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100字

2022-04-27 03:00: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100字

  《浪漫主义宣言》是一本由(美) 安·兰德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40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一):逝去的浪漫主义?

  历史上总有一些常见的轮回,不管在什么领域,在怎样的进程,论调与方式也都异常相似,比如说“尊古”就是一种常见的轮回思路。也许现在的中国大陆还有很多思念文革年代的人,就如同香港有一大批怀念港英时代的人一般,对过去的存在有着莫名其妙的情怀。有些人是因为对当下的环境感觉到遗憾,没有办法在历史的进程中掀起风暴,并且自己成为历史人物,而有些人则仅仅是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存愿景的追溯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就如同很多人在KTV疯狂地唱着李宗盛《山丘》,唉声叹气自己当下并没有变成当年自己想要的人,反而青春被狗吃了。在艺术上,同样有着对过往的盛赞,很多时候,因为的不是因为艺术走向了坏,可能仅仅因为是艺术走向了另一个层次了。

  浪漫主义是否已经过时了?安兰德那个经历过大战的年代之后,有些人在艺术上已经抛弃了浪漫主义。而走向新方向的艺术,在安兰德看来,或许当时已经走向了美学真空了。艺术的美学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的当下的精神面貌,在安兰德看来,“美学体系中浪漫主义的没落——就好像道德体系中个人主义的没落或是政治体系中资本主义的没落一样——都来自于哲学阐释的匮乏”。似乎在经历了大战之后的艺术,已经逃离了一种体系,除了一些强调自然主义的回归之外,还有一些认为艺术脱离于理性之外。

  艺术当然与人紧紧捆绑在一起,人的一生都无法摆脱。但是在安兰德看来,那个经历了变化之后的艺术(现代艺术),就连搞艺术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在干些什么,“现代艺术最有力地体现了当今文化的破产”。我不知道,是否因为这样的艺术如此不堪,只是党有些人说“我不阅读还在世的作家的作品”的时候,总是瞥见一股偏见的愤怒。安兰德在用写作勾勒出理想的自己,也在勾勒出自己的理想世界,而世界是否只有一种模样,艺术是否只有一种延伸,也许争论不休吧。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二):阅读兰德小说的钥匙

  20世纪,有一个奇特的景象,哲学家开始写小说,或者说小说家开始写哲学,而且都写得很好,比如波伏娃、萨特和兰德,他们的哲学作品是论点,小说就是案例,而小说和哲学融合最紧密的,当属兰德。你读《阿特拉斯耸耸肩》《源泉》,会被作者浓郁的、尖刻的行文所刺激,这两本书中描绘的社会,并不是美国的真实,而是浓郁的俄式色彩,非常的个性化和诡异,很多人总结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美国精神,其实还是不懂兰德,兰德真正要表达的乃是一种浪漫主义,有别于以塞亚伯林界定的浪漫主义,那么她的浪漫主义到底是什么?这你得看这本《浪漫主义宣言》了。

  《浪漫主义宣言》是安·兰德的一部文集,这些文章主要发表在她自己创办的杂志上,虽然是文集,但并不是大杂烩和拼盘,而是有着集中地主题,就是浪漫主义。安·兰德坚定地认为,她的时代没有艺术,真正的浪漫主义早已销声匿迹,很显然,这里的浪漫主义是专属于兰德界定的,而不是思想史上通用的浪漫主义。什么是她的浪漫主义?兰德认为,艺术精神存在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浪漫主义,即以承认人的意志存在为前提,这种艺术精神产生的艺术作品就会被引向价值观的取向。与之相对的是自然主义,则认为人的命运是受到不可控的力量控制,这种艺术作品就会体现非价值观的取向。按照他的标准,她认为“顶级的、纯粹的、始终如一的艺术家”少之又少,而且她这本书也只是“推手”而已,换句话说,她认为自己的作品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浪漫主义作品。读到这里,我都有点好奇,按她的标准,人类出现过浪漫主义作品吗?

