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的读后感大全

2021-03-02 02:55: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的读后感大全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是一本由沙沙心语著作,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读后感(一):笔记

  注意力要从婴儿时培养,喝奶的时候不要和他讲话或逗他。

  用几个杯子装水,让孩子倒来倒去,不可以撒出水。

  想象力的玩具:硬币,勺子,皮筋,锡箔纸,果皮,调料,冰块,手电筒

  观察力强的孩子,智力高很多

  五岁前的孩子,掌握两种语言极其容易。五岁前主要是培养情商,但要训练语言和阅读两种能力。

  每天给孩子三本绘本:一本中文,英文,数字

  锻炼孩子讲故事,改编故事

  阅读是每天固定的事

  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

  尽量早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

  观察孩子的偏好,真正的选择

  一起买东西 他的自己拿

  美国六月到九月暑假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读后感(二):莎莎心语的“美式”育儿经

  在素质教育推行了多年之后,国民开始了对孩子基础教育的新认识,越来越多的家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将孩子送出国留学锻炼,而且年龄越来越小,有一部分是出于规避高考的考虑,也有一部分是出于见世面学习外语的单纯思考,但无论何种选择,都没有绝对的对错。

  子曰:因材施教。不无道理,有些教育方式虽然对一些学生不奏效,但是换一个环境和情景可能就会很好的接受和改变,这也是湖南台的《变形记》节目的一个本质。说的有点远了,这次要分享的是,我最近看的一本关于学前教育的图书《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这个书名有2个点吸引我,一个是美国,这书中必定有很多美式的教育思维值得学习和研究,另外一点就是“养”字,我想跟中国不同,美国人在学前教育阶段可能跟多的是在“养”孩子而不是“教”孩子。

  细看本书之后,本书其实是一本理论加时间的结合体。本书的作者莎莎是2个角色,一方面是本书的作者,另一方面她自己也是一位母亲,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华裔母亲,她用中西方的思维方式、育儿观念和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并将这些心路历程集结成册,分享给读者。我觉得书中的内容无论是国内和国外的家长都会有所收获。

  教育孩子,对家长来说,首先是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其次是利用育儿思维和方法培养孩子独立的思维和良好的习惯,给与他们面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其实我们现在成年人的社会里经常会有一些心理辅导类的书,还有很多心理咨询的分析都会说很多事情源自于你的原生家庭,很多性格习惯是因为你的基因里带的,说的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只有父母的修养提高了,孩子自然会受到影响。

  书中有一个很好的理念,或者说信条,我觉得每一位家长都应该铭记,或者这句话能在为人父母迷茫的时候给出光和亮: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成年人。这个时候,关于知识和品德的轻重就很显而易见了。从小让孩子学会感恩,用心去体会感恩,学会给与、接受和分享,对于成人世界也许约定俗成,但是对于喜欢什么都是“我的”的小朋友们来说,这些都是难题。

  我身边很多人是丁克,觉得孩子是一个很麻烦的存在。我倒是觉得有个孩子是一种很棒的人生体验,很宝贵,应该珍惜,养育一个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重新成长的一个过程,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会更多一个层次。只要学会很好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教育出一个好孩子也许没有那么难。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读后感(三):硅谷妈妈的育儿手记

  “每一个家庭,每一双父母,除了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更多的是利用科学育儿思维,交给孩子们独立的思维和良好的习惯,给予他们面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

  这段话是来自沙沙心语《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作者是一名从事幼儿教育十多年的知名育儿专家,是海豚幼儿园的创始人,所办的幼儿园服务于硅谷当地跨文化家庭。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前教育实践和亲子阅读推广。

  虽然个人觉得这本书里一些场景在我们国家不是很实用,但是书里的一些理念,值得我们在这个应试教育为主的环境下,重视起来。

  1、学会感恩、学会自信、学会乐观

  父母的言传和身教,是给孩子最直接的范本。文中的豪爸在临睡前会教豪豪说感恩词。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犯错了不要去批评,而是告诉他错在哪里,多肯定孩子的长处。

  孩子有负面情绪,无理取闹时,就让他哭,哭出心里的委屈。哭过之后的眼睛会更亮。才能笑着面对生活。

  培养孩子面对生活的抗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是我们最应该考虑的。

  2、找到孩子的天赋

  我们都希望找到孩子自己的天赋,让他在人生的路上走起来更顺畅,但是却总是随波逐流,别人学什么我们学什么,不曾真正在意孩子真实的感受。

  文中教给了五点来观察孩子的天赋,分别是观察孩子平日里的玩耍,通过玩耍发现孩子的偏好、观察孩子真正的选择,看孩子脸部的表情是否开心、验证孩子兴趣所在的细节、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而非限制,合理安排比限制很有用、忘记我的存在,请家长忘记自己的喜好,不要为孩子做主。

