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们》读后感100字

2021-04-01 02:21: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读后感100字

  《我们》是一本由尤金•扎米亚金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读后感(一):地上的乐园——读《我们》

  《我们》封面

  《我们》读后感(二):幸福自由,不可兼得?

  《我们》是反乌托邦三部曲里最后读的一本。作者运用一篇篇笔记记载了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写作手法较为新颖。

  这本书所载世界的完善度介于《1984》与《美丽新世界》之间,较之前者的恐惧与落后多了些体面与幸福,比《美丽新世界》少了些制约与预设。带着挣扎的希望却又沉浸在体面而幸福的世界中,在绿色的围墙里成为集体的一员,过着幸福却不自由的生活。

  故事的结局是带着悲壮的,虽然主角反水,但我想为主角鸣不平。女主没有在他身上投入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在思想上说服他成为“我们”的一员,更没有在行动败露后给予最基本的信任。主角只是工具人罢了。

  当人们都失去了幻想的能力,当诗人带着目的写诗,当理性成为世界的唯一,人也不能被称为人了吧。

  好的句子摘录:

  1.人类一切理性的活动都可以归结于对无穷大不间断的限制,以及把无穷大变成轻便灵活、易于接受的微分。

  2.人就像小说一样,不读到最后一页,你怎么都猜不到结局。否则也就不值得读了。

  《我们》读后感(三):对乌托邦大礼包的总结

  完结了最后一本目前市面上值得一吃的反乌托邦小说。

  总结一下反乌托邦小说旅程,虽然完整通吃了《1984》《美丽新世界》和《我们》,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第一部打开局面的《动物庄园》。

  乌托邦小说架构的世界观都是基于极端化的基础上,如果将其比作一个策略游戏,那么前三本书分别将其中一相世界观设定数值设置到最大,1984是“个人崇拜”,美丽新世界则是“人为选择阶级论”,《我们》结合了个人崇拜以及纯粹理性。这三个世界观怪诞惊悚,但并不恐怖。因为过于极端化的世界观设定是不符合逻辑,在每位读者启读时虽置身情结,但头脑都清醒的明白此类情况是仅仅存在文字世界之中的。

  真正恐怖的却是寓言式的《动物庄园》,反乌托邦大礼包中噩梦收割之王,只是因为人并不惧怕想象出来的利维坦,而是对游荡在伦敦街头的开膛手杰克心有余悸,讳莫如深。

  动物庄园真实存在过,如今依然存在,以后也必将存在。只是猪变得更加聪明,更加隐秘,更加比平等还要平等。

  一念至此,毛骨悚然。

  《我们》读后感(四):无题

  (明复) 《我们》的背景是在1000多年后的地球上,有个叫一统国的国家,在经历了二百年大战后,建立了一个机械乌托邦。这个国家由绿色巨墙围起来,里面的建筑都是玻璃制成的,没有隐私,只有在规定的性活动时间里才可以拉下窗帘获得短暂的隐私。一统国中的人没有自己的思想,书中称为幻想或灵魂,国人每天做的事都由时刻表安排着,整个国家被机械化、公式化、数学化,甚至连吃饭时咀嚼次数都规定为50次。国人一旦被发现有异样,被统治者(书中称为施恩主)称为生病了,就需要进行手术,去除反抗的思想。 豆瓣看到过一个这样的评论,说《一九八四》我们有代入感所以感到震撼,《我们》离我们遥远所以没有太大感觉。我倒不这么觉得,如果说《一九八四》带给我的是一种思想上的冲击,比如说,战争是国家自己发动的,其实没有战争,目地只是为了消耗多余的产品,让百姓无法安居乐业,这样就没时间学习,也就不会聪明,最后就不会意识到他们也可以取代老大哥。那《我们》带给我的是一种警醒,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几乎不会再次生活在“大洋国”,但我们很有可能生活在“一统国”。虽然没有那么机械,但是我们特别是没有太多思辨力的人,很容易受到官媒(仅指统治者的发声筒,无影射)的影响,从而失去自己的思想,我们这个社会很多时候就是人云亦云,尤其在微博上。 《一九八四》让我想到某国和朝鲜,《我们》让我想到朝鲜。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思考“没有自由的幸福vs没有幸福的自由”虽然对于一统国属于诡辩,但这两者的对比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大人给小孩安排好一切,尤其是前不久的复二代的简历,值得深思。

