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茬学数数》的读后感大全
《找茬学数数》是一本由[法] 德尔菲娜·赛德吕(Delphine Chedru)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青豆书坊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找茬学数数》读后感(一):找茬学数数,在审美中认知数学
从娃会说话起,就开始给他买绘本,如果认真算一下家庭消费支出,绘本绝对可以占到总支出的三分之一。我仔细翻了一下书架上的绘本,从幼儿阶段的习惯培养,到现在的情商教育,我发现家里的绘本都是讲故事的,感性的内容很多,好像缺了点什么。
一个月前,我和娃去超市买鸡蛋,回来的路上,我随口问他:“2+1等于几?”他想了半天才答上来。好吧,我终于知道书架上缺的是什么了,理性的内容太少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居然回答的那么慢,实在说不过去。
《找茬学数数》就这样成了娃的书架上第一本数学启蒙绘本,也是目前我家唯一的一本数数游戏书,它以夺目的红色站在书架最上方,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这本书的作者德尔菲娜·赛德吕是法国儿童艺术教育专家、获奖童书作家。这是一本中英双语的学数数绘本,封底有英文版音频二维码,手机扫一下就能听到英语发音了,非常方便。
《找茬学数数》是一本互动性很强的数学游戏书,在数数的过程中还能让孩子得到艺术启蒙,真是一举两得。这本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数1—10、20、30、40、50、100,第二部分是玩10以内的加法。其中第一个部分,作者非常巧妙的将动物、蔬菜水果、生活中的物品或现象组合,把它们放入菱形和三角形的小格子里,孩子一方面认识了书上画的东西,另一方面还区分了多与少的不同,找出一幅与其他图不一样的图。
对于小孩子而言,数10以内的数总是很容易的,数的数越多,越需要极大的耐心,否则非常容易数错。如果数错了,有的孩子就会气馁,觉得数数好难。这个时候就要鼓励他,同时要告诉他怎么数不容易数错。有的图上物品看上去密密麻麻,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笔,用笔把已经数过的和没数过的做区分。同时,也可以教给孩子排除法,当其他格子里的数量都数过没问题,那剩下的不用数就知道选哪个了。
绘本中的第二部分,特别有趣,能够看出作者的小心思,格子里的图就有不同的地方。比如捧在手里的番茄与手心外的番茄对比;张开的书与合上的书对比;在停车场里停放的车与在马路上的车对比……匠心独运。而且每个格子里的图片都在讲一个小故事,就拿“1+3”来说,盒子里的鸡蛋有3个,再放进去1个,就是4个;同时,也可以这样讲,盒子里原本有4个鸡蛋,拿出来一个,就剩3个了。孩子既学会了加法,又学会了减法,锻炼了他的发现力和数学认知力。
《找茬学数数》绘本中的数字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大!非常适合幼儿认数字。另外,绘本上的每一幅画都特别细致,比如床单上那美轮美奂的花纹,被咬成不同形状的雪糕,不同姿态的兔子……等等等等。有些静态的图片能让人感受到动态的感觉,比如挂在绳子上的衣服,好像风吹过一样,正随风飘动,还有夜空下的彩色灯泡,好似在闪闪发光,哇,真的太美了。
《找茬学数数》是一本认数字、学数数、学数字英文发音的数学认知书,它能让孩子在玩儿中学,在找茬中提升孩子的观察力,还能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适合0—5岁亲子共读!
