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何以中国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何以中国读后感100字

2021-04-23 02:55: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何以中国读后感100字

  《何以中国》是一本由许宏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何以中国》读后感(一):2021.4.19

  评分三科星

  第一次看还对考古不是很了解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给了四星,现在初步入门狠心砍掉一颗星。

  其中一些观点作者有自己的明显偏向但是举例并不充分,缺乏直接的类型学举例,虽然有但是不够犀利。对于器物本身的解释不多,虽然本书是以遗址和考古学文化作为重心,器物才是推断的基础吧。

  仍然是入门推荐,如果想更了解看考古报告会更加明白。

  《何以中国》读后感(二):还原最初的中国图景

  社科院考古所许宏的这本小书,以考古的视野用文字还原了大约公元前2000年前后,兴衰于中原大地上的陶寺、嵩山、新砦、二里头等文明的图景,还原了所谓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在从原始进入文明时的那一刹那的面貌。从考古学的发现中,也找到了中国文化的来源、可以勾连中国文明的脉络,比如最初的象形文字、方形都城、仪式秩序、事死如生等等。书名起得好,想起了葛兆光的那本《宅兹中国》,四个字告诉我们,这本书说的是,中国从哪里来的事情。最后一章将中国从这里来,后来又发生了什么,认为中原的这番图景的扩张,形成了后来中国的样貌,对书名也是呼应。不过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很快就能读完,定价高了点。(2017.6.30 听雨轩)

  《何以中国》读后感(三):何以中国,书中并没有答案

  

很薄的一本书,很快就看完了,然而看完也并没有什么帮助,还是有太多的疑问没有解答。除了开头陶寺部分讲的不错外,后面二里头的部分基本就是在列举别人的观点,缺少原创内容,非常无趣,不看也罢。

令我印象深刻的倒是一张陶寺遗址挖掘现场的照片,一具女性尸骨,下体被插入牛角,即使已经化作白骨,依然传递出令人恐惧的神色。透过照片,我们仿佛也亲眼目睹了四千年前的那场奴隶暴动。

宫殿区中的贵族女性尸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陶寺贵族墓葬中已经显露出后世礼仪制度的端倪,即器物和纹饰的使用与墓主人的身份直接挂钩,如龙纹从那时起就已经是“大王”级别的人物才配享有的。大约陶寺灭亡的一千年后,周公旦正式创立“礼乐”制度,自此这套尊卑长幼井然有序的等级制度就深深的烙在了华夏文明的血脉中。

  《何以中国》读后感(四):要记

  话语系统,古史重建,共时性,“宜粗不宜细”实属无奈,却往往被考古学家奉为准则。形而上。概率界定并不是最为紧要的。认识到相对性是共识却不易。差異是解釋之間的差異,遺存就是那群遺存。由物見人。 陶寺 革命/都邑/墓葬与等级/礼制与三大上层礼器(龙盘,鼍tuo鼓,特磬) 断层:前铜礼器群,葬具,葬地 前铜礼器群(来源多地,集多源为一体) 大邑小国(未形成具备全国意义的文化中心) 铜器,陶寺铜铃:复合范式/金石之声 陶寺“文字” 陶寺与夏文化关系的发展过程 (对号入座,族属与朝代划分的目的,考古学研究的追求导向?) 嵩山的动向 嵩山的地理优势,小座椅,中原腹地 龙山时代,王湾三期,王湾类型与王城岗类型 林立的聚落群,冲突交流融合 城邑分布,出现的原因(大的文化集团:东夷,小的聚落冲突,再发展至大的整体性文化集团) 王城岗与禹都阳城 瓦店遗址 方正城池,平粮台,古城寨 新砦的发轫 新砦的分量(断裂),新砦类遗存、新砦现象,环壕,铜礼器,龙纹,墨玉章,国家与文明 大邑二裡頭 山北政治圖景——聚落群(是否有中心性的權力中心),二裡頭(整合),伊洛河,水利工程,二裡頭人,預規劃性都邑建設,宮殿(特殊性功能的突出)、銅禮器,二裡頭晚期(二裡頭四期、二里崗、夏殷),文化發展連續性(王朝更迭,基本內涵不變),一刀斷夏商(共時性,難哉),考古學家所擅長與真正研究之物 中原與中國 二裡頭文化擴張,二裡頭的“疆域”,畿內畿外(殖民據點),飛地,擴張動因,國家群——華夏文明圈