  《我们》读后感(五):本书公码的x能力

  【写在前面】

  ○标题中“公码”对应人类中的“男性”,这个词应该更符合书里面号码们的形象

  ○并不想因为这篇书评收到乱七八糟的豆油,之所以写这篇书评,纯粹是这本书看到第44页我还是提不起劲,想给自己找个乐子。

【Д-503&O-90】1小时15分钟【R-13&O-90】30分钟

  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待续

  《我们》读后感(六):人类是理性的

  这本尤金扎米亚金的《我们》可以说是反乌托邦三部曲的老大哥,这本书直接影响到了后续两本《1984》和《美丽新世界》的创作方向。这三部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及其现实的东西反映一种自由的缺失,看似完美的世界却没有自由,就好像一个机器一样洁身自好地生活。这种所谓的无忧无虑,其实是剥夺了人类的灵魂,这种生活当然有人能够受得了,一种是遭受过极大现实打击并站不起来的人,另一种就是天生就生活在这种世界上的人。

  记得有一个做电影制片的朋友跟我说过要拍一部乌托邦电影,她给我讲什么是乌托邦,把她心目中所向往的那种美好一一说给我听。结果我听得急起鸡皮疙瘩,这样的世界不就是自欺欺人么,听完之后我立刻带着我的思维逃离逃离了这种束缚住自由的世界。在书中一切都是透明的,就像是在几十年前,我们国家还很少有城市,大都是农村,家家都不锁门。那个时候是因为物质上的贫穷,别人偷也偷不去东西,但是在书中的那个世界则不然,他们的思维被困在了这些透明的房间,更是没东西可偷。

  书中把这种逃脱束缚叫做理性,这样的世界是不可能一直长久不衰的,定会有人站出来寻求自由。如果与书中的情节对比,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战争看似是必然的,人们都是为了追求自由而战,所谓的和平其实不存在。人类就是这样的高等动物,只要思维上是自由的,他就可以去做一切自认为是正确的事。在电影中机器人都能叛变的,更何况人类,怎能甘愿平庸。

  这本书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虽然在故事趣味性方面后两部作品略胜一筹,但是这种表达已经堪称完美。书中所描述的世界十分具有画面感,乍一看其实这一番和平的景象很美,只不过它所牺牲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不值得如此。三部曲的故事背景都不同,但是原理都相同,最终也都有人会发现问题并尝试改变这个世界,冰冷的世界才的以生的气息。

  人类最需要的是自由,这种自由不仅仅是逃脱他人的束缚,更是从自己的思维牢笼中解脱出来。与其生活在这样一个无忧无虑的全透明生活,倒不如让我回到落后的村落,因为这样至少我是自由的。

  《我们》读后感(七):自由与幸福,孰重孰轻

  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自由平等、没有压迫,犹如陶渊明塑造的世外桃源。理想虽美好,现实很骨感,乌托邦只能是种不切实际的追求。而且这种社会科技高度发达,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看起来一派和乐,其实徒有其表,内里充斥着各种弊病,人类的精神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 于是不少富有洞见的作家,怀揣对未来的憧憬,根据自己看到的社会问题,着手创作反乌托邦文学。这本由尤金•扎米亚金写作的《我们》便极具开创性,不只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并称“反乌托邦三部曲”,其写作风格更是对这两部作品产生了直接影响。作为第一部反乌托邦小说,书里针对着集权主义的种种弊端,想必也是与当时俄国所处的动荡环境有关。 作者抛弃过往的写作手法,选择以笔记的形式,采用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来自未来社会的故事。在这个攀上了“人类文明最高峰”的大一统国,所有公民一律授以编号,“施恩主”则是父亲一般的存在。飞船设计师、数学家Д-503是书中的主角,他对大一统国与施恩主深信不疑,为了讴歌大一统国的美好和伟大,特地做起了笔记,如实记录下见闻和所思所想。 生活在这里毫无秘密可言,所有建筑物都由玻璃制成,未经允许不能有一丝遮挡,一道玻璃绿墙甚至隔绝了树木与其他生物。人们必须穿着统一的制服,遵守固定的时刻表,思想行动上必须保持高度一致,工作、生活有着一系列的科学标准,唯有听从指挥才能拥有幸福生活。整个国家几乎丧失了人性,犹如一台被操控的机器,按照给定的程序运行着,数字化让一切变得更加理性,个人意志也完全埋没于集体意志之下。 不过,随着女主I-330的出现,Д-503原本坚定的心开始动摇,逐渐唤醒内心对情欲的渴望,他不可救药地爱上了I-330,想过与她一起反抗理性、追寻自由。Д-503的种种变化足以说明人性并未泯灭,只是被牢牢压制住,扎根于意识的最深处,让人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旦时机来临,人性便会像烧不尽的野草,拼命冲破束缚的枷锁,恢复旺盛的生命力。 暂且不论乌托邦的理想社会是否可行,毕竟这是备受争论的话题,但正如封面所说“世界上有两个乐园——没有自由的幸福,和没有幸福的自由。”社会矛盾的根本问题被一语戳穿,自由与幸福似乎从来不对等,犹如失衡的天平,一头重一头轻,就看我们如何取舍。

