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2021-04-22 00:11: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是一本由[英] 克莱夫·吉福德 著 / [葡] 安娜·塞沙斯 绘著作,后浪丨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读后感(一):清新活泼的画风,科学实用的趣味知识,帮助孩子打开初识世界万物的窗口,培养认知和思维力

  

拿到《万物比比看》真的好喜欢,颜色,内容太棒了,真的是特别喜欢这本绘本,清新可爱的图画、有趣的内容、清晰明了的概念,太适合入手了。

周末在做绘本《微观世界》分享时,很多孩子提到微生物放大镜下的种类有的为什么这个大,有的为什么那么小的时候,我推荐了《万物比比看》的书籍,没有很好的掌握类比概念是不足以很好的了解。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知道长颈鹿脖子很长,直到看了《万物比比看》才清楚知悉:长颈鹿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比3个成年人叠罗汉还要高。

这本书阅读起来其实比较容易,巧用科学对比法的儿童认知绘本,为孩子打开初识世界万物的窗口。

书中包含20个精彩章节,涉及生活方方面面,从深海到太空,从远古到当下,贴近生活,帮助孩子更加容易了解生活概念,轻松掌握“高矮轻重长短”等抽象概念,从而培养孩子的认知力、观察力、思维力。

这本书是著名英国科普作家及葡萄牙先锋插画师合力创作,作者屡获国际大奖。

一、科学实用、趣味知识,轻松了解抽象概念

用对比的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简单清晰、容易理解。

世界上最高的鸟是鸵鸟,它几乎和直立的北极雄一样高。

北极熊是体形最大的熊。

帝企鹅跟一名七岁的儿童差不多高,它是企鹅家族中体形最大的成员。

活泼的画风,类比的方式让孩子非常轻松理解长度、高度、重量、距离、时间等概念。

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趣味对比。

二、精彩主题,广阔知识,打开初识世界万物的窗口

威风的恐龙、巨大的机器、离奇的气象、高耸入云的建筑,还有大自然的奇妙景观、广阔的太空和人类自身。

丰富精彩的主题、生动有趣的知识、亮丽活泼的插图,为孩子打开初识世界万物的窗口。

孩子天生都是喜欢动物的,清新色彩搭配下的可爱物品会让孩子在看到时心生欢喜。

活动分享时,天马行空的思路在孩子的畅言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打开对世界万物的认知。

三、插图活泼,培养认知和思维力

大量精彩手绘插图,不仅能带来轻松愉悦的视觉享受,更能直观体现出不同事物的对比结果,让孩子的认知过程更轻松。

小朋友也可以用这本书来联系插画学习,色彩搭配,动物了解概念学习都非常值得尝试。

部分章节设有特色知识小竞答板块,引导主动孩子观察、思考、辨识。

本书是儿童科普绘本。运用对比的方法,带领孩子探索许多有趣的事物,包括神奇的动物、巨大的机器、高耸入云的大厦,还有大自然的奇妙景观、广阔的太空和人类自身。通过对比,孩子能够更好地注意到两种事物之间相同或不同的地方,从而了解事物的高度、重量、速度等。

本书涉及主题广泛,内容丰富有趣,能够在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同时,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科普知识。书中还设有知识小竞答板块,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培养孩子的辨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读后感(二):比万物,看世界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由英国著名作家克莱夫·吉福德(Clive Gifford)作、葡萄牙插画师安娜·塞沙斯(Ana Seixas)绘、漓江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儿童科普读物。本书将丰富多彩的图片和数据相结合,给孩子提供了相对准确地认识我们这个世界的可能,是一本有趣又有探究意味的科普读物。

娃娃是女孩儿,我一直认为她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认知比较薄弱,作为女孩儿来说,也许小公主之类的书籍更能引起她的共鸣。在阅读这本读物的时候,她首先对封面产生了兴趣,因为她非常喜欢长颈鹿。所以以此为切入点,我们从封面的几个动物入手,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没想到的是,之前她记忆中的动物,在这本图画书中一一得到了更好的印证。比如,她以前只知道大象很大,通过画面感知,她才知道,大象原来是这么大啊;又如,各个动物的速度,以前她总觉得她跑得特别快,通过图画,她才知道,原来速度的快慢和大象的大一样,也是只有比较以后,我们才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

