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读后感精选

2022-03-19 12:39: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读后感精选

  《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是一本由Arlie Russell Hochschild著作,New Press, The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7.95,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精选点评:

  ●最欣赏的是Deep Story一章——重要的不是事情是这样的,而是【感觉上】事情是怎样的。不同的背景造成了感知上巨大的差异

  ●Hochschild的东西很早就关注了。情感社会学的大师!这本书写的很美,完全没有书呆子气,却超越一般学术论文。

  ●rust belt川普选民的生活一览

  ●2018.11.17-2019.2.4 sincere inquiry and brave exploration of the other side of this divided nation. An elegant portrait of the often overlooked, painted with a broad brush, white people in the South. Empathy and compassion is essential but is probably not the solution to the issue.

  ●先打為敬

  ●Chapter 9算是这本书的精髓 但对理智的人来说 还是没有解决great paradox—如果deep story如此,如果这些人真的不在乎fact,那又有什么办法解决问题?可能只有等历史的快车呼啸而过吧。

  ●voting against one's own interest大概是最有意思的研究问题之一

  《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读后感(一):怎么样才能理解墙那边的人

  

短评写不下了。

今年竞选运动白热化的时候拿出来读平息焦虑,正好在大选结果出来的前几天读完。

从信息量来说,非常值得读。里面有很多关于美国工业、税收、信仰方面的硬信息,读起来感觉很充实。有效平息选举期间焦虑。

不过在阅读期间,我在两种不适之间来回摇摆。一种是觉得,作者也并没有越过empathy wall。全文大多部分依然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语气描述墙那边的人的生活和价值观,这种感觉就好像刚出国时碰到的一脸关切地问我吃不吃狗肉的人。

但是在这部书的价值体系中,我自己其实也与作者在墙的同一边的。所以另一种不适是,墙那边的人怎么这么不可理喻。这种不适感在Team player那一章节达到了高潮。但是读完后,却觉得是全书到此写得最好的一章。书从这里起一路走高,直接改变了我对这本书的观点。

最后那几章里,作者从情绪的角度写出了这些人看似不可理喻的观点在他们自己的世界中是如何自洽的。他们想要感受到自己是正直的、正义的。他们希望相信一直以来帮助到自己的东西是有效的。不管这正确与否,也是一种需求。

作者没有落脚在他们受教育程度低、他们是迷信者、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歧视等等(从后面的appendix来看,作者也把这本书的手稿给他们看了,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这对于墙两边的人来说,已经是理解的一大步。

我不禁联想起身边的老人,家中的长辈。从这个角度去想,他们的想法也变得好理解了一些。会让人有那么一点点“如果我经历了那些,可能也会这么想吧”的念头。

至于empathy wall,可能真的是非常有造诣的记者和文学作家才能够写出跨越它的作品。而社会学者的工作本就是传达观点的。Given that,读完这本书,我还是对人类的相互理解有了更多信心。哪怕一方不能说服另一方,双方也可以共同相信,彼此之间的共性超过他们的想象。

  看完这本书就想给它起个副标题:Louisiana, Where Theories of Class Conflicts failed to Explain the Econo-environmental Victims

  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投票的人,都有一种对good society的vision,有的甚至是Vision。在社会理论方面,欧洲长期关注于阶级,而北美方面则关注于种族/身份。自1960年代的社运开始,各种各样的边缘人群迅速打破往常白人一统天下的常态,变成了这本书里一个比喻:美国梦路上的插队者。

  当底层白人男性这群人终于通过川普的狂欢重拾了他们自1960年代就不曾被定义的身份,这是不是意味着北美终于可以和欧洲一样,更多地使用阶级理论来分析社会问题了呢?毕竟用阶级理论来分析为何底层白人男性(如同其他族裔的蓝领一样)越来越孱弱,一切都一目了然哪(除非你又给我说什么白人也分英法后裔爱尔兰后裔德国后裔意大利后裔,各个都有自己的cluster或隐形的diaspora,一谈阶级就模糊掉隐形的白人内部的种族歧视)。然而,用阶级来分析,还是有一点无法理解,就是这群人无论如何都拒绝承认自己是经济全球化+自由市场的“牺牲品”。

  工作荣誉感和社区温情感间接构成了他们世界观不可缺少的支柱,以至于一切(可能或臆想)威胁到这两者的东西,包括吃福利的闲人、少数族裔、各级政府等等,在参杂进南方种植园历史遗留想象力的情况下,都成了敌人。茶党诞生。