  《我们》读后感(八):太平犬or乱世人?

  我很喜欢本书封面上这一行小字:世界上有两个乐园——没有自由的幸福,和没有幸福的自由。一针见血地点名了古往今来一直存在且无法被根除的社会矛盾——自由与幸福的对立处境。

  为何人类历史上总是战乱不断?为何每一个看似稳固的政权到最终总会分崩离析?因为人类的个性是复杂的,一旦允许复杂的想法存在于人类的内心,并且任由其自由发展与行动,便会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毕竟,人类都是有私心的,更多人追寻为自己谋求幸福的方式,而不是将集体放在第一位。

  那么人类有没有可能组成白蚁那样的简单高效的社会呢?每一个人都听从最高级领导的指挥,只会安分的做对整个社会有益的工作,不谋求私利呢?

  这本书就为我们描画了这样的一个社会,但与白蚁不同的是,每一个人的生活都被严密地监督了起来,不但住房是透明的,可以随时被外面的人看到,而且私下交流需要向上级汇报和备案,所有人都遵循泰勒工作法勤勤恳恳地工作,任何私心都会被认为是对集体的神亵渎。绝大部分人都彻底的失去了个性,连姓名都只是英文和数字组成的代号。他们甚至被圈在围墙里,走出墙外的行为会被认为是古怪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类不但会失去探索与认知的本领,连情与爱都只是机械式的,完成任务般的表达。所幸的是,这样的社会中依旧有异数存在,主人公就很幸运地遇到了革命党,可惜他并没有珍惜革命党带给他的改变当前生活现状的机会,而是选择了回到以往麻木无趣的生活中,令人忍不住再次想起一句话: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主人公正是选择做太平犬的那类人的写照。

  这本书的很多语句值得人细细思索,可惜,或许是作者的文学水平不高,也或许当时的苏联不太崇尚美妙的文字,整本书读来有些枯燥,悬念与冲突也显得十分突兀。整本书采用笔记体形式,因此显得故事情节太弱了,故事推进速度又太慢,很多絮絮叨叨的描述与说明只给人一种反复强调的累赘感。与同样被评为反乌托邦三部曲的另两本书《1984》和《美丽新世界》相比,阅读起来有些艰难晦涩,或许了解苏联政治和历史的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可以品味到更多东西。

  我没有看过其他版本的《我们》,但总觉得这个版本要是能补上一篇针对苏联时政的前言或后记,或许能减轻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遇到的迷惑,也或许前言和后记都只是多余,我们需要的是对作者背景更详细的了解与感知。

  《我们》读后感(九):没有我,哪来的《我们》?

  反乌托邦三部曲,我先看的《1984》,再看的《美丽新世界》,最后看的《我们》。事实上,这三本书的创作顺序正好颠倒过来,先有了扎米亚金的《我们》,再有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最后才有了奥威尔的《1984》。而且赫胥黎和奥威尔均表示过,自己的创作都受到了《我们》的影响。

  反乌托邦三部曲,反映的都是集权对人性的摧残。在一个只强调集体,没有个人的社会,个人是不会幸福的。《我们》一书中的大一统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每个人都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编号,类似“I-330”“O-90”这样。没有家庭,人们可以根据指标分配(类似计划经济时期的粮油供应)做爱,但不能受孕。新生儿的数量和质量,严格受大一统国安排。也有投票权,但只能投赞成票,反对票无效。所有持反对意见的人,将被大一统国最高领导人施恩主视为异己,被强行安排手术,变成完全没有思想的“人”。