  所以,对于兰德的主张,我们也不必过于较真。这样一个俄罗斯女人,在东正教苦难思想的摧残下,跑到了自由国度,种种刺激当然会有非常之反应,加上才华横溢、想象力丰富,于是乎成就了安兰德。个人认为,安兰德宣称的浪漫主义,只是阅读她小说的钥匙,或者说注脚,对于阅读其他作家的作品,没有太大的解释意义,这种封闭性,也是本书一个好玩的、与众不同的地方。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三):把浪漫主义的认识传递给未来

  作为20世纪下半叶美国具有影响力的右翼知识分子安·兰德,在本书的序言中写下:“我以研究浪漫主义的诞生和灭亡为已任,这是艺术史上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成就”。本书中除《九三年 序》,其余都收录自安·兰德创刊的《客观主义者》中已发表的篇目,发表时间从1966年至1971年。从不同的篇目来阐述由她本人思辨而成的客观主义哲学。尽管发表的时间跨度很长,安·兰德对她所处时代的艺术与对浪漫主义的看法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安·兰德认为在她的时代没有艺术没有未来,浪漫主义早已销声匿迹。全书从文学、绘画、音乐、电影、摄影等多方面进行详细评论,阐释不同的文学理论,对各种文艺现象进行点评。字字珠玑,读来酣畅淋漓。安·兰德一边满怀着对浪漫主义的热爱,一边嘲讽批评着许多有着辉煌声誉艺术家的作品。而读者似乎也更原意将她的嘲讽理解为这是出于担忧而产生的激励,推动浪漫主义先进的推手,而非刻薄的一家之言。

  “把语言变成咕哝,把文学变成情绪,把绘画变涂鸦,把雕塑变成切割,把音乐变成聒噪,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意识倒退到官能的水平,失去整合感官的能力。”这是安·兰德对主流艺术家所行走道路的总括。怀着不忍看艺术堕入如此地步的忧心而挥起来臂膀,拿出笔墨投入了一场捍卫之战,亦或是搭建起通往浪漫主义的桥梁。随着《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的成功,安·兰德将她的影响力更多的用于艺术启蒙与引导之路。她通过不用的篇章,用她敏锐的观察力与独特的哲学思维,详细定义安·兰德的“浪漫主义”。艺术应该带来美的享受,而不是一个流产的胚胎扭着四肢痛苦呻吟。艺术是肉体生存的基础。

  “读雨果就好像走进一座教堂;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好像跟着一位可靠的向导走进恐怖的鬼屋;读斯皮兰就好像是在公园听着是劲乐团的奏乐声;读托尔斯泰就好像走进一个不值得逗留的乱糟糟的后院”。这就是安·兰德眼中的文学点评,她对文字的通感带给她一种与时代主流看法不同的特立独行。而我们透过这本书从她的哲学思辨中理解“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四):安•兰德版的“艺术与人生”

  早就耳闻安•兰德的大名,她的哲学理论开创了客观主义哲学运动。她的哲学强调个人主义,她提倡的理性的利己主义,在美国颇有市场,影响深远。只是没有想到,她对艺术的理解竟然这么深刻。在这本《浪漫主义宣言》中,你将领略到她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见解,这对于深入了解她的创作思想大有裨益。

  这本书成书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但其实这本书所选的文章都是撰写与上个世纪六十年。这我们可以从每篇文章结尾注明的写作时间上看出来。本书中的所有文章,除了一篇例外,其他都来自作者主持的的杂志《客观主义者》。

  这本书主要讨论了作者对艺术和人生的看法。在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同时代的艺术圈,作者是不大满意的。“浪漫主义”,在作者看来,这是现代艺术所缺失的东西,而“宣言”却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圈子中比较流行的一种写作形式。而作者给这本书起了这样一个数目,无疑是有意为之,更多是展示了她的立场。她不得不与她同时代的艺术圈采用的同样的“宣言”式的写作方式,但她的时代是缺少浪漫主义的。她要表述的是她的一个人的艺术宣言。作者将艺术定义为“艺术家的形而上学价值判断的选择性重塑”,艺术的核心功能是传递人生观。在书中作者划清了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界限,她认为自然主义不是艺术。艺术是现实的“程式化”。艺术不仅仅是人的镜子,也是时代的镜子。作者的人生经历比较复杂,早年在俄国度过,二十多岁移居美国。俄国和美国的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反差。作者又目睹了法西斯主义的猖獗和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这样的生活经历使得她对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特别警惕和厌恶。在冷战的背景下,她将自然主义和集权主义视为等同的威胁,这应该跟她所经历时代是有密切关系的。