  题外话:神对环境保护者的祝福还是很明显的,书后面的附录里包括了一些fact sheet之类的东西,包括地区环境政策越严格,市场上工作越多,经济越繁荣等等。

  再题外话:作者的人品真是太好了,唯有那么好的人品才做得了定性研究,因为感觉她在采访过程中一直在调动所有的同理心去安抚受访对象,连提出不同意见的方式都很考虑对方的接受能力。她的关于探索deep story self的方式其实很有启发性,今年准备模仿一下。

  《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读后感(三):这本书真的跨越了阶级围墙?

  作者的态度是我不同意中下层白人右派的政治立场/看法,但我能理解为什么这些人会持这些立场。

  作者认为这个阶层面临着paradox,比如路易斯安那中下层饱受环境问题困扰,但却支持共和党减少政府在环境议题方面的介入。原由是这些人并不相信政府,他们认为民主党的一系列政策只是看着美好(环保议题,增加税收用于福利等),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好,共和党虽然也是一丘之貉,但至少主张减少税收以及强调家庭、宗教等这些人也认同的价值,所以更倾向共和党。另外这些人感到自己受到了反向歧视,而且常常被描述成极端分子,自己的美国梦也是遥遥无期,还常常被其他种族或性别的底层插队,觉得自己才真正被边缘化了,这次川普至少在情感上给予了他们共鸣(不过作者也认为加大了歧视问题),觉得自己重新获得了尊重。

  不过作者只是一直在谈这些人的想法,却很少把这些想法和事实做对比,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在刻意回避详细谈论事实以掩饰自己和另一阶层人之间的巨大分歧,毕竟从整本书的倾向来看作者认为这些人不顾事实地坚持自己的观念。比如作者认为这些人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歧视,他们以为自己没有歧视别人但歧视还是在结构性地歧视他人。这似乎是想说这些人认为自己被插队的想法是错误的。这反而把应该重新思考的不平等问题以及身份政治问题又拉回了老路。作者最后似乎在暗示,应该通过对话让他们接受现行的精英说辞(作者接受的访谈似乎更加印证了这一点),于是又把精英阶层放到了救世主的地位。这并不是说中下阶层的人完全没有问题,他们的观点也没有非理性的成分存在,而是说我想看到的是更加深入地去挖掘中下阶层的现实生活,去看他们在哪些地方受伤,哪些地方又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错误想法,而不只是他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加一句这些想法是错误的,如果他们想要正确,还是得向精英看齐(唯一的不同只是不再让他们主动向精英看齐,而是精英苦口婆心地去劝他们向精英看齐)。毕竟阶级区隔的其中一个重点在于,看齐本身就由于阶层环境问题是一种难以达成的目标,更何况精英观点本身可能就包含了对下层的忽视,那么这种看齐会成为上层对下层的另一种压迫么?难道今日的现状不正是因为在现实世界里下层至少部分受到了阶级的结构性压迫(而不是明面上的压迫)但又被精英忽略和反向歧视而造成的么(即便下层可能会夸大结构性压迫而精英则低估结构性压迫)?所以这本书的倾向又成了一个死循环。于是我总觉得作者在反思社会不平等方面还是差了好几口气(而且讨论阶级问题时没有布迪厄视角也会让我觉得差了点什么)。从这个程度上来讲,这本书看似在为下层说话,但其实比不上分析阶层区隔如何传递的《unequal childhood》以及精英如何用一套“自己的聪明和努力令自己取得成功”的话语来掩盖自身阶级优势的《priviledge》,至少这两本书是对这一问题更深刻的反思。