《找茬学数数》读后感(二):数一数,找一找,这样学数数so easy
文 | 海蓝蒲雨
很有创意的数数书~我女儿正处于学数数的阶段,她的逻辑思维十分跳跃,从来都不是从一二开始数数,都是从八九开始的,让我十分无奈,该怎样让她规规矩矩地学数数,我一直在探寻各种好玩的方法,直到遇到了这本书《找茬学数数(中英双语)》,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有趣——“找一找”模式让人耳目一新,在每个格子里都有不同的图案,会立即吸引孩子们目光,他们会去探寻格子里各种有趣的动物们,发现每一个格子里都藏着一个“与众不同”的格子,了解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奥妙,会懂得数字的灵动性原来是如此有趣,并且会对要学的数字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
有料——这是一本学数数的书,也是一本学中英双语的书,而且数字对应英文,一目了然。在学习的时候,充分调动孩子们对于数字和视觉冲击的敏感性,让枯燥的数字和右侧画面的个数多对应,不仅加强了孩子们的记忆力,还充分调动了他们的视觉性、专注力和观察力,把数字的空间组织架构起来,成为一个小型的金字塔。
有心意——孩子们在学习数数的时候,会频繁地用到手,在数字的下方,就按照数字的模式画上一个能够动手“点”的小黑点,随着数字的变化,下面的小黑点也随之越来越多,当孩子在一边点一边数数的时候,记忆力的提升随之而来。
有创意——随着数字的不断变大,旁边的格子图片也在不断变幻,其中一幅隐藏的图画是最能够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的。他们不断探索的眼睛,一直在搜寻格子图画中不一样的一幅画,当找到的时候,会调动起孩子们的自信心,会不断鼓励他们继续学下去。
随着数字的不断变大,画面变得越来越丰富,作者的创意和心意不断被逐渐放大,惹得孩子们会越学越开心,整个人投入进去,快乐地无法自拔。同一种物种(比如动物、植物、物品等)以整体的数字占比,也有的是一个物种里面的某一块进行数量占比(比如一盆花里的几朵花),这种多个数量和单个数量上的多个数量的对比,就显得极其有意思,开拓了孩子们对待事物的认知和逻辑思维的拓展。
当数字的变化从1-10之后,后面的数字就以开始进行成倍增加,20-100的数字在进行增长,而旁边的图画也随之进行变化,其对应的格子图画不再以数量多取胜,而是以种类多的占比高了起来,对于孩子们来说,难度着实增大了不少。
对于初级学数数的孩子,可以多练习1-10,玩起来得心应手,而且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于有一定数学基础的孩子来说,20-100才是他们的基础挑战,玩起来非常畅快。
除了数数之外,作者还融入了加法的运算,1+1——1+9的加法运算,书籍里都囊括在内,而且图片的展示非常有创意,用图片的形式非常直观地展示对应的数字加法,孩子们在观看和学习中就能够发现数字暗藏的奇妙,学起来会兴趣倍增。
以前那种掰着手指头数数的方法可以无情地丢弃了,用《找茬学数数(中英双语)》的方法去学习数数,很快就能够让孩子发现数数中的奇妙乐趣,他们会走入数字的世界中去感受数数带来的趣味和快乐,徜徉在其中无法自拔!
《找茬学数数》读后感(三):好玩又好学——找茬学数数
快四岁的小宝爱数数。上楼梯,他一边走一边数:“1、2、3……”逛超市,他直奔水产区,一边看一边数:“1、2、3……”遇上要数数的事,他总是抢着说:“让我数,让我数!”十以内的数,他数得熟练而准确,十到二十就会错误了。 他也爱上了“找不同”。周末的下午,可以和爸爸在沙发上玩整整一下午。当然,很多时候,靠他的眼力,还很难把所有的不同找到。但没找到一处,他都欢呼雀跃。 有一本书,把非非爱做的这两件事综合起来——青豆童书馆出品的《找茬学数数》。这是一本中英双语绘本,封面超厚,很有质感。 非非一看见,就爱上了这本书,和一年级的姐姐痛快地玩了起来。这确实是一本非常好玩的数数书。 全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10;整十——100;1的加法。 第一个部分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内涵丰富。左侧页有数字、对应的英语以及跟数字对应数量的圆点。右侧页由四个菱形◇和八个三角形组成,每个图形里都有一副图。这些图都包含着跟左页数字相同的数量,唯独有一幅图的数量不一样,需要孩子们留心。每幅图都色彩缤纷,栩栩如生。黑色的猫若有所思,黄色的老鼠惊慌失措,红色的狐狸即使闭着眼睛也显得机灵无比…… 非非和姐姐争着抢着数数。突然,他们惊喜地喊道:“这幅图跟上一页的一样!”是的,细心的孩子会发现,每页有幅图跟上页一模一样。