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34: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10篇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是一本由[英] 尤金·罗根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5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一):西亚病夫的回光返照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二):读到第三章,先小评一下

  之前读过《帝国的陨落》,主要从英国的视角看一战。这次从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角度再看一下,很多不一样。我们的历史书往往简单的把战争归于正义和非正义,或者狗咬狗,一战显然属于我们课本上的后者。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战争和政治没有所谓正义,基本上是实力和利益的一次对等调整。特别是很多个国家觉得自己的实力和利益分配不对等时必然发生。

  奥斯曼帝国从1453年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就一直是一个横跨北非、阿拉伯半岛,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的大帝国,过了400多年,欧洲的各个城邦和荒蛮之地成长为各个牛逼的帝国,必然要求利益的重新划分。从一战的结果来看,牛了450年奥斯曼帝国变成了土耳其,但即使奥斯曼帝国不参战,被瓜分的命运估计也很难避免。一战开始前希腊、意大利、法国、英国、俄国和巴尔干半岛各国都早已经开始了他们的行动,而奥斯曼帝国基本上很愤怒,但没有太多还手之力。普京大帝说过没有实力的愤怒是没有意义的,是的。

  再看几个细节:一战各国征集的兵力:奥斯曼帝国280万,费了牛劲,德国1320万,占本国17-50岁男性的85%,法国840万(北非军团50万),英国540万,占战前男性劳动力的1/3,印度140万,澳新2-3万),俄国1400-1550万。开战前6周,各国累计损失战力100万,战争的残酷和绞肉机功能暴露无遗。

  奥斯曼帝国在德国的一再催促下在黑海像俄国舰队发动进攻,并炮击俄国沿岸据点;第二天奥斯曼帝国宣布俄国挑衅进攻奥斯曼帝国舰队要对战争负责。战争的正义只有在战胜之后才有,其他的都是走向正义的途径。

  后面还没看,但从现在世界格局来看。1战诞生了苏联,欧洲各国再次划分了国界,巴尔干半岛大洗牌(二战又洗一次),中东地区国家开始一次分裂和形成,二战后确定了边界。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三):可以和《阿拉伯的劳伦斯》那本书对照着看

  只不过那本书是从阿拉伯的视角,或者说是从阿拉伯的劳伦斯的视角解读历史,而这本书更多是从奥斯曼人,特别是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视角来解读一战是如何让已经病入膏肓的中东病夫彻底崩溃的。

  两本书各有优劣吧。

  但毫无疑问的是,不论是阿拉伯人还是土耳其人,甚至库尔德人,都被英法两个殖民地帝国耍得团团转,“帝国主义靠得住,母猪都会上树”。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战同盟国是战败国,但协约国仅仅是赢得军事上的胜利,而非真正的胜者,他们绝非自己标榜的那么高尚,特别是英法的殖民政策,领土分割政策,对于那些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人们,可谓罪孽深重。更不用提他们对德国的重压剥削政策,间接引发了二战的爆发。

  可惜的是,两本书对于谢里夫哈希姆家族最后如何败于伊本 沙特之手,各阿拉伯现代国家边境如何最终形成以及凯末尔如何率领奥斯曼的残兵败将一一击败了对土耳其领土充满觊觎之心的协约国干涉军着墨不多。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四):如果世界是一块偌大的拼图,是谁贸用了上帝之手把它打乱

  说是不读这本书,便无法对现在错综复杂的中东局势里,发现唯一能看通透的狭缝。

  可我在读了一大半的时候,为什么有一种跑偏了的心情。是的,莫名就觉得晚清末了的几年里,那个号称慈禧的老太婆,和她手下那些个草台班子一样的政客外交官,似乎还是有几分厉害的。

  是的,当欧亚大陆另外一头那个巨大的奥斯曼帝国,被环伺的各方势力撕扯到七零八落的时候。这头有着同样沉重驱壳的大清王朝,竟然可以保持藏蒙回满汉,以及比当时奥斯曼帝国更为复杂的民族混居之海棠叶子,柔弱却倔强的存在着。

