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不同如此成功读后感100字
《如此不同如此成功》是一本由[日]斋藤孝浩著著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5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此不同如此成功》精选点评:
●出乎意料的好
●没有虚头巴脑的企业理念消费者价值企业成长史,上来就摆数据讲干货,真是企业案例类书籍中的一股清流
●黄海老师推荐
●优衣库做的是标品的精细管理,产品追求有限成本下的最优品质,构建精确到周的存货销售调整能力,认为服装是身体必须的零部件。ZARA做的是时尚潮流的及时跟进,产品追求买得起的设计感,构建针对门店反馈的快速追翻单能力(2周)和全球48小时到货的物流,认为服装是人审美的外现。理性和感性截然相反的两派,都能做好这门生意。
●很严谨的分析作品,比郎咸平的猎奇向强多了。二倍速。
●服装研究入门书籍,比较有用,ZARA和优衣库,各自不同的特点,却又都十分成功。
●少库存,高品质,高流通速度,流行趋势,顾客反应。
●之前读过柳井正先生亲自写成的两本书《一胜九败》和《经营者养成笔记》,但要更客观全面地理解“SPA模式”,即自有品牌专业零售商经营模式,我更推荐这本以第三人称视角写成的书。作者为服装业内人士,从业经验丰富,对服装业理解非常深刻,尤其对SPA模式服装企业如数家珍。全书不仅以逐一比较的方式,讲清了优衣库和ZARA的品牌战略、商业模式、门店选址、运营策略、风险管理和成长历程,还有一般商业传记类书籍普遍忽略的、对两家企业历史财务数据的展示和比较,最后章节探讨了服装行业未来商业模式演化的可能。 本书应作为从事服饰企业研究和行业从业的必读书。文辞方面,行云流水,排版简洁,通俗易读,诚意十足。
●作者文风平实,翻译得也好。日本,零售业出身,销售额大多在国内,基础款,零件库,围绕年度计划销售,随时补货,外包物流降低成本,强促销,车站楼上的优衣库。西班牙,制造业出身,销售额在全球,时尚款,大衣橱,高周转,每周上新两次,自营辐射状物流提高效率,灵活开店,从不做广告,黄金门店的zara
●一边看一边在思考我至今的商业实践和未来的商业计划,现在还落后人家五十年呢。看完之后感觉ZARA比优衣库更值得我借鉴。
《如此不同如此成功》读后感(一):服装零售的很多启示
C1-1传统服装店:顾客每季到店一两次,门店销售额受售货员销售能力的影响。欧美的顾客自选模式,让顾客随心所欲地挑选、试穿、购买,增大销量。
c2-2 优衣库展示的是产品,按外套、衬衣、裤子等分类陈列。Zara展示的是风格,将外套、上衣、裙子等搭配好展示,使顾客对流行趋势一目了然(高明)产生“冲动购买”;进行颜色限定,不让顾客纠结;每周上新,避免顾客厌倦;根据顾客反应,决定追加产品,避免库存积压。优衣库门店平均卖场面积858平方米,Zara1076平方米。一般品牌66平方米,大的145平方米。
C2-4商品价格点:出现频率最高的价格。给顾客留下该品牌的价格印象(高)。
《如此不同如此成功》读后感(二):如此不同,如此成功
斋藤孝浩的《如此不同,如此成功:优衣库VSZARA》(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年)通过对比日本企业优衣库和西班牙企业Zara在运营等层面的不同,得出了两种不一样的成功模式。优衣库是希望把做出来的商品都卖出去,而Zara是希望做出卖得出去的商品。正因为目标的不同,优衣库就会及时地调整不同商品的产量来尽可能多地把资源倾斜到卖得好的产品上,而Zara就会在设计之初就更多地关注服装时尚和顾客喜好从而生产出卖得出去的产品。优衣库希望自己的商品卖得更多,因此也就会聚焦在基本款上;而Zara希望自己做出卖得更多的商品,因此会不停地补充新款商品,甚至门店商品的平均更换周期是4周。业务如此,人才也得与之匹配。优衣库培养的是不会错失销售机会的经营者,而Zara培养的则是可以获取顾客所期待商品的信息的销售员。两家企业都采用SPA的经营模式,但优衣库是要尽可能降低成本,Zara则是要尽可能快速迭代商品。
书中在对比两家企业时,也有一些有趣的闪光点。比如柳井正认为“广告传单是给顾客的情书”,只有站在顾客的角度,想顾客所想,才能够让顾客满怀期待,来店消费。优衣库不允许商品缺货,而Zara对于缺货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处理方式。如果M号或者L号这些库存量多的号码出现缺货,则同款商品的其他号码也会一同下架撤回仓库,直到补充商品到货再重新上架。这样做一是为了不让顾客因为中意的商品没有适合自己的号码而感到失望,二是为了减少店员因寻找号码而付出不必要的劳动。
《如此不同如此成功》读后感(三):对于服饰企业的创业者和相关岗位的同事,这本书不仅会带给你实操经验,也会让你从更高的层次去思考自己的工作~
优衣库与ZARA是咱们非常熟悉的牌子,可是大家知道他们的运作模式是什么样吗?为什么他们能卖遍全世界?哪些因素能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
答案就在这本书里。
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这本书采用对比的手法,介绍了优衣库与ZARA的经营策略。在商品定位、店面陈列、定价、物流、库存管理,两家都截然不同!虽然其策略完全不同,但都赢得了顾客、不断扩张,成为世界知名的企业。
这本书还介绍了日本服装零售从60年代到2010年代,经历的四次变革。一个服装品牌的诞生和发展,必须符合时代的需求、行业变革的需求。
谁适合读此书
1 服装店铺/品牌老板
2 服装电商的买手、活动运营、品类运营岗
3 服饰品牌战略顾问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用
对于服饰企业的创业者和相关岗位的同事,这本书不仅会带给你实操经验,也会让你从更高的层次去思考自己的工作~
对于时尚爱好者,你会了解决定服装业生死存亡的几个关键模块是什么。卖服装是个大学问~
阅读此书,你将看到以下问题的答案
1 关于ZARA
为什么ZARA会诞生在70年代的西班牙?什么样的社会背景给了他发展机会?