  让孩子自己选择,给孩子更多的鼓励,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所爱,激发最大的能量。

  3、温柔的坚持原则

  孩子为了要玩具哭个不停,你是不是也是大声呵斥或者屁股上啪啪俩巴掌。

  那么对待哭闹事件时,我们要怎么样来处理才能更好一点。作者举了三岁女孩的穿别人裤子的事情,老师不让她穿别人裤子,她就大声哭闹,老师坚持让她穿自己的裤子,女孩一直哭,直到她穿上自己的裤子,在午饭时给她分到她最喜欢的橘子来鼓励他,最后还表扬她今天的行为,孩子再也没有穿过别人的裤子。

  面对哭闹,放下面子,温柔的坚持,适当的鼓励,也可以达到目的。

  在我们给孩子一个力所能及好的环境下,我们用我们学习到的人生经验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做不一样的自己。

  这本书里涉及的很全面,从学习能力到兴趣的培养,从品行到潜能,从方法到规则。如果你是个爱学习的妈妈,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家庭教育,先从自我提升开始。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读后感(四):让你的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的“好孩子”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的作者是一位在美国从事幼儿教育的中国妈妈。所以毫无疑问,本书内容既有对中式育儿方式的讨论,也有对西式教育的思考。

  然而,无论中西教育的环境如何不同,作者都坚定地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去经历他们的人生,而只能用我们学习到的人生经验,去引导他们更好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意味着父母允许孩子做自己。这样的父母会很自然地相信孩子,而不是总对孩子有着无尽的担忧和控制欲;被信任的孩子则会在一次次的生活挑战中,自由发挥与生俱来的适应力,逐渐拥有创造力、独立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习惯使用诸如“你看别人家孩子那么优秀,你怎么就不能学着点儿”的句式,意在给孩子提供一个“榜样”,以便按照某种“好孩子”的固定模式来做人做事。其实仔细想一想,给成长中的他们设定一个“好”标准,真的不科学。

  一般来说,所谓别人家的“好孩子”是什么样呢?不外乎学习成绩好、性格好、有礼貌。成绩好就不多说了,因为无论在家长还是在大部分老师口中,经常念叨的就是“成绩就是学生的资本”、“考试分数不行,其它都等于零”。

  至于说到性格和讲礼貌,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外向一点儿。幼儿园的时候能够在一众亲戚朋友面前无拘无束地背唐诗、跳舞才是“好孩子”;见到叔叔阿姨能够主动问好,才叫“懂礼貌”。

  而有些内向的孩子,从小就不愿意跟人多说话,喜欢自己静静地观察和思考问题,却被视为“没礼貌,长大不会有出息”。实际上,能够自觉保持安静的孩子,可能更早慧,长大后也更能体谅人和具有同理心。

  所以,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如果父母一刀切地要孩子向“别人”看齐,很不明智。要知道,人类幸福的本源在于“做自己”,强迫他做一个连自己本性都排斥的人,能保持心理健康就不错了,还谈什么成长与进步?

  当然,允许孩子做自己,并不是说要对他们进行无原则地放养,而是“适时引导,适当放手”。何为适时引导?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要懂得从错误中寻找最佳教育时机,而不是劈头盖脸一顿猛批甚至体罚孩子。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遭遇,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一切都是必经的锻炼。身为父母要从教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要急着去批评和惩罚孩子。事实上,试图杜绝孩子犯错是不可能的,想办法让孩子不犯同样的错才是正道。

  同样,练习“适当放手”也是为人父母者的必经之路。父母总是照顾孩子,这似乎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有些父母会在这种“被孩子需要和依赖”的感觉中寻找存在感和价值感。但是要知道,从小到大,孩子每学习一项技能,都需要反复练习与实践。别的不说,就拿用筷子吃饭这件事来说吧,孩子的小手如果不多次练习,恐怕很难灵活地使用筷子。

  我们放手得越多,孩子的锻炼机会就越多,学到的经验越多。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依靠父母出主意的孩子,长大后能变成独立自主的优秀个体。“懂得放手,是父母成长的最高境界”,本书作者如是说。个人非常喜欢这句话,也希望所有父母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从而相信孩子并赋予孩子做自己的权力。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读后感(五):弯下腰,手牵手,和孩子一起成长

  文 | 海蓝蒲雨

干货多多需要反复学习

  没有当妈妈前,觉得养一个孩子挺容易的,只要吃好喝好照顾好,就能让孩子顺顺利利地长大。当了妈妈之后,才发现当妈妈真心不容易,除了孩子的吃喝拉撒需要照顾,还要关注她的生活习惯、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语言交流、人际关系等等,真的应了“生娃容易,养娃难”的老话。