  . 上面所说的可能会带来一些误解。其实我并不认为因为阶级围墙存在,精英就必然会完全误解下层(反之亦然),不认为下层观点必然优于精英或者精英观点必然优于下层,也不会因为精英有问题而要过度美化下层。下层自然也存在着种种问题,有些可能是由教育/经济/社会资源的区隔造成的,但这种区隔顶多也只能是为部分wrong doing进行辩护的部分理由(而不是全部理由)。此外对于结构性歧视这种说辞,我一向抱着审慎的态度,无论是种族和性别层面还是阶级层面(毕竟结构性歧视/压迫这个词太容易变成语言游戏)。其实我的重点还是在于,一方面作者想要越过阶级围墙但却疏于讨论阶级围墙机制是如何运作的(更确切地说,阶级围墙如何同性别围墙和种族围墙(以及反围墙运动)一起构成了一种难以调和的分歧。能让异质多样的弱势群体都能平等公正地获得利益而不需要任何让步的措施根本就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分歧的确往往需要在非零和但非全和的博弈中达成某种共识);另一方面作者在挖掘了一些deep story(下层如何看待自身地位),但没有去讨论这些deep story是否反映了现实或者反映了多少现实。没有讨论阶级围墙机制运作模式会让人觉得失了深度,而不审查narrative和现实之间的联结与断裂又让作者的倾向(通过对话让下层听精英的)显得非常武断。至少我会觉得这种武断的态度而不是结论本身更能显示出作者一直试图跨越但最终失败的阶级区隔。如果作者能够分析现实和deep story之间的差异,通过事实指出下层哪些地方的观点是错误的而精英是对的,而且精英的措施又具有可能性,那么在这些层面上精英当救世主也无可厚非。但是作者并没有这么做。而对于阶级围墙运作机制的反思一方面能够推动对错和可行性的讨论,另一方也能够帮助双方都在情感情绪上去理解对方。

  我想在川普赢得大选那天一定给了许多民主党人当头一击并且留下一团迷雾,这个在好莱坞、在新闻界不断被嘲笑的小丑般的人物竟然跃身一变,成为真正的美利坚合众国的第45任总统。在前一阵子,我看到的一个TED演讲中,一个漫画家还一直打趣说,自从有川普后,他们的工作就变难了,因为将一个本身就很“漫画”的人物漫画化是很难的。

  现在距川普就职宣誓已经3年半的时间了,我们也看到了全世界,从日本、俄罗斯到波兰、捷克、英国,仿佛全球进行同一场彼此默契的政治右转。

  为什么?难道右转是一场新的1960年代的左转么?

  是因为利益么?在我们新闻学大学课堂中,前资深记者老师告诉我们要“follow the money”这样才能做好一个深度的调查新闻。但是如果单从经济的领域切入想讲好一个右翼的故事,还是挺难的。因为这样就出现了作者称之为“the great paradox”。

  这样的悖论是说,典型的右翼人群是白人、男性、中下层阶级,一般在小公司工作,或者有一点小生意,但是他们所支持的共和党的政策恰恰是支持大公司、大企业的。我记得作者说了好几次这样的话“Small farmers voting with Monsanto? Corner drugstore owners voting with Walmart, The local bookstore owner voting with Amazon? ”

  作为旗帜鲜明的伯克利左翼的作者带了这样的疑惑,走进了典型的深南红洲路易斯安纳,向当地茶党的坚定拥趸们去寻找秘钥。

  最近发生了很多件足以载入史册的事,也许更夸张一点说,我们正在经历的每一刻都是历史。在社交网络、论坛上我经历了一种深深的撕裂感。这个世界在迅速地割裂,内卷化。每个阵营的人都只相信自己想去相信的东西,没有什么余地留给沟通和妥协。

  作者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摒弃左翼阵营里常见的傲慢,也想知道右翼在发生什么。也为了可以继续探究和沟通下去,作者还选择了“环保”这样一个安全而精巧的话题。

  许多深南洲因为大型化工企业的入驻,当地经历严重的环境灾难。那些祖祖辈辈生长在路易斯安纳,从小在清澈的河水游泳、垂钓、嬉戏的白人男性,既然亲眼看到家园怎样被污染,被毁灭、甚至成为环境难民,要迁居他处,为什么会支持抵制EPA政策的共和党呢?为什么会抵制EPA本身呢?

  当地人相信这些大企业提供了工作,并且拉动了当地的经济,EPA的实行会降低这些大企业入驻的可能性。这其实也被作者以部分证据给驳斥了,真相反而是这些化工企业并没有提供很多的工作机会,反而缩减了一些以环境为依靠的工作,比如观光业和渔业,并且也挤占甚至断绝了很多如硅谷这样高新技术企业产生的可能性。而产生最主要的经济利益也并没有惠及路易斯安纳洲的人民,更多的利益流向了这些化工企业高管所住的北方州和国外。

  是因为短视?教育程度不高,没有看到这点,所以很多人才成为右翼么?如果是这样,我们又陷入左翼的傲慢话术中。

  所以我们要怎么理解这样一个右翼文化呢?这就是《故土的陌生人》作者霍赫希尔德试图去进入并且解释的。迷雾笼罩的深南洲,到处存在怎么样的答案呢?