  不容易的说。

  好像扯远了……

  原来,那个庞大到拿捏欧亚大陆交汇处诸多入海咽喉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你说它是意气用事也好,或是说它死要面子也好,披头散发杀入那场或许不必主动介入的战争,只得到一个和愿望相去甚远的结局,就事论事的来说,还是有些令人感慨的。

  于是,时间点就回到了一战前的日子。

  由于时代变迁,奥斯曼帝国的巨大身躯不再具备某种震慑力。反而,那种极易形成强大惯性力的质量,成了拖累核心统治者的骇人铅块。一面,是内阁高门的各种新老倾轧,另一面,则是国内各种宗教、民族寻求高度自治甚至密谋独立的盘算。而外面的世界呢?欧洲列强对富饶的巴尔干和中东地区虎视眈眈,沙皇俄国则希望从奥斯曼帝国的手里,得到西方的入海口和更多和欧洲诸国对峙的战略地位。当态度激进的青年土耳其党发动政变赶走原先的当权者,或许他们根本都没有想到,自己满腔的复兴热忱,会把他们推向比前人更让自己不齿的高度。

  当书中取材于双方对阵将士日记里的真实对抗场面,一再出现于眼前,无比栩栩如生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想,奥斯曼帝国的那些年轻领袖,到底是心存怎样的志愿,加入那个瞬息万变的战线。于是,奥斯曼漫长的海岸线成了练成线的靶子,而四通八达的部落领地蕴藏了无数后院失火的危机。

  提到了后院失火,便不能不插入那本让我唏嘘不已的《伊斯坦布尔假期》,它讲了一个亚美尼亚心存者溯源的故事,血光蔽日的惊恐,让读者都心悸。从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初年,奥斯曼帝国针对亚美尼亚人的驱逐和屠杀,似乎从未有过停歇。以致于我产生了极度的迷乱和困惑,因为怎么都不觉得一个幸存的小孩可以在二战后依旧保持青春的好奇心——年龄上,后来才发现,她是最后一次全国性大清洗的幸存者,那是一战后期,这样就对上号了。

  但是当我借助作者的笔,站到另一个角度去看亚美尼亚人和土耳其人永远无法消弭的血腥魔咒的时候,居然发现自己真的很难果断的站到哪一边去说话。

  加之战时两军对垒,亚美尼亚士兵毫不顾忌的加入对方的战壕,然后把奥斯曼驻军和德国驻军的一手情报和盘托出的时候,真的让人背脊都发冷。

  或许,会有人质疑我这种“亚美尼亚人咎由自取”的立场,实在是有种反人类的罪恶感。幸好,我并没有这样明说,我只是觉得,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亚美尼亚人为了寻求自己聚居行省的自治和独立,不惜与敌对国家的军方势力勾结,确实很不恰当。

  通敌叛国这样的罪名,不论在哪个时代,不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可以找出一万种以儆效尤的处置方式的。

  况且,那个时候土耳其人在阵前的拼命,真的充满了悲壮慷慨的味道。

  关于一战同盟国的正邪属性,感觉已经有了太多的评定。但是我却不觉得,看到帝国两个字,就已经为他们做了卑劣、凶残和暴虐的评定。反正,巴黎和会上,英法俄美等国对当时大清朝的践踏,无需多说。而在奥斯曼尚未加入战线的时候,英法俄也早就拉扯着那个庞大国度的地图,各怀鬼胎的在不同的地区和海岸线按下了自己的掌印。呵呵,哪有什么正义可言,不过是日不落帝国、法兰西帝国和沙皇俄国,对世界各殖民地及势力范围的二次划分罢了。

  于是,英法联军如同巴别塔一般的集合了各种肤色及产地的兵士,把他们从奥斯曼的这个边境送到另一个要塞。这种荒诞的调动如此之多,以至于战壕两边的人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重逢”于枪林弹雨之中。

  据说,交战双方的战壕有时距离非常接近,近到都能听见对方讲话。如此近距离使双方的士兵彼此体谅,停火时他们便往敌方战壕丢零食。一位土耳其士兵记得他曾把香烟、葡萄干、榛子与杏仁扔进澳新阵线。入侵者也扔以水果罐头与果酱表示感谢。埃明彻尔觉得非常神奇,没有人会把礼物混着泥土扔给对方,也没有人用手榴弹回赠零食。双方的食物交换都出于一片好意。