这本书的内容填补了娃娃在科普上的一些空白,如飞行的高度、太阳系中的行星、动物飞行的距离的远近、机器的大小、昆虫的大小,等等。娃娃会认识这些动物、植物或者物体,但是他们的大小、高矮、胖瘦、快慢、距离、时间等,娃娃是没有概念的,这本图画书借助了孩子们比较常见的物体做一些比较,从而把孩子们记忆中的概念给直观化了。我们会跟孩子说蓝鲸很大,但是到底有多大,这是很抽象的一个表达,所以,数字和图片的综合呈现,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清晰地想象空间,再加上图画书的插图很有趣味,20个主题的设置呈现了20个不同类型的趣味对比,孩子们在对色彩和图画有一个清晰地认知的同时,还够增加他们的观察能力、辨识事物的能力。这种比较学习的思维,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娃娃所处的这个年龄,是对世界好奇感非常强烈的一个年龄,他们对所有的事物都好奇,作为家长,我们有的时候也在试图去找到一种方法帮助娃娃去相对清晰地认识周围的世界,以解决他们的困惑,科学对比法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本书涉及了20个主题和领域,在和娃娃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我想这是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作为成年读者,我也学习到了一些自己以前不太了解的科普知识,一边阅读,一边理解,同时去观察娃娃的阅读兴趣点,再加上本书在部分章节还设置了小竞答板块,所以主动探究的意识一直贯穿全书,有阅读、有比较,有观察、有思考、有分析,我想这是对娃娃帮助最大的地方。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读后感(三):《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带孩子用具象对比的方式认识世界

  

孩子每天都在用给自己的方式感知周围的世界,如果想要帮助孩子用科学的方式认知和感受世间万物,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我觉得这本《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它巧妙地使用具象对比的方式,通过熟悉的事物带领孩子学习新的知识,初步认识世间的万物,对我们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直观、具体的印象。我之前带孩子读过一本《有趣的测量》,那本书也是采用了科学对比法来认识抽象的概念,但那本书主要聚焦在数学领域的长度、面积、质量、温度和时间单位的认识。与之相比,这本《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内容就丰富得多了,不仅涉及到数学概念,还有人体生长、交通工具、气象、地理、太空、动物、古生物、机械、体育等20个主题领域,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其中的一些冷知识不仅小朋友感兴趣,连成人也读得津津有味。虽然书只有48页,但是每个专题都可以扩展出很多内容,给孩子讲完这本书,也足足花了3天的时间呢。

创作特色:

1、小环节激发阅读兴趣。设置的“知识小竞答”模块会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揭晓答案之前,让孩子好好想一想,猜一猜,引导孩子主动观察、思考、辨识,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认知效果。比如,在《恐龙侦探》这一节,设置的知识小竞答是:你能看出这4个脚印分别属于哪种恐龙吗?孩子不确定时一定还会主动再去之前的内容中寻找答案。

2、让阅读更有参与感。比如《最远的“旅行”》这节,讲的是动物的迁徙,为了比较动物的迁徙距离,作者给动物的迁徙路线设计了不同给颜色的线条,让孩子的小手绕着迷宫似的线条走一走,孩子基本就会对迁徙距离的长短有了感性的认识。

3、建立数感。数感是一个很玄妙的概念,我一直苦于难以把握如何提高孩子的数感。比如倍的关系,孩子一直不能理解。但这本书其实就在反复运用倍的概念。我在给孩子讲《高耸入云》这节时,孩子突然用小手比着红杉树的高度,然后去量哈利法塔的高度,量完自己还说:“还真是树的7倍高呢!”这我就知道,孩子已经完全理解“倍”这个数学概念了。

4、自主阅读启蒙。这本书还有一个隐藏功能,那就是这本书对于识字敏感期的孩子很友好,字足够大,可以用来训练孩子指读。而且书中很多都是字图对应的,孩子自己都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有一定识字基础的孩子甚至可以拿这本书练练手,作为自主阅读的读物,也是很不错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插画太可爱了是剪贴画风格的,如果孩子正好是艾瑞克 卡尔爷爷的小粉丝,看到这本书他应该会觉得非常亲切,我家娃就是这样。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读后感(四):用对比法带孩子去感知世界

  

3到6岁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年龄,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刚刚开始懂事,急于探索世界,认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常出现的高矮胖瘦、快慢粗细是什么,怎么界定,,每天会有无数个问题从他们的小脑瓜里面蹦出来。而作为父母,如果没有经过特殊的培训,有时候还真是不好给孩子讲清楚这些。