  这是被许多右翼中右翼茶党的成员所认同的故事。

  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对税收的厌恶,认为他们的税收被腐败的政府用来供养那些插队者,游手好闲的人。

  这种最深入骨髓的怨毒挑旺了本来就有的右翼之火,一时之间可能无法平息。

  《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读后感(五):2020大选年,迟到的读书笔记

  

读这本书的契机,源自网上汹涌的论战。尤其在2020,公共话题肉眼可见地渗透进生活现实。被疫情困在家里的时候,我心中除了愤怒担忧,也有很多困惑。现实的物理连接被割断,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上一个个ID,喷涌着意见和观点。互联网的本意在于连接,但更多时候,交流无从谈起,个体在看似浩瀚的网中坐井观天。

从这一点上,我很赞赏作者愿意爬出自己的filter bubble,去实地了解墙的那一边。这本书写于2016年,大选结果尚未知,茶党是美国政坛不可忽视的力量。作者Hochschild是伯克利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左派中的左派,不难想象她对保守茶党支持者的不解。她因此去到路易斯安纳州,想要深度了解右派。

信息不对称

路易斯安纳在深南,经济没有东西海岸发达,常要接受联邦政府补贴。当地政客为了赢得选票,提出降低公司税收和环境管制,借此吸引石油公司搬来本州。石油提供工作,工作带来繁荣,繁荣赢得选票。但选民要承担环境被破坏的风险,还会因为政府预算减少,被迫减少学校公园图书馆等等公共设施。是要工作有钱赚,还是要呼吸干净的空气?

当然“It is all about jobs”。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数据是,在路易斯安纳州,少于10%的工作来自石油和石油相关。搬来的石油公司是会带来新工作。但大部分的建设工作是暂时的,而且因为人工成本,会优先选择外包给墨西哥和菲律宾劳工。平时维护设备的员工,一部分是高技术的工程师,这类人本身就不愁工作,可能从别州调来。留给当地就业市场的可能只是部分维修工作,不需要太高学历。除此之外,石油开采会造成环境恶化,影响捕鱼和旅游业,也不利于吸引外来人才。

但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信息泡泡里,很难看到full picture,更别说full picture本就很难画出。过去媒体主导着这些泡泡,现在还要加上社交网络上的算法推送,把泡泡吹得更加坚不可破。

这种信息上的误导,在Frank的”What’s the matter with Kansas?”有主要阐释。但本书的作者觉得It is more than that。More的部分,是人们在事件中的情感,是作者想要关注的deep story。

美国梦和deep story

右派的deep story也可说是传统美国梦的破碎。书中作者比喻所有人都在排一条长队,队伍的尽头是美国梦的实现。这个梦想,不仅仅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物质富足,还有自我拼搏努力的成就感。另外,对笃信宗教的清教徒来说,美国梦也被囊括进荣耀上帝的美德中。

右派们觉得自己这么多年都在耐心的排着队,努力工作,信仰上帝。但队伍迟迟不前进,一方面绝大部分人(bottom 90 percent)的实际工资自80年代就没有增长过,另一方面,还要眼见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插队。少数族裔、妇女、移民、性少数群体、甚至连被环境牵连的动物都要排在自己前面。这些插队者,不仅在现实层面上分享他们的经济收入(需要多交税),也在道德层面上挑战着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眼中的好品德,变成需要去辩护的。连忍耐这种美德,也会被认为是going out fashion with all the blue-collar jobs。在政治正确的统领下,他们还必须向插队者表达同情,而他们的deep story被认为左派说成”It was not true, and they were not feeling right feelings”。

这也解释了右派越来越不信任联邦政府的原因。联邦政府近些年的政策帮助了插队者,他们背叛了美国的传统,是美国梦破碎的背后帮凶。因此右派更加想要拥抱完全的自由市场。不要社保,转向私人投资。不要Medicaid,代之以私人医保。不要政府监管环境,靠保险公司来制约石油企业。