  作者在这本书中对摄影是非常反感,这一点是为后人最为诟病的。她认为摄影只是一种愚蠢技术的体现,完全剥夺了人选择和创造的能力。对于她的看法,我们应该持同情之理解。在她所处的时代,摄影的技术不是很高明,摄影的设备也比较笨重。因此在她看来,摄影仅仅是简单地记录下了镜头前的一切,客观现实左右了人的意志。无论如何,这本书不失为我们阅读艺术、阅读时代大潮流的优秀理论参考书。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五):非理性不浪漫

  安•兰德的《浪漫主义宣言》成书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20世纪艺术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它探讨的主要是以理性为基石的艺术和人生观问题。书中安•德兰就20世纪现代艺术圈中的各种潮流与现象展开论述,表达了自己对理性和浪漫主义的推崇,对自然主义、类型小说、摄影艺术等的批评。

  《浪漫主义宣言》的选文时间跨度较大,篇目之间的相互关联并不强,但其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从哲学美学理论出发,针对文学艺术与人的关系来展开论述,涉及当时众多文艺现象,时代性强,例证丰富。除去最后一篇《举手之劳》为小说之外,其余十一篇文章每一篇都是个人印记鲜明的美学批评之作,其中《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我为何写作》又是集中讨论文学与创作问题,对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对于没有过多哲学、美学基础的读者来说,读安•兰德的文章并不会感到太过艰难晦涩,因为她本人的哲学理念就是:一定要在充分考虑现实背景的情况下讨论所谓的“意图、观点、理念或思想。”所以,读者会发现,安•德兰会在文章中贯穿着非常多的理论性讲解,什么是艺术、什么是伦理、如何定义人生观,人为什么需要艺术等等,她都会一一阐述,理清关系,尽可能地做到有前提的论述。

  在《何谓浪漫主义》一文中,安•兰德提出“浪漫主义在哲学上是赞美人的存在的一场远征;在心理学上它是一种希望生活充满乐趣的欲望。”而“这种欲望是浪漫主义独有想象力的根源和动力。”她就当时流行文学领域中浪漫主义的消弭进行了强有力的举证,其中不乏对侦探小说、冒险小说、科幻小说、恐怖小说以及电影等如今依旧活跃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类型的犀利批判,令人印象颇深。

  那么,现实是否真的如其所说,“彻底砸毁了浪漫主义牌匾的暴徒就是利他主义”?我们既可以将其放在哲学美学框架内做以分析,也可对照当今全球的文学与影视发展趋势进行辩驳。其实,仅在这一点上,我们就无法不对这位走在人类思想前沿的女作家女哲学家竖起大拇指,因为近半个世纪前她看到的堕落与“繁荣”,正是我们眼前的“繁荣”与堕落,现实已经给出了最好的例证。

  纵然安•兰德力挽狂澜地摇旗呐喊也未能阻止庸众的产生,而被她严厉讽刺和批判的作家诸如埃德纳•菲伯、范妮•赫斯特、巴利•班尼菲尔德等也曾获得普利策奖或者备受读者欢迎。我们只能说,作为哲学美学家,她是负责站在更高的高度去俯瞰这个时代的潮流与艺术的,她的《浪漫主义宣言》更大的意义在于对我们阅读文学艺术作品的宏观指导上,而非通过宣扬自身令某一种主义胜出。

  安•兰德对理性与浪漫主义的推崇犹如一盏灯,一道光,其实质是把人类对不朽艺术的向往延续下去的一种高度责任感。唯有在这种光明的指引和照耀下,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理性的含义,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艺术观,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从而带领大众去发掘真正充满浪漫与理想之光的美好地带。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六):站在浪漫主义这边向自然主义投以微微一笑