  《何以中国》读后感(五):华夏城邦世界

  

之前读过许老师的《最早的中国》,很喜欢,就买了这一本《何以中国》,不过放在书架上,一直没有看。前几天,看完《宫崎市定中国史》,书里有一个有趣的推论——西周和古希腊一样都是城邦社会,古希腊人改编神话,追认各城邦保护神为主神宙斯的兄弟子女,编写奥林匹斯众神家谱,以合理化现实政治。西周人对应的做法是,追认其他邦国的祖先为周国祖先的兄弟叔伯子孙,甚至是老师(姜尚)。粗看之下感觉作者脑洞大开,细细想来,觉得对史前中国的邦国社会,确实有很强的解释力。于是很快地把《何以中国》拿出来看完,看到书里面二里头文化主要遗址分布图,一个华夏城邦的文化圈跃然纸上。

其实许老师在书中已经说明白了,要打破一个关于国家形态的成见——国家只能是后世中央集权的形态。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这种国家形态要等到秦帝国建立才出现。在此之前,那种中央政府对疆域范围内直接统治的领土国家,是在战国时期才成熟的,春秋时期依旧是城邦国家,何况公元前2000年?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想,二里头就是当时最强盛的一个城邦,就是华夏的雅典。它未必直接统治位于长江中下游的铜矿产区,可以通过城邦之间的贸易体系,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当然少不了外交、战争、宗教的活动,但作为城邦国家,它的直接统治范围,就是这一座城市,以及周边的一些卫星城、殖民地。而商灭夏,类似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商城邦带领同盟打败了夏城邦。

按照这个视角看过去,很多问题豁然开朗。

  《何以中国》读后感(六):一点微小的想法

  虽然早就听过这本小书,但至今才读。花了几个小时读下来,不禁感慨,写的真好。

  坦白的讲,我对考古这方面的兴趣是没有的,每次读到相关材料也倍感枯燥。尤其是遇到那些连幅地图都不给的书,几近读不下去。其他几篇评论里提到了,考古算是一门理科。列数据是最常见的手段。但此书虽也有列数据,却不影响阅读的观感。甚至你跳过数据部分也可流畅的读下来。

  这本《何以中国》是作者的博文的基础上改编的,本就通俗易懂。作者在后记中也以其好读为豪。但吸引人的不只是它的好读,更是因为这本书渗透着作者的人文情怀。虽然写的都是三代之前的事,最晚的二里头也早于商,但作者一直在与历朝历代的事情进行纵向对比。这样一可以视角拉回到读者所惯常的,降低阅读难度,二是强调了中华文明的连贯性,与本书探讨中国的产生的主题正和。而这样的主题是和历史与现实息息相关的。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事事不如人的窘境,唯一可提的就是历史。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每个人都以其可追溯到五帝的历史而自豪。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社会是不承认西周以前历史记载的真实性的,这才有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殷墟的发现震惊世界。但当时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国家了,中国的由来一直不为人所知。而古史辩派诸人对文献的质疑也是先秦的国家结果成为谜团。此书就是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回答这个问题。

  当看到陶寺遗址的时候真是令人心惊胆颤。在五帝时代的暴力革命,听着多么不可思议。当时不应是“男有分,女有归,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么?儒家对上古社会图景的想象被打破了。《竹书纪年》中提到“舜放尧,禹杀舜”真实性虽低,但也可反映东周时社会对禅让的看法。而儒家独坚持对上古大同社会的幻想,还以为其必有依据。在看到陶寺遗址后方知纵有禅让,不下庶人。

  而儒家的一大精神遗产就是好古。所以世人往往把其祖先延至世家大族上,孰不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部分考古学者亦有此弊,在不明朗的情况下就把自己的发现先秦典籍联系起来。而此书却坚守客观立场,把各家观点一一列出,却不赞同任一方,使读者增长见识而不至于狭隘。

  作者有一段话说的好:“考古学家最拿手的,是对历史文化发展的长程观察;同时,尽管怀抱”由物见人“的理想,但说到底考古学家还是最擅长研究”物“的。对王朝更替这类带有明确时间概念的、个体事件的把握,肯定不是考古学家的强项。如果扬短避长,结果可想而知。”