  甚至,两军在各自战壕里罕见地互相开起玩笑。一名奋力挖战壕的土耳其士兵不时地冲英军阵线挥舞他的铁锹,仿佛在说“行不行啊英国佬”。忍无可忍,一名英国士兵终于抄起步枪,将这把挑衅的铁锹打出个洞。据斯普纳述称,“有一阵子毫无动静,直到后来对方非常缓慢地,似乎十分疲惫地伸出铁锹,上面缠了一圈绷带!”

  援引的桥段完全可以作为血腥战争片的气氛缓和担当,但这也明显的告知天下,对垒双方的士兵其实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在这里生死相搏。

  不,大约土耳其人还是有些知道的,毕竟,在他们自己国土上打出的每一发子弹,都关系着这个经过了数百年磨砺与被磨砺国家的存亡。也正因为这国和国民骨子里的骁勇,才使得他们可以支撑住最初的暴风雨似的打击和凌虐之后,表现出令人惊讶的顽强来,最后,甚至逼得全球范围里牛逼哄哄的大英帝国,同期开出三个特别调查委员会,就在奥斯曼境内的惊人失利展开调查。

  这个其实会让我想到二战时候的中国。一开始的节节败退,同样被世界认为分属战场上的软肋。但是挨过前几年的打之后,愤而回头狠狠咬的那一口,鲜血淋漓满嘴毛,也是让那个世界震惊的。只是后来又陷入了窝里斗的捉急,才白白浪费了好多年的时间,也是可惜。

  只可惜,奥斯曼帝国死撑死撑死撑了那么多年,最终还是,怎么说呢?按照作者的意思,该是接受了不该接受的条款,分明就应该以圣战之名坚定立场博一记的,结果把整个政权变成了人家盘子里的肉夹馍……

  可是,我总是对那几个在狂风骤雨中,扛起奥斯曼大旗的青年土耳其党魁有种莫名的同情。他们进入国家高层的时候,相当的年轻。可是在他们的对面,充满了各种恶意的关切——就好像每个人都会在家族聚会中遇到的那样,似乎谁都在关心你私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好像掉了个一块钱的硬币都会为你惋惜半天,但是一转身,无一不在嘲笑你连个钢镚儿都拿不住的搞笑故事一模一样的恶意关切。

  不仅是那几个人,还有他们所代表的整个政权及内阁。

  而对于奥斯曼帝国的衰亡,除了大势已去和一战之外,我倒觉得或许还有另一则缘由。

  两千多年前商鞅初到秦国时候,曾经说过,秦国民风彪悍却在战场屡战屡败,这是什么缘故?民强而国弱。百姓个个彪悍斗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私下械斗上。而国家召集,则个个拘泥矫作上不来台面,是不行啊。

  奥斯曼也是一样。各个部落都心怀鬼胎,土耳其人和亚美尼亚人不过是矛盾的最大聚焦,而贝都因人、阿拉伯人、犹太人等等,无一不表现出想要脱离中央集权,寻求独立的“狼子野心”。这种心态,又往往得到欧美“托管主义”的支持,用一种迂回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实施殖民统治的欲望。

  这个国家,怎么搞得好!

  而一战结束之后,英法诸国粗暴的对中东实施的国界划分,完全无法弥补战时各族人迁徙渗透的需求。原先的族群利益支离破碎,新兴的政权又得不到足够的民意民心。中东的各种势力拉锯,从那个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就好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小鬼,完全不管那个年份已久的罐子要如何处置,就粗暴的打烂了之后,随便用黏土粘一粘又随便一丢的样子。

  最终,只剩下一团乱。

  而这两段时间的因果逻辑,已经无法厘清。而退回到冷漠的视角,这历史的回马枪,何尝不是一种“天道好轮回,苍天放过谁”的凛冽。

  真是,只有用呵呵来结尾了。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五):奥斯曼最后一战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六):奥斯曼帝国的一战末路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豆瓣

