都喜欢去黄鹤楼登高望远,欣赏美景。

  有一天,黄鹤楼迎来了改变它命运的诗人崔颢。

  他登临黄鹤楼,看着一望无际的天空,不知不觉想起了千里之外的家乡,孤单神伤之余,他泼墨展卷,留下了一首《黄鹤楼》。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人对这首《黄鹤楼》评价极高。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曾评价:“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高在哪里呢?前四句诗出现了三个“黄鹤”,读起来却不觉得多余,反倒层层递进,朗朗上口,因而有了“黄鹤三叠传天下”的美誉。

  借着向上乘鹤登仙的神话,崔颢一转视角,向下俯瞰武昌城中的汉阳树和草木繁茂的鹦鹉洲。

  动植物都焕发着勃勃生机,自己却形单影只、自生自灭,油然而生的思乡念头,让崔颢神色黯然,忍不住问一句乡关何处,环顾四周,回答他的却只有江上轮渡袅袅的余音,似有似无地应和,却又不知所言。

  宽广的意境,衬上淡淡的忧思,这个天地之大,何处为家的萧条背影,让诗仙也自愧不如。

  后来,李白也还是写了黄鹤楼,不过是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仙的大作,再加上曾被崔颢比下去的传说加持,让黄鹤楼的声名开始远扬,无数游客蜂拥而至,瞻仰这座让多位诗人留下大作的名楼风范。

  不知不觉间,黄鹤楼完成了一场成功的“炒作”,一跃成为了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

  和崔颢同朝的诗人刘禹锡曾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到底是诗成就了楼,还是楼宣扬了诗?或许是互相成就,相得益彰。

  曾有人以“实用主义”的角度,批判诗歌无用,文学无用,在各有诗文“代言”的江南三大名楼面前,这类谣言不攻自破。

  在王立群教授看来,风景名胜的价值,最终还是依赖于文化。

一座楼要想成为名楼,一定要有名作。有名作就意味着有文化、有历史。文化是整个民族的基因,是所有天下景观的核心要素,一个没有文化的景点,称不上名胜,因为它是没有灵魂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文豪们都已作古,但他们的思想却透过作品得以永存。站在这些著名景点里,似乎还能感受到其中回荡着当年,文人们肆意写下诗句的畅快。

  五千年的历史维度里,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历史景观,最终能被人们口口相传的古迹,大多都有着诗句名篇的“代言”。

  千载之下,靠着传承至今的文化“加固”,今天的历史景观,抵挡住了时间侵蚀,依旧巍然屹立。

二、古诗词里的情感:漫漫时空,也无法阻挡我们心手相连

  1.国情:满腔心事,付与未来听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很多人知道陆游,是因为他和表妹唐婉被迫分离的凄美爱情。

  实际上,他本人是一位颇有豪情的杰出爱国主义诗人。

  自小在战火中成长的经历,让陆游深知动荡和分离的苦痛,也因此更向往家国安定的和平。

  但遗憾的是,到了临终,陆游依然没有等到山河统一的那天。

  弥留之际,曾“六十年间万首诗”的陆游,写下了他最后的作品——一封特殊的家书。

  说特殊,是因为这封“家书”里,没有对自己身后事的安排,也没有对子孙后代的箴言传授,“不说小事,专讲大事;大事很多,只讲一件”。

  家事变成国事,国事即是家事。反复叮嘱的,是九泉之下,他依然在等候迟来好消息的一颗心。

  陆游离世二十四年后,南宋和蒙古联军,打败金国,收复了开封和洛阳,诗人刘克庄当即写诗,告慰陆游在天之灵。

  然而好景不长,孱弱的南宋成为了蒙古的下一个目标,最终蒙古铁骑攻破了城门,南宋宣告灭亡。

  在听闻家国灭亡之际,领受“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氏子孙,终究没有辜负家族门风。陆游的孙子、曾孙、玄孙先后悲愤自尽,以实际行动,接过了陆游的爱国大旗,彰显了南宋文人的铮铮傲骨。

  几百年后,文豪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或许是为陆游及后代最好的注解。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千载之下,忠贞传承不断;文化不死,爱国之心永存。

  2.家情:纸短情长,拳拳游子心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离发又开封。

  秋天是万物由盛转衰,生命开始凋零的季节,对于敏感的诗人来说,总是更容易引发愁绪。

  晋朝张翰在感受到秋风后,隐隐还闻到了随风飘来的故乡鲈鱼、莼菜味,忠实的味蕾无法抗拒浓浓的思乡之情,张翰因而辞官回乡,再也不用受垂涎三尺的痛苦。

  怀念美食只是借口,真正想念的还是故乡的人和事。

  漂泊在外,“异乡人”的身份总是让人有诸多不适。少数人或许会把他乡变故乡,但在更多游子心里,始终还是放不下对故土的牵挂。

  秋风起,又到了叶落要归根的时节,异乡的张籍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乡。匆匆写好见字如面的信件,却又觉得寥寥几笔,无法倾尽自己的思念。