  《何以中国》读后感(七):博客时代大众考古的初音

成书逻辑:全书以目前发掘的与东亚首个广域王权国家夏都二里头有流脉源渊的数座史前大型聚落遗址及其出土的物质实物(尤其注重贵族礼器诸如青铜、玉礼器,日用器具陶器的形制,纹饰流变、联系)为支撑,以当前学界的各家各派的研究理论及相关共识为经络,按照陶寺遗址、嵩山南北的王城岗遗址,瓦店遗址,新密市的新砦遗址等史前大型城市聚落出现的时间顺序,结合对众多遗址合理的空间整合,努力拼凑出以二里头为都邑的中国首个广域王权国家——夏朝的真实面貌。

这是决定三跨考研,正式进入复习议程前的一次导入式阅读,完全以增进对文博学的兴趣和学习信心为初衷,所以整个阅读进程并不急功近利,也未事先给自己划定读书目标,结果证明,不带压力的输入果然很愉悦,但不负重的阅读必须要有读书笔记的环节,不然就过眼不留,毫无意义了。

不得不说,书本的框架安排,逻辑结构,话语风格很适合大众阅读,尤其对习惯了杂志体的读者来说很容易进入状态,这不得不归功博客时代以来文化“下乡”以及三联编辑们扎实的策划编排能力。不过,这本小书原本就是专业考古人员网络日志写作的一次书本集成,作者许宏在工作之余敲下这些文化随笔和研究感悟时,很贴心地为没有专业基础的大众读者做了考虑,在语态和叙事方式上靠近文化专栏,有意地控制了专业话术的输出量,可谓是象牙塔式考古走向大众考古的初音。

为了更好得理解、消化书本内容,带着看洛阳牡丹的私心,我专门去了书本重点第四、五两章《大邑二里头》《中原与中国》地理背景——洛阳盆地,对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近旁不远的偃师商城做了实地踏访并拍摄了一些照片资料。套用考古学“以物见人”的学科信条,实地走访的感性经验对隔空阅读的理性经验的确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加固,让我对这两处探源中国文明起始的重大考古成果有了更直观生动的认识。

得益于这次行走,我才知道许宏来头不小的资质履历,妥妥的大佬一枚。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历年来主持和参与二里头考古勘查与发掘工作的人员》名录上,许宏担任1999-2006年的主持与2010-2019年与赵海涛,陈国梁的联合主持之一。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二里头考古工作队 队长