  封面

  奥斯曼帝国崛起在十四世纪,刚好在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巅峰以后。奥斯曼从土耳其的小部落逐步发展成一个跨越欧亚非的庞大帝国。

  奥斯曼帝国疆域发展史

一、帝国内患

  而亚美尼亚人是这场政变的第一个刀俎的对象。民粹令人狂热地失去理智,转向极度泄愤,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民族之间的残忍互戮。

  同时,奥斯曼正在内乱中逐渐失去各个行省和领地,巴尔干半岛许多民族闹独立,北非则被英法不断蚕食。阿拉伯半岛内患重重。这个比明清王朝加起来都要年纪大的帝国开始四面楚歌,遍地起火了。

  总而言之,拥有多民族的奥斯曼帝国在欧洲列强的炮火下难以为继,欧洲领土巴尔干半岛的希腊、黑山、塞维利亚、保加利亚等独立情绪高涨,北部有俄罗斯虎视眈眈,俄土交界还有亚美尼亚这个受气包,北非行省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被英法任意吞并,利比亚最终也落入意大利之手。奈何外部压力和民族冲突之外,还有皇权与议会之争,议会派系斗争与清洗,加之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统治权的互换和冲突。

  奥斯曼帝国的疆域逐步遭蚕食殆尽

二、身陷一战

  土耳其极力避免参战,然而事与愿违。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遇刺身亡。事件使欧洲所有公开或秘密的同盟关系一览无遗,这块大陆分成了两大阵营,彼此兵戎相见。“高门”并不为奥斯曼帝国营而感到宽慰。这场一触即发的欧洲大战使“高门”担心,俄国即将起兵吞并伊斯坦布尔及其海峡,以及安纳托利亚东部地区—并最终致使奥斯曼帝国被协约国瓜分殆尽。法国已垂涎叙利亚多时,英国对美索不达米亚心怀不轨,而希腊则试图扩张其在爱琴海的势力。仅凭奥斯曼帝国单打独斗,根本无法对抗如此之多的敌人。连年征战,奥斯曼帝国亟需时间重建军队与振兴经济。因此,帝国领导人并不愿意加入这场欧洲大战,而是想找一位盟友来规避这场大战可能带来的后果,与其共同保护帝国防御薄弱的领土。

  如此严峻的形式使得当前的执政者们不得不赶紧寻找靠山。他们的态度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摇摆不定。最终,他们选定了似乎最有把握的德意志,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所未有的惨烈让“高门”统治者们犹豫犯难。

奥斯曼帝国正式宣战之时,未来将在中东战场一决胜负的各路人马早已响应号召,分头奔赴奥斯曼帝国防守薄弱的前线阵地。北非士兵已在西线战役折损数千人,另有一部分被德军俘获后投靠了奥斯曼帝国。澳新军团骑兵与步兵团正穿越印度洋驶向埃及;一部分印度士兵经波斯湾进入美索不达米亚,而其他人则取道奥斯曼也门行省前往埃及。奥斯曼士兵在安纳托利亚东部与叙利亚地区集结,防止驻高加索地区的俄军以及驻埃及英军的进犯。欧洲的这场战事已经波及中东。

三、连连溃败

协约国认为土耳其是同盟国的薄弱环节,也是战争中最易击败的敌手。随着西线与俄德战线陷入僵持,协约国只剩在奥斯曼帝国战线上还有望旗开得胜。他们信心满满地认为,英、法、俄三国的联合入侵定能使土耳其人迅速屈服。土耳其战线开战的前几日,俄国与英国均派出部队,越过奥斯曼帝国防守空虚的边界建立据点。

  奥斯曼执政者将黑海对岸的俄罗斯视为首要威胁,执政三巨头之一的恩维尔亲率十万奥斯曼第三军团出击高加索,但是一系列愚蠢冒进导致整个军团几乎覆灭。

  而另一巨头杰玛勒率领的奥斯曼第四军团也在苏伊士运河折戟,灰头土脸而归。

  另一战线是在伊拉克巴士拉,奥斯曼军的突击同样被瓦解。

  此外,俄军在地中海东部取得优势,不断骚扰地中海沿岸城市。印度英军轻易进入两河流域,英军在亚丁湾和小亚细亚半岛以极小的代价迅速取得了胜利,也瓦解了亚细亚半岛各大家族与土耳其可能的同盟。