  我庆幸我和这本书有相见的缘分,以及我读它终归还不算晚。就好像突然一道强光劈落,点亮了眼前的风景一样,我终于开始明晰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所在。它将艺术的美学的钥匙赠与了我,虽然这钥匙所开的门可能通向略狭隘的风景。但如果我永远也不曾推开这扇门,就永远也不会知道在当下欣赏眼光之上的另一个层次。

  安·兰德崇尚浪漫主义,批判自然主义,对她所处时代的艺术状况发出“浪漫主义已然没落和崩溃”的感慨(如果安·兰德复活,看见今天的艺术形势,估计又会气的呜呼哀哉了)。说了半天,艺术是什么?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区别又是什么?一句话概括,“艺术是现实根据艺术家的形而上学价值判断的选择性重塑。”“浪漫主义,认为人的意志是存在的;自然主义,否认人的意志的存在”。

  安·兰德自己划分的浪漫主义的阵营里有陀氏、雨果和显克维奇等人,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则被归为自然主义(她是挺能批判别人的,列夫托尔斯泰、乔伊斯、卡夫卡、罗曼·罗兰都是她批判的对象),她当然有她偏激的一面,但我也倾向于赞同浪漫主义的观点。人有意志力,有明确的价值观,可以决定未来将会发生的事,而不是被动接受世界或某种未知力量强加给他的一切(所以我也不爱纪实文学)。流行文学领域的侦探、科幻类小说由此也可以归入浪漫主义。

  (在这里插一句,安·兰德在这里也给出了流行文学的概念,你可以自己判断平常看的小说类别:流行文学是不涉及抽象问题的小说门类,它对道德法则采取默认的态度,以某些概括性常识为基础。它既不提出也不回答抽象问;它们没有外显的观点,也不企图传达任何哲学观点或者宣传任何哲学谬误。)

  浪漫主义的任务是点燃人的生命,并保证它永不熄灭。孩童是天生向往浪漫主义的:他们向往英雄,向往他们所代表的力量、正义、伟大——人可能成为和应该成为的样子。而成人却过早的“矫正”他们的梦想——为了适应现实的社会生活。艺术即是超越平凡,让我们看到人不平凡的样子。如果我们在艺术中仍不能感受到人性的超脱,那么还要去哪里做梦、去哪里找我们本来希望达到的精神乌托邦呢?因此我更爱浪漫主义,而不是自然主义呢。

  安·兰德在《举手之劳——一个短篇故事》中以小说形式表达了当时的文学困境及其浪漫主义观点。“看到了吗?你就是得转变一下。一个举手之劳的转变:从相信人必须得聪明、杰出、诚实、努力,相信人必须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甚至还要有更高的要求——(转变为)人必须愚昧、陈腐、谄媚、浮夸、墨守成规。”浪漫主义到自然主义的转变。从希望自己成为的美好的样子到学会“处世的真法”。很多人希望写出表达自己道德理想的作品,却无人赏识,反而是轻浮的爱情故事和各种无价值的二流文学作品受到热捧。这是小说家自我意识与社会价值观的冲突。结果是,要么低头屈从于浮夸的社会价值观,要么默默的只写给自己看,要么放弃文学。

  《浪漫主义宣言》是阅读安·兰德其他作品的参考。在此之前我只读过她的反乌托邦小说《颂歌》(又译作《一个人》),虽然觉得只是糅合了《一九八四》和《我们》的精华,又添加了她风格独特的利己主义和反智主义,略缺乏新意;但她在本书中多次提及自己的《源泉》和《阿特拉斯耸耸肩》,把话说的这么满,我当然要去读一读,也要仔细体味一番安·兰德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七):浪漫主义与它的表现形式

  文/友竹

  在不了解安·兰德的美学思想以前,我对浪漫主义的理解存在着深刻的偏差,甚至根本未曾想过浪漫主义是以赞美人的理性的存在为哲学基础的。安·兰德力倡的浪漫主义,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希望生活充满乐趣的欲望,这种欲望是浪漫主义独有想象力的根源和动力。如此我们便明了了何为浪漫主义:它所引领和坚持的是经得起时代检验的关于真、善、美等积极方面的内容,而不是那些暂时、丑恶、扭曲的东西。