  负责邮递的人马上要出发了,临走前,张籍却又急忙拆开信封,多补了几句话。

  字字千钧,情深如海,一个满怀思念却又被四方格限制了表达的游子,被张籍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王立群教授赏析这首诗时,说“思乡主题很常见,要想赢得关注,必须出奇制胜。张籍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不咏物,不直言其情,只是客观展示了一件小事。可是纸短时短,万重意怎能说尽,只能是欲说不休,欲说还休,浅浅细语,皆自肺腑流出,不见斧凿痕迹,真实自然,更为动人。”

  所谓共情,大概就是这样,不论情绪有多满溢,但真正能够倾注笔端表达出来的,太少。

  因为情深,所以近乡情怯;因为谨慎,所以不知所言;

  因为思念,所以感同身受;因为漂泊,所以直击人心。

  3.人情:爱至深处,愿望也简单

  《长命女·春日宴》 冯延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结婚,自古以来被称为人生四大喜之一。

  民国的结婚证书上,有这样一段话:“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对于爱情,从古至今的人们的愿望都很简单,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王立群教授说“冯延巳擅长写情,擅长写美人,更擅长写时间”。

  《长命女》,或许就是他的综合代表作。

  时间将美好磨成细碎,洒落在生活各处。不知不觉,正值青年的伴侣,就这样扶持着走过了一生。

  平凡中更见真情,因此对于长长久久的两情相悦,冯延巳并没有采用流行的鸳鸯或比翼鸟这类代表爱情的意象,而是用了普通人家中的梁上家燕作喻,将寻常烟火气,描绘得淋漓尽致。

  不求多财多福气,只求时间久一点,再久一点,我们互相陪伴的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最简单的愿望,才更显真心。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数年如一日的重复,幸福其实很简单。

三、能够世代相传的文化,才是民族进步之魂

  著名历史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中,作者当年明月在分析四大文明古国的现状时曾说:

只有中国做到了。虽然有变化,有冲突,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主体,一直延续了下来,几千年来,无论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绝境,什么样的强敌,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历时千年,从来如此。

  事实上,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连绵和传承,除了我们自古以来坚韧不屈的价值观以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是我们拥有统一的文字系统,二是每个时代,都有留存至今的典籍来记录相应的思想成果。

  1.统一的文字系统,让民族的文化传承成为可能

  著名学者余秋雨,就曾强调过延续永久的文字系统,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影响。

当我站在古埃及的城市卢克索,看到太阳神庙里那些雄伟石柱上的文字,除了考古学家能够认出极少数,绝大部分都不为人所认识。我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寻找古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与希腊文明的关系,人们告诉我,那里有一种A形文字,可能告诉我们这个答案,但是这种A形文字大概要到100年以后才可能被解读。还有,我在巴比伦遗址看到的楔形文字,现在有谁能读得出来?文字的灭亡,意味着文明载体的死亡。

  但是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的文字系统虽然历经变化,但是始终有着连续的记载供溯源,这种悠久的文字延续,让我们得以在今天,阅读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如孔子、孟子的作品,“能够像看乡下外公的家信一样亲切。”

  “一种文字,在几千年的漫长时光里能保持到今天还被广泛阅读、使用,平心而论,这是人类史上非常了不起的文化奇迹。”

  只有持续存在,才有可能被铭记和发展;只有根基尚存,我们才能找到归属,从而发出勇敢和自信,让全民族被引领着持续向前。

  2.留存的经典名著,让文化得以传承,民族不断进步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

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曾有一段流行语,解释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如果看到天边落日余晖,一排大雁南飞时,我们能够使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应景的美句代为表达情感,而不要只知道说‘哇好多鸟,这些鸟真好看,这景色真美’这种苍白的车轱辘话。”

  经典文化作品不断被复用,我们的民族智慧才能不断被激发,从而夯实已有的文化根基,不断增强创造力,我们才能由内而外展现出一种文化自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意识风貌的不断激昂,我们终将昂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以今言,解旧语,注入新能量的传统文化,终将重焕生机

  作为五千年的泱泱大国,我们有着丰富而取之不竭的民族文化资源。怎样充分利用我们的文化宝库,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从而发扬并坚定文化自信,成了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在王立群教授看来,“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是中国得到世界认可、尊重的关键。”

  一本《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让传统文化借助当今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再次回归了人们视线。王立群在介绍古诗词时的引经据典和严谨论证,让本书有了权威性参考的价值,这种穿插结合学术与潮流的文化介绍方式,相信会让很多人重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其实对于传统文化,并不仅仅指四书五经等传统诗文,更包括了千百年来,历史上的社会成员认可而共同遵守的价值观。

  这类价值观,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朴素信仰,也是让全民族拧成一股绳的核心力量。

  罗曼·罗兰说: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都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大多数人或许都会以为,考完了高考语文,自己就跟那些拗口又难背的古诗词划清了界限。

  但终究有一天,会在一个合适的场景下,有一句诗词涌上心头,完美地表达出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因为文化的传承早就流淌在了我们的血液中。

  前人的智慧火炬并不仅仅只是求学时期的“负担”,更是萦绕我们每个人一生的价值走向。

  大力推广阅读古诗词,并为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新能量,是我们的时代新使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往开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贡献一份力量,从而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添砖加瓦,再创新高!

  (全文完)

  关注@松蝴蝶,和你一起成长!

  参考资料

  余秋雨,《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原因》

  季羡林,《一生自在》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张富春,《王立群读〈史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王立群,《传统文化回归 内涵与外延应重新定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