孩子们像发现了新大陆,除了看图,数数,找茬,他们又多了一个目标——找相同。 到整十之后的数数,数量多了,逐个逐个数,太复杂。绘本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们十个十个地数。 开始加法的学习后,我们会发现很多用心之处。“+”号用蓝色标出,让孩子认识加号。小圆点也用颜色区分开来,如1+4,一个蓝点四个黑点,试图帮助孩子理解加法的含义。接着,右侧用五幅美丽的画继续解释上页的算式:清澈的湖里一只优雅的白鹅领着四只可爱的小鹅;黑色的背景上一根绿色的麦穗和四根黄褐色麦穗;碧蓝蓝的湖里四朵睡莲簇拥在一起,另外一朵遥相呼应;一把绿色的扇子和四把粉色扇子……一次次重现,一次次加深理解。这些图画,色彩搭配善良,笔画简单,却抓住了景物的特点。非非“笃笃笃”地跑出房间去,一会儿拿回了彩色笔和画纸,连连催促我模仿着画下来呢。我们是完全可以以这个为范本临摹画画。 通过有趣的数数、找茬,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发现能力,和数学认知力。丰富的色彩搭配和美丽生动的图画,又培养了孩子的审美力。真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青豆童书馆的每一本书都是用心之作,值得信赖。
《找茬学数数》读后感(四):最有趣的 “找茬”,最美好的奖赏 ——《找茬学数数》书评
生活中,“找茬”可能是一件并不受人欢迎的事。但如果谁给书中的内容“找茬”,谁就能收获知识和能力,收获成就感,那么想必“找茬”也会成为一件有趣的事,一件让孩子乐此不疲的事,一件让家长认可支持的事。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找茬学数数》就是一本能让孩子“找茬”的绘本,书中巧妙地利用“找茬”游戏,激发孩子学习探索的兴趣,积极面对学习中的挑战。至于怎样“找茬”,“找茬”游戏具有哪些特点呢?我和孩子在一起“找茬”之后,总结出了以下三个特点:
一、“找茬”让你玩转发现力
翻开书,每个大对开页中,左页是红色的阿拉伯数字,非常醒目,数字下方对应着黑色的英文单词和等数量的圆点,右页是对应左页数字的各种小插图。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小插图中有其中一幅与众不同,这就需要一双慧眼来“找茬”,一双小手来数数。在这样的“找茬”游戏中,孩子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在诸多的小插图中发现不一样的那一张。而且,家长还可以和孩子来一场眼力大比拼(实际也是理解力大比拼),看谁最先发现与其他插图格格不入的一张。在有趣的游戏中,孩子逐渐认识了从1~10 、10~100的数字,理解了数量的概念。
当比赛谁“找茬”更快时,孩子的发现力提升了,学习兴趣提升了!
二、“找茬”让你提高审美力
这本亲子共读的数学启蒙读物,由法国儿童艺术教育专家精心绘制,兼具数学认知与艺术启蒙功能。
每个大对开的右页是由各种小插图组成的一幅大插图。插图的设计别具匠心,互为对称,色彩丰富。其中1~10这几页插图的设计形式一致,每页小插图都有12种图案;10~100这几页的插图设计形式一致,每页小插图都有6种图案。虽然全书的小插图很多,但每一页小插图的背景颜色都不雷同,每一幅小插图的图案也都没有重复。图案是孩子熟悉的一些事物,涉及了不同的生活领域。比如动物、植物、乐器、水果、交通工具、家居用品等等。
孩子可以在“找茬”的过程中,欣赏精美漂亮的插图,认知生活中那些喜闻乐见的事物,审美能力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三、养成数学认知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初学数数的孩子而言,这本启蒙书有助于养成数学认知力。
儿童在初学数数时,无法理解抽象的“1, 2, 3”,只能认识放在眼前的1根香蕉,2个娃娃,3块饼干……记得小时候学数数,都是伸出两只小手,掰着手指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这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关于十以内的加法运算。大开页的左边是加法问题,大开页的右边则通过插画与左页的加法问题相对应,显示加法的结果,比掰开手指算数更具形象思维,更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
通过“找茬”,孩子更容易理解数字的的概念,理解简单的加法运算,养成数学认知力。
《找茬学数数》是一本能够激发孩子内驱力的绘本。当孩子学习有了内驱力时,他们不需要奖惩,因为学习活动——“找茬”对他们来说也许就是最好的奖赏了!