后浪出版社的《万物比比看》就完美地解决了我们这个问题。这本书用图画对比的方法,带领孩子认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事物的不同,比如速度、高度、重量、四季的变化。

作者为克莱夫·吉福德(Clive Gifford),英国著名作家,著有180多本儿童及成人读物,主题涉及科学、人文、艺术、体育等。作品曾荣获多个奖项。插画师安娜·塞沙斯(Ana Seixas),毕业于葡萄牙阿威罗大学。长期与多家出版社、杂志社合作,尤其擅长儿童读物插画、设计工作。

这本书非常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上,纸质好,图画的颜色柔和,不伤眼,给人感觉很有质感。而且里面每一个主题都是双页大卡纸,可以更好的去呈现事物的不同,让小读者们能更加轻松地进行对比。

内容上面,书中涉及了二十多个主题,包括大小、成长、快慢、高矮、远近等各种类比,而用来作对比的事物,也是包罗万象,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再到水里游的,从四季到行星,从国家到人类,从气象到水文,不仅贴近生活,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小读者的思维和见识。

在每一页的对比上面,还有很多的科普,可以让小读者拓展词汇量,更好地了解书中的知识。而在对比内容上面,作者放上了倍数的概念,如果单给小朋友讲数字的概念,他们很可能会迷糊,但是如果结合着图画来说,那么小朋友就有了一个视觉上的了解。

同时呢,书中还有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就是不断地会有知识小竞答这个版块出现,这个小小地版块虽然不起眼,但是作者的用意却是显而易见,就是让小朋友们动起脑来,将看过的内容进行思考,从而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

在这本书中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四季的变化这个主题,因为我们家的孩子经常搞不清楚春夏秋冬,我给他讲过多次他也还是经常搞混,而书上用图画加文字形象地解释了四季的不同,我又给孩子结合图画解释了一遍,他总算是能分清了。

学龄前儿童孩子的培养主要在于父母,而父母培养方式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孩子将来学习的热情度,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放下手机,多陪孩子读读书,让孩子感受到书籍的魅力。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读后感(五):最大的冰雹有头大?我不信

  

我给大家说几个数据,请回答我你有什么感受?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树是巨型红杉,高约115米。哈利法塔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达828米。德国运动员加布里埃莱 · 赖因施创造了女子铁饼项目76.8米的世界纪录。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冰雹重量超过1千克。

说真的,我的感受是“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这些抽象的数字不会让我有任何想象。那我现在换一种说法:

如果你现在的身高是1.2米,那么世界上最高的树大约是你身高的96倍。如果把哈利法塔放倒的话,大约和8个足球场的长度之和一样长。德国运动员加布里埃莱 · 赖因施创造了女子铁饼项目的世界纪录,和4节火车车厢的长度差不多。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冰雹重量,差不多和一个成年人的脑袋一样大。

在强烈的对比之下,我现在的感受是“哇靠”,会不会太夸张了!和我脑袋差不多大的冰雹,那应该可以把车顶砸个洞吧!相信每个人都会和我有类似的感受。

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也接受过更高等级的教育,对于数据描述都如此不敏感,相信小读者们对于数据描述肯定更加不敏感。所以如果想让小读者们也觉得“哇靠”,对比描述才是好方法。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全书都用对比描述的方法,带领孩子探索许多有趣的事物,比如神奇的动物、巨大的机器、高耸的大厦、自然的奇妙景观、广阔的太空,从而更好地了解事物的高度、重量、速度等。书中还设有知识小竞答,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培养孩子的辨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点。

直观对比

因为《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完全用对比的方式来介绍这个世界,所以在这种对比之下,我们很难不感同身受,感慨一句“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我们这里说几个例子:

长颈鹿比3个成年人叠罗汉还要高。仅仅一秒钟的时间,猎豹就可以蹿出去8,这差不多和一辆公交车差不多长。有记录以来世界上单日降雨量最大的一场雨,和一名成年男子的身高相当。

说真的,对于我这样一个没有近距离见过长颈鹿,也没有见过奔跑中的猎豹,更别说亲历最大的雨的人来说,这些事情放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但如果单纯给我数据的话,我不会有如此清晰的感性认识,只会觉得“挺夸张吧”。