  如此轻而易举的胜利使英国对自身实力产生了幻觉,从而低估了奥斯曼军。

  骄兵必败,协约国必将为他们的轻敌付出巨大代价。

四、骄兵必败

  与奥斯曼帝国小试牛刀之后,1915年初,英国策划开辟中东战场,奇袭马尔马拉海,一举占领伊斯坦布尔。根据以往的几次交手,英军认为出动海军即可完成任务。

如此惨痛的失利令英法两国瞠目结舌。3艘战舰被击沉,另有3艘损毁严重,无法继续作战。除此之外,还有千余人阵亡,几百人受伤。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协约国舰队的实力便锐减三分之一,却并未能重创奥斯曼军阵地。英法两国并不知道,奥斯曼军在此次战役中几乎毫发无损。英地中海远征军步兵团总指挥官伊恩·汉密尔顿爵士向基奇纳勋爵劝说,称达达尼尔海峡仅靠海军无法强行突破,需要出动一支庞大的地面部队进入加里波利半岛,摧毁炮组,从而保证协约国舰队安全驶入海峡,并向伊斯坦布尔挺进。

  然而,英国海军在进攻达达尼尔海峡遭受重创,不得不撤出海峡,将战事交给陆军。可是,英国集结了澳新军团的庞大陆军也同样折戟于此,奥斯曼士兵带着坚决的爱国意志顽强守卫,使得英军在抢滩登陆中损失惨重,并且无法守住登陆后据有的阵地。

从1915年4月25日登陆,到1916年1月9日最后撤离赫勒思,加里波利半岛地面战共持续259日。这场基奇纳勋爵最初希望只用7.5万人赢得胜利的战争,最终卷入了近50万人—英军41万人,法军7.9万人。奥斯曼军的规模最大达31万人(许多人负伤后又重返战场)。在加里波利战斗的80万人中,有超过50万人受伤、被俘或阵亡。争夺达达尼尔海峡控制权的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达8个半月,两军死伤人数几乎对等:英国及自治领军队伤亡20.5万人,法国及其殖民地部队折损4.7万名兵力,奥斯曼军则损失25万至29万人。14万人死在加里波利半岛,包括8.65万名土耳其人、4.2万名英国及其自治领士兵,以及1.4万名法国及其殖民地士兵。

  英法军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却没有瓦解奥斯曼和德国的同盟,反而拖累了西线战事。

  此外,从印度出发的远征军在进攻巴格达的战役中遭受围困,并最终在库特被围数月,不得不全部投降沦为战俘。

  可以说,在达达尼尔海峡,加利波利半岛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奥斯曼击败了所有的入侵者,国土已然稳固。

五、祸起萧墙

  就在奥斯曼信心满满、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协约国下一轮进攻时,英军开始策划亚细亚半岛阿拉伯地区的起义。囿于西线无休止的绞肉机战斗,英法与德国已经无法抽调更多兵力投入中东战场。英法开始积极策划一场后院起火的政变。他们鼓动汉志地区拥有巨大声望的哈希姆家族发动了起义。

  随着阿拉伯起义在汉志爆发,交战双方的战争策划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叙利亚地区。协约国试图让阿拉伯起义在叙利亚地区(包含今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与约旦)蔓延开来,为哈希姆家族的运动造势,迫使奥斯曼军在险恶地形中作战。

  英军从西奈半岛进入叙利亚,于1917年底将三座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城市攻陷:麦加、巴格达、耶路撒冷。中东战局彻底逆转。

  随后俄罗斯发生十月革命,奥斯曼帝国趁机在高加索地区、里海等地重新夺回优势,但是这些地区随即爆发了各式各样的游记和起义,使得局势非常复杂。

  随着英军占领大马士革,同盟国阵营彻底瓦解。

随着奥斯曼军在叙利亚失利,同盟国也最终覆灭。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协约国阵营。1917年7月1日,希腊对同盟国宣战。8月,中国也向同盟国宣战。南美诸国不是对德宣战,就是与其断交。不过,美国远征军的加入才真正让协约国彻底扭转乾坤。在对德宣战18个月后,美军规模从原先的10万人激增至400万,其中200万士兵被派到海外作战。而另一边,德国及其盟友经历了四年的血雨腥风,再无多余兵力和物力来迎接美国的挑战。