  初读本书,你很可能会被作者的言论惊得目瞪口呆,但是合上书想想,旋即释然。面对艺术创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她分析得很透彻,言辞犀利是事实,但却往往一语中的。她提出了“下水道艺术流派”:如今的剧作家正刮着腌臜的下水道淤泥,既没有营养,也没有深度……下水道艺术流派的问题就在于恐惧、内疚和悲悯都是容易弄巧成拙的死胡同:在最初的几次“人性堕落的大胆揭露”之后,人们就对其他类似的内容产生了免疫,不再少见多怪了;在产生了几次对堕落的、畸形的、痛苦的人的悲悯之后,人们就开始麻木了。

  站在浪漫主义的角度来说,“下水道”艺术显然是要遭到唾弃的那类。浪漫主义是以价值观为导向、以道德为中心的,它从不认为人类在面对悲惨的命运时无能为力,而是坚信人具有意志,进而用实际行动去主导自己的价值观选择,最终成为人“可能成为也应当成为的样子”。然而,因为浪漫主义者抱持此种乐观态度,却被自然主义者认为是“逃避现实”。

  安·兰德认为自然主义者得出以上结论,是因为他们肤浅。肤浅地来看,浪漫主义好像确实是用辉煌的愿景抵消“现实生活”的重负。但是深入一步来看,用形而上学的、道德的、心理学的眼光来看,自然主义才是一种逃避——逃避选择、逃避价值观、逃避道德责任,他们不相信人在真善美的最终胜利中能够获得在自己的道德冲突中奋力为自己的价值观抗争的勇气,却偏偏确信人本性的无能,偏偏追求不作为带来的虚假安全感。

  安·兰德对此举例说,受詹姆斯·邦德的启发,一个人可能会突然获得和他妻子的亲戚们对他不公的待遇做斗争的勇气;或者获得去争取自己应该得到的晋升的勇气;或者获得换份工作的勇气;或者获得向喜欢的人表白的勇气;或者获得开始从事他喜欢的工作的勇气;甚至获得为了他的新发明而公然与全世界宣战的勇气。

  而以上种种勇气,显然不是“下水道”艺术所能提供的。所以简单来说,如果某部韩剧传达了催人奋进的浪漫主义倾向,令某些自卑自怨的女人忽然生发了对生活的热情、进而有了改变浑浑噩噩人生的想法和行动,就完全算得上一部好作品。而那些打着现实主义旗号,引领人们破罐子破摔的所谓作品,就绝对算不得好,而充其量只是反映了某类人(很可能是大部分人)缺乏判断和习惯妥协的人生倾向,并利用商业运作方法贩卖这一自甘堕落的人生观。而这,显然是很危险的。

  安·兰德在《我为何写作》里说得很明白:如果一个东西不值得思考,它就不值得被艺术重塑……人应该享受对价值观和对善的思索——思索人的伟大、智慧、能力、美德和气魄——这个道理是不言自明的。真遗憾现在才读到她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出的言论,不过也好,在见识了那么多颓废“艺术”之后,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不了解某些创作者的深意不是我肤浅,而是因为下水道太深太臭,不想随他们去体验罢了。读书时发过一篇《浅议艺术家坚持个人审美原则的必要性》,在各式怪诞艺术大行其道的时刻,总觉得那篇文章有些底气不足,如今再看倒是很合心意了呢。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八):一个易被误读的女哲学家

  “安•兰德是一位笔力万钧的作家,心思细腻真挚,文字优美、犀利,文采洋溢”,一篇载于1943年《纽约书评》的文章如此评价安•兰德,并称她的作品是“个人主义的赞美诗”。

  女哲学家如凤毛翎角,安•兰德是其一。她称自己的哲学思想为“客观主义”,强调理性利己主义,在经济上则是彻底放任的自由主义。安•兰德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著有以《源泉》和《阿特拉斯耸耸肩》为代表的多部小说和评论文章。《源泉》1943年在美国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至今仍以每年超过10万册的数量再版。《阿特拉斯耸耸肩》的销量更是仅次于《圣经》,成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10本书之一。安•兰德也因此被称为“美国精神的奠基人”。