《找茬学数数》读后感(五):这样数数好玩又高效
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妈们开始重视起数学了,认识到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而数学思维的培养首先是让孩子对数字有感觉,就是先培养孩子的数感,让孩子学数学不是直接让孩子数12345678910,我在小区里看到过很多孩子,数数可以数的很好,我儿子还不能数到20的时候有的孩子就可以数到100多了,当时的我还是很羡慕的,觉得自己都没有好好教孩子。
但接触下来我发现有很多孩子只会数数,但是他并不知道这个数的含义,也不知道代表什么,如果玩游戏的时候让他拿几个石头,他是根本数不清的,嘴巴上能数到100,十以内的数字却搞不清楚,这样的背诵对孩子来说完全没有意义。
让孩子真正懂得数字的含义,懂得数与物一一对应才是最重要的。
这本《找茬学数学》在我让孩子学习数数,认识数字方面起了很大的功劳。这是一本适合0~5岁亲子共读的数学启蒙读物,一本中英双语的数数游戏书,法国儿童艺术教育专家精心绘制,兼具数学认知与艺术启蒙功能。
它不是单调的让孩子认识数字,而是通过创意游戏让孩子重复视觉与听觉方面来提高对数字的认知。
用玩游戏的方式大开认数大门,锻炼孩子的观察力
打开这本书,在每个大对开页中,左页是阿拉伯数字、英文单词和等数量的圆点,右页是与数字对应的小插图构成的大图。图片内容让孩子提高认知的同时对数字多少产生一个敏感度。每一页大图里面都有一个小图数量是不一样的需要孩子找出来,找出那幅格格不入的小图!通过渐进升级的数数找茬游戏,让孩子数数,再数数,随着数字的变大,找不同的难度也会随之升级。
比如这张图的内容是5,孩子会找到一只手和一个画盘是不同的,可是让孩子仔细观察,其实这两个图片里面都是含有五的,这极大的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
下面这张图也是,孩子可能上来就说三双鞋子这张是不同的,其实不然,三双鞋子就是6,所以不同的图片不是它,让孩子了解量词的含义。
随着难度的升级,孩子看到后面就必须要来数一数才能知道到底哪副小图是不同的,让孩子在重复中强化对数字的认知,强化他的数字感觉。
书的后半段引入了10以内的加法。问孩子抽象的几家几等于几孩子根本不明白,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把具象事物转化成抽象事物的能力,所以在给孩子练习算数的时候,把抽象的算式变成可视化的图片,让孩子一目了然理解算数。
艺术性的色彩搭配,符合儿童视觉
拿到这本书看外观就让人喜欢,大块的红色和黄色两种亮色叠加,抢眼抓人眼球,根据孩子的视觉发育,这样的配色很吸引孩子注意,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书上。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儿童艺术教育专家德尔菲娜赛德吕,作者用专业的角度对书的配色进行了设计,符合事实同时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对孩子进行了美育。
延伸玩法
书本形式的数学启蒙书除了让孩子认识数字感觉数字以外,还可以让孩子进行书写准备。
蒙台梭利说过,在书写中有两类不同的运动形式,一类是复写字母的运动形式,另一类是拿笔姿势的运动形式。而这本书中的数字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给孩子练习字母运动的方式。
看到某个数字时让孩子用小手沿着数字的轨迹走一遍。光靠视觉孩子很难记住一个词,视觉加上肌肉运动,让孩子对数字加深印象。
这是一本特别值得推荐的数字启蒙认知书,趣味数数,在游戏中玩出孩子的发现力、审美力和数学认知力。这
《找茬学数数》读后感(六):给宝宝的数字启蒙书——《找茬学数数》
最近小儿非常喜欢的一本数字书《找茬学数数》,推荐给大家,这本书的年龄跨度非常大,低龄有低龄的玩法,大童有大童的读法,0-5岁的小朋友都可以进行亲子共读,虽然小朋友已经三岁多,乍一看形式会有些过于低幼,但是仔细观察细节,同时对书的内容进行拓展,会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数字启蒙那么简单,更是艺术启蒙,也是有趣的游戏书。