  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妈妈对于孩子的关注度就会越来越多,思考的程度也会越来越深,如何养育出一个健康快乐聪明惹人爱的孩子,想必是每个妈妈都会思考的问题。沙沙心语的《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给了我很多启迪,她用她多年的育儿经验和丰富的幼儿园老师的教学积累,给我们写下了实用又富有操作的七节育儿课,让我们在面对各种“疑难杂症”的状况可以轻松应对。

  我们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家长怎么做,孩子就会跟着怎么做。我曾经看到过一个视频,里面的家长会做出一些非常不好的行为,比如抽烟、乱扔垃圾、骂人、打人等行为,他们的孩子在家长行为的耳濡目染之下,也养成了同样的坏习惯。这个视频看得让人触目惊心,孩子的世界是纯净的,犹如一张白纸,而我们是在白纸上挥毫泼墨的第一人,往往需要仔细斟酌自我的行为。所以,当沙沙心语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从模仿开始他们人生第一步的”,而我们是他们身边最亲近最贴心的人,也是他们最注意最容易模仿的对象,都要规范好自身的行为,成为引领孩子前进的启明星,而不是糟糕的垃圾桶。

  孩子在年纪尚小的时候,需要家长更多地陪伴,当面对一项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往往会退缩或者打退堂鼓,一旦她克服了困难勇往直前,作为妈妈就会对孩子进行鼓励,而我常常会竖起大拇指给女儿,表示对她的称赞。沙沙心语就指出,“杜绝空泛的表扬”,应该把表扬具体化,让孩子知道她做了什么样的行为得到了家长的夸赞,也需要明白这样的行为是好的,是可以继续下去的。当女儿下次做对了的时候,我就立即把表扬的具体内容加了进去,告诉她这样做是值得赞扬的。潜移默化中,给她的行为举止更多地延伸和规范。

  孩子喜欢玩乐,喜欢进行互动的游戏,如何把游戏纳入到枯燥的学习中,沙沙心语给了很多非常好的提示和建议。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和她一起进行食物分享,不仅传达了分享的理念,还能够让孩子在玩乐中品尝到了分享的快乐,并且学会分享,也愿意分享。可以从最亲近的家人开始,家人可以和孩子互相分享手里的食物,把分享当成主食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可以和她在餐厅里阅读菜单、学习账单上的加减法、实践餐厅礼仪等,在日常生活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让快乐游戏丰富她的人生,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妈妈,我个人极其关注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主要是汉语和英语,一口流利的英语是我的期望所在,而沙沙心语在语言方面有着极强的发言权,她的儿子豪豪可是会说三国语言,她建议“最佳学习语言的时间是零至五岁”,即使让孩子听一门陌生的语言,在学习这门语言的时候也会很快融入到这个语言环境中的。想让女儿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的我有了莫大的信心,准备大展拳脚给孩子听英语儿歌和故事了,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教育孩子一定要找对方法,找对了方法事情就成功一半了。比如孩子不爱收拾玩具,我们可以跟宝宝玩“比谁收拾得快”的游戏,让她心甘情愿地把乱糟糟的玩具收起来。比如孩子爱磨叽爱拖延时间,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选择,让她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比如她不想写数学作业,我们可以让她选择先吃点小点心把其他作业先做完,最后在家长的陪伴下完成数学作业;或者今天晚上先不做了,早点睡觉,明天早点起床完成作业),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听进去”并愿意做家长的“建议”。

  沙沙心语结合自己孩子的例子,和接触到幼儿园孩子的事例,再加上她多年的育儿经验和“教训”,总结出了很多干货,让刚成为新手妈妈的我非常喜爱,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能够吸取前辈们的经验,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最重要的是,沙沙心语让我懂得,对待孩子要有耐心,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给孩子作为一个良好的榜样,言传身教,塑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待孩子,一定要弯下腰来,手牵手,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我们都要记住,我们第一次当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当孩子,都是一边成长,一边长大,我们需要的是一起快乐成长!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读后感(六):做为父母,这几条育儿理念值得借鉴

  记得在一篇报道中这样描写过中西方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不同表现:在一个深度不足一米的泳池内,中国十岁的儿童穿着救生背心趴在被爸爸妈妈扶着的救生圈上颤颤巍巍的向前划着,脸上露出不情愿及害怕的表情。岸上还有紧张的睁大眼睛的爷爷奶奶;另一边美国的孩子身边并没有家长陪同一个人在泳池里欢快的游着,只是在游到终点的时候向悠闲的躺在太阳伞下的一对中年夫妇招招手,然后孩子继续游泳,家长继续悠闲的休息

  几乎大部分中国人人都说养孩子累,但是却很少听到西方国家的父母抱怨养孩子累,而且这些国家的家庭都并不止一个孩子。中国的父母的养育方式受教育程度、国家发展水平的影响都有所不同,但是总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以后有一个好的未来。未来这美好未来,很多父母都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时间与金钱,无论父母付出了多少,但是回报却微乎其微,有的却收到了相反的效果。

