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日常经常平常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日常经常平常

2021-10-23 08:16:01 作者:佚名 来源:光明日报 阅读:载入中…

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日常经常平常

  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日常经常平常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落细落小落实、日常经常平常。这对于当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融入日常,贴近生活深化爱国主义体验

  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情感,爱国主义教育因而具有神圣性和理想性。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人的德性根植于现实生活之中。融入日常的爱国主义更为真实、更加鲜活、更接地气,更能增加情感体验,促进情感认同、习惯养成和行为自觉。

  把真实生活当作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资源。爱国主义不是空洞的理论和口号,要立足现实、联系生活,结合时代特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备坚实的现实基础,要讲好新时代普通人的爱国主义故事。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逆行者”展现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守护开山岛的“人民楷模”王继才呈现的赤子情怀;脱贫攻坚楷模践行的初心使命等,都是爱国主义教育最鲜活的素材。

  把真实生活过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爱国是具体的、现实的,其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爱国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依托祖国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开展教育,通过宣传展示、体验感受等多种方式,引导人们领略壮美河山,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爱国要爱祖国灿烂文化,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

  注重经常,久久为功升华爱国主义认知

  国庆节、建军节、建党百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契机。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要长久地、经常地进行,要一以贯之、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在国民教育全过程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群体,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要形成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小学阶段,采用讲故事、唱爱国歌曲等趣味性活动进行爱父母、爱学校、讲文明、讲礼貌、守公德的教育,着眼于情感启蒙和习惯养成;中学阶段,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学科教材和教育教学中,着重讲授爱国史实、传统文化、现实国情等,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学阶段,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借助概念推演和理论论证,引导大学生从理性高度理解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从而以坚定的信念、真挚的情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主题教育全方位中升华爱国主义认知。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凝聚起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强大力量。

  着眼平常,潜移默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特殊时期重大场合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激发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爱国主义更是一种隐性教育,还需要着眼平常,使人们随时随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感染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