1.观察,互动,数学启蒙玩起来
关于数学启蒙,我的观点是不要太着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节奏来了解和学习,当然了,现在网络太发达,各种社区和平台牛娃牛妈一大堆,有些孩子在学龄前就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OMG,我想说我现在都还没掌握~~|
千万不要焦虑,焦虑的时候看看你自己,我其实是想说,数学启蒙其实不是简单的会数数,会背乘法口诀,更重要的是对数学内部的逻辑和思维方式的理解,真正明白这个数字背后或者是这个1+1=2背后的规则,如果你现在正处于启蒙期,这本书推荐你,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认识数字,更能通过游戏和互动来掌握内部的数字规则。
这本书中,每一个大对开页,左边是阿拉伯数字的中文和英文,还有与这个数字相对应的圆点,右边则是与数字对应的小插图,构成的大幅图片。
为什么叫做《找茬学数数》呢?因为这个右面的大幅彩图有玄机,需要小朋友们来动手数一数,看看哪幅图是不一样的呢?以1为例,右面的小动物们都是一只,仔细数数,有一张不一样,原来是两只蝴蝶~
翻到2之后,果然,这两只蝴蝶在2的这个页面里呢,以此类推,前一张的右侧图片总有一张不一样,而这张不同的,就是承接下一页的那张,这才是教孩子如何进行“物数对应”的正确打开方式啊,一直从1-100,后面都是整数位,所以低龄宝宝10以内,大一些的,后面的20、30继续数,好玩的找茬游戏,激发宝宝的兴趣。
2.小孩子的艺术启蒙大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童书作家、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者、设计师德尔菲娜·赛得率,她的个人风格是钟爱活泼的幻想故事和色彩饱满的图案。成为母亲之后,她开始为孩子们画画和创作童书,集作者与绘者角色于一身。她的作品以鲜明的创意和艺术特色著称,是儿童艺术启蒙教育的积极倡导者。
看到这样的作者背景,就很能理解这本书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因为她钟爱色彩饱满,喜欢艺术,所以整本书的颜色明艳、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利于宝宝的视觉发育,因为她是一个母亲后才开始进行创作,所以,整本书的视角和出发点,甚至是绘画的笔触,都是站在儿童的视角。
海量的小插图,让这本书的信息十分丰富,每一页,主题不同,背景色也不同,甚至全书,都没有雷同的插图,覆盖生活认知的各个方面,比如动物、植物、居家物品、交通工具、玩具、生活用品、海洋动物、水果、服装、天气、文具、餐具等等,即使不学习数学,当做小孩子的认物启蒙大书也非常不错。
3.数的拆分和组合,适合大童阅读
本书的后半段,还加入了10以内数字拆分,大开页的左边是10以内的加法问题,圆点的颜色也很贴心地配合数字进行区分,右边则用各类不同的物品形象地诠释了左边的数字问题;
以1+2为例,右边是如何诠释呢,1个黄色的铅笔和2个橘色的铅笔是3个铅笔,1只蓝色的袜子和2只白色的袜子,是3只袜子,孩子真的会对数字所代表的的概念进行区分,为什么1+2就等于3呢,加法运算的核心,原来如此。
另外还有对英文数字的练习哦,一举两得。
总之,这是一本大宝小宝都适合的书,大童用来学习10以上的数字、进行10以内加法认知,小童可以认物,也可以进行10以内数数,硬壳包装,大开本,大图片和大数字,通过这本书,孩子不仅可以进行数字的启蒙,更容易理解数字的概念和简单加法运算
过“找茬”,孩子更容易理解数字的的概念及简单的加法运算,同时对于数字内部的规律和本质进行探求,又兼顾趣味性和艺术性,如果有更多精力的话,可以根据书中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拓展,数学启蒙玩中学,有趣又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