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六百年》读后感精选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是一本由[英]帕特里克•贝尔福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7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精选点评:
●对外国历史有了新的理解
●难得的奥斯曼帝国通史,目前国内似乎找不到更好的了。 西方叙及奥斯曼的历史作品很多,但很少站在奥斯曼的视角。地中海视角很多,欧陆视角则寥寥无几。这本通史可以将许多作品串联起来,并很好地补完空白。 强大的包容性与扩张性在打造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世界帝国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制度的无比复杂的国家。 它建立在扩张基础上的军政制度打造了军功阶层,却成为和平时期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这些矛盾迫使希望改革的苏丹不断加强君主专制;而强化专制固然有利于发动改革,却也同样有利于推翻改革。 奥斯曼的改革举步维艰,始终徘徊在中世纪国家与近代国家之间,无法应对近代资本主义的扩张和民族主义的兴起,最终不可避免被边缘化了。 被边缘化的奥斯曼逐渐失去了世界性,反而向宗教性越发靠拢。这种宗教性至今仍在影响着土耳其。
●真正是一本流水账。我觉得写史必须要配地图做一些地缘分析,各势力之间的冲突为何发生往往比战役过程更重要。本书恰恰缺少的就是这部分分析。仅仅以流水的形式洋洋洒洒60万字,讲难听点登入维基百科看条目也差不多能获取到相关要点内容。
●三倍速读完了。如果想一倍速读这本书的话需要准备一张世界地图。前三十页可能会导致人弃书。但是一旦读进去了,就根本停不下来。既庞大又有趣。以及,后两章。作者作为一个英国人,从一个跟我们历史书上教的基情四射充满革命热情的近代史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描述。以及,全书没有错字。给校对打十星。
●要不要征服欧洲?要不要跟随欧洲?要不要加入欧洲?——可以说土耳其600年来考虑的是这三个问题
●目前最好的奥斯曼帝国通史吧。
●说实话真的是中文世界里最好的奥斯曼土耳其史,远好过去年引入的土耳其简史,更是甩哈圣那本甩到不知道哪里去。翻译也比较流畅
●喜欢看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读后感(一):一部不错的通史
对于国人而言,奥斯曼帝国的历史面目含混不清,中学历史中对它的描述基本只在一战。这本书比较好地进行了梳理,还原出了它在亚欧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不过,书中基本只是对帝国上层进行了描述,底层普通人的状况仍然面目不清晰。另外,可以从书中看到现代巴尔干半岛冲突纠纷隐隐的源头,算是一大亮点吧。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读后感(二):六百年一场大梦
虎头蛇尾,前期名君极其详细,后面不太重要的君主一笔带过。每个国家民族都有他们的英雄,不可一世的默罕默德二世,在欧洲被匈牙利传奇人物匈雅提挡住;彼得大帝无敌天下,差点被土耳其人打死。起于安斯托利亚,最后回到安斯托利亚。为什么土耳其是伊斯兰教国家里最世俗的?在六百年时间里它早就经历了宗教力量对世俗的好的影响,不好的影响都经历过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读后感(三):非常优秀的帝国史
归功于原作者和翻译者,如此冗长的大几百年的奥斯曼帝国史,阅读起来十分流畅。文章脉络清晰,语句通俗易懂,译者的注解即时到位,对于欧洲史涉猎浅薄的我,真的是一本打开眼界的好书。从中对中世纪后的欧洲史,宗教史等等都十分深入,打开了我的知识大门,激发了我对欧洲历史的极大兴趣。会继续读相关的书籍,并且推荐对奥斯曼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人,读读看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读后感(四):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衰史
第一部分:帝国的黎明
1.开国大帝:奥斯曼
2.开拓疆土:奥尔汗、穆拉德一世、巴耶济徳一世(败于帖木儿)
第二部分:新拜占庭
2.进行社会体系、行政体系改革,奥斯曼帝国商业贸易发达、科学发展缓慢,由于文化倾向于拜占庭文化,吸引希腊人回到君士坦丁堡。
第三部分:帝国之巅
1.苏莱曼大帝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读后感(五):六百年的昙花一现
放在历史的长河中,600年算不算够长?这个起源于欧亚大陆的一支游牧民族的帝国,在历史长河之中游历的时间堪比罗马帝国,远长于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在广漠的宇宙天幕之上,他们的帝国或许只是昙花一现。那些或伟大、或疯癫、或痴呆的苏丹,那些心怀信仰,睿智、忠诚、勇敢的臣子、奴隶…他们更是这天幕之上的微光一闪。然而,历史就是在时间的藤蔓上爬满了这样那样的草,然后沿着上帝之手生长,而我们从这面墙上能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有人看到伟人,有人看到英雄,有人看到杀戮,有人看到救赎。也有人看到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