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后感摘抄

2021-10-11 00:54: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后感摘抄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是一本由阎步克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3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后感(一):阎步克老师谈《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的写作缘起

  问:阎老师的第一部著作关于察举制度的,你怎么想起选这个课题呢?

  答:读研之初,满眼迷茫,不知如何入手。名士故事很生动有趣,最初很想研究研究魏晋名士、玄学什么的。后来我发现,大学新生听魏晋南北朝史课,首先被吸引的大抵也是这个。读书时看到一些名士喜欢长啸,写过一篇关于“长啸”的札记,不过恰好《文史知识》刊登了一篇长啸的文章,比我搜集的材料还多一些了。我只好把那篇札记丢一边儿了。那时写过一些乱糟糟的作业,有些送给田先生看,看得他直皱眉头。记得他看了我写的一篇关于孔融的作业之后,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说,这作业比起《历史研究》那篇“信观念”的文章,怎么差那么远呢?当时我哑口无言。当然心里明白,自己基础差,碰巧弄出篇文章来,此后就难以为继了。入门,真如有黑夜中的流浪,或电子游戏中的迷宫,不一定在什么地方找到出路。 先后听了田余庆、周一良、祝总斌先生的课程, 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士族门阀是个权势很大的政治势力,构成了那个时代的特色。于是,不由自主地开始关注士族这个阶层。刚刚开始尝试研究的人,视线往往率先落在前人的论题上。田余庆、周一良先生讲政治史,而祝总斌先生讲制度史。所以,我是从政治和制度角度,来思考士族的。汉王朝选官有两大途径:辟召和察举。太尉、司徒、司空辟召掾属是一条仕途;即皇帝指令提拔官员。州刺史每年察举茂才,郡太守每年察举孝廉,这又是一条仕途。是从下层选拔推荐官吏。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九品中正制”。很多著作都把这个制度,作为此期选官制度的主要内容来介绍,并指出它是面向士族门阀的。然而读书时我注意到,除了九品中正制,史料显示此期依然有秀才、孝廉察举。那么,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是什么关系呢?

  于是我动手翻检史书,把此期的秀才、孝廉材料摘录出来,并加以排比,看看能不能用魏晋南北朝的察举作硕士论文选题。田余庆先生讨论“门阀政治”,他的思路是东晋门阀当政,所以就有了“皇帝垂拱”;次等士族刘裕重振了皇权建刘宋,相应地门阀政治宣告终结。跟着老师念书,当然会潜移默化。我做察举研究时,就受了这个思路的影响。当时形成的想法是:一、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士族门阀,而察举考试有利于皇权和官僚政治;二、士族门阀势力较大,则察举低落;士族门阀衰落、皇权复兴,则察举考试复兴。那么就拿这两点设想,来作硕士论文了。

  做博士论文时顺水推舟,继续做察举研究。这时候我想重新看一看汉代的情况。本来汉代选官是个深耕熟耘的领域,估计已题无剩义,所以,以前没太花心思推敲;然而,这时从魏晋南北朝反观汉代,我有了新的感觉:两汉四百年中,察举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发生过很大的变化。那么,变化的意义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关节点上?以往对此论述似不充分。而我觉得,这个变化的主线,就是从考试到举荐。其间所涉及的关节点,可以概括为“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和“以文取人”取向,每一种取向,都有相应的制度与之相适应,最终是则是“以文取人”,成了变迁的方向。这样,博士论文的主题,就从皇权与门阀的关系,转移到“从举荐到考试”的变迁上来了。由此就有了这部《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后感(二):皇权、官僚与士族

  从西汉到隋唐,察举制度的变迁与“皇权、官僚—士族”的博弈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察举制最初以举荐为核心,总体上来说,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荐制度,秦祚太短姑且不论,西汉文武之际,长安的朝廷如何治理广袤的疆土?从事实上来看,察举制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依靠地方的自治能量维系对大一统天下的治理,朝廷里的官员来自地方的推荐,那么也就意味着他的权力基础是来自他所出身的地方的,即使名义上做了朝廷的官员,实质上依然是地方在朝廷的代言人,俨然汉代版的驻京办工作人员。

  既然是地方推荐,那么谁掌握了这个推荐的资格,就非常关键。名义上的“以德举人”和“以能举人”,在模糊的评价标准,日益扩展地方士族的解释空间,使得获举的人,成为地方士族的代言人,这与前述并不矛盾,谁能掌握地方的自治能量是不言自明的。

  这一趋势发展下来,很自然地走向了“皇权日益衰弱而士族不断崛起”的取祸之道,某某家族世代公卿层出不穷,国家名器成了私相授受的玩物。

  皇帝显然不想这样,但非不为也,实不能耳。皇权-官僚政治的起步时代,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制度设计的成熟度,能否实现对广袤领域自上而下的辐射,仍然是存疑的,这就不得不部分地延续先秦时代的中央-地方权力格局。虽然放眼更广阔的历史时空里,皇权/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是日益加强的,但在这个特定年代里出现了历史的螺旋式反复。