  最终,经过四天的谈判,英国和奥斯曼帝国代表终于敲定了停战条款。10月30日,双方在经历过加里波利战役、伤痕累累的“阿伽门农”号上签订了停战协议。

根据停战协定的相关规定,战争双方将于1918年10月31日停止一切敌对行为。在与俄国停战近一年后,奥斯曼帝国的战事画上了句号。11天后,即11月11日,德国也投降了。奥斯曼帝国出人意料地坚持到了最后,但他们的坚韧并未换来任何好处。漫长的战争只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灾难,令他们战败时更为绝望。

六、格局之变

  停战以后,奥斯曼帝国所跨的欧亚非领土发生了剧变。

奥斯曼帝国最终输掉了一战。这是一场国家灾难,但并非史无前例。自1699年起,奥斯曼帝国的大多数战争都以失败告终,不过帝国依旧屹立不摇。然而,一战后的和约谈判牵扯利益之广,对帝国来说是前所未有。一边是战胜方的主张,一边是土耳其民族主义者的要求,奥斯曼政府被夹在其中,左右为难。与其说是因为一战惨败,还不如说是和约条款最终导致奥斯曼帝国的毁灭。

  战后的各项条约带来了各种清算和审判。

  首先是亚美尼亚大屠杀。

协约国公开谴责奥斯曼政府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行径。对于土耳其人在战时所犯的反人类罪行,美国和英国尤其主张实施报复,以彰显正义。为了防止和约内容过于苛刻,新成立的奥斯曼政府决定成立军事法庭,对那些被控参与亚美尼亚种族屠杀的人进行审判。他们希望国际社会将批判的火力集中在始作俑者青年土耳其党人身上,而不是整个土耳其民族。

  然后是青年土耳其党的下台。昔日的执政者纷纷逃离土耳其,四处藏匿。

由于不甘心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就这样逃过追责,一组达什纳克的亚美尼亚民兵决定替天行道。自1921年3月至1922年7月,达什纳克人下令展开“复仇行动”,暗杀青年土耳其党的重要领导人。刺客首先瞄准了柏林,那里藏匿着许多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1921年3月15日,塔拉特帕夏被一位从埃尔津詹大屠杀中幸存的25岁青年击毙。索格门·特赫里瑞安(Soghomon Tehlirian),这位年轻的刺客随后被捕,并被送上德国法庭,但最终法院宣判无罪释放,理由是他在亚美尼亚大屠杀中遭受精神创伤和个人损失,应减轻他对刺杀行为的责任。另一名来自伊斯坦布尔的21岁刺客是阿尔沙维尔·什拉吉安(Arshavir Shiragian),他于1921年12月5日在罗马刺杀大维齐尔赛义德·哈利姆帕夏得手。亚美尼亚刺客追踪杰马勒帕夏—这位战时叙利亚总督至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1922年7月25日在当地将其杀害。

  再有是亚细亚地区。哈希姆家族第38代族长、麦加大谢里夫侯赛因·伊本·阿里于1916年6月10日宣布独立,建立汉志王国。一站结束后不久的1919年,侯赛因宣布自己为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之王,导致他与另一个立志统一阿拉伯的人——内志酋长伊本·沙特发生冲突。

  1924年8月,伊本·沙特统帅的内志军队向汉志王国发动进攻。由于侯赛因拒绝接受贝尔福宣言,英国撤消了对他的支持,内志军队很快攻占了塔伊夫等城市。在麦加的贵族、商人和封建主压力下,侯赛因被迫在1924年10月5日将汉志国王之位传与长子阿里·伊本·侯赛因,同时将亚喀巴-马安地区割让给英属外约旦。

  同样,在奥斯曼帝国的各个行省,如巴尔干半岛、北非等地都相继实现了独立和自治,庞大帝国被拆解殆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