  《浪漫主义宣言》是集中展现兰德哲学、艺术、阅读、创作思想的评论集,兰德在扉页上写道,“如果未来的某一天又会有浪漫主义兴起的话,那么本书将荣幸地成为一只推手”。这句话至少说明,兰德认为曾经兴起的浪漫主义已经衰亡,而她期待浪漫主义再度复兴,并身先士卒。兰德认为,艺术精神存在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浪漫主义,即以承认人的意志存在为前提,这种艺术精神产生的艺术作品就会被引向价值观的取向。而另一种自然主义,则认为人的命运是受到不可控的力量控制,这种艺术作品就会体现非价值观的取向。

  兰德通过分析艺术、哲理与人生观的关系,认为人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的绝不是纪实科普或者德育,而是满足一种更深远的需求:确认人的存在。她创造的小说人物都是坚持自我,不向庸众妥协的完美类型。在《源泉》中,这个完美类型是建筑师洛克,他建造的斯考德神庙,象征着对价值观的极度献身精神。而在《阿特拉斯耸耸肩》中,兰德不仅塑造了理想的个人类型约翰•高尔特,还虚构了一个隐于山谷的由理想个人结合成的理想社会。

  坦白说,在我初读《源泉》和《阿特拉斯耸耸肩》时,曾被兰德对庸众的尖刻言语激怒,觉得平庸的自己也是她鄙视的“二手货”,而她对利他主义的强烈反对更让曾经从事公益的我无法接受。直到读《浪漫主义宣言》,我才握住了正确打开安·兰德的钥匙,得以重新冷静审视兰德的作品和思想。她说:“彻底砸毁了浪漫主义牌匾的暴徒就是利他主义。”这才是她反对的利他主义的根源所在。她所反对的利他主义,更多意义上是扼杀浪漫理想主义的丧失自我主体,而不是纯粹道德意义上的利他。但是,由于兰德一贯犀利激烈的言语,导致不少人将她作为自私自利的资本主义的鼓吹者大加挞伐。尽管,兰德在经济上拥护彻底自由的资本主义,但不代表她拥护无道德的损人利已。

  事实上,兰德认为,道德只能建立在个体理性的基础上,它的基础不应该是任何宗教、情感、社会、国家、阶级以及任何形式的集体。联系兰德从苏联逃到美国的人生经历,这点其实不难理解。反对非理性的利他主义,并不代表兰德赞成无道德的自私自利,她也支持出于理性的慈善。简单说,就是兰德会反对以集体名义强行捐款,或者一个人自己吃不饱饭却去做慈善,但她不会反对一个理性人在能力范围内对他人进行救助。所以塔拉•史密斯将兰德的哲学归为《有道德的利己》,在本书中,他说兰德所倡导的利己具备七大美德:理性、诚实、独立、正义,诚信、生产力和骄傲。想想洛克和高尔特他们,诚如是。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阅读安•兰德?理性的态度也许是,不因她有悖于我们传统的伦理价值观而深恶痛绝,也不因其符合现代经济之道而奉为圭臬。吸取其中对个人有益的部分,比如理性、诚实、独立,不从众,不甘于平庸,这也是现在这个盲目、浮躁的社会最需要的。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九):看安·兰德如何用哲学解读“做自己”

  佛洛依德和叔本华认为,女性缺乏升华的能力,因为不能参与高级的文化活动,而哲学,正是这不二的“最高级”文化活动。

  如果我们足够细心,就会发现从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休谟、康德到黑格尔、尼采再到海德尔格、罗素,竟然,没有一位女性在哲学上有所建树,好像这种艰深探索式的文化活动真的只是男性专属。虽然我们知道,女性对哲学贡献不小,但是却总是难以马上就想起哪位女性哲学家曾经说过什么话以此明证。

  直到安·兰德出现。其实,早在1905年这位女哲学家就出生了,1982年离世,留下了为数不少的文学著作,可是为什么人们的视野中还是缺少女性哲学家的身影?也许是,她们的言说还是被沙文主义的男性学者给否认和压制住了。