ZARA是如何保证3周内,设计完成服装,并运送到世界各地的门店的
为什么ZARA不做广告,他怎么宣传自己?
2 关于优衣库
优衣库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服装业的SPA模式是?
优衣库在门店怎么陈列,保证顾客自助购物?
优衣库对店长的要求是什么?店长需要做哪些事?
行动起来!
如果你在服装品牌工作:请参照此书检查是否有让顾客不方便看到、找到、体验商品的陈列呢?
如果你只是时尚爱好者:请到门店去看看,验证下书中的陈列策略
《如此不同如此成功》读后感(四):优衣库 VS ZARA,初涉服装业,如此不同下共同的成功!
直到读完整本书,我还沉浸在优衣库和ZARA的区别和天差地别的商业模式中。也同样纠结是否自己太愚钝导致一度迷茫在这两个企业的比较中。直至结束语中,作者言,“我们可以按销售额和利润对优衣库和ZARA进行排名,但却无法评判两者各自采用的商业模式哪种更优”,如释重负。
此书出版于2014年,2016年中文出版。我一直认为,这类书籍像服装一样,也是有保鲜期的,在时代革新如此之快的年代,它应该早已不适用。但真正开始阅读发现这完全可以作为一本服装业不算浅显的入门读物,里面很多概念性的内容,真的受益良多。我曾就职零售,但未真正接触过服装业,这本书说是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丝毫不显夸张。
书籍封面,前言,和目录部分都能感觉到浓烈的日式风。大致觉得国人在提炼目录时大多还是喜欢总结概括提炼等方式,乐意用简短的文字作提纲引领全文,当然,这样也更显专业,至少在我的认知。
书中总分为6章,每章下设几个小章节,由浅及深从前向后,分别讲述了优衣库和ZARA的服装品质价格经营理念,目标顾客品牌定位,设计开发陈列展示,销售周期促销战略,门店选址物流战略关键人物,服装业的风险管理,数据受益开发战略日后发展预测等,通读真心通畅!
对于业界小白来讲,我从中收获颇多,了解到SPA商业模式即服装制造零售业,是指服装企业自己策划,生产商品,并通过自己运营的门店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这个概念一秒拉我入坑。Designer's &Character's Brand ,Designer's Brand ,Character's Brand 的区别。
书中最让我有共鸣的地方,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激发了我内心燥热的内容还是商业管理模式。基于零售业起家的优衣库,和基于制造业基础的ZARA,说实话,我个人感觉现在的风格好像稍微反了,毕竟零售应该更贴时尚,而制造则更贴基础大众普遍。但基于两家企业的地理位置和创始时的时代背景考虑,现在的站位也丝毫不违和。
针对服装业“生鲜”和“季节性”的特点,两家企业在管理和生产制造流通流程上采取的策略,针对销售周期短暂,优衣库的避免缺货促销活动广告传单减少代工厂增加控制权非自营物流全程密封运输计划销售与实际销售数量对比限期降价调整和每周一的PDCA等等,服装业的风险可想而知,但优衣库在面对风险时对各环节的优化让我感叹,每周每天计划销售数量和实际销售数量的对比,每周一会议针对上周数据的分析,PDCA的落地执行,这和我的工作何其相关,但我真正又能做到几分。读完此书,又让我有了想站起来去搏一把的冲动,天呐,这就是书本带给我的共鸣。
再说ZARA,是以大众可以接受的价格销售中高级质量流行服装的国际服装连锁品牌店,所售服装以欧洲款式为主。ZARA的地理位置带给他与时尚接轨的优势,但也因品牌定位为时尚,服装周期较优衣库的12周缩短为4周。ZARA持续稳定的供应链供给,物流时效和高速运作,以及针对市场针对顾客随时调整生产的策略简直也敢想出来敢做出来,真是不可思议,执行起来多难,不过它的成功也说明,多难多不敢想的事情做了且做成功了带来的是多大的收益和回报。不断的求新,测试顾客喜好和市场需求,每周一和周三将一周分为工作日与周末的两次PDCA。
不同的价格点,毛利率,广告费占销率,门店选址和运营策略,“售完所生产的产品”和“只生产能售完的商品”,对服装业造成滞销原因的分析,针对滞销两家企业的作为,以年为单位计划以周为单位管理。
读到此处,对服装业同胞们十分敬佩,能将PDCA做到实处的人真心让我敬佩。在此深切希望自己也能成为PDCA执行者的一员。
最后两个章节对于两家公司数据的分析,和对服装业未来的展望,因书籍出版距今有差异,粗读,从中提取了几个数据概念,促销分配率,劳动分配率,固定资产分配率,利润分配率等,还用公示计算了一下现公司的各种率,发现并不太适用。不过希望对这些数据分析类的知识点多加涉猎,这也算是后续读书的一个小方向了呢。
感谢社会科技进步平台便利让我能够接触并快速筛选出适合自己的书籍,有各类的读书方法,同时可以将自己对于读书的感受记录下来并分享出来。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20年2月14日 北海