  《何以中国》读后感(八):《何以中国》小记

  这本书是从考古学的角度展示BC2000左右中原地区的历史图景。虽然文多商榷,但是对于商榷的部分多是文化遗存的归属问题,故而对于“何以中国”这个历史发展过程是可以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的。 1、文中所说龙山时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大概是说在龙山时代,各区域的文明都出现了大发展,从而进入到群星闪耀的阶段。但各处文明的特质又是有区别的。有的文明在积累社会财富后陷入“淫祀”而衰落,有的文明则注重实干最后有了大发展。BC2000前后,曾偏居一隅但无比辉煌的陶寺文化陷入衰落,而位处中原的嵩山南北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而进入到了大发展时期。而这一时期所孕育出来的文化对后世的中国产生的影响是奠基性的,比如“礼”的观念、“中极”的观念、乃至于宫城的构造等等。考古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二里头文化”,之前叫“夏文化”,但着眼于目前这么多的疑问,叫“夏文化”多半是不妥了。 2、文中还对这一时期的“国家是否存在”的问题也展开了说明。所得“国家群”或者是“国中之国”我认为是合理的。即是,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与认知观念的落后,地理是阻碍文明交流的最重要的因素。在同属一个的小区域内,各群落散居其中,独自发展。尔后逐渐交流碰撞,形成了一个中心(多是文化上的),并由此产生考古学上所说的“集团”。然后集团与集团之间,又进一步交流碰撞。但在那个时代,所谓的国家群也大概多是文化意义上的了,即是文明圈。形成的中心文明很发达,四处散播,对四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总之,这是一本“充满问题”、“少有结论”的书,特别是对史前考古而言更是如此。与其像一些评价认为此书观点保守,不如说是谨慎。一份材料一份话,断不得太多主观。实际上我对文中所引用的哥伦比亚大学一位汉学者所表达的“研究周制不能靠《周礼》,因为你难以辨清哪个真是周代的,哪个是后人造的”之观点深表赞同。我们国家的托伪之书不少见,崇古的心态也是时常有的。特别是“春秋笔法”以来,立场最客观的史官也都难以逃脱“史观”的局限。而出土材料则是静静地躺在那儿,毫无立场,真实地反映了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比如这本书里所呈现出的考古结果有可能使后世文献材料里所展示的强大的“夏王朝”发生解体。这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因之第一手的材料永远是最宝贵的。但是我又想,我们会不会受到出土材料片段化、碎片化的误导呢?有些遗址因为各种原因损毁严重,因此所呈现的信息很有限,甚至是残缺的。 考古是很辛苦的。虽然自己是考古学的门外汉,但是还是对这项工作充满期待,对每一位考古工作者充满钦佩之情。我有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同有一个人把一个什么东西搞坏在台子上,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来踩啊、继续破坏啊,甚至有的部分从台子上掉落下来,还有人也带来了新的东西。很久之后的一天,人们突然想知道,这里曾经是什么?于是考古学家们就要在这一堆杂乱的碎片中去搜索、提取、分类、重组,还原那个时代的本来面目。但可能自己的比喻也太简单了。毕竟历史的堆积从来都是横向与纵向、规律与偶然的复杂集合体。 这本书算是我完整读完的第一本与考古学最相关的书籍了。本来是想打算从吉林大学版的《田野考古学》开始了解考古的,但无奈资料目前并没有得到。小记于此,以兹纪念。

  《何以中国》读后感(九):读许宏《何以中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owpin,交流读书心得】

  读许宏《何以中国》

  在书末的《后记》中,作者以重印7次、总印数达35000册作为这本《何以中国》“好读”的“指标”。在对作者表示感谢及祝贺的同时,对此我持保留态度。别人我不敢说,就我而言,这本以田野考古为主,内容上学术味道挺浓厚的“小书”并不那么“好读”。与其说这本书“好读”,毋宁说是它的主题受到高度关注!慎终追远,这是中国人非常关注的问题,而且能追多远是多远,越远越好,以至作者有“说句略嫌悲观的话,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获知当时的真相,但仍怀着最大限度迫近真相的执着”(第89页)这样的感叹。

  这本《何以中国》恰好就是追究“中国”何以成其为“中国”的问题。时间上,跨出夏商周三代而至公元前两千多年——龙山文化时期,应该是通常理解的尧舜传说时代吧;内容上,经由《陶寺的兴衰》、《嵩山的动向》、《新砦的发轫》、《大邑二里头》四章,在介绍了陶寺、新砦、二里头等史前遗址考古后,在《中原与中国》一章对核心问题——“何以中国”——进行了阐发。正如我前面所说的,这本书并不好读,这并不仅仅因为它的内容比较专深、冷门——对于喜欢观看考古纪录片的人而言,这些考古成果早就如雷贯耳了——它之所以不好读,在于它的内容其实很破碎、相互间并不连贯,或者说相互独立,一些观点反复提出,而不是总结陈词、厚积薄发,这反倒让人迷失了焦点。这个问题,在看了书末《后记》的相关说明后,答案了然——原来这本书是作者一系列博文的合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owpin,交流读书心得】

  读了这本书的收获,可以引用书中的三段话来概括,“或许”这就是作者所要阐明的“何以中国”:

  ——这就是中原腹地。人们常形容整个中国版图是一把坐西北朝东南的大座椅,座椅内山地高原和平原丘陵区的交界处,又形成了中原腹地这把小座椅。有学者称之为“嵩山文化圈”。这样的生态环境边缘地带也正是文化板块的碰撞交汇处。高度发达的文明,往往就是这种碰撞交汇的结晶。最早的“中国”也就诞生在这里。(第42页)