  所以,把安·兰德这样的女性哲学家、文学家带到人们的视界中,推到前台来,才更有时不我待的亟需。也许,你曾经听过安·兰德,那必然是那本出版于1957年的《阿特拉斯耸耸肩》,其书极厚,甚至有人将这本书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相提并论,虽然是在书的厚度调侃,但也可以想见前者在真正的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这本中国读者可能并不太熟悉的著作,据说在美国的销量仅次于《圣经》,是对美国影响最大的10本书之一。

  安•兰德被称为“美国精神的奠基人”。要了解她所想享有的盛誉就不能不看她的哲学著作。如果对安•兰德其人毫无概念,不如从这本《浪漫主义宣言》开始。在这本不厚的小书里(放心,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的哲学大部头),几乎已经涵盖了安•兰德所有的哲学思想。笔者读完之后,甚至感慨,原来传说中“毒舌”的哲学思想竟然如此简单——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大抵可以白话成“你只需要做自己”。

  可是,这世界“做自己”却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安•兰德的视界里,“做自己”是一件道德事、伦理事,更是一件浪漫的事。她的宣言简单粗暴:我们的时代没有艺术,也没有未来。惊悚故事只是幼儿园的算数而已,文学界那些高踞顶峰的小说作品才是高等数学。惊悚故事只是骨架——只有情节结构——浪漫主义文学则具有血肉和思维……令人简直瞠目结舌的是她所谓的“惊悚小说”、“自然主义”,那些被她嗤之以鼻的人,都是文学巨匠,大多数还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在她的书里,也不止一次的抨击过叔本华之类的哲学家,认为他们“缺乏理性”,这样活力全开的哲学家,很难想象,搁在她那个时代,不被各种沙文主义的男性学者、作家批判,就算放在今天,大概也是会被“喷”的吧!

  但是安•兰德根本不在乎,经历了苏联极权主义、集体主义的时代,她所拥有的全部力量就是为“个人”振臂高呼。今天的我们,读着各种鸡汤,哼唱着“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殊不知,这本最初刊于《客观主义者》和《安•兰德通讯》的文集,为我们寻找自己、坚持自己提供了理论意义上“做自己”哲学解读。

  安•兰德在她最为著名的著作《阿特拉斯耸耸肩》中阐述了她的全部哲学,即“我的哲学就是个人至上,以个人幸福为其人生的意义,以获得利益为最高尚的活动,以理性为其绝对的原则。”她认为,在自然主义的伤害中,人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最终放弃了“做自己”,但是又无法彻底的杀死内心中的那个“自己”,所以人才会苦痛。她还认为,某些看似“伟大”的著作,着眼于人类的痛苦是不值得的,而像相机一样的描摹这个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那是“有损我的自尊的”工作,只有“做自己”,通过思索通过灵魂的共鸣用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来的“那些可能和应该成为的样子”,才是最美好的,也是人类的终极幸福。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浪漫主义”。

  在安•兰德这样的哲学家看来,卡夫卡这样的文学家简直就是对人类的伤害,用现在的流行语可以解读为“负能量滚粗”。

  既然“做自己”那么具有蛊惑人心的力量,不妨从哲学的角度上思考一下“浪漫主义”。没错,人活的太现实了,太写实了,就没意思,没意思怎么也不能算是“最有意义”的人生。不过安•兰德的哲学,玻璃心甚读。

  但是在男性话语霸占了哲学圈的今天,安•兰德不但应该被阅读,而且应该被重视。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十):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和艺术

  初读安兰德,以本文简单记述一些我的基础想法,仅供交流学习。

  安兰德的哲学观点每一个单独看来都很理性,但把他们联系起来就有自相矛盾之处。我认同她将理性和艺术融会贯通的解读,认同“艺术是形而上学、精神认识论和伦理学三者的最终作品”[p197]。但对于她“反对自然主义[naturalism],支持理性主义[rationalism],反对利他主义[altruism],支持利己主义[egoism]”的哲学逻辑很勉强,这里试梳理两处。