  其实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有时候我也很想让女儿在以后的成长之路上自信勇敢善良,也希望她以后有一个好的性格一些好的习惯来陪伴她今后的人生,助她走到更顺。但是怎样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除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外,一些好的育儿方式我们也不得不去学习,去借鉴,比如西方的一些育儿理念。

  有幸读到了沙沙心语的《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的》,这本书从七个方面总结了中西方的育儿理念对孩子的成长有益的影响。

  一、 孩子品质的培养。中国的教育向来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对性格品质的培养却很缺乏很多孩子成绩很好但是自私内向霸道社会适应力很弱,造成了一大批的高分低能的人。在书中沙沙心语指出孩子的品质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家庭教育在每一天里润物细无声的滋养着孩子的心灵。家长都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孩子那么听话孝顺父母,待人接物那么有礼貌,而自己家的孩子处处顶嘴又自私。殊不知孩子的性格及一些品质都在模仿家长。所以,培养孩子有一个好的性格好的品质,需要家长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二、 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很多育儿书中都在说,育儿的过程也是个自育的过程,育儿先育己。在中国很多父母都抱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想法来教育孩子,但是自己优秀孩子不会太差,自己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孩子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方面,做为家长要对自身做出改变,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学习能力培养中要坚持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欲速则不达,以兴趣为主,寓教于乐。

  三、 好习惯的培养。一个好的习惯会让你受益一生,孩子的习惯也许会影响他的一生。正视孩子的磨蹭,不是所有的磨蹭都是缺点。在《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育孩子》这本书中,我第一次懂得有关孩子磨蹭的两个方面,这在中国的育儿理念中磨蹭是一个另很多父母都头疼的缺点。在这一部分,作者沙沙心语还以豪豪与同龄人打交道、对治粗心的例子来分析孩子的好习惯的养成方法。

  四、 兴趣的培养。中国的父母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大都功利性很强。比如让孩子学习钢琴就想着以后做一个钢琴家,学习围棋就想做围棋冠军。这些兴趣班要么孩子就去上一两次就不去了,要么一次也不去,很难坚持下去,因为父母并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也不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这本书中沙沙心语在给豪豪选择兴趣班的方法值得每位父母借鉴。

  五、 独立性的培养。就如报道中所讲,一个孩子不仅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都有三四个大人陪同护驾是永远也不会独立的。为什么越来越多将近30岁的年轻人还在啃老?为什么有的年轻人面试、相亲都要父母陪同。这样的情况除了需要孩子找原因外,父母很需要反思。在美国,年满18岁的孩子就算是成年人了,就需要自己出去自食其力了。而中国的父母呢,照顾完自己孩子,还要照顾孙子。由于从小就习惯了依赖父母,所以很难养成独立的个性。在这本书中,沙沙心语虽然是一位中国妈妈,但是却有着西方的育儿理念,而这种理念在这本书里通过豪豪的例子也展现的淋漓尽致。

  六、 教育孩子也需要方式方法。中国自古就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育儿方法。孩子不听话就打,成绩不好就打,还美其名曰我都是为你好。但是,这种爱的方式并不能彻底解决孩子的叛逆心理。父母爱孩子还需要真心接纳,选对方法开始。在这一章里,每部分都是父母需要做什么,父母应该怎么做?

  七、 给孩子有规则的爱。我女儿两岁,我最近发现女儿慢慢的有了界限感,她会说,这是宝宝的,妈妈不要摸;这是妈妈的,宝宝不用。她说的这些都是餐具,因为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弱,我一直单独给她用自己的碗筷。也告诉她不要吃别人夹的菜,不用别人的杯子喝水。但是,在规则方面我做的还是不够好。这是我第一个孩子,我很疼她,也很溺爱,有时候就会觉得没有界限,在哭闹的时候总是担心她哭久了会对身体不好,所以她一哭我就会缴械投降。想必我这样的毛病大部分中国妈妈都会有。在沙沙心语这本《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一书中说,规则和爱是平行的,界限和自由是共存的。有规则的爱,有界限的自由,才是应该我们给与孩子一生的财富。

  中国是一个礼仪大国,在中国优秀者也大有人在,虽然中国有部分的育儿理念不够先进,但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也更适合传统的中国人。这本书的作者沙沙心语是一位教美国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她借鉴多年的育儿经验,把中西方的育儿理念相结合,写下了这本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优秀的育儿书籍。

  育儿书籍仅仅是父母育儿路上的参考。而真正的育儿理念还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著名的 儿童教育专家尹建莉说:大的教育是由生活中无数的小事构成的,几乎每一件小事的处理方式,都反应了父母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素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