吊诡之处是,他们所拥抱的自由市场,并不是小业主们丰衣足食的伊甸园。完全的自由市场中,大公司不断拓张,规模化、自动化、全球化,留给美国本土工人的工作机会只会在自由市场的竞争中越来越少。但右派没法责备他们支持的自由市场理论上,因此只能把愤怒转嫁给其他排队者和联邦政府。

遗憾的是,这里作者没有就这个吊诡之处再深入探讨,可能也超过了她研究的课题。最近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Jacob Hacker 的新书《推特治国》直指这个问题,研究被大资本自由市场背书的共和党是如何赢得小选民的。或许是这本书一个好的后续。

慕强

作者在书中提到一种美国式的慕强心理,我觉得很有意思,或许可以和ZG做一个对读。虽然美国梦长队遥遥无期,但是右派在心态上会identify up with top 1 percent。他们相信强者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今天的位置,是一种荣誉。仰慕他们,也证明自己是乐观的,充满希望的,不断尝试的,并且通过努力同样可以达到目标。在这里,左派和右派的分歧也可以总结成,左派往后看,他们愤怒大资本,右派向上看,愤怒插队者。Enough “poor me”!

我的一个观察(不准确不客观不全面)是现在ZG也越来越是一个慕强的社会。就拿影视剧的走向来说,小时候我们看的电视剧主人公一般是经济上拮据但拥有美好品德。但近来的电视剧慢慢偏向有钱人/高管/嫡出/大房才是道德上占优势的那个。同时,在现实鸡蛋和墙的矛盾中,也有很多人identify成墙。或许这种慕强的心理,也解释了部分华人川粉的心态。

历史

这不是第一次南方的价值观被挑战。作者把南方的deep story追溯到南北战争时期。那时,南方因为蓄奴被指责不道德,又被迫接受战败的结果。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南方的伤痕和耻辱。

后来六十年代由左派主导的社会运动,又把少数族裔、女性、性少数群体推上历史前沿。北方道德化了北方关注的问题,而南方偏保守的道德观念变成sexist, homophobic, out-of-fashion, backward的同义词。这股潮流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社会,左(北方/东西海岸)右(南方/中西部)两派的政治观念越来越撕裂,难以调和。

环保 & 疫情

左右两派在很多议题上的观点都不同,本书作者选取环境污染作入手点,因为环境影响的人足够广泛。如今读这个议题,也可发现和当下疫情几分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社会公共事件,所有人都要面对,都要在经济和安全之间做选择,两党的环境/疫情政策有很大分歧,都有不少的质疑专家的观点等等。之前有很多文章分析美国防疫失败的原因,除去政策、医疗资源等等的因素,这本书提到的两点是少有提到的,记下来以供参考。

1. 牛仔精神:崇尚冒险,认为冒险是勇敢,是荣誉。而小心翼翼的采取防护,则被认为是懦弱的。书中提到一座路易斯安那州I20高速公路桥,这座桥的桥基因为石油开采注水等问题变得很不稳固。作者采访了一位“牛仔”,他认为石油开采造成的破坏是risk的一部分,有的时候就要承担risk,否则什么也做不了。开车上桥,是个人应该承担的风险,你也可以选择绕原路,但不应该责备石油公司。同理,一些人要求不顾疫情开放经济,也是认为这个险值得冒。

2. 宗教:宗教强调忍耐,忍耐在人世的一切,因为荣耀在天堂。书中写到的环境破坏的受害者,有的就是以宗教作为自己忍受世事艰难的寄托。有篇文章也提到,美国一些州,尤其在笃信宗教的地方,一些人也是以同样的心态在抗疫,甚至把上帝当做口罩的替代。

Take-away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忍不住想要辩论。给妇女、少数族裔、性少数群体政策上的支持,难道不是补偿他们曾经遭遇的长久的不公吗?退回几百年前,你们不也是从印第安手里抢来的土地,哪里来得own land?但是这无疑又是站在墙的这边,用思维去说理,并以为抱着更高尚的道德观。作者想要做的是,到墙的那一边,保留自己的观点,尽量了解对方,了解他们的deep story。

事实证明,关注非说理性的情感是重要的。Trump就是抓住甚至搅动了这种情绪,从而登上历史舞台。这种情绪积累的很久,只是借着特朗普发泄出来。从这个角度看,特朗普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今年又在大选,左右派越发水火不容,特朗普还在挑拨情绪,不知道这次的结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