  最终伴随着汉朝结束而出现的,是为士族代言的曹魏政权以及随之而来的士族政权——晋。

  这时候问题出现了。

  士族在对皇权的挤压中战胜了皇权,但最终却成为了皇权,当司马家“一国军政尽在我手”之后,也无可避免地成为了原本站位的反面。

  魏晋之际的皇权,也曾试图抛去士族的底色,重新开放官僚政治的权力来源,但最终无法在士族政治的鼎盛时期撼动一座坚固的大厦。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因“上品无寒门”的阶层固化而臭名昭著,但仔细分析它的制度缘起却吊诡地发现是它最终结果的反面,九品中正的制度设计本身,就是把察举制下“举荐”的角色,由地方势力收归朝廷所有,但问题出在了四百年的盘根错节,朝廷本身就渗入了大量地方的“代言人”们,更何况魏晋朝廷的根基就在士族。所以魏晋的政治走向,最终走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奇景中,纵然北府兵的下层军官提剑入建康,也难以扭转士族政治的庞大惯性,累世公卿的世家子弟们,放浪形骸、优游岁月,但行政的需要却不会因为血缘的维系而自然解决,所以宋齐梁陈的小朝廷在秦淮河畔走进了历史。

  任何温文尔雅的变革,都无法消灭盘踞在庙堂之上几百年的这颗毒瘤,最终的彻底解决,只能忍痛交给了从草原南下的刀锋。与南渡衣冠建立的南朝不同,北方的胡人政权虽然实现汉化,他们的皇权却是在刀山血海杀出来的,留在江北的旧日士族,只能依附而不能干预皇权,现实的官僚行政体制得以突破士族的藩篱而建立。

  当建康城里的陈叔宝在夜夜笙歌中被踏破城门时,鲜卑后裔的普六茹坚成为了新的大一统皇帝,在暴烈的战火中烧尽了士族政治的根基。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后感(三):【转】黄留珠:察举制研究的重大突破——读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问:阎老师的第一部著作关于察举制度的,你怎么想起选这个课题呢?

  答:读研之初,满眼迷茫,不知如何入手。名士故事很生动有趣,最初很想研究研究魏晋名士、玄学什么的。后来我发现,大学新生听魏晋南北朝史课,首先被吸引的大抵也是这个。读书时看到一些名士喜欢长啸,写过一篇关于“长啸”的札记,不过恰好《文史知识》刊登了一篇长啸的文章,比我搜集的材料还多一些了。我只好把那篇札记丢一边儿了。那时写过一些乱糟糟的作业,有些送给田先生看,看得他直皱眉头。记得他看了我写的一篇关于孔融的作业之后,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说,这作业比起《历史研究》那篇“信观念”的文章,怎么差那么远呢?当时我哑口无言。当然心里明白,自己基础差,碰巧弄出篇文章来,此后就难以为继了。入门,真如有黑夜中的流浪,或电子游戏中的迷宫,不一定在什么地方找到出路。 先后听了田余庆、周一良、祝总斌先生的课程, 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士族门阀是个权势很大的政治势力,构成了那个时代的特色。于是,不由自主地开始关注士族这个阶层。刚刚开始尝试研究的人,视线往往率先落在前人的论题上。田余庆、周一良先生讲政治史,而祝总斌先生讲制度史。所以,我是从政治和制度角度,来思考士族的。汉王朝选官有两大途径:辟召和察举。太尉、司徒、司空辟召掾属是一条仕途;即皇帝指令提拔官员。州刺史每年察举茂才,郡太守每年察举孝廉,这又是一条仕途。是从下层选拔推荐官吏。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九品中正制”。很多著作都把这个制度,作为此期选官制度的主要内容来介绍,并指出它是面向士族门阀的。然而读书时我注意到,除了九品中正制,史料显示此期依然有秀才、孝廉察举。那么,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是什么关系呢?

  于是我动手翻检史书,把此期的秀才、孝廉材料摘录出来,并加以排比,看看能不能用魏晋南北朝的察举作硕士论文选题。田余庆先生讨论“门阀政治”,他的思路是东晋门阀当政,所以就有了“皇帝垂拱”;次等士族刘裕重振了皇权建刘宋,相应地门阀政治宣告终结。跟着老师念书,当然会潜移默化。我做察举研究时,就受了这个思路的影响。当时形成的想法是:一、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士族门阀,而察举考试有利于皇权和官僚政治;二、士族门阀势力较大,则察举低落;士族门阀衰落、皇权复兴,则察举考试复兴。那么就拿这两点设想,来作硕士论文了。

  做博士论文时顺水推舟,继续做察举研究。这时候我想重新看一看汉代的情况。本来汉代选官是个深耕熟耘的领域,估计已题无剩义,所以,以前没太花心思推敲;然而,这时从魏晋南北朝反观汉代,我有了新的感觉:两汉四百年中,察举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发生过很大的变化。那么,变化的意义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关节点上?以往对此论述似不充分。而我觉得,这个变化的主线,就是从考试到举荐。其间所涉及的关节点,可以概括为“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和“以文取人”取向,每一种取向,都有相应的制度与之相适应,最终是则是“以文取人”,成了变迁的方向。这样,博士论文的主题,就从皇权与门阀的关系,转移到“从举荐到考试”的变迁上来了。由此就有了这部《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摘自《勉为其难 尽力而为:阎步克教授访谈录》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后感(四):【转】何德章:从察举到科举———读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作者简介】何德章,1965年11月生,四川南部县人。1986年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89年、1992年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魏晋南北朝史及相关时代历史的教学与研究。发表《北魏国号与正统问题》、《“阴山却霜”之俗解》等论文40余篇,出版《魏晋南北朝史丛稿》、《中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史》、《中国经济通史》(第三卷)、《中国俸禄制度史》(合著)等著作。1997—1998年度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原文载于:《中国图书评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