  一,她反对自然主义的同时认为利己主义是人性的,这个观点自相矛盾。人性的,即人的自然本性,人文主义者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如果站在社会的角度,我理解安兰德反对传统自然主义的社会概念,反对自然主义对个人意志力[volition]的排除,现代自然主义对当代信息社会的解读确实过时。在孔德[Comte]的理论中,利他主义是人的一种社会属性,同时利己主义也是。这两种属性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展现。试想一群体,当他们遭到外族侵袭、穷途末路时必然团结,唯有集体主义、利他主义的个体认知行为才能避免团灭;当他们战胜外敌,数代繁衍、技术发展,社会安定、物质优渥时,原先的抱团逐渐松散开,人们各自钻营成为正常,这时利己主义才适用。以上正是最朴素的自然主义所识。因此,安兰德在支持利己主义人性的同时反对自然主义是自相矛盾的。

  在社会安定、物质优渥、人们各自钻营的社会中,利己主义的适应性其实是最朴素的自然现象,而此时利他主义如展现出适应性反而不自然,它不符合人的本能。此时,对人性有所要求的譬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爱天下”的君子之道,竟成了反自然、非人性的认知行为,成了既不朴素、也不自然的价值观。如果以个人意志为基础的理性主义是安兰德反对自然主义提出的一种人的能力,那么“达则兼爱天下”对她来说也是不理性的。这显然荒诞而矛盾,即便不荒诞,个人意志作为一种人的能力便需要被讨论。

  另一,安兰德认为利己主义的一大应用是艺术,“艺术是精神的科技”,“人们可以用它来累积精神高度”[p196],艺术的本质价值是“让人体验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p198],而利他主义则是“人性丧失”、“残忍地无视了人类最深层次的需求”[p2],这个观点自相矛盾。在和平富裕年代,利己主义确实可以帮助人们更尊重自己的意识活动并更好地创作,但这并不代表利己主义决定了这种创作的价值,高价值的个人作品被没有利己主义意识的创作者创作出来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贝多芬的交响曲。更甚,安兰德的利己主义其实以“利他”为目的,她假设了艺术提供全人类理想型,人们都应以之为示范、追求这一示范的高度。这种“利他”不是作为个人社会属性的利他主义实践,而是最经典的“伪善改革派”的“道德绑架”,以“对个人有利”的借口控制个人,是功利主义所批判的普遍主义[unniversality]——典型的美国精神。在政治理论中,这种“伪善利他”与直白的意识形态宣传手段无异。

  再说一个明显不成立的她的小观点。安兰德认为艺术的目的是沉思,沉思是人自我满足的要素[p3]。首先,艺术的目的不单单是沉思,除了沉思还有感受,两者都带来精神上的享受,都能带来德艺双馨的舒适感和成就感。沉思带来快感,感受带来愉悦。快感和愉悦之间差异在于:愉悦依靠感性认知,快感依靠理性认知;愉悦里面有“爱”的因素,快感里面有“胜利”的因素。安兰德只肯定了“胜利”因素导致的快感。另外,自我满足的要素也不仅仅是沉思,而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因人而异是尊重人性。即使是“积累精神高度”自我提升也因人而异,有人愿意欣赏艺术、沉思哲学来自我提升,也有人愿意用“爱人如己”的基督教信条自我提升,还有人愿意“助人为乐”行善积德自我提升,这三种人之间没有谁“人性丧失”或精神空虚。如果有那应该是亚里士多德和后现代形而上学的问题。其实安兰德提出结合理性和艺术,是很有机会处理这个问题的,但可惜这个所谓的问题在她那里被认同是颠簸不破的真理、西方正典。我理解这种“身在山中不知山”的障目,也正是在这里重提“东-西方”认识论比较才有意义。此不赘述。

  最后记录两个安兰德的正面贡献,都来自于她对个人意志的保护。一个是正面助力了60年代英美欧社会“艺术走下神坛”的潮流,重要的是,她没有低估艺术,更没有“什么都可以是艺术”的反智意识,并强调康德的审美判断。另一个是她和桑塔格一样反对主观臆断地阐释个人作品,缴械了当时艺术评论,敦促话语霸权下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