都说同时动用左右脑,记忆能够更加长久,数据和图像就在同时调用左右脑,让读者印象更加深刻,自然记得也更加深刻。

科普读物

在本文的一开头,我们提到《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用对比的方式介绍了世间万物。既然说到了世间万物,那自然包括了动物、运动、交通工具、国家、建筑、气象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我在书中随便找了几个例子:

迅猛龙的身高差不多到成年人的腰部,它是体形最小的恐龙之一。蓝鲸是一种巨大的哺乳动物,体长22-23米,主要以磷虾为食。磷虾只有2厘米。从国土面积上来说,大约6个荷兰才能抵得上1个英国,大约5个英国才能抵得上1个南非,大约8个南非才能抵得上1个美国,大约2个美国才能抵得上1个俄罗斯。伯莎是世界上最大的隧道掘进机,它的刀盘和10名成年人叠罗汉一样高。

这本书涉及20个精彩主题,不仅囊括古今,更是囊括了天文地理、动植物、自然人工、深海太空、古今中外等多个方面,大大打开了眼界。同时也用对比的方法,把抽象概念变得简单清晰、容易理解。让孩子轻松理解长度、高度、重量、距离、时间等概念。

其实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因为世界这么大,不可能全都看过。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如此,对孩子来说,如果能越早增加他们的见识,他们就会对这个世界有越正确的认识。

态度培养

在前面,我们提到了这本书的“硬件”,也就是它在科普方面做得有多不拘一格,但事实上,它在“软件”方面的优点才是我更想说的。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写道“这些投掷项目的世界记录都是人们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当你读这本书的时候,这些记录可能已经被打破了,因为人们在不断地创造新的记录。”

别人的记录一定高不可攀吗?别人的成就无法超越吗?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成就所在。

或许有的孩子会觉得“可是我不会什么,我就喜欢折纸飞机”,那你知道吗?目前纸飞机投掷最远飞行距离的世界纪录,是69.14米。约翰设计了这架纸飞机,乔负责掷出飞机。

看到了吧,他们合作设计和行动,哪怕是小小的纸飞机都可以创造世界纪录。万事万物都没有那么容易,但每一个东西都可以体现匠人精神。

给一本科普读物加进去了人文内容,就不得不提提这本书的作者和插画师了。

作者克莱夫·吉福德,是英国著名作家,著有180多本儿童及成人读物,主题涉及科学、人文、艺术、体育等,以非虚构类书籍的质量和准确性而闻名。作品曾荣获2014年度英国皇家学会青少年图书奖、2019年度蓝彼得最佳非虚构图书奖、史密森学会奖、美国纳帕奖金奖、塞恩斯伯里图书奖,曾入围英国图书奖和TES年度最佳知识类图书奖。

插画师安娜·塞沙斯,1984年出生,平面设计师、插画师。擅长儿童读物插画、设计工作。

写在最后

不要把《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简单归结为儿童科普,对于陌生的事物,哪怕成年人也无法正确感知它的尺寸。这本书也不仅仅是科普那么简单,它同时也在具象这个世界,具象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方式。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读后感(六):科普绘本首选!孩子们不可错过的科普绘本,看一本等于看十本

  

文|弥小木

应该引导儿童观察花、石头、鸟、树。事实上,应该让他获得那些作为科学知识基础的常识。——夏洛特·梅森

近期学校春游,回来后老大聊起同学间的互动。有的同学对植物的知识懂得非常多,对她来说很陌生的内容,同学脱口而出说那都是常识。听闻这样的说法,老大有些沮丧,感叹为什么常识的内容,自己知道得那样少?

什么是常识?一般人都知识的内容。每个人的认知边界不同,你以为的常识,对他人来说,可能是知识的盲区。那么,如何扩大孩子的常识认知?

《给父母的未来之书》中,曾提到一个观点,增加孩子的知识背景,关于世界的认知,这些会让孩子的学习更轻松一些。因为这些背景知识,是对世界的了解。关于背景知识,夏洛特·梅森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提到,平时在生活中,多带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比如公园、剧场等等。在不同的地方,不仅能让孩子观察到不同的对象,还能增加他们的实际知识。而这些生活中的体验,是增加背景知识、认知内容的一种方式。