《如此不同如此成功》读后感(五):零售与制造
非常惊喜的一本书,对小白很友好的关于Apparel retailing启蒙读物。围绕两大服装巨头优衣库和Zara,具有如此之多的不同之处,包括品牌理念、物流、宣传手段、人才培养、门店管理、开店策略、价格点,但两者都是经过验证的成功的商业模式,都是这一领域真正的革新者。不由得佩服这样的企业,是时代的推动者,UNIQLO用低价优质的产品造福了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zara满足了收入水平一般的人们追求时尚的欲望,现在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都是这些创新者经过百般试错和不断积累才得来的,而我们不应该忘却这种遥不可及。
1.目标人群和品牌战略的不同
Uniqlo:以市场最低价格,无论何时何地,向任何人不间断地提供高品质的基本款休闲服装。对顾客来说更像“零件”,made for all&Global One。
ZARA:主要目标群体是职业女性。通过“高速周转”和“低价格”提供高品质的流行服饰。满足顾客盛装打扮的欲望,塑造个人风格。
2.本书的一个重要概念——SPA模式
Speciality retailer of Private label Apparel,即零售业通过门店的信息,一边预测市场的反应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一边策划商品,并且整合供应链,包括从原料到门店的全部过程,从而控制商品的供应和销售。其实就是讲究迭代和整合的一体化经营,对于服装零售业来说,每一季度都可以一个MVP,时刻关注消费者的反映,验证商品的value proposition,快速迭代,不断优化;高度自有化,从设计到原料到制衣到物流到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潜在顾客眼前,拒绝中间商赚差价,从而让低价高质成为可能。
一切都是为了解决服装业永恒的难题:畅销品的缺货和滞销品的囤积。
比如,为了避免顾客找不到合适的尺码,就有两种解决思路。一是索性将尺码不全的商品一齐下架,等到补货后再重新上架;二是随时关注货品销售情况,及时补货,保证货品尺码齐全。
3.“商店因顾客而存在,与店员共繁荣,店长之死带来门店之死。”
优衣库的管理模式和7-eleven很相似,通过教学相长的导师制,逐层向下传达总部的经营意志,大区经理管理区域经理,区域经理管理店长,店长管理店铺,随时向上汇报数据,在遵从共同的经营意志的基础上下放权利给店长,来调整店铺部分的经营策略。
4.零售业的原则:以年为单位计划,以周为单位管理
零售业默认的业务周期是一周,因为一周的时间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度量标准,一周的时间是消费周期。在一周的时间内,zara上新两次,甚至以半周为维度调整经营策略,如此快的节奏下,这么细的颗粒度,服装零售的工作者,特别是门店管理和基层执行,应该鸭梨很大吧。。
5.基因不同
UNIQLO背后依赖的逻辑是零售业,也就是一切以消费者为主,绝对不会拒绝消费者的要求,尽全力满足顾客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优衣库不会让缺货的情况发生,抓住一切能够卖出去的机会;zara的本质是制造业,不会因为一个产品畅销而二次生产,不允许超过计划的过旺销售,因为这样一来会拖慢供应链,虽然销售额很重要,但zara更重要的使命是维持业务运营的稳定性。
6.随着数字化的兴起,zara和UNIQLO都大举进军线上渠道,本书受写作时间所限没有对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另外2020年的疫情重创零售业,大量门店关停,线上销售的地位更加凸显了。未来实体店与线上店一定是共生的关系,但是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的整合和联动,也许会是一个巨大的命题吧。
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对2020年世界成衣企业排行的预测还是成真了,UNIQLO母公司迅销集团超越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服装企业。疫情说不定在这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未来人们做好了长期居家办公的准备,减少外出,少了show off time,也就是说休闲服饰的需求可能会在不短的时期内比快时尚服装更占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