  ——对于在“逐鹿”中,中原文化走向强大的原因,赵辉教授也有提纲挈领的解读:中原文化强盛起来的原因,也就是那些曾盛极一时的地方文明衰退消亡的原因。所谓中原,是天下居中、八方辐辏之地。在史前文明的丛体里,它是物流、情报、信息网络的中心。这个地理位置方便当地人广泛吸收各地文化的成败经验,体会出同异族打交道的策略心得,终至后来居上。……中原文化的强大主要依赖于政治、经验的成熟,而并不是因为它在经济实力上占有多么大的优势。反之,前一个时期的那些地方文明由于处在这个网络的边缘,信息来源狭隘,从而导致了它们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和社会运作方向的偏斜,最终在和中原文化的对峙中渐落下风,有的甚至还没来得及和中原文化直接对峙就先行衰落下去了。(第110页)

  ——从某种意义上,“何以中国”就是对最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如果说《最早的中国》写的是二里头王都这一个“点”,那么《何以中国》则是展开了一个扇面,试图讲述二里头这个最早的中国的由来。(第181页)

  (2020.5.18)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owpin,交流读书心得】

  《何以中国》读后感(十):凡事求实

  花了半天的时间,简单粗略地看完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慨就是“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一个国家,更是上下五千年时间的见证者!

  “中国”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中国”?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何尊上,最早出现了“中国”二字。这一重器于上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述了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其中“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人民。“何以中国”是对“最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这本书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时间长轴,向大家一一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最后辐辏到二里头遗址——中国最早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诞生。

  作者在本书的“解题”中也说明了,此书本来是《最早的中国》最后一节的标题,实在叙述一个过程,讲一个故事——最早的“中国”诞生的故事,而把它重新作为一本新书发表,就是为了更完整向大家介绍公元前的“中国”。

  说来很巧,就在前两天我参加了一个讲座——“破除西方文化中心论,高扬中国文化自信”,讲座人是浙江大学的河清教授(原名黄河清)。为什么突然想到这个呢,是因为河清教授讲授的重点就是中国文化是先于西方文化的,也可以说是母与子的关系,但奈何现在的中国人却崇拜西方文化,任西方文化肆意入侵。其中他说到了西方文化中心论对中国文化的三重否定:价值否定——中国文化的“落后”(文化自卑);时间否定——中国文化“前现代”(时代崇拜);空间否定——西方文化“普世”(西方中心的世界主义)。然而这些全部都是可笑的,仿佛一个青春期的孩童欺骗着一个得了老年痴呆的老母亲,这也严重的说明了现在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没有了自信,丢掉了这最不该丢下的东西。但是最让我触动的是,何清教授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讲述中,全程都是非常自信的,在他否定“文艺复兴”和“希腊文化”的存在性,认为那是西方美化自己所臆想出来的的时候,同样是非常从容自信的,他从地理、时间、空间等多方面举实例论证了自己观点,不看他说的是否是百分百正确,就看他那种用实例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自信,我们就应该拍手尊敬且向他学习。而谈到以上的内容,也不禁让我更加肯定了本文的作者,许宏也正是用实例向读者展现了公元前2000年的“中国”。

  凡事求实,我觉得作者就是用这样的思想完成这一本书的。通过了解,我们知道作者许宏有以下几个身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头工作队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由此我们不难得知——他真的太了解那一段历史了,不然不可能将事件描写地那么详细真实。本书共分为五个大部分,第一部分陶寺的兴衰,第二部分嵩山的动向,第三部分新砦的发轫,第四部分大邑二里头,以及第五部分中原与中国,每一部分又分了诸多小点,从各种方面,各种角度去分析论证,详细到你能想到什么他都自己问出来并且回答出来了。例如第二部分在讲述“嵩山的动向”那一部分时,诸多小标题都是以问句出现的——“‘王城’是怎样造出的”,“大洪水,传说还是史实”,甚至还有“大禹在哪治水”等等这样的标题,他就是完全从一个读者思考的角度去一步一步发现和剖析那段历史的,而自己所发问的问题,在他心中也是有非常明确的答案的,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很轻松的,就像是,我们刚想到一个问题,下一刻就看到答案了。当然这本书我只是很粗糙的看了一遍,还有很多很多我不懂和不知道的东西,就比如文中提到的很多专业性的名词,而且本书中的内容真的有很多,所以我会在之后花更多的时间再去读这本书。

  讲了这么些,还是回归本体——凡事求实,正如《毛主席选集》所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用实事去说话才是硬道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