实际观察、体验,能增加孩子的常识,阅读也可以。通过阅读,打通与生活的联结。没时间外出时,阅读好的童书,是孩子们可以获取常识的一种途径。

近期和孩子阅读的《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获得感满满。在比较中,让孩子用更有趣的方式,认识世界,了解常识。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是由英国著名作家克莱夫·吉福德所写。克莱夫·吉福德的作品,曾获得2014年度英国皇家学会青少年图书奖,这个奖项被媒体称为“英国最负盛名的科学图书奖”。克莱夫·吉福德的作品,还曾获得过美国纳帕奖金奖,这个奖是奖励那些,能帮助家长教育孩子,并推进孩子成长的高品质产品。看过《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就能感受到克莱夫·吉福德的作品,为什么受欢迎又获奖了。《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的图片,则由擅长儿童读物插画的葡萄牙插画师安娜·塞沙斯所画。

这是一本让孩子不断发出“哇”声的科普绘本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对亲子阅读很友好。一般的亲子阅读,家长会偏向于选择故事类书籍。因为故事,家长讲得轻松,孩子听得高兴。而长期阅读故事类书籍,对于孩子的阅读体验来说,还是少了点什么。科普内容的书籍,也是孩子们的阅读书单上,需要添加的内容。

那么,孩子对科普书籍不感兴趣怎么办?那是因为还没遇到让孩子心动的书籍。不如试试从阅读带图片的科普绘本开始,激发孩子对科普知识的兴趣。

好看的科普绘本,不仅能增加孩子的阅读体验,还能扩大孩子的视野,也许在某一本的科普绘本中,不经意间点亮了孩子的某些期待。

一般的科普类书籍,家长讲起来也不像故事绘本那般顺畅。阅读科普绘本,双方的阅读体验会有些挫败感。《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却不会。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通过比较的方式,直观的图片展示,让孩子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明白图片表达的内容。

比如“速度”的概念。在跑道上,乌龟、野兔、马、人等等跑步时的速度比较。

不同工具间的速度比较。

这些内容,是孩子感兴趣的。这样的对比,让孩子一目了然。和我家孩子一起阅读《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的时候,他总是不停地发出“哇!哇!”的惊叹声。因为这样的对比,太有画面感了。

惊奇、有趣,《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让孩子对概念的理解,对世界的认识,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前一晚刚给我家老二读完《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第二天孩子就应用起来。孩子帮忙剥豆子时,主动说和我比速度。这不就是童书与现实,有了联结吗?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让孩子了解到认识世界,还可以用如此有趣的“比较”方式。

以一抵十的科普绘本

现在的孩子很幸福,优秀的童书越来越多。想要阅读科普绘本,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一般的科普绘本,是一本讲一个主题。而阅读《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让人有赚到了的感觉。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的不同页面,展现不同的主题。。“人类的成长”可以带出有关“人类起源”的内容,让我想起了《骨头的漫长之旅》。

“太阳系中的行星”,带出了天文学的内容,想起了《猫咪带你去观星》。

“恐龙侦探”,想起了《恐龙大作战》。

“四季的变化”,翻出《四季时光》重温一遍。

读完整本《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与《DK超级数学小玩家》相结合,再次理解下比较的概念。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里的每一页,都是了解世界的不同视角。读《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最大的感受是,内容“太丰富”了。读一本《万物比比看》《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等于了解了不同的科普知识。如果不知道该给孩子,选哪本科普绘本,《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推荐了解一下。阅读《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的过程中,看孩子对哪一方面有兴趣,后续再增加相关主题的科普内容,也是很不错的阅读方向。

一本书的不同阅读方式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的设计贴心,比较照顾阅读者的体验。翻开后,首先吸引人的就是内容丰富的环衬。相比较一般简单的环衬绘本,《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的环衬,对书中内容有了“预告”,让人迫不及待,想深入了解画面中的内容。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的字体很大,适合孩子自主阅读,有横跨页,也有竖跨页。看完整本,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将其中的内容,重新进行不同的组合阅读。

比如,将“潜水健将”与“飞向高空”,放在一起阅读,看海底世界的分层,与天空的分层,联系、对比,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阅读有乐趣,阅读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带着孩子一起寻找阅读的体验,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内容有趣,能吸引孩子去阅读,就已经是很好的一件事,更何况其中丰富的内容,超乎你的想象。用《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开启孩子的科普之旅吧。用不一样的视角,了解世界,扩大对常识的认知范围。套用一句广告词,《万物比比看:认识我们的世界》,孩子值得拥有。

我是@弥小木,爱阅读,家有俩娃。阅读有乐趣,生活无小事。欢迎关注,与你分享生活的阅读体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