  《我们》的主人翁是一个工程师,负责“一统号”宇宙飞船的建造。作为一个符号,他原本对大一统国忠心耿耿,对施恩主言听计从。但是,当他发现他爱上另一个符号后,他错乱了。在大一统国的规范里,人类不应当具有感情。感情是肮脏的,只有大一统国的纲领才是高尚的。他在她的怂恿下,甚至想过叛变,到高墙之外的野蛮之地去生活。但最终,他屈服于长久以来脑中根深蒂固的服从意识,向施恩主坦白了自己的“罪行”,并最终接受了手术。

  小说以笔记的形式展开,多处使用了留白,意在营造一种连内心都不能袒露的令人恐怖窒息的气氛。这样一来,大量的情节都只能由读者自行脑补。加之人物没有名字,记忆起来有些困难,阅读时常常会出现断片现象。

  反乌托邦三部曲里,个人认为文笔最好故事性最强的是《1984》。但《美丽新世界》和《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揭示了集权统治给人的麻痹——集权国家能够让人过上物质优越的生活,但是不能给人自由。由此引发的思考很有意义:没有自由的幸福,没有幸福的自由,到底哪个更好?

  豆瓣评分:8.1,个人推荐指数:★★★★

  《我们》读后感(十):从扎米亚京的《我们》看人类命运的终点

  俄国扎米亚京的小说《我们》,被誉为“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源头之作,读过《美丽新世界》和《1984》,会发现它们从中多少可以看出一些借鉴的影子。《我们》也被乔治奥威尔称赞道“它是这个焚书年代里的文学珍品”。 这部小说以科幻的形式,描述了26世纪的大一统国,是一个集权国家,每个人只有号码,没有姓名,住在完全透明的玻璃房子里,身穿同样的制服,吃的是合成食品,享受配给的性生活,由一位永不更替“造福主”统治。小说的主人公号码是D-503,是“一统号”飞船的建造者。在这样的集权统治下,他爱上了反叛组织成员I-330。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他接受了大一统国“伟大的手术”,去除了自己的思想,眼看着I-330等反叛组织被处决。对于大一统国来说,他们去除了自己的思想,只保留了灌输的思想,由个体的“我”,变成了统一的“我们”。 思想,是我们区别于他人一个本质特征之一。像小说中所说:有些思想是用泥做的,有些思想为了不朽是用黄金或者我们这样的贵重玻璃做的。想判断某种思想是什么材料做的,只需要在它上面滴上一滴强酸。 关于“权力”,小说中说:就连古人当中年岁较大的那些人都知道权利源于权力,权利是权力的一种功能。 小说读到最后,我突然感到有些毛骨悚然。“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但当外部的世界不需要“我”,只需要统一的“我们”的时候,对于我这个“个体”,又要如何抗争。或者说,我们需不需要抗争。还是像小说中的人一样,放弃“自我”,保留得到的所谓“幸福”。可是仔细想来,哪里有所谓的幸福。这种不自由的幸福,只是“造福主”给予的一种假象而已。小说中的号民,拥有整齐划一的生活方式,但是没有人知道“造福主”又是什么样的生活,他也一样是规划好的幸福吗? 可是人类的前进,必然会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自由主意泛滥,社会陷入混乱。一个是极端集权,生活与思想完全禁锢。这两个极端在现今的世界已经出现过端倪。人类社会在这两个极端的结局中小心翼翼的前行。但是,任何一个微小的改变,都有可能将其导向某一个极端,就像一个孩子,小心翼翼的走着一座窄小的独木桥,一只扑展翅膀的蝴蝶,都有可能使其一不小心跌入水中。 如果这个宇宙的终极定理就是熵增定律。那么对于人类社会来讲,极有可能,就是一个从有序走向无序的过程,所以人类社会的最终归宿,必然有可能是混乱的走向灭亡。 可是对于我们微不足道的个体来说,我们又能怎么做呢?我想不出来,唯有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好好的度过自己的人生。 一部小说《我们》,让我想到这么多碎碎念的杂感。窗外,已经夕阳西下。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